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半工业化用英语怎么写

半工业化用英语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11-03 08:10:24

⑴ 什么是工业化程度系数

关于工业化标准的探讨
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林 丕
11/28/2005 16:20:54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我认为,工业化的标准似有两个层次:低层次的标准,即初步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有绝对优势。其量化标准可以采用前苏联学者提出的标准,即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以上。高层次的标准,则是要像现代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那样,完全消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我国至今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我个人理解,其实质就是要在今后十几年内,基本解决我国至今仍显着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其主要指标似有两条:(1)在2020年,使我国的非农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换言之,就是要使我国的农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降到30%以下;(2)在2020年,使我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左右,换言之,就是要使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降到40%左右。下面,就分别讨论一下这两个指标的问题。

(一)关于把农业就业人口降到30%以下的问题
2001年,我国全社会就业人口为7.3亿人。其中,非农业就业人口,即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者(包括在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中的就业者在内),仅为3.65亿人,占50%;还有50%的劳动力,也就是3.65亿人从事农业。如此众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之中,是与工业化的要求大相径庭的;更何况,如此众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也大大超过了我国当今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2001年,我国共有耕地19.14亿亩,按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经营10亩耕地计算,我国农业中留下2亿左右的劳动力就足够了。这就是说,我国农业中,已经出现了大约1.5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他们在农村中实际上处于隐性的半失业状态。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今后农业过剩劳动力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这些过剩劳动力需要逐步地从农业中转移出去。这既是工业化历史进程的一个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的一个客观需求。目前,一些经济管理机关和学者提出了如下设想:到2020年,把我国农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降到30%左右或以下。按此设想来推算(把过剩劳动力的增长计算在内),从2002年到2020年这19年内,就要从农业中转移出过剩劳动力2.2亿人,平均每年转移出1160万人。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劳动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任务。

那么,我国目前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有多大呢?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全年,我国的二、三产业仅提供了94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8(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仅增长0.18个百分点)。由于就业岗位不足,到这一年末,在全国城镇中出现的失业人员已达1796万人(登记失业者681万人,国企下岗职工未就业者515万人,非国企下岗职工未就业者600万人),城镇失业率达到9.5%,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失业率不能超过6%)。

从上述劳动力供求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二、三产业的就业形势是相当紧张的,既要解决城镇中大量劳动力的失业问题,又要每年转移上千万的农业过剩劳动力,难度不小。这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不能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现实。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今后应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突出特点和要求之一,是要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换言之,我国今后的工业化必须与扩大就业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千万百计地扩大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大大提高其就业弹性系数。从而使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农业过剩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大历史课题。

(二)关于使城镇人口达到占全国总人口60%的问题
2001年,从统计表上看,我国有城镇人口48064万人,农村人口79563万人,二者的比例为 38:62。但上述城镇人口的数据,是按行政区划统计出来的,其中包括了全国各城市郊区的大约1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在内。如果把这部分人口划入农村人口,则目前我国城乡人口的比例,实际上是30:70,农村人口大大地超过城镇人口。要把这个比例倒过来,使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任务十分艰巨。据粗略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总人口可能达到或超过14亿人。到那时,要使我国的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达到占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就意味着城镇人口将达到8.4亿人左右,比现在的城镇实际人口(3.8亿人)翻了一番还多。这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综上所述,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标准可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的工业化,即初步工业化,是要使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高层次的工业化,则是要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今后的任务是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其实质是要基本消除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个任务是不轻松的,特别是在转移庞大的农业过剩劳动力和将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方面,任务相当艰巨,需要通过开拓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来逐步求得解决。

