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评价中中国工业

如何评价中中国工业

发布时间:2024-09-27 07:29:05

① 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

1、近代工业的产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中国设立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之始。这时期的外资工业主要是为外商对华贸易服务的。从1843~1894年,外国在华一共设立了191个工业企业,其中116个属于船舶修造业和丝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业。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据估计到1894年止约近2000万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两项的便达15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5%。其余75家工厂分别属于印刷、食品加工、水、电、煤气、火柴、服皂、制药、造纸、木材、玻璃、水泥等行业,共拥有资本约500万元,大多规模狭小。 外国在华创办工业后20余年,清政府开始创建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从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经营了21家军用工厂(包括一家船厂),所费资金从低估算在5000万两左右。其中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规模较大,设备比较齐全,是中国近代工业创建时期的大型工厂。军用工业是非商品生产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不甚密切,但它促进了19世纪70年代民用工业的兴起。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由中国人自办的工业企业大抵有船舶机器修造厂27家,机器缫丝厂约113家,机器绵纺织厂8家,其他轻工业工厂47家,共约195家。其中多数规模很小,资本额不详,有不少甚至在筹建期中或投产后不久便告歇业。设备比较完备的企业大多为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如上海机器织布局、武昌织布官局和兰州织呢局(见彩图)等。商办工厂如陈启源经营的继昌隆丝偈为华南缫丝业的发展起了引导作用;商办船舶修造厂大多是从原来手工作坊基础上添置一二部车床发展起来的,而到80年代逐步发展到修理和制造缫丝车和轧花机。以上近代工业的创办,也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确立。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矛盾日趋激化,抵制外货,设厂自救的呼声遍及全国。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并且在1896~1898年和1905~1908年出现了两次投资工业的热潮。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新投资总额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于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唯初步发展时期的工业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才见露头,如创建于1889年的汉阳铁厂,几经改组,于1904年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组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但1913年仅生产生铁 9.7万吨、钢4.2万吨。 在民族工业稍见发展的时节,外资在华工业凭借特权有了更为迅速的增长。据统计,这一时期中,外国在华设立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工厂共达104家(其中以外国资本为主中外合办的有18家),资本额4952万元,为甲午战争前50年间投资总额的5倍以上。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与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激增速度相比较,本国工业仍处于劣势地位。
3、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914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主要参加者英、德、法等帝国主义国家转入战时经济,放松了对远东市场的追逐。中国民族工业遂获得一个发展时机,从1914~1919年,新开设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包括矿场)共379家,资本额8580万元,平均每年开设63家,新投资1430万元。据1920年的统计,新设工厂的单位资本额在10万至 100万元之间的约占当时工厂总数的36%,而1914年则只占11%,可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超过了大战前19年间所达到的水平。如果不是由于日本、美国利用欧洲列强无力东顾而乘虚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工业会有更大的增长。这一时期,日本加强了对华经济侵略。它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燃料,在上海、天津、汉口、青岛等地设立纺织厂。战前的 1913 年,日本在华纱锭为11.1万余锭,到1919年增加到32.2万余锭,增加几近2倍。在面粉业方面情况也相似。1916~1920年,日资面粉厂增设了4家,还有中日合办的5家,设厂地点自东北而扩及天津、青岛、济南等地。外国侵略的加剧,激起了1915年反对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群众抗议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些爱国运动也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普遍地遇到了外国势力争夺市场的压力。战时发展迅速的绵纺织业这时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方面,在相当多的中、小型棉纺织厂亏累搁浅的同时,若干大的民族资本纺织集团开始形成;而在另一方面,这些民族资本纺织集团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外国垄断资本的渗透和侵蚀,呈现了半殖民地中国工业活动中资本集中的复杂局面。值得指出的是,由民族危机引发的 1925 年的“五卅”运动和1928年“五三”抵货运动,也曾给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如纺织、面粉、卷烟等业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据估计,1920~1928年,新投入的工业资本在3亿元左右。中国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遇到了市场危机的威胁。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削弱了广大人民的消费能力;东北广大市场和资源被日本侵略者霸占;西方列强为了转嫁经济危机,跌价倾销进口商品;连同日本在华北的严重走私等等,造成国内市场购买力锐减,出现了物价下跌而销售迟滞的景象,迫使工厂停工减产。1933年,棉纱价格跌落之巨为10年来所未见,全国纱厂亏多盈少;同年,上海面粉价格狂落,存货堆积,使部分工厂停工。这种景况一直持续到1935年。1936年,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通货贬值的刺激,物价转升,市场购销情况有所改善,工业生产开始上升。可是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沿海、沿江战火波及地区,工业设施迅遭严重破坏。仅上海一地,据当时上海社会局调查:受损害的工厂约2000余家,损失总额在8亿元左右。中国民族工业遂因战争的破坏而中落。这一时期,除了东北地区已全部沦为殖民地经济以外,国民党统治区外国资本的力量也在迅速膨胀。1936年的统计表明:外国资本大体上已经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5%,钢产量的83%,机器采煤的66%,发电量的55%,在纺织工业中则占有纱锭数的46%和织布机数的55%。十分明显,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外国在华工业资本确立了垄断地位。
