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影响工业强国

如何影响工业强国

发布时间:2022-05-15 04:32:11

㈠ 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变化趋势: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由英国世界领先逐步变为美国世界领先。

主要原因: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走上了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道路.

1785年,一个使用瓦特蒸汽机的纺纱厂率先建成.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蒸汽船只和蒸汽机车就是工程师们对交通问题的最好回答,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行,铁路线的扩建使工业获得了新的动力.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开始了,英国走上了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逐步取代英国,世界领先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参考:高中历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

https://wenku..com/view/dcc4511926fff705cd170aab.html

㈡ 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

3、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5、中英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如何影响工业强国扩展阅读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4)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5)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6)带来了工业污染。

(7)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8)使弱小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进程。

㈢ 一百多年来,中国 工业化强国之梦 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转变产业结构的背后,实际上是转变我们发展模式和发展的思路。我们的工业化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世界上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我们不是制造业的强国。新兴工业化本质上是要在新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来考虑我们的工业化推进。这也促使我们考虑,如何使我们的制造业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市场。
制造业实际上是一种实体经济。我们在这方面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的技术和研发要做。如果能够结合新型工业化,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地使我们赶超发达国家,成为真正的强国,这可能是我们中国梦的一部分。
新型工业化新能源使用是核心
新兴工业化与城镇化道路, “十八大”提出了新目标,就是到2020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工业化的指标,从衡量的标准来讲,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至少要达到60%,制造业的比重应该降到35%左右,农业大概占GDP的5%。我们现在的比重,距离还非常遥远。所以2020年完成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看来是一个蛮难的,但是又想要完成的一个艰巨目标。
“十八大”还提到了城乡人均收入要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职工的收入还不止要翻一番。因为人均的收入包含你父母加小孩,是所有人。而即便是翻一番,也就是劳动力的成本会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怎么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来实现目标,“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个新型的工业化究竟是什么含义?从表面上看,新型工业化是绿色、节能、环保、有资源配置效率的工业化;更深入地理解,新型的工业化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这种新的发展模式背后,实际上是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是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是技术发生变化,包括能源的使用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比如你要做到绿色、环保,你就不能再依赖于石油和煤炭这种一次能源的消耗,而我们要更多地依赖于再生性能源。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这一些能源来发电,替代掉现在的化石,我觉得这是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核心所在。
没有能源,工业化是不可能进行的。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能源是煤炭,它依赖于蒸汽机,然后开始了一轮工业化,英国成为了强大的国家。第二轮是美国,美国依赖石油、内燃机,依赖流水线,成为工业强国。到了今天,石油与煤炭越来越枯竭,在这样的基础上,工业化的模式有问题。所以新型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基础之上。中国制造业转向中国创造,并不是在现有的运行模式上能实现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不是这个思路了,如果我们还走它们二十世纪的老路,那肯定不行,我们必须和它们一起走二十一世纪的新路。
求新的路径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再认识
新的模式,需要新的路径,这也需要我们认清基本问题。
