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按照什么的思路加快工业转型

按照什么的思路加快工业转型

发布时间:2022-05-12 18:02:57

⑴ 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为载体,大力推进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加快做大、做优、做强。

⑵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什么为导向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产业发展新空间

需求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企业的效益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需求。国际市场上我国游客消费能力十分强大,这表明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真实存在而且巨大。一般来说,企业以消费者为导向,以需求为中心,但很多时候消费者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十分了解,需要企业创造性地开发出新产品,进而激发消费者的新需求。当前,我省传统产业出现很多市场上产能过剩,而在一些细分市场上却产能不足。这要求在提高产品质量前提下,通过产品多样化和特色化来细分市场,创造市场需求,在扩大市场需求过程中不断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空间大小,往往是由其创造的需求决定的。只有符合市场需求并能创造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瞄准市场潜在需求特别是群众多样化需求,发挥创新原动力作用,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上持续发力,以创新开辟市场需求新天地。

二、以技术革新为导向,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步伐

技术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手工业和简单机械加工为主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峻挑战。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成为发达国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主要路径。抓住传统产业市场倒逼的机遇,鼓励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入,健全技术革新机制,重点围绕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装备水平、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信息化和安全生产水平,支持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快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以融合发展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传统产业在安徽经济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很多地区传统制造业仍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因此,我们不能照搬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用高端产业来完全取代传统制造业的道路,而只能通过新旧产业的交互作用、融合渗透、逐步创造出全新的产业体系,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种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达到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它降低了传统行业间的进入壁垒,为企业提供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巨大商机,是一种新旧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可从产业重组、产业交叉和产业渗透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兼并、重组来融合,是一种传统产业内部重组融合,它所产生的产品或服务往往不同于原有。二是通过高新技术嫁接改造等多种方式,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是一种传统制造业与高新产业融合。例如,传统家电行业与液晶显示屏技术整合形成液晶电视新产品。三是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提高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化对产业的渗透能力,带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四、以产业集聚为导向,打造经济发展高地

产业集聚带来“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并可以促进创新、促进竞争,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我省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走集聚发展模式,依托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百亿元和千亿元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企业间的协作,探索建立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省级传统产业集聚基地建设。

五、以价值链攀升为导向,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我省传统产业如钢铁、有色、化工、煤炭、电力、家电、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绿色食品、轻纺鞋服、资源再生利用等多处于产业链低端,这种低端的产业转型升级一般遵循的路径是: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具体路线可能是OEM(贴牌生产)→ODM(自主设计生产)→OBM(自主品牌生产)。这要求每个产业都必须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因此,我省传统产业的升级,除了关注“前端”的研发、设计,更需要向“后端”的销售、物流、售后服务发力,特别是让用户获取更多价值。产品的用户价值越高,企业就会拥有大量忠诚用户群。当用户累计到一定程度,用户给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将会远远超过产品所带来的价值。传统行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发展,实际上是通过产业组织的持续变化和价值的不断创新以保持产业的增长,要求从根本上去改变那种独立发展和在产业边界内从事价值链一系列固定活动的传统模式。

⑶ 如何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经济提速转型发展

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努力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突破。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培育优势产业引领转型、促进创新创业驱动转型;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助推转型;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鼓励资产重组加速转型;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倒逼转型。
要抢占发展制高点,打造产业升级版。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重点培育生命健康、3D打印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资产重组,鼓励企业走资本运作和上市之路,下决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推进园区经济和循环经济深度融合、临港经济和园区经济有机融合、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业高度融合。
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精致繁昌”城市升级版。规划建设要精美,按照城乡一体化、全域城镇化思路,强化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建设一批精品工程。功能设施要完善,加快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公交、污水管网、城市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要精细,整合城市管理和服务各类资源,构建运行顺畅、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市民生活要便捷,科学合理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要推进“五个繁昌”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建设“山水繁昌”,依山造林、依水设景,建设青山环城、绿水绕城、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新城。要建设“人文繁昌”,充分发掘繁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要建设“活力繁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建设“智慧繁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要建设“幸福繁昌”,以实施民生工程为重点,不断提高惠民、富民、利民、安民指数。
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教育、基层党建、干部管理、改进作风、惩治腐败、落实责任务必从严,为“十三五”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⑷ 如何推进工业农业旅游城市动力五个转型

