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昌处于什么经济状态
南昌宏观经济高位运行
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南昌工业不发达,农产品加工业有待扶持。人们生活稳定。
Ⅱ 南昌市的人均GDP是多少啊!
南昌市2011年相关的经济统计数字如下:
市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南昌经济“成绩单”。去年,南昌地区生产总值达2688.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1元,这也是南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工业经济增长加快
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61.23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05.59亿元,增长18%。
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48.1%、29.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5.1%、21.1%。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5%
一直以来,投资都是拉动南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去年,南昌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2.66亿元,同比增长26.1%。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工业投资完成846.37亿元,增长34.4%。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17.32亿元,增长36.6%,占工业投资比重达9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79.66亿元,增长21.5%。
资金到位情况良好。去年,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小计为2184.98亿元,增长25.2%。其中,利用外资45.92亿元,增长54.5%;自筹资金1658.54亿元,增长36.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0亿元
南昌经济要保持稳定的发展,积极拉动内需非常重要。去年,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态势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950.74亿元,同比增长19.8%。
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844.29亿元,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06.45亿元,增长18.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899.43亿元,增长19.8%;乡村实现51.30亿元,增长20.4%。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1元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也许更关心居民人均收入有多少。
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84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741元,同比增长13.5%。通过增幅可以看出,这是南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记者注意到,南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市GDP的增幅。
此外,去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92元。可以看出,南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246元,南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92元。
全年CPI同比上涨5%
物价方面,2011年,南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自7月达到近三年最高的6.8%以后,逐月回落,12月份为3%,全年CPI同比上涨5%。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呈“七升一降”。其中衣着涨幅居首,食品和居住其次,分别上涨9.5%、8.7%和4.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4.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9%,烟酒上涨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下降0.1%。
利用外资占全省37.7%
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南昌承载的使命和责任。数据验证,2011年,南昌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的作用更加突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9.5%、22.9%和26.8%,海关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5.9%、37.7%
Ⅲ 南昌的经济
南昌市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球发展最快的20个城市中名列第15名,是中国乃至全球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3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全年财政总收入55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到2015年南昌市生产总值(GDP)突破4000亿元 南昌农业现代化,拥有煌上煌、国鸿、正邦、英雄、益海嘉里、双汇等一批高新技术农业企业,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了产量稳中有升、结构优化提升、基础巩固提高、村镇面貌一新。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全市正在形成“县有品牌、乡有产业、村有基地”的特色农业经济板。
2013年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现价总产值26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5.08万亩,比上年下降0.7%;油料种植面积131.50万亩,增长1.2%;棉花种植面积2.88万亩,下降14.7%;蔬菜种植面积61.95万亩,增长6.3%。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7.68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1万吨,增长2.8%。 南昌市工业发达,南昌市的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医药等现代化工业体系,和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软件、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外具有一流的水平。南昌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南昌市是国家创新型城市,拥有国家级以上工业园区8个、规模企业近1000家。益海嘉里、福特、日立、惠普、微软、沃尔玛、麦当劳、麦德龙、肯德基、ABB、家乐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邦快递、马士基、默克制药、贝塔斯曼等世界500强落户南昌。
201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4.57亿元,增长17.1%;实现利税461.56亿元,增长16.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23.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金融 南昌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金融中心,正在建设南昌市红谷滩中央商务区,现有外资银行有标准渣打银行、大新银行等。同时还拥有国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九江银行、赣州银行,上饶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本地门户银行为南昌银行与南昌农商银行。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出口信保等都在南昌都设有分支机构。全国几大证券公司,如华夏、国盛、中信、招商等也在南昌开办了营业机构。 商业 南昌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市内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主要有家乐福、人人乐、红谷滩万达广场、南昌百货大楼、恒茂梦时代广场、世贸广场、绿地百盛广场、洪城大厦、洪客隆、财富广场、百盛、大润发、沃尔玛、麦德龙、天虹百货、铜锣湾广场、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丽华购物广场、新一佳、步步高、华润万家等大型商场,饮食企业国际知名的屈臣氏、哈根达斯、必胜客、星巴克,棒—约翰等在南昌拥有多家分店。万达国际影城、中影国际影城、星美影院、红地毯影院、永乐影城、百花洲影城等一大批高端影院给南昌市民带来了五星级影院享受。城外有洪城大市场、华东装潢建材大市场、喜盈门建材市场、香江家具、欧亚达家具、红星美凯龙、京东鹿鼎国际家具、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大型市场。
华东及华南沿海城市陆地所有物流交通通往内陆都必定经过南昌,和台湾密切交流的必经道路之一,是除福建外和台湾距离最近的内陆城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毗邻的主要城市。 旅游经济发展 南昌市被誉为“现代花园英雄城”。每年来南昌市以其独特的“红色,绿色,古色”景点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的国内外客商。
2013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282.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3%;接待入境游客20.18万人次,增长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99亿元,增长36.9%;旅游创汇6389.73万美元,增长20.6%。截至2013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58家;拥有旅行社229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8家。
Ⅳ 南昌经济如何
南昌真的还可以..