参考资料: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31103a.htm.zh

⑵ 工业化的意思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着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主要经济指标有四项: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四是城市化率,即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以上。
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往往是轻纺工业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到第二阶段进入重化工业化,重工业和石化化学工业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反映重化工业化过程的指标是霍夫曼系数。
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也有密切关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往往经历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两个阶段,但忽视出口替代的单纯追求进口替代大多会失败,而先实行出口替代,完成资本积累后再进行进口替代则大多会成功,其中亚洲四小龙是典型代表。
从产业组织形式看,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深入,产业链、产业集群等新生事物也创造出来,不断提高了工业产业的组织程度和运行效率。
现在我国还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第三,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最初只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种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容量的需求。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为此花费约100年时间。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工业生产的空间活动范围在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较明显的趋向性。初期时,工业生产活动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点状分布),随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呈线或带状向外扩散。最终达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的均衡分布状态。工业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工业化不仅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工业化带来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组织的民主,工人阶级的纪律,工会的强大政治影响力;同时,工业化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率为大批就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使得工业社会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

⑶ 理解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全球化、信息化

当人类走出非洲扩散到各地,经过几万年的发展,有的进入农业 社会 ,如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埃及文明。有的游牧文明,如亚洲北部地区。有的直到二战后还停留在原始 社会 。

前工业 社会 中,农业 社会 最先进:人口多,文学繁荣,艺术丰富,工艺品精致。传统农业 社会 巅峰就是清朝。清灭亡前,中国人口有4亿多。

但农业和其它 社会 ,几千年来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生产力有限,体现在不能养活很多人。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天寒地冻,缺水,相对不稳定,需要从汉族中原地区获得生活物资,所以经常入侵。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汉族的心头之患。争夺资源引发战争。战争反过来又削弱了生产力。中国 历史 ,每当朝代更替的战乱,人口减半,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过去几千年。东方世界就在汉族和游牧民族的拉锯中斗争中,以及汉人朝代更替中缓慢前进。1840年鸦片战争,惊动了沉睡的大清。有识之士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但在1500年左右世界的另一头,走出中世纪的西方,文艺复兴,大航海,科学革命,不断拓展人类进步的空间。随着工业革命的蒸汽机隆隆作响,响彻云霄,人类进入新纪元。从那时以来,我们今天经历的一切逐步向我们走来。

1. 工业化 instrialization

能源是现在 社会 的核心,没有能源, 社会 就无法运转。人类的进步就是利用能源的进步。古人吃生食,但从人类可以自己 “点火“开始,我们就可吃熟食。相比生的食物,熟食消灭一部分食物中的细菌,同时更好消化吸收,促进人的发展。

煤炭在地下静静地躺了几亿年,突然有天才发现了它的价值,人类开始利用煤炭作为能源。瓦特改造了蒸汽机,提升效率,发展生产力,商品极大丰富。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后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电力革命。工业生产进一步摆脱地理限制,能源通过电线传送。同时石油逐步成为现代 社会 的血液,争夺石油引发地缘政治。诞生人类文明摇篮的两河流域,经过万年,逐渐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地下的石油,却成为当代战争的导火索。

驱动机器运转的能量来自燃烧,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也就化石能源(fossil fuel), 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以及有害物质,比如烟尘,二氧化硫等。这些污染物会损害人体 健康 。环境污染成为现代 社会 的一个严重问题。但对工业化来说,绝对的零污染也不现实,更有可能是在一定程度的污染范围是合理的。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从上世纪逐步成为一个热点。新能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或污染小的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

不管是1952伦敦的雾霾,还是2014/2015年北京震惊世界的雾霾,都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代价。北京虽然没有很多重工业,但环北京的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是我国重工业地区,污染物就飘散过来,就像北京的沙尘来自内蒙古一样。

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是需要大量钢铁,钢铁是基础材料,承重多,耐腐蚀,可塑性强。这种趋势目前依旧没有改变。人均钢铁消费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先进的指标。2018年,世界人均钢铁消费量是224千克,其中韩国最高1047千克,中国590千克。发国家人均消费量基本都在人均350千克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前提就是要有大量的钢铁,所以才有上世纪50年代,全民大炼钢铁的 历史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我国 社会 现代化进程加快,最大的特点是工业化速度加快。从建设工厂到商品,到处需要钢铁,所以我国钢产量逐年增加。2020年,我国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

工业化生产是流水线机器生产,也就是标准化生产,需要大量能操作机器的工人,所以西方最先建立了很多培养工人的职业技校,尤其是德国和瑞士。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西方的发达工业国家的技术工人依旧是尖端人才。

