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NC加工时发现工件尺寸不精确,该怎么调整
调整加工精度尺寸有很多方法的。
1.如你是手工编程的进入系统接口,找到那个径补偿也可以说是刀具补偿(X,Y,Z轴)可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正负值。因不知道你是哪种机型所以具体步骤很难说得明白。
2.如是Z轴就更容易了,在刀具补偿设置,也可以对刀时手动抬高0.1MM
3.如是电脑编程那就更容易了,直接在软件上补偿就可以了
4.还有的是在加工过程中发现了NG品,要看看刀具磨损情况,单单靠调公差范围很容易造成加工
尺
寸不稳定的。
再说了打个90度沉孔深了0.1MM没有多大的问题吧,
B. 机床加工工件质量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因它特有的柔性化技术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着,但不管是简易式数控机床还是全功能型数控机床,或是加工中心,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诸如机床丢步、尺寸不稳定等现象,令操作人员很困惑。特别是在简易数控车床过程中,问题更加突出。下面简单介绍下机床加工工件质量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工件尺寸准确,表面光洁度差
故障原因:刀具刀尖受损不锋利;机床产生共振,放置不平稳;机床有爬行现象;切削油性能不达标。
解决方案:刀具磨损或受损后不锋利,则重新磨刀或选择更好的刀具重新对刀;机床产生共振或放置不平稳,调整水平,打下基础,固定平稳;机械产生爬行的原因为拖板导轨磨损厉害,丝杠滚珠磨损或松动,机床应注意保养,上下班之后应清扫金属碎屑;选择适合工件加工的切削油,在能达到其他工序加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高的主轴转速。
二、工件产生锥度大小头现象
故障原因:数控机床放置的水平没调整好,一高一低,产生放置不平稳;车削长轴时,工件原材料比较硬,刀具吃刀比较深,造成让刀现象;尾座顶针与主轴不同心。
解决方案:使用水平仪调整机床的水平度,打下扎实的地基,把数控机床固定好提高其韧性;选择合理的工艺和适当的切削进给量避免刀具受力让刀;调整尾座。
三、驱动器相位灯正常,而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时大时小
故障原因:数控机床拖板长期高速运行,导致丝杆和轴承磨损;刀架的重复定位精度在长期使用中产生偏差;拖板每次都能准确回到加工起点,但加工工件尺寸仍然变化。此种现象一般由主轴引起,主轴的高速转动使轴承磨损严重,导致加工尺寸变化。
解决方案:用百分表靠在刀架底部,同时通过系统编辑一个固定循环程序,检查拖板的重复定位精度,调整丝杆间隙,更换轴承;用百分表检查刀架的重复定位精度,调整机械或更换刀架;用百分表检测加工工件后是否准确回到程序起点,若可以,则检修主轴,更换轴承。
四、工件尺寸与实际尺寸相差几毫米,或某一轴向有很大变化
故障原因:快速定位的速度太快,驱动和电机反应不过来;在长期摩擦损耗后机械的拖板丝杆和轴承过紧卡死;刀架换刀后太松,锁不紧;编辑的程序错误,头、尾没有呼应或没取消刀补就结束了;系统的电子齿轮比或步距角设置错误。
解决方案:快速定位速度太快,切削加减速度和时间使驱动器和电机在额定的运行频率下正常工作;在出现机床磨损后产生拖板、丝杆鹤轴承过紧卡死,则必须重新调整修复;刀架换刀后太松则检查刀架反转时间是否满足,检查刀架内部的涡轮蜗杆是否磨损,间隙是否太大,安装是否过松等;如果是程序原因造成的,则必须修改程序,按照工件图纸要求改进,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按照说明书的指令要求编写正确的程序;若发现尺寸偏差太大则检查系统参数是否设置合理,特别是电子齿轮和步距角等参数是否被破坏,出现此现象可通过打百分表来测量。
五、加工圆弧效果不理想,尺寸不到位
故障原因:振动频率的重叠导致共振;加工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进给速度过大,使圆弧加工失步;丝杆间隙大引起的松动或丝杆过紧引起的失步;同步带磨损。
解决方案:找出产生共振的部件,改变其频率,避免共振;考虑工件材料的加工工艺,合理编制程序;对于步进电机,加工速率F不可设置过大;机床是否安装牢固,放置平稳,拖板是否磨损后过紧,间隙增大或刀架松动等;更换同步带。
六、批量生产中,偶尔出现工件超差
故障原因:必须认真检查工装夹具,且考虑到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及装夹的可靠性,由于装夹引起的尺寸变化,必须改善工装使工人尽量避免人为疏忽作出误判现象;数控系统可能受到外界电源的波动或受到干扰后自动产生干扰脉冲,传给驱动致使驱动接受多余的脉冲驱动电机夺走或少走现象。
解决方案:了解掌握其规律,尽量采用一些抗干扰的措施,如:强电场干扰的强电电缆与弱电信号的信号线隔离,加入抗干扰的吸收电容和采用屏蔽线隔离,另外检查地线是否连接牢固,接地触点最近,采取一切抗干扰措施避免系统受干扰。
七、工件某一道工序加工有变化,其它各道工序尺寸准确
故障原因:该程序段程序的参数是否合理,是否在预定的轨迹内,编程格式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
