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治理一个传统工业区

如何治理一个传统工业区

发布时间:2022-05-10 22:46:24

Ⅰ 写出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新工业区的区位因素

以鲁尔区为例
鲁尔工业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其中,内河航运尤为重要,因为,鲁尔区所需的铁矿石主要经荷兰的鹿特丹通过内河运入,而工业产品的输出也主要依靠这条运输线.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由煤炭工业开始,随后是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四个:(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这是造成煤炭工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炼钢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3)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果,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是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1)产业结构调整.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对煤炭、钢铁工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钢铁公司甚至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3)加强交通建设.鲁尔区有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莱茵河的水运也很便利.(4)发展科技.这是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5)美化环境.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改变了重工业区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地区.

Ⅱ 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鞍钢在改革与发展中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在综合整治中的哪

鲁尔工业区的环境治理就已经很不错了,原本的环境污染已大大改善。被人们誉为花园工业区。而从上世纪60年代末起,鲁尔区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对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并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中去,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对其他大鲁尔工业区型企业改革也采取了基本稳定的政策,尽量实行渐进的方式。对于大企业的破产相当慎重,以免引起社会震荡。 其次,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在加快老企业改造的同时,大力扶持新兴产业。还有就是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再就业机会的创造。

Ⅲ 鲁尔区治理方案

1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
2调整产业布局,如把钢铁产业向沿海靠拢,方便进口铁矿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如兴建高等学府,研究院等
4美化环境,消除污染
5完善交通网

详细如下: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西部,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伯河之间。在行政上鲁尔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通常以该区最高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面积4 430 km2,不到全国面积的1.3%;人口约540万,占全国的6.6%。传统上鲁尔区是一个老工业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其显着特点一直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并是该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机械制造基地,这三大部门的产值曾一度占全区总产值的60%。二战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其他一些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纷纷陷入严重衰弱危机之际,唯有鲁尔区仍保持较强的生命力,经济持续发展。目前,鲁尔区已形成了新老工业并举、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布局相对合理的区域工业综合体,这与其审时度势,紧跟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对逆工业化过程和区域衰退,利用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创新,全面进行区域整治和更新分不开的。

1 鲁尔区区域整治和更新的背景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百年不衰的鲁尔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矿区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全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鲁尔区的声誉开始下降,经济的中心地位减弱。面对着衰落和发展两条道路的抉择,鲁尔区选择了发展。发展的核心就是开展区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点是改变原有单一的经济结构,使矿区经济朝着多样化综合化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就上述问题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实例,也为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

2 成立权威领导机构,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创新

1920年5月5日,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The Siedlung severband Ruhr kohienbenzirk,简称SVR),是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这一规划机构的职能和权限随着区域的发展一再扩大,现已成为区域规划的联合机构(KVR),州联邦的权力部门。协会由88个成员组成的议会和7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协会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行政上受州政府当局管辖,财政上由地方当局拨款和协会自身筹款,协会自身还有贷款的权力,总部设在埃森。针对鲁尔区存在的问题,协会于1960年提出了鲁尔区总体发展规划,作为法令要求全区严格遵守执行。此外,还有一个鲁尔工商局组织,作为区域性的工商经济管理机构,对鲁尔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起着协助和监督的作用。
在鲁尔煤管区协会成立以前,鲁尔区无论是在发展工业生产,还是在城市建设、交通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因此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业区的生存发展。但在协会成立初期,其主要的工作也只是制定“一般开发规划”(General Settle/ment Plan)即为工业和民用地,交通线路,绿化环境等提出轮廓性布局方案。从20世纪60年代起,协会逐渐担负起对工业区的全面规划,直接与全区的建设和发展挂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而,在德国普遍认为KVR组织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1960年,协会提出了把鲁尔区划分三个地带的设想:第一个地带是“南方饱和区”,主要是指鲁尔河谷地带,这里是早期的矿业集中地区,随着采煤业的北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协调,今后的发展是继续保持其稳定性。第二个地带是“重新规划区”,这是鲁尔的核心地区,该区包括鲁尔区的重要城镇及埃姆舍河沿岸城镇,是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存在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第三地带是“发展地区”,包括鲁尔西部,东部和北部正在发展的新区,其中北部是重点发展地区。根据三地带的不同情况,协会提出发展第三地带,稳定第一地带,控制第二地带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为以后鲁尔区的全盘规划打下了基础。1966年在修改上述规划的基础上,协会又编制了鲁尔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这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规划史上的第一个地区性的总体规划,也是第一个在法律上生效的规划方案。此方案于1969年又进行补充,以补充报告的形式公布于众。总体规划的主要宗旨是发展新兴工业,改善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和扩建交通运输网;在核心地区以及主要城市中控制工业和人口的增长;在具有全区意义的中心地区增设服务性部门;在工业中心和城镇间营造绿地或保持开阔的空间;在边缘地带迁入商业;并在利伯河以北鲁尔河谷地及其周围丘陵地带开辟旅游和休息点,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1989年,KVR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博览会的宏伟计划(IBA),重点是对鲁尔区核心地区800 km2、拥有200万人口、有17个城市参加的城市再造工程,使鲁尔区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迈进21世纪。

