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工业4.0什么是工业互联网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的本质就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即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产系统。让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将优势发挥出来。
1、1.0就是用蒸汽机、机械装置进行生产。2.0就是用电气、流水线,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2.0生产。3.0实际上是属于我们每个生产单元都可以来编程,现在4.0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到了一个时代,来把工业互联网、人人的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技术融合在一块。
2、从本质上看,工业互联网是数据流、硬件、软件和智能的交互,由智能设备和网络收集的数据存储之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由此产生?智能信息?供决策者进行实时判断处理。从工作流程上来看,工业互联网通过三个步骤实现其效能:工业数据的获取、工业数据的分析、调度执行,分别对应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专网通信,这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元素
3、工业4.0牵扯到很多东西,核心是智能化、数据化、去人工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际上如果把工业4.0分解起来,我们需要很多很多新的技术,工业4.0是整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一个里程碑,如果实现这个里程碑还需要很多很多技术。
② 工业大数据如何成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动力
工业大数据作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动力,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工业大数据通过实现智能化制造、构建平台与产业生态,促进工业互联网的乘法式发展。大数据支撑制造业实现业务变革的根本目标是提质增效,进一步推动智能化制造体系的建立。
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方向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服务型制造和跨界融合。设备级应用着重于提高设备可靠性、识别故障和优化运行;产线、车间和工厂层面的应用则聚焦于能耗优化、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以提升整体运作效率。产业跨界则实现了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扩展。
传统工业信息化已积累了大量数据,包括研发、生产制造、服务等环节。工业大数据的形成不仅仅是数据量的增长,更是数据与自动化领域的融合。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数据的跨界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工业大数据的特点可归纳为“多模态、高通量、强关联”。数据模态多样,结构关系复杂,数据持续产生,采集频率高,且具有很强的机理支撑。在分析应用中,理解数据背后的机理模型和定量领域知识是关键,以补足机理和模型的不确定性。
业务引领与数据驱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智能制造通过数据驱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而工业互联网则强调跨界数据的融合与业务边界的拓展。真正的工业互联网成功在于构建生态,优化从描述、诊断到预测、决策的过程,以及从单机设备、生产线到产业链、产业生态的逐步拓宽。
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关键在于业务驱动,而非单纯的技术驱动。业务体系的构建、跨界合作、资源优化的深入,以及产业生态的构建,都是工业互联网成功的关键因素。确保业务、数据与算法的协同,是实现业务落地的核心要素。
对于正在探索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转型升级的企业,慧都网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帮助您连接智能制造实施专家,获取相关行业资料。通过深入了解特定工业领域的业务需求,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确保数据的有效利用与业务目标的实现。
③ 中小型制造企业如何借助工业互联网我们公司属于比较小的制造企业,资金有限。
这要根据你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啊。比如,你们的设备多不多,新设备还是老旧设备呢?如果是最近几年的新设备,可以考虑购买世面上的设备管理系统接入设备总线进行升级管理,但需要花费高额费用去购买设备管理系统。如果设备比较老旧,或者不想花大钱的话,可以考虑跟我们公司一样购买月付费的云管理服务系统,价钱不贵,通过手机扫二维码去进行设备管理,一学就会。
④ 智慧云制造——走在通往共产主义大路上的最新生产方式
云制造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模式,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传统的智能制造相比,云制造具有更广泛的外延,它不仅局限于制造业,而是涵盖了从制造、销售到使用、服务等多个领域,实现大制造概念。这一生产方式由我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2009年提出,是国际上少数几个为我国专门提出的理念,引领全球工业领域的新趋势。
在云制造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实时监控接入系统的机器设备,如车床等,进行生产跟踪,从而调整生产流程,解决机器故障带来的问题。此外,用户可以在网上下单,匹配生产厂家,即使没有自己的设备,也能在线找到合适的厂家进行生产,大幅减少设备重复购买和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云制造的核心是智能化和网络化,传统机器必须通过智能化改造才能接入物联网,实现智能制造。这种生产方式打破了集体劳动的束缚,激发了个性发展和创新,与资本主义以大批量生产为主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云制造探索了一种新的共同劳动方式,为自由人的劳动联合体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在云制造模式下,共同生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集体劳动,而是通过网络平台,不同企业可以协同工作,共享资源,共同分配生产盈余,从而促进持续的循环生产。共同生产的产品和分配模式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实现共产主义经济基础铺平了道路。
云制造的协调生产模式有效避免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弊端,如集体生产束缚个性、资本集中导致的不均衡发展。它不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分配,还促进了消费资料的共同分配,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云制造中,设备的协调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协调,最终实现劳动者之间的协调。人机协调的核心理念是云制造的关键,如果缺乏人机协调,云制造的实现将受到阻碍。人机协同背后要求的是公有制,而非私有制,这与私人所有制在协调生产下的矛盾相冲突。
通过云制造平台,设备与设备、人与人的协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秩序的建立产生了力量。不协调则降低生产力,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而基于落后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阶级最终会被淘汰。
云制造通过网络匹配设备背后的人力资源,协调劳动者与管理者、资本家的关系,为实现真正的共同生产创造了条件。在这一模式下,劳动者不再作为奴隶被资本家剥削,而是作为新世界的主人出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云制造的协同生产将引领生产全球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贸易全球化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只有基于共同平台的生产全球化才是未来方向。
云制造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国际斗争的手段,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云制造中,网络平台对资本生产环节的监督将揭露私人资本从工人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的秘密,这将引发私人资本的强烈反对。
因此,云制造的普及和发展可能更多地依赖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西方世界要彻底采用云制造,可能需要通过社会革命实现。中国在推动云制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通过与国际伙伴如西门子的合作,支持其他国家进行共同生产,扩大影响。
云制造通过阿里系统的支付宝等金融机构的模式,将资金力量从私人资本手中转移至国家,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提供了可能。未来,中国及其他国家的云制造网络应整合至一个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球制造业的协同和共同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