5、抗日战争以后的萎缩工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后,战区工厂内迁,连同大后方新设工厂,比较偏僻的西南地区逐渐成为民族资本工业的阵地,重庆成了后方工业中心。其他如四川的成都、万县、泸州、宜宾,云南的昆明,贵州的贵阳,广西的桂林、柳州,湖南的衡阳、祁阳、芷江、沅陵,陕西的西安、宝鸡,甘肃的兰州等城市都陆续发展成为后方的新工业区。就资本状况看,当时以四川和云南的私营工厂规模较大,而湖南、广西的工厂规模较小,总的说来都较战前为弱。但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错误政策,使一度兴起的后方工业,到1943年便陷于停工关厂的困难境地,其后几年中艰难竭蹶的情景更见严重。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在中国经济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官僚资本的形成和膨胀。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利用战时经济统制,借用“公营”名义,控制工业企业。1942年后方共有工厂3758家,官营工厂在数量上虽只占17.4%,但所拥资本额占总资本额69.5%,所拥动力设备占全部动力的42.2%,官营工厂平均每厂动力有100匹马力,而民营厂只有26.7匹马力。其后数年,官、私工厂在这些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及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没收日伪财产和德、意的法西斯投资。其中接收日伪工厂便有2411家,作价标卖的不过10%,其他绝大部分成为国民党政府的官营工业。1948年,官僚资本占有全国产业资本的80%,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电力的67%,石油和有色金属的100%,水泥的45%,纱锭的38%,织布机的60%,棉布的73%,棉纱的39%,毛织品的50%,食糖的65%,纸张的30%。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工业处于受压制和被排挤的地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官僚资本主义是一种腐朽的生产关系,它投靠帝国主义,严重地压制国内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原因:1官僚资本主义的阻挠 2美货的泛滥 3 内战的影响
6、新中国对民族工业的改造: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人民政府的没收官僚资本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世纪末以来,赣闽粤边区各县相继降生的近代工业绝大部分转变为国营企业。例如,1949年,瑞金县人民政府接管民国政府员工印刷所的设备开办瑞金新华印刷所,1956年,"昌明"、"福兴"私营印刷所并入,新华印刷所更名为江西瑞金印刷厂1950年,长汀县人民政府接管旧政府田赋处的碾米设备,筹建了县 近代机器办第一家国营工厂--第一碾米厂;兴宁县第一染织厂则是1951年由西庄、睦仁、霖兴、大同、福利、农业、勤信、合众、集泰等9家全县较大的私营布厂合营的,1955年被批准为公私合营,定名为"地方国营兴宁第一染织厂"。1924年创办的妙培炉铁厂,1950年为平远县人民政府接管,易名为妙培炉人民钢铁厂,后来发展成为平远县国营钢铁厂。1955年,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梅县共有海源、复兴卷烟厂、光明电灯公司等13家私营工厂先后参加了公私合营;1956年,增加到18家;1958年至"文革"初期,上述工厂全部转变为国营工厂;其中由海源烟厂、复兴烟厂合并的公私合营企业--梅县卷烟厂就是1960年过渡到地方国营企业的。于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赣闽粤边区各县建立的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中,清末民国以来边区降生的近代工业很快实现了所有权的转制,成为人民政府所有的经济实体和新中国公有经济的主体。这些公有制纯度高的工业经济,在后来的城乡分割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弱化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应有的影响力。在80年代中期以后,它成为三边地经济改革主要对象,并在实现转制转轨中逐步融入世纪末三边地区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历史进程中。对于这一部分工业企业,本书后面将不再另外给予更多的关注。

②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新起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1.都市圈(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由于一些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城市,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些城市互相融合,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其中,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水平较高、相对成熟;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海峡西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初具规模。都市圈(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
近年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显示出区域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间的整体竞争。都市圈的形成和都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主导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而在都市圈或城市群内部则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组织和分工协作关系,地域分工协作网络正在形成和发挥作用。
2.城市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交通设施日趋完善,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绿色环保的城市生活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构建城市快速路网,是大多数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在城市新区,加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成为建设的重点;加快市政、公用、能源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更是多数城市共同关注的中心议题。
由于各城市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改善的力度,增强了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为吸引更多优质外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新签外资项目(合同)数30024个,项目(合同)金额13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30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1.3倍、1.7倍和1.5倍。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城市化发展的成就。
