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捷克必去的着名景点有哪些
1、布拉格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欧洲大陆中心,横跨伏尔塔瓦河两岸,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山城,也是全球第一座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城市,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
【必逛景点】老城广场、查理大桥、圣维特大教堂、布拉格城堡、黄金巷
Ⅱ 求《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的300字内的主要内容谢谢
图书简介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飞机的发明,第一枚火箭的升空,门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青霉素的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出现,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的建成,激光的发现,PC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多利”克隆羊的降生……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改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确实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人们渐渐建立了走一条与自然协调,利于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现给少年读者,意义深远。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极佳的少年儿童自然科学科普读物。
其中,有一些被选入小学生五年级教书本!
图书目录
序
1.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
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
3.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
4.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
5.空调:这里四季如春
6.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7.“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
8.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
9.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
10.真空三极管:“放大”了的电子世界
11.洗衣机:解放妇女劳动力
12.“毛里塔尼亚”号:海上“移动城市”
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
14.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
15.霓虹:不夜的明珠
16.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
17.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
18.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一分钟生产一辆车
19.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个整块的
20.噬菌体:细菌的天敌
21.环流图案:勾勒出大气层运动的轨迹
22.卡介苗:赶走结核病
23.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
24.冰箱:开启了一个“清凉世界”
25.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
26.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
27.电视:打开新世界的窗户
28.青霉素:细菌的克星
29.地幔对流: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
30.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
31.拉链:天衣无缝
32.微波通信线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33.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
34.心脏起搏器:给人的心脏加把力
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
36.尼龙:开辟了纺织新天地
37.雷达:人类的“千里眼”
38.图林机:图林的杰出贡献
39.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
40.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
41.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
42.首座核反应堆:人类登陆原子新世界
43.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
44.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
45.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
46.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
47.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
48.微波炉:炊用炉具的革命
49.晶体管: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50.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灵通
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
52.录像机:昔日重来
53.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
54.DNA破译: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
55.核潜艇:隐蔽杀手
56.第一座核电站:恶魔变天使
57.避孕药:为优生优育作出杰出贡献
58.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高远位置资源
59.激光:人类的希望之光
60.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人类忠实的耕耘者
61.第一颗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
62.抽水马桶:冲去生活的烦忧
63.“东方”1号:加加林飞离地球
64.夸克模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65.断手再植:中国医生的创举
66.IBM360:身价50亿美元的电脑
67.杂交水稻:开创稻谷培育新纪元
68.电视电话:天涯若比邻
69.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国人的骄傲
70.心脏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里
71.板块构造说:地球像积木
72.深海钻探:海底世界真奇妙
73.智能机器人:像人一样聪明
7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75.“阿波罗”飞船:从地球到月球
76.“质子”号火箭:将人类送入太空
77.PC的诞生:计算机走向大众
78.CT扫描仪:二十世纪的“照妖镜”
79.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80.游戏机:电子时代的时尚娱乐
81.移动电话:现代“顺风耳”
82.中子弹:但愿它的诞生就是终结
83.试管婴儿:人类的新孩子
84.告别天花:恶梦完了
85.“哥伦比亚”号:人类的登天之梯
86.乙肝疫苗:人类健康有保障
87.数字式电视机:未来电视的雏形
88.五笔字型:中国汉字再创辉煌
89.多媒体:电脑魔术师
90.人类基因组工程:掀开生命天书
91.环球网:二十一世纪的大众媒体
92.“生物圈”2号:去别的星球生活
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
94.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
95.航天器对接:科学在太空握手
96.克隆羊:生物学界的大地震
97.“探路者”号:首访火星的使者
98.人机对弈:挑战人类自我
99.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号升空:建设国际空间站
Ⅲ 着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王国钧——为中国特殊钢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2-09 05:45)
·傅元庆——为我国新型冶金材料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 (12-09 05:45)
·邹元燨——我国冶金物理化学活度理论研究的先驱 (09-01 09:43)
·王勋——新中国钢铁工业设计工作的先驱者之一 (08-31 14:33)
·张卯均——我国现代金属矿选矿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08-18 09:38)
·陈岱——中国氧化铝厂工程设计的奠基人 (08-31 14:33)
·陆达——我国冶金科技领域的带头人之一 (08-31 14:33)
·李薰——我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08-24 09:02)
·沈华生——我国稀有金属提取和工业化生产的开拓者 (04-10 07:03)
·康永孚——中国钨矿地质勘探工作的开拓者 (04-10 07:03)
·邵象华——为中国钢铁科技和生产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04-10 07:03)
·陈新民——冶金物理化学的学术带头人 (04-10 07:03)
·陈国达——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 (04-05 06:02)
·徐宝升——我国连续铸钢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4-05 06:02)
·我国铁合金工业的先驱者之一——张桂耕 (12-02 07:12)
·我国钢中氢气行为规律研究的先驱者——孙德和 (12-01 05:03)
·我国第一座氧气转炉炼钢厂的组织创建人——安朝俊 (12-01 05:03)
·我国特殊钢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丘玉池 (11-28 04:28)
·金属材料多次冲击抗力理论的创立人——周惠久 (11-30 03:57)
·为创建我国合金钢系统作出重要贡献的孙珍宝 (11-30 03:57)
·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魏寿昆 (09-20 05:09)
·我国现代锑冶金事业的开拓者——赵天从 (09-19 05:23)
·我国金属磁性材料研究的开拓者——戴礼智 (09-16 10:20)
·我国钢铁脱硫研究的先驱——李公达 (09-14 11:34)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的组织者——王之玺 (09-12 07:14)
·我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奠基人——叶渚沛 (07-14 05:16)
·中国重力选矿设备和理论的开拓者——倪桐材 (07-14 05:16)
·靳树梁——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炼铁专家 (07-14 05:16)
·我国合金钢与铁合金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周志宏 (07-14 05:16)
·我国球墨铸铁技术的开发者——周行健 (07-14 05:16)
·我国最早进行特殊钢与合金铸铁研究的学者——周仁 (06-07 16:26)
·严恩棫——我国钢铁冶金界的先驱者 (06-07 16:09)
·我国第一位钢铁冶金工程师——吴健 (06-07 15:49)
·我国现代炼锑技术的开拓者——王宠佑 (06-07 15:49)
·我国钢铁冶金界的先驱——李维格 (06-07 15:49)
机械卷
·史绍熙——柴油机复合式燃烧系统的发明者 (12-10 06:52)
·把一切献给党的人——吴运铎 (12-10 06:52)
·我国电机电器工业卓越的领导者——曹维廉 (12-10 06:52)
·孟少农——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 (08-21 09:17)
·罗士瑜——为发展我国的拖拉机工业做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杨锦山——组织建造新中国第一套火力发电设备 (08-18 09:38)
·李近仁——我国第一套双130mm岸炮的总设计师 (04-21 10:28)
·冯子佩——为我国重型机械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陶亨咸——为我国机械工业的科技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球墨王"王遵明——中国球墨铸铁的开拓者和播种者 (04-19 07:40)
·雷天觉——开创我国机床工业的先驱 (04-19 07:40)
·丁舜年——为促进我国电机工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04-19 07:40)
·中国应用光学的先驱者之一——李文东 (12-02 07:12)
·我国现代国防工业的开拓者之一——钱志道 (12-02 07:12)
·为我国机电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褚应璜 (12-02 07:12)
·为发展我国电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章名涛 (09-21 06:56)
·中国机械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沈鸿 (09-20 05:09)
·我国火炮专业的奠基人——高庆春 (09-19 05:23)
·我国兵器工业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刘鼎 (09-12 07:14)
·为中国机械与航空工程的发展出重要贡献的庄前鼎 (09-14 09:11)
·中国机电工业的先驱——恽震 (07-15 06:47)
·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者——钟兆琳 (07-15 06:47)
·中国汽车技术奠基人之一——张德庆 (07-15 06:47)
·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潘承孝 (07-15 06:47)
·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之一——支秉渊 (07-15 06:47)
·为我国柴油机制造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吴梅生 (06-08 13:17)
·中国机械发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刘仙洲 (06-08 13:07)
·传播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徐建寅 (06-08 12:04)
·中国早期掌握和传播近代科技的代表人物——华蘅芳 (06-08 11:48)
·为创建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做出了贡献的丁拱辰 (06-08 11:43)
自动化卷
·屠善澄——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 (12-11 06:19)
·刘豹——我国自动化仪表专业和系统工程学的开创者 (12-11 06:19)
·郑维敏——开拓“作物遗传过程建模与控制”新领域 (12-11 06:19)
·吴钦炜——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09-01 09:43)
·朱培基——为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做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童世璜——为我国石化工业的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 (04-21 10:28)
·严筱钧——为我国机械工业自动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04-21 10:28)
·朱良漪——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 (04-21 10:28)
·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 (12-12 05:07)
·我国“过程控制”学科的创始者——方崇智 (12-13 06:06)
·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杨嘉墀 (06-24 07:09)
·我国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许国志 (12-07 06:19)
·在决策分析领域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陈珽 (12-12 05:07)
·我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建者——关肇直 (12-05 01:14)