3 区域创新发展的成效

3.1 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特质和变动的影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鲁尔区首先采取了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过程。从1966-1976年的10年中,政府拨款150亿马克资助煤矿集中改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煤炭工业。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对整个鲁尔煤田重新规划,统一部署,安排生产,并且实行了全盘机械化,现煤炭生产就集中在7个大煤矿中。钢铁工业也从同期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同时对钢铁工业的布局作了合理调整。其次,为了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联邦、州政府及鲁尔区煤管协会都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而鲁尔区也完全具备发展这些新兴工业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新建和迁入的工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仅1958―1973年,新建和迁入企业达459个。1985―1988年间鲁尔区新建企业数量增加41%,大大超过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目前这类企业已遍及全区,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有汽车、炼油、化工、电子以及服装食品等等。最有名的奥佩尔汽车厂,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座落在一个已关闭的矿井旧址上,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多万人的世界最现代化的汽车厂之一。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也由于从鹿特丹及威廉港通往鲁尔区的输油管建成发展很快。从威廉港到鲁尔的两条输油管,直径分别为71和102 cm,年通过能力约45 000 kt/a。战前,鲁尔区以煤化学工业为主,只有两个规模不大的炼油厂,目前已有10多个炼油厂,炼油能力达到30 000 kt/a,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主业。同时,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各城市大多已建有完善的服务业,服务网点遍及各个角落,在边缘地区开辟了不少新的旅游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充实和提升。煤钢比重大幅下降,现产值仅占全区的16%,煤、钢两大部门职工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初占工业部门总数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而同期非煤钢工业的就业人数却从32%上升到目前的54%多,第三产业部门的比重则从29.8%提高为56%。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在信息技术领域中鲁尔区的发展速度在德国遥遥领先,仅1994-1997年,北威州的软件企业从241个增加到2 720个,这些企业大多落户在鲁尔区。鲁尔区正朝着一个既有强大传统工业作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3.2 合理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鲁尔区早先的产业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如采煤业是在鲁尔河以南,
靠近煤田,以后随着煤炭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煤矿也逐渐向北推移,因而生产力布局历史上也是由南向北发展。到二次大战前,基本形成东西延伸,以中部为核心的工矿区。尤其是从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条状地带,城市鳞次栉比,已找不到一块面积大于100 hm2的空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区域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不同地带、平衡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设想,并规定在布局新企业时应首先考虑到安排在边缘发展地带,同时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地从核心地区向外缘迁厂。同时对传统产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实行关、停、并、转。调整变化最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原来钢铁生产高度集中在蒂森、惠施、克虏伯等几家大公司之中,布局上形成了沿鲁尔河东西走向的生产格局。通过改造调整,钢铁工业面貌一新,如为增强竞争力,同为钢铁生产巨头的蒂森钢铁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1998年实行了强强联合,现钢产量占全区的一半左右;在布局调整中又针对目前区内钢铁工业所用的几乎全是进口铁矿的新趋势,考虑从鹿特丹经莱茵河到杜伊斯堡每吨矿石的运费要比到多特蒙德便宜得多,于是就以最低运费为原则,一改过去钢铁工业布局就煤的东西向布局格局为就铁的南北向格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以杜伊斯堡为中心的南北17 km2的狭长地带内形成了29 000 kt/a钢铁生产能力,杜伊斯堡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钢城"。电力生产主要集中在费巴和来因-威斯特法伦电力股份公司,化学工业则集中在休斯、舒尔文和格尔贝克三家化学公司。由于大公司科技力量强,现代化水平高,生产成本低,产品精良,煤、钢、化工、机械等一大?quot;鲁尔制造"的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鲁尔区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现整个鲁尔区的生产力布局格局已突破原来的鲁尔煤田范围束缚,向西(越过莱茵河)向北(越过利伯河)发展。
鲁尔区区域结构的变化同样集中体现在其城市的职能演变上。鲁尔区是一个人口和城市的密集地区,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单一的煤矿城市-钢铁城市-化工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也从早期的杂乱无章的无规划状态向全面规划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在区域更新过程中,许多城市从原先的单一职能演变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城市,但大企业的业务性质仍为这些城市打上深深的烙印。如费巴公司总部所在地杜塞尔多夫,是以能源、化工、钢铁、机械、电气等工业的中心,同时又是德国最大的银行所在地;蒂森公司所在地杜伊斯堡是以钢铁、机械、化工颓岱墓ひ档闹行模质堑鹿畲蟮哪诤痈劭诔鞘校籖WE公司所在地埃森是以能源、钢铁、化工、建筑工业的中心,也是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博览会城市等。大企业的发展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并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提升了城市的能级。现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在50万以上,构成了一个多中心的莱茵-鲁尔城市集聚区,人口超过1 000万,为世界主要大城市集聚区之一。

