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维埃的政治经济工业教育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苏维埃的政治经济工业教育文化是丰富多彩,具有深远意义的。
1.政治上是代议制政府结构。乡、县、省、中央苏维埃一级一级推选。乡苏维埃下设各个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还有共青团、贫民会、抗日协会、哥老会、农卫队、游击队等各个组织机构均由中央苏维埃、共产党、红军领导。
2.经济上西北苏区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社会主义的奇怪混合,当前主要是合作社运动。计划经济体制____ 苏联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收入分配模式与现在不同。在当时,工厂里的工人,其收入可以比工程师甚至厂长更多。而外交官、军人和航天员这类人群更是收入不菲。公职人员中,外交官待遇不菲。在苏联是不存在、也不能存在真的百万富翁的,金钱也不是什么“资产阶级残余”,毕竟在社会生活里,工资还是要用货币来衡量的。在苏联,人们处于一个财政潜力平等的社会,比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里贫富差距是不太大的。____苏区一律流通苏区纸币,除边界可用白币,之前的银圆、银币、铜币已回收。南方用“钞票纸”,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粗糙,有的用布印,钞票上有口号,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中国革命万岁”等。
3.苏维埃工业发展的支柱是以农业为主的轻工业和个人小作坊。苏联工业化模式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对一些东欧以及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4.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四个在于”,指引着苏区文化教育实践。为使党员干部和广大军民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共苏区中央局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列宁小学等一批学校。
㈡ 陕西苏区的一个工业中心是什么地名
陕西苏区的一个工业中心的地名叫苏维埃工业区
㈢ "苏维埃"是什么意思
苏维埃乃新的国家机关,它给我们以(一)工农的武装力量,这力量不象旧式军队一样是脱离民众的,而是和民众密切联结的;从军事上讲,这力量比以前的军队强大得多;就革命的意义上讲,这力量是任何东西所不能代替的。(二)这个机关是和群众及大多数人民密切无间的相联系的,容易考验自己的错误,容易恢复意外的创伤,这是从来国家机关所未曾梦见的。(三)这个机关由民意所选出,因民意而撤换,没有官僚主义的空架子,所以比从前的国家机关不知要更民主得几多倍。(四)它在各项职业间实现密切的联系,所以没有官僚主义,而能促进种种深入群众的改良。(五)它是先锋队,是被压迫的工农阶级中最觉悟最努力最先进这个部分底组织形式,这个先锋队可以经由这个机关来教育、训练并领导这些被压迫阶级的全体广大群众--直到而今还是僻处于政治生活及历史之外的群众。(六)它兼有议会主义及直接民主二者之长:人民选举代表同时有立法及行政之权;和资产阶级的议会政策相较,这种进步,在民主主义的发展上,实有全世界的历史意义。苏维埃只有取得全部国家政权以后,才能真正发展,才能充分展开自己的本能和能力。倘不如此,则苏维埃便毫无长处,不成为嫩芽(嫩芽是不能长久存在的),便流为玩具。‘二元政权’是苏维埃底瘫症”。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工人阶级联合贫苦农民、士兵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完成了历史了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宣告成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列宁担任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的主席。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罗斯各地先后成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或自治省加入俄罗斯联邦。1918年3月,俄罗斯联邦的首都由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1916-1920年,14个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为防止经济崩溃并赢得国内战争,动员和集中一切人力和物力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先后歼灭了国内残存的白军和外国武装干涉军。1921年开始,苏联开始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鼓励商品生产和流通,实行自由贸易。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高加索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结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简称苏联(СССР)。之后,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相继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40年,苏联从罗马尼亚手中收回比萨拉比亚,成立摩尔达维亚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同年,苏联进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建立苏维埃政权,也并入苏联。至此,苏联成为一个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世界第一大国,其领土有2240.3万平方公里。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继任苏联领导人的职务,统治这个国家近30年,被称为“斯大林时代”。斯大林上台之初,百废待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大大地加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同时,在国内政治斗争中斯大林残酷打击和消灭不同政见者,其中肃反运动的恶劣影响尤其严重。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袭苏联,迅速占领了苏联的大片领土,苏联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1941年12月莫斯科保卫战消灭德军50多万人,其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法西斯德国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苏军开始了战略反攻。直到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8月,苏联对日宣战,进攻日本关东军。