·中国飞行器制导与仿真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文传源 (09-26 05:09)
·为我国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唐统一 (09-27 05:45)
·中国计量测试技术的开拓者——王守融 (09-26 05:09)
·我国电化学仪器的开拓者——荣仁本 (09-21 06:56)
·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的学科带头人之一——薛葆鼎 (09-19 05:23)
·我国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张钟俊 (07-18 03:38)
·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 (07-18 03:38)
·我国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郎世俊 (07-18 03:38)
·我国自动控制学科和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钟士模 (07-18 03:38)
·我国自动电力拖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疏松桂 (07-18 03:38)
·工程热物理和自动化专家——钱钟韩 (06-08 14:52)
·我国光学教育的开创者——沈寿春 (06-08 14:38)
·我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龚祖同 (06-08 14:08)
·中国精密仪器工程教育的开拓者——蔡其恕 (06-08 13:59)
·我国现代仪器仪表业的先驱——丁佐成 (06-08 13:21)
电子卷
·张直中——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与学术带头人 (09-06 14:08)
·郭文昭——为我军通信技术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09-01 09:43)
·张恩虬——对我国阴极电子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04-24 08:17)
·蔡长年——我国信息论研究的开拓者 (04-24 08:17)
·何昂——中国碱性蓄电池工业的开拓者 (04-24 08:17)
·孙俊人——中国军事电子科研事业的创建人与开拓者 (04-24 08:17)
·叶培大——中国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的开拓者之一 (04-21 10:28)
·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高鼎三 (12-16 07:34)
·我国电子束管产业的开拓者——吴祖垲 (12-16 07:34)
·为中国电子事业作出奠基性和开拓性贡献的罗沛霖 (12-19 04:13)
·我国电真空器件专业的创始人——陆钟祚 (12-16 07:34)
·我国通信科教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张煦 (12-13 06:06)
·我国电信网络科教的开拓者——刘宜伦 (12-13 06:06)
·开创我国瞬态电磁场与对流层电磁波研究的黄席椿 (09-27 05:45)
·中国电子元件工业开拓者之一——陈克恭 (09-26 05:09)
·中国电池工业的主要开拓者——潘福莹 (09-21 06:56)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王正 (09-27 05:45)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者之一——阎沛霖 (09-19 05:23)
·为中国无线电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冯秉铨 (07-19 03:40)
·我国电子管工业的奠基人——单宗肃 (07-19 03:40)
·中国无线电导航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温启祥 (07-19 03:40)
·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毕德显 (07-19 03:40)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吴朔平 (07-19 03:40)
·谢立惠——我国雷达研制的先行者 (06-09 17:41)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事业奠基人——孟昭英 (06-09 17:41)
·中国国际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拓者——卢宗澄 (06-09 17:41)
·我国电子学科与水声学科的奠基人——朱物华 (06-09 17:41)
·一代电学宗师——陈章 (06-09 17:41)
纺织卷
·王锦堂——为纺织工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09-01 09:43)
·费达生——我国乡村制丝工业的首创者 (08-24 09:02)
·黄金声——我国自动织机的开拓者 (09-01 09:43)
·邱陵——我国毛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 (05-05 09:54)
·陈维稷——我国现代纺织科学技术的奠基人 (05-05 09:54)
·我国化纤工业的开创者之一——孙君立 (05-05 09:54)
·卢统之——我国纤维材料物理性能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04-25 06:35)
·朱新予——为我国丝绸工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04-25 06:35)
·刘钟奇——新疆现代纺织工业的创始人之一 (04-24 08:17)
·我国纺织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张汉文 (12-19 04:13)
·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王子宿 (12-19 04:13)
·中国现代纺织生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张方佐 (12-07 06:19)
·苎麻化学脱胶与变性纤维技术的奠基人——鄷云鹤 (09-28 04:54)
·中国印花工业的先驱者之一——钱子超 (09-27 05:45)
·我国高等纺织教育奠基人之一——张朵山 (09-28 04:54)
·陕西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傅道伸 (09-26 05:09)
·为我国染整工业的开拓与发展作出卓越成绩的诸楚卿 (09-26 05:09)
·毕生从事纺织原料的开拓与利用的棉业专家吴味经 (09-20 05:09)
·我国棉纺高支纱的早期开拓者之一——黄云骙 (09-21 06:56)
·中国第一所纺织科研机构的创办人——童润夫 (02-13 10:50)
·纺织工程专家——杨樾林 (07-20 05:55)
·任理卿——毕生致力于纺织教育和纺织科技事业 (07-20 05:55)
·实业救国终身不渝的纺织技术与管理专家——陆绍云 (07-20 05:55)
·台湾省化学纤维工业的开拓者——石凤翔 (07-20 05:55)
·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业管理专家——朱仙舫 (07-20 05:55)
·毕生从事纺织技术管理革新的汪孚礼 (06-08 18:03)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邓邦逖 (06-08 17:55)
·我国近代色织工业的先驱者——诸文绮 (06-08 17:49)
·开我国纺织科研之先河的雷炳林 (06-08 17:45)
·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张謇 (06-08 17:09)
交通卷
·齐树椿——为我国高原公路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09-13 11:40)
·为铁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着名铁路勘测专家肖瑾 (09-06 14:08)
·工程界少有的全才——汪菊潜 (09-06 14:08)
·张文治——为中国船舶和水运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09-11 09:34)
·王公衡——我国船舶流体力学学科的先驱者 (09-11 09:34)
·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着名公路工程专家——李昌源 (05-15 08:37)
·周启新——海运管理先导者之一 (05-15 08:37)
·发展铁路运输学科的先驱者——林达美 (05-15 08:37)
·沈奏廷——我国铁路运输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05-09 08:28)
·王竹亭——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05-09 08:28)
·郎钟騋——为铁路运输与科技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5-09 08:28)
·王荣瑸——我国第一代潜艇的技术负责人 (12-07 06:19)
·赵今声——为我国港口和海岸工程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12-21 06:03)
·何乃民——为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做出突出贡献 (12-19 04:37)
·为我国公路建设与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丁贡南 (12-21 06:03)
·为中国近代桥梁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梅旸春 (12-20 04:32)
·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金士宣 (12-19 04:13)
·现代筑港和航道治理的开拓者之一——刘峻峰 (09-28 04:54)
·为我国港口建设和航道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谭真 (09-29 05:26)
·武昌造船厂主要的创建人之一——萨本炘 (09-28 04:54)
·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石志仁 (07-26 05:39)
·我国铁道信号事业的开拓者——汪禧成 (07-26 05:39)
·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开拓者之一——应尚才 (07-26 05:39)
·为我国公路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公路选线专家——孙发端 (02-13 10:50)
·我国自行设计施工重要铁路的先驱之一——浚鸿勋 (02-08 05:47)
·我国现代筑港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邵福旿 (07-26 05:39)
·我国铁道机车工业和运用管理的开拓者——程孝刚 (07-26 05:39)
·对我国初期公路发展和技术提高做出重大贡献的周凤九 (06-09 09:44)
·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杨俊生 (06-09 09:33)
·为中国造船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叶在馥 (06-09 09:27)
·我国现代工科教育的开拓者——罗忠忱 (06-09 09:21)
·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詹天佑 (06-09 09:10)
土木建筑卷
·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09-11 09:34)
·黄文熙——我国土力学学科的奠基人 (09-11 09:34)
·徐以枋——在桥梁开发和建设上做出重要贡献 (09-06 14:08)
·大环境绿地系统的提出者——程世抚 (06-01 07:51)
·陶葆楷——我国卫生工程与环境工程的创始人之一 (05-31 00:53)
·吴世鹤——对我国工程建设施工科学化做出重要贡献 (05-31 00:53)
·我国给排水与环境科学开拓人之一——过祖源 (12-21 06:03)
·对我国园林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余森文 (12-21 06:03)
·着名的建筑专家——陈植 (12-21 06:03)
·着名的水力发电学家和工程教育家——施嘉炀 (09-30 06:29)
·我国给排水专业的创始人之一——顾康乐 (09-30 06:29)
·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的开拓者之一——杨廷宝 (09-29 05:26)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09-28 04:54)
·中国水利技术管理的奠基人——高镜莹 (09-29 05:26)
·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童寯 (07-27 07:06)
·赵祖康——为中国的公路和市政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07-27 07:06)
·我国近代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张含英 (07-27 07:06)
·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建筑专家——赵深 (07-27 07:06)
·我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刘敦桢 (07-27 07:06)
·现代水利技术的开拓者——汪胡桢 (06-09 11:35)
·对我国的水利和交通工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陶述曾 (06-09 10:42)
·茅以升——中国桥梁事业的泰斗 (06-09 10:29)
·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 (06-09 10:21)
·建筑泰斗——庄俊 (06-09 10:04)
航空航天卷
·黄纬禄——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9-13 11:40)
·吴大观——我国航空工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09-11 09:34)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梁守盘 (09-13 11:40)
·沈元——航空科学在高亚音速领域研究的推动者 (06-02 07:28)
·陈芳允——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06-02 07:28)
·为我国空气动力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马明德教授 (06-02 07:28)
·任新民——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06-02 07:28)
·李乃暨——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06-01 07:51)
·潘国定——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6-01 07:51)
·为我国自行设计喷气式飞机作出开创性贡献的黄志千 (12-26 04:09)
·我国冶金技术和铸造工艺新领域的开拓者——荣科 (12-26 04:09)
·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范绪箕 (12-26 04:09)
·卢庆骏——在我国航天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 (10-10 04:31)
·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学科的创建人——杨彭基 (10-10 04:31)
·“林士谔法”的发明人——着名的自动控制专家林士谔 (09-30 06:29)
·对我国航天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曹鹤荪 (08-05 07:17)
·我国飞行自动控制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昝凌 (08-03 06:32)
·制导雷达系统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李蕴滋 (08-03 06:32)
·为我国航空动力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宁榥 (08-03 06:32)
·超音速燃烧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王宏基 (08-03 06:32)
·为我国航空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季文美 (08-03 06:32)
·郝复俭——我国导弹与航天惯性器件技术的主要开拓者 (06-09 15:24)
·毕生致力于航空航天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王德荣 (06-13 12:09)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蔡金涛 (06-09 15:11)
·我国航天电子技术的学科带头人——吴朔平 (06-09 14:07)
·中国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王助 (06-09 11:53)
·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冯如 (06-09 11:46)
化工卷
·卢焕章——我国化工设计工作带头人之一 (09-13 13:38)
·郭钟福——我国塑料加工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09-13 13:31)
·武迟——为振兴我国石化工业献出毕生精力 (09-13 13:24)
