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川省泸州市市中区有好多城市人口,经济情况怎么样啊.
泸州市下辖四县三区城区人口65万。总人口479.63万人,男女结构240∶221,人口自然增长率4.2‰
最新GDP报道:
2007年是泸州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后发展最快的一年,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完成计划目标是近20年来最快、最多、最好、最全面的一年,多项指标迈上新台阶,GDP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是自1985年以来最快的一年,增速列全省第二位,是近10年来最好的一年。人均GDP9472元,比上年增长14.5%,超额14.1%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2007年,全市进一步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出台加快酒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经济在园区建设、新产品开发、龙头企业壮大、新增长点培育等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发展加快、规模迅速壮大,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5户,比上年净增77户,完成增加值129.2亿元,比上年增长34.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8.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
2007年,在“酒业发展年”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酒业发展迅猛,酒类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同比增长49.9%,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15个百分点。化工行业继续壮大,完成增加值20.2亿元,同比增长10.3%;机械行业发展加快,完成增加值9.1亿元,同比增长35.3%;古叙煤矿开发稳步推进,能源行业完成增加值23.6亿元,同比增长24.4%。2007年酒业、化工、机械、能源四大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99.1亿元,同比增长32.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2.7%,拉动增长24.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产量197.2万吨,是自2001年来总产量最高的一年。此外,全市消费需求增长加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3亿元;投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新签外来投资项目610个,(其中上千万元以上项目232个),投资总额179.8亿元;出口需求大幅度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192万美元。
由于企业生产、销售、效益大幅度增长,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0.1亿元,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18110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67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30元。
⑵ 南充和泸州泸州哪个地方经济好
泸州富些,泸州是工业城市,又在长江黄金航道上!南充是半农业城市,但是交通比泸州发达。
1、地理位置南充占优势,泸州既然是四川的南大门和经广西的出海通道肯定就有点偏。距成都3个多小时车程,重庆近点,渝泸高速通车后一个多小时车程。南充虽说是川北实际靠中间,出行比较方便。2、老达成铁路1997年11月已经通车,改扩建工程也于本月完工通车,泸州铁路主要拉煤,出远门的到隆昌或重庆乘火车。3、泸州机场目前为川内第三大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昆明等地航班。4、说到石化基础,泸天化最早引进尿素生产设备,现在是中国工业企业500强。南充的龙岗气田确实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特大型优质气田,也是川气东输的重要组成部分。5、泸州临长、沱两江,国际集装箱码头为川内最大,泸州海关2008年征税11.6亿。6、泸州又称小山城,没有南充平坦,因此公共交通发达。另外,泸州还是国家卫生城市(也不是一尘不染)、双拥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市(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十里滨江路还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⑶ 泸州是什么地方
泸州,是我爱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心里永远漾着酒香的美丽城市。温馨,浪漫,多情,犹如美丽少女,在水一方。
泸州是四川省的一个市。共有五县三区:即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合江县,叙永县,泸县,古蔺县。市中心位于江阳区,次市中心位于龙马潭区。江阳区和龙马潭区隔江相望。古时泸州称为:江阳。阳,即山南水北。故此,江阳区是在水的北面。而这个水,就是长江。而实际上,现在的江阳区区不仅仅是长江以北,沱江以南的地区,还包括了张坝一直到与合江接界的地区。
再者,泸州的美称是“酒城”。泸州老窖,即明朝的酒窖,是泸州的标志了。
一下是引用资料:
风光旖旎的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地处长江和沱江汇流处。辖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和泸县、合江、叙永、古蔺四县。幅员12243平方公里,人口462万。气候温和,物产富饶,荔枝、龙眼等佳果久负盛名。境内江河纵横,素有"鱼米之乡"、"天府粮仓"之称。泸州又是多民族聚居地,民风纯朴,民俗独特
两千多年历史铸成的泸州,位于祖国锦绣天府之南,辖三区四县,市区为长江与沱江所环绕,是四川出海的南通道和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岁月汤汤,勤劳智慧的泸州人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使泸州成为闻名遐迩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泸州古称江阳, 夏、商时属梁州之域,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设置江阳县,萧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1949年,设置泸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泸州专员公署,1983年泸州市改为省辖市。 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为泸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文物古迹。汉代画像石棺、 宋代报恩塔、四百年国宝窖池、明代龙脑桥、明代玉蟾山摩崖造像、 清代春秋祠、清代尧坝镇东岳庙及古街道民居群等古迹遍布泸州境内。美丽富饶的土地,生生不息的文化,孕育了泸州人不屈不挠、奋发拼搏的精神品格。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筑城于合江神臂崖坚持抗战35年之久,“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由此而得名。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遗址、泸州起义指挥部、朱德纪念馆以及朱总司令亲笔题写的“救民水火”、“护国岩”等革命遗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气候温和,五业兴旺。泸州北部为准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南部山区气候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之分,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点。
