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国防科技工业的重大意义
国防科技工业包括造船、航空、航天等工业,所以这些工业对我国来说不仅仅用于军队的装备上,在民用方面取得的效益也是非常好的。比如我们造船业,现在是世界第三大国,201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所以造船业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我国经济带来的好处非常巨大,当然造船业还是海军装备事业的一部分,所以说国防科技工业的作用,非常巨大。
② 军事工业的发展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事和战争的需要,特别是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的推动下,苏美两国和两大军事集团出于追求武器装备在技术上与对方的比较优势,各自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加强了政府对军事工业的控制,军事工业生产呈现出日益集中的状态。以美国为例,到80年代,美国最大的100家企业包揽了整个军事生产业务的大约75%。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种类的武器装备生产领域,由于专业化程度过高,军事生产合同的实际签订结果显得非常集中。加之政府对某种类型的武器系统每10年或15年才购买一次的“一次性”购买方式和通常把合同交给一家承包商的做法,使得某些特定武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集中程度大大高于一般的商业部门。例如,美国几家最大的企业在以下军品市场占有绝大部分营业额:侦察与探测卫星(100%)、核潜艇(99%)、航天器运载火箭(97%)、战斗机(97%)、截击机(97%)、导弹惯性制导系统(97%)、飞机惯性导航系统(96%)、飞机火控系统(95%)、运输机和加油机(94%)、直升机(93%)、飞机喷气发动机(93%)。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两级世界的崩溃,一些主要军事工业大国纷纷调整和大力压缩本国军事工业规模,使军事工业生产的集中化程度有了进一步加强。比如,在苏联时期,军事工业企业约有3000~5000个,其中总装厂134个(地面武器24个,海军舰船24个,飞机37个,导弹49个),其余为零部件厂。苏联解体后,俄联邦继承了苏联的70%以上的军事工业。俄联邦通过对军事工业的几经调整,21世纪初约有1700个军工企业,其中总装厂约100个,军事工业生产的集中化程度比苏联时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防经费减少,军品订货下降,加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世界军事工业生产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兼并组建大型军事工业集团,实行集团化、规模化经营。1995年3月,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公司合并组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军事工业界引起巨大反响。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军事工业之间的兼并。1996年12月,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1997年1月,雷西昂公司收购通用动力公司军品分公司“休斯电子公司”;1997年7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收购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美国大型军工企业由1992年的32家合并为1997年初的9家,其中航空航天企业由十几家减少到3家。军事工业生产集中化程度的提高,使武器装备的生产控制和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英国军用飞机、导弹和电子设备的生产已被英国航空航天公司和GEC-马可尼公司垄断。俄联邦航空企业组建的莫斯科航空军工综合体和苏霍伊航空科研生产联合体两大集团加强了对俄航空工业的控制。德国组建的航空航天公司(达萨)包揽了本国70%的军品订货。瑞典成立的塞尔休斯公司和意大利组建的芬梅卡尼卡公司分别控制了本国军事工业的一大半。日本武器装备的生产则集中在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菱电机、日本电气、石川岛擂重工、三井造船等大公司。军工企业的兼并,不仅局限在国内,一些跨国兼并也时有发生,且在不断发展。英国航空航天公司与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组建了新一代战斗机联合开发小组,并与法国马特拉公司合并其战斗导弹业务。英国GEC-马可尼公司与法国汤姆逊-马可尼声纳公司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声纳系统制造公司“汤姆逊-马可尼声纳公司”。为了争夺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优势,21世纪初美国、西欧、俄联邦等国组建的军工集团,主要集中在飞机、导弹和电子等领域。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战后几次高技术战争的刺激,世界军事工业结构正在不断朝着高度化方向发展。
从行业结构来看,军事工业逐渐集中于某些高技术部门,高技术军工部门在军事工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二战以前,军事工业主要集中于冶金工业、机械加工业为主的传统技术部门,生产的武器装备主要是坦克、飞机和火炮等。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以军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战略预警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定向能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光电技术、军用新型材料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军事高科技得到了迅猛发展。军事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几乎包括所有新兴技术在内的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与此相适应,军工行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一批生产超音速飞机、导弹和军用卫星的航空航天工业,生产核弹头和核动力装置的军事核工业,生产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的军用电子工业等。而且,这些军事高技术工业部门在整个高技术工业部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据统计,在各主要武器生产国中,航空航天工业部门的生产总值中有40%~80%是为军事需求服务的,电子工业部门约占20%~30%,美国最大的10家军品承包商中,有6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
