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经济论文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经济论文
[摘要]本文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含义出发,探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对认识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及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
一、工业化、城市化的含义
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分别反映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工业化意味着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转变过程,即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农业部门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城市化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不是平行发展,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能否实现协调发展将影响到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依赖于两者的互动发展,即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动力共同发展。从理论上来讲,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专业化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专业化经济是指由于劳动分工引起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带来的经济产出的增加,而集聚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分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专业化经济,引起商品种类的增加,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产品之间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运输费用,与交易产品的数量有关;二是固定交易费用,它是每次交易中确定价格所需要固定的议价费用;三是狭义内生费用,是指交易中人们为了从分工中获得更多利益而不惜减少别人从分工中得到的利益,结果造成分工利益不能充分利用或者资源配置产生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扭曲。而集聚经济恰好能降低这三种交易费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降低运输交易费用;交易技术或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降低固定交易费用;人口集聚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缩减而降低内生交易费用。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可简单概括为:分工与专业化提高了生产率水平,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从而促进了工业化的不断深化。工业企业为降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的提高,一般选择将其经济活动集聚于城市,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由于城市集聚经济效益的存在,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从而推动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外部表现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市集中的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也就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中,城市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这一过程的良性循环。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演进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工业化占主导地位,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展动力。工业化初期阶段,制造业内部分工水平相对比较低,在市场上交易的产品种类比较少,专门从事产品交易的专业服务人员也比较少。这个时期制造业相对于农业和服务业而言,专业化分工程度是比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比较高,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相对比较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虽然低于农业,但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城市化的发展是以工业化发展为前提,城镇的功能是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集聚场所,并提供相应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产品的交易数量与种类相对比较少;城镇的发展主要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市规模膨胀、数量增加,城市的外延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速度开始加快。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期阶段,二者互动发展特征最为明显。随着工业化演进,工业分工逐步深化,中间产品增加,一方面促进了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产品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对专业中间商以及专业化服务经济的需求提高,推动了服务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对于工业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以及知识的溢出效应,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服务业的分工细化表现出对于企业的生产服务于对于人口的生活服务加强吸引人口进入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与市场范围的扩张,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为工业专业化生产提供条件。生产资料工业产生“资本排斥劳动”,使得工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而降低;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其比重提高,逐渐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从空间转移来看,这个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稳步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有一个大的飞跃。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城市化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具体表现为服务业功能的强化。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工业生产总量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减小,工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开始呈现负增长或者零增长。服务业分工深化,生活服务业的重要性加强,服务业对于空间上可接近性的要求,使得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由工业演变为服务业,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互相促动,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水平与非农产业差距减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非常缓慢,城市化发展主要表现为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普景秋: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② 如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扭转城镇化发展偏差,加快中小城市发展;
(三)注重内源驱动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
(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五)优化“三化”发展政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③ 如何认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1、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其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作用。要加快科技兴农的步伐,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依靠科技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要发挥政府和农民两方面的积极性,既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又发挥农民作为农业投入主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相结合的投资体系。
2.优化第二产业结构。首先,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快对冶金、石化、轻纺、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逐步实现主要行业关键技术从以消化和引进国外技术为主转向以自主开发为主,围绕着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改造一批传统骨干工业企业,使其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其次,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工业既是工业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业化赖以前进的重要基础。振兴我国装备工业,要以数控机床、重要基础件为重点,通过重点引进关键技术和自主创新,增强重大装备的开发能力,推进机电仪一体化,提高装备工业的智能化水平。第三,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充分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第三产业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第三产业逐步从事业型、福利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既要重视第三产业中一些传统部门如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发展,更要加快信息、金融、会计、管理咨询、工程咨询、法律、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广开发展第三产业的资金渠道,逐步放松对第三产业的进入管制,允许民营资本有序进入,并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来促进第三产业质量、水平和效益的提高。
4.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是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也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进而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调整产业组织结构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分门别类地进行。对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规模经济效应显着的行业,当务之急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对于其它行业,要提高其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并在地域上适度集聚,形成产业地域集群。经过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最终要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中心、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业化的产业协作体系,以及产业内部适度集中、企业之间充分竞争和协调发展、高效有序的企业组织结构。
5.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培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微观经济主体。一是要转变观念,对民营经济实行与国有经济同等待遇;二是重新修订各产业的准入规则,进一步放宽对民营经济准入限制;三是要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国内和海外上市;四是要加快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改行政审批制为登记备案制,对于确有必要审批的项目也要简化手续。
6.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技术开发能力。首先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产业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大企业和大集团建立研发中心,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其次,要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引导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有条件的研究院所进入大型企业集团或成为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实体;鼓励科研院所走向社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努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采取股份或期权等方式使其所得与技术创新成果直接挂钩。再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使民间风险投资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新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