3.3 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在世界科技史上,德国的工业技术占有重要的一席,而鲁尔区就是德国的许多技术发明诞生地,因此科研基础十分雄厚。鲁尔区许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并根据企业特点和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制定自己的科研计划,科研中心和生产中心紧密结合也是德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制胜法宝。如鲁尔煤炭股份公司下属的煤矿研究中心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研究机构,拥有17个研究所、4个实验场以及计算机处理中心,科研人员曾达1 100多人,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煤炭的综合利用。面对新的形势,鲁尔区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改革创新,加强科研界与经济界的合作,从多特蒙德、经过波鸿、埃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一条横贯全区的"技术之路",把区内的经济中心和研究中心联系起来,以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并建立"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和咨询。其次,改革传统教育,创立新兴学科,并把高等院校的教育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州政府试图将鲁尔区建成"欧洲高等院校区"。现鲁尔区拥有15所高等院校,14万多大学生,其中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理工科和经济专业学生占总数的63.5%,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
另外,用新技术改造老工业。鲁尔区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单纯发展新兴工业,所以,在发展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了用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全面改造,如建立科学技术革新的信息中心,政府帮助企业拟定技术革新计划、结合中小企业具有灵活应用新技术的特点,优先向中小企业转让技术等,大大加快了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并提升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鲁尔区的目标是成为欧洲新经济中心。

3.4 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保证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鲁尔区大企业之间以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协作关系,最早出现的煤钢联营的形式,以后又出现煤化、煤电以及钢铁与机械的联营,有的以合同的形式,有的则组成联合公司,既保证了生产,又稳定了销售,使区域内部的资源优势和加工能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例如,鲁尔区所生产的煤约76%在本区消费,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鲁尔区的大钢铁公司都有自己的煤田,自行开矿,办炼焦厂,蒂森、克虏伯等大钢铁企业都有自己的煤矿。鲁尔区所产钢材的70%提供本地区机械制造业;煤化工联营从炼焦开始,大力回收炼焦副产品,供化学公司作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如区内最大的休斯化学公司就是从煤矿购入煤,供自备电厂;从炼焦厂购入焦炉气提取甲烷,购入粗苯和酚,生产塑料和橡胶;机械工业与钢铁的联营表现在大钢铁公司大多辖有机械制造业,钢铁工业的中心也是机械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所产的矿山机械70%在本地销售,主要用户是矿山、冶金和化工等。同时,通过有效的企业组织结构,大企业还为当地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技术、资金和配套生产。鲁尔区的企业联盟关系促进了区内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发挥,使鲁尔区成为既是资源地、生产地和消费地。

3.5 完善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综合开发

鲁尔区原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就很发达。但由于新建企业以及城市住宅区向郊区发展,出现了区内交通负荷不断增大,边缘地区和核心地区交通相脱节的局面,急需进一步改善交通网络和设备现代化。鲁尔区煤管协会在1968-1973年的交通规划中提出,有计划地对现有的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1969年鲁尔区架起了高架铁道,解决了铁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发挥了很高的效能。1975年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和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竣工,采用新型列车,时速高达200 km。新建的两条高速公路,一条平行于鲁尔河北,在穿越埃森市区中心时有800 m的地下道,另一条大部分在埃姆舍河旁也以地下道方式通过。在该交通规划中还提出新的高速公路,使区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的距离都不超过6 km。现全区拥有铁路线长度近10 000 km,年货运量超过150 Mt。还有6条水运内航道,为此鲁尔区提出在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这些措施对全区的综合开发起了极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3.6 开发工业传统资源,拓展区域产业新功能

