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联工业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都不对。苏联工业大发展实在20实际20年代至30年代,斯大林的2个5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形成了着名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工业一度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二战结束后,苏联工业在此得到空前的发展,利用大量从纳粹德国手中接管的技术和设备,再一次大力发展了重工业。由于与美国冷战的需要,苏联不得不集中发展军工业,但由于长期忽视其他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苏联的经济模式畸形化,最终加快了苏联的解体。
2. 中央苏区进行经济建设得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早期独立领导经济建设始于中央苏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首创的第一个具有国家形态的革命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四周白色包围之中坚强地生长和发展。这个崭新的红色政权,在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陈云、邓子恢、林伯渠、吴亮平、钱之光等一批经济专家的鼎力协助下,从1931年11月7日诞生伊始,到1934年10月中旬红军长征。在中央苏区进行了近三年的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研究和总结中央苏区三年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国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某些经济规律的认识,是有所裨益的。
一、稳定的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根据地开展经济建设的首要条件
二、从根据地农村的实际出发,制定苏区经济建设“一要打仗,二要建设”的正确方针
三、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奠定坚实的“发展苏区经济的基础”
四、适度发展国营工业。推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管理体制
五、以群众性的股份集资为“轮带”。大规模地发展合作社集体经济
六、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提倡和奖励私人经济
七、大力开展对外贸易,是发展苏区国民经济的“枢纽”
八、运用苏区巩固的财政金融体系,保障根据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九、动员和依靠广大群众参加经济建设。切实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当年中央苏区创造和积累的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是非常丰富和宝贵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和红都瑞金治国安邦、局部执政伟大预演的重要方面,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越过战争的烽烟和岁月的时空。今天重温、审视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有教益和启示的。
1、正确认识国情。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没有任何借鉴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力和人民的支持,独立自主地领导开展经济建设,走上了一条革命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今天,正确认识国情,科学制定国策,仍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前提。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年,中央苏区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粮食储备和经济基础。当前,破解“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显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党的工作整体布局中的重中之重,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仍须倍加关注。
3、坚持多元经济结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人经济的三位一体的社会经济结构,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区域是“同时并进”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经济格局仍具重要借鉴意义。当前,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破除体制性障碍,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4、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出台正确的经济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税收、外贸、货币、金融政策,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当年中央苏区在这些方面的创造性举措、制度虽然不甚成熟、完备,但弥足珍贵。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今天,只有深化财税、外贸、金融体制改革,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
5、切实关注民生。当年,苏维埃中央政府不仅在苏区广泛开展土地革命,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还密切关注广大贫苦农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解决耕牛、种子、资金、吃饭、穿衣、缺盐、看病、小孩上学以及修桥铺路等方面的问题。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一贯宗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苏区优良革命传统的传承和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
3. 中央苏区的苏区振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苏区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原中央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若干意见》指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于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需要;是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若干意见》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若干意见》共11章45条,主要包括: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快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道路建设等任务,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凝聚振兴发展民心民力;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振兴发展支撑能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优势矿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增强“造血”功能,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城乡居民;坚持以改革开放促振兴发展,着力构建有利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在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国土资源、生态补偿、人才、对口支援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现全面振兴。
4.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如何起步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何特点
在贫穷时期艰难起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成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积极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战略重心逐步转向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市场作用、低成本出口导向、建设开放型经济、基于产业演进规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拓展资料:
在中国,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性质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后者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和雇佣劳动者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榨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依靠对国内外人民的残酷剥削来实现的。前者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已成为国家主人的劳动者直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它立足于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内部积累,同时也根据平等互利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各国无产阶级尤其是原来经济落后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进生产资料来装备、改造工业、农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加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独立,履行工人阶级的国际义务,并逐步地为在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好物质条件。对于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原来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只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国家拥有自己的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5. 二战以前,苏联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沙俄的遗产。
沙俄虽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是就因此说沙俄一点工业基础那是不正确的,沙俄时期能建造战列舰、巡洋舰、潜艇、飞机、大炮等所有的高精尖武器。
2、抄美国的底
在1929年经济危机中,购买了大量机器、设备、技术。
(在历史课本中叫: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即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3、抄德国的底
在二战后,把德国工厂、科学家、机器、设备全部搬回苏联,使苏联的工业有了很大提高。
6. 苏区指的是什么地方
苏区指的是江西赣南苏区。
中国第一个苏区诞生于1927年11月。南昌起义失败后,彭湃分别在广东的陆丰县、海丰县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在湖南茶陵建立了县工农政权。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从此开始。
随后,中国东南部、中部、西北部等地区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权。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并于4月建成赣南苏区。同年7月,以龙岩、永定、上杭三县为中心的闽西苏区基本形成。
苏区历史:
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这种既强调作风建设,又注重制度建设,使广大干部自觉地努力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成为广大群众所拥戴的好干部,这仍然是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
有5千多年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丰富厚重。在近现代,表现党领导民主革命历程的,除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外,还有苏区精神。宣传和弘扬苏区精神是宣传和弘扬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
7.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稀土产业。以赣州为核心,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及其应用产业链。建设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和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稀土标准化技术研究。按照国家稀土产业总体布局,积极推动资源整合重组,在赣州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建设南方离子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有色金属产业。在控制钨精矿生产总量的基础上,着重发展高性能钨硬质合金材料及配套工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钨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铜材精深加工,建设鹰潭(贵溪)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提升锂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打造碳酸锂生产基地。提升锡矿、锰矿、钼矿、金银、铅锌、铝矿开采和深加工水平。
非金属矿产业。发挥萤石、岩盐、石英砂、高岭土、石灰石、硅灰石、膨润土、石墨储量优势,大力发展非金属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盐化工、氟化工、硅化工、陶瓷等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引进及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培育引进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通讯终端、数字视听、安防安保设备、车载电子、半导体照明等产品,建设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汽车产业。积极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支持国内整车企业在赣州设立分厂。依托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锂电动力电池和专用永磁材料等产业基础,培育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机械制造。重点提升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和环保设备制造水平,促进数控机床、发配电设备、特种电机、水族机电、精密基础件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高铁材料及设备、通用航空装备、应急装备制造等产业。
轻工纺织。大力发展智能家电、模具、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眼镜、玩具等产业,打造优势品牌,强化产业配套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壮大一批轻工产业集群。
医药产业。加快中成药、西药、保健食品及化学原料药、医药化工等企业集聚,培育和引进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努力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主体的产业链。
新能源产业。培育壮大光伏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绿色照明等产业,加速产业链延伸,加快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支持新能源产品推广综合利用。 旅游业。实施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和修缮力度,保护好中央苏区烈士陵园、东固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运用管理好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永新三湾改编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闽西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井冈山、瑞金、兴国、上杭、长汀为核心,高起点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经典线路,构建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圈。发挥武夷山、南岭山、罗霄山等生态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加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投入力度,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赣州、吉安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推动龙岩、三明与赣州、抚州,南平与鹰潭、上饶建立旅游产业经济协作示范区。支持梅州加快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区。