·余祖熙——我国工业用催化剂的开拓者 (09-13 13:13)
·我国化学工业杰出的组织领导者之一——李苏 (09-11 09:34)
·张建侯——中国无机和有机化工专业的创建者之一 (09-13 11:40)
·林华——我国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06-06 05:39)
·时钧——为我国化工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06-05 06:26)
·侯祥麟——为我国石化科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6-05 06:26)
·我国石油化工科研的带头人——魏文德 (12-28 10:09)
·我国黄磷电炉设计的先驱——江善襄 (12-28 10:09)
·着名的化学工程学家——苏元复 (12-27 06:14)
·着名的纯碱工业技术专家——刘嘉树 (12-27 06:14)
·联碱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谢为杰 (12-27 06:14)
·我国农用杀菌剂科研的带头人——张少铭 (12-26 04:09)
·为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顾毓珍 (09-29 05:26)
·我国首套联合制碱工业生产装置的设计者——李祉川 (09-30 06:29)
·对发展我国硫酸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孙师白 (10-10 04:31)
·着名的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丁绪淮 (09-29 05:26)
·我国合成洗涤剂工业的奠基人——沈济川 (08-05 07:17)
·对开创我国化学工程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张克忠 (08-04 06:38)
·着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与教育家——杜长明 (08-04 06:38)
·中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张洪沅 (08-04 06:38)
·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的创办人——李寿恒 (08-04 06:38)
·我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吴蕴初 (08-04 06:38)
·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 (06-09 16:09)
·优秀的化工教育家——徐名材 (06-09 16:03)
·我国纯碱工业和涂料工业的奠基人——陈调甫 (06-09 15:57)
·近代化工界的圣人——孙学悟 (06-09 15:54)
·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 (06-09 15:42)
力学卷
·李士豪——我国高速水流问题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0-06 11:21)
·孟昭礼——中国最早的超静定结构教材的编写者 (10-06 11:21)
·黄文熙——新中国水利水电科研事业的开拓者 (09-22 09:14)
·冯钟越——我国有限元法应用研究的开拓者 (09-28 07:56)
·袁建新——我国岩土力学有限元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10-06 11:21)
·徐植信——我国地震波与爆炸波传播研究的开拓者 (09-30 12:03)
·胡海昌——胡-鹫津原理的创立者 (09-30 12:03)
·黄克智——薄壳理论和断裂力学研究与发展的推动者 (09-30 12:03)
·杰出的振动工程专家——黄文虎 (09-20 14:28)
·叶开沅——中国板、壳大挠度理论发展的承前启后者 (09-22 09:14)
·郑哲敏——我国爆炸力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09-28 07:56)
·王光远——我国结构设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09-30 12:03)
·谢贻权——我国计算力学工作的早期开拓者 (09-28 07:56)
·罗时钧——我国超声速飞机气动力学设计的开拓者 (09-22 09:14)
·杨南生——中国火箭事业的开创者 (09-20 14:28)
·朱兆祥——为我国爆炸和冲击力学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09-20 14:28)
·王仁——我国塑性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09-20 14:28)
·中国力学界的学科带头人——罗祖道 (09-20 14:28)
·杨绪灿——重庆大学力学学科的创始人 (06-15 07:18)
·蒋咏秋——细观力学模型的创建者 (06-15 07:18)
·孙天风——我国风工程研究的开拓者 (06-14 05:13)
·胡沛泉——桃李满天下的工程力学教育家 (06-14 05:13)
·康振黄——我国生物力学的学术带头人 (06-14 05:13)
·王铎——新中国第一个理论力学教研室的组建者 (06-14 05:13)
·杜庆华——为我国工程力学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06-14 05:13)
·林同骥——为我国的航天和海洋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06-08 07:43)
·程世祜——为我国早期航天器总体设计作出重要贡献 (06-08 07:43)
·张福范——解决了薄板理论研究中的着名难题 (06-08 07:43)
·李灏——推动了我国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研究 (06-07 08:04)
·钱寿易——中国海洋土力学研究的开拓者 (06-06 05:39)
·我国气动物理研究的倡导者——卞荫贵 (12-30 09:50)
·我国复合材料力学研究与教学的先驱之一——周履 (12-30 09:50)
·为祖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作出辉煌成绩的粟一凡 (12-30 09:50)
·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芶清泉 (12-30 09:50)
·我国计算机研制和断裂力学研究的先驱者——董铁宝 (12-28 10:09)
·对我国力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卓越贡献的谈镐生 (12-28 10:09)
·机械振动专家屈维德——首倡冲击式消振器的研究 (02-27 08:30)
·我国光测实验力学的带头人——贾有权 (02-27 08:30)
·为推动我国固体力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黄茂光 (12-28 10:09)
·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钱令希 (10-21 06:37)
·我国加权残值法计算力学的创立人——徐次达 (10-21 06:37)
·着名的实验力学家傅梦蘧 (10-21 06:37)
·对经典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汪家訸 (10-19 05:54)
·倡导推广轻型薄壳结构的着名教育家与力学家张维 (10-19 05:54)
·开创构架结构矩阵分析方法的着名力学家——陈百屏 (10-19 05:54)
·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着名力学家——钱伟长 (10-10 04:31)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着名科学家——钱学森 (09-30 06:29)
·着名力学家徐芝纶:“精益求精是成功之母” (02-08 05:47)
·着名的振动专家和工程力学教育家——胡乾善 (08-05 07:17)
·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创办者——陆士嘉 (02-08 05:47)
·对国防科技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周鸣㶉 (08-05 07:17)
·为发展我国两弹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郭永怀 (08-05 07:17)
·加筋壳结构稳定性研究的先驱——王俊奎 (06-09 17:39)
·我国断裂力学研究与应用的开拓者——王仁东 (06-09 17:07)
·广阔领域结硕果的刘先志 (06-09 16:59)
·着名的教育家力学家和物理学家——张国藩 (06-09 16:53)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周培源 (06-09 16:15)
Ⅳ 新的世纪科学还能怎样改变人类的生活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免费编辑添加义项名
B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图书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是1999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路甬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一本难得的少年儿童自然科学科普读物。
基本信息
书名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作者
路甬祥
ISBN
9787534222375
定价
21.0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4-01
开本
32开
图书编号
131715
版次
1
目录
1内容简介
2作品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飞机的发明,第一枚火箭的升空,门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青霉素的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出现,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的建成,激光的发现,PC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多利"克隆羊的降生……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改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确实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人们渐渐建立了走一条与自然协调,利于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现给少年读者,意义深远。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极佳的少年儿童自然科学科普读物。
其中,有一些被选入小学生五年级教书本![2]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目录
序
1.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
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
3.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
4.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
5.空调:这里四季如春
6.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7."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
8.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
9.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
10.真空三极管:"放大"了的电子世界
11.洗衣机:解放妇女劳动力
12."毛里塔尼亚"号:海上"移动城市"
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
14.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
15.霓虹:不夜的明珠
16.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
17.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
18.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一分钟生产一辆车
19.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个整块的
20.噬菌体:细菌的天敌
21.环流图案:勾勒出大气层运动的轨迹
22.卡介苗:赶走结核病
23.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
24.冰箱:开启了一个"清凉世界"
25.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
26.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
27.电视:打开新世界的窗户
28.青霉素:细菌的克星
29.地幔对流: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
30.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
31.拉链:天衣无缝
32.微波通信线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33.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
34.心脏起搏器:给人的心脏加把力
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
36.尼龙:开辟了纺织新天地
37.雷达:人类的"千里眼"
38.图林机:图林的杰出贡献
39.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
40.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
41.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
42.首座核反应堆:人类登陆原子新世界
43.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
44.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
45.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
46.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
47.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
48.微波炉:炊用炉具的革命
49.晶体管: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50.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灵通
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
52.录像机:昔日重来
53.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
54.DNA破译: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
55.核潜艇:隐蔽杀手
56.第一座核电站:恶魔变天使
57.避孕药:为优生优育作出杰出贡献
58.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高远位置资源
59.激光:人类的希望之光
60.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人类忠实的耕耘者
61.第一颗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
62.抽水马桶:冲去生活的烦忧
63."东方"1号:加加林飞离地球
64.夸克模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65.断手再植:中国医生的创举
66.IBM360:身价50亿美元的电脑
67.杂交水稻:开创稻谷培育新纪元
68.电视电话:天涯若比邻
69.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国人的骄傲
70.心脏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里
71.板块构造说:地球像积木
72.深海钻探:海底世界真奇妙
73.智能机器人:像人一样聪明
7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75."阿波罗"飞船:从地球到月球
76."质子"号火箭:将人类送入太空
77.PC的诞生:计算机走向大众
78.CT扫描仪:二十世纪的"照妖镜"
79.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80.游戏机:电子时代的时尚娱乐
81.移动电话:现代"顺风耳"
82.中子弹:但愿它的诞生就是终结
83.试管婴儿:人类的新孩子
84.告别天花:恶梦完了
85.哥伦比亚号:人类的登天之梯
86.乙肝疫苗:人类健康有保障
87.数字式电视机:未来电视的雏形
88.五笔字型:中国汉字再创辉煌
89.多媒体:电脑魔术师
90.人类基因组工程:掀开生命天书
91.环球网:二十一世纪的大众媒体
92."生物圈"2号:去别的星球生活
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
94.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
95.航天器对接:科学在太空握手
96.克隆羊:生物学界的大地震
97."探路者"号:首访火星的使者
98.人机对弈:挑战人类自我
99.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号升空:建设国际空间站[1]
Ⅳ 三个名人以上的实迹!