在逆工业化的过程中,鲁尔区开始对自身积淀的区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思考,尤其重视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借鉴英国、瑞典等一些国家的经验,鲁尔区从1989年提出"IBA计划",运用国际博览会形式,通过工业旅游开发,达到区域复兴。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走过了一条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到区域性统一开发的模式,工业旅游已成为鲁尔区的新时尚。
从景点开发模式来看,大致有四种具体模式:(1)博物馆开发模式。最典型的是将一个建于1854年的老钢铁厂改建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其特色是设计了可提供儿童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导游由原工厂志愿者担任。活化了旅游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2)休闲、景观公园开发模式。蒂森公司将1985年停产的一家企业改造为以煤、钢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该公园占地2.3 km2,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青少年活动场所,又可进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3)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即在工厂原址新建大型购物中心,旁边仍保存原有工业设施的博物馆,还配套建有美食文化街、体育中心、游乐园、影视设施,吸引大量旅游和购物的人流。(4)传统的工业区转换成现代科学园区、工商发展园区、服务产业园区等。1998年,区域规划机构制定了一条连接全区旅游景点的区域性旅游路线,这条被称为"工业遗产之路"连接了19个工业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博物馆和12个典型工业城镇等,并规划了25条旅游线路,几乎覆盖整个鲁尔区。工业旅游的开发在改善区域功能和形象上发挥了独特的效应。

3.7 完善环境管理和建设,重塑田园都市风光

长期以来,鲁尔区企业各自为政,公害严重,环境污染大于国内任何一地。鲁尔区上空的6 600多个大烟囱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硫磺等约4 000 kt,其中600 kt滞留在本区上空,空气污染严重到汽车无法通行,行人感觉肺疼的程度。矿区排放的污水又严重污染水质,使鱼类曾一度绝迹。为了根除公害,治理环境污染,州政府投资设立环境保护机构,颁布环境保护法令,统一规划。第一个行动就是改造河流,先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在长达100 km的河面上先后建立起4个蓄水库,108个澄清池,净化污水;又在埃姆舍河口设立微生物净水站,所以至今尚未发生过污水危害居民健康的状况。鲁尔河水利工程设备之先进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能解决水污染问题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多种用途。另外,全区的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已全部建起,各工厂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及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制定了营造"绿色空间"的计划,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昔日满目荒凉的废矿山披上了绿装,塌陷的矿井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目前,区内共有绿地面积约75 000 hm2,平均每个居民130 m2(1968年鲁尔核心地区这一指标只有18 m2),大小公园3 000多个,整个矿区绿荫环抱,一派田园风光,往日浓烟满天,黑尘遍地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鲁尔河上空蔚蓝色的天空"早已成为现实,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拥有1 600多家环保企业,成为欧洲领先的环保技术中心。
总之,经过上述调整和改造,鲁尔区远不是一个衰落的工业区,而恰恰相反正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全区GDP约占原联邦德国GDP的7%左右,相当于葡萄牙或丹麦全国的GDP。1989年,联邦德国慕尼黑经济发展研究所对欧洲共同体11 000家企业和区域研究专家的调查结果表明,鲁尔区是欧洲产业区位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1990年12月,美国华盛顿人口危机委员会发表了世界100个特大城市和产业和人口密集区生活质量的评估报道,按生活质量和等级排序,鲁尔区列为世界第二位。鲁尔区区域整治的经验表明传统工业区的改造和建设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顺应发展潮流,才能充满活力,保持经久不衰,景气长存的局面。

Ⅳ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记忆]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2、社会效益[了解]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防的需要:
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3、环境效益[理解+记忆]
读课本《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理解记忆]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

3)信息联系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理解记忆]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记忆]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记忆]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记忆]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记忆]凡世界区域的传统工业都可借鉴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型企业)
B、调整工业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C、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育、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
D、优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这类型的城市或区域转型出路: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规律:(1)优化产业结构,(2)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理解记忆]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记忆]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国内条件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温州工业可以借鉴的地方:(1)企业间相互交流与协作(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微电子工业为主导[理解记忆]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记忆]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旧金山东南部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航空港)。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美国国防部)
世界区域内的高科技产业的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2)环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文科要求)
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记忆]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理解记忆]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必然性:[记忆]
1)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途径--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记忆]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1)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食品市场应采取什么措施前景才会更广阔?:(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产品价格(3)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健康观念、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