第一,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我认为工业化不等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多大,工业化的实质是工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为社会所有领域的生产方式。美国工业化的实现,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从制造业慢慢转化到零售业,所以我们有了沃尔玛,然后它又延伸到农业,所以它有标准化的大农场。这种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生活娱乐方面去,比如连锁影城。
我们的工业化完成了没有?没有。我们的农业小生产方式,给食品的不安全性创造了条件,因为这么多人在生产牛奶时,稍有一个道德水准比较低的人,在里面掺一点假,整个品质就会有问题。所以,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它与食品的安全性保证也有关。所以,新型工业化最终是这样一种生产方式能不能够最终在所有的领域确立起来。
第二,城镇化。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一种方式,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我们不能离开工业化来奢谈城市化。我曾参观过所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造了很多别墅,甚至所谓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问题是农民住进去以后,没有就业机会,没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没有工业化进程,所以这种所谓的城市盲目扩张是有问题的。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城市形态新,这是表象,本质上是要与新型工业化呼应的,应该是适应我们未来生活、工作,宜居的城市。它不光是硬件,高楼大厦建起来,更重要是软件,比如人文、社会、社区,需要管理,需要公共服务。不能说造了房子就是城镇化。如果人到了这个城市里,他的行为还很落后,还很不文明,这个城市化就是虚假的。
美国的战略眼光回归实体经济
美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有其重点和对策。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发现了一个道理:没有实体经济,光靠金融和互联网,容易产生危机。奥巴马政府开始痛定思痛,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诸如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等一些新兴产业,为它未来的竞争力预先进行战略的布局。具体来讲,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全新的能源产业。美国过去的能源是不多的,53%依赖于进口石油,美国人认为这是对它的能源和经济安全性的最大挑战,所以最近美国大力推进油页岩的开发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希望最终实现美国的能源独立问题。美国能源一旦相对独立(目前来讲有独立的趋向),它就可以把很多关注的焦点从中东撤出来,所以美国人提出重返亚太地区,重返亚洲地区。我们很紧张,重返亚太,是不是要遏制中国人?我认为不一定是遏制中国,亚太地区人口特别多,市场很大,美国重返亚太可能是争夺亚太的市场,跟你做生意,赚你的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这个能源新政是非常厉害的战略措施。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新能源的发展也是为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一旦主要使用清洁能源,整个产业体系就会发生根本改变。比如只能用石油煤炭的那些产业肯定要被淘汰,所以整个产业体系会有很大变化,而这个变化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当能源本身可持续的是再生的,你的经济和产业也是可持续的。
第二个,信息网络产业领导全局。美国的创新议程提出要继续支持信息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是发展下一代的宽带网络,来适合21世纪商业通讯的需要,这个叫做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反观我国,有很大问题,我上海家里接入了一个所谓的10M的光网通讯网络,光网到家,号称可以有10M速度,实际上最多也就是2M,非常慢。速度提不上去,收费却很高。高收费实际上对经济有很大影响,因为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和信息广泛利用、低成本的利用,对创新和知识传播有极大的溢出效应。
第三个,重振制造业,向实体经济回归。所以美国人提出了一个再工业化的举措,原来他们去工业化,就是把一些制造业不做了,为什么?制造业挣不了多少钱,丢到发展中国家去。现在重提这个口号,叫再工业化,希望制造业重回美国,因为美国人做了这样的研究,他们分析下来,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如果按照若干年再翻一番的话,已经跟美国相对比较差的州劳动力的薪水差不多,再加上如果制造业搬到美国去,运输费用不需要了。因为原来在中国生产,还要运到美国去,还有运费,这个运费一节约,再加上生产效率的提高,完全可以回归美国。如果是这样,当然对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冲击是非常大的。
第四个,发展生物医疗产业。他非常重视生命科学的研发,在他的研发预算当中,50%主要是用在生命科学的研发上,推动健康产业,我觉得这个投入和发展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健康始终是人类最大的需求,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生物医疗产业非常关键。美国在这方面已经领先,还要继续在这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第五个,巩固航天、海洋的王者地位。美国也是首屈一指的航空航天和海洋方面的领先者,他新一代载人飞船正在研发,他的私人公司可以发射飞船到太空站上去,进行衔接,也开发了很多太空武器,包括激光武器,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在海洋方面,开发也是投入巨资。
所以,我们从这五个方面大概可以看到,美国在下一轮产业的发展当中有它独到的战略眼光,而且希望把他们已经有的,处于比较领先地位的产业,继续保持领先,以便今后在全球的产业竞争中获得领先的位置,所以它的战略眼光是非常深远的。
战略新兴产业可持续能力的比拼
美国推动了战略新兴产业有其政策措施。
第一是市场导向。市场经济国家,在发展产业时,主要是市场导向。虽然奥巴马上台以来政府出了很多钱,但这些钱并不是很多,跟我们的4万亿相比少很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市场导向是它们很重要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措施。作为一个幼稚的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有一些政府的扶持,但如果我们对这种产业盲目扶持,盲目扩张产能,就会有问题。比如我们的光伏产业,理论上讲,也是战略新兴产业,但在政府的支持下过度发展,结果现在整个行业处于不景气的状态,这实际上是一个教训。
