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紧信贷宽货币
紧信贷宽货币是中国人民银行确定,2010年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不少人士认为,2010年将是“紧信贷、宽货币”的一年。
选择“宽货币”,是因为宏观决策者不希望看到资产泡沫的刚性破裂。破裂是个很麻烦的事。因为随着人民币资产估值下沉,土地市场将落入谷底,政府平台债务将演变成银行的幽灵,而使得整个银行信贷陷入收缩,因为中国银行信贷的90%是以人民币资产作为抵押而发放的。经济有可能失速而硬着陆。
选择“紧信贷”,是因为经过两年的信贷高速扩张,未来必然进入一个清理扩张后遗留风险的时期,包括房地产、政府平台贷款和过剩产能等等。信贷增速会从2009年的33%高峰逐级压缩至20%以下。中国银监会从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四大监管指标织成了一张监管的高压网,剑指国内商业银行粗放式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风险隐患。
紧信贷宽货币的结构调整
从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可看出,“结构调整”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央行的年度工作会议也传达了这一信号。
央行指出,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资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具体来看,2010年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的信贷支持;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完善消费信贷政策,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做好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工作;全面落实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银行信贷扩张有约束,但必须在边界上时才是起作用。当商业银行资金总是闲余时,准备金率效果也只体现在银行间体内资金价格的波动。 分析师们老在评估货币政策紧和松,而银行体内与体外往往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借贷利率不断上抬(上浮部分),信贷在收紧;另一方面,在银行间市场,公债到期收益率不断被汹涌的闲余银行流动性压得不断走低。中国经济虚拟部分的价格(资产价格)主要由这个体内的利率所决定,而非实体信贷那个利率所决定。
未来中国将呈现“宽货币、紧信贷”的政策搭配。 选择“宽货币”,是因为宏观决策者不希望看到资产泡沫的刚性破裂。破裂是个很麻烦的事。因为随着人民币资产估值下沉,土地市场将落入谷底,政府平台债务将演变成银行的幽灵,而使得整个银行信贷陷入收缩,因为中国银行信贷的90%是以人民币资产作为抵押而发放的。经济有可能失速而硬着陆。 选择“紧信贷”,是因为经过两年的信贷高速扩张,未来必然进入一个清理扩张后遗留风险的时期,包括房地产、政府平台贷款和过剩产能等等。
信贷增速会从2009年的33%高峰逐级压缩至20%以下。中国银监会从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四大监管指标织成了一张监管的高压网,剑指国内商业银行粗放式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风险隐患。毋庸置疑,未来一段时间,一定是谁扩张,谁难受。 未来宽货币、低储蓄利息率还是大概率的事情。这个格局下,楼市和股市掉不到哪里去。中长期的低利率必然导致资产价格的上涨,市场会迫使投资者不断地改变他们长期以来所习惯的市盈率(租金回报率等)。
破局的可能性不在于内部,而在于外部。未来外面的世界存在两个可能:一种可能是储备货币国家以货币贬值的方式为过度负债埋单而终至货币危机,而后美国大幅加息以抑制恶性通胀的到来 (主要是油价的失控);另一种是好的设想,一旦美国工业再造的战略布局完成,美国的全球领导型经济一旦重新恢复其“重构、创新和再投资”的活力,美元将进入一个可持续上涨阶段。尽管这两种可能性短期内都还没看到端倪,但无论哪种可能性的到来,中国的泡沫就到了头,到时候即便想稳也稳不住了。
② 面对当下的国际形势,中国该如何才能走出内卷化
只要美国与中国产生进一步的对抗。那么我们将不得不把所有资源调动到对外的经济竞争中,自然对内的经济竞争会降低。虽然日子只会变得跟不好过,但消除了内卷不是吗?没有约束条件下讨论这个评价函数的级值问题根本没意义。只有内卷才能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效率,为下一次的扩张积累要素。中国现在也算不上内卷,只是有人偏要钻牛角尖。
国内市场的开发才刚开始,把中国的乡村的消费能力都提升起来,那会是一个多么大的扩张?十几亿小康人口过上发达国家的富裕生活,那是多大的增量?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好吃懒做永无出路。他们担心不是内卷,而是不能躺赢。
基建是投资拉动消费,消费够了,产能也就不过剩了——但这个不过剩指的是在投资基建期间相对于需求不过剩,如果在这个期间不赶紧去产能,那等投资建设结束,产能就会又处于过剩状态了——然而,在有需求时推进去产能,这是逆向调节,是跟资本家的做法反着来的,所以必须靠强有力的政府才可能推进。
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大搞计划经济,商品实行配额制度怎么样?1、大搞计划经济,让国有企业兼并大量私企(主要是负债高的、贡献小的甚至是濒临倒闭的),持续招人扩大就业,最好让一半以上劳动力成为国企员工。2、实行商品配额制,就相当于过去的粮票和布票,国家根据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配置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权限。
这两条解决啥问题呢?1、根据国情,实时控制产能,弱化市场资本逐利性。同时国企扩大就业,让劳动力有所归宿,就业者有所保障,可以进一步刺激消费。就解决了产能问题。2、商品配额,可以解决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大量的穷人可以通过出让购买权限,获取更多的财富。 现实:能不能搞呢?虽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但是早已选择了市场经济,想要逆潮反水,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就太恐怖了,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计划经济本身也有自己的弊端,效率问题不容忽视,毕竟我们还在奋起直追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