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淄博的人文地理
淄博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交汇处,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
地理位置
淄博市位于北纬35°55′20″~37°17′14″,东经117°32′15″~118°31′00″之间,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
淄博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地理位置在山东中部,交通发达,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为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行政区划
淄博市域面积5965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8%;其中,市辖区面积2989平方公里。
淄博市辖张店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临淄区5个市辖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市辖县,以及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
地质
淄博市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以南属鲁西台背斜鲁中隆起区,以北属济阳坳陷区。鲁中隆起区由基底岩系和盖层组成。基底岩系由泰山岩群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构成,经历多期变质作用。盖层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为主,淄博盆地、沂源盆地、鲁村盆地内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及中生代的沉积。济阳坳陷区完全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境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前寒武纪变质岩浆岩分布于市区南部的基底岩系中,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于中北部的断裂交汇或褶皱发育区。
地貌
淄博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中部低陷向北倾伏,南北高差千余米。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育;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北部有黄河、小清河流经,发源于市域内的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市域面积的42.0%、29.9%和28.1%。
气候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9.3~2523.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90~210天。
水文
河流
淄博市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主要有沂河水系的沂河,大汶河水系的新汶河、汶河、牛角河,弥河水系的三岔河,小清河水系的淄河、孝妇河、乌河、猪龙河、涝淄河;此外还有支脉河水系的支脉河、北支新河。黄河与小清河为过境河流。超过10公里的大小河流共78条,平均河流密度0.295公里/平方公里。
湖泊
淄博市主要有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大芦湖4个湖泊,湖区面积13926.8公顷。其中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皆分布在桓台东北、西北部,处于鲁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迭交地带。青沙湖为小清河水系非常滞洪区,胜利河穿过此湖入小清河。大芦湖处于黄泛平原区的高青县东北部。
泉群
淄博市内的地下径流,由于受地貌、岩性、构造因素的制约影响,一部分以天然泉的形式,沿构造破碎带和碳酸盐岩类与上覆弱透水层的迭夹带上升溢出,形成许多岩溶地下水上升泉群及其他岩组泉群。泉群在60年代以前,常年涌水,水质良好。自20世纪80年代后, 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加之干旱年份偏多,多数泉群干涸消失,少数涌水量大减或呈季节泉。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淄博市土地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其中土壤面积5174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率89.96%。农业用地420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44%;非农业用地1164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599平方公里。在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48平方公里,果园面积588平方公里。在总土地面积中,山丘、涝洼、平原、荒滩、水面各占45.2%、13.8%、33.2%、6.7%、1.1%;在土壤面积中,主要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分别占13.6%、62.5%、7.5%、16.2%、0.2%。
水资源
淄博市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年均降水量为657.8毫米,折合水量39.06亿立方米,水资源补给总量14.1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9.4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淄博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50种(含亚矿种),已探明储量的28种(含亚矿种)。探明矿床(区) 157处(含10处共生矿产地),其中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50处、小型矿床93处。煤、铁、铝土矿、耐火黏土等重要矿产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矿产聚集度较高。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同类矿产资源储量10%以上的矿种达11种,铁矿、铝土矿(伴生钴、镓)及石灰岩、耐火黏土等矿产在全省具有明显优势,其中镓矿(伴生)、陶粒用黏土和二氧化碳气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淄博。
淄博市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青油田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长约9.3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共发现7套含油层系,含油断块14个,面积10.5平方公里,储量1469万吨。金家油田面积110平方公里,5个含油层总厚度10米~28米,固定含油面积22.7平方公里,埋深200米~1100米,储量3171万吨。另外,还有高青县的花沟气田等。
生物资源
淄博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生物615科、3753种。其中微生物151科、618种;植物156科、1645种;动物308科、1490种。极具价值的种类有食用菌30多种,农作物品种218种,木本植物421种,药材植物778种,饲草植物415种,水生动植物102种,畜禽86个品种,鸟类资源265种,病虫及天敌资源2165种。
人口民
人口
截至2015年,淄博全市常住人口464.2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50.4万户,户籍人口为429.6万人;其中,男性214.1万人,女性215.5万人。出生人口4.4万人,出生率为10.3‰;死亡人口2.6万人,死亡率为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9]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如下:
常住人口数
2010年淄博市常住人口为453.06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18.4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4.58万人。增长8.26%,年平均增长7.97‰。
家庭户人口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52.4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27.6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1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01人减少了0.2人。
性别构成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27.25万人,占总人口的50.16%;女性为225.81万人,占总人口的49.8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2.00下降为100.64。
年龄构成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6.05万人,占14.58%,15-64岁的人口为341.61万人,占75.4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5.40万人,占10.0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8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1.8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03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 51.56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82.83万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170.42万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109.18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964人上升为1138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5993人上升为18283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6573人上升为37614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6357人下降为24098人。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84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0.47万人,文盲率由7.96 %下降为2.83%,下降了5.13个百分点。
产业构成
淄博是近代以来中国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工业发展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自1992年以来,连续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
淄博主导产业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电、医药、纺织、建材、轻工、冶金、信息产业以及新材料最具代表性,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基地和建材产区,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名城、新材料名都、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功能玻璃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泵类产业基地、国家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和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
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使淄博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物流中心,其中淄川建材城、淄川服装城、临淄化工商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博山陶琉大观园、齐鲁汽车贸易城等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辐射江北乃至全国。
农业
淄博农业占经济的比重较小,特色鲜明,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已建成优质专用粮、蔬菜、水果、桑蚕、畜牧、淡水养殖等十大特色经济区,“三品一标”品牌总数达141个。桓台县是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全国玉米机收第一县;临淄区是全国标准化农业示范区;沂源县是全国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高青县是国家级山东黑牛养殖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2014年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总产值168.2亿元,增长3.8%;林业总产值13.9亿元,增长10.4%;牧业总产值57.9亿元,增长3.9%;渔业总产值5.3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1亿元,增长8.2%。
主要农牧产品生产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全年粮食总产173.6万吨,比上年增加14.9万吨。其中,夏粮75.6万吨,比上年减产0.5万吨;秋粮98万吨,比上年增加15.4万吨。全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为17.3万吨、6.4万吨和11.3万吨。水果、蔬菜产量分别为102.7万吨、211.4万吨。
工业
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21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3.3%,重工业增长5.6%;分行业看,38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产销率达98.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调度的211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95种,占45%。其中,乙烯增长10.7%,水泥增长7.4%,化学药品原药增长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6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利税1183.4亿元,下降7.3%,其中利润687.4亿元,下降9.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63.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有哪些支柱性产业
化工业( 东岳化工集团 汇丰石化 )
造纸业(博汇纸业 贵和纸业 仁丰纸业 泰宝集团是以防伪印刷为主的技术型企业)
建筑业( 万鑫集团 齐泰集团 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天泰集团)
3. 山东淄博的概况