土地肥沃,物产富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农、林、牧、副、渔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成为四川省的粮、猪、林、烟、果、中药材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罗沙贡米、泸州桂圆、合江荔枝、纳溪柚子、古叙优质“云贵型”烤烟等,远近闻名。
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合江福宝森林公园、古蔺黄荆老林、叙永画稿溪、张坝桂圆林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
工业发达,商贸繁荣。泸州是一个以酿酒、化工、机械为龙头,轻重工业并举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泸州老窖”、“古蔺郎酒”举世闻名,使泸州拥有“酒城”的美誉。年产合成氨80万吨 、尿素124万吨的泸天化(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被列为全国十八个化工基地之一,中国500家 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长江工程机械集团属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集团之一 ,以长工集团为龙头的50多家机械工业企业可生产近20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规格的机械产品。医药、建材、精细化工、印刷包装业等都具有相当规模。储量丰富的天然气、古叙优质无烟煤,使泸州成为西南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泸州为云、贵、川、渝四省市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商品市场繁荣,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一大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综合集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佳乐广场、王氏商城、沱江批发市场、 电脑商城等都具有较大的辐射力。�
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泸州,历来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交流中心。早在宋代年间,泸州就与成都、重庆一道跻身于全国26个大商业城市之列。今日泸州,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发达,321国道纵贯全境 ,并有大纳(贵州大方至泸州纳溪)公路沟通,是四川最便捷的出海南通道。隆纳(隆昌到纳溪)高速公路已建成并与成渝高速公路相连接。泸州至北京、上海、广州、海口、昆明 、贵阳等地的直达航班已开通。泸州港已成为四川长江上游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的港口和四川省的长江第一大港。泸州港集装箱多用途码头是年吞吐量5万标箱的直立式综合性码头。 通讯网络先进高效。已建成国内互联网上规模最大、信息最齐全的酒类专业网— —中国酒类信息网。中国西部农副产品市场信息网、中国液压元件信息网 、中国名酒信息网即将建成。城区建设已初现大城市雄姿。人居环境优越,滨江路荣获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良好范例称号。城区绿化覆盖率4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7平方米。投资软环境极大改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加强。�
文化发展,科技进步。伴随经济的发展,泸州市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广播、 电视、体育等事业迅速发展。市内有泸州医学院、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7所,专业科研机构20个,三甲医院 1个,二甲医院11个,科技人员近6万人,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部委、省级奖项。大力实施 “科教兴泸”战略,开展了科技人才库、科技项目库建设,启动了民营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以生物技术、绿色环保、信息技术工程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全市“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5%,广播电视实现了市到县区光纤联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⑷ 泸州怎么样
源很丰富,特别是天燃气。不过正因为是这样,化工厂多。所以环境嘛,不怎么好。
国家卫生城市也只是检查那两天,平时也不怎么样。社会环境还行,黑老大也不是没有,但是没有那么猖狂。治安总体较好。民风也还可以。没有有的地方的人那么狡猾。经济环境一般。主要是酒业,化工业,机械工业。交通环境;有高速,特别是十二五内,陆上交通有质的飞跃。水路:是四川第一大港。丰水期可以过7000吨的集装箱船。飞机场有。但是都是支线小飞机。没什么意思,周边的成都重庆都在大机场。铁路就不要说了,痛呀。单边铁路,只通货运,还是慢车。十二五的高铁规划,四川根本就没有考虑泸州,从宜宾到内江就把泸州绕过去。
四川泸州是一座古老又崭新的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城市绿化占18。7%,是现代化的化工城,天然气储藏量丰富,是全国卫生城市。经济状况良好,是西南出海口,泸州白糕,伦教糕,合江烤鱼,烧烤都很有特色,符合典型的川菜风味,生活质量很高,但消费却不贵,在泸州生活会非常舒服。
泸州是一个以酿酒、化工、机械为龙头,轻重工业并举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泸州老窖”、“古蔺郎酒”举世闻名。年产合成氨80万吨、尿素124万吨的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被列为全国十八个化工基地之一,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长江工程机械集团属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集团之一。
⑸ 泸州的发展在全国排名是多少
在一个地级市,有四条高速公路同时修建,除泸州外,全国没有第二家。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合江佛宝森林公园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1年,佛宝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旅游区,玉蟾、方山景区被省旅游局评为“aa”旅游区。 泸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叙永县县城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泸州现在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和四川西部化工城。今日泸州更具水陆空立体交通区位优势,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和西南出海南通道上的璀璨亮点,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市。
西南出海通道纵贯全境,陆路经此通道一日内可直达广
⑹ 泸州和柳州比那个发达
柳州!
