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美国的工业实力如何
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工业实力是其赢得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到了1945年,美军的规模壮大至1050万人。美国的军事工业能力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能够每年生产4万架飞机和2万辆坦克。在战争期间,美国共生产了8万辆坦克,其中近4万辆是在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制造的M4谢尔曼坦克。
自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美国建造了147艘航空母舰,其中包括113艘轻型护航航母。这一产量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
在二战初期,美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亿美元,而当时德国的GDP仅为500多亿美元,日本更是只有100多亿美元。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无比强大,例如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遭到重创,日本人认为需要两个月才能修复,然而美国人仅用了36小时就使其重新投入战斗,这展示了美国无与伦比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贰’ 二战主要参战国的军工实力排行
NO.1 美国
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在二战的刺激下,战争机器空前强大。在巅峰时期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后勤保障能力、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装备,军工技术水平也基本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尤其,美国二战后期的军工业水平相当惊人,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整个反法西斯盟国的75%的武器都由美国供应。而战术指挥水平以及在二战各个战场中的战绩也稳居世界前列。并成功的实施了多次空降、登陆等多兵种配合的行动,而强大的海军航母舰队也使美国在二战就建立起了全球作战的高机动能力,先进的军工技术水平使美国在二战后期就拥有了战略轰炸机、重型航空母舰以及原子弹等先进武器系统,为战后的世界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排在NO.1的位置,当之无愧。
NO.2 德国
德国由于战前军事扩张策略的刺激,军事工业高度发达。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III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后期由于资源的限制,开始提高武器的质量,生产数量大幅度下降。而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以及优秀的战略、战术思想和指挥水平也是世界所公认的。德国开创了闪电战的时代,并开创了装甲兵协同坦克作战的陆军高机动作战的先河。同时德国还最先将空降兵应用于实战,而空降比利时打垮了铁桶般的防御系统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军工技术高度发达,二战时期就造出了飞弹,甚至如果不是军事高层对原子技术的不认同,恐怕,德国会是世界上最先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但是由于资源的致命伤人口的限制导致兵源供应不足以及情报技术的滞后,也为这支部队的强悍折了不少分。
NO.3 苏联
二战后期是苏联军事最为鼎盛的时期。 战争中后期军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甚至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并拥有着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军工生产系统,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虽然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苏联后期的军队也在欧洲最艰苦的战场上磨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苏联发达的情报系统克格勃,也在二战历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战术思想方面,苏联在二战中形成了装甲集团化冲击的思想,强大的钢铁洪流二战后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对分重视陆军火力的思路,甚至无限制的加强火力也是苏联的一种致命伤。当时苏联有一种说法,有一个角落没有攻击到,说明我们的火力还不够强。还需要不断增加。其实,那种铺天盖地的重型火炮、火箭炮、榴弹炮的呼啸的震撼场面,与美军地面部队利用先进的无线通讯呼叫空中力量与地面火力支援的精确打击相比,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苏联在冷战时期更是由于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不重视逐步落伍。
NO.4 日本
日本的海陆空实力比较平均,均位居世界的前列。强大的航母舰队,先进的零式战机,优秀的军队素质,都展示了这个穷兵黩武的国家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于美军的太平洋对抗中,如果不是情报系统的失败,也许,日本的败退还要滞后很长时间。43年以前,日本的海军实力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团(个人的认为,应该强于英国)。实际上日本的军工技术水平并不差,只是由于资源的限制以及面对的对手的弱小,日军的步兵武器、坦克等等与西方列强相比明显逊色不少。
标注:日英谁强,有争议。但我个人认为日本强,因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日军以不到1万人的代价歼灭、俘获英军12万人
NO.5 英国