网上搜的 粘给你淄博概貌: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西邻省会济南,东接潍坊、青岛,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和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416.77万,其中市区人口275.65万。市政府驻地张店是全市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淄博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5个城区各相距20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城市绿化覆盖率39.2%,人均公共绿地11.1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东西向的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和南北向的淄东(营)淄八(陡)铁路、滨(州)莱(芜)高速公路、205国道形成三个交通“十”字型主干贯穿全市,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横贯沂源县全境。市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和青岛港分别为70公里、210公里。淄博是鲁中电信中枢和邮件处理中心,国际互联网以及现代化通讯业务发展迅速,对外联络畅达。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94万吨,管道天然气年供应量2亿立方米,日供电量5197万千瓦时,年售电量151.5亿千瓦时,居山东省第二位。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2年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居第47位,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30.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48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160.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1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4.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37.0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1.8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7元。三次产业比例为4.1:66.8:29.1。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使淄博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物流中心,其中淄川建材城、淄川服装城、临淄化工商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博山陶琉大观园、齐鲁汽车贸易城等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辐射江北乃至全国。目前全市有5处市场进入山东省30强,年交易额都在30亿元以上。沃尔玛、易初莲花、银座、利群等多家国内外着名连锁企业落户淄博。近年来,又有一批现代化新兴市场陆续开工建设,其中中国财富陶瓷建材城和淄博义乌小商品城、中国陶瓷科技城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对外开放:淄博拥有国家级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齐鲁化学工业区以及一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强,是吸引外资和产业集聚的高地。市、区县各级政府设立了互联互通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了一门受理、一口收费、限时办结、一条龙服务。目前,淄博已与35个中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关系。西门子、旭硝子、三菱重工、摩根、三星、西铁城、PPG、肯孚等一批跨国公司相继前来投资,旭硝子株式会社等还在淄博设立了全球性的技术研发中心。2005年,全市引进外来投资157.2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3.19亿美元,外贸出口实现20.17亿美元。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医药出口基地。投资环境:淄博是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之一。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430.95亿元(现价),比上年净增28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创十年来的新高。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68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955.78亿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416.49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构成比由上年的4.7 : 65.1 : 30.2调整为4.1 : 66.8 : 29.1。淄博是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15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8.5%。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具有较强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市日供水能力近100万立方米,电网最大负荷224.7万千瓦,城市气化率99%,城市集中热化率85%,管道天然气年供应量4亿立方米。淄博是山东省交通枢纽城市。胶济与张博、淄东、新泰铁路,济青与滨莱高速公路在淄博形成双“十”字交叉。中心区距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210公里,距青岛港260公里,各区县间均有高速公路连接。淄博是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文化模范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是山东省陶瓷、化工、医药、丝绸、冶金科研基地。拥有各类科研机构837家,专业技术人员25万人。全市各类全日制高等学校12所,在校生9.2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85所,每年可向企业输送各种熟练技术工人2.5万名。淄博的工业基础比较好,是山东省工业配套条件最好的城市,在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公布的排行榜中,淄博居成本最优城市第四位。200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248亿元。主要产业领域涉及化工、医药、机械、纺织、冶金、建材、陶瓷、电子、电力等行业。其中,化工、医药、新材料是淄博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化工医药、建材、机械、纺织服装四大行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72%以上。淄博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2.8万余家,有14支股票在境内外上市,拥有6个全国驰名商标,102个山东省着名商标。工 业:淄博的工业基础比较好,是山东省工业配套条件最好的城市,在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公布的排行榜中,淄博居成本最优城市第四位。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主要产业领域涉及化工、医药、机械、纺织、冶金、建材、陶瓷、电子、电力等行业。