9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战争中苏联占领了佩琴加地区、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南萨哈林(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区。1944年,图瓦人民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取得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总格局。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威信空前提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结束了苏联在国际社会上“孤军奋战”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战后,苏联百业齐举,经济复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1950年,苏联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每年工业的平均增长率竟达22%-23%。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武器垄断。
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形成了一个中央高度集权的国家管理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与其相适应的是社会的特权阶层和官僚集团。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理论,作为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内外政策的战略指导思想;重申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开垦荒地;表示中央委员会决心为过去蒙冤受害者恢复名誉;批判 “个人崇拜”,强调恢复和加强集体领导原则。经过一系统党内斗争,他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1957年,苏联研制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1年,第一个载人宇宙飞船升空。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内外政策上也犯了一系统的严重失误,他将苏共分为工业党、农业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大片开垦荒地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外交政策上,对美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一度濒临战争边缘,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并开始恶化。这一系统的错误导致了他1964年10月的下台。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终于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苏联在全国战略上采用进攻态度,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制造了布拉格事件;在中国的珍宝岛制造事端;1979年又出兵阿富汗。与此同时,国内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更加保守和僵化,使苏联陷入“停滞”时期。勃列日涅夫去世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担任了苏共总书记,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均因年岁过高,执政一年多就去世了。
1985年,54岁的少壮派戈尔巴乔夫终于入主克里姆林宫。他倡导“新思维”、“民主化”、“公开性”,提出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改革声势大,收效微,甚至愈改愈乱。1990年2月,在戈尔巴乔夫的主持下,苏共中央全会宣布放充苏共在国家社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多党制实行后,苏共在各级政权机构中的领导大权纷纷旁落。1990年3月,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删去了宪法中关于苏共领导地位的规定,决定设立总统制,选举戈尔巴乔夫为第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任命了一个由18人组成的总统委员会,负责制定苏联内外政策的主要方针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措施。总统委员会实际上取代了苏共中央政治局成为苏联最高决策机构。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动摇。
苏联加速政治改革后,国内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运动勃起。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同年6月12日,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发表“主权宣言”,其他9个共和国迅速仿效,宣布本国是主权国家,本国的法律高于全苏法律,开始同联盟中央分庭抗礼。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是否保留和革新联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在投票中76.4%仍赞成保留联盟。
同年6月,叶利钦当选改制后的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他发布总统令,禁止各政党和群众性社会运动的组织在俄罗斯联邦的国家机关、团体、军队和企业中设立基层组织和进行活动。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趁戈尔巴乔在克里米亚度假之机,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宣布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责,在苏联部分地区实行紧急状态,企图挽救濒临崩溃的苏联。事变历时三天,终告失败。“八?一九”事变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解体。
虽然苏共和俄共没有直接参与事件,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势力,乘机向苏共发动进攻,下令中止苏共在俄罗斯领土上的活动,没收其财产。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立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叶利钦颁布命令,把联盟中央的权力、财产和机构划归俄罗斯所有。各国纷纷仿效,宣布接管联盟在其境内的财产和权力。联盟中央的权力陷于瘫痪,财产荡然一空,总统有职无权,联盟名存实亡。