爱迪生 (1847-1931)
19世纪被誉为科学的世纪,也是以科学的技术化和社会化为突出特征的世纪。科学在这个世纪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起云涌的伟大创新转变成为技术科学的巨大威力。这个世纪的一些科技巨擘继续活跃于20世纪。托马斯·阿尔沃·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就是其中之一。美国《生活》周刊不久前评出的过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中,爱迪生名列第一。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母亲一气之下让他退学,由她亲自教育。这时,爱迪生的天资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亲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个小实验室。为筹措实验室的必要开支,他只得外出打工,当报童、办报纸。最后用积攒的钱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小实验室,继续作化学实验研究。后来,化学药品起火,几乎把这个车厢烧掉。暴怒的行李员把爱迪生的实验设备都扔下车去,还打了他几记耳光,据说爱迪生因此终生致聋。
爱迪生是美利坚民族崇尚的那种传奇般的人物——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早年曾制定双工式和四工式电报系统,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1877~1879年发明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以后又制定了照明系统,并为实现集中供电进行了许多工作。他提出并采用直流三线系统。制成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于1882年利用该机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发电厂。在同时期,作了铁道电气化的试验。1883年发现“爱迪生效应”,即热电子发射现象。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着名的发明,仅从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项发明专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在研制电灯时,记者对他说:“如果你真能造出电灯来取代煤气灯,那你一定会赚大钱。”爱迪生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仅仅为积攒金钱而工作,他就很难得到一点别的东西——甚至连金钱也得不到!”他一直被称作现代电影之父,可是在电影界人士为他77岁寿辰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他说:“对于电影的发展,我只是在技术上出了点力,其他的都是别人的功劳。”
爱迪生胸襟开阔、善处逆境。针对自己的耳聋不便,他说:“走在百老汇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处的人那样平静。耳聋从来就是我的福气,它使我免去了许多干扰和精神痛苦。”1914年某天晚上,爱迪生的电影实验室突遭火灾,损失巨大。爱迪生安慰伤心之极的妻子说:“不要紧,别看我已67岁了,可我并不老。
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第二天,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又开始发明一种新的灯——一种帮助消防队员在黑暗中前进的便携式探照灯。火灾对爱迪生就像是一支小小的插曲。
爱迪生造福大众、不畏艰辛。为寻找灯丝,他试验了数千种材料;为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失败了八千次。因此,爱迪生常常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他在80岁时,仍然保持着发明家的精神,坚张地进行着发明创造活动。1927年,他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投入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寻觅化工新材料。81岁高龄的爱迪生成功地从野草中提炼出橡胶,受到人们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清晨3时24分,爱迪生带着宽慰的微笑,闭目辞世,享年84岁。临终时他坦然地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举行葬礼的那天,全美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是人们表达对爱迪生无限怀念之情的最隆重的方式,也是人们献给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一曲无言的赞歌。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最着名的德国 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 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 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 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御厨的 女儿。贝多芬生长的年代,正是约瑟夫二 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时期,波恩的统治者也实行了一些改良的 措施。波恩成了当时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之一。贝多芬的幼年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 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 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 迫孩子练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起 来拉琴,不满八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 艺,十一岁的贝多芬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这种严酷的童 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 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
从1781年起,贝多芬在剧院工作的同时,跟乐队指挥奈弗学 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养、倾向 于启蒙运动的作曲家.指挥家,他对发展德国的民族歌剧、清唱 剧都曾有过贡献。贝多芬通过向这位老师学习,认识到学习德国 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并在奈弗的引导下也接受了启蒙运动的影 响,对德国当时的进步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但贝多芬 并未被艰难困苦的适遇所屈服,他设法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 他醉心于诵读和研究古代神话、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学,他 对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爱。他虽然没有莫扎 特的早熟天赋,也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他那孜孜不倦 的自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辈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进步的反封建运 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渐把追求"自由、 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 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做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 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 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把声乐和交响乐溶 为一体的最早尝试。
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 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钢琴家出入维也纳的贵族门庭,并受 到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对上流社会的幻 想。但是,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海顿,莫扎特的时代不同, 时代赋予贝多芬更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因而他一开始就不甘愿做贵族门的奴仆,而是要与贵族们有平等 的地位。后来贝多芬渐渐发现自己的资产阶级理想和当时的封建 社会有着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开始面临耳聋的威胁,使 贝多芬很快增长起一种对现实不满,对个人命运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 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恶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 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 ,而长期隐 居在维也纳乡村。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 脱开海顿和莫 扎特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他于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 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极 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贝 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 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 成了,革命的内容、戏剧性的交响乐发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种重 大革新等等,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多芬最杰出 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1815一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四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 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 笼罩着欧洲大陆。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 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创作上的英雄风格向抒情性风格转 变;作品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编欧洲各国的民 歌上。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共和主义者是有其历史局 限的。然而,贝多芬最后终于从沉默中挣扎出来,度过了他的危机 时期。从1819年起,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 斗争中来。此时他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乃 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作品都 具有深刻的意义。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 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 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 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 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 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 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 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 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 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 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 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 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 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通过对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其中四首 (即第三.五、六,九首)标题性交响曲的剖析,我们不仅可以 了解贝多芬全部创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伟大而纯真的思想,而且 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以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 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以舒柏特、门德尔逊为代表的新发展时 期。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 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普林斯顿
★ 小城中的伟人
1933年10月7日,爱因斯坦从英国登上一艘去美国的轮船,同行的有妻子艾尔
莎、助手迈耶尔博士和秘书艾伦·杜卡斯。
爱因斯坦自己也没想到,他这是在与欧洲永别。朗之万预言家般地说了一句后来果被验
证的话:
“这是一件大事。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当代物理学之父迁
到了美国,现在美国成为世界物理学的中心了。”
古老的欧洲,在法西斯主义的阴影中,黯然失色了。罗斯福的“新政”,为美国带来了
希望,也成为欧洲反法西斯的大后方。去美国,对爱因斯来说,已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了。爱
因斯坦从1921年第一次访问美国起,对美国的印象就是复杂的。美国社会的物欲横流、
追求享乐、犯罪率高、追求时髦、标新立异,他都感到不快,但他同时也发现美国社会比起
古老的欧洲,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活力。他初到美国,受到公众的崇拜,爱因斯坦曾
大惑不解:
“在这个被大家斥责为物欲主义的时代,居然还把那些一生目标完全放在知识和道德领
域中的人看作是英雄,这该是一个可喜可贺的迹象。”
美国最让爱因斯坦感兴趣的是:“我对美国科学研究机构的成就感到十分钦佩。要是我
们企图把美国科学研究工作日益增长的优势完全归功于充足的经费,那是不公正的;专心致
志,坚韧忍耐,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在它的科学成就中都起着重要的
作用。”
同时,“富裕阶层的社会意识比在欧洲的要发达得多。有钱的人认为把他的财产的很大
部分,而且常常连同他自己精力的很大部分,交给社会去支配,是自己理所当然不可推卸的
责任;那个威力无限的社会舆论也迫切要他这样做。”
爱因斯坦所要去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1930年,两个美国拥有亿万资产的兄妹,请来美国着名的教育家和学校改革家弗莱
克斯纳,请他帮助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研究所。弗莱克斯纳发现,实用型的研究所在美国已经
够多了,于是建议创办一个新型的高级研究机构,聘请各个学科的第一流学者。没有计划,
没有任务,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一切听任学者们自己的想法,研究所只负责向各位学者提
供足够的经费。弗莱克斯纳把这个机构定名为高等研究院,他就是实际的组织者。
弗莱克斯纳想,既然拥有足够的经费,就应让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们摆脱教学、行
政、日常生活琐事的操劳,他们应当研究最高级和最普遍的问题。如能招聘到一流的学者,
就不愁没有更多的年轻的杰出学者们慕名而来。在聘任通知中,弗莱克斯纳反复强调来研究
院的学者享有完全的独立性,研究院是“一个自由港,学者们在这里可以把世界看作是自己
的实验室,而无一日三餐之忧。”
1932年1月,有人建议弗莱克斯纳去加里福尼亚的帕萨迪纳,爱因斯坦正在那儿讲
学。弗莱克斯纳有些犹豫:这可是当今物理学界的泰斗,自己能请得动吗?但如果请来了爱
因斯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声名不就立刻传出去了吗?