鸦片战争,清政府在坚船利炮的震荡下,开始寻求自强之路,洋务运动就是这样思想下的产物。30多年里,洋务运动建立的大量技工学校,如江南制造总局等,目的就是培养技工人才。

目前我国也需要大国工匠,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但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 社会 地位了收入需要提高。

工业化生产是一个系统,需要大量的合作。单个工厂而言,每个机组,每个部门都要完美地配合,一个部门出问题,其它就要停下来,整个生产就停止。所以,准时就成为这个时代最大要求。人类时间观念从未从此深入人心,手表成为每个人必备。古老的粗糙的日晷计时成为 历史 遗物。

这个系统还包括产业合作,人有职业分工,产业也有分工,特点是产业集群。经济学提到的比较优势,不同地区和国家,自然资源和 社会 不同,有不同的生产优势。比如内蒙古适合发展畜牧业和能源产业,但长三角和珠三角适合贸易和制造业。内蒙古的煤炭和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全国,提供能源保障。2021年入冬,煤炭紧缺,电厂发电不足,结果很多地方拉闸限电,工业产能受到一定影响。

工业化生产也是精细化生产,前工业的时代的很多生产一厘米或米为计量单位,但随着工业机器的精度越来越高, 对精度的要求达到毫米,纳米级别。生产的每次重大进步,伴随着精度的提高。工业强国的特点是生产的工业品精度极高。比如目前制约芯片生产的光刻机就是纳米级别。制造精度这么高的机器,对整个工业体系的要求都要是很高,也就匹配问题。

工业化也是异化人的过程。在农业时代,人处理和自然的关系,但在机器时代,人和机器接触,每天固定的事情,固定的时间,无休止的工作,永无尽头,结果就是人天性受到压抑。19、20世纪的很多文学作品描述过这种现象,卡夫卡《变形记》是这类文学的代表。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但随后却产生”宅人“,就是不出门,每天呆在家里,不和人接触。这了现象也是工业 社会 进步,有人提供足够的生活物资,同时也工业 社会 对人的一种改变。

但人类总会进步,经过200多年的工业 社会 ,从小接受和认知工业化,逐步适应了这样生活。同时工厂环境有了很大改变。但我国很多工厂环境和收入依旧不容乐观,工厂打工依旧是是很多人的首选。

2. 城市化 Urbanization

因为工业生产集中在工厂,所以就人口集中。人集中度越来越高,就需要更多的住房。这些工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比如,一个18世纪英国炼铁工人,除了炼铁,还要基本的生活物资,所以相配套的其它产业也集中在一起,随之大规模城市化开始。城市化最大特点是一定区域人口密度高,所有城市化的所有好处和问题都是从这里产生的。

人多了首先面临问题是吃住。城市在某种程度是个大型加工厂,不生产粮食,只是把粮食加工成各种食物。如何解决城里人吃饭问题,从古至今都是管理者的头等大事。

秦,汉,唐的长安,虽有关中地区富饶的土地,产出很多粮食,但在秦国时,秦始皇感到粮食压力很大,开凿了很多运河,输送粮食。纵观中国 历史 ,每个王朝几乎都要修运河,经营漕运,运送粮食,保卫首都粮食供应安全。最有名的是大运河,开凿以后,一直是经济大动脉,更重要的运粮通道。

每当夜幕降临,大城市外环就会有无数卡车等着卸车,运送全国各地的物资到这个地方。消费者第二天看到的就是新鲜物资。就拿北京蔬菜来讲。每天凌晨三点,批发商到新发地批发市场,凌晨五点到达自己店里,上午八九点居民过来卖货。

除了粮食,更重要的就是能源。现在城市是个能源消费怪兽。超大城市周围地区密布着各大电厂,源源不断供电。内蒙古,山西,河北,山东,都在保卫北京电力安全。

再说住,现在生产力极大提高,初级农产品好像怎么也吃不完,而且还经常听到,某些农产品产量太大,价格下跌。对城里人来说,吃饭问题,外面源源不断地供应,价格波动不大。但住房就不一样,因为住房需主要在城市内解决,不能把房子盖在其它远地方。

