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甘肃临清是座城市吗
是
http://ke..com/view/5200.html?wtp=tt
临清市位于我国京九铁路进入 山东省北部第一站上,地处东经115o42'北纬36o61',西隔卫河与河北省临西县相望,东隔马颊河与高唐、茌平二县为邻,北部与德州地区夏津县相连,南部与聊城市和冠县接壤,全境东西长55.44公里,南北宽29.88公里,总面积957平方公里。土特产品 主要有枣脯、千张袄、酱菜、哈达、狮猫等。
全市版图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20万。现辖9镇3乡4个街道办事处,600个行政村。
临清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全年盛行风向为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左右。
【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
临清市辖4个街道、9个镇、3个乡:青年路街道、新华路街道、先锋路街道、大辛庄街道、松林镇、老赵庄镇、康庄镇、魏湾镇、刘垓子镇、八岔路镇、潘庄镇、烟店镇、唐园镇、金郝庄乡、戴湾乡、尚店乡。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 西汉初始建清渊县,先隶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属冀州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改清渊置临清县,属司州建兴郡。后废。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析清渊县西部复置临清县,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废。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临清县,属清河郡。 唐大历七年(772)析临清另置永济县,先后属毛州、瀛洲、贝州、清河郡统领。 宋代先后属于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 金属大名府路恩州。 元属中书省濮州。 明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升为州,辖馆陶、邱县,属东昌府。 清顺治元年(1644)不领县。 干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隶属山东省,辖武城、夏津、邱县。
民国元年(1912)降为县,先属济西道,后改东临道、德临道。 1928年直属省政府。 1936年属山东省第四专置,辖十个区,第一区为城区,二至十区下辖517个村庄。 1945年9月临清解放后,县市分设,隶冀南行署第一专署。1948年5月升为专级市,翌年复降为县级市。
建国后县市分治,属河北省邯郸专署。 1952年11月,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12月改属聊城专署。1956年清平县撤销,将其二区(金郝庄)、三(王集)、四区(康盛庄)、五区(戴湾)划归临清县管辖。 1958年县市合并,置临清市,属聊城专署。 1963年撤市复县。 1965年3月将临清县卫运河西的尖冢、童村、下堡寺、吕寨、老官寨五个区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建临西县。同时将馆陶县的潘庄、八岔路两个区划归临清县。 1983撤县复市。
1996年8月12日,撤销大辛庄乡、老赵庄乡,设立大辛庄镇、老赵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41号)。
1999年12月6日,撤销八岔路乡,设立八岔路镇(鲁政函民字[1999]35号)。
2000年6月13日,撤销唐园乡,设立唐园镇(鲁政函民字[2000]45号)。
2000年,临清市辖3个街道、12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94247人,各乡镇人口: 青年路街道 43948 新华路街道 58767 先锋路街道 26007 临东镇 27834 胡里庄镇 25233 松林镇 33876 老赵庄镇 40412 康庄镇 32010 刘垓子镇 29094 魏湾镇 24344 大辛庄镇 33005 八岔路镇 30384 潘庄镇 31266 烟店镇 36523 唐园镇 36106 石槽乡 28220 金郝庄乡 24905 肖寨乡 25292 康盛庄乡 25197 戴湾乡 26904 尚店乡 29569 朱庄乡 25351
2001年,临清市辖3个街道、10个镇、3个乡:新华路街道、青年路街道、先锋路街道、唐园镇、烟店镇、潘庄镇、八岔路镇、大辛庄镇、刘垓子镇、魏湾镇、康庄镇、老赵庄镇、松林镇、尚店乡、戴湾乡、金郝庄乡。
截至2002年12月31日,临清市辖4个街道、9个镇、3个乡。
【历史文化】
[编辑本段]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端口之一,繁荣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繁荣的经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临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古迹众多。唐代哲学家吕才,明代文学家谢榛,古筝演奏家金灼南,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当代学界泰斗季羡林等,都是临清人。市内现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如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塔、运河钞关等,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昔日临清繁华的见证。临清有原貌保存完好的元代古运河,在市区及周围分布着龙山、大宁寺、歇马亭、五样松等古迹,为临清增添了浓郁的古韵。近年来建成的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温泉水上乐园、古黄河公园、葡香园等,都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临清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金瓶梅》故事背景地,也是着名的京剧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还是首批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老年体育先进县。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环境和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出文化是这个古老城市的灵魂。2001年,临清成功注册了“运河名城”、“运河古城”商标。
临清市始终把发展文化事业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繁荣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打造运河文化名城,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深入挖掘城市文化,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初步建立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繁荣、健康的文化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经济建设】
[编辑本段]