其中,化工、医药、新材料是淄博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化工医药、建材、机械、纺织服装四大行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72%以上。淄博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2.8万余家,有14支股票在境内外上市,拥有6个全国驰名商标,102个山东省着名商标。(一)化学工业淄博市的化工产品中,基本有机原料占29.3%,石油化工产品占16.3%,农用化工产品占5.7%,精细化工产品占35.2%,橡胶及制品占9.9%。部分主导产品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炼油和乙烯装置能力位居全国前五名;增塑剂产量居国内首位,占全国总量的46%,是亚洲最大的DOP生产基地;氟系列制冷剂产量占全国近30%,清华系列制冷剂是国内唯一取得美国SNAP计划认可的绿色产品;农药生产能力居国内前列。投资重点:1、乙烯深加工产品。2、环氧丙烷和聚醚、聚氨酯配套深加工产品。3、专用塑料粒料和工程塑料、医用橡塑材料等新型产品。4、扩大化纤产品的生产规模,开发功能化、差别化纤维等新品种。5、多品种、多功能的工业助剂和添加剂。6、以绿色制冷剂为主的氟化工系列产品开发和生产。7、聚四氟乙烯深加工产品。8、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制剂。(二)医药工业淄博是中国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主要涉及药品、医疗器械、医药包装材料三大类产品,现有医药企业75家,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6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山东省首位。投资重点:1、化学原料药的深度开发生产。2、生物医药、新技术医疗设备和器械、医药包装材料等开发生产。3、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心脑血管药、抗肿瘤药、新型中药等新产品开发和更新换代。(三)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淄博市的支柱产业,是具有一定优势特色和较好基础的重要产业。涉及泵类、电机、磨料磨具等通用机械设备和化工、纺织、造纸、建材、冶金、农业、交通运输等专业机械设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机械制造企业276家,从业人员约7万人,总资产127亿元,2004年总销售收入165亿元。投资重点:1、机械整机产品的制造生产。2、成套设备制造生产。3、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四)建材工业淄博市建材工业集约优势明显,水泥、建筑陶瓷等行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中、规模发展的格局。平板玻璃年产量1945万重量箱,居山东省首位;水泥年产量达到1432万吨,列山东省第二位;建筑陶瓷年产量8亿平方米,是中国三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此外,陶瓷新材料、防水保温材料、新型建材等产品生产也具有一定规模。投资重点:1、建设中国重要的建材研发生产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2、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多功能复合型墙体材料、新型柔性防水材料、密封材料、新型供排水材料及新型节能窗等。3、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的建设和立窑工艺嫁接改造。4、高档建筑卫生陶瓷。5、微晶玻璃、超薄玻璃、大型建筑钢化玻璃等新品种多功能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五)纺织服装淄博市的化纤、色织、牛仔布及服装等方面在山东省同行业中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化纤年生产能力35.3万吨,纱12万吨,布8.6亿米,服装3328万件。淄博市纺织工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其中COM纺8万锭、气流纺2.5万头、毛纺锭2.5万枚、无梭织机7000多台、针织圆机61台、各类专业服装设备6000多台(套)。投资重点:1、名牌服装的开发生产。2、中间面料、染后整理的技术改造。3、化纤及深加工产品。4、高档色织布及服装、牛仔布及服装、家用纺织品、针织布及服装的开发生产。(六)陶瓷工业淄博是中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以高石英质瓷、滑石质瓷、鲁光瓷、鲁青瓷、骨质瓷和精炻器等为代表的淄博陶瓷闻名全国。全市陶瓷企业28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总资产70多亿元。淄博的陶瓷工业已形成了出口陶瓷、高档宾馆用瓷、高级耐火材料、陶瓷装饰材料、建筑陶瓷和高技术陶瓷研发等六大生产和研发基地。日用陶瓷生产能力达7亿件,产量占山东省一半以上,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和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是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在日用陶瓷新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等方面代表了国内一流水平,在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以及陶瓷新材料研究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投资重点:1、各类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特种陶瓷等高技术陶瓷和陶瓷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2、高档日用陶瓷的研发和生产,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七)电子工业淄博市的电子工业,基础元器件及基础材料类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现有各类电子企业近百家,总资产20亿元,职工近万人,工程技术人员数占16.5%。淄博市的电子产品中二极管年生产能力达到50亿只,其中具有中国领先水平的片式二极管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以上。石英晶体器件年生产能力达1亿只。接触式及非接触式IC卡模块,年生产能力达1亿只。陶瓷真空开关管及管壳、陶瓷覆铜板、氧化铝陶瓷基片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设施和产品质量均在中国居领先水平。石英晶体材料总产量已达230吨。投资重点:1、高技术水平企业的引进。2、发挥电子基础材料优势,开发最终产品,大力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八)冶金工业淄博市的冶金工业已经形成了从采掘、冶炼到加工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涉及铁矿石、铝原矿、生铁、钢材、耐火材料制品、氧化铝、铝锭、铝材、铝合金、铜材等多个种类。全市冶金企业134家,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投资重点:1、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技术装备。2、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3、发展新型耐火材料、稀土深加工产品。(九)电力工业淄博是山东电网西电东送、南电北送的重要枢纽,共有发电企业29家,总装机容量250万千瓦。辖有500千伏变电所2座,变电容量225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所9座,变电容量246万千伏安。电力资源充足,2004年全市发电量139亿千瓦时。投资重点:加强电网建设、改造的力度,搞好重点输变电及电力项目建设,特别是大容量发电机组的改造和建设。服务业:(一)商贸流通业淄博市的商贸流通业以淄博商厦、利群购物广场、银座商城、金帝购物广场等商业企业为龙头,形成了中心城区核心商业圈。