第二个特点,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谁拥有了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实际上就成为这个产业的控制者。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科技的引领作用,他们重视开发这个产业的技术标准,掌握核心技术后,把这个技术标准掌握在手,然后申请专利,直接坐地收费。
可见,谁拥有了核心知识产权,谁就可能成为这个产业的价值链控制者,这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第一要素。
第三个特点,是它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的。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经济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产业、新型的工业,实际上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发达国家最后的目标是谋求新发展模式的转换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推进。当它们比较早地摆脱了对化石能源依赖,如果它们变成了主要依赖于再生性清洁能源的时候,实际上产业体系、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就会发生重大的改变。坦白讲,它们也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际上目前已展开了所谓谁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竞争,这是二十一世纪里最关键的领域竞争,所以我们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际上就是要使我们整个国家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要摆脱土地经济
当国家提出要发展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后,各个省市地方政府都提出了自己所要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的目录,包括各种各样的开发区设置,甚至不惜采取所谓各种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土地等各方面的政策,来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这种做法背后有他的逻辑性。因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可以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拉动GDP的增长,甚至可能产生良好的税收,为当地的经济和就业提供解决方案,所以政府有它的想法,这个逻辑也是合理的。但如果大家都用这个逻辑,宏观上来讲,这个逻辑就有问题。因为照此下去,新一轮战略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即将爆发。
我们的地方政府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时,并没有真正地考虑这个产业的市场究竟有多大。举个例子,美国在推动太阳能电池产业时,它的做法是,消费者如果买这个太阳能电池板,装在自己家里的话,所得税不扣。这样一来,消费者就愿意去使用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市场就扩大了,市场一扩大,光伏电池的制造商就有订单,就会努力去竞争,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包括技术创新,这就形成了一种市场的引导良性机制。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直接给企业补贴,比如土地。所以最后无锡尚德破产了,一大块那时候买下来的土地,现在转让掉,就没什么事了。很多企业把圈地看成它的本事,而把附加值上的制造看作是应付,这就变味了。包括三一重工,在临港那里,市政府也给了一大块地,我始终想不明白,三一重工要这么大地干什么?显而易见,这块地能为它的制造业失败找到一个可靠的资产保证,因为土地值钱。更何况它也算得上是知名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觉得有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需要检讨。
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上海优势
上海有非常特殊的状态,跟一般的省,比如浙江、江苏不太一样。作为一个城市型经济,从它的产业结构、目前的人均GDP水平来讲,它的服务业比重应该是60%以上,但是我们现在上海是60%不到。换句话说,我们制造业在上海依然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制造业中,重化工业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今天看来,一个大都市发展重化工业是不够合理的。因为重化工业污染、能耗都非常大。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政府希望把宝钢逐步迁移出去,这个决策是政府的,但上海的重化工业改革开放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它在上海的产业结构比重中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如果全部搬迁出去,它会对现有的上海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什么?就等于GDP的贡献当中缺了这么一块,而缺的这一块要补上。如果加不上一块的话,上海的GDP,包括人均GDP水准全部下降,而且会引发很多社会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我们进一步来反思,我们在推动重化工业发展时,实际上把我们很有品牌的一些轻工业全部扔掉了,比如我们自行车不要了,人家捷安特不是做得很好吗?我们还有手表,那时我们上海的手表还是全国抢着买,买不到的。但瑞士手表做到现在,还不是继续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且卖得这么贵。我们当时把这些产业都认为不是重化工业阶段所需要的产业,被逐步地放弃掉。现在反思,我们觉得很可惜,实际上在一个都市型的城市经济当中,不应该照搬教科书上的理论,说上海的工业化也要从轻工业阶段到重工业化阶段,再到服务经济阶段。以为一个都市型经济都要有这样一个过程,这个看法实际上是错的,但不幸的是我们已经走了这条路,走了就没有回头之径。
所以下一步结构的调整是放在上海面前最关键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把这些产业去掉的话,我们用什么产业来补起来?战略新兴产业也要做筛选,不是说七大产业我们上海都要做,我们上海过去犯的错误就是什么都要做。

