Ⅰ 烟草行业的发展趋势
1.烟草销售渠道概况。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烟草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烟草行业也是地方的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在税费改革、发展转型的形势下,烟草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03年之前,烟草的生产和销售都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局进行计划与组织,这种类似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方式使得烟草专卖与地方财政收入紧紧挂钩,很容易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同时,烟草生产企业也很难实现对营销渠道进行更多的管理与控制。之后,随着工商体制的改革,烟草品牌效应得以突出,对烟草行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目前,烟草行业的营销渠道的运作情况大致如下:主要原料烟叶由种植农户提供,其他辅料和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由相关厂家提供;三种生产资料传递到各级烟草生产公司,在送往卷烟厂。生产出香烟成品之后,发往各级卷烟销售公司,公司再分销给各卷烟零售商户,最终卖到消费者的手中。由于烟草国家专卖的特点,因此烟草专卖公司也就成功的控制了大量的零售网络,而且香烟的价格受到专卖法规的规定,不同于其他商品会因为市场需求行情的变化短期内出现较大的涨落。 2.烟草专卖所带来的问题。由于专卖,因此烟草行业在销售领域的竞争非常狭小。烟草企业基本还是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行政分割的管理方法,因此形成了烟草业的经营者严重缺乏竞争意识。在烟草生产领域中虽然竞争较为激烈,但同样缺乏应有的市场机制。为了提升烟草企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产业集中发展是必由之路。但由于目前不允许民间资本开设烟厂,兼并就成了扩大的主要途径。 但由于行政管理的缘由,很多的合并行为并没有形成烟厂之间的何意,规模化生产的目的也就大打折扣。同时条块分割的模式也导致全国性的香烟市场很难形成,由于烟草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持,因此外地香烟进入的市场壁垒较为明显,很多消费者都只能购买本地产的香烟。虽然维护了地方的经济利益,但对于烟草行业的竞争和长远发展却是不利的。在经销的渠道上,作为销售终端的零售网点分布很不均匀,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的销售点分布密集甚至数量过多,而偏远地区和农村的销售网点又设置太少。农村地区对于香烟的消费能力得不到满足。这样不但会导致农村地区香烟市场价格的紊乱,而且还间接导致各种假冒伪劣香烟在市场的泛滥。同时,我国的物流配送体现发展程度不够,运输成本在产品价格中所占的比例偏高,由于烟草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种价格上升最终还是由零售商和消费者所承担。 3.烟草行业销售渠道趋势的分析。从烟草专管专卖的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烟草销售渠道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统购统销”的模式。 无论是种植烟叶的烟农还是广大的经销商,烟草专卖公司都是唯一的终端,因此这种从上至下的销售渠道更像是行政机构的科层结构,与当今销售管理模式的扁平化背道而驰。对于烟草行业而言,营销渠道的结构应当减少中间环节而采取扁平化的模式。在传统的烟草销售渠道中,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各种信息很难有效传递,而烟草公司对于产品销售的情况叶不能及时获悉。对于市场的变化很难迅速作出反应,这种沟通的不畅对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销售模式能够实现扁平化,则有效简化了销售过程,不但降低了销售的成本,也可以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 4.网络营销模式对烟草行业的适用。在现代销售的模式中,对于互联网的利用日益得到重视,这也是实现销售渠道扁平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营销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网络用户的大量增加使网络作为营销的中介有了大量的客户群体。根据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其次,网络销售具有信息发布全面、易于交流沟通,订货方式便捷等优点,突破了传统销售模式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目前,网络营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就是电子商城,商家通过网络对商品信息进行发布,消费者在网上下订单,通过在线支付或货到付款,商家通过快递公司进行送货。相比于传统的销售模式,网站购物显然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便利了顾客。但是烟草行业正如之前分析的那样,具有专管专卖的特点,而且香烟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如果顾客直接采用网络进行订购,等待送货的时间显然比较长。而且多数时候顾客购买香烟的数量都不会太多,如果每一盒香烟的快递成本累加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折中的办法,让香烟的零售商可以采取网络进行订购,而减少之前的诸多中间流通环节。 例如,可以在居民社区建立香烟的连锁店,仍然由烟草专卖局进行相关的管理,但是进货的渠道可以由烟草专卖公司直接提供。通过在网络发布各种香烟的产品价格等信息,由连锁店的店主直接下订单进货。 这样就实现了销售渠道的扁平化,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省了流通的成本,而且还避免了店主买卖假冒伪劣香烟。既考虑到了目前香烟销售和管理制度的现实,又将网络技术成功的运用到了这一传统的销售模式之中。
参考: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Ⅱ 浅议如何提高烟叶等级质量
在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姜成康局长再次提出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努力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如何为重点骨干品牌提供优质烟叶保障,已经成为关系行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重点骨干品牌的快速发展,对烟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烟叶产区,如何抓住等级质量这跟生命线,为重点骨干品牌、大型烟草集团优质烟叶原料,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笔者认为应该抓好烟叶生产、分级、收购各环节工作以提高烟叶等级质量。 一、抓好烟叶生产是提高烟叶等级质量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烟叶等级质量构筑在烟叶生产提供的优质烟叶基础之上。而烟叶生产是一项系统工作,制约因素多,受生态条件、品种选择、育种技术、栽培管理、成熟采收、烘烤水平等每个环节影响大,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引起烟叶内在质量的变化,最终影响烟叶等级质量。故而要抓好烟叶生产这项基础工程,抓好以下关键点: 1、优选品种、科学育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烤烟品种代表烟叶的种性和遗传性,是相对稳定的基因基础,品种不同,叶片数目不同、株高、生育期、抗病性、烘烤性特性不同,相应生产出来的叶片宽窄、大小、厚度也不同,从而导致烟叶的质量不同。根据选用经审(认)定的品种、因地制宜的选用良种、考虑卷烟企业对原料的需求与发展、注意合理搭配、重视品种的合理布局、良种良法相配套6项原则,选好烟草品种。在优选品种的基础上,采用专业化育苗,商品化供苗,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适时移栽。 2、平衡施肥。施肥与烟叶等级质量的关系密切,合理施肥不仅能增加烟叶单产,而且能显着提高烟叶等级。若施肥不足,烟株发育后期往往容易导致烟叶脱肥,叶片不能正常开张或生长发育不良,往往有假熟烟或光滑烟叶出现,而且往往产量较低、品质差;若施肥过多(主要是氮素过多),则往往造成烟叶黑暴,组织粗糙,等级质量不高。 3、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烟叶采收应遵行以下基本原则: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每次每株采摘2-3片,顶部4-6片叶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每株烟采收5次左右完成。采收后,烟叶编杆要注意鲜烟分类,分类编杆,同质同杆。烟叶烘烤环节非常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烟叶的烘烤质量,因此,烘烤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大意,通过把握技术标准,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减少烟叶资源浪费,增加优质烟叶出炕率。 二、抓好烟叶分级是提高烟叶等级质量的关键烟叶分级好坏影响到烟叶等级纯度,进而影响烟农烟叶交售的价格,也影响到工业企业的原料使用。抓好此项工作要注意: 1、解决思想问题。烟叶种植主是烟叶持有者,其思想认识决定了烟叶分级水平的好坏。按照《烤烟》(GB2635-92)标准一批烟叶在两个等级界限上则定较低等级的原则,一把烟叶混有几个等级时定较低等级,因此要引导烟农算好经济账,让其看到实惠,认识到分好级,提高烟叶等级纯度,能够增加收入,从而主动做好这项工作。 2、解决好技术问题。目前,烟叶分级工作主要由烟叶种植主体自行操作,少部分烟区逐步在推广专业化分级。针对烟叶种植主体自己分级的,主要通过烟叶初分预检制来进行管理,烟草企业可采取组织烟叶分级技术培训、召开烟叶分级现场会和烟技员(预检员)上门指导服务等方式,提高分级水平,并通过预检环节来控制不符合要求烟叶进入收购环节;针对专业化分级,因为其可以提高烟叶分级效率和等级纯度,降低烟农分级劳动强度及烟叶损耗,并便于质量责任跟踪等优点,烟草公司可加以扶持引导、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 三、抓好烟叶收购是提高烟叶等级质量的核心 烟叶等级质量是烟叶经营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要通过烟叶收购这一环节来控制这条生命线,在烟叶收购中始终贯穿着以烟叶等级质量为主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管理: 1、加强思想教育环节。烟叶收购人员树立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求发展的观念,按照国标分级、定级收购,把好烟叶等级质量,是卷烟工业的客观需求,是维护烟农、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实现烟叶平稳收购、稳定烟叶市场秩序,避免烟叶生产大起大落,促进烟叶生产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从而积极参与分级技术的学习,钻研分级技术,自觉主动把住等级纯度,努力提高分级水平,进一步净化等级质量。 2、加强烟叶实物标样管理。烟叶实物样品是烟叶等级质量检验和验级的凭证,制样是收购等级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必须以国家烤烟标准为基础,根据国家烟叶基准样品和省级仿制样品结合当地烟叶质量特征和质量水平,制作烟叶收购指导样品。如果标准定高了,会直接影响烟农收益;如果标准过低,又会损害工业企业利益。为保证烟叶制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每天一换的原则下,根据烟叶收购进度和气候环境对样品的影响情况,及时更换,实行对样收购,严禁凭往年经验和个人感觉判断确定等级,造成混级、混色、混部现象,影响当地烟叶的整体等级纯度和质量水平。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的产区,应和对口的工业企业联合制作收购指导样品,确保烟叶收购质量符合工业企业原料需求。 