Ⅳ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
2.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 相切的服务范围 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1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2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3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4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 地广人稀,地价地
(3) 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 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1、 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3)工业地域的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着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交通、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 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2、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3、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2)作用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2产品:研发费用高;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必修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Ⅵ 2021年地理 如何将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措施

1、发展高科技产业;

2、提升产品附加值;

3、引入文创类产业;

4、淘汰落后型产业;

5、老旧厂房改旅游;

……

Ⅶ 鲁尔区综合整治有哪些经验

我转文章,楼主注意里面的小标题就可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西部,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伯河之间。在行政上鲁尔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通常以该区最高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面积4 430 km2,不到全国面积的1.3%;人口约540万,占全国的6.6%。传统上鲁尔区是一个老工业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其显着特点一直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并是该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机械制造基地,这三大部门的产值曾一度占全区总产值的60%。二战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其他一些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纷纷陷入严重衰弱危机之际,唯有鲁尔区仍保持较强的生命力,经济持续发展。目前,鲁尔区已形成了新老工业并举、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布局相对合理的区域工业综合体,这与其审时度势,紧跟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对逆工业化过程和区域衰退,利用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创新,全面进行区域整治和更新分不开的。

1 鲁尔区区域整治和更新的背景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百年不衰的鲁尔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矿区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全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鲁尔区的声誉开始下降,经济的中心地位减弱。面对着衰落和发展两条道路的抉择,鲁尔区选择了发展。发展的核心就是开展区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点是改变原有单一的经济结构,使矿区经济朝着多样化综合化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就上述问题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实例,也为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

2 成立权威领导机构,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创新

1920年5月5日,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The Siedlung severband Ruhr kohienbenzirk,简称SVR),是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这一规划机构的职能和权限随着区域的发展一再扩大,现已成为区域规划的联合机构(KVR),州联邦的权力部门。协会由88个成员组成的议会和7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协会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行政上受州政府当局管辖,财政上由地方当局拨款和协会自身筹款,协会自身还有贷款的权力,总部设在埃森。针对鲁尔区存在的问题,协会于1960年提出了鲁尔区总体发展规划,作为法令要求全区严格遵守执行。此外,还有一个鲁尔工商局组织,作为区域性的工商经济管理机构,对鲁尔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起着协助和监督的作用。
在鲁尔煤管区协会成立以前,鲁尔区无论是在发展工业生产,还是在城市建设、交通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因此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业区的生存发展。但在协会成立初期,其主要的工作也只是制定“一般开发规划”(General Settle/ment Plan)即为工业和民用地,交通线路,绿化环境等提出轮廓性布局方案。从20世纪60年代起,协会逐渐担负起对工业区的全面规划,直接与全区的建设和发展挂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而,在德国普遍认为KVR组织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1960年,协会提出了把鲁尔区划分三个地带的设想:第一个地带是“南方饱和区”,主要是指鲁尔河谷地带,这里是早期的矿业集中地区,随着采煤业的北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协调,今后的发展是继续保持其稳定性。第二个地带是“重新规划区”,这是鲁尔的核心地区,该区包括鲁尔区的重要城镇及埃姆舍河沿岸城镇,是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存在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第三地带是“发展地区”,包括鲁尔西部,东部和北部正在发展的新区,其中北部是重点发展地区。根据三地带的不同情况,协会提出发展第三地带,稳定第一地带,控制第二地带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为以后鲁尔区的全盘规划打下了基础。1966年在修改上述规划的基础上,协会又编制了鲁尔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这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规划史上的第一个地区性的总体规划,也是第一个在法律上生效的规划方案。此方案于1969年又进行补充,以补充报告的形式公布于众。总体规划的主要宗旨是发展新兴工业,改善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和扩建交通运输网;在核心地区以及主要城市中控制工业和人口的增长;在具有全区意义的中心地区增设服务性部门;在工业中心和城镇间营造绿地或保持开阔的空间;在边缘地带迁入商业;并在利伯河以北鲁尔河谷地及其周围丘陵地带开辟旅游和休息点,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1989年,KVR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博览会的宏伟计划(IBA),重点是对鲁尔区核心地区800 km2、拥有200万人口、有17个城市参加的城市再造工程,使鲁尔区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迈进21世纪。