临清市不断加大投入、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强化管理,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利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支撑点日益增多。2005年,临清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7家,其中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6家,比上年增加5家。今年1至4月,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9.96亿元、利税7.64亿元、利润4.62亿元,分别增长44.68%、44.51%和47.15%;完成工业投入13.32亿元,增长132.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整体实力显着增强。2005年初确定的21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进展顺利,多数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达效。今年,临清市又筛选了30个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由县级领导干部作为联系人,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同时,加快培植骨干企业第二梯队,根据企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筛选了除八大集团外的12户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和扶持的对象,在政策、资金、领导精力等方面给予倾斜,使之成为临清工业发展的新亮点,进一步培植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品牌创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奥博特有限公司的“奥牌”铜管被命名为“中国名牌”产品,实现了建国以来临清“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另有3种产品被命名为“山东名牌”产品。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6个,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形象和产品竞争力。
【对外开放】
[编辑本段]
提高经济外向度,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临清市在杭州成立了招商办事处,在“长三角”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浙江、广东等先进地区为重点,多次组织小团组外出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临清市合同引资额29.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外经贸工作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6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1.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
龙头带群体,群体促龙头,民营经济增势强劲。临清市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民营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民营经济在更高层次上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轴承、棉纺织、农机配件三大特色产业档次明显提升,轴承加工业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工业产业集群”,临清市被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评为“中国轴承之乡”。2005年,临清市民营经济税收完成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乡镇办事处民营经济税收完成2.49亿元,增长19.6%,乡均增收256万元;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增长15.4%。
【运河名城】
[编辑本段]
千年古运河哺育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可以说,临清是完整体现中国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城市之一。近年来,临清市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临清名城、名人、名胜、名吃、名产等“五名”优势,科学定位,精心选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弘扬民俗文化,精心培育大众文化,着力打造运河文化名城。
发挥名人效应。临清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临清市1998年兴建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季羡林先生资料馆,“两馆”开馆以来,举办文化交流、书画展览、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60余次,接待参观群众20余万人次。2001年,临清市隆重举行了纪念张自忠将军诞辰110周年活动和庆祝季羡林先生90华诞活动。今年4月初,投资300余万元的张彦青艺术馆破土动工,预计今年10月份开馆。
发挥名胜优势。临清古迹众多,境内拥有明代建筑运河钞关等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带有明显的运河文化烙印。临清市把合理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了《临清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和《临清市旅游事业发展规划》,对舍利塔、运河钞关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复,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进行了美化、绿化,开发了运河文化一日游专线。
发挥名品效应。临清地产丰富,名品众多。临清哈达、临清狮猫、济美酱菜、临清贡砖等享誉古今,特色小吃、风味食品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很高。临清立足传统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临清贡砖工艺得到恢复,狮猫繁殖成为临清人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临清哈达的生产、济美酱菜的生产形成规模,建成了汇集临清特色小吃的临清美食一条街。卫河酿造集团依托临清运河文化开发出的“卫河王”酒、“谢公”酒、“独占鳌头”酒、“钞关老窖”酒等系列产品深受欢迎,一些产品远销欧盟、北美及日本市场。“卫河”系列白酒还荣获“山东名牌产品”称号。