从技术结构来看,军事工业中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层次高,科技人员所占比重较大。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促进了军事工业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加工设备和新工艺在军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以及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等。生产技术和工艺层次的提高对生产人员的素质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军事工业的劳动力结构正在朝着智力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不少军工企业的从业人员中如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与管理人员总人数的比例已超过50%。
从产品结构来看,尖端武器装备和高技术含量的常规武器装备成为现代军事工业的主要产品。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和军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上军事和战争需求的导向作用,武器装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工智能、定向能、微波、隐形、动能、航天等新技术武器不断出现,C3I、电子战、信息战等新式器材层出不穷。即使是传统的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火炮、精确制导武器、燃烧武器、燃烧空气弹、地雷、军用飞机和直升机等常规武器也由于溶入了大量新技术,而使之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武器。这些尖端高技术武器装备和高技术含量的常规武器是政府订货的主要菜单,因而在军事工业的产品中占有相当高的份额。五角大楼签订的军事订货合同中的1/3(超过500亿美元)是属于先进的导弹和飞机,每年采购的军用电子设备的费用达到560亿美元。在法国的军事工业总产值中,航空航天工业占34%,电子工业占29%,而兵器、舰船、炸药和军事核工业部门的总和才占37%。
从组织结构来看,现代军事工业的分工协作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武器装备系统结构日益复杂,高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加上武器装备更新周期在不断缩短。为了适应武器装备的这一发展规律,不仅军事工业内部分工协作程度在不断提高,而且军事工业与非军事工业之间也存在着日益密切和广泛的分工协作关系。一些军工企业将一些原本由自已生产的零部件,转由其它供应商来完成,自已专注于某些主营业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战后,军事工业分工协作程度提高的一个显着表现是,它在许多领域已越出了一国界限,发展为国与国之间,甚至是多国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逐步加深,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经济已进入了所谓的无国界的限制,军事工业发展为国际化的军事工业。从军事工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向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传统的军事工业国际分工正在演变为世界性军事工业分工。从国际分工的内容上看,军事工业国际分工从战前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战后乃至今天的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军事工业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军事产业部门的内部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协作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军工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军事生产领域分工发展到向非军事服务业部门的分工。如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国内只进行主机的组装,而飞机的上万个零部件则由其它国家来完成。从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来看,从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企业、主要是跨公司经营的分工和向地区性军贸集团成员国之间分工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协议性的分工。从国际分工的形式来看,由垂直型分工为主发展为水平型分工为主。在传统军事工业国际分工中,只有工业化国家从事军品制造业生产,发展中国家则只负责军事原材料生产,而21世纪初的军品生产,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朝着同一方向发展。例如,同样是军用飞机制造,美国生产F-16型号飞机,而印尼制造S-2型号飞机。
第二,地区及跨国间军事合作有了深入的发展。这主要表21世纪初技术、生产合作及联合。20世纪60年代,英国飞机公司与法国合作研制了“美洲虎”战斗机、“大山猫”直升机;70年代,英国与德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出“狂风”战斗机,并积极参与欧洲航天局的空间项目,如“轨道试验卫星”、“空间实验室”等合作计划。21世纪初,不仅西方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合作也发展得比较迅速。其中,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比较典型的是英美的军事技术合作;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比较典型的是意大利与巴西的军事技术合作。80年代初美英合作进行的导弹核潜艇计划,双方不仅联合进行投资,还把原来的一些机构进行更名,以保证核计划的顺利进行。此外,英国还积极参加了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以进一步增强美英在空间领域的密切合作。意大利同巴西在喷气攻击机的合作研制方面比较突出,两国在进行AMX轻型攻击飞机合作研制中,意大利航空公司承担70%的业务,另外30%由巴西负责。
