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二,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第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第四,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Ⅱ 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几条建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事关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事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事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后劲。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供应紧张压力的关键,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自主创新,集全党智慧谋划自主创新,举全国之力推动自主创新,尽快实现发展战略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一、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1、通过重大工程建设带动重大技术创新
从国际经验看,国家重大工程是技术运用、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围绕国家需求、体现国家意志和实现国家目标的主战场。国家直接兴办重大工程不仅能够带动一批战略性产业发展,而且能够在关键领域实现重大技术创新。如美国,通过政府兴办曼哈顿工程,带动了核技术的发展;通过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实现了航天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通过推动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最近正在抓紧实施的TMD、NMD计划,对完善卫星定位、精确制导、快速反应系统将产生重要带动作用。我国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选准一批重大工程,集中全国主要的科技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攻破和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进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2、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军民自成体系,互相分割,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科技资源,也不利于从总体上统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因此,要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全局出发,统筹国防资源和经济资源,注重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形成军民两大系统资源共享、协同配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除特殊需求外,军品科研及生产项目一般应实行全社会的公开招标制度,其成果除了军用外,要直接转化为民用技术,用民用产品利润支持军工产业的再发展,形成以军促民、以民养军、军民结合的良性发展格局。
3、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
自主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自主创新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国家的优惠政策支持。例如,日本企业研发投入最高可享受20%的税收抵扣和100%的折旧率;美国企业每年用于技术开发新增投入的30%―50%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大大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因此,要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健全我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一是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各级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研发投入增长机制,集中用于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企业研发投入允许以较大比例直接抵扣税收;对社会力量资助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发经费,也可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二是实施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机构要建立授权授信制度,增加信贷品种,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要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包括降低商业银行担保比例、建立贷款风险担保准备金、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等。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等。
4、通过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国家都注重运用政府采购手段来促进自主创新,扶持本国产业发展。如《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凡是使用纳税人的钱采购商品,必须优先购买纳税人所办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当本国企业不能满足需要时才允许进口。在日本,对社会公众有利害关系的招投标项目,一定要有行业协会的推荐,其用意在于支持和鼓励采购本国产品。但在我国,目前对使用进口设备实行减免税,而对购买国产设备缺乏激励政策,这是一种逆向调节,不利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措施。一是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目前,要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增加这一规定的可操作性。要有目的地增加技术创新的引导,给予自主品牌产品优先采购权,通过前采购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宏观导向,通过后采购为企业研发成果创造稳定的市场空间。要以适当形式对积极购买和使用政府采购的重点产品及服务的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和披露制度,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招投标行为,对应采购自主品牌而未采购的,要严厉处分相关责任人,并取消该单位一定期限的采购权。
5、培养和吸引各类创新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目前我国人才十分缺乏,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加快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一是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根据国家自主创新的总体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及措施,尽快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二是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实行优先投资于提高人的素质的战略,加大教育投入,调整国民教育体系,注重能力和素质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使我国尽快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指导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加大人力资本要素在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不仅要出高质量的成果,更要出高水平的人才。要以培养战略型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科学家团队为重点,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与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通过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带动,为优秀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四是大力吸引国际优秀人才。首先,要建立全球人才信息网和人才储备制度。及时收集全球人才信息,分析人才流动趋势及各国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其次,要采用多种形式引进人才。要以重要岗位公开招聘国际一流人才,以科技项目和人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建立“海外咨询专家”制度,邀请他们参与我国重大项目、工程和课题的立项、评估。研究制定技术移民法,鼓励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创业或工作。
6、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鼓励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把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到科技、经济、文化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增强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二是建立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机制。大力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和科技、经济、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公安等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律的情况进行联合大检查,重点查处一些重要的、有影响的知识产权侵权大案,督促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执法不严和对侵权行为处罚不力的现象,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
二、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1、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从世界经验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100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而在我国,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没有把技术创新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从战略上尽快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一是逐步使我国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在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逐步使我国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将企业的重大技术课题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对课题所需的基础研究、开发性研究、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等进行统筹安排,并给予政策、经费支持。二是改进国家财政的科研投资方向。国家财政科研投资的方向,应从主要投向科研机构转为主要投向企业,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除重大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外,凡是没有企业种子资金参与的科研项目,就认为其产业前景没有落实,国家就不资助科研经费,迫使科研机构和院校积极与企业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三是推进形成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从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资金市场上寻求创新支持。