费莱克斯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帕萨迪纳,他详细向爱因斯坦谈了研究院的宗旨及计
划。爱因斯坦听了很感兴趣,但表示每年可能还得在柏林呆一段时间。
不久之后,弗莱克斯纳又到牛津大学与爱因斯坦会面,再次邀请爱因斯坦来普林斯顿高
等研究院。当时,爱因斯坦回德国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他便有了去普林斯顿的意向。19
33年后,爱因斯坦已主动与柏林断绝了关系,去普林斯顿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费莱克
斯纳仿佛从天上掉下一个金元宝,连连问爱因斯坦有什么要求。爱因斯坦提出两个要求:一
是普林斯顿研究院要接受他的助手迈耶尔,给他正式职位;二是他的年薪只要3000美
元。并问弗莱克斯纳:“倘若在普林斯顿维持一年生活不需3000美元,还可以再低一
些。”
对第一个要求,几经磋商后终于圆满解决。可第二个要求却让费莱克斯纳为难了。一个
堂堂最高研究院里的世界着名科学家,年薪只要3000美元,这怎么说得过去呢?让不知
内情的人知道,难道不会说普林斯顿在虐待爱因斯坦吗?弗莱克斯纳觉得自己实在担不起这
个罪名。他一次又一次向爱因斯坦提议,能否把年薪提高,到最后,他几乎是恳求爱因斯坦
了。几经“讨价还价”,总算说服爱因斯坦接受16000美元的年薪。
从伯尔尼专利局开始,爱因斯坦就养成一个习惯,工作之外的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研究
时间。他把研究看成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仅凭研究去拿薪水他总觉得不安。从苏黎世、布拉
格到柏林,他讲课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总还是有的。如今到普林斯顿,所有的时间都由他支
配,他下意识地觉得有愧。
爱因斯坦对凭纯科学研究领取薪金感到难为情,这种感情也许是无意识的,但对于他而
言,又有着内在的深刻理由。他总想干些与基本的研究活动无关的事情作为生活费用的来
源。在这点上,斯宾诺莎——以金刚古琢磨匠身份为职业的哲学家——对爱因斯坦有很大的
吸引力。尽管普林斯顿研究院多次声明该院的科学家有完全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但爱因斯
坦总不想成为纯粹被社会供养的人,他忘不了一个人应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哪怕自己
的研究仍然是属于社会的。
普林斯顿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大学城,人口只有几千人。小城里古风纯朴,阳光灿烂。林
荫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道路两旁星星点点散布着一些一两层楼的小房子。红色的屋顶,白
色的墙,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每一座房子都像绿色海洋中的一个孤岛。这里似乎闻
不到金圆帝国的铜臭,听不见工业巨人的叫嚣。这里就像莱顿小城和苏黎世湖畔、柏林郊外
那样娴雅幽静,具有古老欧洲的情趣。
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这个僻静的小城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成了举世闻名
的科学圣地。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留下了数不清的轶闻趣事。人们说他在比利时王后“御笔”题赠的
诗的背后做计算;说他在鞋店的发票背面写上致答词,跑到庄严的授奖仪式上去掏出来宣
读;说他在朋友家吃饭,灵感来了,没纸就在主人家的新桌布上写下一行行公式;说他出外
找不到回家的路,打电话去问研究院怎么回家;说他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
丢了也不知道;说人家请他讲1分钟话,给1000美元,他说他不需要钱……
爱因斯坦给普林斯顿带来光荣,普林斯顿人以爱因斯坦为自己的骄傲。大学生们编了一
支歌,在马路上边走边唱:
谁数学最棒?
谁爱上微积分?
谁不喝酒,只喝水?
——我们的爱因斯坦老师!
我们的老师饭后不散步,
我们的老师时间最珍贵。
我们要请天上的造物主,
把爱因斯坦老师的头发剪短些!
随意、温和的爱因斯坦爱上了普林斯顿,这儿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欧洲大陆上的呆板和
清规戒律,他在这儿享受到一个普通人生活的欢乐,也留下了不少故事。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普林斯顿有个12岁的女孩子。放学回家后总是跑到爱因斯坦家
里去玩。妈妈发现后,把孩子狠狠训了一顿,说:你怎么能浪费爱因斯坦的宝贵时间呢?并
带着孩子向爱因斯坦道歉。爱因斯坦笑着说:
“噢,不用道歉。她带甜饼给我吃,我帮她做算术题。我从她那儿学到的东西,恐怕比
她从我这儿学到的东西还多呢!”
还有这样的故事:有一次,美国一家医院要聘请一位X光专家。一个犹太难民来求爱因
斯坦帮忙,爱因斯坦立即写了一封推荐信。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从希特勒铁蹄下逃出来的
犹太人,请求帮忙。爱因斯坦又写了一封推荐信。这样,他给4个犹太人写了4封推荐信,
让他们去争夺同一个职位,让大家哭笑不得。后来,这样的推荐信写得实在是太多了,以致
拿推荐信去求职的人还没开口,人家就说,行了,行了,收起介绍信吧。这儿求职的人每人
都有这样的一封介绍信。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群大学生说说笑笑,跑来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他回答说:
“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2小时,觉得只过了1分钟;如果你挨着1个火炉,
只坐了1分钟,却觉得过了2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英费尔德在普林斯顿是爱因斯坦的助手,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即爱因斯坦的诚恳与理智的关系。他认为这两者在爱因斯坦身上是和谐共处的。“很难找到
一个学者,其思想能在这样的程度上充满情感,能具有这样明朗的表达激情的声调,能在这
样的程度上以‘为超个人的东西服务’的激情中,从对大自然的美的陶醉中汲取养料。同
样,也很难找到一个人,他对人们的诚恳态度、对人们的爱、对人们的责任心,能在这样的
程度上出自他的思想。”
英费尔德对爱因斯坦的这一特点作了非常准确的说明。
“在物理学方面,我向爱因斯坦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最珍贵的,却是在物理学以外学到
的东西。爱因斯坦是——我知道,这样说多么平庸乏味——世界上最好的人。其实,看来这
个定义也不那么简单,而且需要作些必要的解释。
“同情——一般说来这是人的善良的源泉。对别人的同情,对贫困、对人的不幸的同情
——这就是善意的源泉,它通过同情的共鸣器起作用。当我们看到别人在斗争和痛苦的时
候,对生活和对人们的眷恋便通过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我们的感情屑て鸱从Α?
“但是,善意还有完全不同的根源。这就是建立在独立清醒思考基础上的天职感。善意
的、清醒的思想把人引向善,引向忠实,因为这些品质使生活变得更单纯,更充实,更完
美,因为我用这种方法在消除我们的灾难,减少同我们生活环境之间的摩擦,并在增加人类
幸福的同时,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在社会事务中应有的立场、援助、友谊、善意,可以来
自上述两个源泉,如果我们采用解剖学的话说,可以来自心灵或头脑。我一年一年地学得愈
来愈珍视第二类善意——它来自清醒的思维。我曾多次看到不是由清醒的理智支持的感情是
多么地有害。”
许多了解爱因斯坦的人们问自己,在这个人身上什么东西更伟大:是洞察宇宙构造的智
慧,还是对人类的每一次灾难和对社会的不公正的每一次表现的共鸣之心?这个印象在与爱
因斯坦一起在普林斯顿生活过的人的回忆录中表现得很清楚。替爱因斯坦治过病的古斯塔
夫·布基医生写道,无论爱因斯坦思想的深刻性和突然性所留下的印象是多么的强烈,然而
“他的人性毕竟是一个最大和最感人的奇迹”。布基解释道,爱因斯坦从不愿画家给他画
像,但有一个理由准能对他起作用。画家只须说这一点就够了:爱因斯坦的画像或许会——
即便是暂时的——帮助他摆脱贫困,于是爱因斯坦就毫无怨言地陪上许多个小时,让这个可
怜的人给自己画像。布基说,大街上的过路人在看见爱因斯坦的时候总是露出善意的笑容。
面对他们的笑容,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在普林斯顿,人人都认识他。
“甚至在普林斯顿这个小小的大学城里,所有的人都是用贪婪的好奇眼光看着爱因斯
坦。在我们一起散步时,我们总是避开那几条繁华的大街,专捡野外和行人寥落的小街。比
如,有一次,一辆小汽车里的人请我们稍等片刻,从汽车里钻出一位已经不年轻的带着照相
机的妇女,由于激动脸都红了,她请求:
‘教授先生,请允许我给您拍一张照片。’
‘请吧。’
他安详地站立了几秒钟,然后继续自己的谈话。
我相信,过了几分钟他就忘了这件事。
有一次,我们走进普林斯顿一家影院看电影,我们买了电影票,走进挤满人的前厅才知
道,还要等15分钟才开映。
爱因斯坦提议走一走。出来时,我向检票员说:
‘我们过几分钟就回来。’
可是,爱因斯坦感到不安。
‘我们已经没有票了,您会认出我们吗?’