3 区域创新发展的成效

3.1 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特质和变动的影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鲁尔区首先采取了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过程。从1966-1976年的10年中,政府拨款150亿马克资助煤矿集中改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煤炭工业。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对整个鲁尔煤田重新规划,统一部署,安排生产,并且实行了全盘机械化,现煤炭生产就集中在7个大煤矿中。钢铁工业也从同期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同时对钢铁工业的布局作了合理调整。其次,为了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联邦、州政府及鲁尔区煤管协会都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而鲁尔区也完全具备发展这些新兴工业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新建和迁入的工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仅1958―1973年,新建和迁入企业达459个。1985―1988年间鲁尔区新建企业数量增加41%,大大超过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目前这类企业已遍及全区,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有汽车、炼油、化工、电子以及服装食品等等。最有名的奥佩尔汽车厂,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座落在一个已关闭的矿井旧址上,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多万人的世界最现代化的汽车厂之一。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也由于从鹿特丹及威廉港通往鲁尔区的输油管建成发展很快。从威廉港到鲁尔的两条输油管,直径分别为71和102 cm,年通过能力约45 000 kt/a。战前,鲁尔区以煤化学工业为主,只有两个规模不大的炼油厂,目前已有10多个炼油厂,炼油能力达到30 000 kt/a,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主业。同时,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各城市大多已建有完善的服务业,服务网点遍及各个角落,在边缘地区开辟了不少新的旅游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充实和提升。煤钢比重大幅下降,现产值仅占全区的16%,煤、钢两大部门职工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初占工业部门总数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而同期非煤钢工业的就业人数却从32%上升到目前的54%多,第三产业部门的比重则从29.8%提高为56%。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在信息技术领域中鲁尔区的发展速度在德国遥遥领先,仅1994-1997年,北威州的软件企业从241个增加到2 720个,这些企业大多落户在鲁尔区。鲁尔区正朝着一个既有强大传统工业作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3.2 合理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鲁尔区早先的产业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如采煤业是在鲁尔河以南,
靠近煤田,以后随着煤炭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煤矿也逐渐向北推移,因而生产力布局历史上也是由南向北发展。到二次大战前,基本形成东西延伸,以中部为核心的工矿区。尤其是从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条状地带,城市鳞次栉比,已找不到一块面积大于100 hm2的空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区域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不同地带、平衡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设想,并规定在布局新企业时应首先考虑到安排在边缘发展地带,同时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地从核心地区向外缘迁厂。同时对传统产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实行关、停、并、转。调整变化最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原来钢铁生产高度集中在蒂森、惠施、克虏伯等几家大公司之中,布局上形成了沿鲁尔河东西走向的生产格局。通过改造调整,钢铁工业面貌一新,如为增强竞争力,同为钢铁生产巨头的蒂森钢铁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1998年实行了强强联合,现钢产量占全区的一半左右;在布局调整中又针对目前区内钢铁工业所用的几乎全是进口铁矿的新趋势,考虑从鹿特丹经莱茵河到杜伊斯堡每吨矿石的运费要比到多特蒙德便宜得多,于是就以最低运费为原则,一改过去钢铁工业布局就煤的东西向布局格局为就铁的南北向格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以杜伊斯堡为中心的南北17 km2的狭长地带内形成了29 000 kt/a钢铁生产能力,杜伊斯堡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钢城"。电力生产主要集中在费巴和来因-威斯特法伦电力股份公司,化学工业则集中在休斯、舒尔文和格尔贝克三家化学公司。由于大公司科技力量强,现代化水平高,生产成本低,产品精良,煤、钢、化工、机械等一大?quot;鲁尔制造"的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鲁尔区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现整个鲁尔区的生产力布局格局已突破原来的鲁尔煤田范围束缚,向西(越过莱茵河)向北(越过利伯河)发展。
鲁尔区区域结构的变化同样集中体现在其城市的职能演变上。鲁尔区是一个人口和城市的密集地区,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单一的煤矿城市-钢铁城市-化工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也从早期的杂乱无章的无规划状态向全面规划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在区域更新过程中,许多城市从原先的单一职能演变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城市,但大企业的业务性质仍为这些城市打上深深的烙印。如费巴公司总部所在地杜塞尔多夫,是以能源、化工、钢铁、机械、电气等工业的中心,同时又是德国最大的银行所在地;蒂森公司所在地杜伊斯堡是以钢铁、机械、化工颓岱墓ひ档闹行模质堑鹿畲蟮哪诤痈劭诔鞘校籖WE公司所在地埃森是以能源、钢铁、化工、建筑工业的中心,也是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博览会城市等。大企业的发展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并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提升了城市的能级。现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在50万以上,构成了一个多中心的莱茵-鲁尔城市集聚区,人口超过1 000万,为世界主要大城市集聚区之一。

