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龙江镇的概况
龙江镇位于顺德区西部,毗邻广州、深圳与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是珠江三角洲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G325国道、S121省道、佛开高速、珠二环高速、顺番路、乐龙路贯穿而过,西江、北江流经辖区。辖区面积73.8平方公里,下辖10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常住人口23万,其中户籍人口9.8万,是国家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荣获“中国家具制造重镇”、“中国家具材料之都”、“中国塑料建材产业之都”、“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等称号。龙江经济基础扎实。明朝出现“四方商贸之地,六合堂奥之区”的繁荣景象。改革开放以来,龙江迅速成为广东省专业镇、顺德区经济重镇,主要有家具、塑料、家电、啤酒、饮料、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家具和塑料建材为支柱产业,有家具制造企业2000多家,材料交易市场7个,塑料建材企业220家,龙头企业联塑为上市公司。电子商务、汽车配件、LED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龙江发展环境优越。立足当下,龙江改革创新,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城市升级,优化民生服务,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产城互动发展、政社协商共治、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碧桂园、保利等着名房企进驻,华美达等星级酒店兴建,亚洲国际中央商务区、顺德家具国际采购中心、盈信广场二期等一批项目落实,龙江宜居宜商环境更加美好。
201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龙江镇围绕“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龙江”的战略目标,同心协力,奋发进取,扎实推进龙江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镇十六届人大第四、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城市建设亮点突出。规划出新成果,完成龙洲路以北、乐龙路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协助东头村、官田村完成留用地规划编制,着手编制中心区北片区、朝阳开发区一期和旧城区道路综合整治规划。推进工业大道、里海路、官田南路、丰华北路4条道路以及旧区道路“五位一体”沿街景观整治,其中丰华北路完成改造,被列为区城市升级示范工程,东华路(城区小学至高滘村路段)、北华路预计春节前完成主路面改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电力配套工程,建成集北、东华路、丰华南路3座人行天桥,天湖体育公园即将开放,110kV开源站建成投产。“三旧”改造认定项目增至31个,总面积852亩。生态修复成效初显。全面铺开“美城行动”,龙江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完成珠二环龙江出入口匝道、沿线两侧绿化和广湛高速公路龙江段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一期、二期,启动顺番路、乐龙路、龙洲路龙江段绿化景观方案设计。启动西溪世端口涌截污和活化水资源工程,建成横滘涌节制闸、左滩生活污水处理站,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业有机废水回收处理厂建设。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整治三联、南坑慈云、河柏以及东头吴涌4个村级工业区,关停不符合环保标准企业40间。启动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安装在线监控设备62套,治理VOCs排放企业31间,完成全镇空气环境监控系统升级。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完成仙塘农场污染治理。城市管理实效提升。数字城管系统覆盖面积17平方公里,处理率98.9%,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投入1亿多元推进环卫综合保洁,实现全镇立体化大保洁。制定了道路行业规划,实行沿路以及住宅区商业街行业准入制度。严厉打击违建行为,拆除违法用地建设共74宗,面积4.6万平方米。优化公共交通服务,增设公交站亭45座、公共自行车站点11个。
升级步伐更实。颁发实施《龙江镇家具行业五年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成功与阿里巴巴签约启动龙江网上产业带平台建设。编制家具材料标准丛书,建立国家级水性木器涂装实训基地,推进家具专利快速调处中心落地。成立龙江镇家居设计师协会,“龙江设计”作品走进上海、成都等大型展会。新办家具销售、电子商务贸易等配套行业企业560多户,同比增长100%,显示龙江家具行业转型步伐明显,产业布局趋向多元化。推动联塑集团扩能增产,优化发展战略,参与多领域投资。后劲更足。亚洲国际、顺德家具国际采购中心、碧桂园凤凰酒店、盈信二期、龙江购物中心、华美达、乐龙国际、广域龙城、陈涌宝盈商业广场等重点工商项目推进顺利,部分项目开始招商;酒店业群兴起,4家连锁酒店进驻,新增朗廷、奥斯汀柏丽、盈信万怡等多家三星级以上酒店,逐步形成第三产业发展雏形。电子商务初成集群,“龙家具电商港”拓展到五大园区,聚集600多家电商企业,年交易额超30亿元,其中龙头家具电子商务港、广东车翼凤城产业园、亚洲国际家具材料交易中心和融美大厦被认定为区第一批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务平台更好。建成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工业设计、企业融资、产业专业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创科检测、126人才网等13家科技服务机构。启动公共场所免费wifi服务,首期项目覆盖龙江医院、交通中心、文化广场以及行政服务中心、市监分局、派出所服务大厅6个区域。纳入省、市级重点项目6个,认定“龙腾企业”28家、“星光企业”113家。顺德家具研究院获授“顺德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其检测中心获认可标准从原来的128项扩大到181项。新增驰名商标1件、省着名商标6件、一般注册商标822件以及省名牌产品2个。累计申请专利1637件,获得专利授权1581件。引导镇内企业资本化运营,协助托维亮化、亿龙电器、卡迪家具、爱米高家具等有意向上市的企业对接服务机构。