我在那读3年的大学
美好的时光
以前听人说江西经济不好
但等到去了才发现并不是别人口中那样
南昌其实八一广场还是很不错的..比起我们福建福州的五一广场气派多了.
到处都是红色革命的影子哈哈
还有那个滕王阁我就不说了..读书人都知道的
还有个摩天轮也值得一去
不过火车站那一带倒真是乱了点,特别是旅社挺黑的
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南昌就挺好
南昌还有个特点就是大学办的多..也好
每个大点的有点名气的学校都办的不错,里面的环境也非常好
昌北那里大学城自然不用想
昌东的师大蓝天工程学校的环境也和有特色..都有自己学校的代表建筑
这样的答案LZ满意不?
要不要考虑加分?
Ⅳ 南昌的城市发展怎么样,全国总体排名多少
南昌的GDP在全国总体排名是51名,
资料:2006年全国城市GDP排名
01上海市:10297+12.0%| 18645 8342 沪
02北京市: 7720+12.0%| 19978 8620 京
03广州市: 6068+14.7%| 19850 7788 粤
04深圳市: 5684+15.0%| 22567 粤
05苏州市: 4820+15.5%| 18532 9316 苏
06天津市: 4338+14.4%| 14283 7942 津
07重庆市: 3486+12.2%| 11570 2874 渝
08杭州市: 3441+14.3%| 19027 8460 浙
09无锡市: 3360+15.0%| 苏
10青岛市: 3207+15.7%| 15116 6500 鲁
11佛山市: 2927+19.3%| 18800 8000 粤+2
12宁波市: 2864+13.4%| 19693 浙-1
13南京市: 2774+15.1%| 17538 7070 苏-1
14成都市: 2750+13.8%| 12789 4905 川
15东莞市: 2624+19.1%| 25320 10530 粤+3
16武汉市: 2590+14.8%| 12360 4748 鄂+1
17大连市: 2568+16.4%| 13350 6900 辽-2
18沈阳市: 2483+16.5%| 11651 5709 辽-2
19烟台市: 2402+17.0%| 鲁+1
20唐山市: 2362+14.8%| 冀-1
21济南市: 2185+15.7%| 鲁
22哈尔滨: 2094+13.5%| 11230 4405 黑+1
23石家庄: 2064+13.2%| 11495 4486 冀-1
24郑州市: 2002+15.7%| 11800 5476 豫+1
25长春市: 1934+13.1%| 11350 4480 吉-1
26泉州市: 1901+15.0%| 15972 6606 闽
27温州市: 1834+13.3%| 浙
28长沙市: 1791+14.8%| 13924 5438 湘
29南通市: 1758+15.7%| 14058 6100 苏+1
30潍坊市: 1721+16.5%| 鲁+1
31绍兴市: 1678+13.2%| 浙+1
32福州市: 1660+12.2%| 闽-3
33淄博市: 1645+15.8%| 13794 鲁
34大庆市: 1618+11.4%| 14791 3610 黑
35常州市: 1560+15.0%| 16650 8000 苏
36 台州市 1467.50 14.5
37 济宁市 1456.10 16.5
38 东营市 1450.3 17.0
39 西安市 1450.00 12.8
40临沂市: 1405+16.3%
41徐州市: 1400+15.0%
42威海市: 1369+15.9%
43嘉兴市: 1343+13.7%
44邯郸市: 1338+14.9%
45洛阳市: 1332+15.6%
46沧州市: 1282+15.2%|
47金华市: 1229+13.3%|
48昆明市: 1203+12.3%|
49南阳市: 1201+13.5%|
50保定市: 1185+10.4%|
51南昌市: 1185+ |
52盐城市: 1174+15.1%|
53厦门市: 1162+16.7%|
54鞍山市: 1160+16.5%|
55扬州市: 1101+15.2%|
56合肥市: 1074+17.5%|
57中山市: 1034+20.2%|
58镇江市: 1025+15.2%|
59泰安市: 1012+16.5%|
60包头市: 1010+ |
61泰州市: 1003+15.1%|
62德州市: 1003+16.4%|
63太原市: 1000+12.2%|
64惠州市: 933+16.3%|
65茂名市: 930+15.5%|
66江门市: 921+15.3%|
67呼和浩特 900+ |
68南宁市: 862+15.1%|
69聊城市: 840+17.3%|
70滨州市: 829+17.4%|
71鄂尔多斯 800+ |
72刑台市: 790+13.0%|
73湛江市: 770+12.8%|
74湖州市: 761+13.9%|
75枣庄市: 758+16.4%|
76珠海市: 750+14.6%|
77汕头市: 741+11.6%|
78岳阳市: 734+12.4%|
79吉林市: 725+15.0%|
80常德市: 724+12.1%|
81廊坊市: 720+15.0%|
82漳州市: 717+13.1%|
83许昌市: 717+14.9%|
84焦作市: 699+15.7%|
85宜昌市: 695+12.2%|
86周口市: 678+12.2%|
87襄樊市: 675+12.0%|
88衡阳市: 672+12.3%|
89平顶山: 672+15.8%|
90乌鲁木齐 654+14.0%|
91淮安市: 652+14.5%|
92商丘市: 647+13.1%|
93安阳市: 645+15.6%|
94兰州市: 638+12.0%|
95新乡市: 633+14.5%|
96桂林市: 627+17.7%|
97柳州市: 619+13.7%|
98株洲市: 605+12.3%|
99贵阳市: 603+14.7%|
100临汾市: 592+13.8%|
101 信阳市: 586+13.6%|
102 驻马店: 571+13.0%|
103 绵阳市: 561+13.9%|
104 衡水市: 549+ |
105 郴州市: 546+ 8.3%|
106 德阳市: 539+14.0%|
107 荷泽市: 538+17.1%|
108 曲靖市: 537+15.5%|
109 连云港: 527+15.1%|
110 肇庆市: 526+14.5%|
111 盘锦市: 513+ 7.0%| 12205
112 九江市: 506+13.7%|
113 日照市: 505+16.9%|
114 安庆市: 496+ |
115 揭阳市: 488+14.8%|
116 咸阳市: 484+ |
117 芜湖市: 480+15.5%|
118 宝鸡市: 477+13.0%|
119 克拉玛依 473+ 9.0%|
120 开封市: 472+13.1%|
121 齐齐哈尔 472+12.0%|
122 松原市: 470+
123 锦州市: 462+ |
124 长治市: 460+11.5%|
125 营口市: 457. 7+18.9%|
126 抚顺市: 457. 5
127 濮阳市: 456+15.8%|
128 延安市: 453+16.2%|
129 三明市: 452+13.1%|
130 龙岩市: 449+12.5%|
131 赤峰市: 441+21.3%
132 宜春市: 440+13.2%|
133 荆州市: 438 |
134 榆林市: 436+17.0%|
135 宜宾市: 428+13.6%|
136 莆田市: 423+ |
137 湘潭市: 422+13.2%|
138 宿迁市: 420+ |
139 永州市: 418+11.8%|
140 通辽市: 415+22.0%|
141 马鞍山: 415+16.0%|
142 清远市: 414+27.3%|
143 玉溪市: 413+ |
144 玉林市: 413+13.5%|
145 三门峡: 412+16.5%|
146 邵阳市: 410+11.4%|
147 孝感市: 404 |
148 黄石市: 401 |
149 达州市: 400+12.8%|
150 南充市: 397+13.6%|
http://sw188.bokee.com/6228594.html
南昌发展情况
【城市经济】
工 业 南昌是江西省最大的工业城市,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都在这里诞生。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的工业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医药等现代化工业体系,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一定的水平,现在正在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形成了六大支柱、十大产业,拥有工业园区 11个,上市公司16家,规模企业近千家。
农 业 南昌农业实现了产量稳中有升、结构优化提升、基础巩固提高、村镇面貌一新。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正在形成“县有品牌、乡有产业、村有基地”的特色农业经济板块。