㈣ 世界工业强国如何排名

从工业生产总市值来 看,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工业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不过目前还未达到和量想匹配的强,中国大多数是处在中低端,少数是在中高端。不过中国是目前进步在快的国家,未来会在更多的工业领域进入高端市场。

1、数量上第一2018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是5.53万亿美元,已经是持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200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是5436亿美元,和德国相当,在2001年就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的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

在2006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到了1.36万亿美元,和日本相当,次年2007年中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而到了2010年中国工业生产能力达到了2.9万亿美元,和美国相当,次年的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

第四、发明专利数量发明专利保有量,看截止到2017年的数据,全球有效发明专利1043万件,其中:日本282万、美国236万、中国152万、德国67万。从增量来看,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排名为:中国131万、美国53万、日本46万、韩国23万、德国18万。

从授权数量来看,2016年的排名是:中国38万、日本29万、美国29万、韩国13万、德国10万。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已经是第一,大而不强的局面也在改变,毕竟全球工业强国也就那么几个,中国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超越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不是很久的事情。至于美国,这个确实太强了。

㈤ 美国第二次产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的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5年,在19世纪美国的最后25年,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美国的电力电气工业从一开始就走在世界前列,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强国。美国在1860年以前仍属于殖民地类型的经济: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工业基础相当薄弱。那么,美国是如何从欧洲工业的边缘地区和模仿者一跃而成为新工业革命领导者的?这对我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有哪些启发呢?

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与美国大量出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产业产品相反,美国在棉纺织业这个第一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的技术上虽然也有很大改进,但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一直是棉织品净进口国。这种历史事实说明,一国在传统产业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在新兴产业上可以一跃超过发达国家。

演化经济学对此在理论上已经证明,落后国家利用劳动力、资源等成本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试图在传统产业上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将永远不会缩小与后者的经济差距。相反,在新技术革命刚刚兴起的时候,虽然新技术最初出现在发达国家,但由于其技术体系处于最原始的早期阶段,科技知识大都处于公共领域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知识的意会性程度很低,落后国家在这时如果能够迅速进入新技术体系,就有可能把发达国家在早期新技术和科学基础的领先地位转移到本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初三十多年中,德国也是这样崛起的,而英国却因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领先地位,锁定在旧技术经济范式之中,导致了其工业力量的衰落。

巨大国内市场规模的关键作用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美国并不是新技术的最初发明者;即使是从一开始就走在世界前列的电力电气工业,美国在技术发展上也不具有占先优势,基础科学研究更是落后于英、法、德,那么,美国是如何抓住新技术革命机会窗口的呢?

美国巨大、丰富的市场使美国在国际比较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许多技术创新源于欧洲,但由于可以在美国市场中实现规模经济,其发展却是在美国进步最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由于本国市场狭小,欧洲技术创新在原有的技术轨道上难以开发新产品并大幅度提高生产率,而一旦被引入到美国,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能够很快开发出生产率高于欧洲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申请新专利,开辟新的技术轨道,摇身一变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领导者,并反过来占领甚至垄断技术先发国的市场。

最近的类似例子则是:德国的高铁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德国和欧盟却无用武之地,而在中国却可以取得快速的技术进步。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超过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人口总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需市场,这种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是我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重大历史机遇的得天独厚的绝对优势,是任何国家所不具有的,除了历史上的美国。但我们珍惜、保护并运用这种无以伦比的优势了吗?这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排斥外国直接投资,独享巨大国内市场为美国提供的技术创新租金

美国在19世纪许多行业上技术落后于欧洲国家,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行业中基本没有外国直接投资,而直接投资却是开发优势技术的天然渠道。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对此是不会感到惊讶的,因为他在1913年就指出,曾有人说拉丁美洲给外国资本以特许权,但从未听人说美国给外国资本以特许权,这是因为我们不给他们这种权利,原因就在于投资于某个国家的资本会占有并且统治该国。美国的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华为和三一重工最近在美国的遭遇就是明证。正是由于实行了高关税保护和排斥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一旦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反向工程”被引进,美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就会为这种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西欧的技术领导地位也就不得不让位于美国了。