发挥名城效应。临清是着名的京剧之乡,临清人懂京剧、爱京剧。1999年,临清市申报成立了山东戏曲学校临清分校,培养了一大批京剧专业人才。近年来,又相继成立了“双百”戏曲学社、京剧协会等7家业余京剧协会,每年定期举办京剧票友大赛。2001年,临清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山东临清市京剧团于2006年11月13日在长安大戏院演出《巡营》、《女起解》、《探皇陵》、《望江亭》四台经典折子戏。一个县级京剧团能够登上全国戏曲最高殿堂的舞台,这在长安大戏院的历史上也十分鲜见。从十多年前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给了临清“京剧之乡”的称号至今,许多京剧名家来临清演出,每每都有回家的感觉。 临清“京剧之乡”盛名远播,吸引了全国各流派、各行当的京剧艺人来此献艺。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多次来临清登台演出;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和曾,便是在临清唱红进而走向全国的。此外,着名京剧剧目《陈三两爬堂》、《连升三级》、《九江口》等均是以旧时临清的人或事创作而成。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和李世济来临清演出时说:从未见过像临清人这样爱京剧又懂京剧的观众.街头巷尾随处可闻京剧之声,就连四岁的孩子都能唱上一段,中国京剧院的李和增等老艺术家都曾在此工作过。虽然排练条件艰苦、演职员收入有限,但该团的50余人却坚守着京剧这块阵地。全团行当齐全、流派丰富,张派青衣、叶派小生、裘派花脸、谭派老生等流派都有代表人物,临清是山东快书的发祥地,为把山东快书艺术发扬光大,在大众公园树立了高元均先生塑像,并于2004年承办了全国山东快书大奖赛。
【文化产业】
[编辑本段]
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在管理,同时也在创新。近年来,临清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坚持正确导向,创新管理思路,有效地培养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
促进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临清市是全国着名台(日)历印刷基地,台(日)历印刷品占全国农村市场50%以上的份额。2005年,临清市台(日)历印刷企业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临清市针对本市文化市场发展现状,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工作中坚持长效管理与集中行动相结合,逐步建立了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治理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工作协调、信息通报及联合行动机制,帮助经营业主加强自我管理和监督,实现行业自律,自觉接受政府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加强文化市场义务监督队伍建设,发动社会各界共同管理文化市场,确保了全市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临清市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文企联姻、文商联姻,实现“以文养文”。几年来,宣传、文化等部门多次组织市京剧团到浙江永嘉,与当地的昆曲研究所等艺术团体合作演出,既开拓了演出市场,又收到了经济效益。市京剧团与彩虹集团联合成立了“彩虹京剧团”,解决了京剧团的经费问题,同时提升了企业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夕阳红艺术团与计生协会联合,成立了“心连心”艺术团,实现了文艺演出与计生宣传的双促双进。面塑与根雕工艺品、京剧《张自忠》排演项目、济美酱菜包装、流动舞台车等精品项目,将成为文化产业招商的新起点。
注重文化人才培养。近年来,临清市积极探索文化工作“快出人才、多出精品”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同时,大力实施文学艺术精品工程,建立了“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办法,使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退休干部王子华创作的小品《鞋钉》,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创作一等奖;方建光的书法作品,获全国书法大赛最高奖———兰亭奖;刘北的儿童文学作品《云狐》,获全国冰心文学奖,等等。
【精神文明】
[编辑本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与文化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临清市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运河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自1998年以来,兴建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季羡林先生资料馆,开发城区古运河,建设临清运河文化广场和临清剧院等项目投资过亿元。几年来,临清市对原有的基础文化设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使其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整个城市增添了文化魅力。目前,全市建立社区文化活动站28个,乡镇办事处文化活动站16处,城乡图书馆5处,建成较大规模的城区文化广场5处。2006年,临清市还计划对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进行改造升级,对季羡林先生资料馆进行扩建。
同时,临清市围绕现有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按照“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采取“政府拿一点、部门单位赞助一点、受益群众承担一点”的办法,促进文企联姻、文商联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临清市承办的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全国山东快书大奖赛两项活动,都由知名企业冠名赞助。不仅如此,临清还大力倡导企业文化建设。2002年,三和色织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运河文化博物馆;2005年,由各级文明单位冠名赞助,成功举办了“文明之夜”大型消夏文化月活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运河文化广场和临清剧院投入使用以来,通过市场化运作,举办了“京剧票友大赛”、“青年歌手大赛”、“双庆”大型文艺演出、京剧杂技专场、春节联欢晚会、消夏电影专场等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实现了部门单位效益和群众利益的“互惠双赢”。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召开,将为临清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孕育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激励着临清人民再铸新的辉煌。当前,全市人民正以奋发向上、只争朝夕的热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跨越发展之志,鼓跨越发展之劲,聚跨越发展之力,闯跨越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着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临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临清必将成为运河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⑵ 临沂未来发展方向在哪
临沂未来发展方向在哪?