两者都是旅游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工业经济的发展重头。
2008年,泸州的的生产总值为508.4亿元,而柳州市909.85亿。
柳州的工业化水平为和城镇化率均比泸州高。
⑺ 泸州怎么样
源很丰富,特别是天燃气。
不过正因为是这样,化工厂多。所以环境嘛,不怎么好。
国家卫生城市也只是检查那两天,平时也不怎么样。
社会环境还行,黑老大也不是没有,但是没有那么猖狂。治安总体较好。民风也还可以。没有有的地方的人那么狡猾。
经济环境一般。主要是酒业,化工业,机械工业。
交通环境;有高速,特别是十二五内,陆上交通有质的飞跃。水路:是四川第一大港。丰水期可以过7000吨的集装箱船。
飞机场有。但是都是支线小飞机。没什么意思,周边的成都重庆都在大机场。
铁路就不要说了,痛呀。单边铁路,只通货运,还是慢车。
十二五的高铁规划,四川根本就没有考虑泸州,从宜宾到内江就把泸州绕过去。
⑻ 泸州市纳溪区 经济状况如何
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37336万元,比上年增长(可比价,下同)1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3687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018万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8631万元,增长12.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63.8%和28.4%,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以常住人口计算,我区人均GDP达到10031元,比上年增加1335元,同比增长9.3%。
民营经济持快速稳定发展。全年,我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9934万元,增长15.5%,增速高于公有制经济8.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715万元,增长9.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4125万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094万元,增长14.1%。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支撑了我区经济增长的“半边天”,占GDP比重达52.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9%。
⑼ 泸洲的经济发展情况
很好啊 也很漂亮
1—6月,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2.1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6.5%;同比增长15.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增速和位次均为近十年来同期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3.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7.7%;同比增长34.1%,比全省平均增速高8.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3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6.9%;同比增长34.9%,增速列全省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8.1%;同比增长38.4%,增速列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8.2%;同比增长16%,增速列全省第8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8亿元,同比增长38.7%,完成全年计划的58.7%。外贸出口3210万美元,同比增长59.9%,完成全年计划的56.7%。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以酒业为引领的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聚集功能和支撑作用增强。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优势优先、重点突破”的要求,认真分析比较优势,我市确定今年为“酒业发展年”,把酒业发展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出台了加快酒业发展的21条意见。酿酒业已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1—6月,全市酿酒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同比增长46.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全市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发展酒业的可喜局面。在抓好酒业发展的同时,化工、机械、能源等优势产业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1-6月,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49.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3%,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0.9%,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五大工业园区开发步伐加快,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经济开发区、纳溪化工园区、川渝经济合作泸州临港示范区、茜草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1—6月完成投资6.9亿元。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泸州电厂基本完成安装调试,预计两台机组分别于今年9月和12月投产发电;500KV输变电工程、220KV况场、震东、纳溪输变电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河西、冯嘴等4个110KV输变电工程已核准。郎酒集团5000吨生产基地及包装中心项目、北方公司3万吨/年有机硅、石屏一矿等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川天华γ—丁内酯、叙永竹浆纸一体化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向前推进。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投资13亿元的煤气化中心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