金融业。引导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金融机构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推动后台服务中心、金融外包服务企业进驻。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审慎审批”的原则,有序建设各类要素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创新金融服务县域经济业务模式,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提供普惠性金融创新服务。鼓励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具备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以县(市)为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探索社会资本多样化融资模式,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特色产业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网络小额贷款创新试点。积极开发新的保险品种,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推动国内期货交易所在条件成熟时设立相关期货交割仓库。
物流业。以区域交通枢纽城市为节点,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沿海重点港口,建立多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配套的综合物流体系。完善陆地港口岸服务功能,促进区域通关资源共享,加快发展公铁海空联运。推动建设物流园区、物流通道、枢纽场站等物流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引导制造业和商贸企业开展物流业务外包,提升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农村市场流通服务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共同配送网络。
文化产业。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数字出版、数字绿色印刷复制、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培养创意人才,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建设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赣州、吉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推动建设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赣州)交流基地、黎川和上犹油画创意产业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主题园区、梅州麓湖山文化产业园等。
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赣州、龙岩、梅州、吉安、新余、三明等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鼓励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信用评估、广告会展、培训认证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会展业,培育知名会展品牌。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及相关支撑产业。
传统服务业。优化城乡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推动传统商贸、餐饮和休闲娱乐融合发展。建立完善城市家庭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养老、家政服务、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服务等服务业态,推动创建一批居民服务示范社区。
8. 中央苏区县的经济发展
一九三三年,当湘鄂西和鄂豫皖两个苏区的红军主力相继退出原有根据地后,蒋介石便集中五十万兵力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同时进一步加紧经济封锁。他们把这两手同时并用:军事"围剿"是"杀死政策",经济封锁是"饿死政策"。中央苏区军民面临着打破敌人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两大任务。打破军事"围剿",由在前方的周恩来、朱德指挥。打破经济封锁这副艰难的担子便主要地落到毛泽东的肩上。
二月中旬,被撂在长汀休养了四个月的毛泽东,接到召他回瑞金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的命令。他带着贺子珍、孩子及警卫员一同回到瑞金,住在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叶坪村。但把他调回来工作其实是有条件的。中央档案馆保存着临时中央或苏区中央局在上年十一月留下的一份残缺的电报,里面写道:"我们可以同意现在召回泽东同志与公开批评他的错误观点,批评方法应该说服教育,并继续吸引他参加领导机关的工作,不然,在目前将削弱我们的地位。"可见,他是在得不到信任的困难条件下重新出来工作的。
毛泽东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期间,以很大的精力来领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
这在当时是关系到中央苏区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那时候,中央苏区大体上有三百万人口,主力红军、地方武装和机关工作人员约十万多,不发展生产怎么行呢?毛泽东对这个问题极其重视。原来担任《红色中华》主编的王观澜回忆道:"生产如何发展?与战争如何结合?战争第一,生产、生活如何办?毛泽东同志提出,这些问题不解决,革命战争能不能维持,就成为大问题。"
为了消灭中央苏区,国民党政府在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经济封锁,企图使中央苏区军民"不能存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的补给",造成经济枯竭,无法生存下去。一九三二年起这种经济封锁更加紧了。"企图建立纵深二百六十里的封锁网,在苏区周围设立食盐公卖局,限制每人每天只买盐三四钱,每月不得超过一斤,把群众的粮食搜掠到反动的堡垒里去。"严密的经济封锁给中央苏区造成的困难越来越大:"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出来的稻谷、花生、大豆等农产品卖不出去,价格一跌再跌,而苏区的食盐、洋布、煤油、西药等工业品,十分奇缺,价格越来越高。当时流行一句话:'有人拿走一粒盐,店主赶过三家店;'。由于工业品的缺乏,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红军的给养。"
一九三一年底,临时中央一些"左"的经济政策推行到中央苏区来,更是雪上加霜。到一九三三年春夏,中央根据地经济严重恶化:工商业凋零,食盐、布匹、药品等日用品极端缺乏,价格昂贵,部分地方因缺粮而发生饥荒。
这便是摆在毛泽东面前的严峻局面,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毛泽东先从健全领导机构着手。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他主持人民委员会常会决定:"为发展苏区的国民经济以适应革命的发展,议决呈请中执委批准设立各级国民经济部,并委任邓子恢同志兼任中央国民经济部部长。"三月二十三日,毛泽东、项英等签发命令指出:"过去苏区对于国民经济问题异常忽视,应该予以迅速的转变。"四月,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成立,下设设计局、调查统计局、粮食调剂局、合作社指导委员会、国营企业局和对外贸易处。七月二十日,毛泽东、项英等签发中央政府通告,强调指出:"革命战争的猛烈发展,要求苏维埃采取坚决的政策,去发展苏区的国民经济,抵制奸商的残酷剥削,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使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改良,使革命战争得到更加充实的物质上的力量。这一重大任务,是迫切摆在整个苏维埃与广大工农群众的面前。"
为了广泛动员群众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全面部署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临时中央政府先后召开两次大会:一次是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八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瑞金举行;一次是北部十一县经济建设大会,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在博生县(原宁都县)举行。这种经济建设大会,以前在苏区是没有开过的。
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也是放在中央苏区经济工作面前的一项严重任务。由于这种严密的封锁,造成中央苏区内盐、布、西药奇缺,而粮食、钨砂、烟、纸、樟脑却出口困难,直接影响了群众和红军的生活,影响了革命战争。有人回忆说:"毛泽东同志很重视这项工作,号召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人民,发展对外贸易,把粮食、钨砂、木头、樟脑、纸张、烟叶、夏布输出到白区去,卖得适当的价钱,从白区购买必需品,如食盐、布匹进来,分配给人民,打破敌人的封锁。当时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刘少奇同志,副委员长陈云同志、朱琪同志都亲自抓这项工作。"他们采取了许多符合实际情况的灵活政策:奖励私人商业经营各种苏区必需的商品;对某些日用品和军需品实行减税;国营商业尽量利用私人资本与合作社资本,同他们实行多方面的合作;鼓励国民党统治区的商人到苏区来做生意;从苏区秘密派人到国民党统治区开设商店和采购站等。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沟通了中央苏区和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商品流通,活跃和发展了苏区经济。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发展苏区的对外贸易,以苏区多余的生产品(谷米、钨砂、木材、烟、纸等)与白区的工业品(食盐、布匹、洋油等)实行交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枢纽。