英国是传统的海军强国,但是由于过分依赖大西洋的天然壁垒,导致了他陆军力量的萎缩。而由于当时经济危机的冲击,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二战中,英国依靠强大的海军实力打垮了德国的海上力量,主导了大西洋的制海权。并在塔兰托海战中基本摧毁了意大利的海军,控制了地中海。但是这种实力不对称的战争,与美日太平洋战争中硬碰硬的死磕相比更缺乏含金量。而英国陆军在东南亚的不堪一击,在敦刻尔克的惨败,都写下了耻辱的篇章。好在英国的情报技术与科技还不算太差。与当时世界各国相比,占据第五位也是实力的展示
NO.6 法国
也许有些人要吐槽了,一个被德国一个月内灭掉的国家也能排到世界前十么?但是,客观的说,法国的失败并不是其军事实力的客观展示,而是战略战术思想的严重失误。但纵观其军事力量,法国在当时的世界上并不差。拥有者强大的陆军(二战前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拥有着200多万的陆军,也不是纯粹的吹牛),海军力量也不差,不过一切都没有发挥战争就结束
NO.7 中国
中国的军队数量并不少。战前,国军就有200多万大军。巅峰时期,国军到了400多万,八路军也有100多万。但是关键是军阀林立,国共对立,各系的部队高度的不统一。长期以来中国的军事力量缺乏有效统一的军事集中。虽然,名义上国共合作了,但是底下的摩擦不断。从战术战略思想上,共产党的游击战等理论在大纵深的防御战中也在世界上算是先进。但是由于日军的强大,以及国军投降的军队繁多,也造成了中国军事力量战斗力的低下。虽然国军的装备并不差,但是标准化太低,拿着进口的部分武器,子弹供应都是问题。军工水平太低,综合国力太差。除了正面战场几次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是失败的)以及大量装备了美式武器的远征军在缅甸路的几次小胜利外,没有什么好的战绩可言。八路军的几次历史上的胜利也不具战略意义
‘叁’ 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原因: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力的发展环境;加大了对教育和科研研究的经费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涌现出了许多高新科技成果等等。
2、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
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债务增加,成为最大的负债国。
3、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原因:美国对社会经济进行了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一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
(3)美军工业现状如何扩展阅读
石油危机
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至这段时期仍未停止。其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连串的太空竞赛,苏联派出了世界首个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国则派太空人首次登陆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发战争,北越与南越开战,美国为阻止苏联和共产势力扩张,毅
美国参与的越战中的画面。
然介入越战。其间美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最终北越统一了越南,美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历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3年10月以色列与中东一系列国家关系恶化,触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1974年美国还要派发汽油定量配给票。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肆’ 关于二战美国的军备生产力
到1945年时,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伍’ 二战德日美苏英法工业实力怎么样
二战时期工业方面美国最强
1938年,世界七大强国战争潜力:
美国41.7% 德国14.4% 苏联14.0% 英国10.2% 法国4.2% 日本3.5% 意大利2.5%
超一流强国:美国
一流强国:德国,苏联,英国
二流强国:法国,日本,意大利
不入流强国:中国
空军实力:
部分武器最高年产量:
飞机:美国96318、德国39807,苏联40300,英国26461,日本28180
需要说明:德国的飞机尽管产量产量比苏联飞机少,但是苏联飞机是炮灰飞机。给德国新手飞行员刷战绩的。德国新手飞行员去东线练习,成为老手和精英后去西线当炮灰。
西线:40000:57000
美国损失18000,英国损失22000,干掉德国57000驾(盟军战略大轰炸的战损,德国有主场优势,盟军总共损失4万飞机,其中一半是德国地面火力的结果)。
东线:88300:13000
苏联损失88300驾飞机,德国损失13000驾飞机,苏联的炮灰飞机,炮灰部队还真是给德国刷战绩的。
空军实力:美国100分。德国35%,英国35%,苏联15%,日本10%
飞机产量对比(架)
1942年:美国47836,苏联25436,英国23672,德国15409,日本8861
1943年:美国85898,苏联34900,英国26263,德国24807,日本16693
1944年:美国96318,苏联40300,英国26461,德国39807,日本28180
陆军坦克产量,美国比俄国要高,只不过1944年德国战败在即,美国武器生产大量降低标准。开始刹车。因此美国武器产量只是一个热身阶段,未达到高峰,
坦克年产量:美国3.7万,苏联2.9万,德国1.8万,日本悲剧.
坦克产量对比(辆)
1942年:美国26334,苏联24758,德国3975,日本1165
1943年:美国37148,苏联24227,德国13084,日本776
1944年:美国21267,苏联29029,德国18057,日本342
火炮产量,美国同样强过苏联。美国年产最高22.09万,苏联仅13.03万
火炮产量(万门)
1942年:美国18.76,苏联12.71,日本1.34
1943年:美国22.09,苏联13.03,日本2.77
1944年:美国10.3,苏联12.24,日本8.44
机枪产量(万挺)
1942年:美国66.2,苏联35.61,日本7.1
1943年:美国83.0,苏联45.85,日本11.3
1944年:美国79.8,苏联43.91,日本15.6
步枪产量(万支)
1942年:美国154.1,苏联404.9,日本44.0
1943年:美国568.3,苏联343.62,日本63.4
1944年:美国348.9,苏联245.0,日本88.5
舰艇产量(万吨)
1942年:美国86
1943年:美国261
1943年:美国286,日本46(战时最高峰)
商船产量(万吨)
1942年:美国548,日本26
1943年:美国1145,日本77
1943年:美国928,日本170
几组数据,看出邪恶美帝对比德国和苏联,日本的绝对优势!