商贸流通 因水路交通便利,南昌历来是南方重要的商贸流通城市,商贾云集,不仅为覆盖全省的消费品集散地,也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城内主要有南昌百货大楼、洪城大厦、新洪客隆、北京华联 (江西)、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商场,城外有洪城大市场、江西装潢建材大市场、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着名的洪城大市场是全国九大日用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
【基础设施】
南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历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市郊向塘有 98股道的全国第二大货运编组站,是我国铁路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公路全部成网,所有乡村均通公路,是105、316、320三条国道的交汇处,已开通昌九和梨温高速公路,赣粤高速纵贯南北。从南昌驱车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的距离全部在5小时左右,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中心的“5小时经济圈”。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水路运输最大内河装载能力为1000吨,可由九江沿长江水域经上海港出海。民航已开辟了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福州、厦门、西安、昆明、珠海、海口等30多个城市的航线,2004年,至新加坡国际航线正式通航,昌北机场成功晋升为国际航空港。从南昌出发,旅客可以在新加坡转程33个国家的近60个国际城市。
邮电通讯发达,通讯联系便捷,市内电话可直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省电讯枢纽和华东地区邮件转口中心。电信城域网带宽达到了 40Gbps。2005年,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97.27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16万门,移动通讯网交换机容量达340.44万门。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市内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完备,全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 149万立方米,全市管道煤气日供应量为12.72万立方米/日。
【对外开放】
对外交往 1992年,南昌被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先后与马其顿斯科普里市、墨西哥托卢卡市、日本高松市、芬兰瓦尔济考斯基市和托亚拉市结为友好城市。
利用外资 1984年至2005年,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202项,吸引了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澳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9.09亿美元。出口市场已扩展到日本、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南昌地区海关出口总额12.4亿美元。
【教育与科技】
教 育 南昌是全省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全国三大职业教育基地。市内拥有包括全国重点大学——南昌大学在内的 45所普通高等院校,2005年在校研究生9150人,在校大学生39.47万人,在校中专生14.1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9.45万人。
科 技 南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集中,科技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高。 2005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79项,表彰奖励科技明星8名。2项科技成果分获中国发明展览金奖和铜奖,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申报专利1150项。
清华科技园 (江西),南昌大学科技园,江西省留学生创业园和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各类人才进行科技研究和创业的乐园。
【居民生活】
2005年,南昌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0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2472元。农村户均房屋面积达159.86平方米,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20.82平方米。
【饮食文化】
米饭为主食。肉食品有猪、牛、鱼、鸡、鸭、鹅等。蔬菜种类繁多,食油有菜油、茶油等植物油,亦食猪板油。调味以食盐、酱油为主,兼用辣椒、醋、糖、桂皮等。 1980年以前,城镇居民生活以烧煤为主,农村以烧柴草为主。以后,城镇用液化气、管道煤气,农村改以烧煤为主,液化气也日益普遍。农村有冬至日酿米酒、晒冬粉、杀猪腌肉,冬至后晒干鱼、腌鸡、制板鸭等习惯。
市民多为汉族,猪肉是主要荤菜。一般烹饪方法有炒、烧、蒸、煮、炸,佐料有姜、椒、蒜、葱等。猪肉红烧为地道做法。还有猪肉炒辣椒、豆豉,谓之“家乡肉”。逢年过节,肉、鸡、鸭、蛋,是不可少的主菜。
南昌菜是赣菜菜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江西的三大地方菜之一,历史悠久,在中国菜肴中有一定的地位。它用料广泛,主料突出,刀工精细,分色配菜。制法上以烧、焖、炖、蒸见长,注重维持原汁原味,在质地上讲究辣、烂、脆、嫩。主要特点是:量大、油厚、酱色浓,香、辣、偏咸,微烂脆嫩、鲜香可口、色型斑斓。三杯狗肉、豫章酥鸡与五元龙凤汤等都是菜中精品。煌上煌烤卤出窑于现代口味。粤、川、湘、闽等风味菜系也相继落户南昌,使英雄城的美食文化更加异彩纷呈。
风味小吃有:牛肉炒粉,韭菜合子,白糖糕、大麻圆、油饼、蛋黄麻花、二来子、春卷等。
【名胜旅游】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 600余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1986年,国务院命名南昌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以南昌为旅游集散地,还可前往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庐山、景德镇、三清山等着名的旅游风景区观光。
南昌拥有星级宾馆 4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有江西宾馆和凯莱大酒店,各类体育场馆、娱乐设施和高尔夫球场、度假村等一应俱全,为八方来客提供舒适、优雅和丰富的休闲生活。
http://www.nc.gov.cn/dir_925/dir_990/index.html
Ⅵ 南昌的地理位置好吗
位置
南昌市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东北方滨临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地势、面积
全市以平原为主,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全市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2649.72平方公里,岗地低丘面积2548.2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04.3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l12.l公里,东西宽为107.公里。
山脉、河流、湖泊
位干西北部的西山山脉,呈东北向逶迤绵延,山脉中段的梅岭为市区最高点,其主峰洗药峰海拔841.4米。
全市境内江河纵横,湖泊池塘星罗棋布。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锦江和潦河。湖泊主要有军山湖、青岚湖、金溪湖、瑶湖等,市区有青山湖、贤士湖,市中心错落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等四个人工湖。
自然资源
土地 耕地面积21.04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98万公顷,占90.2%。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旱涝保收面积15.57万公顷,占82.0%。�
水资源 全市年均产水量为66.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61.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51.42亿立方米,还原水量为4.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4.97亿立方米。水资源蕴藏量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资源为3.45万千瓦,占蕴藏量的33.7%。
森林 林地面积1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7.1%,活立木蓄积量220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
矿藏 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兼有燃料、矿泉水等各类矿产28种。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8处,已发现矿点、矿化点100处,尤以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饰面石材、石灰石和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花岗岩、砂卵石储量巨大,开采历史悠久。�
气候
南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 南昌是典型的“夏炎冬寒”型城市,夏天非常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又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5.2℃。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局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经济
2005年南昌市GDP 10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实际利用外资9.1亿美元,增长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亿元,增长44.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达70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2472元。
2006年GDP 11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工业
南昌是江西省最大的工业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都在这里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的工业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医药等现代化工业体系,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一定的水平,现在正围绕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已形成了六大支柱、十大产业,拥有工业园区11个,上市公司16家,规模企业近千家。�
农业
南昌农业实现了产量稳中有升、结构优化提升、基础巩固提高、村镇面貌一新。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全市正在形成“县有品牌、乡有产业、村有基地”的特色农业经济板块。�
商贸流通
因水路交通便利,南昌历来是南方重要的商贸流通城市,商贾云集,不仅为覆盖全省的消费品集散地,也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城内主要有南昌百货大楼、洪城大厦、新洪客隆、北京华联(江西)、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商场,城外有洪城大市场、江西装潢建材大市场、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着名的洪城大市场是中国大陆九大日用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
教育、科技
南昌是江西省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职业教育基地之一。市内拥有包括全国重点大学——南昌大学在内的45所普通高等院校,2005年在校研究生9150人,在校大学生39.47万人,在校中专生14.1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9.45万人。
Ⅶ 南昌主要是靠什么专业经济发展的
1978年以来的3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的30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宏观经济指标强劲攀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大国地位基本确立。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南昌依托全国经济腾飞的东风,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经济在总量突破的同时实现了质的飞跃,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了全面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了效益的提升,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南昌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市委、市政府带领南昌人民始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平稳的发展。2007年,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389.89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9.5倍,年均递增12.5%。2007年南昌只要用三天半时间就可以创造1978年一年的GDP。年人均GDP达到30460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9.6倍,年均递增11.0%。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已越过了4000美元。
(二)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着
在经济总量成倍增长,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的同时,南昌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显着成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格局,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29.3:49.2:21.5“二一三”,转变为2007年6.2:54.3:39.5“二三一”。与1978年相比,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3.4%,比重上升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4.9%,比重上升18.0个百分点。同时,南昌第一产业正走上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之路,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3.4亿元,比1978年增长4.1倍。
产业内部结构日益合理。工业结构由“轻轻重重”转变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1979—2007年,轻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6%,重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0%。轻重工业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各占一半转变为2007年的54.3%和45.7%。农业结构由“以粮为纲”转变为农经并举、各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07年纯农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85.4%下降为39.9%,牧渔业比重则由11.8%和1.4%上升为33.7%和23.2%。