3.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初具规模,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与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同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我们要缩小的是“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从指导思想上规定了城市发展的目标导向,就是加强城市的社会功能,优化城市的发展环境。
我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较多地关注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而“十一五”之后,则转到注重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城市政府把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基本职能突出出来,期望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公共财政工具,实现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中央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广大乡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4.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密切相关。国际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由过去转移加工制造业,到现在转移公司总部、市场营销机构、营运中心等整个产业链,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产业转移也会加快。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主要的省会城市成为公司总部、产品研发中心、市场营销中心,中小城市作为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趋势日益明显。
这种城市之间的分工,从地区的协调发展上显现出来。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高端劳动力、研发和公司总部等则表现出进一步聚集的趋势,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进一步加强。
二、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城市是发展工业的最好的载体。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促进。上面关于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无疑是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分不开的。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在一个转折点,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评估,将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
1.关于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争论
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是大家的共识。实践表明,城市化的快速进展,解决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问题。
在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探讨始终是中心话题。Davis和Golden(1954),Graves和Sexton(1979),WDR(2000)通过收集并分析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观测值,得出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世界各国城市化轨迹是一条被拉长的S型曲线,先是缓慢发展然后有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最后趋于平缓。
Davis和Henderson(2003)指出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支持“S型”关系。由于各个国家在统计口径、经济结构等各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演进不会完全遵循统一的发展模式,以某些观察值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模拟不一定客观。
对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的争论是全球学术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大多数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相比其他国家类似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滞后。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起步晚,基础差,但是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一直在缩小和其他国家城市化的差距,例如 Ebanks和Cheng(1990),Chan9和Brada(2006)。2000年以后,国内涌现出一批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阶段之间是协调发展的关系,例如安虎森和陈明(2005),陈明星、陆大道和查良松(2009)。邓宇鹏认为中国存在着“隐性超城市化”,认为应当将在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再乘以平均每个劳动力需要分摊的人口1.75,作为隐性的城市人口,从而计算出1997年我国的隐性城市化率为30.4%,再加上政府统计的城市化率29.92%,实际城市化率为60.32%,这样,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就处于超城市化状态。
我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和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建国到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受传统体制的约束,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分离,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的关系正在逐步得到确立。本文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总结世界各国和人口规模大国的城市化规律和经验,作为衡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客观标准,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2.计量研究方法
(1)指标选取
城市化率是城市化进程的代表性指标,普遍接受的衡量方法是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不同的国家对城市区域有不同的定义,因而世界各国城市化率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虽然联合国提议各国统一将2万人口聚居地定为设市标准,但是联合国人口司也认为出现多样化的定义是可取的(United Nations,2002)。因此我们在对比各国城市化率时要考虑不同国家对城市人口的差别化标准。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进程,有许多潜在的解释变量影响城市化进程,除了人均收入以外,结构和非经济因素也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Henderson,2003。但是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既能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也是广义上的工业化程度的标志。同时我们选取工业总产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作为工业化水平的直接衡量标准,这两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最能衡量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2)数据处理