2009年,国务院决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海西经济区的中央苏区县实行西部地区的政策待遇。
9. 中央苏区的发展过程
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以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为基础创建的。
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领导下,赖经邦、李文林、古柏等领导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开创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领导闽西地区武装起义,创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赣南、闽西的这些小块红色割据区域,奠定了中央苏区的基础。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转战赣南、闽西地区,在上述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1月,江西红军四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六军。2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委、赣南特委和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共同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赣西、赣南和湘赣边三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邓子恢任主席。4月,闽西地区红军五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十二军。6月,活动在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第四、第六(不久改称第三军)和第十二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8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10月,毛泽东领导红一方面军挥师江西,攻克吉安重镇,建立了以曾山为主席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1931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在周恩来未到任前,由项英、毛泽东先后代理书记。9月,中央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使赣南、闽西两部分联成一片,根据地扩展到30多个县境,在24个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同时,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至此,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并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率领下,于江西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随后,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共十多万人。
1933年1月,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2、3月间,中央革命根据地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而且打通了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联系。1933年秋,中央苏区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四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拥有60个行政县,红军和根据地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中央苏区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10. 中央苏区进行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意义各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早期独立领导经济建设始于中央苏区。从1931年11月7日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到1934年10月中旬主力红军长征,在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陈云、邓子恢、林伯渠、吴亮平、钱之光等一批经济专家的鼎力协助下,中央苏区进行了近三年的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些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治国安邦、局部执政伟大预演中成功探索的重要方面,对于当今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开展了经济建设。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陈云等领导人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调查研究相对集中,更具代表性。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党内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指出:“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2]毛泽东还阐述了怎样调查,调查有哪些技术的问题。他不仅驳斥了“闭着眼睛瞎说话的”坏作风,他还亲自深入农村和群众做调查。
1930年5月,工农红军第四军攻克江西寻乌城,在此驻扎了一个月,毛泽东在这里做了一次规模最大的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调查之细,甚至连理一次发多少钱,做一件衣服多少钱都进行仔细了解,认真做笔记。1930年10月作了兴国调查。11月,在第一次反“围刹”即将来临的紧张形势下,毛泽东在行军途中又作了东塘、李家坊等调查。1933年11月至12月,毛泽东又深入兴国长冈乡,上杭才溪乡进行社会调查,写了着名的《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通过这些调查,毛泽东深入地了解了广大群众关于生活状况、商业状况、土地斗争、政权建设、文化学习等各方面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方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农村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政策。当时的苏区政府依据各地条件不同侧重发展不同经济。如:上杭、龙岩、武平地处偏僻山区,重点发展农业经济及以竹木加工为主的民用工业,而长汀、瑞金处在苏区中心腹地,交通信息相对发达,偏重发展军用工业、商业贸易等。当时的苏区政府依据各地条件不同侧重发展不同经济。
为保障复杂多变的战争需求,苏区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允许资本主义私营经济适量发展,明确提出:公营保供给,私营为民生,鼓励个体发展的总思路。最有特色的是创造性地建立劳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手工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商业合作社等自愿结合的经济实体,这些实体在克服艰难危机,打破敌人封锁,繁荣苏区经济诸方面发挥了别的政策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在私营经济发展问题上,张闻天也提出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来发展苏维埃和巩固苏维埃的主张。他认为苏维埃政权在当时并不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使用许多办法来吸引与鼓励资本家,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与“左”倾机会主义者制止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鲜明的对照。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理论精髓,只有做到这点,才会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三)依靠群众的方法。