3、加强烟叶收购关键环节控制。烟叶收购站点初检、评定等级是烟叶收购工作的关键环节,能否保证烟叶等级纯度,准确定级,对烟叶收购等级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控制好这一环节,一是要把好初检关,只有经过预检封签的烟叶才能进入初检环节,严格抽把查看是否烟叶扎把规格、把内纯度以及是否霉变、超水分等情况,对初分预检后的烟叶进一步把关。二是把好定级关,对进入密室的烟叶,要逐一甩把,同等级堆放,按照烟叶收购对照样品,认真评级,准确定级,以保证烟叶等级合格率。三是把好质量检查关,烟叶产区成立烟叶等级质量检查组,按照国家局要求对烟叶收购站的收购等级质量开展巡回检查,并每月组织三次烟叶收购检查。四是把好入库烟叶验级关,烟叶出入库是控制烟叶工商交接合格率的最后一道重要关口,必须严格把关。为切实把好烟叶出入库关,烟叶产区可设立验级组,对即将入库烟叶的等级合格率进行复核,不合格的要坚决退回返工重验。 4、加强烟叶收购秩序管理。烟叶是一种特殊商品,我国法律规定烟草实行专卖制度,国家对烟草行业征收高额税收。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地下制假烟厂需要大量的烟叶,为了生存,他们出高价收购烟叶,受利益驱动 ,烟贩通过非法交易,规避税收,间接获取高额利润;相当部分烟农就会经不住烟贩高价格的诱惑,加上目前《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对其约束力小,导致一些不懂法、贪图小利的烟农往往会上当受骗,把库存的烟叶一齐卖给烟贩,而不能完成合同约定交售量,在难以完成收购计划的情况下,很难保证烟叶等级质量。 四、提高烟叶等级质量的展望 2010年全国有6个产区全面开展专业分级散叶收购试点、3个烟叶产区选择一个基地单元开展试点,并有32个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单位选择一个单元或者片区开展试点工作,新的收购模式下,通过实行统一服务、集约经营,降低分级成本,提高分级质量和效率,推进烟叶生产专业分工和集约经营,能长足地提高烟叶等级质量,并且由于工业企业的深度参与,烟叶产区的烟叶质量更能满足卷烟优质原料需求。
Ⅲ 关于烟草行业的~!!
(一)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烟草行业是融农、工、商、贸为一体,由多门类、多学科和多种工艺技术构成的特殊
行业。其生产经营活动除满足城乡人民消费需求外,还担负着为国家积累资金和出口创汇
的任务。自1982年完成组建上划、实行烟草专卖和集中统一管理以来,烟草行业年创税利
由1981年的75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960亿元。
目前,烟草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在烟草农业领域。烟叶种植以单户农民进行,对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烟草品种依
赖于引进,现有品种严重退化;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难以规范;优质烟叶远不能满足
国内卷烟工业的需要。
2.在烟草工业领域。173家卷烟企业生产3400万箱卷烟。平均每个烟厂仅20万箱,企
业之间设备、工艺水平相差很大。在产品结构上,我国低焦油混合型卷烟市场份额仅5%,
国外为45%;在安全性上,我国卷烟焦油含量平均17毫克/支,国外为12毫克/支;在产品
开发上,设计手段传统落后,依靠经验、习惯;在生产工艺上,烟草薄片、膨胀烟丝、打
叶复烤技术尚未全面应用;在烟草装备制造上创新能力不强,销售额仅占进口设备的十分
之一。设备有效作业率只有60%,低于国外90%的水平;高档卷烟配套材料不能自给;企业
原料、辅料、能源消耗普遍高于国外5%~10%。
(二)技术发展总体目标
加强重点技术领域和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到2002年左右,使烟草行业的主要技术
水平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农业上培育出2~3个新品种,混合型卷烟市场份额提
高到20%,焦油量降低到15毫克以下,烟草薄片、膨胀烟丝、打叶复烤、制丝、卷接包设
备设计制造实现国产化,物耗降低5%。以产顶进,抵御外烟,加大烟叶、卷烟出口数量,
向烟草强国迈进。
(三)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
1.在烟草农业领域,近期技术发展的重点是:
(1)烤烟、白肋烟、得料烟优质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强化种子管理和良种推广工
作,解决制约我国烟叶质量的关键问题;
(2)加速推广使用包衣种子、培育壮苗,规范栽培、分层施肥、成熟采收、三段式
烘烤和节能烤房等一系列技术,努力提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目标:
1)上等烟叶比例达到30%以上;
2)中上等烟叶比例平均达到85%以上。
2.在烟草工业领域,近期技术发展重点是:
(1)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产品开发。
(2)卷接、包装机组制丝生产线国产化技术研究
1)卷接、包装机组关键件国产化;
2)制丝线的提质改造;
3)电控系统消化吸收及自行设计。
(3)打叶复烤技术与装备。
(4)膨胀烟丝技术与装备
1)1140kg/h CO2膨胀烟丝生产线的研制开发;
2)研究推广集中膨胀烟丝生产装备及技术;
3)加强膨胀烟丝生产技术及卷烟配方工艺研究,保证膨胀烟丝生产质量,提高卷烟
当中膨胀烟丝掺兑比例。
(5)烟草薄片技术与装备
1)造纸法、稠浆法烟草薄片生产设备的研制和开发;
2)辊压法薄片加纤、起皱工艺的研究和推广;
3)烟草薄片生产及配方使用工艺技术研究。
Ⅳ 急!!!!烟草行业的最新方针、政策
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紧密联系行业实际,总结2009年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形势,进一步明确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不断增强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力,努力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代表国家局党组作工作报告,讲三个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局党组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结合烟草行业实际,提出2010年烟草行业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着力调整烟草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工作,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卷烟上水平”,是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烟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全行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扎实推进,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以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为目标,努力推动品牌发展上水平。
品牌发展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集中体现。推动品牌发展上水平,一是积极实施“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骨干品牌规模扩张。始终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局《关于加快培育全国重点骨干品牌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以品牌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为重点骨干品牌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加快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成长。二是积极实施减害降焦战略,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减害降焦对于重点骨干品牌不仅是发展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要把减害降焦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下更大功夫努力抓好。要明确目标。按照“重在减害、稳步降焦”的要求,到三是积极实施提质增效战略,着力提升品牌价值。积极推进品类构建,突出品牌风格特色,着力培育品牌核心技术,切实维护品牌信誉,持续提高重点骨干品牌产品质量,使之在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既要重视品牌的有形资产,也要重视品牌的无形资产,不断挖掘和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努力提高品牌的认同感、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提升品牌价值。
(二)以满足重点骨干品牌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推动原料保障上水平。
原料保障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基础。推动原料保障上水平,一是认真贯彻“主动参与、深度介入”方针,努力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生产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能否满足重点骨干品牌发展需要,关键在于按品牌需求组织生产。
二是高度重视提高质量,努力实现烟叶品质特色化。按照“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填补空白、满足需求”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国烟区生态环境多样性优势,清香型烟叶要进一步彰显特色,浓香型烟叶要有新的提高,新区开发要具有更加鲜明的香型特征,促进各类香型风格烟叶协调发展。要加强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建设,完善特色烟叶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高度重视特色品种的关键作用,集成特色烟叶生产技术体系,认真抓好特色烟叶工业验证,提高特色烟叶技术创新水平。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进烟叶进口境外实体化运作,弥补国内缺口,满足卷烟品牌发展需要。三是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努力实现生产方式现代化。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全行业重大历史任务,是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根本保证。要在近年来认真组织试点、积累初步经验基础上,按照“一基四化”总体要求,深入扎实推进,争取到2015年基本实现烟叶生产方式现代化。完善设施,持续利用,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三)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推动技术创新上水平。