3.3 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在世界科技史上,德国的工业技术占有重要的一席,而鲁尔区就是德国的许多技术发明诞生地,因此科研基础十分雄厚。鲁尔区许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并根据企业特点和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制定自己的科研计划,科研中心和生产中心紧密结合也是德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制胜法宝。如鲁尔煤炭股份公司下属的煤矿研究中心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研究机构,拥有17个研究所、4个实验场以及计算机处理中心,科研人员曾达1 100多人,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煤炭的综合利用。面对新的形势,鲁尔区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改革创新,加强科研界与经济界的合作,从多特蒙德、经过波鸿、埃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一条横贯全区的"技术之路",把区内的经济中心和研究中心联系起来,以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并建立"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和咨询。其次,改革传统教育,创立新兴学科,并把高等院校的教育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州政府试图将鲁尔区建成"欧洲高等院校区"。现鲁尔区拥有15所高等院校,14万多大学生,其中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理工科和经济专业学生占总数的63.5%,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
另外,用新技术改造老工业。鲁尔区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单纯发展新兴工业,所以,在发展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了用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全面改造,如建立科学技术革新的信息中心,政府帮助企业拟定技术革新计划、结合中小企业具有灵活应用新技术的特点,优先向中小企业转让技术等,大大加快了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并提升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鲁尔区的目标是成为欧洲新经济中心。

3.4 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保证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鲁尔区大企业之间以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协作关系,最早出现的煤钢联营的形式,以后又出现煤化、煤电以及钢铁与机械的联营,有的以合同的形式,有的则组成联合公司,既保证了生产,又稳定了销售,使区域内部的资源优势和加工能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例如,鲁尔区所生产的煤约76%在本区消费,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鲁尔区的大钢铁公司都有自己的煤田,自行开矿,办炼焦厂,蒂森、克虏伯等大钢铁企业都有自己的煤矿。鲁尔区所产钢材的70%提供本地区机械制造业;煤化工联营从炼焦开始,大力回收炼焦副产品,供化学公司作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如区内最大的休斯化学公司就是从煤矿购入煤,供自备电厂;从炼焦厂购入焦炉气提取甲烷,购入粗苯和酚,生产塑料和橡胶;机械工业与钢铁的联营表现在大钢铁公司大多辖有机械制造业,钢铁工业的中心也是机械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所产的矿山机械70%在本地销售,主要用户是矿山、冶金和化工等。同时,通过有效的企业组织结构,大企业还为当地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技术、资金和配套生产。鲁尔区的企业联盟关系促进了区内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发挥,使鲁尔区成为既是资源地、生产地和消费地。

3.5 完善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综合开发

鲁尔区原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就很发达。但由于新建企业以及城市住宅区向郊区发展,出现了区内交通负荷不断增大,边缘地区和核心地区交通相脱节的局面,急需进一步改善交通网络和设备现代化。鲁尔区煤管协会在1968-1973年的交通规划中提出,有计划地对现有的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1969年鲁尔区架起了高架铁道,解决了铁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发挥了很高的效能。1975年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和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竣工,采用新型列车,时速高达200 km。新建的两条高速公路,一条平行于鲁尔河北,在穿越埃森市区中心时有800 m的地下道,另一条大部分在埃姆舍河旁也以地下道方式通过。在该交通规划中还提出新的高速公路,使区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的距离都不超过6 km。现全区拥有铁路线长度近10 000 km,年货运量超过150 Mt。还有6条水运内航道,为此鲁尔区提出在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这些措施对全区的综合开发起了极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3.6 开发工业传统资源,拓展区域产业新功能