沃尔玛、易初莲花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落户淄博,全市各类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到42家,连锁门店达到550个,销售收入过2亿元的连锁企业达到9家。投资重点:1、对原有专业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2、发展仓储式超市、连锁经营、代理经营、电子商务等经营业态。3、开发建设美食、文化娱乐、购物等一条街项目。4、建设化工、机电、建材、纺织服装四大专业化物流中心,建设和完善建材、机电、化工、医药、沙发及沙发材料、日用消费品等六大配送中心。(二)旅游业淄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五大旅游区之一。2004年全年共接待游客约772万人,旅游总收入近48亿元。投资重点:1、旅游景点的开发以及配套娱乐项目的建设。2、连锁型经济酒店建设。农 业:淄博市的农业特色鲜明,已经形成优质专用粮、棉花、蔬菜、水果等农业特色经济区。临淄区是全国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和中国西红柿之乡,沂源县是全国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高青县是鲁北平原的主要粮棉产区。投资重点:1、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开发即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2、优良畜禽品种的开发、繁育和规模养殖。3、农副产品精深加工。4、经济林、生态林开发。5、水产养殖及苗种繁育。6、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利用。
4. 山东淄博优势产业
陶瓷、纺织、化工 冶炼<像山铝> 医药
5. 山东半岛八大城市的城市功能探索与有关建议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的地质-生态环境条件各有优劣。从有关条件上进行评判,也是有所差别的。但是这种评判并非最终结论,只是提供一定的参考,因此应认真从整个山东半岛,甚至整个山东省,及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性战略地位上,探索这8个城市的功能差异,及彼此间的有机配合,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1.八大城市的功能协调
(1)济南市
面积799850.28hm2,人口642.88万,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8.84元(2005年,以下同)为全省平均的117%。2005年,生产总值1876.61亿元,为全省的10.13%。
济南市目前是山东省政治、文化、经济、贸易等中心,在城市发展中保护济南泉群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因此,济南市不能无限扩展,以致破坏自然环境,而诱发更多不良现象的发生。
为此,建议济南市应当将城市功能予以减缩,有泉水涌出的旧城区,主要作为政治、文化、科研及旅游的场所,而西部地带,则可以发展商业、经贸、金融及相应的工业区。
(2)青岛市
面积1110268.02hm2,人口819.55万,人均可支配收入12919.84元,为全省平均的113.3%;工业总产值达43166128万元,为全省的10.18%。青岛市目前是航运、电子工业、文化、科技、贸易的中心,根据青岛的自然条件,今后突出发展的还是航运、电子工业、信息工业、渔业。从青岛市的水、土资源上看,青岛不宜在市区过多地发展人口,今后应限制人口在老市区的发展,在黄岛及其管辖的县城可适当发展些能节省水、电而不污染的企业,如石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但不要设在滨海市区。渤海湾和黄海等,也都曾发生过强震。此外,青岛海水入侵已很严重,今后海平面上升将会加剧海水入侵,是在今后发展中需要予以关注的问题,应建立相应的灾害链预警系统。
(3)淄博市
面积596517.09hm2,人口442.44万,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1.82元,为全省平均的1.03%。2005年生产总值为1430.9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2553元,为全省人均的102%。主要为鲁中南山地,水、土资源也是不丰富。目前淄博市主要工业是煤炭能源和石化工业,但2005年,第一产业产值只有60.0亿元,第二产业达955.78亿元,农、林、牧、渔等总产值为1102847万元,为全省的2.9%。
因此,对淄博市而言,应当继续发展煤炭能源及石化等有关工业,以及陶瓷工业。另外,在淄博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尚应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
(4)东营市
面积792325.65hm2,人口194.81万。2005年生产总值为1166.14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929.28元,为全省最高;农业总产值923183万元,占全省的2.4%。全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利润只有7708万元。
由于东营市滨海地带地势平坦,目前海水入侵已很严重,也有地面沉降发生,所以东营市的发展应向离岸的高处地段。除了油气工业之外,尚应当发展其他替代工业。东营市土地资源还是比较多的,应当在引黄驱盐、扩大水资源供给量方面多采取措施,农业具有发展前景。
(5)烟台市
面积1374645.7hm2,人口693.51万。矿业产值达290108.4万元,占山东半岛地区矿业产值5118076.2万元的5.65%。海产品产值达1157988万元(渔业为1176982万元),占山东半岛海产品总产值3761412万元的25.28%。
烟台地区,历史上多次发生5~6级地震。此地靠近威海强震带,地震问题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烟台地区海水入侵问题也较严重,在芝罘、莱山、牟平、福山开发区,及龙口、莱州、海阳、莱阳、招选、长岛等市县,海水入侵合计达495km2;莱州湾地下水超采,已形成大的降落漏斗,地下水位下降大的已达2.14m。地下水下降,也加剧了海水入侵,使地下水矿化度由1995年的124mg/L上升至2000年的4409.56mg/L,5年内地下水矿化度增加了35.5倍。今后,烟台市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海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心,矿业、旅游业也会进一步发展。
今后烟台市需要考虑灾害的防治问题,包括风暴潮、海水入侵、地震等,需要做好应急预案的制订,并建立气候-地质灾害链和相关灾害防治的预报预警系统。
(6)威海市
土地面积1600488.84hm2,人口277.59万。生产总值1169.77亿元,为山东半岛地区12249亿元的9.5%;为全省18516.87亿元的6.3%;海产品产值为1257881万元,占全市总产值的10%,占山东全省3761412万元的27.65%。矿业生产值只有26395.4万元。大农业包括农、牧、渔、林、渔等,总产值为2047447万元,占地区总产值的17.5%。
在威海辖区,历史上曾发生过8级及6级地震;海水入侵问题,也需要今后及早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
(7)潍坊市
面积1600488.84hm2,人口有871.62万,2005年生产总值为1471.17亿元,工业总产值27241383元;农林牧渔总产值为3997742万元,占半岛地区该项总产值的27.17%。渔业生产值达215496万元,其中海产品产值164027万元。区内寿光的蔬菜基地,享誉全国,为北京等城市提供蔬菜供应。人均土地相对还是较多的,但耕地有限,从水土资源出发,在已有农田、菜园种植的基础上,宜进一步发展精细耕作农业、生态农业,可以在发展大农业的过程中,建立更好节水、节约土地的先进农业基地。
潍坊地区曾发生过7级地震,也是地下水降落形成大漏斗的地带,还存在海水入侵问题。寿光北部平原位于莱州湾滨海平原西段,第四纪地层厚200~300m,高矿化度咸水地带宽达20~30km,咸水层厚度达100m以上。因此,要保证寿光平原农业的发展,控制海水的入侵是首要的问题,涉及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合理回灌调蓄地表水与地下水,以扼制海水的入侵问题。
(8)日照市
面积534799.20hm2,人口269.54万,总产值426.50亿元,其中农、林、牧、渔等产值有1207107万元,占总产值的20.3%。海产品产值375105万元,为大农业的30%。从日照市的水、土条件及人口来看,今后发展的空间还是有的,因此,在其城市功能定位上,可以作为青岛市的结伴城市,发展对外航运、外贸以及旅游事业。