技术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源泉,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核心。推动技术创新上水平,一是精心组织重大专项实施,力求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认真分析制约我国品牌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对世界烟草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注重跟踪世界烟草发展前沿技术,继续围绕良种培育、卷烟调香、减害降焦、特色工艺四大战略课题,精心组织烟草基因组计划、卷烟减害技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卷烟增香保润、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超高速卷接包机组、高香气低危害烟草品种等重大专项的实施,集中全行业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力求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重大专项对行业科技进步的带动引领作用。二是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上取得新的成效。技术创新上水平,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在于培养大师级的技术创新人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大胆引进各类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卷烟工业技术中心、烟草研究机构都要着力培养大师级人才。高度重视基层科技队伍建设,鼓励小改小革,抓好科技普及,打牢行业技术创新的基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各个方面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科技资源,走开放式研究路子,努力提高全行业科技水平。三是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在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上取得明显进步。认真研究制定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办法措施,努力营造科学、严谨、宽容、开放的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积极推行课题制,建立完善的课题评价制度,通过竞争方式确定课题承担者,确保课题选定和研究上水平。积极推行首席研究员制,大力培养各个领域学科带头人,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体制环境。认真落实科技人员各项待遇,建立创新评价考核机制,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四)以提高培育品牌能力为重点,努力推动市场营销上水平。
市场营销是培育品牌的重要环节,是品牌实现价值的关键。推动市场营销上水平,一是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卷烟流通企业的灵魂,是市场营销上水平的本质要求。要把实现卷烟工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三个满意”作为卷烟营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重点骨干品牌成长提供优质的服务。当前,仍然要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市场营销上水平的突出重点。加快推动重点骨干品牌规模扩张,关键还是要靠市场、靠竞争,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继续支持重点骨干品牌加快发展,同时鼓励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着力营造和构建适度竞争的品牌格局。深入开展按订单组织供货工作,尊重市场选择,坚决克服非市场因素,努力做到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二是紧紧抓住品牌培育第一要务。专卖体制下烟草分销机构的统一性,决定了卷烟流通企业要把培育品牌作为第一位任务。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全面了解重点骨干品牌市场表现和发展趋势,提出品牌改进提高的建议意见,实施重点骨干品牌精准营销,努力促进重点骨干品牌良好成长。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品牌宣传促销新的途径,更多地依靠和发挥卷烟营销队伍的作用。继续推进工商协同营销,深入开展市场、货源、信息等方面的业务对接,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培育品牌水平。三是继续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全面建设现代卷烟流通。在“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基础上,本着试点先行原则,积极推进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努力提高现代物流水平。重视零售终端建设研究,认真分析零售经营业态发展变化,加强对零售客户经营指导,保证零售客户合理利益,促进零售客户经营稳定和水平提升。继续加强农网建设,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努力形成以服务为灵魂的网络文化,全面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素质,整体提升网络功能,切实增强网络软实力。
(五)以持续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贯标、对标、基层单位创优活动为抓手,努力推动基础管理上水平。
基础管理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保障。推动基础管理上水平,一是切实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财务管理的核心,把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作为预算管理的突出重点,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程序,规范运作,严格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增强严格执行预算的自觉性,加强预算执行的检查考核,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二是扎实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坚持与信息化紧密结合,有效整合企业信息资源,用信息化固化流程,实现痕迹化管理,形成统一、顺畅、全覆盖、多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与“四大中心”建设紧密结合,优化各项业务流程,理顺各环节接口关系,提高运作效率;与烟叶生产、卷烟营销、专卖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健全完善各项管理、技术、工作标准。通过持续贯标,搭建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平台,形成顺畅、高效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三是深入开展工商企业对标工作。以创新管理和提升水平为主线,以“对比标杆、改进短板、总体提升、争创一流”为目标,不断完善对标工作指标体系、运行体系和考核体系。注重对标的实效性,着力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对标的导向性,在突出成本费用的同时,逐步向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综合性指标体系延伸;注重对标的系统性,从分析具体指标入手,逐项细化分解、查找差距、落实责任、改进提升,形成对标工作与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机统一、常态运行。通过开展对标,促进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四是全面推进创建优秀基层单位活动。创优活动要以“打牢基础、强化功能、提升素质、增强活力”为着力点,对照优秀基层单位标准,全面抓好基层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突出抓好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提高基层队伍整体素质。重视抓好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行业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基层,增强基层单位创新活力。加强对创优活动的领导,抓好试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创优活动扎实开展,努力实现优秀基层单位创建活动目标要求。
三、2010年具体工作安排
2010年,烟草行业生产经营主要指标是:实现工商税利保持10%左右速度增长。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一)把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摆在全行业工作的中心位置。
为确保控制烟叶生产规模得到落实,当前要重点抓好:一是思想要统一。目前烟叶生产仍然存在偏热苗头。全行业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国家局对当前烟叶生产形势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认真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控制规模任务完成。这里再次重申,为维护计划严肃性,对于去年超收的烟叶,一律抵扣今年收购计划。二是措施要有力。要将调整后的计划通过全面签订合同落实到每个烟农;要按照合同约定的种植面积严格控种控苗,将种植株数落实到每一个地块;要严格执行产前投入政策,各地区的扶持资金数额不得突破国家局下达的指标。三是工作要做细。烟叶产区要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取得政府的重视支持;要对烟农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烟农的理解;为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对调减面积大的农户可适当给予补偿。四是作风要扎实。烟叶产区各级领导都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各项任务完成。五是责任要明确。为确保烟叶生产调控目标实现,烟叶产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单位主要领导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各单位主要领导对烟叶生产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抓好落实。对超种超收的严格实行问责制,一律追究领导责任。
(二)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发展。
全行业要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运行的中心任务,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一是要努力保持卷烟销量稳定、结构提升。把保持销量稳定作为商业企业的主要任务,加强市场分析研究,组织适销对路品种,增加有效货源供给,努力完成全年销量任务。在尊重市场前提下,继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整合精简卷烟牌号,努力实现优化结构与销量稳定的有机结合。继续抓好低档卷烟产销工作,关注低档卷烟市场需求,努力保持卷烟市场稳定。二是要加强总量控制,努力保持价格稳定。继续坚持“控制总量、稍紧平衡”方针,更加注重均衡投放,更加关注社会库存,更加重视价格变化,努力达到“市场需求基本满足、零售客户有所选择、零售价格保持稳定、社会库存基本合理、供销关系稍紧平衡”的良好运行状态。三是要突出抓好重点骨干品牌培育,促进重点品牌加快成长。把重点骨干品牌培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大定向整合力度,加强检查考核,实现重点骨干品牌销量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要更加重视控制成本费用,努力推进节约发展。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节能减排与提质增效同步发展,努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五是要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卷烟上水平”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在统一规划标准、加大集成整合、突出应用服务上下功夫,加快推进行业数据中心等重点信息化项目实施应用,加强数据资源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努力建设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数字烟草”。六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机制,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效果。继续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治理和整改工作,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继续深化行业内部各项改革。