所有制结构稳步调整。改革开放使南昌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得到彻底改变,逐步剪除了所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形成了国有经济继续壮大、个私经济迅速崛起、外资经济日益增多的形势。1978年,在南昌的GDP中,公有制经济比重达95%以上。至2007年,公有制经济比重降至45.1%。非公有制经济对南昌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县域经济特色鲜明。南昌县、新建县和青山湖区已逐步建设成为以工业化为基础,内需及外向经济两轮共同驱动的综合强县。东湖区和西湖区作为老城区,消费品市场占有量达到南昌市一半以上,正进一步强化南昌市“商贸中心”地位。青云谱区楼宇经济、旅游经济和物流集群快速发展,将成为南昌市商业副中心。进贤县、安义县和湾里区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已成为南昌市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南昌市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空调、造纸、汽车、电子信息等支持产业。红谷滩新区利用山水优势,已初步建成以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融文化、商务、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产业基地雏形初现。英雄经济开发区正向休闲度假、科技展示、生物科技、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发展。
(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南昌城乡居民收入显着提高,储蓄连年上升,生活由温饱跨入小康,正迈向富裕。2007年南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76元,比1980年增长37.6倍;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34元,比1978年增长39.9倍。收入提高使居民的家庭财产持续增加。2007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44.57亿元,人均储蓄存款额从1978年的29元提高到1.6万元。
居民家庭各项消费支出大幅度上升。2007年,城市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0064元,比1981年增长26.2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72元,比1978年增长26.5倍。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底,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45台,电冰箱102台,空调115.33台,电脑51.33台,电话87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10台,电冰箱45台,空调25台,摩托车40辆,电话72台。
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降低,是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1980年南昌市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分别为59.6%、63.0%,2007年已下降到39.9%、50.2%,分别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2007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80年的4.88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7.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也由1978年的7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42.32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78年的0.6人提高到2007年的51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财政金融日益壮大
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南昌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南昌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90.61亿元,比1978年增长76.2倍,年均递增16.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7.22亿元,比1978年增长33.2倍,年均递增13.0%。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区达到6个。收入质量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1978的79.2%提高到91.7%。金融事业快速发展,存贷款余额迅速攀升。2007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763.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42.33亿元,而1978年银行存贷余额仅为2.75亿元和9.92亿元。
(五)工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工业从独立自主自我发展的封闭体系,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初步形成汽车、空调、医药等十大产品制造业基地,光电子、新材料、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也迅速崛起,方兴未艾。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32.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3.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占达到2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3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71.80亿元,比1978年增长68.5倍,年均增长15.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和1978年相比,钢材增长40.2倍,年均增长13.7%;汽车增长70.4倍,年均增长15.9%;发电量增长4.6倍,年均增长6.1%;卷烟增长3.1倍,年均增长5.0%;水泥增长50.7倍,年均增长14.6%。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南昌万元产值GDP能耗为0.955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8.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3.28,实现利润53.23亿元,实现税金74.46亿元。