第三,军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扩展。随着跨国公司向全球各地的经济渗透,军事跨国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对世界军事工业产生巨大影响作用的军事跨国公司。其中影响较大的军事跨国公司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波音飞机公司和巴西航空公司等。军事工业大型跨国公司还通过扩大自已的分公司和在国外建立自已子公同的形式,不断增强自已的实力。例如,一些西方大军火跨国公司打着联合生产的旗号,从80 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大量的国外分公司或子公司。瑞士以生产防空武器为主的阿利控股集团公司在全球各地建立了100多家分公司,其最终目的显然是扩展军事实力,增强其军事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军事工业跨国公司还采取联合、收购、兼并等方式,来保护和增强其竞争能力。比如,为了与美国的一些航空巨头展开竞争,1996年以来,法国、德国与荷兰的空中客车飞机厂商联合起来,力图在世界航空市场扩展其地盘。面对1996年底美国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合并,欧洲一些国家以政府的名义促使所在国家的军事工业跨国公司进行合并。 二战后,为了谋求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使社会资源与技术成果得到最充分和最有效的利用,在军事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一股“军转民”、“民转军”和有计划地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军事工业的军民结合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军转民”,即军事工业的民用生产,是指军事工业在确保完成军品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剩余生产能力和军工技术优势,挖掘自身的生产潜力开发和生产民用产品。从各国军事工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最初总是全力以赴从事军品生产,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壮大开始逐步转向民用产品生产。军事工业进行民用生产的趋势在二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报道,1990年世界上最大的100家军工企业中,37家欧洲厂商的民品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57%,6家日本厂商的民品销售额占53%,世界上头号军火商麦道公司也计划在1994年底前将民品销售额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3提高到1/2。各主要军事工业国家的军事工业在不影响军品生产的情况下从事民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在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本国综合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在不用或少用基建投资的条件下迅速增加生产能力;可以加速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可以以自身在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和其他生产条件上的优势带动或促进民用工业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减轻国家平时为维护军工生产能力而承担的财政补贴负担的同时为国家提供利税收入和为社会提供财富。
军事工业军民结合中“军转民”的另一个侧面就是“民转军”,主要是不断扩大对民用部门技术的利用。二战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十分重视民用经济的发展,在民用技术的开发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民用经济在一些高技术领域保持着优先和控制地位。采用现存的民用工业先进技术或将其改为军用,显然比自已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更经济有效。正因为如此,军事工业的发展,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民用部门的技术,例如,光电子技术是世界范围先进电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基础,而美、日、欧在争夺新兴的光电子领域支配权的竞争中所带来的光电技术成果,可为军事领域的利用提供便利条件。在计算机领域,美国军方已意识到专门研制军用计算机系统已没有意义,美国国防部已清楚地认识到,军用计算机方面越来越多地依赖民用产品。
为了更有利地推动“军转民”和“民转军”,从而进一步提高军民结合程度,有计划地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已成为军事工业军民结合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军民两用技术是既可以用于军事又可以用于民用的技术。军民两用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倍受重视,从技术上考虑主要是因为,许多对军事至关重要的高技术,如计算机、半导体、通信、先进材料和先进技术的发展,已主要由民用市场所推动。从经济上考虑,主要是高技术武器成本一度上升,通常需要民间力量来推动军事科研的进一步发展。美国国防部认为,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美国国防科技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振兴美国经济,增强国防竞争能力的国家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美国军民两用技术的投资重点放在确保国家安全所需的两用技术上。1995财年的投资重点集中在信息化、先进材料、先进制造和仿真技术等领域;在两用技术研究和发展上投资额为20.6亿美元,约占该年度国防部科技预算的25%。英、法对开发军民两用技术也非常乐观。英国为了将军民两用技术纳入制度化轨道,国防部于1995年4月1日正式成立国防鉴定与研究局。研究局在具有两用潜力的技术方面已经或正在创立一系列的两用技术中心。