继续深化行业改革,在建立比较完善的适度竞争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一是继续推进跨省重组、品牌整合。通过近年来的调整,行业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但卷烟工业企业和牌号数量仍然偏多,重组整合任务仍然繁重艰巨。要积极探索重组整合新的途径,努力突破重组整合动力减弱、难度增加的瓶颈,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加重视重点骨干品牌的带动作用,更加重视克服体制性障碍和计划管理方式的调整,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不断健全完善省级工业公司董事会制度。加快推进省级工业公司董事会建设工作,在年内完成董事会和监事建设任务。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董事会运作机制。总公司要进一步放权,由董事会行使总公司部分职权,更好地发挥董事会在企业投资、薪酬、预算、基本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决策作用。加强董事会办事机构建设,明确职责,配好人员,理顺关系,发挥日常协调作用。三是继续抓好多元化投资体制改革。继续坚持做精做强主业方针,严格控制新上多元化投资项目,确保资金资产安全。继续做好多元化经营企业清理工作。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多元化投资管理体制,推进省级多元化企业投资管理向实体化公司转变。进一步加强对多元化投资企业管理监督,提高多元化企业管理水平。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认真总结重组整合试点工作经验,加快推进在一个省范围内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适当提高卷烟工业企业在打叶复烤公司中的股权比例,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打叶复烤企业整体素质。五是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烟国际要按照“专业分工、重心外移、实体运作、精简高效”的原则,以开拓国际市场为中心,加快推进以管理为主向经营为主转型,境外实体化运作要有新突破,与国际烟草公司的合作要有新进展,服务企业的水平要有新提高,为开拓国际市场积累经验、锻炼队伍、打牢基础。六是继续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高度重视基层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聘用工作,充分调动基层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深入推进内部管理监督工作。
全行业要从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生命线”的高度充分认识严格规范的重要性,紧紧围绕2009年全国烟草行业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工作汇报会的部署,认真抓好内部监管工作落实,在严格规范的基础上推动行业发展上新的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把深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严格规范的治本之策,今年每个省级公司都要认真抓好1—2个深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试点,进一步明确公开项目,充实公开内容,完善公开程序,健全相关制度,积极探索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作。二是不断完善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基本格局。继续加强专卖内部管理监督,坚持开展内管专项检查,充分发挥内管长效机制作用。今年要把严格按计划组织烟叶种植收购、遏制卷烟体外循环、依法加强对卷烟零售户管理作为重点,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杜绝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发生。继续加强财务审计监督,认真总结审计委派制做法和经验,扩大审计委派制试点范围,更好地发挥内审机构作用。进一步拓宽审计领域,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认真抓好专项审计工作。严明制度,严肃纪律,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财务管理严格规范。加强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严格执行重新修订印发的《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直属公司和基层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委托理财和对外担保,不得擅自开展证券业务,严格资产处置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深入推进“三项检查”工作,行业“三项检查”重点抽查工作要在上半年全面完成。各单位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制订切实有效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三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今年是“五五”普法的最后一年,根据《烟草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切实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法律素质。
(五)始终保持卷烟打假高压态势。
近年来卷烟打假取得了很大成绩,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丝毫不得放松。打假未有穷期,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不懈开展打假,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一是继续突出抓好源头打假。广东、福建等省要通过实施深度打击,巩固源头打假成果。其它地区要深挖分散、隐蔽的制假窝点,密切关注制假转移动向,坚持露头就打,有效摧毁制假能力。二是不断提高打击售假网络水平。以侦破大案要案为重点,发挥联合打假机制作用,加强毗邻地区打假协作,加大对跨区域、集团化制售假烟团伙的打击力度,每个地市级局都要坚决完成打掉1—2个较大规模制售假烟网络的硬任务。三是切实加强卷烟零售市场监管。加强对市场异动的掌握和分析,利用“12313”举报电话拓宽信息情报来源,与打击制售假烟网络相结合,切断向零售户供应假烟的渠道,消除公开摆卖假烟现象。认真贯彻四部门《关于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的通告》精神,会同公安、工商、通信等管理部门加强对互联网涉烟活动的监管工作,坚决堵住网上销售假私卷烟的渠道。加强与交通、邮政、民航、铁路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对铁路货运站、汽运中转站、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运输枢纽的监管检查力度,切断非法烟草专卖品运输通道。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烟叶活动,切断制假窝点烟叶来源。四是继续加大抓捕追刑工作力度。与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加强协调配合,依法加大刑事打击力度,有效震慑制假活动。各级烟草专卖局要继续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确保打假工作开展需要,充分发挥打假奖励机制激励作用,对卷烟打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六)大力加强行业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行业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把加强理论武装摆在队伍建设首要位置,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行业科学发展上新的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严守党的纪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继续深入开展“两个至上”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以“四要”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讲大局、能吃苦、乐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要把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突出重点,为“卷烟上水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人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德摆在首要位置,这是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要贯彻到选拔任用干部的全过程,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完善民主推荐办法,由领导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差额选拔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坚持考试的科学合理导向,让干得好、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按照中央要求,建立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半年要组织试点,年底在全行业全面推开。高度重视地市级公司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单位创优活动,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把发展建立在更加扎实的工作基础之上。三是要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厉查处领导干部利用人事权、项目审批权、资金调配权谋取私利的案件。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加强在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宣传促销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建立严格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四是要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继续加强国家局党校、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建设,发挥省级局(公司)、工业公司教育培训主体作用,突出培训重点,分级分类加强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努力建设学习型行业。以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为重点,把行业离退休干部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信访稳定工作作为硬任务、硬责任落到实处。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卷烟上水平”,加快推进“三个转变”,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极为关键。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全年任务完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Ⅳ 谈谈如何发挥烟草行业在市场经济下半场的作用