在逆工业化的过程中,鲁尔区开始对自身积淀的区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思考,尤其重视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借鉴英国、瑞典等一些国家的经验,鲁尔区从1989年提出"IBA计划",运用国际博览会形式,通过工业旅游开发,达到区域复兴。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走过了一条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到区域性统一开发的模式,工业旅游已成为鲁尔区的新时尚。
从景点开发模式来看,大致有四种具体模式:(1)博物馆开发模式。最典型的是将一个建于1854年的老钢铁厂改建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其特色是设计了可提供儿童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导游由原工厂志愿者担任。活化了旅游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2)休闲、景观公园开发模式。蒂森公司将1985年停产的一家企业改造为以煤、钢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该公园占地2.3 km2,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青少年活动场所,又可进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3)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即在工厂原址新建大型购物中心,旁边仍保存原有工业设施的博物馆,还配套建有美食文化街、体育中心、游乐园、影视设施,吸引大量旅游和购物的人流。(4)传统的工业区转换成现代科学园区、工商发展园区、服务产业园区等。1998年,区域规划机构制定了一条连接全区旅游景点的区域性旅游路线,这条被称为"工业遗产之路"连接了19个工业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博物馆和12个典型工业城镇等,并规划了25条旅游线路,几乎覆盖整个鲁尔区。工业旅游的开发在改善区域功能和形象上发挥了独特的效应。

3.7 完善环境管理和建设,重塑田园都市风光

长期以来,鲁尔区企业各自为政,公害严重,环境污染大于国内任何一地。鲁尔区上空的6 600多个大烟囱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硫磺等约4 000 kt,其中600 kt滞留在本区上空,空气污染严重到汽车无法通行,行人感觉肺疼的程度。矿区排放的污水又严重污染水质,使鱼类曾一度绝迹。为了根除公害,治理环境污染,州政府投资设立环境保护机构,颁布环境保护法令,统一规划。第一个行动就是改造河流,先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在长达100 km的河面上先后建立起4个蓄水库,108个澄清池,净化污水;又在埃姆舍河口设立微生物净水站,所以至今尚未发生过污水危害居民健康的状况。鲁尔河水利工程设备之先进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能解决水污染问题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多种用途。另外,全区的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已全部建起,各工厂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及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制定了营造"绿色空间"的计划,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昔日满目荒凉的废矿山披上了绿装,塌陷的矿井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目前,区内共有绿地面积约75 000 hm2,平均每个居民130 m2(1968年鲁尔核心地区这一指标只有18 m2),大小公园3 000多个,整个矿区绿荫环抱,一派田园风光,往日浓烟满天,黑尘遍地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鲁尔河上空蔚蓝色的天空"早已成为现实,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拥有1 600多家环保企业,成为欧洲领先的环保技术中心。
总之,经过上述调整和改造,鲁尔区远不是一个衰落的工业区,而恰恰相反正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全区GDP约占原联邦德国GDP的7%左右,相当于葡萄牙或丹麦全国的GDP。1989年,联邦德国慕尼黑经济发展研究所对欧洲共同体11 000家企业和区域研究专家的调查结果表明,鲁尔区是欧洲产业区位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1990年12月,美国华盛顿人口危机委员会发表了世界100个特大城市和产业和人口密集区生活质量的评估报道,按生活质量和等级排序,鲁尔区列为世界第二位。鲁尔区区域整治的经验表明传统工业区的改造和建设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顺应发展潮流,才能充满活力,保持经久不衰,景气长存的局面。

Ⅷ 传统工业区都面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

正确

Ⅸ 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必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课程教材研究所)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点重现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 相切的服务范围 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 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着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Ⅹ 传统工业区整治的核心

调整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就是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对于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一般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

与如何治理一个传统工业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汽车机修能做什么副业 浏览:912
荣威汽车红色电瓶灯亮是什么意思 浏览:470
宝马车胎压力表怎么看 浏览:66
汽车地磅如何打印 浏览:563
邢台工业和信息化局是什么单位 浏览:466
奔驰后面带电视多少钱 浏览:11
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部在哪个洲 浏览:146
屯溪到绩溪汽车多少钱 浏览:37
工业检测甲醛的机器多少钱一台 浏览:390
奥迪rs3如何弹射教程 浏览:284
11款奔驰e200是什么离合器 浏览:908
汽车皮革座椅怎么保养 浏览:459
奥迪c6换气囊电脑怎么编码 浏览:781
零部件和汽车配件有什么区别 浏览:678
宝马车面板上有什么标志 浏览:477
宝马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压是多少 浏览:257
滨州到临沂汽车需要多久 浏览:585
宝马1系降价多久 浏览:721
欧洲工业园区房价多少钱 浏览:813
奥迪车门感应锁怎么开 浏览:528
© Arrange www.stampinkub.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