(六)投资规模空前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将扩大有效投入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水平、提高竞争实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重点加大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重点生产性项目投入,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原材料等“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投资规模空前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南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9.89亿元,比1978年增长670.5倍,年均增长25.2%,其中非国有投资完成531.5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64.8%,比1978年的4.8%提高了60个百分点;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4.12亿元,其中非国有投资达到495.44亿元,占城镇以上投资的比重达到64.0%;在非国有投资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15.59亿元,个体投资11.20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例已调整为0.1:39.6:60.3。
(七)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2007年,南昌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1.9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23.36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197倍。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招商引资为南昌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南昌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使南昌成为了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热地。30年里,南昌市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项目2886个,合同外资79.7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1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占南昌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逐年加大,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推动南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264.38亿元,占全市的20.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占14.9%。南昌对外旅游事业也迅速发展。2007年南昌市接待海外旅游者8.91万人次,比1983年增长14.8倍;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555万美元,比1983年增长172倍。
(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昌市围绕建设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和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这“两篇文章”,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大批交通、通讯、能源、市政和环境工程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南昌承载功能显着增强。公路已经形成了以南昌为中心,5小时通达周边省会的“5小时经济圈”。城乡路网四通八达,实现村村通公路。
城市功能布局不断优化。老城区、新城区、拓展区、生态区规划建设齐头并进,拉开了南昌“一江两岸,双城拥江”的城市框架;建设了南昌大桥、新八一大桥、生米大桥、环城高速、“八湖两河”改造美化等一大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一个集历史名城、山水都城、现代新城为一体的新南昌已经显现。仅十五期间,南昌就完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178.4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6.8倍;2007年,南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06.4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3.0%;道路总长度从1980年的261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917公里;道路总面积从1980年的208万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1696万平方米;城市桥梁从1980年的24座增加到2007年的133座。三环十一射的城市立体交通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市路灯从1980年的5357盏增加到2007年的45763盏;邮电通讯快速发展,2007年,南昌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21万门,移动通讯交换机容量达413万门,邮电业务总量由1978年的469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437184万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加强,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到141万立方米,管道煤气日供应量达到20.6万立方米,公共汽车由1980年的246辆增加到2007年的2448辆。
2007年,南昌市公园面积已达736公顷,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712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8平方米。
二、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一)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
1978年恰好把新中国建国以来的50多年划分为大致相同长度的两个时段,两个时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差异巨大,差异产生的原因非常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都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注释,但根本性的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践表明我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态势正是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极大地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为南昌带来了勃勃生机,通过对中央体制改革措施的配套落实,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政府效能不断提高,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机制得到有效的融合;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各种要素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效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的从无到有;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建立极具地方特色,洋溢着赣鄱文化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南昌逐步建立了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支撑体系。
(二)惠及百姓为经济发展提供无尽动力