解决方案:螺纹程序段时出现乱牙、螺距不对,则马上联想到加工螺纹的外围配置(编码器)和该功能的客观因素。
八、工件的每道工序都有递增或递减的现象
故障原因:程序编写错误,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配置设置不当,机械传动部件有规律周期性的变化故障。
解决方案:检查程序使用的指令是否按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轨迹执行,可以通过打百分表来判断,把百分表定位在程序的起点让程序结束后拖板是否回到起点位置,再重复执行即便观察其结果,掌握其规律;检查系统参数是否设置合理或被人为改动,有关的机床配置在连接计算耦合参数上单计算是否符合要求,脉冲当量是否准确;检查机床传动部分有没有损坏,齿轮耦合是否均匀,检查是否存在周期性,规律性故障现象,若有则检查其关键部分并给予排除。
C. 我公司的零件因加工失误尺寸超差了,用什么方法修复
热处理提高强度 硬度 各种材料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看下零件主要工作面是那里..保证主要公差
孔如果超差可以镶套配合轴..表面超差的话先确定表面的用途..如果要刷漆,法蓝什么的,应该对公差要求没那么高.
热处理调质→加工出基准面→以基准面加工其他各面..
D. CNC铝件加工中的误差怎么减少
首先这是综合因素决定的,装夹基准的选择和夹具的设计。毛坯的稳定性,还有就是刀具的定额管理。特别是选用单耗更多的刀具,这样尺寸更稳定。另外切削液的浓度也是很重要的。
E. 数控加工都有哪些减少误差的预防措施
1、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前应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如精度、形状、质量、材质和数量等来确定须用的测量器具,以确定最佳的的测量方法。
2、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精度低;反之,误差小,精度高。因此精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只能是要素真值的近似值。以上说明测量结果有效值的准确性是由测量精度确定的。
3、减少原始误差。提高零件加工所使用的几何精度,提高量具、夹具及工具本身精度,控制工艺系统受力、受热变形、刀具磨损、内应力引起的变形、测量误差等均属于直接减少原始误差。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精度,对产生加工误差的各项原始误差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对造成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始误差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应尽可能提高所使用精密机床的几何精度、刚度和控制加工热变形;对具有成形面和特形表面的零件加工,则主要是减少成形刀具形状误差和刀具的安装误差。
4、转移原始误差。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将原始误差从误差敏感方向转移到误差非敏感方向上去。转移原始误差至非敏感方向。各种原始误差反映到零件加工误差上的程度与其是否在误差敏感方向上有直接关系。若在加工过程中设法使其转移到加工误差的非敏感方向,则可大大提高加工精度。转移原始误差至其它对加工精度无影响的方面。
5、分化原始误差。为了提高一批零件的加工精度,可采取分化某些原始误差的方法。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表面,还可以采取在不断试切加工过程中,逐步均化原始误差的方法。根据误差反映规律,将毛坯或上道工序的工件尺寸经测量按大小分X组,每组工件的尺寸范围就缩减为原来的1/x.。然后按各组的误差范围分别调整刀具相对工件的准确位置,使各组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中心基本一致,以使整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大大缩小,提高精度。
6、均化原始误差:通过加工使被加工表面原有误差不断缩小和平均化的过程。均化的原理就是通过有密切联系的工件或工具表面的相互比较和检查,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然而在进行相互修正或基准加工。
7、误差补偿法。对工艺系统的一些原始误差,可采取误差补偿的方法,以控制其对零件加工误差的影响。此法是人为地造出一种新的原始误差,从而补偿或抵消原来工艺系统中固有的原始误差,达到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
8、误差抵消法:利用原有的一种原始误差去掉部分或全部的抵消原有原始误差或另一种原始误差。
F. 切削加工的误差原因都有哪些控制措施
1、控制刀具误差