(二)投资拉动、项目驱动效果明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瓶颈逐步破解。今年以来以项目为抓手,继续实施“项目年”的各项工作,1—6月全市列入考核的6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9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7%。立足我市的区位优势,重大进出通道建设积极向前推进。川黔、泸渝高速公路已完成BOT招标的各项工作和初步设计,正在开展项目核准等前期工作。泸渝高速项目公司已进行了工商登记注册,注册资金全部到位。隆黄铁路纳(溪)—叙(永)段已完成投资8.5亿元,占总投资的58.9%;叙大铁路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城市交通大动脉正在加快构建。绕城公路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4.2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茜草长江大桥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并由国际咨询公司进行了评估,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会签;沱江一桥复线桥可研报告已由省发改委委托省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快。泸州水运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的各项工作已经启动。泸州港铁路专用线已编制完成预可研报告,正在争取尽快立项。集装箱码头一期续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年吞吐能力可由2.5万标箱提高到5万标箱;二期扩建工程已完成可研并通过审查。合江密溪沟码头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建成投用,泸县神仙桥码头及进港路改造工程开始启动。1—6月,泸州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万标箱,同比增长15.7%,创历史新高。
(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融资理念,资本运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在“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利用泸州老窖股权分置后政府5亿多股、市值150多亿元的国有资本作为融资平台,通过国有股减持实现收益10.7亿元,通过定向增发融资3.66亿元。今年6月,泸州老窖成功收购华西证券1.8亿股的股份,成为华西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使国有资本大大增值。以兴泸投资集团为平台,国家发改委已核准我市发行7亿元的企业债券,成为全省首个获得批准发行企业债券的市州。我市首批18家酒类“小巨人”企业与泸州兴泸信用担保公司、农业发展银行泸州市分行分别签订了担保贷款协议,将获得农业发展银行泸州市分行的担保贷款1.1亿元。积极开展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的银企合作,已为我市17家中小企业争取开行贷款资金6500万元,较好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城乡居民增收势头强劲,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利润总额14.2亿元,同比增长51.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1.9点,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0.6个点。在全市范围内对钢铁、水泥、电力、焦炭、化工5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11家高耗能企业、22家高污染企业进行了自查,将19家工业污染超标企业纳入限期治理,取缔关闭死灰复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5家。1—6月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53吨标煤,下降了13.9%。地方财政收入在重点企业、支柱产业的带动下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1—6月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6亿元,同比增长34.9%,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几大主体税种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保障了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利、公共服务等重点支出的需要。1—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07元,同比增长1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39元,同比增加223元,同比增长13%;6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80.7元,比年初增长7.8%。
(五)抵御自然灾害和疫情袭击,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尽管今年我市遭遇了去冬今春及初夏以来的旱灾、20年一遇的持续区域性特大暴雨、突发猪蓝耳病疫情,但是全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趋于稳定。1—6月全市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6.8亿元,同比增长5%。小春生产获得丰收。小春粮食产量26.1万吨,同比增长4.6%;油料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13.7%。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提升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全市甜橙基地达到19万亩,新建林竹基地14万亩,发展商品蔬菜37万亩,种植优质烤烟15万亩。500万头优质生猪产业化工程继续实施,今年新完成投资4705万元,在受到疫病影响的情况下,仍出栏生猪233.5万头,同比增长10.2%。