一、烟草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烟草行业正处在内外多重压力之下,置身于内部各种矛盾之中。烟草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五大挑战:
1、烟草行业饱受争议。烟草是一个特殊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吸烟与健康问题将日趋突出,如何减少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回避的矛盾。烟草由于实行特殊的专卖体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环境下,如何做到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适应WTO的游戏规则,切实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8年,烟草工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对卷烟包装标识进行了改版。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更高、范围更广的反烟浪潮,自2011年1月起,我国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禁烟正在立法,可以说,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大势所趋,烟草行业的生存环境将更加严峻。
2、国外卷烟巨头的冲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显现,烟草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随着烟草及相关产品关税的逐步递减和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外国卷烟及其有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国外卷烟巨头通过参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对我国烟草工业进行渗透,由于我国烟草工业存在着经营理念滞后、基础管理薄弱、人才资源匮乏、技术力量落后等短板,将直接面对国际跨国烟草集团更为强劲的竞争,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收窄。
3、垄断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烟草行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垄断行业的改革整体滞后,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被社会所关注:一是造成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制约了市场机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作用;二是造成行业巨大差距和收入分配的差距;三是侵害了全社会居民的福祉;四是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有专家指出,我国要形成消费主导的发展方式,就必须打破垄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有资源的配置问题。如果国有资源还主要配置在竞争领域,甚至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那么就很难启动民间投资。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新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表明国家在逐步放宽垄断行业的进入门槛,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烟草行业的坚冰最终将会打破。
4、烟草行业快速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烟草作为高税利的行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财政积累,但也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烟草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新压力。任何行业的发展既有波峰,也有波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业企业公司法人治结构过程中,妥善处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与“老三会”(即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的关系,杜绝党、政“两张皮”现象。
三是突出烟草商业市场经营主体地位。加快专卖制度下的市场化进程,完善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的管理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初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卷烟市场,充分发挥市公司作为经营主体的自主经营优势,努力适应与推进母子公司体制变革,努力适应行业卷烟交易方式、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不断提升市场控制力和自主竞争力。四是推进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早在2006年,国家局就确定安徽、浙江、四川省局(公司)和川渝、湖北中烟工业公司为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全面整合人力资源,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由点及面,稳步推进。今年2月22日,国家局召开烟草行业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把加强岗位管理作为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按照“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要求,在行业内整体推进,努力做到岗位设置更加科学、岗位职责更加明确、人员配置更加合理、选拔任用更加公正,努力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这将对理顺行业内部用工关系、规范分配行为、构建和谐烟草,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积极作用。
2、构建网络营销体系,努力实现卷烟上水平。结合行业实际,把营销网络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运用信息化支撑与科技创新引导,提高卷烟营销网络的生命力、发展力、竞争力,努力实现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战略转变。
一是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按照“流程优化、调控有力、市场有序、功能较全”的卷烟营销网络建设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城网与农网的关系、提升市场占有率与零售户合理布局的关系、增强市场控制力与降低网络运行成本的关系、短期目标与稳健发展的关系、网络质量与基础建设的关系,从统一市场、统一网络、统一业务流程三个方面入手,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网络功能,加快营销网络体系、现代营销体系建设,建立起“覆盖城乡、以我为主、归我管理、由我调控”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全面提升网建水平。
二是加强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研究业务重组与业务流程优化,优化配送线路和访配周期,合理投资硬件建设,探索大区域的物流配送资源和电话访销及市场营销资源整合,推进城乡物流配送系统一体化,实现资源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配置和优化组合,逐步实现物流配送效率最大、服务最优、成本最低,全面实现网络运行“流程科学、服务优质、低本高效”。
三是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按照“平等互利、互信共赢、互律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新型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坚持品牌共有、市场共享、客我共赢,选择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工业企业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重消费终端建设,建立终端客户档案、电子商务客户档案,深入研究、推进客户业态分类管理,建立客户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服务管理;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完备客户数据库,为卷烟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四是加强卷烟品牌培育。以“互动、互信、互赢”为基础,积极建立新型工商关系,制定合理的合作机制,烟草商业企业为工业企业特别是“百牌号”生产企业营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空间,做到市场资源共享,市场准入无障碍,卷烟品牌共同培育,防止各自为战;围绕“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的战略,按照卷烟品牌“532”发展规划和销售收入“461”的目标,结合政策导向、地理位置、卷烟消费习惯、市场接受程度等因素,克服体制性障碍和制约重点骨干品牌扩张因素,加快工业重组和品牌整合,重新规划品牌合理布局,把培育品牌作为第一要务,改变品牌区域化现状,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和市场覆盖面较广的全国性名优品牌,降低品牌整合与替换风险,努力解决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品牌结构与国家局“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战略的矛盾;开展“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和工商联动营销工作,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导向,让零售客户自由选择品牌,形成烟草工商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的卷烟销售模式。
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烟草信息化要紧密结合行业发展战略,以满足需要,促进发展,创新服务为原则,以应用体系建设为驱动,建设支撑和带动行业现代化建设的数字烟草,提升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应用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技术、高可信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建设低成本、多性能、高智能、安全可靠的行业数据网络环境。构建行业电子商务体系、电子政务体系和管理决策体系,用信息化带动烟草行业现代化建设,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以信息化为支撑,在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统一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网络订购”、“零售加盟”等新的业务模式,丰富卷烟营销手段。
