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霍邱县经济水平怎么样
干嘛呀 不是被分配到 我们县来当公务员吧 哈哈
我们霍邱的经济吗 以前是挺烂的 不过现在好像发展的挺快的 每年都有很大变化
一般的工资肯定没有别的大城市高
公务员的话 应该不会低的 毕竟是吃国家饭的啊 工资应该都是国家标准水准
2. 考上公务员了,安徽省界首市和安徽霍邱县哪个地方更好
去界首市吧,一方面市里的经济发展更好一些,待遇会稍微好一些;另一方面,市里平台更高一些,努力一下能到省里,会有更多的机会。
3. 安徽六安霍邱县一工地塌方,现场的人员伤亡情况如何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2021年5月23日发布事故通报称,5月22日16时03分,霍邱县城关镇城北第二污水处理厂净化管网工程一标段工地进行顶管作业时发生塌方事故,造成3人被困。霍邱县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力量展开营救,3人相继被救出,但均无生命体征。因此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忙。
据当地居民老郑介绍,塌陷事故发生在下午5、高效使用建筑施工软件(优建工程通),及时归档建筑施工资料,做到有迹可循。严格利用施工管理工具定期排查各个施工环节,及时交流汇报施工进程。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
6、加强起重设备的采购管理,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起重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性能和安全防护装置良好;加强对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安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 霍邱县的地理环境
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9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98.8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52.5亿元,增长6.9%。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1.8%,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1.1%,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4%,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27.1%,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县人均GDP11611元。
霍邱是个农业大县,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全,尤以粮食、畜禽、鱼虾产量大,品质好而着名。
建国前,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生产力,水、旱、虫灾频繁,加之兵燹匪患,农村经济萧条。
建国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并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发展生产。1956年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民逐步走上集体化道路。水利方面,1950年修筑淮河大堤。1958年,又兴建史河灌区。此后灌溉面积逐年扩大,施肥水平不断提高,并引进良种,扩大种植面积,农林牧副渔五业均有很大发展。1958年公社化后,“三年困难时期”,1966年起又是10年“文化大革命”,农业生产遭受了挫折。1978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57.49万吨,比1949年增长近2倍;油料总产2.62万吨,比1949年增长13倍;麻类总产4.87万吨,比1949年增长51.9倍;棉花1984年产量最高,种植19.33万亩,总产6129吨,比1949年增长7.5倍。1987年棉花总产2145吨。大牲畜1987年年末存栏9.99万头,比1949年增长96.6%;生猪饲养量78.84万头,年末存栏41.1万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6.2倍和4.2倍;山羊饲养量24万多头,年末存栏14.44万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3.8倍和9.7倍;家禽饲养量819万多只,年末存栏304万多只,分别比1949年增长4.4倍和2.2倍;水产品总产量7041吨,比1949年增长21倍。林业也有很大发展,全县现有各种成片林19.2万亩,保存四旁树木3400万株,总蓄积量64.49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9.3%(四旁树木每百株折一亩),成片林面积是建国前的4.8倍;四旁树是建国前的8.5倍,森林覆被率是建国前的11.6倍。1987年,粮食亩产225公斤,棉花亩产35公斤,油料亩产53公斤,麻类亩产186公斤;人均活立木蓄积量0.41立方;人均纯收入225.8元;40万亩可养水面平均每亩年产水产品17公斤。
霍邱县尚有三分之一的低产田亩产仅有150公斤,急需改良。有57万亩耕地易涝,20多万亩耕地易旱,20万亩水面荒芜,2万亩宜林地未植上树木。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55亿元,增长5.5%。粮食播种面积226751公顷;油料播种面积9972公顷;棉花播种面积1611公顷。实现粮食总产148.82万吨,增长4.8%;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受到国家表彰。棉花产量2153吨,增长8.0%;油料产量21082吨,增长48.1%;麻类1547吨,下降8.2%。生猪出栏136.5万头,比上年增长0.3%;家禽出栏2035万只,同比增长0.4%,肉类总产量15.54万吨,同比增长2.3%;蛋类总产量5.66万吨,同比增长2.2%。水产品产量8.30万吨,同比增长1.2%。名优特水产品产量2.07万吨,同比增长50.2%。有效灌溉面积123411公顷,增长11.8%;旱涝保收面积100326公顷,增长14.1%;机电排灌面积64604公顷,增长9.0%。农业机械总动力161.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7%;农用拖拉机15.56万台,增长35.4%;农用运输车11632辆,增长1.8%。全年化肥施用量27.97万吨,下降3.0%。农村用电量2.98亿千瓦时,增长7.2%。
霍邱县手工业历史悠久,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经营者朱来之在东关外开办朱福源油坊。民国3年(1914),城关张玉周机坊有徒工50多人,木制织布机30张,每张日产花条布或格子斜纹布20米左右,行销邻近各县。民国28年(1939),寿县正阳关“耀华”工厂迁至城关,有织布机、织袜机各6台、织巾机2台,生产条格布、线袜、毛巾等产品。民国29年(1940)城关商会会长谢雪洲与人合股开办“七星”袜厂,有织帽机8台,生产土布、条格布、线袜、线帽等产品。民国32年(1943),官商合办“民生”工厂,有铁制布机10台,生产条格布等产品。
当时,规模较大的卷烟作坊有城关朱宜之、叶集金伯安、河口李祝三等,烟卷行销麻城、固始、金寨等地。临水集大曲酒久负盛名,有“闻香下马”之誉。
至民国36年(1947)霍邱县有铁、木、竹、针棉织、糟坊、油坊、卷烟、刻字等12个行业作坊,个体手工业户2696个,从业3036人,以城镇为主,少数分散在小集镇和乡村。
民国38年(1949)1月霍邱解放,人民政府恢复发展地方工业,建立县酒厂和安徽省霍邱临水酒厂。对私营工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包购包销,对个体手工业采取组织联营企业,实行联产联销的方针,使全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是年,工业总产值120.5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74%。
1951年,建立县印刷厂、县米电厂,工业总产值17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47%。1952年,工业总产值36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3%。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建立国营工业企业13个,组建了61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74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组、2个手工业合作工厂,共有职工3038人,其中国营职工454人,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14.9万元(1952年不变价),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9%。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工业发展大起大落。1958年土法“上马”大办工业,一年之间,全县新建大、小工厂23378个,其中县办国营工厂有机械厂、炼铁厂、炼焦厂、蛋粉厂、轧花厂、中标号水泥厂等24个,社办工业有土制化肥厂、颗粒肥料厂、粮油饲料加工厂、低标号水泥厂、砖瓦厂、农具修配厂等23354个。是年,全县“以钢为纲”建起土高炉496座。在钢铁生产中,生产38立方米、13立方米小高炉设备10座,铁木结构鼓风机1台,焦炭6218吨,耐火砖19377块。但这些工厂是在既无资源,又无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的情况下,盲目投产的。产品粗制滥造,没有销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62年调整,一些企业先后“下马”;全县只保留148个工业企业,国营工业企业减少为13个,集体工业企业减少为135个,全县工业产值下降为898万元(1957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6.6%。