12月7日,俄联邦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会晤,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以外)的最高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以创立国的身份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会议致函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通知他苏联已不复存在,苏联总统的设置也已取消。
12月25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把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更名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当天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莫斯科时间晚上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近70年的镰刀和铁锤国旗,在寒风中悄然降下,代替它的是俄罗斯联邦的红蓝白三色旗。
㈣ 苏维埃工业概括
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1.85:1,即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则增长130%,以后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产生各种错误和问题,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工业化开始的头两年,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1924—1925年的81%增长到1926—1927年的86%。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到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48%增加到1932年的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53.3%。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4)苏维埃工业指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研究和探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问题时,认真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认真地学习一下列宁以及斯大林的有关论述,是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的。如果不把这一问题放在苏联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如果不把苏联党和政府制定的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搞清,就不能对这一问题做出正确的全面的理解。
斯大林后来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曾指出:“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党记住了列宁的话:没有重工业,便无法保持国家的独立;没有重工业,苏维埃制度就会灭亡。因此我们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国家工业化”。
㈤ 苏维埃经济的两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和什么
前篇:
漫漫西行路(一)|斯诺到延安
漫漫西行路(二)|红都的那些人和事
漫漫西行路(三)|红都头号人物与红区的文化生活
漫漫西行路(四)|那次闻名遐迩的“征程”
“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比最优秀的政党、最先进阶级的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象的更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更巧妙。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最优秀的先锋队也只能表达几万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而革命却是在人的一切才能特别高度和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时候,由千百万被最尖锐的阶级斗争激励的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来实现的。”
在西北
在江西、福建、湖南的共产党人于1927年起逐步建立起他们反对南京的根据地的时候,中国其他各地到处都出现了红军。其中,最大的一个地方是鄂豫皖苏区,占了长江中游这三个盛产大米的省份的很大一部分地区。开始时由徐海东指挥的,后来由徐向前来领导,徐向前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在国名党军队中当过上校,是广州公社的老战士。
在他们西北方向的远远的山区里,另外一个黄埔军校生刘志丹当时正在为目前陕西、甘肃、宁夏的苏区打基础。刘志丹是个现代罗宾汉,对有钱人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西北大灾荒曾经持续约有三年,遍及四大省份,斯诺在1929年6月访问了蒙古边缘上的绥远省的几个旱灾区。在那些年月里究竟有多少人饿死,他不知道确切数字,大概也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这件事到现在已经被人忘怀。一般都同意300万这个保守的半官方数字,但斯诺本人并不怀疑其他高达600万的估计数字。
这场灾难在西方世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甚至在中国沿海城市也是如此,但是有少数几个中国国际赈灾委员会的勇气可嘉的人,为了抢救一些灾民,冒着生命的危险到这些伤寒流行的灾区去。他们中间有许多外国人,也有一些外国人如德怀特·爱德华兹、O J·托德和一个杰出的老医生罗伯特·英格兰姆。斯诺有几天同他们一起,走过许多死亡的城市,跨过一度肥沃、如今变成了荒芜不毛之地的乡野,所到之处无不感到触目惊心。
在上述这种背景下,共产党人在西北特别受人民欢迎,是不应该感到奇怪的,因为那里的情况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都没有根本的改善。
斯坦普尔博士所提出的精彩报告指出在“公元前240年据说有一个名叫郑国的工程师”在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有名的陕西渭水流域“修筑了一个能灌溉近100万英亩土地的灌溉网,但是后来年久失修,水坝崩塌,虽然修筑了新的工程,到清朝末年(1912年),灌溉面积只有二万亩不到”——约三千三百英亩!他弄到的数字证明,在大灾荒期间,陕西有一个县,死的就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口;另一个县死的有百分之七十五;如此等等。据官方估计,单在甘肃一省就饿死200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要是官厅禁止囤积粮食,交战的军阀没有干扰赈济物资的运输的话,这些人有许多是可以不死的。
这里,存在着早已成熟的实行变革的条件。这里,存在着人们要起来反对的东西,即使他们还没有斗争的目标! 因此,当红星在西北出现时,有千千万万的人起来欢迎它,把它当作希望和自由的象征。
但是红军究竟是不是好一些呢?