但人口在增加,城区土地有限。如何解决? 一是盖高层,提高单位面积容积率。所以越是大城市,楼房越高。二是城市扩张,二环,三环...不停增加,但这也有个限制,不可能无限增加。北京二环32公里,3环48公里,四环65公里,5环98公里,6环187,7环(环京高速)940公里,其中890公里在河北。

人对住房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房子永远不会满足需求,所以大城市的房价几乎注定一直涨。没房的要买房,有房要换更好的房子,2房换3房,4房。有了房子的给子女购买,还要投资房产,

七环已经到了河北了,所以另外一种方式是卫星城,就是建立在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但小城市毕竟不好就业,为了连同卫星城和核心大城市,就要建立快速城际交通方式,高速铁路应运而生。

快速工业化,年轻人流向城市,乡村凋敝,逐渐被遗忘。而且城市和工业扩张,很多乡村从地图上消失。乡愁是人的的怀旧,是门口的大树,是儿时的玩伴,是小时候走过的路,是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3. 商业化 Commercialization

商业化的本质是买卖,或者说服务,基于人口高密度,你服务我,我服务你。只要有交易,财富就在增加,服务种类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是商品,需要到人才市场去交易,接受市场的检验。我们读那么多年书,不过为了获得市场认可。

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到处是产品,竞争激烈。如何让自己的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借助传媒,广告就产生了。伴随广告产生的还有明星,他们化身产品代言人,打造完美人设,完璧无暇,就像古老的图腾,昭示者他们无限的能力,让无数人拜服在他们面前。但这一切不过人一门生意,是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一厢情愿。他们是人不是神,人性所有的方面,光明的,阴暗的,他们都有,

下一步就要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或者顾客手中。从工厂到消费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国家层面要有完善的交通网,商家要建立完善的分销体系,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直到消费者手中,这是个庞大的产业。在一层层的运送中,也就是分销中,产品价格不断增加。

直到有一天,直播带货兴起了,主播让消费者直接从商家购物,减少很多物流成本,结果就是一个主播相当于无数个零售商的销售能力,传统的分销体制收到强烈冲击。

除了有形的商品,服务也是商品。现在农业和工业强大的生产能力,发达国家和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更多人需要个性化的服务,也就是第三产业。

这个产业吸纳了很多就业人口,因为服务业基本是人力密集型产业,靠人力产生价值。在农业和工业进入机械化时代,目前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第三产业还是人的天下。毕竟人活的目的还是享受生活,就需要和人交流。但这也造就惨烈的竞争,也即是内卷和城市人口贫困化。

4.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全球化不是一个新概念,从最早的智人走出非洲,就开始了全球化历程。丝绸之路就是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在古代,每次战争扩展伴随物资文化的交流扩散,都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我们目前说的的全球化更多指的是进入现代 社会 ,全球更加紧密的商品,资本,人才,信息全球范围流动。

商品流动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打开商品交易的大门并不容易。修长城除了阻挡游牧民族入侵,也有禁止贸易的目的。鸦片战争也是为了打开大门,结果就是开了很多贸易港口。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都是为了促进商品的自由流动。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在阻碍商品流动。

人才流动也全球化的一部分。唐朝,日本派遣唐使到大唐学习,随后这些人回到日本,参照唐朝的文字,制度,建筑等,开始改造日本。近代,清朝官办留美幼童到美国学习,虽然学习时间短暂,到依旧很多人为国家做贡献,比如近代修铁路的詹天佑。

一部近代中国史,就是伴随着留学生改造就中国的 历史 。解放前,留学生主要去四个地方:日本,美国,欧洲,苏联。共产党和国民党很多领导都有留学经历,他们带来可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人际关系。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全球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托福,雅思,GRE等进入我国,留学热潮进入新阶段。新东方等培训机构蔚然成风。全民英语热开始了。到目前已经持续40多年。

还有生活方式和理念的流动,新文明和古老的信念在碰撞。清朝灭亡,在新浪潮的推动下辫子,裹小脚被抛弃。新中国成立后,娼妓,纳妾,封建迷信等都被废除,真正的敢叫日月换新天。