(六)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十大惠民行动”扎实推进。全市制定了惠民行动“十一五”规划,分解落实了年度计划,已下达“十大惠民行动”专项资金4.18亿元。1—6月,75个省市十大惠民行动项目,有69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占全部目标的92%。就业促进行动,城镇新增就业1.43万人,下岗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0.87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9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2%。最低生活保障行动,城市低保人均补助91.2元/月,探索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参保人数8.43万人,人均补助21元/月。教育资助行动,继续实施对农村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为56.5万名农村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13.8万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2.4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解决了0.51万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医疗保障行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区县5个,参合率达到87%;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建成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将于8月底正式挂牌运行,全部建成后将覆盖城镇居民29万人。建成规范化乡镇卫生院11个、甲级村卫生站500个。农村交通建设行动,已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26.8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75.4公里、通村油路168.6公里。饮水安全行动,解决了5.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完成红层找水打井2万口,解决了7.66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民工培训行动,培训农民工8.27万人, 输出农村劳动力117.2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26亿元。农村安居行动,解决了763户农村特困无房户的住房问题,新建沼气池0.88万口。扶贫解困行动,解决绝对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5877人,改善低收入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58124人。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挂牌整治工业企业6家,城市污水收集率达到67.5%;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1.31万亩,新增耕地0.13万亩、基本农田0.7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面积59.9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2平方公里。
总体来看,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物价上涨偏快。1—6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4.5%,其中6月份上涨了6.1%,创2004年10月以来的新高。猪肉、油脂、鲜蛋等食品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原燃材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4.5%,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高3.9个百分点,形成“高进低出”的局面,挤占了企业利润。二是各种自然灾害和疫病疫情交替发生,抗灾减灾、恢复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四是安全生产仍然处于高压态势。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综合以上分析,今年1—6月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下半年我市加快发展的内外环境仍然较好,工农业生产和投资、消费需求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因此,下半年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初步预计,全年GDP增长将保持在15%左右,能够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⑽ 泸州过去的资料