城区发展
城区面积的不断向北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如果想建设一个强而大的临沂,必须向南和东发展,而相对应该的郯城、兰陵、临沭和莒南则向临沂主城方向发展,如果以此为目标,20年内就可以和主城区对接完成,形成一个强而大的临沂!
产业发展
临沂的产业主要是以商贸和物流为主,但是这些只是大而不强,同样也是过于分散,没有集群化和集团化。物流可以在罗庄南部或西南部划出一片地方建设物流园区,加强集群化建设和管理,中部的陶瓷工厂西迁至罗西高速路以西,空出地方可以引进高 科技 企业入驻。而兰山西部则以商贸批发为主,并建设电商园区,北城则以住宅区为主。河东建设机电、服装园区,加大扶持力度把这些产业做强做大!
人才引进
一个城市的发展肯定是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可以根据各行业的需求类型,市里统一制定引进人才方案,人才引进的支出可以让企业和市财政按比例担负。临沂大学可以寻求国外名校合作建立专业系统的学院,培养专业人才。
引进外资
临沂享受着中西部的优惠政策侍遇,但是这些都没有充分的利用,现在可以允分利用起来引进外资,并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待遇,但是引进的外资必须是以高 科技 为主的企业。
引进国内企业
可以引进国内企业给予税收几年减免的优惠政策,同时享有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结合并用。投资额不低于10亿起的企业才享受市里给予的优惠。以高 科技 网络为主的企业可以减免土地费用及减免几年内税收。
地铁或轻轨建设
地铁也是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必备条件,如果因为临沂的土地不适合建设地铁,那么轻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基础的建设路线要有两纵两模,南以罗庄南部的汤庄至高铁站,高新区至北城。高新区后期可以延伸至兰陵,汤庄则延伸至郯城。河东可以在相公一带向西经北城至义堂,经开区向西北方经解放路到北城。后期河东相公向东发展到莒南,向西则到费县,经开区向东则连接临沭。
2月14日查了一下关于临沂地铁建设的资料,已经规划完成。80%是和我的想法一样
高架桥和高架路
不可否认,临沂的城区交通越来越堵了,所以高架桥和高架路必须要提上议程。高架桥以解放路和通达路 沂蒙路交汇处先行建设。高架路则以通达路,金雀山路为主。
总之,临沂的发展路还很长!
在外多年的临沂人祝家乡越来越美好!
首先纠正题主,临沂没有鲁南药业只有鲁南制药(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次别把人家企业名字都写错,这样显得不专业!
临沂市的未来在哪?其实政府早做好规划了!