检票员笑了,他认为这是教授开的一个很成功的玩笑,就对爱因斯坦说:
‘是的,教授,我大概会认出您的。’”
到美国之后,爱因斯坦的生活相对安静下来,很少出门。1935年5月,他到百慕大
作短期旅行,这是爱因斯坦最后一次离开美国外出旅行。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移民签证。
除此之外,爱因斯坦与外界接触也比较少,但这并没减少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魅力。
1934年1月,罗斯福总统在白宫接见爱因斯坦夫妇。1938年10月,在纽约东
北郊预计于1939年春季开幕的世界展览会工地上,美国人把一些纪念品装在一只坚固的
金属封包里,其中包括请爱因斯坦为5千年后子孙写的一封信,准备等5千年(即公元69
39年)后让后代子孙把它掘出来打开。
爱因斯坦的信是这样写的:
“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
已利用机器的力量横渡海洋,并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
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角落互通讯息。
“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
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
所有的人一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
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
“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
1940年10月1日,爱因斯坦、玛戈特和海伦·杜卡斯在特伦敦大法官菲利普·福
尔曼的主持下,宣誓成为美国公民。
但爱因斯坦仍保留瑞士国籍。
1943年5月31日,爱因斯坦与美国海军军械局烈性炸药与燃料组签订顾问合同
(后来合同延长到1946年6月30日)。顾问费每天25美元。
1944年,在堪萨斯州,爱因斯坦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的手稿,以600万美
元拍卖,作为对支持战争的捐献。
★ 神圣的孤独
到普林斯顿后不久,爱因斯坦就写信给比利时王后,发出了内心的苦闷:
“我把自己锁闭在毫无希望的科学问题中,我老了,自从我到此地与社会隔绝以后,更
是如此。”
1934年,爱因斯坦的好友埃伦费斯特自杀,爱因斯坦认为导致埃伦费斯特走向死亡
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为科学家的埃伦费斯特对解决科学在他面前提出的任务感到力不从心。
这是对朋友之死的分析,同样也是自己处境的深切感受。
统一场论问题仍是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研究的主要内容。但关于统一场论的工作是在和
任何有影响的和广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团体完全隔离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次,理论没掌握任
何可以用解释某种实验的难解结果使广大物理学界感兴趣的材料。理论的“内在的完备”同
“外部的证实”没有找到一个交叉点。这一次,“内在的完备”成了唯一广泛的东西——只
要可以设想出来。涉及到了初始的假设,它们无须任何附加的假说便可解释物理过程的全部
总和,而不管这些过程是由什么样的场所引起的。但是,这些初始假设同能赋予假设以可靠
性的实验却联系不起来。
在孤独中研究统一场论的爱因斯坦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独之中。
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似乎愿用全部时间来保障对统一场论问题的“孤独”思考,但他
的思考又常被人们打断。许许多多人期待爱因斯坦的忠告、帮助、演说。在大
Ⅵ 世界着名的科学家有哪些人
1、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或译亚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也是质能等价公式的发现者。
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原理”,他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国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
他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进行发明创造的人。
3、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英语: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在电磁学及电化学领域做出许多重要贡献,其中主要的贡献为电磁感应、抗磁性、电解。
虽然法拉第没有得到足够的正式教育,却成为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4、孟德尔
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门德尔,德语: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一位奥地利遗传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遗传学的奠基人。
孟德尔在1856年至1863年间进行了着名的豌豆实验并建立了许多遗传法则,并提出孟德尔定律。
5、杨振宁(英语: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在统计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等领域贡献卓着,在物理学界影响力很大。
他曾在抗日战争时的西南联合大学念本科、硕士,后赴美念博士。他与李政道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
Ⅶ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百个瞬间的发明人发明年份发明人国度是什么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在此世纪之交,由《钱江晚报》策划撰稿、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现给少年读者,意义深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迎接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的必由之路。
书 名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
作 者
路甬祥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4-01
目录
1图书简介
1、图书简介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飞机的发明,第一枚火箭的升空,门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青霉素的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的发明,集成电路的出现,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的建成,激光的发现,PC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多利”克隆羊的降生……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改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确实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人们渐渐建立了走一条与自然协调,利于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现给少年读者,意义深远。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极佳的少年儿童自然科学科普读物。
其中,有一些被选入小学生五年级教书本!
序
1.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
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
3.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
4.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
5.空调:这里四季如春
6.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7.“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
8.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
9.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
10.真空三极管:“放大”了的电子世界
11.洗衣机:解放妇女劳动力
12.“毛里塔尼亚”号:海上“移动城市”
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
14.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
15.霓虹:不夜的明珠
16.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
17.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
18.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一分钟生产一辆车
19.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个整块的
20.噬菌体:细菌的天敌
21.环流图案:勾勒出大气层运动的轨迹
22.卡介苗:赶走结核病
23.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
24.冰箱:开启了一个“清凉世界”
25.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
26.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
27.电视:打开新世界的窗户
28.青霉素:细菌的克星
29.地幔对流: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
30.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
31.拉链:天衣无缝
32.微波通信线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33.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
34.心脏起搏器:给人的心脏加把力
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
36.尼龙:开辟了纺织新天地
37.雷达:人类的“千里眼”
38.图林机:图林的杰出贡献
39.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
40.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
41.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
42.首座核反应堆:人类登陆原子新世界
43.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
44.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
45.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
46.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
47.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
48.微波炉:炊用炉具的革命
49.晶体管: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50.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灵通
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
52.录像机:昔日重来
53.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
54.DNA破译: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
55.核潜艇:隐蔽杀手
56.第一座核电站:恶魔变天使
57.避孕药:为优生优育作出杰出贡献
58.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高远位置资源
59.激光:人类的希望之光
60.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人类忠实的耕耘者
61.第一颗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
62.抽水马桶:冲去生活的烦忧
63.“东方”1号:加加林飞离地球
64.夸克模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65.断手再植:中国医生的创举
66.IBM360:身价50亿美元的电脑
67.杂交水稻:开创稻谷培育新纪元
68.电视电话:天涯若比邻
69.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国人的骄傲
70.心脏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里
71.板块构造说:地球像积木
72.深海钻探:海底世界真奇妙
73.智能机器人:像人一样聪明
7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75.“阿波罗”飞船:从地球到月球
76.“质子”号火箭:将人类送入太空
77.PC的诞生:计算机走向大众
78.CT扫描仪:二十世纪的“照妖镜”
79.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80.游戏机:电子时代的时尚娱乐
81.移动电话:现代“顺风耳”
82.中子弹:但愿它的诞生就是终结
83.试管婴儿:人类的新孩子
84.告别天花:恶梦完了
85.“哥伦比亚”号:人类的登天之梯
86.乙肝疫苗:人类健康有保障
87.数字式电视机:未来电视的雏形
88.五笔字型:中国汉字再创辉煌
89.多媒体:电脑魔术师
90.人类基因组工程:掀开生命天书
91.环球网:二十一世纪的大众媒体
92.“生物圈”2号:去别的星球生活
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
94.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
95.航天器对接:科学在太空握手
96.克隆羊:生物学界的大地震
97.“探路者”号:首访火星的使者
98.人机对弈:挑战人类自我
99.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号升空:建设国际空间站
Ⅷ 我是一名对物理比较感兴趣的初中生我想知道一些关于我过的物理学家的事
陈难先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2000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在国际上明确提出凝聚态物理和应用物理中玻色、费米及晶格三大类逆问题,并发展了独特而系统的方法,得到一系列新结果。在晶格比热逆问题研究中发展并统一了爱因斯坦与德拜的经典工作。在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库研究中提出了由晶体结合能到对势的严格简捷公式并发展了EAM多体势,为复杂材料性能预测建立了良好基础。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
资深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了开拓性的突出贡献。开创了我国抗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和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的新领域。同时在固体物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完善了超导电的双带理论,提出了凝聚态的新的电子理论(TFDC),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丁大钊
已故院士
核物理学家。江苏苏州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院科技顾问。1959年参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提出并发展了一种确定径迹气泡密度、进而鉴别粒子的方法,为鉴定与分析反西格马负超子事例解决了关键问题。60年代初负责轻核反应实验小组,为完成氢弹研制所需部分基础数据的测量准备了条件。70年代中期及以后负责开辟快中子核反应γ谱学分支学科,并领导热中子辐射俘获与原子核巨共振研究。80年代负责串行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的实验区建设,建成适于进行精细核反应谱学与核结构研究的实验室。1990-1995年兼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负责同步辐射应用并参与建议高性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近年来负责开展“加速器驱动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的研究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方 成
现有院士
天体物理学家。江苏江阴人。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首先系统掌握与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并发展了整套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在太阳活动体结构和大气模型、耀斑谱线不对称性和速度场、耀斑动力学模型和光谱诊断等研究中获重要成果;主持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座太阳塔、创建了太阳塔实验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甘子钊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广东信宜人。1963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60年代初对半导体中隧道效应做了较好的工作,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70年代初在发展我国大能量气动激光上做出贡献。70年代后期提出一个基本正确的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80年代初发展了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80年代中,在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前沿,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极化子、杂质共振态等方面做出一些贡献。1986年以来,在我国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管惟炎