健全和完善风险资本与证券市场,实现企业科技与风险投资、企业科技与社会资金的良性结合。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应给予信贷和税收优惠,引导风险资本和证券市场向科技开发产业增加投资。四是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政府要通过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自主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一定的税收返还或税收减免,将科研经费全部计入成本。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实施火炬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扩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2、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由于缺乏创新机制,目前我国企业创新动力严重不足。2003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的只占25%,开展研发活动的仅为30%;企业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5%,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比例通常在3%以上。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企业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尽快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把建立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二是把自主创新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把自主创新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起制定、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自主创新规划,并把规划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建立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不断跟踪、调整、充实企业自主创新规划。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有效的报酬与风险相对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把经营者的个人收入与企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有效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3、建立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
要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对技术创新的财力投入力度,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幅度,尽快实现研发费用与GDP同步增长。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资金市场,调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技术及人才开发费税金减免制度,以及新技术推广投资税金减免制度等,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对行业科技进步贡献大的研发机构建设。加强对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资金投入、人员结构及开发成果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不能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的这一比例要在8%以上。三是鼓励联合研发。完善相关机制,加强不同企业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鼓励联合开发与创新,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率。
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中坚作用
1、继续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1999年以来,我国对科研院所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有效解决了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也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也应该看到,这次改革对不同行业的特点要求考虑得不够充分,改革后的科研院所注重应用性技术的研发,而对产业共性技术重视不够。一些科研院所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的技术储备与社会效益。要区分不同情况,继续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提高它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一是明确划分各科研院所的主要职能和次要职能,并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公益类、基础类科研院所的大部分拨款一般要通过与科研任务捆绑方式、以招标形式下达,提高事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它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基地。对于面向市场的开发类科研院所,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先导力量。二是引入竞争机制。科研院所负责人从任命制改为社会公开招聘,不拘一格地选拔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担任。采用合同和阶段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由技术专家组成的评价机构,定期对科研院所工作进行考察和评价,把结果反映到负责人任免和经费支持上。在政府资助的科研院所中逐步推广“研究开发课题中心制”,将以定员数为依据向科研院所划拨资助金的传统做法,改为以研究开发课题为依据,激发了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科研院所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开放条件下科技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强科研院所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院所整合全球技术资源、科技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及参与国际科技活动的能力与水平。
2、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高校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是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加强高校建设,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学科建设。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要根据比较优势,突出特点,选准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构建一批能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知识和技术支撑的学科群。二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积极探索成立多学科交叉的科研中心,寻求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产生创新性思维。三是完善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与奖励制度。尊重学科性质和工作性质的差异,尊重基础研究的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改革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与奖励制度,从根本上杜绝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3、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打破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自我封闭的结构系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一是探索多种合作形式。通过共同研究、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研器材的共同使用、关键技术信息的服务、专利使用等兼职、培训等形式,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建立以实现共享为核心的合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企业研发要注重和高校、科研机构有机集合。企业研发经费要有一定比例用于产学研合作,以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
四、要把引进技术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
1、增加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
引进技术是实现技术进步的捷径。引进技术只有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因此,一些国家都大幅度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之比是1
Ⅲ 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如下:
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
二、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增强科技研发能 力;
四、不断增强企业经营者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
五、重视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Ⅳ 企业应该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所谓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出发,以自身力量为主体,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创新,促使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能力。当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企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当今世界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正在加速形成。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和市场竞争,追求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巳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事实证明,凡是重视自主创新的企业,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反,凡是经济缺乏活力的,关键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自主创新的办法来解决和处理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一些制约因素,提高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将自主创新力转化成经济发展力,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企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话题,也是困扰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创新型企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大都在70% 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而我们有的企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总的来说还十分偏低,经济的发展70%来自粗放型生产方式。