1994年4月首先创建结构材料中心,1995年1 月超级计算机中心正式成立,该局还将在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电子和光电子等领域建立两用技术中心。法国军事工业界的一些高级官员说除了核武器,纯军事性的技术已经很少,这就为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开发两用技术或军用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利用,法国一些国防承包商公司正在建立军民两用统一的设计小组,利用同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这样有利于设计工程师的军用项目转向民用项目或从民用项目转向军用项目。 由于武器装备需求变化增大,军事工业生产规模极不稳定。武器装备需求的起伏变动,主要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军事采购的周期性特征。在正常情况下,军事采购具有周期性,某种武器系统一旦装备部队,军方要在一定时期以后才有新的采购需求,使武器装备形成更新换代周期。政府对(飞机、坦克、舰艇等)武器系统需15 年到20年才采购一次,这就必然导致军品生产的周期性变化。二是国际形势的变化。军工生产同国际形势的关系极为密切,和平时期对军品的需求量有限,大量军工生产能力长期闲置。据报道,美国平时弹药工业的过剩生产能力达90%以上,其它军工行业也在30%~50%,而战争时期,特别是在突然性和高消耗的现代化战争中,由于战争物资需求量大,军工生产规模也大。军品需求的起伏变化和军工生产的不稳定性,使二战后军事工业显现出一个新的发展特点,即在维持一定军工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朝着生产经营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努力实现军品生产多样化,而且面向民用市场,大力开发和生产具有发展前景的多种民用产品。21世纪初,美国军事工业生产总值中就有60%左右是针对民用市场的。
从军事工业的世界格局变化来看,尽管发展中国家军事工业在不断崛起,然而控制世界军事工业的仍然是少数军事工业大国。世界军事工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从整体上来看,由于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少数西欧国家垄断了军工生产的某些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实际上控制了世界军事工业的要害,这主要表21世纪初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军用电子设备。军用电子设备是现代武器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军工生产中最保密的部件。美国等国为适应军事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已奠定了在军用电子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其次是动力装置方面。动力装置是现代武器系统的最核心部件之一,没有动力装置提供足够的能量、速度,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任何先进的飞机、舰艇、导弹等都将失去军事价值。先进的动力装置需要特殊的材料、工艺和高超的技术。21世纪初,具备设计和生产先进发动机的只有美、英、法、俄等极少数国家。第三世界军事工业仍然没有摆脱对少数军事工业大国的技术依赖,主要还是依靠发达国家的许可证生产,真正具备独立自行设计与生产能力的国家为数极少,而且也只是集中于个别比较简单的武器领域里。
③ 国防工业的高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国防工业的高科技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但是高端机技术一般都应用在研发我们的国防技术方面。
④ 工业软件分为哪几大类未来工业软件的发展是怎么样的
中国国产工业软件市场持续增长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工业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工业软件以及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将继续增加,2016-2020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完成1902亿元,同比增长20.90%,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⑤ 中国核心工业软件领域真的是“无人区”吗是否有望追赶世界一流水平
号称“国产CAD第一哥”的中网软件(688083)终于来到了a股市场。3月11日,中网软件正式在科技创新板块上市。
根据天空调查数据,中网软件成立于1998年,注册地为广州天河区。它是R&D和中国设计工业软件的领先供应商,主要从事R&D、R&D的推广和销售以及设计工业软件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秉承成为世界级工业软件供应商的愿景,我们将打造一款操作简便、兼容性强、功能完善的工业设计绘图软件,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软件产品和服务。
中网软件表示,上述升级后的R&D项目不仅可以扩大ZW3D的应用范围,还可以为公司的CAX整合战略提供一个通用的几何建模内核,有望打破中国高端三维CAD几何建模内核技术被国外厂商垄断的现状。
同时,随着5G、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应用于高端设计场景的CAE技术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了切入上述新兴领域,公司于2018年成立CAE R&D中心,并于2019年推出首个电磁CAE产品ZWSim-EM,并计划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多个物理场景进行仿真分析的CAE解决方案。依托ZWCAD和ZW3D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客户基础,公司有望在国外厂商垄断国内CAE市场的情况下实现国内CAE软件的突破。
TF证券近日发布深入调研报告,指出中网软件旨在突破中国工业软件的“无人区”,担负起在角落里赶超国产CAX软件的重任。20年设计软件领域的深度研发,行业市场份额达到47%;从CAX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全球市场预计将达到近800亿元;中国预计未来三年达到94亿,未来五年达到136亿,长期空间400亿,发展潜力巨大。
⑥ 国产工业软件真的很重要吗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一、工业软件行业概述