3、加强市场体系规范化建设,巩固维护烟草专卖制度。
一是巩固完善烟草专卖制度。深入研究专卖宣传新方式、新方法,加强新修订专卖法规、“两高”司法解释和假冒卷烟识别常识、非法“三烟”对市场的危害等宣传,争取社会、消费者对烟草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经营和执法环境;继续争取立法执法机关和政府对专卖管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借势造力,完善联合打假机制,探索群防群治新途径,发挥政府行为管理市场的作用。
二是强化专卖管理职能。加强市场日常治理,结合不同时期的市场特点,定期开展卷烟打假、市场整顿专项行动和打击无证贩运卷烟、铁路公路“包包队”专项斗争,保持打假打私高压态势,维护市场稳定;突出专卖工作重点,把“追源头、打网络、端窝点、防渗透、强内管”作为专卖工作重点,按照专卖专职化的原则,侦、查、管相对独立运作,提高技侦人员业务技能,发挥技侦队伍作用,运用科技手段应对不法烟贩的反侦查能力,改变由单一专卖查处打击型向管服并举型过渡,构建科学统一的专卖管理模式;强化许可证管理,落实零售许可证总量控制标准,按照《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合理布局的要求,严把许可证审批关,加强许可证监管,解决证件管理与市场管理脱节问题,提高许可证含金量。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大专卖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净化专卖执法人员思想,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建设,依法行政,规范办案,提高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水平,树立行业执法良好形象;加强对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对专卖执法中市场检查的规范性、案件处理的严谨性、法规适用的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行政许可事项的监督检查,严格审核案件办理和案卷制作质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执法责任错案追究制度》,做到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无违法行政执法,无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四是加强内部监管,实现规范管理。转变客户经理职能,层层签订规范经营责任书,规范营销、专卖人员行为,杜绝卖大户、虚拟订单等不规范行为,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专卖内管平台系统,实现专卖和营销联合管理经营行为,对销售预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实现规范经营;发挥财务审计、专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作用,加强对规范经营、财务审计、专卖管理、计划投资、薪酬分配、招标采购、固有资产、干部选拔、重大决策、内控制度的监督,建立健全科学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做到“自律、内控、规范”;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的监管,强化监管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形成“依法行政、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程序操作”的良好风气。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烟草行业竞争软实力。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力和增值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构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结合行业特点,研究制订烟草企业文化战略,设计烟草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和形象识别体系,以烟草企业文化战略目标、任务和内容体系为指导,对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原则、主要途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进行整体分析和总体上的规划部署,用以指导行业的文化建设;建立规范的烟草企业文化运行和评价机制,制定完善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监督、考核、评比、奖惩等制度,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推进烟草企业文化工作创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改造、补充和创新烟草企业文化内容、形式、工作制度等,使之始终能够引领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实现烟草企业文化的不断再造,把烟草企业文化产生的凝聚力转化为创新力和经济力。
二是建设服务文化。结合各级烟草企业部门的具体情况和地狱、文化特点,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加强服务文化建设,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构建服务文化的框架体系,设计服务标识、品牌徽记等,制定服务规范、标准和服务流程,打造烟草服务品牌。通过对服务品牌体系的适用规范、对服务质量的监督规范,对传播效果的评估和提升,制定对员工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服务品牌的传播,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客户的满意度,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建设团队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大力倡导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良好风气,实现工作与学习的高度融合,使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推进岗位管理,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锻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烟草团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改进与完善各级班子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探索建立由单一的经营业绩评价向绩效与能力综合评价的考评体系转变,提高烟草各级班子驾驭全局、科学管理、务实进取能力。
四是建设管理文化。坚持制度创新与规范管理,夯实管理基础,完善管理制度,不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推进全面质量、财务、安全、营销、专卖等管理基础,促进决策透明化、管理法制化、程序规范化,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
5、实施减焦降害工程,从科技进步上降低社会危害。烟草行业生产经营特殊商品,是负责任的行业,这种责任,既是法律上的要求,也是道德上的要求。
一是烟草行业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关爱烟农和零售客户,正确处理好与行业外部的关系,主动承担与烟草行业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义务,引导卷烟零售客户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烟,倡导社会文明;积极回报社会,扶危济困,支持新农村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加强循环经济研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适应和满足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二是提高卷烟科技含量,减少卷烟对身体的危害。提高卷烟生产工艺,降低烟草的危害性,是烟草工业厂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推进卷烟调香、减害降焦、特色工艺及其特色配套设备的核心技术研究作为突破口,强化相关技术、材料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充分挖掘、发挥国产烟叶原料、工艺、中式卷烟产品等在减害降焦、缓解吸烟与健康矛盾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潜力;要紧紧结合中式卷烟的风格风味特征,着力强化对中式卷烟减害降焦技术的研究与自主创新,进一步研究降焦新技术、新材料,积极组织综合性减害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低焦油和混合型卷烟,提高卷烟生产技术水平和卷烟质量,减焦降焦,降低烟草的危害性,全面提升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
Ⅵ 烟草工业的工业特点
烟制品有两个重要特性:①两重性:烟制品有受欢迎的一面,又有被抵制的一面。15世纪末,烟草及其制品从美洲传到欧亚各国,初始作为防病药品,继而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嗜好品。与此同时,各地也出现了反对者,认为吸烟对身体有害,并通过政令加以限制或禁止。烟草工业就是在时起时伏的需求与限制的矛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②经济性:烟制品由于需求与限制的矛盾,导致普遍推行“寓禁于征”政策,其结果使得烟制品成为高税商品。
由于上述两个特性,使得烟草工业具有投入少、产值大、税率高的特点。为了巩固财源,防止烟草税金流失,许多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如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土耳其、泰国、中国等。苏联、东欧各国虽无专卖之名,实际上也是实行集中管理。烟草专卖是指烟草种植、烟叶收购、烟制品制造以及其批发销售都在政府专卖机构严格控制下进行。有的国家在每一流通环节中都要征收不同税率的税金,多数国家以征收烟制品销售环节税为主,各项税收总额多在烟制品零售价的70%左右。中国对烟草实行专卖始于1915年,之后也曾实行过不完全的专卖制度。
Ⅶ 如何落实烟叶种植优化等级结构
一、优化烟叶结构的必要性
1、卷烟上水平工作的推进突显了卷烟原料等级结构、部位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使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成为转变烟叶生产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家局实施“532”、“461”战略和“卷烟上水平”改革的深入推进,卷烟工业企业卷烟产品结构逐步提高,卷烟品牌大规模高度集中,烟叶原来的质量等级、质量风格与卷烟品牌对烟叶原料的需求已经不相适宜,卷烟工业企业对上等烟叶和中部烟叶需求量增大,需求等级相对集中,卷烟工业最想要的等级集中在中部上中等烟叶,最不想要的是下低等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烟叶生产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烟叶生产的改革势在必行。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成为转变烟叶生产发展方式,实现烟草行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2、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是提升崤山烟叶品牌形象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在河南省洛阳市烟草公司的领导下,栾川县分公司一直将烟叶质量和品牌信誉的提升作为烟叶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提高各级领导的意识为出发点,营造了抓好烟叶质量的氛围;构建科学平台,将科技与管理相结合,提高了烟叶质量管理的水平;着眼于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努力提高烟叶生产质量;市公司对烟叶购销统一经营,提高烟叶收购的等级质量。这些措施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原料保障上水平的要求还有许多不足,等级结构不合理,上等烟比例偏低,不能满足工业的需求,浓香型特色需要进一步彰显,内在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崤山品牌能否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机遇在市场,关键在于烟叶结构的优化,烟叶品质的提高。