另外一个浪潮是民主思想在时间范围内传播和实行。但事实证明,民主不是万能的。西方 社会 把民主万能理由,让别国屈服或照搬,本身就是对民主的践踏。

跨国婚姻也是全球化的产物,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在中国 历史 上,每一次战乱就会有民族融合。汉朝灭亡,分裂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期间五胡十六国,互相通婚,是民族大融合的催化剂。最后统一全国的杨坚一半血统来自胡人,包括后来的李唐也一样。

5. 信息化 Informatization

信息就是消息,古代打仗传递信息的狼烟烽火和日常通信的驿站。几千年了人类通信功能没有很大的进步。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经历了5个阶段。

第1 阶段:人力,马拉松就是跑步送信

第2 阶段:畜力,主要是马

第3 阶段:机械力,火车,飞机,自行车

第4 阶段:有线电话

第5 阶段: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前三个阶段都是文字信息,这个阶段因为不能见面,产生了大量的相思文学作品,一别就一年或多年,甚至一生。父母思念远游的孩子,妻子挂念远方的丈夫,情人互相惦记。多少爱恨情仇散落在唐诗宋词中。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直到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远距离的即时交流。到后来互联网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以前的认知和沟通方式。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交流更加方便,每个人随时都在线,沟通变得如此简单,而且有视频,彻底解决了看不到人的问题。但人也困在信息中。

除了个人的沟通方式,大众传媒在现在 社会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书是一种传递知识信息的的古老方式。但在古代,识字读书的人毕竟少数,说书人就这样产生了。后欧洲产生了报纸,提供最新的消息,帮助人们作决策。

再后来广播诞生,把说书这件事变得更加专业,它可以覆盖更远的地方和更多人群,随后主持人产生了。在后来就是电视诞生,从黑白到彩色电视,为人们打开了看世界的新方式。可以看到地球另一半人的生活和大千世界,对世界的感知变得丰富多彩。随之而来的是电视工业的诞生。

电视新闻,连续剧,电视广告等,塑造我们对 社会 的理解。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人也就成为名人,成为模仿和追捧对象。偶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记。

尾声

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全球化,信息化,这个五个方面是非常宏大的话题,渗透到 社会 的各个角落,影响着我们每天的生活。如何处理它们的影响和关系也是当代全球 社会 治理的核心,如贸易问题,信息泄露,难民问题,环境问题等等。

愿2022一切顺利。

⑷ 工业化的三个指标

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
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
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

⑸ 关于二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的问题!

