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苏联能在建国后短短十年内,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强国呢
苏联成立于十月革命之后,苏联成立于1924年。到193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革命前被欧洲视为落后国家的沙俄,由于种种原因,在短短十几年里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首先,沙俄本身工业化水平比较高。虽然俄国在欧洲眼中一直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但即使在沙俄时代,俄国的工业化水平在全世界也是比较高的。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工业发展迅速。革命后,这些工业基地被接受,这是苏联迅速崛起的历史基础
第五,斯大林正确的领导也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后人对斯大林,有很多争议,但没有斯大林,就没有强大的苏联是无可非议的,十月革命结束后的早期经济政策是在斯大林时期,国内政局逐渐稳定,苏联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民族团结得到加强,从而能够把全国变成一盘棋,按照中央的计划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第六,苏联是在一战炮火下诞生的,革命后经历了漫长的军事斗争,才排除了外来干涉。此后,苏联调整了外交政策,没有继续一战前沙俄和英国在亚和欧全境大打出手的扩张政策,而是有选择地支持各国革命,这也起到了扩张苏联、遏制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作用,从而为苏联进行和平建设赢得了一个窗口期。
正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短暂的和平时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恢复和建设,使苏联能够迅速从战后的废墟中崛起,成为一个强国,从而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做准备。如果不是斯大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恢复和建设,如果它继续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恐怕俄国在德国强大的攻势下也挡不住,更别说把莫斯科和斯大林盖勒变成决定二战战争胜负的关键。
② 苏联是如何用20年时间闪电般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
1905年老牌列强沙皇俄国被亚洲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打败了,沙俄由此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被亚洲黄种人国家所打败的欧洲列强。与此同时沙俄国内保留着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错综复杂的 社会 矛盾作用下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因此列宁把这一时期的沙俄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沙俄国内一系列政治、经济、 社会 矛盾的演变结果就是导致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接手的是沙俄所遗留下来的国土和经济基础,而且苏联还没能完全继承沙俄的全部领土:波兰和芬兰在沙皇政府倒台后成为了独立国家。按说苏联要用比沙俄更小的国土、更少的资源搞定沙俄留下的烂摊子似乎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然而苏联只用了两个五年计划就发展成为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与此同时也成为了经济总量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国家。到了二战结束之后苏联更是一跃成为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45年二战结束只有28年,这其中前五年是苏俄红军和白军残部内战的时期,最后四年是与德国法西斯作战的时期,真正的国内建设时期只有19年。尤其是二战更是令苏联损失惨重: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数字是2960万,其中死亡者2660万,几乎每个苏联家庭都有人员伤亡。与此同时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在战争中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除名。
然而不被看好的苏联却在1949年8月29日成功试爆了一枚当量为22000吨TNT的原子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58年苏联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成功把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从而在美苏太空竞赛中赢得了先手。与此同时苏联构建了以自己为核心的 社会 主义阵营,世界逐渐朝着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发展,苏联成为全世界唯一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苏联为什么能在接手沙俄留下的烂摊子且经历惨烈的战争打击之后强势崛起的呢?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苏联从沙俄手中接管的到底是怎样的基础。事实上沙俄所谓的落后不过是同其他列强比起来相对落后。1913年一战爆发时沙俄有2280万平方公里国土、1.7亿人口,铁路营业里程高达70156公里,钢铁产量位居欧洲第三位,发电量位居欧洲第四位,本土石油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位,农业完全实现自给。当时的沙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工业产值上仅次于美、德、英三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执政的20年间俄国在增加了6000万人口的同时还实行了农业改革。
1908年沙俄开始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同时大幅增加教育预算,从而使俄国人受教育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全球经济危机的1911—1912年俄国经济却呈上升趋势。俄罗斯的经济档案《统计年鉴》显示:1906—1910年粮食、酒精、咖啡、糖、茶、烟草、棉花的消费量基本上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的教科书中说苏联把俄罗斯从一个农业国改造成为了一个工业国,然而俄罗斯最早的工业基础可不是在苏联时代奠定的。沙俄尽管不能称为一个工业国,但已具备了早期的工业化基础。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一辆 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由此可见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然而相比之下苏联的工业化基础要雄厚得多。事实上沙俄并没缺席前两次工业革命,尤其是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十分迅速,以致于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几个世纪才完成的转变。