平安建设成果显着。投入3778万元推进平安建设,整合群防群治队伍,新建120支视频监控、4个社区民警中队监控室和3个高清治安卡口。创新综治信访模式,综治工作站受理案件496件,办结率100%;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纠纷471件,履行争议标的额958万元,调处成功率超99%。全镇共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4.3%,交通事故宗数下降7.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7.1%,辖区治安、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共查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无证照经营等各类案件439宗,罚没金额近170万元,办理消费投诉1196宗,办结率100%;升级改造农贸市场7个,创建食品安全示范点10家、省餐饮服务A级单位10家、“阳光厨房”50家;龙江职业技术学校获评“省级示范学校食堂”,联塑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获评“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新增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132家,强化生产安全防范能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保障扩面增量。民生事业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举办各类招聘会1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4.7%,全镇城镇登记失业率2.61%。举办各类培训班27场次,培训转移技能劳动力1205人。创建三星级标准仲裁庭,处理群体性劳资纠纷案件55宗,涉及金额2005.1万元,其中处理欠薪逃匿案件21宗,为工人追讨工资617.9万元。接受各类救助申请317宗,发放救助款494万元,发放各类供养费572万元。新增公租房80套。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待遇、被征地农民参保补贴。提高居家养老资助范围和标准,资助对象从12类扩展至20类,全额资助每月由440元增至534元;556名老人享受到平安钟服务,比往年增加3倍。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11430人共155万元。慈善氛围更加浓厚,“一对一关怀行动”成功帮扶694户家庭,其中25户成功脱贫;443人获慈善助学金超100万元,仁泽基金捐助善款超100万元;新增“慈善映夕阳助老”、“联塑助医”等项目,“一元捐”项目不断扩展范围,排沙社区沙中村成立龙江首个以村小组名义冠名的爱心基金。镇慈善会全年募集善款695万元,发放善款613万元。服务增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资助教育的良好氛围。完成3所学校运动场改造,提升改造一批中小学功能场室、教学装备,新增民办幼儿园2所。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中小学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启动北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异地重建,创建“佛山市健康村(社区)”3个,扎实做好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落实“单独两孩”政策,发出同意再生育一胎子女决定书187份。积极传播龙江正能量,17个村(社区)出版50期村(居)报,区级以上媒体报道超过350篇。成功举办首届镇运会、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五届全国五人龙舟赛等重大文体赛事,以及第四届“龙江好人”之星评选活动。搭建了高层次的中西文化交流平台。创建“广东曲艺青少儿传承基地”。创文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实地测评总成绩居全区第一。东海村获评顺德区第五批“文化示范村”和第六批“全民健身示范村(社区)”。合力持续加强。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活跃,成立镇职工服务中心、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妇女事业促进会、首批家庭亲子志愿服务队、外来务工党员服务中心以及4个村(居)社工服务站,开展多元化社区活动,“爱在社区”系列活动遍布23个村(社区)。完成村(居)委会、股份社换届选举,增强基层凝聚力。公共决策咨询迈向制度化、常态化,侨务、优抚、统计、信访、武装、档案、对口扶贫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改革持续深化。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6个村(居)成立议事监事会。推进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轮岗、出国(境)审批、公务考察学习、聘员考试录用、年休假管理、行政服务站聘员管理等制度。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新登记市场主体2736户,同比增长21%;推进并联审批,实现“一窗收件、一表登记、三证同发”。实行网上年报备案制度,共11130户企业和个体户通过网上备案。完成“个转企”206户,完成数量名列全区第一。绩效持续提升。作风建设成效显着,全镇压缩“三公”经费及会议费46.8%,精简会议11%,减少发文18%,压缩评比达标表彰活动17%,立、废、改的制度合计32项。破解一批困扰群众的难题,解决17个村(居)共18个股份社征地留用地指标887亩。实施重大项目监督、正向激励导向绩效考核等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形成为民清廉、务实干事的良好氛围。
❷ 顺德龙江镇有哪些学校
龙江镇的学校分布广泛,涵盖多个教育阶段,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镇上共有16所小学,分布在陈涌、城区、东海、东头、官田、华东、世端口、苏溪、坦田、旺岗、叶霖佳、左滩等地区。小学教育阶段的学校联系地址和电话信息详细列出,如陈涌聚龙小学位于陈涌居委文华路1号,联系电话0757-29970813。
此外,龙江镇还有7所初级中学,包括丰华初级中学、锦屏中学、里海初级中学、龙山初级中学等。这些学校分别位于世端口、人民南路、东头工商业大道和龙山大道,各自拥有独特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在学前教育方面,龙江镇拥有33所幼儿园,包括朝霞幼儿园、陈涌幼儿园、城区幼儿园等,覆盖了从丰华北路到西庆村长兴路的多个区域。幼儿园的联系地址和电话也详细列出,例如朝霞幼儿园位于丰华北路47号,联系电话0757-23384288。
这些学校和幼儿园为龙江镇的孩子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幼儿园,龙江镇都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龙江镇不仅注重基础教育,还特别关注幼儿教育。龙江镇的幼儿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广泛,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幼儿园。例如,龙江实验幼儿园位于丰华北路中毅阳光嘉园7座3C,联系电话0757-23370752,为孩子们提供了就近入学的便利。