已故院士
物理学家。江苏如东人。1957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低温与超导的研究。50年代对反向卡皮查热阻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解释了当时文献上存在的理论与实验间的严重分歧。60年代以来在中国首先倡导并进行强磁场超导材料与超导磁体的研制,合作研制出多种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材料;解决了第二类超导体临界场与临界电流的起源问题;研究发现了超导体在磁场中转变时的负磁阻效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何泽慧
资深院士
核物理学家。女。原籍山西灵石,生于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贺贤土
现有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浙江镇江人。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中作出了突出成绩。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专家组工作,为我国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较低温度下局部热动平衡点火发展到非局部热动平衡燃烧的模型。与研究群体一起获得我国首次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电磁波产生自生磁场的正确表达式及首次Vlasov—Maxwell方程组导得立方—五次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它的孤立波解,并获得了粒子在孤立波中加速机制、等离子体相干结构小尺度湍流等多项创造性成果。在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近可积哈密顿系统Pattern动力学和时空混沌研究,国外文献评论为发现了上述系统的时空混沌和一种新的途径。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洪朝生
资深院士
物理学家。北京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研究员。是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1950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发现了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与霍耳效应的反常行为,并提出了半导体禁带中杂质导电的新概念。20世纪50年代以来,创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低温物理实验室,建造氢、氦液化系统,开始了低温、超导研究,并进一步开拓低温制冷与实验技术研究;参与创办中国科技大学低温物理专业;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致力于低温工程技术与低温物理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开发;积极参与中国制冷学会和国际低温工程理事会的学术组织工作,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获国际低温工程理事会2000度门德尔森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 昆
已故院士
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原籍浙江嘉兴,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半导体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国际水平的成果,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50 年代与合作者首先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即“黄-佩卡尔理论”;首先提出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及有关的基本方程(被誉为黄方程)。40年代首次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 X光漫散射的理论(被誉为黄散射)。证明了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的等价性,澄清了这方面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润乾
现有院士
天体物理学家。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衡山。1958年毕业于德国席勒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长期从事恒星物理研究。在双星非守恒演化、星风冲击波理论和星风物质损失等问题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发现了双星有物质损失和角动量损失情况下的各种复杂因素,将双星非守恒演化奠定在严密的数理基础上;与Weigert合作,最先提出星风冲击波理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为紫外和X射线卫星的大量观测结果所证实;与Weigert合作,发现对流超射对恒星演化的重要效应,并提出用造父变星的演化程来判别对流超射区大小,从而可以利用天文观测确定对流超射的方法。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胜年
现有院士
核物理学家。江苏太仓人。1950-195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1952- 1955 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工业研究生部顾问。测定或澄清了(国外有分歧的)核能利用所需要的某些核数据。完成了各种能量中子引起铀、钚、钍核素以及铀-238、钚-240自发裂变体系的实验。建立方法与装置,完成了金属铀本底中子的测定。1979年后,与合作者一起对锎-252自发裂变这种典型的低激发能裂变进行了系统的详细的实验,观察到高动能事件碎片质量分布上的精细结构,并得出氚和α粒子伴随裂变(三分裂)的各种关联特性。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祖洽
资深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湖南长沙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该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作了理论计算并纠正了苏联专家设计的临界大小数据。近年来在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及浸润相变理论及噪声在随机系统中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家明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云南昆明人。196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1974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子分子测控科学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发展了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应用量子电动力学于高能原子过程,阐明了电子轫致辐射过程(高能光子能区)和辐射复合过程的内在关系;建立相对论性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为分析高离化度、高Z原子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建立了理论基础;建立了非相对论性多重散射的分子自洽场理论计算方法,并阐明分子里德伯态的电子结构;同时建立了原子超越自洽场的多通道理论计算方法,以阐明电子关联效应。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惕碚
现有院士
高能天体物理学家。生于重庆北碚,原籍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宇宙线与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宇宙线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在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倡议和组织开拓了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银河系γ射线源的统计模型并获国际共识。建立了寻找超高能天体的计算公式,已成为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数据分析的一个标准方法。建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和研究快速变化现象的时域谱方法,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猷
资深院士
物理学家。原籍广东潮阳,生于北京。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建筑声学的研究,是房间声学中简正波理论,所提出的简洁的简正波计算公式和房间混响的新分析方法已成为当代建筑声学发展的新里程碑,并已广泛应用。50年代领导设计建造了具有独创性的中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提出了语音统计分析分布的新理论,成功地领导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并在吸声结构、喷注噪声及其理论和应用、环境科学、非线性声学等多方面提出重要理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欧阳钟灿
现有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福建泉州人。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1984年相继获该校物理系理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中生物膜液晶模型理论、液晶物理及应用基础理论等研究。从曲面变分技术导出了用曲面曲率及其微分表示含自发曲率膜泡的普遍形状方程;首次从理论上预言应存在着半径比为2的平方根与无穷的两种亏格为1的环形膜泡并获实验完全证实;提出了突破Helfrich流体膜框架的手征膜理论;合作发现了膜形状方程的四类解析解;提出D∞h对称液晶光倍频理论并与实验完全符合;给出了超扭曲液晶盒弱锚泊条件下指向矢的严格解。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桓武
资深院士
物理学家。原籍湖北麻城,生于吉林长春。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关于原子核、双粒子化学键、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教学培训和学术组织领导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伟长
资深院士
物理学、力学、应用数学家。江苏无锡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我国力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的奠基人之一。创建了板壳内檩统一理论和浅壳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波导管理论、奇异摄动理论、润滑理论、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法、穿甲力学、大电机设计、高能电池、空气动力学、中文信息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学森
资深院士
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曾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多领域取得出色研究成果,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1991年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曲钦岳
现有院士
天体物理学家。山东牟平人。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进行研究的天文学家之一。在中子星、X射线源、γ射线源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与合作者得出了关于脉冲星能损率-特征时标的统计曲线,并澄清了国际上关于JP1953是否为中子星的争论;与合作者提出了反常中子星可能是致密星体的一种新类型,并得出了反常中子星的质量极限;提出了某些形态特异的超新星遗迹的理论模型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沈文庆
现有院士
实验核物理学家。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合作者一起在73MeV以下的12C+209Bi发射粒子研究中,证实低能核反应中有大质量转移反应引起的α粒子发射。研究证实轻系统存在深部非弹性散射,并证实了有非完全深部非弹性散射的新反应机制。在负责兰州国家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区建设与组织一批实验方面作出重要贡献。80年代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用软件修正方法获得当时国际上最佳的质量与电荷分布,测到4个新核素。测量了准裂变的物理特性和质量弛豫时间并分析了对合成超重核的影响。9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和学生一起,提出了适用于低能和中能的核反应截面参数化公式;发展了用BUU方程计算反应截面的新方法,指出了轻丰中子核的中子分布弥散度增加的原因。研究得出了轻反应系统核态方程和介质中核子-核子作用截面。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学础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江苏溧阳人。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了光学补偿双光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发现了声学局域模。发展了傅里叶变换光热电离谱方法,使硅中浅杂质检测灵敏度有数量级的提高。提出和首次实现了带间跃迁、激子跃迁诱发并共振增强调制和回旋共振光谱方法。发展了高压下调制吸收光谱测量方法。对超晶格量子阱、半磁半导体和非晶半导体光谱等作了大量研究,着有《半导体光学性质》等书。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定强
现有院士
天文学家。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现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LAU)第9委员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主席、中国科学院天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北京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在大望远镜光学系统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折轴系统,提出了透棱镜改正器,这些工作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好评,并已在国内外的一些望远镜中应用。和王亚男研究员共同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光学系统优化程序,自1972年以来用于我国天文光学系统的设计中。和王绶馆院士共同提出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现正在研制中。领导研制成我国第一个双折射滤光器、第一个主动光学实验系统。在大望远镜总体方案、非球面光学系统、高级象差、光学系统优化、双折射滤光器、主动光学等方面完成了多项研究,共发表论文58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中国科学院奖四次,均为第一完成人。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汪承灏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生于江苏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建立了压电晶体表面激发的广义格林函数理论,它构成现代声表面波技术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个普适的表面激发理论,给出了压电晶体表面源产生的衍射场严格分析,克服了流行的角谱理论的缺陷;得到了声表面波在表面栅阵产生散射场的准确表达。发展了一些声表面波和高频体波器件和系统。根据对压电振动系统电气负载特性的研究,提出压电可调频换能器的结构和压电振动阻尼原理。还开展了单一空化气泡声致发光的研究,发现除光辐射外还存在电磁辐射,并证明辐射均发生在空化的闭合瞬间。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迅
现有院士
