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人在干嘛
外国当时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对应的正好是清朝干隆帝、嘉庆帝和道光帝这三个皇帝统治时期。当时这些清朝的统治者并没有看清世界的局势,制定了一些错误的政策,从而让整个清朝甚至是中国开始无法接受那些进步信息。
第3个是道光帝。道光帝在统治清朝时期,并没有想过一些创新性的举措,改变当时的现状,一切都因循守旧,所以清朝当时本身存在的问题,矛盾也变得逐渐激化起来。
B.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在干嘛为什么我们没有参加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大约从1760年到1840年,中国处于清干隆、嘉靖和道光三位皇帝的统治之下。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文学批评处于鼎盛时期,传统文化被割断。封闭经济,彻底切断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在政治上,国王和大臣们痴迷于成为大国的梦想,几乎没有野心和奢望。
1793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始30年后,乔治国王派使者到中国请求建立外交关系。干隆皇帝后来实行了隐居政策。英国人向清政府提出,他们希望与清朝平等接触,减少关税,但干隆皇帝无视英国使团的这些要求。可以说,干隆皇帝非常不屑,因为中国在早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领先世界,所以他让这些清朝统治者盲目傲慢。当时,干隆皇帝下令闭关锁国,并开始封锁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只开放少数通商口岸与外国沟通。正是由于这一政策,清朝落后于世界,中国的工业化在大约70年后开始。
C. 清朝中期的时候,当欧洲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国人全部都是傻子吗
满清统治者,不是不知道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比如说康熙跟随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来的数学老师学习几何和代数,还学的很不错,甚至有人评价他可以达到数学家的水平。现在数学用的方程,根,解等名词都是他老人家创造出来的。后来的雍正、干隆、以至到光绪,都有接触过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说他们接受的西学教育水平还都不低。问题是,西学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恐怕也仅限于此了,满清的统治者不愿意让那些科学文化知识在民间传播扩散,因为那样一定会产生开启民智的效果,对专制统治是、对维护皇权是不利的。
皇帝需要民众学习他想要民众学习的知识,比如说如何顺从,因此皇帝会支持发展教育,尊重天下的读书人;皇帝不需要甚至是害怕民众了解他不想要民众了解的学问,比如说自然科学,因此皇帝会控制思想,开文字狱,要求天下人都和他一样留辫子。
同时,因为清朝实际上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水平都很低,加上清朝一直以来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即便是西学在清朝中期能够在国内大范围的传播,也很难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当然,不可否认,清朝中期GDP总量在全世界确实是第一,但那更多的是因为清朝版图大、人多等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所谓康乾盛世、整个清朝经济条件最好的时候,全国的经济总量也比不过明朝崇祯末年的水平,说简单一点,清朝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明末战争大破坏之后、遇到和平环境必定会产生的恢复性发展而已,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比,清朝的富裕,只不过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罢了。1792年(干隆五十七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这样的..."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实际上,整个清朝,只不过是在明朝灭亡后的废墟上一边进行着恢复性的生产、一边走下坡路罢了,从最开始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到留发不留头、文字狱等等限制思想的政策措施、重农抑商的统治思想……真正有骨气的、有学识的人被杀、被关押、被流放,剩下的,不是消极避世看透世态炎凉再也不敢吱声的人,就是卑躬屈膝的奴才,还有成千上亿的只知道忠良的愚昧百姓——你说这样的群体,会有什么创造呢?
在重重的高压之下,清朝的大部分文人学者,往往钟情于考据、研究花鸟虫鱼、钟情于研究汇总古人留下来的文献,钟情于研究八股科举,犹如一群僵尸一样的存在,所做的一切都像是在为帝制撰写墓志铭一般——于是,到了清朝该灭亡的时候,国人几乎已经是没有任何思想了……满清统治者一边努力延续皇朝的统治,一边想着真守不住了大不了就退回关外去;想要推翻满清统治的人则一边努力推翻清朝皇帝,一边不断的寻找新的思想启蒙——最早的革命者,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他们带回来的思想理念是不可能产生在满清统治的条件下的,也正是他们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不过,说到思想启蒙,说到开启民智,这个似乎直到今天,中国人都还没真正的做好,你觉得呢?
记得之前,有一本讲述中国人劣根性的书,很火,可是谁又能想到,所谓的中国人的劣根性,很多都是在满清统治时期,被杀出来的呢?至少,满清统治者的屠刀,与中国人劣根性的产生、与中国百年来的愚昧落后有着必然的直接的关系!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