1933年8月,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和苏北部十一县经济建设大会召开,目的是广泛动员苏区群众努力生产,发展经济。在中央苏区南部17县经济建设大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粉碎第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毛泽东强调经济工作必须依靠群众,实行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革命战争经费和经济建设资金,中央苏区先后发行了3次公债。1932年6月,发行60万元短期战争公债;同年10月又发行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120万元;1933年8月发行30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
毛泽东还关心群众生活,密切干群关系。为着动员群众积极投入经济建设,毛泽东提出,一切革命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不仅号召广大千部关心群众生活,而且身体力行。第三次“围剿”时,敌人在黄破一带把农民的房子烧了,给当时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毛泽东就从外地调运来了种子和耕牛,帮助农民克服生产上的困难。
(四)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方法。
中央苏区的领导人尽管缺乏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却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做了。刘少奇提出的“建立完全的厂长负责制”的经济思想就是其中之一。针对国有工业军事化管理,厂长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工厂管理混乱,浪费严重,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等现象,刘少奇深入分析后撰写了《论国家工厂的管理》一文,在文中提出了国有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成本核算制和计件工资制。刘少奇的建议得到了中央人民委员会的支持,1934年4月,中央人民委员会制定和颁布了《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该条例实施后,苏维埃国有工厂的管理走上规范和有序的轨道,促进了苏区工业的发展。
还比如利用税率杠杆来鼓励和限制某些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发展。为了对个体商业给予保护和鼓励,1931年11月,通过的《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明确宣布:“苏维埃应保证商业自由,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1931年11月颁布的《暂行税则》也规定:“(乙)肩挑小贩及农民直接出卖其剩余生产品者,一律免收商业税。(丙)商业资本两百元以下的一律免税。”等等。这些税率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个体商业的发展。
(五)分清主次,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
中央苏维埃政府成立以来,受到了战争中没有经济建设的可能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加上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的经济非常困难。毛泽东批评“这些意见是不对的。”[3]这些人“不了解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有保障,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觉疲惫”,[4]毛泽东还进一步指明了经济建设对革命战争的强有力的支持,他说到:“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5]毛泽东认为进行经济建设可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获得战争的力量。毛泽东也强调:“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围绕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忽视革命战争,离开革命战争去进行经济建设,同样是错误的观点。”[6]他辩证的分析了经济和战争的关系,解决了怎样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问题,为苏区的经济建设确立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
经济建设是涵盖范围广,主要做什么呢?毛泽东在全苏二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毛泽东又指出“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7]毛泽东一直关注工商业的发展,他指出:“工业的进行需要适当的计划。”[8]“……关于某些主要的事业,首先是国家经营和合作社经营的事业,相当精密的生产计划,却是完全必需的。”“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人民的对外贸易,并且由国家直接经营若干项必要的商品流通……”。[9]毛泽东极为关注合作社的发展,他认为“合作社事业,是在极迅速的发展中。”[10]而其中“发展的最盛的是消费合作社和粮食合作社,其次是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的活动刚才开始。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将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的地位。”[11]毛泽东对合作社发展的提倡大大促进了中央苏区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抓主要矛盾的科学方法,把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这就抓住了经济建设的要害。
二、历史启示
(一)认真做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做好科学决策的前提,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要做调查研究,还要会做调查研究,更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中央苏区时期领导者的调查研究就是典范。毛泽东等领导人身体力行带头搞调研,亲自了解最基本的情况,亲自撰写调查报告。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很多矛盾凸显,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妥善应对各种风险,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搞好决策前的调查研究更为重要和迫切,要求也更高。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思想告诉我们,调查研究不能脱离国情,要了解最实际最真切的问题。就是要用求真务实的精神做调研工作。毛泽东强调的重视和善于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的基础,是我们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二)不脱离群众,以人为本的领导原则。
中央苏区时期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之一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动群众搞生产建设,支援革命战争。今天,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仍然不能脱离群众。首先,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因此,要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在领导方法上要不脱离群众,深入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在科学决策和科学领导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管理的原则和方式,更应成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其次,今天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仍然需要依靠群众。尽管今天机械化的生产使得生产力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但是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领导方法上要强化创新意识,坚持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领导经济建设时,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领导方法。在正确的领导下,当时的许多做法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比如建立完全的厂长负责制的提出,利用私人资本来发展苏区的经济,鼓励个体发展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继承和弘扬。同时,又要看到我们党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和创新领导方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迫,缺乏这种精神就等于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