3、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增加烟农种烟效益和稳定烟叶生产规模的有效途径。
要保持栾川烟叶生产稳定发展,种植面积和规模是前提,增加烟农种烟效益是关键。没有一定的面积和规模就形不成一定的产业优势,形不成工业企业稳定的原料基地。近两年栾川地区的烟叶生产规模出现了波动,特别是去年烟叶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减产幅度较大,烟农效益偏低,加之农村多元化经济的发展,烟叶比较效益不明显,今年的烟叶种植面积的落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保持规模的稳定面临巨大的压力。优化烟叶结构,要求在烟农与烟草公司签订的合同交售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上等烟叶的比例,降低下低等烟叶的比例,这是实现烟农增收、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烟叶生产规模的稳定。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烟农获得种烟收益,以维护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社会责任,以“两个至上”为思想指导,全面做好优化烟叶结构的各项工作。
二、优化烟叶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烟叶生产收购工作长期以来处于重收购轻生产,重数量轻质量的状态,近几年在新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是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一是对优化烟叶结构的工作认识不足、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此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政府、烟草公司、烟农多方达成共识,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实效。政府能不能正确引导,烟草公司能不能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和政策宣传,烟农能不能理解和支持优化烟叶结构的政策,能不能主动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这些因素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关系着优化烟叶结构的工作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烟叶生产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整体素质不高,制约着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开展。目前栾川县从事基层烟叶工作的正式职工只有5人,下辖三个乡镇18个行政村,烟农分散。人员少,工作量大,优化烟叶结构的工作要求技术性强,必须在田间生产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根据烟叶品种确定合理的留叶数、采烤数,在生产环节做好不适用烟叶的消化处理。这对烟叶生产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要从提高烟叶战线全员的认识入手,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补贴政策,执行考核制度,烟叶生产上实行精细化管理,收购过程加强等级质量管理,切实将优化烟叶结构的措施落实到位,从而实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目的。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制度保障,为优化烟叶结构工作保驾护航。
各级主要领导对优化烟叶结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是决定能否真正优化烟叶结构的关键,其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在行动上实施,在效果上显示。烟草公司要积极取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与县乡政府进行沟通和协调,统一思想认识,客观分析烟叶生产形势的变化,将优化烟叶结构工作作为工作之重,专门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对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科学决策、统一部署和指导,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准确把握烟叶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上下一心,抓优化,促发展。
要做好烟叶优化结构的工作,组织领导是前提,政策制度是保障。笔者建议政府和烟草公司制定出相关补贴政策和考核制度,拿出部分资金成立对不适用鲜烟处理的专项补贴,将工作人员分村包片进行责任划分,明确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考核内容、验收办法等,对处理措施的落实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和监督,以促进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烟农的思想认识,营造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烟农的思想认识提升了就能推动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通过召开烟农培训会议等方式做好优化烟叶结构重要性、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补贴政策、2011年烟叶收购中上等烟叶价格上涨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烟农充分认识到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是一项惠农的新政策,取得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优化烟叶结构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工作的开展。
3、加强技术培训,实施精细管理,落实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生产措施。
将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在烟叶生产环节是优化烟叶结构的主要措施,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对烟农较高程度的精细化管理。怎样正确把握不适用鲜烟的标准、怎样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的时间、怎样科学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怎样按照烟叶种植品种和烟叶大田长势情况确定合理的留叶数,这些都需要烟叶生产技术人员充分了解烟田烟叶长势,对烟农实施精准管理,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的方案。因此要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以烟草公司干部职工和烟农并重的原则,建立从干部、职工、技术人员和烟农层层培训的体系,切实提高烟叶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技术服务到户、到田,确保各项生产技术指导到位,切实提高烟农的生产技术水平,使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确保田间不适用鲜烟的处理措施落实到位。
4、加强收购管理,控制等级质量,实现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为实现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要做好烟叶收购管理工作,加强对烟叶等级质量的控制。结合栾川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继续坚持三项政策:一是继续坚持洛阳市烟叶购销中心统一经营的政策,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与工业企业进行业务活动、统一与工业企业签订烟叶销售合同、统一接收全市收购烟叶、统一组织调拨、统一结算烟叶货款,有利于烟叶收购等级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二是继续坚持“封闭收购,密码验级”的政策,严格按统一指导眼光进行收购,保持收购标准与二次交接、工业企业接收标准一致,杜绝了“人情烟”、“关系烟”,做到了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三是继续坚持“入户预检、轮流交售”的政策,切实将等级质量前移,提高等级纯度、规范扎把规格、加快收购进度、平抑收购高峰,维护良好的收购秩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看到面临困难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挑战和机遇,相信有政府的引导、烟草公司的努力和烟农的支持,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工作一定会顺利展开,为烟叶行业的“十二五”开好局。
Ⅷ 烤烟种植技术
烟草是一种喜温暖性植物,生长中期田间的湿度最好是保持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植地以红色壤土为最佳。播种一般是在每年的二月中旬左右,同时做好保温处理。栽种最好是适时早栽。烟草的种植主要是以基肥为主。烟叶的采收一般是在烟叶成熟的时候,一般表现为叶面有绿色变为黄绿色。
1、种植环境
烟草对种植的环境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它是一种喜温暖性植物,一般种植地的温度平均在十到三十八度之间,而最适合烟草生长的温度是二十五到三十度之间。而烟草的生长中期所需的水分最多,田间的湿度最好是保持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左右。还有就是它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的光照时长最好是保持在八到十个小时左右。种植地以红色壤土为最佳的烟草种植地,其次就是红黄土、沙土等,其中黑色壤土一般不适合种植烟草。
2、育苗管理
在播种之前,需要将烟草种子放在太阳下晒两三天,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烟草的育苗一般要采用双层的薄膜纸筒育苗技术,这样培育出来的烟草苗更壮。其次就是育苗的营养土也是需要经过配置的,一般是百分之六十的大填土以及百分之四十的家畜粪便混合均匀,并且还需要添入适量的复合肥即可。播种一般是在每年的二月中旬左右,同时做好保温处理。
3、移苗栽种
烟草的栽种最好是适时早栽,这样栽种的烟草更优质。移栽的时候每亩一般可以栽种一千到一千三株左右,这个密度烟草可以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同时田间操作也比较方便。栽烟的时候要覆盖地膜,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烟草抗旱、涝的抗性。等到气温升高之后,需要将地膜划开,以防失水。
4、大田管理
烟草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一般产量越高,质量反而最差,但是产量低却并不代表高质量,所以大田的管理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烟草的种植主要是以基肥为主,基肥一定要施足,采用平衡施肥的方法进行,前期主要是以但氮肥为主,结合磷肥、钾肥进行。如果在烟草生长的中后期,出现缺肥的现象,那么施肥就需要采用叶面喷施了。同时还需要注意排水防涝以及中耕除草和松土培土,增强田间的通透性。最后就是要适时的进行打顶,这是提高烟草质量的主要途径。