首先是推进城市空间转型升级。促进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的转变,形成布局合理、规范有序、高效畅通、生态宜居、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秩序。
其次是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实力显着提升,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依托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进一步把握产业关联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树立全域发展理念,突出规划衔接、项目支撑,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提高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⑸ 企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部分企业还出现生产经营困难,这些都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我们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微观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在调整中提升,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YC孵化器是美国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为广大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服务。

⑹ 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根据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我国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认为,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化转型、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升级就是全面优化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 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基础上,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工业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⑺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 什么为向导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导向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为重振实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纷纷推进“再工业化”,重塑制造业新优势;新兴经济体和东盟等周边国家则利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机会,加大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力度,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两头受压的困局,必须改变以往以做大规模为导向的产业政策,调整为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产业政策,具体思路可以归纳为:“抓两头、放中间,调结构、促创新,搭平台、造环境,定标准、强监管”。“抓两头、放中间”要求产业政策转向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支持处于发展阶段“两头”的产业,即对处于孕育期和幼儿期的新兴产业给予扶持,扶上马再送一程,促进产业快速成长;对处于衰退期的传统产业,在职工再就业培训、转产就业安置、设备淘汰补助等方面给予企业退出援助,盘活存量资源;而对处于“中间”即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产业,则要充分放开,让其在市场竞争中强筋健体、自由发展。“调结构、促创新”是指产业政策的目标要从原来的“扩能增量”调整为“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一方面,要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全面创新,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目标,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传统制造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促进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水平。“搭平台、造环境”要求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搭建发展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上。“定标准、强监管”主要强调通过标准引领,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并积极推动我国产业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提升我国产业发展国际竞争力,努力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逐步掌握行业话语权。

⑻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好工业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大关系,以提高工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改善和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强化工业企业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实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动宏观调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转变。 根据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关键装备、技术标准取得突破。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显着扩大,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
——信息化和军民融合水平显着提高。重点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军民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军民结合产业规模显着扩大。
——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纺织服装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着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1%以上;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到“十二五”末,努力使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的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工业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专栏1:“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指标(略)

⑼ 如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大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调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二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按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规划,落实并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统筹推进20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二是完善市场培育、应用与准入政策。支持扩大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市场,继续做好“三网融合”工作,加快建立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管理程序。三是加快突破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大投入、依托企业、健全机制,整体推进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研发,争取掌握一批具有发展主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

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二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升级改造,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加快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熟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普及率。四是着力推进精益制造,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制造水平。五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总的要求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模效益显着的行业为重点,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重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准则,尊重企业意愿,由企业通过平等协商,自愿自主地开展兼并重组。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服务管理体系,努力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规范行政行为。三是推动体制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完善治理结构,增强技术优势,开展管理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国际竞争力,推进转型升级。四是实行分类指导,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有效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五是加强统筹兼顾,维护企业、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债权人、债务人和企业职工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社会和谐稳定。

四、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

要立足我国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构建结构优化、水平先进、开放共赢、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一是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巩固传统业态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从促进消费升级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把基于宽带和无线的信息消费作为新一轮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新兴消费热点。三是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推动农村服务业水平尽快上一个新台阶。四是紧扣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要求,加强陆海统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五是统筹国内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服务贸易规则制定,深入推进与港澳台地区服务业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服务业国际合作与竞争。五是大力推进服务业各项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政策支持,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五、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建立财政支持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进一步落实好国发14号文件“资金总规模要逐年增加”的政策,继续加大力度,建立资金总规模稳定增长的机制。二是要抓紧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工作。加快出台基金设立、管理、运作等相关文件,让基金尽快发挥作用。三是要进一步研究税收政策。突出扶持科技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形成系统完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四是要继续清理整顿涉及小微企业的不合理负担。继续减免部分涉企收费,规范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性收费。