工业软件是指专用于或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为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业管理性能的软件。工业软件利用信息技术将工业过程的控制逻辑化、管理流程代码化,从而驱动装备和管理业务按照既定的逻辑自动高效地运行,并实现预先设定的功能。工业软件用以提高产品价值、降低企业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工业装备的大脑。
在2019中国软件产业年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2019年3月7日,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规划“整芯助魂”工程,软件是“整芯助魂”工程规划的一个重要主题。软件行业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智能制造行业,具体表现为各种工业软件。
从产业链条来看,上游主要是为工业软件产品制造提供基础服务的软硬件。其中硬件主要为计算机设备,主要厂商包括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宏碁、神舟等企业。在软件方面可以分为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中间件,其中操作系统中微软和苹果系统占比较高;开发工具软件中微软、甲骨文、Genuitec等企业有着较为领先的优势;在中间件领域,IBM、BEA以及我国的金蝶、东方通科技等企业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从下游来看,工业软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的多个领域和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工业软件产品门类已经比较齐全,覆盖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家电、国防军工、装备行业等多个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支持能力。
⑦ 中国工业软件现状
工业软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各个要素和环节之中,与业务流程、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密切结合,全面支撑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剂。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工业发展转型等国家战略的道路上,工业软件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2019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720亿元,2020年进一步增长,有望突破1800亿元,工业软件行业正处在起飞的前夜。
工业软件发展阶段分析
国内工业软件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软件本身的发展阶段,在纯软件阶段,国外企业称霸市场;
第二阶段,是软件的协同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业务流程进行串通和优化,国内厂商开始加快发展步伐,逐步追赶国外厂商;
第三个阶段是“工业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不再是单一的软件,而是集成多种软件,并提供“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国内厂商基于中国工业发展实情,加快本土软件服务水平的提升,开始逐步超越国际厂商。但是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软件协同应用末期“工业云”前期之间,国内厂商整体尚未能在技术与服务水平上超越国际巨头。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⑧ 中国的军事工业怎样发展才最符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1.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美英在发展军工经济时,十分注重对兼容性高的军民两用技术给予重点扶持。美国制定了国防部的军民两用应用计划(DUAP)、商务部的高技术计划(ATP)和由国防部牵头的技术再投资计划(TRP)等多项开发计划。 这些计划中最典型的是技术再投资计划,其包括了国防两用关键技术计划、民用一体化合作计划、国防先进制造技术合作计划、制造工程教育补助金计划、专家授课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国防两用技术援助推广计划、地区技术联盟援助计划等12项主要计划,由国防部、商务部、运输部、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组成领导机构,共同组织计划的实施。 英国国防部除制定“部门外研究计划”和“私有资金计划”两项军转民计划外,还专门制定了发展两用技术的开拓者计划。 2.组建各种联合体共同开发 包括以政府与企业分摊资金和军民联手共同投资等方式,共同开发军民两用技术。 美英发展两用技术采用国防部门与企业、学术界和政府其它部门按照优势互补、经费分摊、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组成各种联合体,进行合作研究开发。 美国政府与企业共同建立的分摊费用合作伙伴关系,在促进微电子产业的发展、重新夺回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地位的方面,已成为标准的战略模式。 英国国防部组建了一系列两用技术中心,建成结构材料中心,并正在建立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电子学与流体力学中心。 3.减少军民融合的制度性障碍 主要措施有:增加军方的民品采购规模,对繁琐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简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定义为“民用项目”的产品范围;对军事工业中的每个部门展开分析,使每个部门可能的军事需求尽量同现有企业的能力相适应;在武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活动中,引入民用规范与标准;解除或减少对末端配套企业的军工专用法规限制,减少对主承包商的独特军事要求;推进由承包商承担军事后勤保障的做法等。 并通过依靠商业惯例、民用产品、商业设施和“两用”技术,尽可能地促进国防工业部门同国民经济的广泛结合。