1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勒斯特——利托夫斯基(Brest-Litvosk).俄国的退战对协约国构成威胁,因为德国可以将火力集中在西线.协约国陷于苦战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2(1)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20世纪初 (2)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②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③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④市场: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⑤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3第一次特点是以经验为基础发展的,第二次特点是以完全的科技为基础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欧洲,美国)
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共同背景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第一次】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第二次】
经济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次】
资本主义的竞争上升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二次】
科技
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和生产技术知识 【一次】
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进展 【 二次】
市场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一次】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次】
4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①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 ,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③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 ,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条约有效期5年,1887 、1891、1902、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意大利改善了同法国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作三国公约、三国盟约,(英语:Tripartite Pact;德语:Dreimächtepakt;意大利语:Patto tripartito;日语:日独伊三国军事同盟 にちどくいさんごくぐんじどうめい) ,于1940年9月27日由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与日本帝国在德国柏林签署。此项协定正式确立了上述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并被认为是对美国的警告:要么保持中立,要么两面受敌。
条约中,三国同意在未来十年他们会
“支持及与对方互相合作……以期实现她们建立与维持新秩序的目标,以期提倡互惠互利与有关人民之福祉。”
三国确认对方的势力范围,并承诺
“以政经与军事之力,协助任何仍未参与战争而被攻击的一方。”而条款中的攻击者不包括苏联。
条约补充1936年的德日协定和反共产国际协定之不足,并消除德国与日本因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起的嫌隙。后来,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 和罗马尼亚 (1940年11月23日) 加入协定。保加利亚在德军进驻前,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日本战国时期,为了三家的利益和目的,今川义元的军师太原雪斋穿针引线,在善德寺使得骏河今川义元,甲斐武田信玄以及相模北条氏康这三家大名达成了同盟条约,史称“三国同盟”,又作“甲相骏三国同盟”。
不过今川义元死后,今川氏真继承家督,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同盟,联手攻打并且平分今川家领地,从而导致“三国同盟”彻底的破裂。
见网络 5.【你问的不清不楚,书上都翻不到】我只知道:俄国在十月革命爆发后退出了战争。最终,协约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6同盟国 (德语: Mittelmächte,意思是中央国) 由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当时的土耳其)与保加利亚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敌。中央国的称呼,是因为以上国家在俄罗斯以西、法国与英国之东。又称中央同盟国.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中心的同盟国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同盟力量是同盟国的组成国家,中心力量是发动战争的主要国家。
7
Marn马恩河(法国东北部河流81917年1月31日】指的是马恩河战役(9月5-10日)
9月4日,霞飞下达反攻命令,他命令第六军团向东攻击沙托-蒂耶里;英国远征军和法军第五军团向蒙米赖攻击前进,第九军团进行支援,并准备协同行动。第四军团首先将被保留,并准备进攻。第三军团从凡尔登出发向西攻击。正如霞飞清楚地知道那样,法国的命运将赖于对德军右翼集团实施两翼包围设想的成功。9月6日将是“D日” [ 译者注:军事术语,指事先未能确定具体日期的军事作战计划中的首日。 ] 。
与此同时,莫努里的第六军团,曾一度由精力充沛的巴黎军政府首脑J.S.加利尼将军指挥,已开始执行霞飞的警告性命令,从巴黎出发向乌尔克河前进,在那里克卢克的右翼正处于诱人的暴露状态。9月5日,正是由于H.冯·格罗瑙将军这位德军右翼部队指挥官发挥其骁勇善战的主动精神,才使克卢克的军团免于被法军突然实施的行动所包围。事实上,克卢克认为法军在其右翼的行动仅仅是一次破坏性进攻,他只派遣另1个军去支援格罗瑙,而同时率其余部队继续向南,奋勇追击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五军。到9月7日,乌尔克河战斗激战了两天之后,克卢克才认清法军的企图。而这时其军团的绝大部分在马恩河以南。9月7-9日,克卢克将军团撤回马恩河以北并急忙改变其战线,他使整个军团朝西实施猛烈的反攻,阻止了法军并迫使莫努里退却并实施防御。只是当加利尼从巴黎急忙发来的援军抵达后,才使莫努里顶住了德军凶猛的进攻。援军的一部分是乘征用的出租车赶来的。

马恩河战役关键性的一天(9月9日早些时候的态势)
此时,交战已沿凡尔登以西的整个战线展开。克卢克认为英国远征军不再是一个威胁,于是向西移动,结果扩大了与还在向南攻击前进的第二军团之间原来即存在的缺口。英国远征军进入这个缺口,但前进缓慢,因为弗伦奇元帅低估了自己部队恢复了的战斗力。F.德斯佩雷的第五军团(朗雷扎克已被撤换)沿小莫兰河一线与德军第二军团的一部交战。
在东南方向较远的地区,福煦的第九军团正在圣贡德向北攻击,他发现自己正面对着德军第二军团的另一部,而豪森的第三军团进攻自己的右翼。9月8日,豪森军团的4个师发动夜袭并实施白刃战将福煦军团的一部击溃。而福煦的反应是立即加强自己的进攻,结果阻止了德军的前进,但福煦的阵地亦是不稳固的。
在维特里勒-弗朗索瓦,L.德·卡里的第四军团与符腾堡亲王的第四军团以及第三军团的一部实施激烈的战斗,但无决定性结果。在阿尔贡森林的雷维尼,M.萨拉伊指挥第三军团(鲁菲已被撤换)阻止了王储的第五军团。同时在南锡和沿着阿尔萨斯边界一线,尽管加强的德军第六、七军团连续不断实施进攻(施利芬曾告诫不要实施此类进攻),尽管由于霞飞从法军第一、二军团抽调兵力用于西面新的部署而使其减弱,但第一、二军团仍然成功地守住了高地。
毛奇为传言和前线失利的零星报告感到忧虑,9月8日,他派遣了一位总参谋部的军官R.李奇中校去视察前线。李奇的命令是口头的并有点神神秘秘。当他抵达第二军团司令部时正好收到消息报告说,F.德斯佩雷的第五军团发动强有力的夜间进攻,正迂回第二军团的右翼。这可能是整个战役的转折点。比洛就个人而言被打败了,他准备撤退。克卢克的第一军团在西北方向攻击莫努里的左翼并正取得进展,但英国远征军穿过缺口的推进威胁到他的左翼和后部。
9月9日,李奇默许了比洛计划的退却,同一天晚些时候,他以毛奇的名义命令使克卢克亦实施退却。毛奇现在认识到他的进攻已经失败了,他下令总退却,撤至努瓦永-凡尔登一线。在五天的时间内,德军没有遭到精疲力竭的协约国军的严重骚扰而脱离了战斗,并组织构建他们新的阵地。至此马恩河战役以协约国军的战略性胜利而结束,霞飞作为法国的拯救者脱颖而出。在9月14日同一天,毛奇被撤职,E.冯·法金汉接替了他。