1861 1881年间俄国的布匹生产量增加了两倍,与此同时织布工厂已排挤了手工织布业。1860 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然而到1903年已有近9千个了。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使铁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长:1865 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俄国经济正沿着普鲁士道路缓慢地向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8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标志就是铁路建设: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特别强调工业和战略铁路的建设。沙俄在10年间修通了乌拉尔铁路,同时把巴库和第比利斯连成了一线,还建成了从克拉斯诺夫克经塔什干延伸到阿富汗边境的东里海铁路。这一时期机器生产已在俄国的工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基本已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化大工业的过渡。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工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例加大,形成了顿巴斯煤矿工业区和巴库石油工业区。
1913年沙俄的钢产量已是1880年的11倍,能源消耗是1880年的9.3倍,城市人口是1880年的4倍,经济增速已达到世界第二位。由此可见俄罗斯最早的工业基础其实是在沙皇时代奠定下的,只不过由于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使俄国保留了太多封建小农经济残余。沙俄所谓的落后只是相比于美、德、英等列强而言,但千万不要以为苏联的工业化和新中国一样是完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沙皇时代实际上已奠定了俄罗斯最早的工业基础,然而封建农奴制的束缚使俄国的工业化进程长期滞后于西方。
提起中国 历史 上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人士所着作品可能大家首先会想起的是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实际上当时还有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各国概括的作品就是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在这部书中徐继畲对俄罗斯的记载是怎样的呢?首先徐继畲指出俄罗斯是“外徼第一大国”。这显然是就俄罗斯的幅员面积而言的,与此同时他认为俄罗斯的国力相比当时的英、法等国则“未能定霸一方”。在徐继畲那个年代得出俄罗斯的国力不及英、法等国是完全正常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是最佳证明。
幅员辽阔的俄罗斯为何国力不及英、法呢?对此徐继畲是这样解释的:“彼所有者多北裔穷荒之土,其东部层水积雪,草不繁,牲不育,不可游牧,故漠北诸部弃而不居,俄人得之,政其皮、矿其利,所谓人弃我取,非力能驱除而据为己有也......舟楫之利、火器之精、心计之密又远逊于诸国,逐鹿海隅往往瞠乎其后”。俄罗斯的国土主要集中在北方高寒地带。尽管地域辽阔、土地肥沃,然而国土开发难度大、工农业水平落后,甚至就连漠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难以在此生活。
当地只生活着一些最为原始的渔猎采集部落,俄罗斯得以较为容易地征服广袤的领土,然后通过这些地区的皮毛、矿物获取利益,然而俄罗斯地处欧洲文明圈边缘的俄罗斯就其文明与体制的进化程度一直滞后于西方,加之缺乏较好的出海口、保留了太多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当时的俄罗斯在整体国力上同英、法等国有差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在当时的国际体系中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所以徐继畲在做出上述分析后还是跟了一句“因其疆土之广,穷系海内大国,故诸国亦未敢轻视之”。
俄罗斯凭借自己庞大的体量即使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也能以数量弥补质量的方式实现规模效应。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就此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每当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出现结构性变革之际俄罗斯就会因为自身文明与体制的滞后而被西方甩在身后;而当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体系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俄罗斯的体量优势就会逐渐弥补文明、体制、技术上的不足。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 美文 明整体跃进。在这一过程中英、法、德、美等国的国力得到了质的突破。
这时的俄罗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 社会 结构束缚制约下在机器化大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落后于其他列强,因此沙皇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沦为了“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然而当世界由转型期转向平稳发展的时期后决定各国实力强弱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创新而是体量。说到底新技术、新制度总是会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曾几何时英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独领风骚,然而英国发明的蒸汽机等产品必然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的。
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使后起的国家尽管在技术层面可能仍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然而这种差距的大大缩小使各国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的代差,所以这时拥有庞大规模体量的国家即使在技术上略微落后一些也完全可以通过质量不够数量凑的模式弥补自己的短板缺陷。更大的规模体量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兵力、更多的劳动生产力、更大的战略纵深、更大的国内市场和更强有力的资源调度能力。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种百万级人口的国家曾因为抓住 历史 机遇而率先崛起。
然而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世界霸权就向英、法、德这种千万级人口的国家转移,在经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德等国的地位又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取代。从近五百年间世界格局的变化过程不难发现:世界霸权是向国土面积更大、人口规模更大的国家转移的。深受封建农奴制困扰的俄罗斯帝国并不擅长创新,所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被抓住时代机遇改革创新的西方列强迅速超越。然而当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体制和技术创新日渐平稳后俄罗斯自然也会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尽管经过学习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仍有差距,但这种差距完全可以通过俄罗斯的体量规模得到弥补。当苏联于1922年正式成立时距18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过去半个世纪。50年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端技术变得更为成熟,推广和普及的成本已大大降低,效率和实用性已大大提升。这一切已使俄罗斯具备了大范围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可能。沙皇政权崩溃后波兰和芬兰的独立使苏联的国土面积比起沙皇时代有所缩水,不过沙俄的主要国土仍大体被苏联所继承。