为保证收集的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我们利用世界发展指数在线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 dicators,缩写为WDI),收集整理1980—2007年完整时间序列数据的国家和地区,不包含中国的160个国家28年城市化水平数据、人均GDP数据和工业总产值占当年GDP的比值,其中人均GDP数据采用2000年美元不变价处理。
中国的数据同样来自WDI,一方面是为了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率口径尽量一致,另一方面是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国家统计局对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在不断调整,不同年份的城市化率口径不一致可比性不强,因此统一用WDI的数据更具备说服力。
(3)分析方法
为了使我们对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评价更有说服力,在分析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同时,我们给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提供不同层面的参考标准,我们设计了三类共五个估计方程。①世界总体估计方程,在1980年-2007年间的世界发展指标中选出不包括中国的共160个有数据国家,考虑部分国家在某些年份数据缺失,我们保留了4014个观测值;②四类收入水平国家的估计方程,根据世界发展指标中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划分,我们将这160个国家分为高收入国家水平、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中低收入国家水平和低收入国家水平。同样在1980—2007年间的世界发展指标中选出,其中高收入国家39个,考虑部分国家在某些年份数据缺失,共保留了998个观测值,中高收入国家34个,共843个观测值,中低收入国家45个,共1124个观测值,低收入国家42个,共1049个观测值;③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联估计方程,数据同样是从1980—2007年间的世界发展指标中选出,共28个观测值。其中世界总体估计方程和四类收入水平国家的估计方程用固定效应模型,中国的估计方程由于所有指标都有明显的时间趋势,通过一阶差分后各变量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均为平稳,我们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可以得到标准化协整方程。所有回归结果见表1。
3.国内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比较
从表1的五种不同类型国家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回归结果来看,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世界的工业化发展整体是推进城市化水平的进程,其中世界的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013个百分点,人均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148个百分点。但是世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同时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在抽取的样本国家中,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数量又略占优势,就造成了世界的工业化对城市化存在不显着的正相关。
第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水平呈现反方向的推动作用,其中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下降0.019个百分点,人均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092个百分点,中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下降0.065个百分点,人均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215个百分点。对于以上回归结果的解释是,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推进到了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主导产业从第二产业替代为第三产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所以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水平呈现负相关性。
第三,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其中中低收入国家的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073个百分点,人均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222个百分点。低收入国家的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054个百分点,人均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05个百分点。欠发达国家大多数处在工业化发展初期或者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大多数国家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
4.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结论
现在我们对1980—2007年与国际样本相对应的中国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定其是否单整。表2的上半部分是对各变量的原序列不差分的单位根检验,可以看到除了LNGDPPC时间序列平稳外,LNURBAN和LNIND时间序列由于检验T值比显着性水平为10%的临界值都大,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这样我们无法进行OLS回归,会导致OLS伪回归。表2的下半部分是我们对变量LNURBAN和LNIND做一阶差分平稳性检验,从检验结果看,所有序列都是平稳的,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变量LNURBAN和 LNIND均为一阶单整I(1)。
基于前面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对以上多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由于考察的变量多于2个,所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通过对模型选择的联合检验并考虑到变量均存在趋势性,所以确定序列有线性趋势且协整方程有截距项的模型为最合适的协整检验模型。我们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可以得到标准化协整方程(1)。
对照上述五个估计方程得出的参考标准,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方程与中高收入水平国家的回归方程最为接近,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率呈现负相关。这并不是表明我国也处在工业化后期或是后工业化阶段,而是反映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在不断增加。由于选取的工业化指标是工业增加值占当年 GDP的比重,也可以理解为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近年来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贡献率在45%左右徘徊,而城市化率则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长。在其他国家的各项系数对比中,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率的关系富有弹性,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水平的变动也是富有弹性。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正在得到纠正。