8德国宣布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为了抗衡美国日渐增长的敌意,德国外交官开始为结成德国、墨西哥和日本的同盟而进行秘密的谈判。
1917年2月3日,美国与德国断交为反对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美国政府宣布与德国政府断交,巴西、玻利维亚、秘鲁和其他拉美国家追随美国与德绝交,中国也在3月14日与德绝交。
1917年3月1日,“齐默尔曼密电”美国公布了“齐默尔曼密电”,该密电的内容是,如果德国与美国爆发战争,德国将与墨西哥结成防御同盟,条件是“墨西哥将重新征服失去的领土——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这在美国引发了愤怒的浪潮。1月19日,德国外相A.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冯·埃克哈特发出秘密指示,其内容包括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墨西哥敦促日本加入同盟国。英国海军谍报机构截获并破译了该密电,并在2月24日将复印件交给美国驻英国的大使W.H.佩奇。佩奇立即将它转交给美国国务院,国务院于3月1日向报界公布。后来美国的谍报机构进一步证实了密电的真实性。
1917年3月13日,美国武装商船威尔逊总统决定,凡在交战地带航行的商船将予以武装,美国务院和海军立即公布了这一决定。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之前,美国有几艘商船已被击沉。4月2日,威尔逊总统向参议院发表了战争咨文。8个月以后,在12月7日,美国才向奥匈宣战。
1917年4-6月,美国的战争准备美国陆军将不得不扩建。6月份,约翰·J.潘兴少将被选为美国远征军的司令,由现有陆军正规部队拼凑而成的第一师登船奔赴法国。潘兴的计划是到1918年5月征召100万军队用于海外,随后长期的计划是在欧洲集结300万的军队。5月19日,《选征兵役法》得以通过,美国进入高速运转状态。海军已作好准备(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海战)。
8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甲型流感。
损失共计281887百万美元,很多国家停战后很长时间未恢复,战后瘟疫问题,处理问题也用了很长时间,所以称没有胜利的和平。
9法国希望能取得德国工业的控制权以补偿自身损失。克列孟梭总理的观点也代表了法国民意。尽管英国本土在战争中未遭战火,但仍有许多英军士兵在战争中丧生,
时任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
因此英国国内广泛的民意仍希望严惩德国。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支持惩罚德国,但在具体措施上较法国为轻。乔治认识到,一旦法国提出的条件全都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欧陆的超级强国并破坏欧陆均势,这和英国意图维持一个均衡的欧洲的传统政策相悖。同时乔治对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政策感到忧虑,因为英国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赞同签订秘密条约封锁德国海岸线。 在1917年4月美国参战前后,美国国内盛行孤立主义,
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民众普遍认为应及早从欧洲事务中脱身。因美国在一战中通过贸易受益并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政府倾向于安抚德国并保证平等的贸易机会并顺利收回战争债务。 在战争结束前,威尔逊总统就提出了十四点建议,该建议比英法两国的条件都更宽松,更容易被德国民众接受。谈判过程中日本和其余各国外长先后退出十人委员会,实际上只剩“四巨头”,后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时,最终的谈判由三大国(英国、法国、美国)的政府首脑,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奥兰多的作用微乎其微。德国甚至不准参与条约讨论。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经过“不愉快的妥协”后才能达成。亨利·基辛格称之为“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的脆弱妥协”。 1919年4月29日由德国外长乌尔里希·格拉夫·冯·布鲁克多夫-兰祖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凡尔赛宫。5月7日德国代表团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条件,内容包括将德国领土分割一部分给邻国,战胜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等。但因德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德国政府认为以上条件不公并提出抗议,随即退出和会。 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鲍尔为总理的德国新政府成立,在23日德国国会举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条约者以237票比138票胜出,28日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在和约上签字。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宣告成立。
总的来说,各个国家的条件不同,签约过程并不顺利,最后是得到一份全不满意的条约
10 俄国革命,又称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阶级斗争基础上的一场革命。是第一个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导致1918年-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的成立。
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执意参战,7月,俄军向德国发战,失败。引起人民愤怒。
11勒斯特——利托夫斯基(Brest-Litvosk).俄国的退战对协约国构成威胁,因为德国可以将火力集中在西线.协约国陷于苦战
12一些人用来证明斯大林是列宁事业的“忠诚继承者和卓越发展者”。列宁提名斯大林担任总书记,列宁知人善任, 经过多年的共事, 他对斯大林的性格了如指掌, 知道他性格粗暴和热衷于行政手段,列宁生病时给斯大林写“绝交信”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您竟然粗暴地要我妻子接电话并辱骂了她。尽管她向您表示同意忘记您说的话, 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还是从她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我不想这样轻易地忘记反对我的言行, 不言而喻, 我认为反对我妻子的言行也就是反对我的言行。因此, 请您斟酌, 您是同意收回您的话并且道歉, 还是宁愿断绝我们之间的关系。顺致敬意!
13【大哥,是五年计划吧!⊙﹏⊙b汗】指的是苏联十月革命中实施的五年计划
14