苏联广袤的国土为其提供了辽阔的战略纵深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学说中提到俄罗斯是占据国际地缘政治心脏地带的国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三面为山系环绕,河流都流向内陆湖或北冰洋,是海上无法到达之处,是天然的巨大堡垒。无论是在沙俄时代或苏联时代这种地缘优势是一直存在的,然而在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到来之前人类对高寒冻土地带的开发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大部分属于高纬度地带,所以在沙皇时代广袤领土所潜藏的地缘能量并未得到充分释放。
苏联继承了沙俄广袤领土上的资源和人口,然而苏联已不再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苏联通过具备高效动员能力的举国体制推行彻底的工业化政策。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存在明显的弊端,这也成为了苏联晚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 历史 上就从未取得过任何成效。事实上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特定的 历史 时期也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由于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
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合理化,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 历史 上出现过的生产过剩现象。事实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西方国家一度盛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念就是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之下借鉴吸收苏联计划经济的可取之处——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当然这种经济模式忽视市场需求,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这也是导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被市场经济模式取代的原因,然而在特定的 历史 时期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确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这种经济模式使苏联得以避免资本主义 社会 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从1929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各国不得不陆续松开对苏联的封锁,于是大量资本和技术工人开始纷至沓来,为苏联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这种形势下苏联的国土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工业体系开始飞跃式发展,地缘潜力得到充分释放。用斯大林的话说:”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一共只花费了13年左右的时间”。1937年4月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这表明苏联在工业发展速度方面已超过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此期间有4500个新工业企业建成和投产,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也已基本完成。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长了1.2倍,同期国民收入增长了1倍,生产资料保持着年均17.1%的增长率。尤其是苏联的机器制造业大大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1937年苏联的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产值比1932年增长了1.9倍,而原定的计划指标是1.1倍。
随着纳粹德国的崛起已使斯大林敏锐察觉到未来潜在的战争风险,所以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时间赛跑的意味。三五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加紧在东部地区发展重工业:当时东部地区建设的高炉占到了全部新建高炉的3/4左右。这么做其实就是为防范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外贝加尔、乌拉尔、阿穆尔河流域等地建立了新的冶金工厂,中亚地区建立了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远东地区建立了新的 汽车 装配厂、制铝厂、轧管厂和水电站。
苏德战争期间苏联西部的工业基地遭到了重创,但拥有全世界最辽阔国土的苏联通过将自己的工业基地向东迁徙渡过了难关:乌拉尔、中亚、远东等地并未遭到战火的洗礼,因此这些地区的工业基础得以保留下来。况且即使是在被战火破坏严重的西部地区也并没完全丧失之前两个五年计划奠定的工业化基础:苏、德、日等国在二战后的重建复兴并不是像新中国一样的白手起家——战争所摧毁的只是有形的厂房和机器,然而这些国家在战前所积累的技术和管理层面的无形优势却并没被摧毁。
苏联作为一个在二战前就已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尽管在二战中蒙受了重大损失,但并未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果我们将中等体量的西欧国家同美、苏这样的洲级大国各自的人口、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苏联这种大洲级体量的国家所具备的优势: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为630亿千瓦时;此 时尚 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对应数字是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而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的苏联则为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
尽管德国此时已用闪电战征服了西欧绝大部分地区,可即使德国得以调动整个西欧的资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稍微领先于刚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苏联,但后者的劳动力资源是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苏联凭借二战前的两个五年计划已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苏联已由一个农业国过渡成为一个具备自主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国。从1940年到1944年德国殚精竭虑把自己的军火产量提高了200%,然而在技术水平上相对落后的苏联仍使自己的军火产量始终保持在德国90%以上。