如一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重复投资、扩充非规模项目和密集的劳动力成本上获得的,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很难地适应市场经济高风险特殊,它给企业经济增长带来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如果长此以往,难以为继,必须立足自主创新,通过自主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因而其自主创新也是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一,主体性。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且关系企业自身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毫无疑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巳经成为决定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个重要环节的创新问题不解决,企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空话。其二,自主性。企业作为基本经济主体,自主的创新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的首要特征。无论从企业的发展战略来看,还是从企业的目标和任务来看,都必须把自主创新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这必然要求企业通过增加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求生存、求发展。其三,综合性。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市场运行规律而实施的综合创新过程,是人、财、物、信息、技术、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是决策、组织、管理、经营、生产、教育等工作有机整合的过程,其综合性很强。其四,关联性。企业自主创新与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一的创新活动,而是一个与社会、区域和其他行业的创新活动。 综上所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企业自主创新也有着自有的特点。那么,怎样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呢? 首先,要确立自主创新战略。要实现战略思想转变,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真正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应当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有自己的特色,在此基础上,科学提炼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战略发展布局和战略发展保障,真正使自主创新成为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和激发器;加强科技规划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应用性科技研究,推进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把经济增长方式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职工素质提高上来,以此推动产业战略的优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自主创新战略的建设,带动和促进企业目标战略、经营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等的建设和发展,形成科学的战略创新体系,使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更加规范化、网络化和系统化。 其次,要搞好企业科技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企业拥有相应的科技资源,具有一定的产品技术优势。这就要求企业进一步推进企业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企业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抢占一批技术制高点,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信息工程,加大新科技和新项目、新产品的科研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项目,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以产品技术为竞争力基础的多领域、多层次的产业链;要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转化工作。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依据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认真做好成果的评估和筛选工作,对优秀的成果要大力推广应用,并从人才、资金和物质上给予支持,从而形成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创新的良性循环,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要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机制,积极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科研单位的知识优势和技术优势,搞好科学论证,集中攻克难关,力争取得新的科技成果;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特别要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企业要从单位长远发展出发增加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的投入,同时也要通过多元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成果开发和成果转化;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运行机制。要加强自主创新的目标建设、制度建设和程序建设,优化自主创新的运作环境和文化条件,通过机制建设来增强自主创新的活力,进一步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方式,促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挖掘内在的经济资源、物质资源、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孵化机制。要充分发挥企业单位综合研究部门、设计部门、信息咨询中心、技改小组等技术孵化器的作用,加强对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加快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大自己核心技术的占有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探索市场孵化壮大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一方面,要深化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要坚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产权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完善有益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企业能从长远来考虑和规划企业的发展,克服短期行为,真正把自主创新作为关系企业兴衰的大事来抓。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企业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企业要集中相应的有效资产和有生力量,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产业,要通过科技进步促进主导产品的新突破。同时,要改组、改造传统项目,做大做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培植壮大有潜力的项目,坚决关闭和淘汰那些投入多、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项目,大力发展环循经济,壮大规模经济,发挥规模效益,从而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第五,要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改善人才工作环境,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组织和智力保证。一是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为人才的自主创新打造宽松的人文环境。二是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培训等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三是要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对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适当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优秀的科技成果,要大力给予奖励表彰加以激励。四是改进人才考核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人才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加以重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以此推动整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Ⅳ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创新观念1.要冲破一切妨碍创新的思想观念。有的国有企业职工认为,不创新不过是等死,而创新就是在找死,死得更快。我们必须冲破诸如此类妨碍创新的思想观念,用新观念、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举措、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其次要转变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科学研究和品牌建设需要大量的前期积累和艰苦探索,因此,必须充分肯定和尊重自主创新人才的艰辛工作,倡导和培育坚忍不拔、奋发创新、“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2.再次,要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对创新者而言,需要勇气、胆识和毅力。倘若一看到失败就气急败坏,横加指责,则必会令人心灰意冷,导致人们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才能鼓励探索,激励成功,才能培育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二、创新机制1.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加大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对关系国家安全和难以引进的核心技术,要采取国家大力支持和企业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加快研究开发和工程化、产业化步伐。
2.建立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机制。深化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主体;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克服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例如,可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纳入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考核体系,激励国有企业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来培育核心竞争力。
3.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制。要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和创业板市场,吸引大批社会资金投向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鼓励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引国外的风险投资基金,培养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才,逐步形成风险投资的良好氛围。而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也要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为己任,协助企业解决科研资金的融资问题。政府应考虑设立“企业科技创新风险基金”,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性融资和帮助,增强企业抵抗科技创新风险的能力。三、创新模式1.科学选择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两种模式,前者成本低、风险小但技术超前性差,难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后者投入大、风险大,但拥有核心技术,长期收益大。企业应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创新模式。