日照市历史上有过地震,海水入侵也是存在的,在今后发展中,应当和青岛等滨海城市,共同建设气候-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日照市和威海市在8个城市中,相对是经济发展不快的城市,但日照市比威海市要强些,日照市出口总值有132341万美元,为山东省4625113万美元的28.6%;威海为473400万美元,占全省的10.23%;最高为青岛1942323万美元,占全省的41.99%;其次为烟台市648308万美元,占14.01%。
在旅游外汇收入上,2005年,日照市只有1907.9万美元,只占全省78023.1万美元的2.44%;最高是烟台,为13206万美元,占全省的16.92%。
上述城市功能结构,是有明显区别的。今后,为了可持续发展需要可再做些调整,以争取有更好的发展。
2.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结构战略性问题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8个城市的功能结构,必须与其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特点相适应,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在上面论述的基础上,这里再提几个与8个城市功能与发展途径有关的战略问题。
(1)突出城市特色功能的发展
8个城市的现有功能还是明显的,建议今后更应突出各自的中心特色:
1)济南———政治、文化、教育与旅游中心;
2)青岛———航运、外贸、新兴工业中心;
3)淄博———煤炭能源、化工与陶瓷工业中心;
4)东营———油气能源工业中心;
5)烟台———水产、旅游、矿业中心;
6)潍坊———现代农业、食品工业中心;
7)威海———海运、外贸、旅游中心;
8)日照———旅游、海运中心。
上面所列的中心,其比重和级次还是有所不同的。需要探讨的是,环渤海南岸的经济中心,也就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应当在哪里发展。2005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达2695.32亿元,占全省18516.87亿元的14.55%。这个比例并不算高,今后应当进一步确定青岛市的经济中心地位。济南市,生产总产值在山东省列第3位,受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的限制,济南市应当放弃发展经济及成为工业中心的愿望。这样处在环渤海地区北翼的大连、西翼的天津和南翼的青岛成为三足鼎立之势,而青岛又面临黄海、南邻长江三角洲,其经济与航运中心的作用,应当与江苏的连云港、上海洋山港相互协调。
(2)城市的联合经济发展功能
一个城市的发展,在已取得较显着成效的情况下,若仍以行政区划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必定不能很好地发展,还会加剧相互竞争,又会造成重复发展。如每个城市都要成为山东半岛的中心,那样必然会造成更大的人才、资源的浪费,也会加剧对环境的破坏。因此,今后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宜强调区域协调、市市联手、合理规划、整合资源、协同防灾,将会取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为此,在山东半岛地区,可加强城市部门间协作,建立共同发展带。
1)青(岛)(包括日照)-烟(台)(包括威海)发展带:为山东半岛沟通渤海—黄海的发展带,与渤海湾西翼的(天)津唐(山)发展带及北翼的大(连)-锦(州)发展带形成鼎足而立的发展带布局。青(岛)-烟(台)发展带应当是环渤海南翼及长江三角洲北部邻区的经贸、航运、电子等新兴工业和水产业中心,随着今后国际化的发展,应更好地向海洋、向全世界发展。
2)东(营)-淄(博)发展带:在目前东营油气能源开发中心和煤炭能源发展中心之间,形成东(营)-淄(博)发展带,仍是以发展能源及有关化工为中心。这个中心,也是应当向海洋发展的经济带,这个经济带可以利用自身生产的油田和煤炭资源,也可利用第二资源,也就是从海外进口油气资源。这个发展带与青-烟发展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青-烟发展带可以利用海运中心的条件,及地形以丘陵为主、高程在200m以下的优势,修建更多的地下油库,原油的储存也可通过管道与东-淄发展带相连。这样在油气的安全供应上,有很重要的意义。本发展带也可延伸到半岛城市群以外的城市,如莱芜市,使之成为更好的资源开发带。
3)潍(坊)(包括寿光)-高(密)发展带:本带位于环渤海滨海平原和莱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在农业上已取得很大的成功。本带城市可以更好地密切配合协作,发展粮食、蔬菜、水果等生产,以及有关农产品加工业,创造农产品及有关工业的绿色食品名牌。防治海水入侵,高效利用水资源,防治污染水、土资源,利用土地,引进与开发先进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都是本发展带能取得发展的重要前提。
4)济(南)-济(阳)发展带:主要沿着黄河下游两岸发展。济南市是政治、文化、科研中心,有着名泉水出露的旧城区需要保护,而济南市西部沿黄河至济阳一带,地势平坦傍河的自然条件,可以进一步发展综合性科技产出企业以及无污染的制造业。本发展带也可沿黄河继续下延至滨州。
上述4个发展带,概括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今后可以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
3.发挥山东半岛“H”型城市结构的整体功能
以上述4个经济发展带为核心,宜进一步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H”型经济发展带的功能,以取得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这个“H”型结构经济发展带,包含两纵发展区和一横线发展带。
西纵经济发展区,包含了济-济经济发展带和东-淄发展带,是政治、文化、能源、制造等中心。这个发展区,是一个支柱,对发展山东半岛,以及全山东的经济,具有打下基础、支撑压力与危机的功能,因此,由两个经济发展带相互依托构成的这个坚实的协作发展区,应是“H”型经济发展结构的中流砥柱。
东纵经济发展区,由青-烟发展带构成,在“H”型经济结构的东侧,也是临海的一个经济支柱,是航运、渔业、先进电子工业、外贸等中心。这个东纵支柱,也是一个通道,可沟通渤海湾至东北地区,南部可与南通、北长江三角洲相连,利用滨海的优势,可成为山东省向海外发展的通道,并可与大连港、上海洋山港形成海运及对外贸易的三大港鼎足之势。
潍-高发展带为一横线,连接着东、西两纵经济发展区,以现代化农业、食品加工业及相关轻工业支撑着东、西两个纵向经济发展区,使山东半岛城市群形成完善的经济结构,及工、农业相互支持的发展保证体系。
字母“H”,是英文“high”的第一个字母,中文翻译为“高”。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H”型结构的城市功能,使之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就可使之形成高科技、高效益、高质量的三高经济发展体系,促使山东半岛以至整个山东省的经济得以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要使山东半岛更好地发展,上述4个发展带间,可以更好地发展轨道交通。目前,青岛和黄岛之间正在修建穿越胶州湾的海底隧道,与地面轻轨相连,向北延伸可达日照海港。前已论述,这一交通线路尚可沟通烟台—青岛—黄岛—日照—连云港—长江三角洲这一重要的东部滨海通道,甚至北越渤海,连接至大连。
在东营—淄博间也可有轻轨相通,并可修建寿光—潍坊—高密—胶州湾的轻轨,使轻轨交通也呈“H”型。用几个发展带间的交通联网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好更快的人流、物流的基础条件。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和“H”型经济发展结构功能的构思,见图52。
图52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发展带的构思略图
6. 淄博发展的轻工业中最大的支柱是那些
很多城市或者必须对于GDP是非常重视的,如果他们的GDP不好,那就表示他们的经济并不繁荣,从中也能够看出这个地区或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并不是十分高。所以对于GDP是要非常重视的,有一名网友就在网络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淄博的GDP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