第二,要进一步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精神,研究建立小微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信贷产品创新。要加大政策引导小微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力度,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多方位满足小微企业金融需求。

第三,要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转变中小企业发展方式,坚持“专精特新”,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坚持集群发展,积极发展专业化产业集群,提高中小企业集聚度,提高与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坚持转型升级,支持中小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坚持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大力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第四,大力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立和完善为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调动和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增强政策咨询、创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资融资、管理诊断、检验检测、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财务指导、信息化服务等各类服务功能,重点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质优价惠的服务。

⑽ 如何运用新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引领行动,思想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几乎都是先有思想革新,后有重大的变革行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特别对于大理州而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培育大理州的产业竞争力,走出比较优势陷阱,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培育竞争优势谋求新的发展;要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国际国内的联合与协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走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做到优势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并重、资源利用与绿色发展并重,科技进步与人才支撑并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实施创新发展,着力培育产业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上,政府与企业要共同发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以推进大理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政府要努力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公平、改善金融支持、深化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作为,构建具有区域产业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在产品创新上,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树立“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生产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在营销创新上,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品牌运作思维,以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管理创新上,要激发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更加重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最大限度向管理要效益。在人才创新上,要加强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
顺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鼓励引导工业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工业上下游服务环节外包,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比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远程技术支持等服务业新兴业态。着力推动大理州高原特色农业与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与二产融合,重点是延伸农业生产的产业链,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三产融合,重点是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形成“批发市场+农户”“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定制农业”等新型产业化组织方式。特别要与旅游业相结合,拓展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提升消费对大理州经济的拉动。
四、加大开放力度,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加强与周边国家高层次、宽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边境贸易经济合作机制,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开通道、完善网络、提升功能、构建重要枢纽。着力产业培植发展,加大特色产业加工基地建设,加大培育开放型经济。加快与沿海发达地区及中部地区经济对接,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大理州各类企业到境外开拓周边国家参与市场竞争。着力打造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实力。促进人文交流,广泛开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
着力构建科学、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开发和区域生态建设新格局,着力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经济体系,致力推广理性、节俭、文明的大众消费模式,倾力建设山青、水秀、天蓝的生态环境系统。以环境竞争力创造产业竞争力,以生态文明率先突破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以洱海流域的保护与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让苍山洱海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同时要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试点为抓手,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建设,深入推进“森林大理”建设。让“绿色化”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产生活方式,一种行为指南。
六、切实推进改革,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保障
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只能也必须依靠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优化结构本身就是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真正收到成效。要把简政放权、财税金融、科技体制、投融资等改革推向纵深,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真正做到不该操心的不操心、该操心的操好心,才能充分激发创新的活力和潜力。

阅读全文

与按照什么的思路加快工业转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q7档位如何操作步骤 浏览:990
奥迪q8和奔驰g级哪个好 浏览:216
柳州汽车号牌办好后在哪里领 浏览:418
汽车脚怎么放 浏览:489
汽车排气管防静电挂件有什么用 浏览:22
奔驰的蓝牙设备是多少号 浏览:483
汽车选号怎么选 浏览:616
工业垃圾排放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浏览:331
工业光魔最初是怎么开始的 浏览:852
奥迪双钻战龙电池多少毫安合适 浏览:466
汽车漆面突出怎么办 浏览:712
在山西买辆奥迪a8跑婚庆怎么样 浏览:318
奥迪雨雾模式在哪里下载 浏览:894
新款奥迪a8前排头枕该怎么升降 浏览:808
奥迪a6的轮胎气压充多少合适 浏览:285
生产一台汽车需要多久时间 浏览:135
汽车爱车寿命多少年 浏览:379
奔驰cla侧面刚性如何看完就知道 浏览:293
工业探伤用的片见光了怎么办 浏览:145
汽车机油怎么查看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