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中国如何进行工业发展

中国如何进行工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02 15:46:03

❶ 我国工业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始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蓬勃兴起。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



工业的地位: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还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

工业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除此以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发展还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推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


❷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1、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着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3、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1912年~1922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近代民族工业的显着发展时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业又出现了一个短暂发展时期,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5、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时期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使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极大地破坏了经济发展;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的打击。

❸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工业化该如何做

中国的工业基础,是在前苏联的支援下建立的。
但是独立自主的初级工业体系的建立,却是在文革时期艰难完成的。因为同时期进行的三线国防建设。
但是新中国明显没有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仅是前苏联的,还有引进美日德的,总之就是一锅大杂侩。
真正的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依托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还有全民义务教育的实行等等,一系列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思想解放等条件加成
即便如此,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❹ 中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主要在什么方面

1.供给能力明显提高。
2.能源节约效果显着。
3.消费结构有所优化。
4.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5.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6.市场环境逐步完善。
具体来讲:
1.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中推进,能源清洁化转型成效显着。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但仍在合理区间内稳定运行。2019年宏观经济政策由“去杠杆”转为“稳杠杆”,通过调整融资结构缓解信用分层现象,预计未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有所改善。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望持续增长。中国主要工业行业2019年整体运行平稳,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平稳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量均创新高,能源对外合作进一步扩大,能源效率持续提升。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57.7%,再创新低;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3.4%,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稳步推进。在主要能源品种供求关系方面,煤炭产量受国家推动产能优化政策影响稳中略升,煤炭消费量则保持相对稳定;2019年中国原油产量在经历了连续三年下降后首次实现小幅增长,但石油消费量增速则明显加快;天然气方面,2019年天然气产量再创新高,为近8年以来最大增幅,天然气消费依然保持较快增速。

2.能源安全结构性矛盾突出,替代能源亟待突破性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能源供需状况由自给自足逐渐转变为大量依赖进口,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隐患日益严峻。2019年中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2.55%和42.56%。目前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体现在结构上。能源安全矛盾集中体现在石油安全问题或油气安全问题上,也就是国内油气资源不能有效地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催生更多的油气消费需求,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油气对外依存度仍将保持上升趋势。能源进口来源地与进口来源通道风险将持续威胁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中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石油储备规模固然有一定的成本,但在面对危机时,其保障能源和经济安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相比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的石油储备规模仍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应加快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短中期内,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难以发生大规模变化,通过煤制油和煤制气等煤化工技术利用煤炭生产成品油和合成天然气能够有效缓解中国油气进口的压力。因此,围绕煤炭进行能源战略制定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举,不仅具有较大的自主可控性,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能源现实的可靠选择。现阶段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所面临主要制约和挑战集中在国际油价低迷、政策支持不足和环保压力较大等方面。政策制定者应从全产业链视角设计制定煤化工产业政策。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的发展兼具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对于推动中国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降低石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油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压力。在当前中国政府对新能源车补贴逐渐退坡而新技术短期尚未实现突破的背景下,政府通过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例如通过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其分布推广,提升新能源车充电便捷性,或许是激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需求,实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新思路。相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发展轨道交通则是在中短期内就能实现较大油气需求替代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城市居民分散的出行需求集中,提高运输量和运输速度,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能够显着替代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费。

3.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城市能源系统需创新应对。

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能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能源系统需要随着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做出相应的创新和改变,以满足城市居民对清洁高效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关键技术。储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保障用电安全有较大意义,是打造未来城市能源系统的基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其对城市能源系统的影响将愈加显着。利用电价引导新能源汽车用户合理规划充电时间,在用电低谷进行充电,有利于平滑负荷曲线实现“削峰填谷”,提升城市能源系统总体效率。随着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发展与成熟,预计其将彻底摆脱补贴依赖进入平价上网阶段。分布式光伏具有较高的部署灵活性,在处于东部经济发达但土地资源稀缺的III类资源区的城市能源系统中将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城市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发展。中国建筑能耗占总体能耗比例达28%,作为城市能源系统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筑节能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❺ 中国未来工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未来工业将建立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动平台之上,将更多的生产要素更为科学地整合起来,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化,而生产制造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常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企业应进一步整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的需求与发展趋势,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撑。