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消除误差,延长加工设备和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会将车刀刀尖采用成圆弧(如图1所示)所,圆弧半径一般控制在0.4~1.6mm之间,与此同时,在控制刀具误差时,还要注意控制两个方面,即角度误差以及刀具磨损误差,在切削加工时,要综合分析刀具本身材料性质,结合工件材料和加工性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合理地选择刀具,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刀具角度的改变控制,确保刀具的切削深度、切削力大小、切削刃口锋利程度,避免切屑变形,从而更好地保证加工件的质量、精度。另外,我们知道刀具角度的变化还使得刀尖强度的降低,影响到其散热性能,为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根据刀具和加工具体情况,改善加工条件,避免刀具误差的产生,提高加工零件尺寸精度要求。
2、提高加工系统可靠性
对于加工系统的可靠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提高加工系统的刚性。在进行车削铣削加工时,合理设计工件尺寸、零部件的结构和截面形状,提高连接表面的接触刚度,如通过改善表面粗糙度,改进接解质量,或者是增加载荷等,确保加工精度达标,同时,要综合分析加工系统的刚性主要影响因素,全面分析工件、机床以及刀具的相关性,控制机床加工功率,确保足够的切削力,采用辅助支撑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达到要求的刚性,进而控制误差产生,比如在实际加工工作中,通过控制刀具的变形转移,采用合理的补偿和校正方式,提高工件加工可靠性,确保工件加工精度。
3、规范操作
需要工作人员规范操作,避免计量误差。在进行车削铣削加工时,控制计量错误的产生,要仔细看清图样、正确计算图样尺寸、控制传动间隙,要及时消除刻度盘度数,在使用量具时,采用科学正确规范的操作方法规范,并且使用前进行校准,如游标卡尺时,检查螺钉的紧固度,阅读数值时的视线以及量点位置要正确。
G. 立式加工中心减少工件加工误差的方法都有哪些
任何加工设备,在工件加工时如加工路线设置、加工程序编制、加工刀具选择、机床自身问题、装夹问题及工件材质等有问题时,对工件最终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立式加工中心作为高精、高效的加工设备,减少工件加工误差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减少原始误差法、误差补偿法、误差转移法、误差分组法、误差平均法及误差合成法等。
一、误差合成法消除机床自身的误差是保证工件最终加工精度最为主要的方法。误差合成法,要求测量出机床各轴的各项原始误差。激光干涉仪因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灵活等特点,是现在立式加工中心主要的检测仪器。
二、误差补偿法误差补偿法是人为地制造一种误差,去抵消工艺系统固有的原始误差,或者利用一种原始误差去抵消另一种原始误差,从而达到提高立式加工中心工件加工精度的目的。通常通过减小机床间隙,提高机床刚度,采用预加载荷,使有关配合产生预紧力,而消除间隙影响。还可以提高工件和刀具的刚度减小刀具、工件的悬伸长度,以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还可以采用合理的装夹方式和加工方式,减小切削力及其变化,合理地选择刀具材料,增大前角和主偏角,以及对工件材料进行合理的热处理以改善材料地加工性能等几种方法。
三、直接减少原始误差法直接减少原始误差法是指在查明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始误差因素之后,设法对其直接进行消除或减少。比如立式加工中心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自然磨损造成的传动系统定位失准、反向间隙等。
四、误差平均法误差平均法是利用有密切的表面之间的相互比较和相互修正,或者利用互为基准进行加工,以达到立式加工中心消除加工误差的目的。
五、误差转移法误差转移法的实质是转移工艺系统的集合误差、受力变形及热变形等引起的综合误差。如立式加工中心进行一些孔类加工,工件的同轴度不是靠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来保证的,而是靠夹具保证,当机床主轴与工件采用浮动连接以后,机床主轴的原始误差就不再影响加工精度,而转移到夹具来保证加工精度。
六、误差分组法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中,由于工序毛坯误差的存在,造成了本工序的加工误差。毛坯误差的变化,对本工序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反应误差和定位误差。
如果上述误差太大,不能保证加工精度,而且要提高毛坯精度或上一道工序加工精度是不太现实的。这时可采用误差分组法,即把毛坯或上工序尺寸按误差大小分为n组,每组毛坯的误差就缩小为原来的1/n,然后按各组分别调整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或调整定位元件,这样就可大大地缩小整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误差分组法的实质是用提高测量精度的手段来弥补加工精度的不足,从而达到消除加工误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