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新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相适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1.城市人口集聚和城市规模普遍大型化的问题
城市人口的大量集聚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当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的时候,先把人口聚集起来是大多数城市的选择。我国平均的城市人口2007年是1990年的1.7倍。
当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逐步消失、制造业企业开始向中小城市转移的背景下,我们是否还要继续追求城市平均规模的大型化,就成为一个疑问。
2.城市产业集聚及其路径选择问题
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推动相关产业和市场的建立,降低企业的生产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率。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合作的密度、细度、频度,只有在城市才能实现。城市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环境基础,城市的发展通常会形成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城市,其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水平较高。
当企业按照产业链条布局成为趋势之后,以发展总部经济为主的中心城市和以布局生产车间为主的外围城市的区分就十分明显。第三产业本质上是消费产业,是人类聚居模式改变后带来的。第二、三产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的高度分工与合作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工。
对于一个城市,是选择做办公室,还是生产车间?选择哪种类型的产业集聚,是摆在各类城市面前的一个艰难抉择。
3.城乡发展的土地占用与失地农民问题
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历程看,城市化是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发生的,从二元社会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化和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职业、身份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农民转变为居民,从乡村生活转为城镇生活。城市化实质上是人口和土地同步城市化的过程。
然而,城市的刺激内需被狭义地理解为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乱占耕地现象的抬头。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空间失控现象严重,突出表现为城市蔓延式的扩张,大量占用耕地,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中央严控18亿亩土地红线的政策使这种趋势被遏制,但目前又面临新的威胁。200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是22439平方公里,2006年达到33659.8平方公里,城市面积扩张的速度平均每年增长8.3%;相比之下,2000年我国城镇总人口为45906万人,2006年增加到57706万,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4.3%,建成区面积增速与城镇人口增速之比为1.93:1。这种城市面积扩张致使大约4000至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从而出现了就业、保障、征地补偿等社会问题。
4.城乡人口流动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规模逐年增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0%,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大规模跨区域的人口流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经济现象。
随着大规模人口的跨区域流动,农民工在为城市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却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就业不稳定,收入水平低,生活状况差,社会保障滞后。农民工虽然生活就业在城镇,与当地人一样为城镇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却只能成为漂泊在城镇的边缘群体,城镇没有完全接纳农民工,农民工远没有真正融入城镇。
上述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理清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
第一,城市定位不准确,对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的认识出现偏差。
城市的定位包括等级定位和功能定位两个方面。等级定位是指城市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定位是指城市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功能分工,这是避免产业(部门)相同构成重复建设的关键。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的发展定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例如,有很多小城镇要求形成中等规模的城市,中等城市规划要做成大城市或者是特大城市,多个城市要求建成国际大都市。
归纳起来,一是城市功能定位求高求大,很多城市没有依据本地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形势进行科学的等级定位和功能定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地方政府追求做大区域的增长极,片面强调城市首位度。城市首位度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首位度是一个中性词,尚没有理论研究表明首位度越高越好。
第二,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城乡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农村的资源几乎没有成本地流向城市。
近年来,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许多成就,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使城乡二元结构得以制度化,在强有力的国家制度约束下,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日渐拉大。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导致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城乡失调最直接的原因,是城乡关系失调的制度基础。鉴于在城市中取得的较高工资报酬和较好的生活条件的预期,许多农村居民开始移居到城市。农村社会分裂的推力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引力,是城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由于传统的户籍制度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外来务工人员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的工作和生活圈,即安居乐业,导致已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出现大规模的回流现象。因此,城市化的过程,难以有效地转变为吸纳农村人口的过程和覆盖城乡的人口结构转变过程,
