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葛兰镇的发展情况
1、全镇生产总值GDP达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0.91亿元,第二产业2.75亿元,第三产业1.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409元;本级财政总收入1781.5万元,同口径增长28%,财政支出178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06万元,同比增长5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70万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50元,同比增长20%。
2、200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357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粮食播种面积7029公顷、粮食总产量32941吨、蔬菜7497吨、水果5111吨、水产品1065吨、肉类总产量4685吨(其中猪肉4214吨)、禽蛋31204吨、生猪出栏69612头、存栏26009头。
3、2008年乡镇企业数81家(其中工业企业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从业人员9742人(其中工业企业8611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16207万元、增加值4152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64.3%)、营业收入115707万元、利润总额3318万元、实缴税金2637万元。工业总产值104678万元、增加值37199万元,营业收入104678万元,利润总额3044万元、实缴税金2530万元。
4、镇畅通公路里程240公里,用电总量1950万千瓦时。
5、认真开展了各项专项检查,对交通、煤矿、非煤矿山、食品、消防、护林防火、烟花爆竹、水库、建筑等进行专项安全整治,确保了全年无重特大的安全事故发生。 1、教育:普通中学2所,在校学生2924人;小学11所,在校学生42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率98%,初中升高中率84%,高考录取率82%。长寿区关心下一代现场会在葛兰镇实验一小召开,市、区领导和兄弟街镇参观了葛兰村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室。
2、文化体育:举办了长寿区第八届金盘山杯篮球友谊赛、“庆七一、迎奥运”负重接力比赛。
3、医院:病床数56张、医生91人。
4、开展计划生育专项执法清理。人口自然增长率3.5‰;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76.4%。
5、城乡医疗救助80人10万余元。发放城乡低保、五保金23.85万元。全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加人数69308人,参保率达96.3%。发放救灾资金40万元;救助20名精神病人;场镇街道命名全部结束。
6、档案室创重庆市二级档案室成功。
7、城镇新增就业925人,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2680人。
8、各村(居)全部配备了综治员。2008年接收回复区信访办回访38件,全部办结,共接访96件次,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特别是确保了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安全稳定。
9、成立了葛兰镇义务消防队,配备了消防车一台,义务消防队员10人。同时成立了葛兰桥居、葛兰村、大坝村3个义务消防队,配备了消防队员23人。
10、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广大干部群众自发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捐款50余万元,其中20余万元救灾物资直接送到灾区。 2008年8月,葛兰镇工业集中区正式纳入长寿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定位。葛兰处在“两园一廊”中街镇工业走廊的首要地位,规划了5.4平方公里清风坝工业集中区,与晏家工业园区错位发展,重点发展健康科技产业和饲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制品等产业。
现已建成青风坝工业集中区409亩,完成了小区内的水、电、气、排污、道路、闭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入驻企业有重庆市长寿区桂园食品厂、重庆康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重庆维得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合蚊香厂、长寿龙洲榨菜厂、重庆基塞生物有限公司、健杰科技有限公司、梦怡酿造厂等10余家。
工业集中区建成投产企业9家,实现产值3500万元。全年协议引资2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500万元。
2008年9月下旬,镇党委书记梁健同志随市经委考察团赴韩国考察工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