表面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1934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无锡。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0年该系研究生毕业。复旦大学教授。对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的结构和电子态做了系统研究,其中对InP极性表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在多孔硅研究方面发现多孔硅的光学非线性现象,实现多孔硅的蓝光发射并被国际上引为1992年多孔硅研究的6项进展之一,发现多孔硅发光峰位钉扎现象,测量了多孔硅/硅界面的能带偏移。在高质量锗硅超晶格的研制、锗硅量子阱和量子点物理特性的研究、新型硅锗器件的合作研制等方面作出多项创新成果。领导建成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领导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式枢
资深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江西宜黄人。194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特别是核多体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50年代应用壳模型理论处理μ介子和光核效应,被称为“吴模型”。建立和发展了格林函数方法和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以及推广的组态混合法;利用格林函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零温和有限温的核性质、核结构与相对论多体问题,得到了有限温与相对论等效相互作用的严格表达式。提出了相位介电测井新方法,解决了判断油田水淹层的难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席泽宗
现有院士
天文史学家。山西垣曲人。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天文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提出了从史书中鉴别新星的7条标准和区别新星与超新星的2条标准,从中、朝、日3国的历史文献中找出90个疑似新星,其中有12个可能属于超新星,并讨论了这12个超新星和当今观测到的超新星遗迹以及射电源的关系。提出木星的伽利略卫星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战国时期即已观察到木卫3。对马王堆出土的天文资料和敦煌卷子中的天文资料做了系统研究。对天文学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也做了深入的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冼鼎昌
现有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及同步辐射应用专家。广东广州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在科学规划、物理设计、工程设计等方面都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同时解决了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专用模式运行下其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上正在运行的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水平,并已利用同步辐射进行研究工作。发展了相对论不变的相空间计算方法、累积量变分法、解析延拓法等,在经典规范场、介子四维波函数和格点规范场理论研究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与国外同时提出X光光声EXAFS的设想,开拓了同步辐射应用的新领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谢家麟
资深院士
加速器物理学家。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河北武清。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美期间,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于60年代初领导完成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目。80年代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设计、研制和建造。90年代初领导建成北京自由电子激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熊大闰
现有院士
天文学家。原籍江西南昌,生于江西吉安。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首席科学家。在恒星对流理论以及与之有关的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中,摒弃了传统的混合长的对流理论,发展了一种独立的非定常恒星对流的统计理论和一种非局部对流的统计理论,并成功地将它们用于变星脉动和大质量恒星演化的理论计算,解释了变星脉动不稳定区红端边界,克服了传统理论在大质量恒星演化计算中着名的所谓半对流区的理论困难。较之传统理论,新理论得到与观测更为相符的结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徐至展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主持激光核聚变研究,在实现激光打靶发射中子、微球靶压缩、建立总体计算机编码及建成6路激光打靶装置等项重大成果中均有突出贡献。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领域,特别是在非线性过程或不稳定性研究方面,从实验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取得多项开创性重要成果。在X射线激光领域,1981年已实现粒子数反转并发现新反转区;首次在国际上用类锂和类钠离子方案获得8条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最短波已达到46.8埃。在强场激光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是在新型超短超强激光、强场激光与原子、分子、电子、团簇、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等研究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福家
现有院士
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镇海,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给出复杂能级的衰变公式,概括了国内外已知的各种公式,用于放射性厂矿企业,推广至核能级寿命测量,给出图心法测量核寿命的普适公式;领导实验组用γ共振吸收法发现了国际上用此法找到的最窄的双重态。在国内开创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在束箔相互作用方面,首次采用双箔(直箔加斜箔)研究斜箔引起的极化转移,提出了用单晶金箔研究沟道效应对极化的影响,确认极化机制。代表性专着有《现代原子与原子核物理》。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立铭
已故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江苏溧水人。 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
Ⅸ 陆家羲在数学方面有什么成果
陆家羲是中国组合数学家,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市民家庭。父亲是个收入低微的小商贩,母亲没有职业,靠给别人缝洗衣服弥补家计的不足。他是这个家庭的独子,5岁开始上学,先后在上海正德小学、声扬中学和麦伦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父母亲辛劳节俭给他提供的读书机会,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初中毕业后,因父亲去世家境困窘而中断学业,并到公共汽车五金材料行当徒工。工余时,他仍孜孜不倦地读书自学,立志日后要攀登科学高峰。上海解放后,他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的统计训练班。短期学习后,于1952年5月被分派到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科担任统计工作。在此期间他自修了高中课程和俄语,并广泛涉猎天文、地理、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1957年在职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接受高等教育。1961年毕业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担任助教。高校调整时该校下马,他被调入包头市教育系统,先后在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头8中、包头5中、包头24中以及包头9中等校担任物理教师直到逝世。
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期间,一次,他阅读了一本名为《数学方法趣引》的书——这是对他一生道路有决定意义的一件事。这本书是我国老一辈数学家孙泽瀛编写的数学普及读物。书中所介绍的两个问题——“柯克曼女生问题”和“斯坦纳系列问题”强烈地吸引了他,使他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愿望。此后,对这两个组合设计问题的追求再也没有同他的生活分离。
他的本行专业不是数学。尽管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课,但对从事数学研究工作是远远不够的。50年代末期的中国也还没有开始对组合数学的系统研究,没有中文的参考书。他也难以找到向这方面求教的行家。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和条件下,他靠顽强的毅力而闯入组合设计领域。
对于一个外行来说、起步时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女学生问题”如果对于较小酌阶数,还可以作为一种数字游戏,以拼拼凑凑的方式去寻求答案。但随着阶数的增大,设计问题的成功已远非碰运气所能奏效的了。在众多的(甚至近乎天文数字的)可能排列组合中去搜寻少得可怜的正确组态真犹如大海捞针,即使是现代高速计算机也难以完全胜任。这里的关键是要掌握现代设计理论的方法和工具。意识到这一点,他感到首先必须去艰苦地学习,才能尽快地进入前沿而想方设法地学习。笔者曾经有幸在他生前于1983年大连会议上听他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从一名数学外行最终得以入门进到组合设计的前沿,一要感谢孙泽瀛先生的小册子,它确实对我是一个有趣的向导;二要感谢那些可供不同层次读者学习的专业书籍。我没有时间也不需要从头到尾去读大部头的专论。我是带着问题学,实用主义式的。我当然还要感谢国内外数学界前辈和同行的工作,他们的文章为我打好了基础,也使我从中借鉴了不少好的方法。”这就是他所选择的学习道路和研究方式。
这既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进入大学后,他借阅有关的书籍,逐一学习自己不懂的数学概念、术语、方法,学习组合设计理论的方法。他边学边实践,搞懂了就去联想、构思,从实用中尝到甜头,提高信心,再进一步学习。这个期间,他先后学习了近世代数、初等数论、0—1矩阵理论、有限几何、差集理论以至正交拉丁方理论等多个数学分支。热切地追求真理的愿望和顽强执着地向既定目标迈进的精神,使图书馆、资料室、走廊灯下、校园僻静处都成了他的数学天地。在这个天地中,他的辛劳勤奋不仅使他以优异成绩取得物理专业的毕业文凭,而且完成了他自己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在攻克“柯克曼女生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工作以后,他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为了能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再在自己心心思念的两个数学问题上投入力量,他投入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不分日夜、没有节假、理发周期一再增长、简单的饮食乃至婚姻大事也一直被忽略到37岁的年纪。人们都知道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既类似马厩,又宛若马铃薯窖。但是谁又能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艰难程度相比呢?陆家羲一家4口挤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这既是卧室,又是厨房和写字间。室内仅有一些陈旧的家俱和寒酸的衣物。唯一的一张可写字的桌面要让给上学的女儿用。他是趴在多处贴补了旧报纸的破土炕上演算着世纪性难题!包头地处边睡,信息闭塞,资料缺乏。为了查阅文献,他除了通过各方面关系与一些高校的图书资料部门取得联系外,还不时要千里迢迢自费进京。他唯一的业余爱好是欣赏京剧唱段,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的京剧唱片换成了英语唱片。他的一切:家庭生活、时间、精力和有限的金钱都完完全全地付给了唯一的目标——攻克尖端、他逝世后,他的女儿在“悼念爸爸”的短文中遗憾地写道:“爸爸,您走得这样匆忙……您前几年提出要照一张全家福,可一直没抽出时间。如今,我们只有把这张全家福印在心上了。”他的妻子曾说:“……是祖国和人民将他培养起来的……他所以不分昼夜地拼,更重要的还是要干出成绩来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从1961年到1983年,他共撰写了20余篇研究论文。这些论文除6篇于他去世前后在美国《组合杂志》上发表外,其余均在国内投稿,但结果不是退稿就是石沉大海。
当然,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数学会有关同志曾于1984年专门就此查询了陆所投稿件的处理情况,发现有的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文革期间,一些学术性刊物已处于实际上停刊的状态);有的是稿件本身的原因(信息的不灵,时间的滞误使国外已枪在前面);也确实有的应归咎于审稿方面(对问题的价值的不理解或判断的失误。最不能让人原谅的是对第2、3两篇的轻率处理,它使我们丢掉了在RB[3,1;V]和RB[4,1;V]方面的优先权)。但不论是哪种因素,对当时的陆家羲来说都是不公正的打击。面对这一再的挫折和不幸,他没有气馁,更没有自暴自弃。对接到的退稿,他或是加以修改,充实后再投、改投,或是更上一层,对新的高度发起下一轮冲击。
他所受到的不公正还不止这一方面。在极左思路泛滥和文革灾难时期,他时常受到一些人的巩笑,说他是“傻子”,有“精神病”;他还被指责为追求名利、不务正业;甚至有一段时间被扣上“不问政治、走白专道路”的帽子,送到干校去集训,接受批判,进行劳动改造……研究成果的不被承认,生活上的窘困,政治上的受压抑,统统压到了他那高度近视的、饱经沧桑的身体上。但是,他以惊人的顽强挺住了,凭着对事业的追求,凭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一颗耿耿爱国之心,他含辛茹苦、百折不挠,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喜悦。1983年7月,他应邀在全国首届组合数学会议(大连)上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中外学者的一致称赞。国际组合论界权威性刊物,美国的《组合论杂志》A辑分别在1983和1984年的两期上,以总共99个印刷页的惊人篇幅连载了他的6篇论文“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我国数学界的一级刊物《数学学报》也在1984年底全文发表了他解决“柯克曼女生问题”的重要论文。为了使他能更好地从事前沿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开始商调他去任教,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拟邀他去合作研究。美国《数学评论》杂志主管编辑则函请他担任该刊的评论员。1983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国数学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破例邀请他作为唯一的中学代表并在会上作报告。
1983年10月30日晚,他从武汉返回包头家中,兴奋地向他的妻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这几个月来内心的感受:研究成果所受到的重视国内外学术界给他的赞誉,自己进一步攻关的打算……。他妻子事后追忆说,她第一次见到他笑得这样爽朗,这样欢快!是的,他笑了,但是这已是积劳成疾的他的最后笑声。当夜凌晨,他带着成功的喜悦和未竞事业的遗憾长逝了!
他不幸早逝后,国内外数学界许多专家学者、学校、部门纷纷发来唁电、唁函表示惋惜、悼念。包头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授予他特级教师称号。在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吴文俊等主持的首届刘微数学讨论班上专门安排了一个介绍他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1984年10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他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底,国家科委又将他的大集成果评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也是他理所当然应当得到的荣誉。
1984年9月,我国组合数学界组织的“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委员会”对他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工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众所周知,1960年Bose等证明了t>1时欧拉猜想不成立;1961年,汉纳尼给出并证明了k=3和4时的B[k,λ;v]设计存在的充要条件。这是区组设计理论中的两大举世闻名的成就。陆家羲关于大集的成果可以与上述两大成就相媲美,并将同它们一起载于组合数学的史册”。国际着名的组合数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门德尔森在83年7月访华时赞扬陆家羲的上述成果是“组合设计领域中20年来的重大成就之一”,称他是“一位很好的组合学家。”多伦多大学校长在来信中则称陆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对陆1961年至1965年未得发表的关于柯克曼女生问题的解决方法,威尔逊等国外学者也表示了极大的兴趣。1988年8月,根据国内外学者的倡仪,在安徽屯溪召开了以纪念陆家羲先生为主旨的“区组设计国际会议”,中国数学会并委托内蒙古数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编辑出版《陆家羲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