⑹ 怎样才算是工业化国家

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

城市化率,即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以上。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

工业化率是指工业总产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

(6)半工业化用英语怎么写扩展阅读:

工业化国家发展模式:

一类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韩国,香港及台湾。即亚洲的“四小龙”。这个国家和地区在以国内生产取代非耐久性消费产品及投入进口的第一次进口替代完成后,都采用对内外销售提供相同诱因的外向发展战略。即“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二类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及墨西哥等国。这些国家在第一次进口替代完成后,都采用对内外销售提供相同诱因的外向发展战略。即“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三类国家包括以色列及南斯拉夫等国。这类国家开始出口扩张的时间虽然很早,但以后扩张的趋势有所缓慢。即“出口扩张型发展模式”。

四类国家包括智利及乌拉圭等国。这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都采取国内导向发展战略,即“国内导向型发展模式”。

阅读全文

与半工业化用英语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4s店奔驰车遥控钥匙怎么配 浏览:400
小敞篷宝马多少钱 浏览:475
汽车造出来可以开多久 浏览:933
标致汽车的防冻液是哪个 浏览:956
新款宝马m1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686
诸城哪里卖汽车配件 浏览:209
汽车凹槽落叶怎么处理 浏览:458
儿童汽车如何换歌曲 浏览:140
汽车需要什么油保持动力 浏览:332
凯美瑞与宝马320i哪个好 浏览:466
奔驰r320空调格怎么换 浏览:69
奥迪车为什么省油 浏览:428
如何鉴别汽车是否新车 浏览:965
西昌汽车东站到哪里 浏览:4
宝马摩托车的寿命是多久 浏览:367
台州到普安汽车票要多少钱 浏览:324
宝马如何设置投影 浏览:316
汽车开灯熄火后能开多久 浏览:865
宝马x3的脚踏板多少钱 浏览:123
積架奔驰奥迪哪个更保值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