苏维埃社会
不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南方的情况如何,就斯诺在西北所看到的而论,如果称之农村平均主义,较之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模范产儿而认为合适的任何名称,也许更加确切一些。这在经济上尤其显着。在有组织的苏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虽然有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简单指导,但物质条件的局限性到处是显而易见的。
西北没有任何有重要意义的机器工业,这个地区比中国东部一些地区受到的工业化影响要少得多,它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好几个世纪以来,文化趋于停滞状态,虽然现在存在的许多经济上的弊端无疑是半工业化城市中经济情况变化的反映。但是红军本身就是“工业化”对中国的影响的显着产物,它对这里化石般的文化所带来的思想震荡确确实实是革命性质的。
可客观条件不允许共产党有可能组织大大地超过社会主义经济初生时期的政治体制,对此他们自然只是从未来角度来加以考虑,以期有朝一日他们有可能在大城市中取得政权,那时他们可以把外国租界中的工业基地接手过来,从而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基础。在此以前,他们在农村地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解决农民的当前问题——土地和租税。
红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一直不过是一种非常临时性的过渡。甚至在江西,也完全是如此。由于苏区从一开始就得为生存而战,他们的主要任务一直是建设一个军事政治根据地,以便在更广泛、更深刻地规模上扩大革命,而不是“在中国试行共产主义”,而有不少人却以为这就是共产党在他们小小的被封锁的地区中在尝试的事情。
共产党在西北之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像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共产党可以自居有功的一些经济改革措施中,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显然有这四项: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组织工作并不是到政府机构为止。共产党在工农、城乡中有大量的党员。此外,还有共青团,团之下又有两个组织,把大部分青年都组织起来。这两个组织是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共产党把妇女们也组织到共青团、抗日协会中。甚至哥老会这个古老的秘密会社,也让它参加到苏维埃生活中来,从事公开合法的活动。农卫队和游击队也属于组织严密的农村政治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货币解剖
苏维埃政府至少有两个基本任务必须完成:供养和装备红军,为贫苦农民济燃眉之急。 这两个任务有一项没有完成,苏维埃的基础就马上要崩溃。为了保证这两项任务的完成,共产党甚至在苏区初创之日起就必须开始从事某种经济建设。
西北苏区的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社会主义的奇怪混合。私人企业和工业得到许可和受到鼓励,土地和土地产品的私人交易也得到允许,但有限制。同时,国家拥有和开发像油井、盐井、煤矿等企业,也从事牛羊、皮革、食盐、羊毛、棉花、纸张等其他原料的贸易。但国家在这些物品方面没有垄断专卖,私人企业是能够在所有这些方面进行竞争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确进行了竞争。
第三种方式的经济是合作社,政府和群众合伙参加经营,不仅同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竞争,而且同国家资本主义进行竞争!但这都是在一种非常小而原始的规模上进行的。因此,虽然在这样一种安排中,基本矛盾很明显,如果在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地区,会招致破坏性的后果,但是在红区这里,它们却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
在采访过55岁的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后,斯诺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不论林祖涵的数字的确切含义如何,这完全是中国式的一个奇迹,因为我们记得,游击队在这一带进进退退已经打了五年,经济居然能够维持下来,没有发生饥荒,整个来说,农民似乎接受了苏区货币,相信它。事实上,这不是仅仅能用财政的角度来解释的,只有在社会和政治基础上才能理解。”
不过,斯诺还是表现出了他的担忧 “对一个像红军那样靠小本经营来维持的组织,情况也极为严重。”他预测到“在苏区经济中,不久一定会发生以下三种变化之一:(一)为了供应市场所需的制成品,实行某种形式的机器工业化;(二)同外界某个现代化经济基础地建立良好关系,或者攻占比目前的经济基地水平高一些的某个经济基地(例如西安或兰州);或者(三)红区同现在在白军控制下的这样一个基地实际合并。”
同红军在一起
许多人以为红军是一批顽强的亡命之徒和不满分子。斯诺自己也有一些这样的模糊观念。不久,斯诺就发现自己完全错了。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
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19岁。这很容易相信。虽然许多红军士兵已经作战七八年甚至十年,但大量还只是十多岁的青年。甚至大多数“老布尔什维克”,那些身经百战的老战士,现在也只有20岁刚出头。他们大多数是作为少年先锋队员参加红军的 ,或者是在15岁或16岁时入伍。
在一方面军中,共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士兵,不是来自农业无产阶级(包括手工业者、赶驴的、学徒、长工等)就是来自工业无产阶级,百分之五十八是来自农民。只有百分之四来自小资产阶级——商人、知识分子、小地主等的子弟。在一方面军包括指挥员在内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都是共产党或共青团团员。