反观我国,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是我国各产业长期以来的“老大难”问题,这与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依赖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市场重于技术,珍惜、保护并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导部门创造领先市场,这是我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机遇最基本的条件。

高工资战略

由于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美国的崛起并不是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而是通过内向型经济实现的,国内市场规模除了人口规模外,美国民众的工资增长是其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崛起时期的政治家认为,工业化不能像英国那样靠剥削工人来实现,而要靠开发大自然的技术创新租金为美国人民提供高工资来实现,所以,他们绝不允许像100多年后的跨国公司那样“把利润带走,把GDP留给中国”,因为这样的话,美国人民的高工资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把低工资看做是竞争优势相反,当时的美国工业保护主义者却把低工资看做是“祸根”,称作是“乞丐劳动力”。他们认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机器生产将使高工资国家在单位劳动力成本上比廉价劳动力国家更低,原因就在于机器生产率的增长超过了工资的增加,因此,“不管在何处,由高收入劳动者所组成的国家都必将战胜‘乞丐劳动力’的国家”。

在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美国工人的高工资刺激了用机械替代昂贵的劳动力,而机械发明导致了更高的生产率,从而使工资更高,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在更高程度上采用新的发明。因此,在技术创新与工资增长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正反馈的良性循环,这是美国依靠美国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基础,这也是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头四十年就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发明创造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深植于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

这种文化的形成与美国政治家的大力提倡是密不可分的:自本杰明·富兰克林以来,对科学技术的尊崇就成了美国文化的一个持久特征。美国卓越的政治家亨利·克莱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就指出,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培育实用技术和制造工艺优势的国家在力量上必将胜过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国家;而在鸦片战争150年之后的中国,政治家们一方面在津津乐道“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在带头购买外国品牌汽车,其命运的差别由此可略见一斑。法国着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访问美国后,在他1836年的经典性着作《美国的民主》中由衷地赞叹到:在美国,人们对科学中纯粹实用部分的理解令人钦佩,同时又对那些在应用中直接需要的理论部分给予认真的关注,在这方面,美国总是展现出一种自由的、原创的和富于发明的心智力量。

因此,这种文化造就了对技术新动向的高度敏感,欧洲的任何技术动向,几乎马上在美国就有反映,其反映之快,超过欧洲大陆本身,这几乎成为美国的一个传统。例如,1803年,英国开始研发蒸汽动力机车,但在英国还没试制成功的时候,1807年美国就成功地试航了蒸汽推动的轮船。欧洲人发明了电的理论,而对之理解最透彻的却是美国的爱迪生和贝尔等人。发明和创新是人的天职。摈弃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消费主义和犬儒主义的颓废文化,大力弘扬创造主义新文化,开创一个全民创新的新时代,这是我国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㈥ 美国是如何成为头号工业工业强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本土都没有被战争波及受到损害,它可以安安稳稳的研发制造军火武器卖给交战双方发大财,后期还参战渔翁得利收割了所有战利品,由此累积的资本无限雄厚造就它成为了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㈦ 工业化对一个国家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实现工业化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从“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占50%左右;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个理想的大工业体系,应该是由基本实行计划经济的重工业体系,和需要自由贸易、强调企业独立性和自由贸易的装配工业、轻工业共同组成的。前者,对有限关键技术和资源进行投资开展,提供基本的工业物资和机械。后者则基本保持前工业时代的体制,利用这些物资和机械完成最终产品的产品制造(包括非实物产品)。发达国家通过对核心产业部分国有化和企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基本建立了这种经济体制,只是装配工业和轻工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而对于一般落后国家而言,后者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无法通过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建立的重工业体系。
应答时间:2021-06-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㈧ 英国工业革命对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详细