有关于淄博的介绍
小编在上面也介绍过,淄博是山东的一个城市,但是还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淄博并不了解,下面小编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淄博。淄博市山东省地级市,它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截止到2019年,淄博已经管理了5个区,三个县总面积达到了5965平方千米,建成面积为341.9平方千米,城镇化率为72.04%。说明淄博的经济确实是很发达,很多人都从事着工业,不再从事着农业。
总结
所以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发达,那么说明这个地方肯定有一个一个突出的行业,比如说淄博它的工业都是比较突出的,所以它的GDP才会这么高。所以如果你想去淄博进行创业,那么就可以开一个工厂,这也是很好的。
7. 淄博经济怎么样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一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淄博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2年以来,淄博连续跨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近年来,全市对外经贸、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工业是淄博经济的支柱。淄博市的主要工业门类有石油化工、陶瓷、纺织、丝绸、医药、建材、冶金、机电、塑料、电子等35个,拥有一大批在中国、山东占有重要位置的企业和产品。美术琉璃和丝绸生产历史悠久,花色品种齐全。原油加工量、氧化铝、解热药及中小电机产量均居中国前列。近年来,淄博市实施结构优化战略,着力培植支柱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实施以重点乡镇、重点集团、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内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板块经济发展优势更加明显;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了企业股份制改造,全市上市公司已达11家。 淄博的农业特色鲜明,已初步建立起城郊型农业的框架。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8%。桓台县是中国北方第一个"双千县"(亩产千公斤粮食,每亩收入千元)。高青、沂源分别进入全国棉花、果品生产"百强县"行列。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小康。 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建设了淄川服装城及建材市场、临淄化工及蔬菜市场、周村纺织品市场、博山陶瓷琉璃及机电市场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近年来,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中国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淄博市化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调整,已经形成了配套发展能力较强的产业体系,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在中国和山东省居于重要地位。坐落在淄博的齐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是特大型石化联合企业,使淄博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2002年,山东省政府和中国石化集团的重要合作项目之一-----投资规模在二百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齐鲁化工区奠基, 总体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国际领先的化学品公司美国伊士曼公司已率先进入齐鲁化工区。随着一系列大项目的进区建设,齐鲁化学工业区将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一流化工产业园区。 淄博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喜人,不仅在重点领域形成特色,而且产业化前景极其广阔,尤其是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市20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涉及新材料的近100家;新材料类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2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60%;有些新材料企业已经成为中国较大的生产基地和供应中心。淄博市已形成了全国重要新材料基地的雏形,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中唯一一家综合性的国家新材料基地。 中国五大陶瓷生产区之一 淄博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地。淄博陶瓷生产目前已形成了六大基地:出口陶瓷基地,高档宾馆用瓷基地,高级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基地,装饰材料基地,建筑陶瓷基地,高新技术基地。淄博陶瓷被誉为"第三代国瓷",进入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畅销国内着名宾馆、饭店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三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在用淄博陶瓷。目前,全市有陶瓷生产企业332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03年淄博日用陶瓷的出口率达到了60%以上。
8. 山东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山东的主要产业:
一、农业:
山东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
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二、工业
山东的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据中国各省前三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此外由于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因此在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和食品工业相当发达。
重工业企业发展迅速,重点工矿业企业有齐鲁石化、山东电力、山东钢铁、山东海化、胜利油田、兖矿集团、中国铝业山东铝厂、南山集团、晨鸣纸业等。
(8)山东省博市的主导工业是什么扩展阅读: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山东界于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省总面积15.71万平方千米。
山东地势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
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东
9. 山东淄博-中国最大瓷器生产地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西邻省会济南,东接潍坊、青岛。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和“较大的市”。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413万,其中市区人口273万。淄博是典型的组群式城市,5个城区各相距20公里左右,市政府驻地张店是全市的中心城区。淄博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区拥有鲁山、原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开元溶洞、樵岭前溶洞、沂源溶洞等绵延数十里的溶洞群;北部平原沃野千里,黄河沿边境蜿蜒47公里。