总的来说,龙江镇的学校体系完善,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初中各个阶段的教育需求,为镇上的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学前教育,龙江镇都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❸ 黑龙江工业学院怎么样
简介:黑龙江工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并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全日制在校生(含留学生)9000余人。 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占地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是省级花园式学校,全省师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省级“三育人”先进集体,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省级平安校园,全省高校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设有安全与环境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东方语言系、经济管理系、理工系、师范学院、体育系、文法系、西方语言系、继续教育部、国际教育与交流管理中心11个教学单位。开设采矿、电气、机械、财务管理、矿加、测量、化工、机电、计算机、数控、建筑、英语、日语、俄语、韩语、会计、物流、金融、法律、国贸、旅游、学前、新闻、美术、音乐、体育等40余个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1011名,其中专任教师525名,教授108名、副教授93名,博士15名、硕士190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名,学科带头人13名。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3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 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立边疆文化研究中心,设有中国肃慎文化研究中心、北大荒版画研究院、鸡西市矿山博物馆、采煤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俄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参建石墨产业园、科技产业创业园,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基地5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基地2个。近年来,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归国留学基金项目10项,省科技攻关项目6项,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17项,省教育厅项目40项,省高教学会项目126项;20项科研成果获省政府奖,125项获市政府奖,获国家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公开发表论文1778篇,出版着作教材211部,科研立项600项,获得省级以上成果182项。 学校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与多家企业共建产、学、研、创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创业园”,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流水线”;引政府人力资源部门进校园,构建了“校政深度融合”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模式,学生就业创业优势独具;与国外多所高校构建了“校际深度融合”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学生在校内和国外均可享受到优良的国际教育。形成了“3331”人才培养特色,实行“三学期”制,通过校内“学中做、做中学”、校外“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合格+特长”毕业生。 学校较早建立了自己的毕业生就业全国信息网、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超市、人才交流市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联合体、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站、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基地、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现了大型招聘月月办、专场招聘周周开、就业推荐天天做、就业创业时时训,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 学校是开放式、花园式的书香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成为师生和市民陶情养性的清雅之地;工作、学习、生活场所按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寝室标准建设,书声琅琅,书香满苑;园林风格的校园,文化景观随处可见,花、草、树相映成趣,静雅美观,令人流连忘返;夜晚的校园,华灯绽放,流光溢彩,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学校所在地——鸡西市,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心城市,毗邻俄罗斯,是北大荒文化发源地、闻名全国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煤电化基地、国家粮食主产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是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边贸和绿色生态旅游城市。有烟波浩淼、气势磅礴的亚洲最大界湖——兴凯湖;有名传中外战争遗址珍宝岛的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有距今6000多年历史的满族文化发源地——新开流古文化遗址;有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二战终结地——虎头军事要塞遗址。 学校在“133”发展战略和“337”发展方式指引下,始终秉承“修德修能、成人成事”的校训,励精图治、至善日新的校风,见贤思齐、厚积薄发的学风,严爱相济、立身致远的教风,相信在龙江沃土上、在充满希望的新征程上,黑龙江工业学院必将与您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