2.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一要强调政府的重大科技项目,尤其是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应以企业为主体,有效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产学研相结合,使项目更好地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二要以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并加大研发投入,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三是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推动企业广泛建立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四要让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行为在市场运作中得到有效激励,使技术应用开发、产业化生产和市场运作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增强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
3.建立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引导和协调相关企业在研发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建立和发展企业研发战略联盟,促进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的形成。中小企业则通过参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获得大企业技术扩散的成果,使处于技术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都能分享到创新收益,推动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
4.坚持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之路。美国铱星公司曾创建了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的通讯卫星系统,但因其推出的“铱星”手机价格昂贵,得不到市场的认同,该公司背上40多亿美元债务后无奈倒闭。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论是多先进的技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就只能是花瓶,是摆设,技术代替不了市场。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市场,引导市场,把改进产品、抢占市场作为首要任务,牢记新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四、创新队伍 1.大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以优越的创业平台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人才,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工程技术专家和各类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实际操作中,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环节,通过事业、感情、待遇,引进、留住和用好高层次自主创新人才,并通过传帮带,建立起一支富有自主创新能力、能打“硬仗”、善于攻坚、充满活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2.形成尊重自主创新人才的社会共识。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进一步把关爱人才放在重要位置,统筹协调,加大力度,从工作、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满足创新人才的合理需求,激发他们无穷的创新斗志。
3.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要以服务企业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企业改革创新为动力,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推进科技人才分配机制改革,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五、创新环境1.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改进保护知识产权的方式方法,比如适当调整专利申请费用和专利年费的标准,缩短侵权诉讼周期,降低被保护者的成本等,促进企业公平竞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2.加大对共性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发投入和供给。明确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组织,优先支持战略性共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并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促进共性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发挥共性技术的社会经济效益。政府还应增加对企业民用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开发的直接资金资助,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能出创新成果、能提高国家竞争力、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中。
3.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通过修订法律,使科技进步法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的基本法。对税法、企业法和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也要进行修订,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和自主创新行为纳入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在政府采购方面,要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的优先目录,通过政府采购的示范作用,影响国民意识和市场行为,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Ⅵ 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迅速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综合运用政策、投入、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特别是与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相关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培训,使企业能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优惠,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好政策实施的评估督促,建立政策跟踪研究和不断完善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健全和完善政策体系。
二是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更多地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项目。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面向企业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建设一批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创新管理和开拓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扶持和壮大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
三是加强企业研发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基地,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各类人才的培训,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鼓励企业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措施。
四是组织和动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利用科技中介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搭建科技人员与企业双向选择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从科研院所和高校选派一批科技人员进入企业,研发技术、开发产品。特别是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带产品进入企业推广应用。鼓励科技人员直接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创业。
Ⅶ 运用经济常识,谈谈企业应怎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①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②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增强科技研发能 力; ④不断增强企业经营者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⑤重视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
国家:①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依法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③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④在引进别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对 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Ⅷ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鼓励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发明,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二:完善鼓励和保障创新的法律体系,创造公平诚信、创新友好的市场环境。将鼓励和保护创新列为重要立法原则之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健全的法律体系激励、规范、协调、保护创新创业行为。着力创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促使企业自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形成官产学研紧密结合、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创新生态,有效实现技术创新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共创共享。
第三:建设先进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尊重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与氛围。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大力提倡敢于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创业,尊重科学创新、工程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开放合作。
第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拓展资料: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