一、城市化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1、城市化是指人口居住地的变动,即由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是由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迁徙城市,是由工业“聚集效益”引起的人口集中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启动了英国的城市化,是英国城市化的加速器,反过来,城市化又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对英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城市化推动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进行将生产、服务、居住、消费等集中在同一区域,从而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恩格斯曾在评论伦敦时指出:“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
3、随着英国城市化的发展,工业革命前后80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棉纺厂工人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266倍;英国的煤产量、棉花加工量都相当于世界的一半;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个世界的51%,进出口贸易占25%,铁路超过1万公里。
4、总之,城市化的进行,加速了英国工业化进程,使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头等工业强国,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镑的广泛使用
1、在工业革命前英国人还是以黄金为主对商品进行计价和交易,所以那时候的英镑只是一种纸钞,是记录黄金的单位,用于兑换金币。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国力迅速壮大,英镑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逐渐取代黄金,成为了世界通用货币。至此,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国际储备都变为了英镑而不是黄金,并且在国际贸易中90%的贸易都使用了英镑。
2、1844年,英国还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了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并且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为其它银行在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维护了英国经济的稳定和英镑的坚定地位,从而使伦敦也成为了世界的金融中心,为英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做出贡献。
三、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最大债权国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巨大成果的鼓舞下,英国向世界的产品敞开了它的国内市场。英国的帝国主义形式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大量金融资产,是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家,拥有净债权国地位——占世界资本输出的50%左右。因此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成为了世界最大债权国。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拥有高工业产值
1、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生产力有着巨大飞跃,工业革命前后80年,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个世界的51%,进出口贸易占25%,铁路超过1万公里
2、并且,工业革命后,农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21%,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2%,1851年仅占14.2%,到1850,城市人口已基本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英国已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由此可看出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从农业国瞬间蜕变了世界工业大国,从而间接推进了其经济的发展
五、综上所诉,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英国城市化发展,使英镑得到广泛使用,让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债权国,为英国提供高工业产值,引导英国从农业国一步步走向工业国,从各方面加强了英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㈨ 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因素有哪些

工业革命是发起于英国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经过这场革命,英国的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迅速增长,为成为工业强国打下了基础。

你搜一下“工业革命”,有更详细的说明。

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其次,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以及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原始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市场,更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都无法比的。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1)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表现在英国即圈地运动)(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4)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㈩ 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有哪些因素(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回答)

政治上: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经济上:“①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②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以及广阔的原料地和市场;
③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PS:这个一定程度上也可归纳到文化层面,突出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即可)④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商人参与贸易竞争和对外出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作用,让商人更热衷于技术革新以提高经济效益;(PS: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纳到政治层面,突出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即可;亦可以归纳到文化层面,突出“重商主义”思想而非政策即可)
文化上:①文艺复兴后期,受当时国际形势和政治环境影响,意大利等国家的许多文学、艺术工作者和手工业者离开故国迁往英国,为英国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为日后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和技术的源头;
军事上:①注重发展海军,先后击败海上霸主西班牙和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产品对外输出提供有力的军事保障。(PS: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归纳到政治层面,突出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即可)

阅读全文

与如何影响工业强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风办公楼空间设计有哪些 浏览:8
奥迪同级别车哪个车好 浏览:585
化工厂和工业有什么区别 浏览:73
绵阳汽车气罐在哪里审车 浏览:203
国产奔驰越野车多少钱一台 浏览:217
黑工业是什么学校 浏览:440
如何介绍奔驰sos 浏览:731
7座奥迪q8落地价多少 浏览:622
汽车空调冷冻油多少公里更换 浏览:232
2014款奥迪a6怎么样 浏览:543
中国的工业有什么发展 浏览:892
在工业区开一个电气配件店如何 浏览:449
宝马745i多少钱 浏览:756
买宝马7系要多少收入 浏览:825
汽车ac空调和不开有什么区别 浏览:565
工程类和工业类哪个好 浏览:862
工业灯如何接线 浏览:492
如何快速买奥迪 浏览:235
苏州工业园区淞泽家园哪个区 浏览:607
奥迪a7评测30t怎么样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