❻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如何起步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何特点

在贫穷时期艰难起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成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积极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战略重心逐步转向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市场作用、低成本出口导向、建设开放型经济、基于产业演进规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拓展资料:
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性质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后者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和雇佣劳动者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榨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依靠对国内外人民的残酷剥削来实现的。前者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已成为国家主人的劳动者直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它立足于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内部积累,同时也根据平等互利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各国无产阶级尤其是原来经济落后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进生产资料来装备、改造工业、农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加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独立,履行工人阶级的国际义务,并逐步地为在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好物质条件。对于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原来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只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国家拥有自己的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❼ 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推行的英明措施是什么

发展工业化是要钱的,巨额的钱!
因此,发展基础经济是新中国首要的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立在这个理念之上。后来,随着如何发展经济发生了分歧,史称“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一度造成我国经济发展迟缓国民收入一度成为世界垫底的国家,使得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之路受到极大的干扰。直至八十年代初,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贫穷国家。
真正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改革开放的决策,全面经济发展使得我国在短短30余年中就把国民收入提高到世界中流水平,由此强力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从农业国到“世界工厂”再到“中国制造”,中国的工业化以及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标杆。

❽ 中国工业的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时间段: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一些中国民族工业在沿海沿江大城市、通商口岸建立起来。中国名族工业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步接近尾声,许多民族工业改成公有制。
2、第一次发展高峰:1895年之后。由于《马关条约》的影响,外国资本大量涌入,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逐渐放弃“抑商”政策,鼓励兴办工厂,民族资本快速扩大(虽然还是不大)
3、“黄金时代”、“短暂的春天”: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在最初几年为兴办实业作了不少努力,在革命振奋下的广大工商业者、爱国华侨积极投资。加上一战爆发,外国企业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排挤,战争期间不少出口货物需求大增,内外两方面因素使得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4、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1)洋务运动发展民族工业是因为国家落后、挨打,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是一直在救亡和图存的民族主题下进行的。
(2)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为扩大财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热潮。

❾ 当下中国应该如何实现工业化的强国梦

1.坚持改革开放原则。只有坚持改革,不断改进,才能使工业发展更加有序高效
2.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要不断创新,走我们自己的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掌握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才能不再受制于人。
3.不断引进新技术,更要走出去。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借鉴成功经验,把市场扩大到国外,拉动外需 ,增加知名度和认可度。

❿ 新中国是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工业化

新中国的现代化,主要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工业化问题。
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新中国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先合理调整后社会主义改造;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等措施使新中国的工业化全面起步。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基本建设投资近千亿元,石油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也有较大发展,但“大跃进”三年造成了我国工业的畸形发展。③文革时期(1966-1976年):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除交通运输业外其他均处于倒退的局面,新中国工业出现了严重挫折。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为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农村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城市中企业管理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沿海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辟,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从而大大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阅读全文

与中国如何进行工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车避震为什么那么硬没拆 浏览:209
汽车换皮多少钱 浏览:8
汽车祖什么 浏览:159
国外哪些国家工业多 浏览:232
电动汽车可以停多久开一次 浏览:954
工业电气跳闸有哪些原因 浏览:801
厦门哪个宝马公司最厉害 浏览:323
奥迪q3无线充电一般安装在哪里 浏览:87
奥迪q5机油格可以用多久 浏览:890
宝马x5海外版怎么样 浏览:879
工业富联哪些产品世界第一 浏览:934
北京奥迪a5多少钱 浏览:169
大学一毕业就买宝马是什么情况 浏览:553
奔驰的标识有哪些规律 浏览:315
南昌哪里有卖德龙汽车 浏览:763
奔驰glc300家用怎么样 浏览:433
怎么更换汽车牌照 浏览:522
长城汽车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699
工业化如何实现 浏览:866
奔驰宝马奥迪哪个更有面子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