使国防工业部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先进的装备,且能对国家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美英两国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措施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家层面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是共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制定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有效的实施计划 国防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某些国防项目交由市场来决定,而必须由国家制定和实施能够使国家和地方工业界共同投资的国家长期规划。 此外,一个牢固的、有竞争力的国防项目,应该渗透到地方项目中去,并紧密融合,共同发展。美英在军民融合的过程中都结合本国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长期规划和切实可行的系列具体实施计划,并提供了相应经费保障。 2.政府要在推动军民融合过程中积极作为 美英发展军民融合及两用技术都采取了政府与企业共同负担、共享成果的方式,从而使资金、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并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广泛发展。 美国发展军民融合及两用技术的重要举措就是“支持政府研究机构与工业界的合作”,其“技术再投资计划”就是由政府提供一半资金,另一半则由其它来源(包括州政府和企业投资)提供,而民用工业也可以从中获益。 3.引导企业进行运行机制改革 推进军民融合必须非常重视生产方式的改革,一个产品一个厂、一个部件一条线的生产方式,适应不了能力型军工的要求,也不利于容纳高技术的因素。因此,要积极促进企业的运行机制在适应信息化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商业模式方面不断调整。 同时,武器装备相关采购条例也要不断修改完善,并以此引导企业的改革。 说起中国军事力量都认为经济实力限制着它的发展,但当我们看到南非的先进武装直升机,瑞典的鹰蛳,这个念头大可以打住。制约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的不是别的,是中国的工业体制没有自我发展能力。
体制问题不是技术,这个大家似乎不见得同意,但确实就这么地。浙江慈溪一小老百姓琢磨西方联合对华封锁技术的防弹衣,2年拿出成品,产品大量出口,英国大兵靠它在伊拉克挨了几十枪,居然还能不死。陕西宝鸡什么鸡脚仡佬地,乡镇企业敲打个装甲车,居然出口到南亚,最后中国派住海地维护和平部队也不得不采购,那技术先进国家巨大投资的军火工业居然找不到比它更合用的。于是有人建议海尔造导弹,建议让强大的充满活力的中国民用企业投入到军火设计制造中。再反过来看美国,巴雷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下工夫研究阻击步枪,只有锐意创新才能出类拔萃获得军队订单,迫使它创新的是对财富和生存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才是美国军事装备创新能力的真正来源。是生死存亡的压力迫使美国中小企业锐意于革新,当我们看到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匪易所思的美军装备羡慕不以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进取之后的真正推动力。当你拿出一个新的东西出来就能获得巨大财富时,新的东西就不断涌现。
再反过来看中国,军队抱怨科研部门,科研部门抱怨经费不足,无法自我制订发展项目,中国军事装备的研制是订单式,订单下到某所,它就干,没有它就不干,真正想干能干的干不上,推一下走,不推不走,如此状况,谈什么追逐先进。这种科研体制制约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几万科研人员,几百万工人,站在那发晕。其实这其中有无数潜在的设计大师,可惜没有机会施展。
当前,应该容许民用企业在监控下自由发展军火工业,近年韩国在这上面投入很大,只是受制于技术基础发展缓慢,但军火工业属暴利行业,不要让人家在这上面再超过。以中国的技术储备,只有放开,至少在常规武器领域中国将拥有超越美国的创造能力,想中国企业在家电领域的奇迹就可以一窥未来中国在军事装备上的作为。希望对你有帮助
⑨ 工业软件有哪些是国内开发的
CAXA(二维、三维CAD和PLM平台)
源于北航,是我国最早自主研发CAD/CAM等工业软件的企业。经过30年技术和应用的积累,在航空航天、装备、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以及院校得到广泛应用。
浩辰CAD(平台软件、二次开发)
是一款完全自主内核国际领先的CAD平台软件。软件关键指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打造2D/3D设计软件及涵盖CAD文档生命周期的跨桌面(WEB/MOBILE/WINDOWS)、多应用场景协作的云方案。浩辰软件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超5000万。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授予浩辰软件“版权推广运用金奖”,是迄今为止中国CAD软件企业唯一一次收获该项殊荣。
CAE云平台(压铸模流分析软件)
国产的CAE云平台——“智铸超云”。“智铸超云”以“太湖”超级计算机为依托,以云服务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压铸行业智能CAE仿真计算及设计服务。“智铸超云”以低成本、高效率和智能化操作,为用户实现压铸模具设计的全部仿真计算功能,提供准确的结果和分析报告。
⑩ 军民融合工业软件都有那些特点
随着“军民融合”成为国家意志,近年来军民携手攻关重大创新项目,“军转民”、“民参军”热潮涌动,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动力和支撑。 《中国经济周刊》从本期起,特开设军民融合专栏,为更好地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供专业观点,报道经典案例,展示未来趋势。
大型工业软件是数字设计与制造的根基,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目前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最大短板之一。
回顾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历史,军工行业对大型工业软件的孵育和推进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国防部几十年如一日地持续推进软件工程,并且不遗余力将这些软件推向民用市场,成就了如今美国在大型工业软件上的霸主地位。
工业软件,正是美国国防部一手扶持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