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的国营工业企业有化肥厂,扩建了砖瓦厂,复建了水泥厂,改建了农机二厂(现皖西挂车厂)等13个厂,生产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开始生产旋耕作业机、双铧犁、拖挂车、合成氨、磷肥等重要支农物资。197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635万元(1970年不变价),比1965年的1278万元增长27.9%。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整顿工业企业,国营工业企业增至27个,集体工业企业增至133个。197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增至4091万元(1970年不变价),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0%。
第五个五年计划后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8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308个,其中国营工业企业29个,集体工业企业279个。全县工业总产值4218万元(1980年不变价),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7.58%,比1975年增长3.1%。县属308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有268个盈利,总额112万元;40个工业企业亏损(国营8个,集体32个),总额55万元。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继续贯彻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霍邱县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此期,新建投产的工业企业76个。
1985年,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383个,共有职工11234人,其中国营工业企业34个,共有职工3238人(固定职工1947人);集体工业企业349个,职工7996人,内乡镇企业职工5933人。全县工业总产值8356.7万元(1980年不变价),四天半的产值就相当于1949年全年的工业总产值。是年,全县有村办及个体所有制工业企业7802个,完成产值3388万元,利润44.2万元,税金41.9万元,职工1.2万人。其中村办工业224个,产值643万元,利润6万元,税金5.9万元,职工0.15万人;私营工业685个,产值824万元,利润7.2万元,税金8万元,职工0.86万人。
1987年,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307个,比1978年增加111个,其中国营增加4个,集体增加107个;村办及村以下工业企业1.288万个,其中村办工业169个,农村合作经营工业782个,成乡个体工业1.1929万个(城镇32个)。全县工业总产值13421万元,其中乡以上工业产值8541万元;全民工业产值5732万元(1980年不变价),年递增3.6%;集体工业产值2809万元,年递增7.6%。全民工业产值比重由72.6%,降为67.1%;集体工业产值比重由27.4%上升为32.9%。有些产品从无到有,有的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是年,生产合成氨5878吨,比1978年的3430吨增长71%,生产水泥1.66万吨,比1978年的0.8万吨增长1.1倍;生产砖16446万块,比1978年的1438万块增长10.4倍。1987年,全县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5331万元。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98家,比年初增加15家,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3.07亿元,同比增长23.6%,超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7家,超20亿元企业2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84.84亿元,同比增长18.7%,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一位和第二位。
2012年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60.66亿元,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70亿元,增长56.5%。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8.59亿元,增长6.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9.43亿元,同比增长14.0%,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0.1%,比同期所占比重下降7.6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41亿元,比同期增长40.9%。重工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3.5%,比上年下降33.3个百分点。18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75.72亿元,增长51.6%;工艺品及其他制品业42.41亿元,增长46.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05.39%,下降6.1%。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呈现不同幅度增长。
5. 霍邱县大自然铁路轨道扣件铸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霍邱县大自然铁路轨道扣件铸造有限公司是2016-06-22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霍邱县马店镇泉水工业区。
霍邱县大自然铁路轨道扣件铸造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1522MA2MX3682N,企业法人张振,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霍邱县大自然铁路轨道扣件铸造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轨道扣件产品研发、铸造、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霍邱县大自然铁路轨道扣件铸造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 霍邱县财政收入多少
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全县共完成财政收入164651万元,占年度预算的72.5%,同比下降23.8%。
2016年全县累计组织完成财政收入167324万元,占年初预算95.6%,占调整预算后的100.2%,较去年同期164651万元,累计增收2673万元,增长1.6%。其中地方级收入完成116629万元,占“营改增”后调整任务的99.4%,占年初预算的93.4%,同比下降2.2%;中央级收入完成48766万元,占“营改增”后调整任务的84.9%,占年初预算的97.6%,同比增长11.7%;出口退税完成192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64.5%,同比增长11.4%。
7. 霍邱县未来经济有什么大发展大规划吗
据说县政府准备在冯井镇搞个工业区,如果能多一些工业建设,以后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因为霍邱的土地资源比较多,越往后发展,土地资源越缺乏,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留的土地在不怕没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