泸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同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有包括泸州在内的大片土地。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 封苏嘉为江阳候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 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置犍为郡,领江南朝刘宋、齐置东江阳郡。肖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 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 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筑城于合江神臂崖坚持抗战35年,元属重庆路。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省,九年(1376年 ) 直隶四川布政使司。 清嘉庆七年 (1802年) 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置永宁道,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泸县解放,泸州先后为川南人民行政公署 (相当于省级) 、泸州、泸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地级)、泸州专区专员公署(地级) ,泸州市(川南行署辖、地辖)所在地。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市, 原宜宾地区的泸县、纳溪、合江、叙永、古蔺5县划归泸州市。
------------------------------------------------
��7千—1万年前,古人类已用火、制陶,开始早期农耕文明和定居,进入母系民族社会。
��秦惠王至秦始皇时期,中原移民进入长江、沱江汇处,把中原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来,推动了泸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派唐蒙从符关(今合江镇)到夜郎,说服其归附汉朝。东汉置江阳郡,江阳郡成为“锁钥沱江门户,屏障西川”的边陲重镇。汉代,盐业和农业发达。唐代农业发达,贡赋有麦、金、葛、酱、麻、布。
��宋代,泸州成为“西南会要”。泸州成为沃野千里、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商贾辐辏、五方杂处的富庶之地,号“汉、夷门户”、蜀南粮仓,酿酒业大发展,盐业发展规模大,有利用天然气煎盐的文献记载。与少数民族贸易互市。地方官府修筑泸城和寨堡。
��元代,准许酿酒、制盐、制茶、分兵屯田,修筑马道、桥梁,开辟驿传,制造木船发展航运事业,沟通物资交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明朝,泸州直隶省,十五世纪初,泸州进入全国三十三个较大的商业及手工业城市行列。
��清代,实行移民入川,促进泸州经济、文化发展,泸州成为川滇黔接合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民国时期,泸州开始有了现代工业,在抗日战争的前期和中期,泸州经济繁荣。
��泸州解放以后,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现代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商业蓬勃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泸州各行各业实行改革,进入市场经济,泸州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化工、工程机械、酿酒工业基地。
--------------------------------------------------
泸州文化古迹
��
报恩塔 位于市区商场二街。 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明弘治年, 清光绪十四年及1983年1985年均有维修,迄今保存完好。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明代城垣�位于市区沿长江、沱江岸。规模大,保存好,现存城垣总长1177.2米。始建于宋代,明、清及民国年间皆有维修。全部城垣皆为长方形石料砌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脑桥�位于泸县大田乡九溪河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间,长54米, 宽1.9米,高5米。是全国罕见的明代大型石雕桥, 14座桥墩中间的8个上,分别雕刻有龙、象狮、麒麟,其艺术精湛,刀法刚毅,形象生动别致。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子图�位于泸州城西北角。原名真如寺。初建于宋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干隆五年(1788年)培修。因寺壁塑有“世俗百子图”石刻,被称为“百子图”。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峰寺�位于方山南麓,初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宋、元、明、清各代均有重建。现该寺占地面积近万平米。云峰寺名胜古迹甚多, 为川南旅游胜地。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祠�座落在叙永县西城。亦称陕西会馆。清光绪年间,陕西、山西盐商相约成立“西帮”,就关帝庙原址重修作为会馆,亦名春秋祠。建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精湛的艺术见称,刻工精细,形态生动,意境鲜明,构图巧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龙透关�位于市区西郊。始建于蜀汉。全长7华里。北临沱江,南抵长江,尤如巨龙穿透两江而得名。泸州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龙透关为唯一陆路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26年12月1日,刘伯承等领导的泸州起义爆发,10万反动军队围剿革命军,龙透关前展开殊死决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口及二郎滩渡口旧址是红军一方面军长征时四渡赤水河遗址,均在古蔺县境。现有太平渡陈列馆和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山石园�座落在市区主干道中段。占地4100平米,建筑面积3500平米,由外花园和朱德旧居以及石园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现代、清末和民国初年建筑。朱德驻泸时,组建“东华诗社”,常在此活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大曲老窖池�位于市区下营沟街。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现存窖池4口。仍持续用传统工艺生产老窖大曲,其酒质优良,形成了中外驰名的“泸型酒”。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泸州大曲明代窖池在中国酿酒学中具有很高的科学和历史研究价值。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解放史