5、采收加工
烟草的采收和加工是优质烟生产的关键。烟叶的采收一般是在烟叶成熟的时候,一般表现为叶面有绿色变为黄绿色,不能过早采收也补鞥呢过晚采收,否则烤出的烟草质量就不大大的降低。
Ⅸ 烟叶生产改革的红利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追赶的目标在哪里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01-2012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毛利率维持在57%以上的较高水平,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到2012年行业的毛利率达到了74.06%。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上述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渠道体系,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但烟草工业企业仅仅承担的是生产职能,流通职能则主要由各区域的烟草专卖局(公司)担任。
烟草专卖局(公司)通过国家烟草专卖法控制庞大的零售网络,包括货源组织,价格控制,促销宣传等,把自已充当唯一中间批发商。因此烟草专卖局既是制订政策的裁判,又是参与运作的运动员。
目前在烟草制品行业的销售收入中,国有企业占据了近九成。虽然自2012年起烟草制品行业国有企业资本收益上交比例从原来的15%提高到20%,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烟草制品行业暴利的根源。近期发布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虽然明确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投资准入,但所涉及的行业主要为金融、教育、文化、医疗、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以及电子商务等,对作为暴利行业的烟草制品行业仍未明确提出,因此我们预计未来烟草制品行业的暴利故事还将继续延续
Ⅹ 烟草工业(完整)
烟草工业
烟草工业
tobacco instry
泛指以烟草为原料制成各类烟制品的加工业。烟制品有卷烟、雪茄烟、丝烟、鼻烟、嚼烟等。其中,卷烟的产量最大,耗用烟叶总量85%以上,故烟草工业主要指卷烟工业。由于卷烟消费面广、量大、税高,卷烟工业在各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特点 烟制品有两个重要特性:①两重性:烟制品有受欢迎的一面,又有被抵制的一面。15世纪末,烟草及其制品从美洲传到欧亚各国,初始作为防病药品,继而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嗜好品。与此同时,各地也出现了反对者,认为吸烟对身体有害,并通过政令加以限制或禁止。烟草工业就是在时起时伏的需求与限制的矛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②经济性:烟制品由于需求与限制的矛盾,导致普遍推行“寓禁于征”政策,其结果使得烟制品成为高税商品。
由于上述两个特性,使得烟草工业具有投入少、产值大、税率高的特点。为了巩固财源,防止烟草税金流失,许多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如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土耳其、泰国、中国等。苏联、东欧各国虽无专卖之名,实际上也是实行集中管理。烟草专卖是指烟草种植、烟叶收购、烟制品制造以及其批发销售都在政府专卖机构严格控制下进行。有的国家在每一流通环节中都要征收不同税率的税金,多数国家以征收烟制品销售环节税为主,各项税收总额多在烟制品零售价的70%左右。中国对烟草实行专卖始于1915年,之后也曾实行过不完全的专卖制度。
发展简况 烟草种植和消费均起源于美洲。据墨西哥、秘鲁的考古发现,公元前3500年的农作物种子中已有烟草种子。公元 600年前后建成的墨西哥神殿中,已有帕南克老人吸烟的石雕图像,1492年哥伦布踏上美洲时,看到烟草已为当地居民普遍爱好,用于礼仪、社交、治病和消费等。当时的享用方式,在巴西是将烟叶卷起来燃吸,秘鲁多制成鼻烟,委内瑞拉多制成嚼烟,北美洲多用烟斗燃吸。
烟草在15世纪首先传到西班牙,继而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在欧洲,烟草开始是被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到16世纪才逐渐成为消费品,并逐渐种植和设厂加工。德国于 1617年在古达(Gouda)建立制烟丝中心。西班牙于1620年在塞维利亚建立皇家鼻烟场,后来成为欧洲制鼻烟中心,也生产嚼烟、雪茄等烟制品。
吸用纸卷烟最早出现在南美洲,在15世纪就已有记载。1756年在墨西哥建立大规模的卷烟手工制作工场,此后欧洲许多国家也相继建立卷烟工场。1853年,古巴的卷烟工场采用L.苏西尼发明的第一台装填式卷烟机,每分钟产卷烟60支。1880年,美国人J.A.邦萨克发明了连续成型的卷烟机,每分钟产卷烟250支。这一重大发明标志着大规模机制卷烟的开始,且以其价格低廉、吸用和携带方便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卷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逐渐上升到烟草工业的主导地位。到1921年,世界卷烟消费量已超过其他类型烟制品的总和。
20世纪50年代开始,吸烟与健康问题引起普遍关注,社会舆论强烈要求降低卷烟焦油量,推动了卷烟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起的滤嘴卷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无嘴卷烟,实现了卷烟产品的一次重大的更新换代;结合卷烟纸质量的改进和烟草薄片的应用等,使卷烟焦油量大幅度降低。卷烟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烟草工业完成打叶复烤(见烟叶复烤)的重大改革,把去梗操作移到复烤厂;结合制丝机械的不断革新,实现制丝高效化、连续化和自动控制化,显着地提高了制丝质量,降低了加工损耗;卷烟机的成型原理由落丝式改为吸丝式, 使卷烟机的速度从 1000支/分提高到 2000~2500支/分,并降低了烟丝消耗,提高了烟支质量。在此期间,烟草科学研究工作也迅速发展。1951年北美洲烟草科学家发起成立烟草化学家研究会。1956年欧洲18个国家的烟草专家在巴黎集会,建立烟草国际科研合作中心。这些科学团体,对推动世界烟草科技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许多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先后出现几个世界范围的烟草跨国公司,如英美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雷诺士-纳贝斯高集团,控制着世界相当部分卷烟的制造和市场。
8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卷烟厂卷制、接嘴、包装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和连续化,卷烟机速度已达8000支/分,生产全过程实现电脑控制。广泛采用烟草薄片、膨胀烟丝、打孔稀释等新技术(见卷烟工艺)。通过合成得到烟气中的致香物质并应用于卷烟加香,改善了低焦油卷烟的香味。不仅改变了卷烟产品设计条件和配方结构,同时使卷烟平均焦油量大都降到15毫克/支左右,使卷烟的烟丝消耗量降低到40kg/箱(每箱5万支,下同)。
中国概况 据文献记载,在16~17世纪,烟草先后由南北两路传入中国。①南路:一说是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由菲律宾的吕宋传至福建、广东;一说是1575年由吕宋传至澳门、台湾,1620年才传入内地;还有一说是由南洋传入广东。②北路:是17世纪初由朝鲜传至东北。1986年广西合浦上窑出土文物中有两个烟斗是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50)所制,足见实际传入的时间早于文献记载。
烟草传入中国,最初是用于预防疫病和寒疾,后才被用作消费品。开始流行的吸烟方式是用烟斗燃吸碎烟叶或烟丝,后为避免“火气直达喉中”,有的改用水烟筒燃吸。清代干隆年间(1736~1795)水烟相当普遍。康熙年间(1662~1722)鼻烟盛行。道光年间(1821~1850)广东出现用小纸片卷烟丝吸用。18世纪末,烟草种植与加工已很兴盛,烟草及其制品成为重要商品。干隆年间,江西、山东、广西都有初具规模的烟草加工场,如山东济宁有6家加工场,工人4000余名,每年营业额达200万两白银。海运畅通后,烟叶销往日本、埃及、德意志、荷兰等国。据海关资料,19世纪90年代上海年平均烟草流转量已达1.25万吨。
中国机制卷烟的消费始于1890年,首先是由美商老晋隆有限公司 (Mustard & Co.Ltd.)在中国推销卷烟, 1902年美国烟草公司、美商英尔坎迪勒烟草公司分别在上海、香港建卷烟厂, 揭开中国卷烟工业的序幕。同年,英美烟草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陆续在一些城市设烟厂,开辟烤烟生产区,建复烤厂(1934年该公司在中国的企业改名为颐中烟草公司)。1917年日商在天津开设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先后在天津、营口、青岛、张家口、长春、沈阳建立卷烟厂。1902年天津官商合办的北洋烟草厂,是中国人自己兴办最早的烟厂。1905年南洋华侨在香港创立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于1912年起陆续在上海等城市开设五家烟厂和三家复烤厂,成为中国私人资本中最大的烟草企业。到了1949年, 中国共有烟厂1249家,职工28.6万人,卷烟产量160万箱,占卷烟市场销售量的30%(外国厂商所产占50%,进口占20%)。
50年代初期,烟草生产迅速得到恢复,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配方、发酵工艺体系。到1957年卷烟产量已达 446万箱。1958年在郑州成立轻工业部烟草工业科学研究所。同年在山东益都(现名青州)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1963年成立中国烟草工业公司(1969年解体),集中管理卷烟生产和烟叶收购。组织烟草原料基地建设,加强烟厂的技术改造。卷烟厂的抽梗与包装实现了机械化,随后制丝生产也实现连续化。在此期间,滤嘴卷烟生产和混合型卷烟、烟草薄片的研制工作开始起步。
1982年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对烟草行业实行统一管理。1983年 9月23日国务院颁布《烟草专卖条例》,1984年设立直属国务院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卖制度。1985年,中国烟草学会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直属的合肥经济技术学院,1989年开始招生,培养烟草栽培、烟草加工、烟草机械等专业人才。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开设有烟草专业。1986年修订烟草国家标准和颁布卷烟国家标准。由于实行一系列集中统一管理措施,卷烟生产以年递增10%的速度上升。1989年,卷烟产量已达3195.06万箱,居世界第一位,烟草行业实现税利24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卷烟产品中,滤嘴卷烟占18.7%。混合型卷烟开始上升。卷烟平均焦油量已从60年代初的30毫克/支以上降到25.8毫克/支。卷烟单箱烟叶消耗在55千克左右,比国外高出10千克以上。利用中医中药传统理论研制出对呼吸系统常见病有一定效用的新混合型卷烟。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卷烟生产能力中已有1/3采用中速吸丝式卷烟机,部分工厂已开始装备国际上先进的主要设备。
发展趋势 ①消费量:1985年世界卷烟产量达9946万箱(4973亿支),占世界烟草消费量的85%以上。由于人们重视健康,政府限制吸烟,增税涨价等原因,消费已近饱和,卷烟生产处于停滞或负增长状态;这一状态在短期内将不会改变。在发展中国家,因人口增长、都市化、国民收入增长与转向吸用商品卷烟,故增长幅度仍将较大。②产品类型:混合型卷烟的比例仍将增加,在一些原先吸用深色卷烟的国家尤为明显。欧洲一些国家,由于增税涨价,自卷烟有增长趋势。不少国家的卷烟厂商,正在争相研制适合消费者愿望的新型产品,如焦油量只有1~2毫克/支的超低焦油卷烟,可以自行调节烟味强度和焦油量的卷烟,无支流烟气、无烟灰散落的清洁卷烟。③产品结构:混合型卷烟和滤嘴卷烟将有所发展并趋于高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