尽管苏联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蒙受了重大损失,但并没损失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二战后的苏联仍得以保持自己在规模体量上的优势和两个五年计划所奠定的工业化基础。尽管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高达2960万人,但战后的苏联仍是拥有1.67亿人口的大国,这为苏联的战后重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二战后期的苏联在收复失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击德军至国门之外,而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坍塌为苏联传播 社会 主义理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战后苏联将东欧国家以及蒙古、朝鲜、越南、古巴等国纳入到以自己为核心的 社会 主义阵营。二战之前苏联作为全球唯一的 社会 主义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然而二战后随着以苏联为核心的 社会 主义阵营的形成使苏联得以摆脱外交上的孤立状态,从而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苏联也在这一过程中扩大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市场销售地:苏联可以从古巴获得廉价的糖和橡胶等热带产品,从罗马尼亚获得便宜的石油。
苏联在二战中还获得了直接的领土收益:战后对芬兰、波兰、德国、罗马尼亚等国的领土调整使苏联增加了近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苏联还与美国、英国、法国一起对德国进行了分区占领,苏联将苏占区内的厂房设备拆除后运回苏联,还从苏占区掠夺了一部分高 科技 人才,至于德军战俘则成为了苏联的免费劳动力。1950年1月1日苏联中央统计局以1938年国际市场美元价格计算:1945年8月至1948年1月1日苏联累计从德国获得各种赔偿物资的价值总计为33.442亿美元。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后也将当地的日本机器设备运回了苏联,同时将抓获的七十万关东军俘虏运到西伯利亚当苦力。领土的增加、经济物资和劳动力的获得大大加速了苏联的战后恢复重建工作。尤其是从德国所获得的核物理等领域的技术人才为苏联日后的核武器研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尽管德国直到战败也未能造出原子弹,但在铀矿石的加工和同位素分离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战后苏联克格勃领导人贝利亚在苏占区搜罗了300余名德国核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1945年6月首批德国科学家和他们的家属就抵达了苏联。8月斯大林下令拨款用于建设科学家们的办公和科研大楼以及住宅。12月内务人民委员会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在苏联工作的德国科学家的第9局。这些人后来直接参与到苏联的核武器研发计划中。1947年10月苏联以德国V2导弹为蓝本设计制造的第一枚国产弹道导弹R1实现了首次试射。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在哈萨克斯坦的米什克瓦核试验场成功试爆。庞大的核武库恰恰正是苏联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叫板的底牌。
二战在削弱苏联的同时也削弱了苏联的竞争对手: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战后受到了严格的政治军事限制。迄今为止日、德两国尽管 科技 发达、经济繁荣,但在国际政治军事影响力上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在二战中国土沦丧的法国已成为大国角逐中的边缘化角色。即使是和美、苏一同参加三巨头会议的英国也在二战后沦为了国际 社会 的二流角色。随着英、法、德、日等传统列强的普遍削弱使战后国际格局呈现为明显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极对立分庭抗礼的形势。
③ 短短十多年,为什么苏联就能在一战废墟中建成强大国家
苏联从十月革命之后建国,到1924年成立苏联,到1936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从革命前被欧洲视为落后国家的沙俄,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就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沙俄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工业化水平。虽然在欧洲眼里,俄国一直是落后国家,但放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即便是沙俄时代,俄国的工业化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工业发展比较快。革命后接收了这些工业基础,这是苏联能够迅速崛起的历史基础。
其次,苏联基本上全盘继承了沙俄时代的领土,具有巨大的规模优势。在沙俄时代,通过不断扩张,到革命前,沙俄已经成了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面积广大的大型帝国。森林、矿产、水利、农业和工业等各方面资源都非常丰富,可谓地大物博。英法等国需要通过对外扩张和殖民才能获得的工业资源,苏联在本土就能获得。因此,只要俄国完成组织体系的革命,国力就会迅速提高。
第三,社会主义的制度性优势。我们现在常讲,社会主义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其实第一个发挥这个优势的就是苏联。正是因为革命后苏联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所以能够通过全国性规划来统一建设从重工业到轻工业、采矿、农业和商业,减少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重复建设和浪费,集中资源进行建设,把苏联地大物博的资源优势最大化。
第四,同样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制度性优势,苏联并未受到1929年全球经济的太多冲击。当时的苏联仍在恢复和建设时期,正在集中精力进行工业基础建设,也没有过多的卷入全球经济体系,所以,当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在1929年遭遇经济危机,出现全球大萧条时,苏联的经济仍然在持续增长。其它国家的危机对苏联来说,恰好是一个超车的好机会,而苏联也确实抓住了这个机会。
第五,斯大林的正确领导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后世对斯大林有许多争议,但无可非议的是,没有斯大林,就没有强大的苏联。正是在斯大林时期,结束了十月革命之后初期的经济政策,逐步稳定了国内政治形势,让苏联变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加强了全国的统一,从而有能力使全国变成一盘棋,可以按照中央的计划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
第六,苏联是在一战的炮火中横空出世的,革命之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军事斗争才排除了外部干预。这之后,苏联在外交政策上进行了调整,没有延续一战前沙俄与英国在遍及整个亚欧大陆进行大博弈的扩张政策,而是有选择的支持各国革命,同样起到了扩大苏联的影响,同时又牵制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作用,从而为苏联争取到了一个能够进行和平建设的窗口期。
也正是能够充分利用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这个短暂的和平时期进行恢复和建设,才让苏联能够迅速从战后的废墟中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从而为接下来的二战做好了准备。如果不是斯大林,如果没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恢复和建设,如果仍然继续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进行争霸战争,恐怕在德国的强大攻势面前,俄国也撑不住,更不可能在二战中把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变成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