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能概括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并乎行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绝哗总局的创建,揭顷带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发展历程以及特点如下:
㈡ 民用工业与民族工业有什么区别
一、民族工业的定义
民族工业是指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一概念不仅包括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所兴办的民用企业,也包含民族资产阶级所投资建立的企业。民族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江南造船厂(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建立于186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在定义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任何由中国人创办的企业,无论国营还是民营,都被视为民族工业;而狭义上,仅指由民营资本家投资的企业,排除国营企业。
二、民用工业的定义与发展
民用工业是民族工业的一个子类别,它包括了诸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以及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服务于民间需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㈢ 什么是“民族工业” 尽量通俗易懂些,不要百科上的。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自己出资办的工业企业。注意民族工业是特定名词,只有中国有。
㈣ 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的特点
1、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2、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3、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