第一个:大力发展临沂物流业!临沂物流业未来9年新规划出台!临沂市拥有134个专业批发市场,39个物流园,个体户78900户,物流企业2700家,仅物流行业提供的就业人口就超过30万,整个民营经济对临沂市税收的贡献比例高达78.7%!2011年8月,临沂市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授予 “中国物流之都”称号。
近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临沂市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25)》(以下简称《规划》)。临沂快递物流园区、国际空港物流中心、高铁物流中心,加强末端配送等《临沂市邮政业十三五规划》成果纳入《规划》,临沂公铁空海立体化物流格局将形成。
根据《规划》,近期规划2000亩,远期规划8000亩的临沂快递物流园区,以服务鲁南苏北及更广的区域性分拨中心为发展目标,按照建设二级以上区域分拨中心标准招引国内外知名快递企业落户园区;
规划1500亩-3000亩的国际空港物流中心,定位发展成面向国内外的综合空港物流基地,开展快件运输、货物代理、保税物流等物流业务;
初期建设500亩,远期规划达3500亩的高铁物流中心,依托临沂高铁站发展高铁物流,开展运输邮(快)件试点。
《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快递末端投送模式变革创新,着力构建“区域快件处理中心-市内快递站-末端快递服务点”的三级快递物流节点网络。
在临沂物流业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供应链物流转型的关键时期,《规划》将推进产业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助力临沂市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国家供应链节点城市。
从舟车不通的四塞之崮,
到商贾云集的商贸之都,
临沂享誉全国。
第二:临沂工业的发展的未来就是培育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如果每个临沂的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愁环保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吗?
你看鲁南制药就是国家 科技 部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鲁南制药位列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入选《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千强排行榜》,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 科技 进步二等奖7项,已申报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026项,已获授权专利571项,荣获“首届国内制药最佳研发产品线十佳工业企业”称号!
以下为政府规划:发挥 科技 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 科技 创新孵化体系,抓好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园区孵化器、对外合作交流项目建设和 科技 型企业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临沂制造”向“临沂创造”转变。
加大对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行动。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凝聚大众智慧,激发创新活力。
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市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定位,即立足建设实力城市、宜居城市、魅力城市、活力城市、幸福城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贸物流双节点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全省开放型经济特色城市、西部经济隆起带龙头城市和全国革命老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方位建成鲁南苏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根据“十三五”规划:临沂市具体的发展目标共包括9个方面: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2018年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左右;对外开放跨入新阶段,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左右,临沂商城和临沂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分别达到100亿美元、50亿美元左右;城乡统筹展现新格局,建设成为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2%、50%左右,所有县城(组团)人口规模均超过20万人;交通建设呈现新局面,加快构建由航空、高架、高速、高铁、环城快速路、轨道交通等组成的立体现代交通网络,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航空和铁路枢纽;民生保障跃上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确保与全省同步、比全国提前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生态环境实现新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国际贸易、“两型 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文化体制、城市管理、税收征管、农村产权、村居集体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成果;思想解放达到新境界,由注重审批管理向注重服务和监管转变,激发市场活力和 社会 创造力。