历 史 文 化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着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淳于意、房玄龄、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市文物古迹众多,被列入保护的重点文物有177处。东部齐国故城文物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东周殉马坑举世罕见,中国古车博物馆堪称中国之最,中部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居;南部有早于秦长城的齐长城遗址;西部的周村作为历史商端口重镇,有“天下第一村”之誉。
基 础 设 施
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东西向的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和南北向的淄东(营)淄八(陡)铁路、滨(州)莱(芜)高速公路、205国道形成三个交通“十”字型主干贯穿全市。市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和青岛港分别为70公里、210公里。淄博是鲁中电信中枢和邮件处理中心,光缆通讯、数字、微波传输、程控电话、国际互联网广泛应用,移动电话、可视电话、国际邮政特快专递等现代化通讯业务发展迅速,对外联络畅达。
经 济 发 展
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2年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2003年GDP达到1003.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9亿元,境内财税总收入达到1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0.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5.1亿元,城乡储蓄余额479.3亿元。
淄博是山东省及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基地,中国五大瓷都和三大建材生产基地之一,也是着名的“丝绸之乡”和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50多种矿藏,其中铝钒土、耐火粘土、化工石灰岩、陶瓷土等储量大、品位高,均为山东的主要产地。北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淄博工业主要有石油化工、陶瓷、纺织、医药、建材、冶金、机械、塑料、电子等35个门类,已形成以重工业为主体,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至200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16家。坐落在淄博的齐鲁石化公司,是我国特大型石化联合企业,原油加工量居全国前列。淄博医药生产具备较强优势,解热镇痛药、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等均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陶瓷、建材、纺织业特色突出,年产日用陶瓷4.3亿件、建筑陶瓷5亿平方米。近年来,以新材料、精细化工、基础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413�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实现441.1亿元、1393.9亿元、138.7亿元和65.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淄博拥有新华医药、华光陶瓷、兰雁服装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69个山东省着名商标产品,有72家企业的102种(类)产品获山东省标志产品暨山东名牌称号。全市共有12家企业、14支股票在境内外上市。
淄博的农业特色鲜明,已建成优质专用粮、蔬菜、水果、桑蚕、畜牧、淡水养殖等十大特色经济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70%。临淄区是全国标准化农业示范区;沂源县是全国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市现有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9家省级龙头企业。2003年,全市粮食、蔬菜、果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10.7万吨、352.9万吨、45.2万吨和39.1万吨。
淄博的流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性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等物流中心。拥有淄川服装城、淄川建材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一批商贸流通企业。中国财富陶瓷城、中国陶瓷科技城、淄博义乌小商品城等正在建设之中。
对 外 开 放
淄博市近年来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与30多个中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关系。西门子、旭硝子、三菱重工、摩根、三星、西铁城、PPG、Prigo、肯孚等一批跨国公司相继前来投资。国家级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齐鲁化学工业区、6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的高地。2003年,全市引进外来投资117.3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外贸出口实现10.1亿美元。
社 会 事 业
淄博是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960余家,专业技术人员25万人,是山东省硅酸盐、化工、医药、丝绸、冶金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6个区县跻身“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淄博是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互联网“校校通”,拥有省重点高校山东理工大学、民办高校万杰医学院以及淄博职业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淄博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科教兴市先进市、文化模范市等称号。
10. 关于淄博这个城市,其GDP的最大来源是什么
淄博这座城市,GDP的最大来源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淄博市是国内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全市的非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967.7亿。淄博市的第三产业,如交通、旅游、邮电、金融对外贸易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这些伟大的成就,来自所有在淄博市工作的科技者工作者们。这些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工作,为了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除了发达的工业,淄博市还有迷人的美景。山东省淄博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而且,由于近几年来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齐风陶韵·生态淄博”旅游品牌优势已经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