人是生产力组成要素中最革命的决定因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国力,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当更多的百姓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当百姓能更多地获得实惠,人们就能自觉地、全身心地投身到经济建设之中,从而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提供无尽动力。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南昌市的广大人民通过诚实劳动获得了巨大现实利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市人民投入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的热情不断提高。今后我们仍需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更多考虑惠及百姓,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的伟大力量。
(三)加大投入为经济腾飞提供充分的保障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10年来,南昌各项经济技术投入加速增加,大投入产生了大产出,经济腾飞动力基础得到充分的保障。客观地讲,目前我市仍属投资拉动型经济,投入增加在经济增长中仍将发挥主导作用。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1978年以来,南昌的投资增长不断加速,投资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1978年南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有1.2亿元;1995年突破50亿元;2000年不到80亿元;2005年超过500亿元,2007年完成819.89亿元。
巨大的投资为改变南昌的面貌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南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居民生活环境、市容市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城市主要设施水平跃起上新的台阶,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城市投资环境,为国内外投资者来南昌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居民居住条件也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中得到较大的改善。在农业方面,开展了以大江大河、门塘水库的治理、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为重点的水利建设,为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工业投资一直是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2007年南昌工业投资300多亿元。通过加大投入,南昌工业经济不断转型调优,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一批工业园区脱颖而出,成为南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是南昌加速发展的基本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南昌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支柱产业偏少,工业总量规模相对较小,工业是南昌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一直把壮大工业作为加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以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昌全面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2007年南昌工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日显突出,2007年工业占GDP的比重达38.3%,居各行业之首。加快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进程,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是实现南昌在中部崛起的基本途径。
(五)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南昌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方略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服务业得到飞速发展,1978-2007年南昌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14.9%,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为549亿元。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传统行业的比重逐步降低,新兴产业占比快速上升。南昌服务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而且在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就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整体经济增添无限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支撑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半壁江山,非公经济为南昌发展增添无限活力。2007年在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员为61.37万人,股份合作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等其他经济单位就业人员达15.42万人,非公经济成为南昌就业的主体;2007年南昌规模以上工业有939家,其中非公有经济的私营企业有340家,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有134家,加上340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相当数量的为非公有制企业,非公工业已成南昌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市场批发、零售方面,除石油制品等少量商品的销售以公有经济为主承担以外,其他由非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在投资领域,民间投资比重2007年占49.2%;在服务业领域,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南昌服务业法人单位中,国有集体单位426家,占服务业单位总数的22.8%,私营、港澳台、外商企业家,占比达77.2%,另有9.26万户服务业个体经营户。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经济是整体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公经济紧贴市场需求,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非公经济竞相发展就是一个明证。南昌应抓住契机,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最大限度地集聚全社会生产要素,加速经济发展。
(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是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外开放,扩大进出口业务,加大引进内外资力度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的外经外贸事业几乎是从无到有,稳步发展,2007年南昌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为31.9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3.36亿美元,进口总额8.59亿美元。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12.31亿美元,实际到位省外内资323亿元。
