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好发展改革工作
一、以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当前总体经济形势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城东街道着重从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等入手,努力构建集约型、创新型和高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是立足辖区发展实际,围绕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做精做强支柱企业。以工陶、鲁耐、强大、福颜为龙头的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48 %。二是集中扶持新颖传感器、孟友钢化玻璃、大通科技、康贝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起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发展后劲足的新型工业企业,目前,辖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 6 家。三是积极突破发展空间狭小的瓶颈,不断寻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以银座商城、特信集团为中心,辐射带动博山美食园、中心路沿路商贸圈以及珑山路商业集中区的提档升级,2013年,辖区服务业零售额达 16亿元,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二、以调整产业布局为抓手,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的城东仍处于工业化升级、社会结构转型和现代化步伐加快的重要阶段,因此,城东街道在加快转型发展中紧跟市、区经济整体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形成准确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规避同质竞争,全力打造独具城东特色的产业链。城东街道目前经济的发展格局,总体以五岭路为界较为清晰地呈现南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服务业集中区和北以五龙、后峪、良庄、安上四个社区工业园为重点的工业集中区两大板块。结合全区总体发展规划,城东街道重点规划发展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北部以莲花山森林公园为核心辐射发展,加快建设三泉山旅游度假区,积极发展餐饮、商住、休闲、娱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实现服务业的北向扩张,形成新的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点,近年来,街道旅游业发展投入每年都在300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加快区东外环路建设步伐,在沿路以东规划新型工业园区,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点。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xYxclVJYsotkiptecOdaJQ
B. 苏州工业园区:税收组合拳推动外资外贸稳中向好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苏州工业园区税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稳定发展。他们通过落实减税降费、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深化“银税互动”,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困境。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改革开放的高地,拥有近5000家外资企业。今年1至5月,进出口总额达到2447.1亿元。为了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园区税务部门利用人才优势,组建了“涉外服务专家团队”,推出全英文订单式培训和定制版减税降费手册,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宣传辅导,加速税收优惠政策的兑现。
艾博生物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在一次增值税申报后,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该公司因扩大采购增加了72万元的进项留抵税额。团队成员迅速联系企业,提供实务操作指导,帮助企业顺利办理退税。刘珊珊表示,不到两个小时,72万元的退税就审批通过了。
苏州奕雅达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个人护理产品和家庭清洁用品的进出口贸易。因业务量激增,公司面临资金周转问题。园区税务部门主动对接,推荐“银税互动”项目。周斌通过线上“金融街”提交申请,不到几分钟,公司就获得了10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自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中旬,苏州工业园区共有2200多家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14.6亿元授信金额,银行累计发放贷款4800余笔,金额达27.21亿元。
C. 管委会+公司:苏州、张江经验总结,成功模式如何复制
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经开区在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创新管理模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其中,“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作为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正在成为众多经开区和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首选路径。这种模式强调政企分开与合作,发挥管委会的战略引领与资源配置作用以及公司市场化运作的价值。通过政府与市场的高效协作,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展示了这一模式的成功应用。苏州工业园区采用“管委会+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SSD)”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零开始的国际化征程,经历了创业起步、跨越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显示,园区管委会的扁平化结构以及国有资本的“开路先锋”作用,是实现高效运转的关键。另一方面,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通过“管委会+张江集团”的模式,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经历了早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的转变。张江高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小管委会+大集团公司”的运行模式,以及坚定地推行“园区+投资”的双向发展战略,通过“房东+股东”的模式实现从土地收益向产业价值创造的转变。
D. 如何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一是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 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精简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探索开发区与所在区域实现优势叠加、互动发展的新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开发模式。
二是要坚持扩大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企业大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内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同时,完善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
三是要继续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力引导和引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更加注重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产业园区。
四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和集约化发展道路,从主要发展工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从注重外源型经济向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重转变;从注重规模扩展和发展速度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加强国际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五是要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区、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更加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在打造城市圈、经济带中更好地发挥支撑点作用。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
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发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创新园区、绿色园区、和谐园区,继续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成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生态环保、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示范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窗口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下新的篇章!
E. 如何对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需要转变企业服务方式有力支撑区域发展,可以开展以下工作:
1、建立企业服务专人负责制度,让企业服务专职化、常态化。让开发区的每个人都发挥服务专员作用,与企业建立24小时不间断热线,每周深入企业走访,为辖区内企业提供精细化、差别化、点对点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诉求,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2、协调当地银行选派善于服务、精通业务、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常驻管委专职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逐户走访辖区内企业,及时跟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问题,畅通政企银三方沟通渠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3、对辖区内重点税源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及时送达最新税收优惠政策,快速办理退税手续,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
F. 产业园区面临的新形势 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常态化,在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模式依然过于依赖土地红利,缺乏产业经营能力,存在“重开发轻运营”问题。新的经济形势下,亟需园区从“租赁型”、“卖地型”向“管理型”、“投资型”转变,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
传统产业园区的发展“重产业发展轻人居打造”、“重工业制造轻服务塑造”、“重土地开发轻氛围营造”,导致产业园区人居环境缺失、商业服务业发展落后、创业氛围显着不足,人本主义严重缺乏。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深专家指出,“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