��民国38年(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彻底胜利的前夕,国民党蒋介石统治集团不甘失败,妄图“固守四川,保住西南”,伺机卷土重来。3月,委国防部第3厅厅长郭汝瑰为陆军第22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叙泸警备司令,率部驻泸州,扼守川南长、沱二江及川南通滇、黔各要道。5月,经军统头子毛人凤保举, 西南长官公署少将高参罗国熙出任第七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军统泸县组组长。11月,四川省政府将第七区划为川南战区第三分战区,以罗国熙兼司令,同时组建第364 师派驻合江。罗国熙控制第七区军政警特大权后,为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川,加紧备战,进行反共宣传,在专、县各种机构建立特务组织谍报组,于当年11月出动军警特在古蔺、合江、泸州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赵瑞林、李宗佑、顾雪庄、张忠、庞克、张科素、周去非、曹仲蕴、艾仲伦、金溪生等及其他群众2000余人,其中300 余人遭杀害。罗为扩充武装,将保安司令部直属保警大队扩编为总队,各县民众自卫中队扩编为常备大队,各县警察中队编入常备自卫大队。先后领取和购买3000余支(挺)步、机枪及大量弹药,装备各县、乡“模范中队,加紧调训常备大队中、分队长和模范中队队员,累计训练7000余人。
��1949年7月25日,罗国熙召开专署行政会议, 令各县充实地方武力,建立游击根据地,进行顽抗,失败后“上山打游击”并亲自选定泸、合交界的大理村、鼓楼山为全区中心游击根据地,颁布《城寨办事处组织规程》,委傅健、肖镇南为城寨办事处主任,构筑工事,修理寨墙,储备粮弹。同月成立“泸(县)、合(江)、叙(永)、古(蔺)、赤(水)5县联防办事处”。9月成立泸县东、西、南、北、中5个作战指挥部,各指挥官分统若干模范中队,分区作战。11月成立“叙、蔺、古联防办事处”、“叙、纳联防办事处”和“泸、富、隆联防办事处”。11月21日,因解放军挺进贵州和川东南,罗国熙与郭汝瑰在泸州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鼓楼山和大理村为第一根据地,古蔺、古宋山区为第二根据地,叙永、纳溪一线由新34师防守,泸城各要地分别由72军直属队及保警总队、警察中队、模范2中队分区防守。
��为了迎接解放,牵制和打击国民党残余势力,策应和配合解放军,泸州地区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古蔺的彰德、复陶和叙永三门桥及合江等地成立川南武工队,拥有3300人,2500支枪。川黔边区游击队亦已发展到千余人、枪,控制部分乡保政权和自卫队武装。同时,组织地下宣传员,利用散发传单、走亲访友等方式开展秘密宣传,团结争取各界人士,策反国民党军警武装,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护厂、护城斗争,保全了泸州城、23兵工厂、洞窝电厂和79军后方仓库。与中共上海局直接联系的地下党员、国民党第72军军长郭汝瑰,根据中共中央“在有利时机率部起义”的指示,利用自已的特殊权力,于泸州解放前夕将罗国熙及其保警总队调往纳溪、由自已控制泸州全城,同时以“保存实力”为名,令所部“不与解放军正面作战”节节后退,于12月11日率部在宜宾起义。
��1949年11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0军、16军、18军52师,由黔北分三路进军川南泸州:西路:解放军16军47师140团2营于11月29日先后占领古蔺县赤水河镇、摩尼镇(今均属叙永县),歼敌1 个营及部分民众自卫队,30日在叙永后山堡围俘国民党两个新兵连。 12月1日凌晨2时,140团向驻叙永城的国民党第6 编练司令部发起进攻,战至拂晓全歼该部2500余人,俘中将副司令肖以宽,叙永解放。12月2日,16军48师副师长张培荣率142团、144团解放打鼓场,3日6时全歼国民党内二警1个连,12时胜利进入纳溪县城。罗国熙部被解放军16军47师139 团击溃,罗于20日回泸向泸县军管会投城。东路:解放军10军11月底进抵赤水、习水,合江县县长乐钟镇带民众自卫队避走福宝。30日,国民党364师和699团分别从合江县城和九支逃走。10军30师由习水向合城进发。28师经赤水向合江、泸县进发。12月2日傍晚,30师89 团抵合城东南之马街,见由江津逃来国民党44军渡河入城,因判断失误而未予攻击,至晚发炮向合城警告,44军连夜逃走。3日上午,30师师长马金忠、政委鲁大东率部入城,合江解放。12月3日,30师从合江出发,相继在泸县五通场、桐子林、 太和场等地追歼44军军部及所属36师,后继续西进。10军28师84团在泸县丰乐镇 (今属纳溪) 永安桥歼灭国民党新军1个团,继向蓝田坝进发。 请师主力经泸县分水场至泰安场,渡江进驻罗汉场和23兵工厂。师长陈云中通过电话同泸城郭汝瑰接洽,郭不意解放军突至,仅答以“按计划行事”,不及详述,立率所部西撤宜宾。16时许,该师赵营进抵小市,沱江浮桥被撤,不得渡。20时许,由起义的警察中队驾船渡江,地下党泸县临工委书记王新民等组织各界人士在管驿嘴迎接解放军入城,泸城宣告解放。中路:11月底,解放军16军46师进抵赤水河东岸与西路该军主力形成夹击古蔺之势。地下党组织带领群众赶搭浮桥、筹集粮草,助46师渡赤水河北上。古蔺县县长张树良和民众自卫队头目骆国湘、肖镇南、王逸涛等急忙逃离县城。地下党古蔺中心县委负责人何显忠、陈昭忠抓住时机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代理县长王廓尘,省参议员罗辟金、警察中队长胡元鑫、民众自卫中队长鲍志君、杨云程等接受和平解放,同时调某地下党武装驻守要道,派员同境内国民党军队谈判,收缴一些乡镇民众自卫队武器。驻长田、锅厂坝的国民党军何少舟兵团残部1个团和72军1个营亦缴械投诚。12月5日下午,由解放军18军派任的县委副书记、 县长等一行9人由杨云程中队1个排护送,自摩尼进入古蔺县城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古蔺宣告解放。解放军进军泸州期间,12月2日,国民党72军新编34师在西撤宜宾途中, 于古宋县(今属兴文县)与新军一部会合,被解放军47师追击。4日,新编34师师长柏恒率师部及100团、102团4000余人,进入纳溪县文昌岩山区据守。5日,解放军16军143团和18军某连,相互配合发起三路攻击。激战至6 日下午全歼该部。是役,解放军伤亡55人。至此,泸州地区全部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