关于临沂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关部门肯定有合适的规划,也有具体的方向,他们的更合理科学。我谈的只是个人理解,站在一个临沂人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合适,但愿能有帮助。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发挥传统优势。临沂的物流、商贸,临沂的板材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的产业优势,要合理引导和规范好传统产业,紧跟先进步伐,继续做好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放眼全国,现在各地都高度重视打造自己的优势产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不留神,优势便不复存在。
第二,积极做好新兴产业。在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的过程中,要积极引进一些 科技 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现在的经济发展不是以前的粗放发展,而是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作为一个鲁南的地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有难度,但是也可以努力尝试和争取,总部经济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必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利用好优势资源。临沂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有着不错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环境。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如兰陵的蔬菜,莒南的花生、蒙阴的蜜桃、沂水的食品等等,都有了不错的基础,要继续做优做强,加快发展。
从整体来看,尽管有临工、鲁南制药、金锣肉制品等大的工业企业,但是临沂还是缺少比较强的工业企业,工业发展是短板,可以在这上面下功夫。
不是专业人员,想到哪儿就写哪儿,不当之处,欢迎交流。
简单的说临沂近年的发展方向,轻工物流业向西发展连接费县,重工高污染继续在罗庄,高 科技 企业在河东.市区发展就在兰山区,往东是河,过个河是河东,往南是铁路,和重工业区.往西是物流园和作坊式工厂环境差,交通拥堵搬迁费用高还有一个南北道,发展市区只有往北,北城新区到北外环还有大片农田可用,一直到汶四公路建筑物相对较少搬迁费用低,高铁站选址白沙端口,是有必然原因的,白沙端口枣沟头未来二十年很可能发展为城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简单的了解一下临沂,临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面积17191.2平方公里,拥有1125万常住人口,目前下辖3个区、9个县,在物流、食品、 旅游 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进行简单的了解之后,其实,我已经大概知道临沂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首先, 加快撤县(市)设区的步伐, 目前,全国各地的各大城市,都在进行撤县设区,这样有利于统一发展,临沂自然也不例外。目前,临沂下辖3区、9县,可以说有很多县需要变成市辖区,比如郯城县、沂南县等。
其次就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将物流、食品、 旅游 三大城市重点发展。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其中,在物流产业中,发挥好我国物流之都的优势。
最后就是利用人口优势。目前,临沂市的常住人口达到千万,这样的人口在普通地级市之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临沂一定要利用好。应该大力引进劳动力产业,发展工厂经济。
【虎哥看房】:虎哥认为临沂未来发展肯定会迈向两河时代,但这是一个远景目标,是百年大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是壮大城市发展框架,要把费县东部和沂南南部地区纳入临沂城市发展规划。只有主城区发展壮大了,才有能力更好地迈入两河时代,这是从临沂壮大主城区框架的一个方面来说的。
另一个方面,从区域位置来说,临沂未来的发展应该是积极对接长三角,而不能仅仅局限在山东鲁南的排头兵位置,那样格局太小。应该把临沂放在全国城市发展的布局上去谋划,做长三角的后花园、菜蓝子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只有布局全国,临沂才能成为全国性城市,如果只布局山东,临沂只能是山东的地级市,如果只布局鲁南,临沂仅仅是鲁南的一个排头兵而已。
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鲁QQ图片)
首先临沂的陆地物流已经无敌了,中国很难找出第二个像临沂这样的物流通全国的,而且通到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县级单位,陆地无敌了,那就剩下海路和航空了,航空一时半会的发展不起来,那就重点发展海陆,所以把日照要回来尤其是岚山港势在必行,曹岚高速的通车,下一步就是合并日照,重点发展海上运输。
其次是板材业,探沂、义堂那边的板材在全国出名,号称中国板材之都,所以弄大,目前临沂把临西九路到义堂探沂这一片区域打造成商谷区域,重点发展板材和物流,包括后期兰山区政府要搬迁这里,摆明了重点发展板材,毕竟依靠强大的物流,临沂的板材可以发往全国,而且运费还便宜
第三就是电商行业,其实这个不算是临沂的特色,不过临沂所有的批发和小商品都是依靠临沂物流来取胜的,与其做小商品,不如做电商,电商的根本其实就是廉价的物流和厂家直供,而这两样,临沂都有,很少有比临沂更便宜的物流,很少有比临沂更多的代加工厂子,所以大力发展当下最火的电商行业,是未来临沂重中之重!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临沂的未来要放大格局!
临沂市的优势在于地大人多,位置优越。要有大格局,别太小家子气,当初撤地划市的时候,将自家一个县级市一分为三区,恐怕别人占了便宜,发展受限了,又到周边各县要地(沂南的葛沟、费县的探沂、兰陵的沂堂、郯城的褚墩和黄山,要李庄没让),有要人家乡镇为何不能帮着把整个县发展为区,比如郯城,就被划去两个大镇,看着人家李庄(包含原沙墩)发展的好,又想要去划归河东区,四个重镇都想攫取,为何不能步子大些,把整个县都划为一个整区?格局小了源于狭隘自私,对三区九县,要一视同仁,把代管县都当做自身区来发展,交通、城市配套都作为一个市辖区同城发展!现在发展方向是对接长三角,那么为何不能将一直和长三角做生意的郯城、兰陵纳入下一步市区发展规划?临沂要做大,想做大,就要伸出手伸开腰,把莒南、临沭、费县、郯城、兰陵纳入城区一体化!
还用说吗?北上东进,南延西扩。
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ZF只能优先某一俩个战略。
毕竟财政收入有限。
城市格局早已经尘埃落定了。
不要再残存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