钢铁产量:美国8132万吨 德国3460万吨 苏联1800万吨(1940) 英国1300万吨 日本765万吨
发电量: 美国2675亿度 德国700亿度 苏联323亿度 英国382亿度 日本386亿度
石油产量:美国22985万吨 德国200万吨(最高1000万吨),日本本土几乎不产油(最高700万吨),苏联2000万吨,
(德国,日本含占领区,苏联2000万吨石油产量看似多,但是丢掉煤炭产区后,许多石油当煤炭烧了发电,实际上苏联每年的油料供应与德国差不多,每年大约500万吨。在石油方面,美国石油产量占全世界70%,无其他国家可比的地位。)
石油说明:
德国石油情况最好的一年,
1943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500万吨,进口石油240万吨,缴获石油几十万吨,合计约1000万吨.
1944年:石油产量约17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200万吨,进口石油约100万吨,合计约470万吨.
日本石油情况:
1940年石油产量约900万吨,足以满足日本的需要.
1942年初日军攻占了南洋油田,在日军到达前当地石油公司将油田和炼油厂进行了破坏,1942年的产量下降到不足400万吨,当年日本实际运回国内约150万吨.
经过修复,1943年产量恢复到约700万吨的战时最高峰,日本实际运回国内约200万吨.1944年产量下降到约500万吨,实际运回国内只有约70万吨.日本之所以运回的不多,一是受运输能力的制约,二是由于美军的袭击使许多石油被摧毁,三是维持东南亚占领区本身也要消耗.到1944年底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已无法运回一船油.
德国在44年:火炮、战车、飞机三个技术装备项目上基本赶上了德国,虽然数量上或多或少还有些差距,但是德国凭借在技术装备领域的“精密追求”,其产能甚至有可能超过了苏联
而在弹药领域,德国则未必落后于苏联,至少炮弹数量上看不出劣势
而在轻武器方面,苏联除了在冲锋枪和机枪项目上占据极大地优势,其它项目倒也和德国相差无多,而德国则凭借着突击步枪和单兵火箭弹两个项目的不对称优势,或多或少弥补了自己的劣势
而在这一年,德国的导弹已经开始量产,潜艇也有相当数量的产出,这些都是苏联军工业所没有的
因此综合来看,德国军工业在这一年实际上已经赶上,甚至有可能超过了苏联也未可知
二战时,美国军事工业最高已经可以年产飞机10万架、坦克4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1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要注意的是,这是日本已经战争状态后的数据对抗美国和平状态下的数据。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这只是战斗武器,如果算上军需的话,日本基本上连一丝胜利的曙光都不会有,以硫磺岛为例,不提海空力量,光说陆军,当时日军驻扎了2.3万人,美国投入70000人左右,美国为整个战役准备的各型枪弹平均到每个日本人头上是10000发以上,而相比之下,日本平均到美国人头上不过区区个位数,更不用提美国人吃着想吐的肉罐头和日本人吃个饭团都要搓下来点下顿接着吃的差别,这场仗在开打前结果已经注定了,美国武器生产之外,万吨级的商船两个海岸线平均一周左右就吐出一艘,最短的只有4天,而且全国十数个大小船厂同时开建,就是再强悍的狼群也架不住这种规模的羊群,撑不死也给碾压死了。
二战时主要国家主要飞机生产数量。
‘陆’ 二战美国的工业实力如何
美国在二战期间是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从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始,一直到1945年8月15号,美国一共造了147艘航母,其中有113艘是轻型的护航航母,这个数字是周边国家无法比拟的。
美国早在二战初期就已经是世界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当时德国才500多亿美元。日本只有100多亿没有。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更是强大,当年太平洋上美国“约克城”号受重创,日本人判定需要2个月才能修复,美国人只用了36小时就完成了,能力及效率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