通过对外开放,引入资金、技术、管理理念、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极大地加快了南昌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外向型经济的地位已经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南昌必须不断解放思想,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外开放的吸引力。
Ⅷ 南昌市突出打造核心增长极,财政如何应对
希望对你有帮助!一.重庆过去的五年,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作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富民兴渝步伐,努力构建和谐重庆,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重庆奥体中心。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不断转换、调适。重市致力于减少行政层级,构建了“市―区县―乡镇”三级管理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起适合特殊市情的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直辖市管理新体制。不断强化“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意识,在全国率先对政府管理中的许可、登记、收费、认证、裁决、处罚、强制等政务行为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规范,下放了一批行政管理权限,精简了61%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53%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改善了发展“软环境”。推进政务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集中民智,从源头上解决了决策不当、盲目决策和随意决策以及责任不清等问题。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培育和树立“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成功应对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在全国首创并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近三年,共启动问责49例,追责领导干部89人,增强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构筑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发展五年来,我们扎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全市经济总量接近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翻两番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两倍。五年来,我们着力健全更具活力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和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直辖之初,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结构性矛盾突出,资产负债率高达80%。为了“浴火重生”,全市组织了国企改革攻坚战。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阵痛之后,国有企业实现“凤凰涅槃”,2000年,全市国有企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部分国有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工业强市”战略催生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高新技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都市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经济总量、工业集中度、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升。通过10年打拼,全市工业投资净增了5.7倍,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376亿元,工业经济步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占全市经济比重已经超过一半。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及垄断行业等各项改革成效明显,农村综合改变深入推进,经济秩序持续好转。探索直辖市行政管理新路子迈出较大步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成果。新型工业化道路越趟越宽。200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234亿元,是1996年的3倍,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35%。2000年工业企业整体扭亏为盈,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利润是2000年的9.9倍。产业竞争力跻身全国第六位。在盘活国有企业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得到尽情释放。10年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了28.2个百分点,达到53.1%。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就业岗位由1996年的337.3万个,增加到2006年的605.7万个。全市70%以上的城镇下岗职工在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再就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与周边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港澳台合作全面加强。成功举办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等重要国际性会议和一系列大型经贸活动,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重庆,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对外开放成效显着,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正悄然崛起。直辖后,一年一度的“中国?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三峡国际旅游节”,从区域性活动逐渐演变成融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国际化盛会;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AAPP)在重庆举行,重庆给了亚洲一个惊奇;全球着名的《商业周刊》“CEO真知灼见论坛”在渝举办,带来世界青睐的目光;100多位市长出席的亚太城市市长峰会,让重庆再次为世界所刮目;还有亚洲足球杯、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首脑会、世界银行信息年会……
Ⅸ 江西南昌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呢
另外南昌县的经济总量也很不错,在2019年它的GDP已经达到了1027.8亿元,在百强县的榜单里面排名是34的位置,还是整个省份里面唯一的百强县。除此之外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一直以来都有神州千年古县的美誉,具有悠久的历史气息,可以见证到很多的历史古迹。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去,未来想要撤县设区的机会还是挺大了。对于江西有望撤县设区的县城,人口106万,GDP1028亿,是省内唯一经济百强县,不知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