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
工业发展需要规模化的城市及城市人口作为人力资源要素,这些涵盖工业系统的大量产业工人、家属以及相应的服务系统的群体人员的生活、居住需要以巨大的优质的农产品供应量作为前提。落后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显然无以担当此重任。
工业生产,尤其是轻工业生产需要以稳定的、优质的农产品原材料供应为保障,才能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和订单,才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否则工业企业的生产就会因原材料的供应量、质量的的波动而受到干扰。要保证农产品(工业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的稳定供应,必须不断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的步伐,提高农业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
只有通过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才能为工业发展腾挪出所需要的大量的土地资源(厂房车间、道路)。在拓展工业规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厂房、车间和道路,这样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农田、耕地,这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解决这种矛盾和挑战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手段,加速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实现以尽可能少的土地产出尽可能多的农产品的目标,从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土地资源。
发展了的现代农业,能有效提高农业劳力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密度,从而将农村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发展中去,为城市工业发展注入所需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农业发展了,城市化进程就会得到刺激和加速这样对于工业发展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总之,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一个现代化工业化强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系统,只有保证这个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地与现代工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工业化强国的预期目标。
❷ 怎么理解已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条件下,传统农业的弊端日益暴露,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因此,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单靠农业自身绝对不行,必须从传统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村抓农村,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发展工业经济的方式方法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使工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
1、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农业的家庭经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小农式经营,投资能力小,劳动生产率低,难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来达到降低农产品成本的目的;难以通过农户间的有效联合,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就是要用工业化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把工业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是农业融入整个工业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工业化可以彻底改变以人的体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能全面打破小农经营方式的束缚,实现企业化管理;可以直接带动农产品的多层增值,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与其他各业长期分割的状态,实现与二、三产业,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也是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模式的需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思维和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