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士兵是有文化的----这就是说,他们能够写简单的信件、文章、标语、传单等。这比白区中普通军队的平均数高得多了,比西北农民中的平均数更高。红军士兵从入伍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学习专门为他们编写的红色课本。进步快的领到奖品(廉价笔记簿、铅笔、锦旗等,士兵们很重视这些东西),此外,还作出巨大的努力来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和竞赛精神。
像他们的指挥员一样,红军士兵是没有正规粮饷的。但每一个士兵有权取得一份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收入。他不在的时候,由他的家属或当地苏维埃耕种。然而,如果他不是苏区本地人,则从“公田”(从大地主那里没收而来)的作物收益中取出一份做报酬,公田的收益也用于红军的给养。公田由当地苏区的农村民耕种。公田上的无偿劳动是义务的,但在土地重新分配中得到好处的农民,大多数是愿意合作来保卫改善了他们生活的制度的。
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24岁,这包括从班长直到军长的全部军官,尽管这些人很年轻,平均都有八年的作战经验。所有的连长以上的军官都有文化,其中斯诺遇见过几位军官,他们参加红军以前还不能认字写字。红军指挥员约有三分之一以前是国民党军人。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基督将军”冯玉祥的军队)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和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斯诺
㈥ 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苏区的工业是什么其中的支柱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苏区的工业最大最重要的是制盐和石油工业,其中的支柱是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主要内容:去前线的路上本篇记述了斯诺去甘肃边境和前线时的所见所闻,一开始文章记述了与农民的谈话,探访苏区工业,以及他对工人生活的一些感受。接下来,斯诺记述了很多关于苏区工业的内容,包括苏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工业,包括手工业、油井等等。
最后,文章描写了普通工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包括篮球赛、免费医疗、社会保险、读书写字、唱歌等等,并将其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工人生活做了对比。最后总结为一句话: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
(6)苏维埃工业指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作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㈦ 《红星照耀中国》第六章苏维埃各方面的政策,政治,经济,文化,货币,教育内容分别是什么
1、政治:
代议制政府结构。乡、县、省、中央苏维埃一级一级推选。乡苏维埃下设各个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还有共青团、贫民会、抗日协会、哥老会、农卫队、游击队等各个组织机构均由中央苏维埃、共产党、红军领导。
2、经济:
西北苏区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社会主义的奇怪混合,当前主要是合作社运动。
3、货币:
苏区一律流通苏区纸币,除边界可用白币,之前的银圆、银币、铜币已回收。南方用“钞票纸”,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粗糙,有的用布印,钞票上有口号,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中国革命万岁”等。
4、文化及教育:
教育制度分三部分:学校(苏维埃办),军队(红军办),社会(共产党组织办)。不管哪种,当前主要教育任务是扫除西北的百分之九十五的文盲,为政治而服务,使用汉语拉丁化拼音(28个字母)。
5、农业:
改革对农民有重要意义的措十四项: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把农村人口划分为几个阶层。 为了增加产量,利用大片荒地而采取的方法,老苏区警卫工作几乎由农民担任,重新分配土地的方法。
㈧ 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历史原因是什么 苏联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其历史特征如何
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就是以牺牲农民利益,扩大剪刀差为代价,高投资高积累,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中心,快速发展。
历史原因嘛,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苏联……其实更早,自从十月革命开始,苏维埃俄国以及其他新生的苏维埃国家都面临着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直接威胁,它们组成苏联后这种威胁更大了,但是苏联继承的本来就很弱沙俄工业更在一战和内战中被破坏的一塌糊涂,因此为了有足够的力量应对潜在的战争威胁,苏联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尽可能强大的国防实力,而国防实力的支柱就是重工业、国防工业。
苏联一五计划的特征
我认为就是多、快、粗
投入项目多,建设速度快,但是有些粗糙
㈨ 苏维埃工业概括
为苏维埃工业概括什么?苏维埃是一个国家工业的情况,我们在本国,我们想了解苏维,苏维埃们必须通过国际网络才能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