第三,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征地与供地之间具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就土地制度因素而言,一般认为我国城市大规模圈地的动力源自征地制度与供地制度之间巨大的利润空间,导致地方政府热衷于利用征地制度中的缺陷“以地生财”。征地制度的缺陷包括:征地范围过大,许多土地被征用的目的是商业开发而非公共利益;征地补偿过低,征地按原土地用途进行补偿,这种测算方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没有体现土地潜在的收益和利用价值,没有考虑到土地对农民承担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更没有体现出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不落实;征地程序不规范等。征地费使本应由农民分享的部分农地城市化溢价收益受到侵占,甚至使地租水平低于正常农村经济的要求。征地制度创造的巨大寻租空间,诱导开发商及政府行为扭曲,人为加大土地市场的投机性,开发区“开而不发”、工业园“圈而不建”的现象极为普遍。由于利益驱动的结果,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把土地看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地生财,热衷于经营土地、经营城市。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新思路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看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综合实力加强,城市化作为21世纪中国实现和平崛起、迈向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战略,目前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适应的阶段到来,也到了城市化进程战略思路的转变时期。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的进程,笔者提出三点新思路:
1.摆脱城市发展仅仅为工业提供载体的思路
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发展也必然受到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构建和谐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的问题的逐步解决,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本身去确定发展的目标,赋予我国城市化以新的内涵,构建一个全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健康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进程中,我们需要把握各个阶段城市化发展的程度,了解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的状态,调整城市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朝着良性城市化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建设宜居城市的问题。
2.从强调做大城市转变到力求做强城市
准确理解衡量城市发展的各种指标,从城市综合发展的大局去进行城市的定位。如前所述,城市首位度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率同样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不能只从城市人口这个指标去衡量。要关注各项约束条件的情况,防止虚假城市化。城市化速度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快,就业岗位多,城市化速度可加快些;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城市空间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设施的完善,而是需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成果,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社会治安稳定有序。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时不仅是调控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合型过程,涉及经济、社会和制度的方方面面,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保障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实现城镇化率的明显提高到城镇化质量显着优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3.从城市独立发展的路径转变为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维
城市是区域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要依据区域规划,从整体考虑,发挥各大城市的优势,挖掘潜能,打破行政束缚,放眼于大市场,实现区域经济规模化、集团化、建立区域共同市场。要克服城市狭隘理解区域竞争,搞区域分割,互不妥协,自成体系,导致小而全和功能趋同。
以区域为载体,以交通为纽带,以经济分工与协作为基础,组成城市群,充分发挥城市组团发展的优势作用。城市群内部结合现有各城市的现有实力和发展潜力,对城市群实行职能分工定位,达到充分发挥紧邻城市优势互补的功能,实现结对成群,融合发展,带动城市群区域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③ 中国工业实力在全球排名

中国工业规模占据全球约30%的市场份额,这一数字超过了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之和,确立了其作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地位。同时,中国也正逐渐成为未来的世界工厂。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约17%,日本约7%,德国约6%。
关于中国工业水平,尽管在国际排名中中国尚未进入前十,但实际上,在某些领域,中国的技术实力是被隐藏的。我认为,中国政府可能出于某种战略考虑,故意隐藏了这些技术。预计在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大量突破。因此,我们暂且依据国际排名,并以外国媒体的评价来分析。据某周刊报道,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与领先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表明中国在高制造业和科技产业方面仍有待提升。
尽管如此,中国目前仍被视为工业大国。但要成为工业强国,中国还需在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上取得更大进步。
在全球工业强国的排名中,美国、德国和日本长期占据前三的位置。美国,作为全球领先的超级工业强国,掌控着全球科技发展的主导权,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其他国家能够超越美国。美国的工业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控制着全球过半的航空、医疗、飞机、汽车、军工、化工、生物、计算机等领域。知名企业包括通用、波音、英特尔和苹果等。
日本,工业技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自二战时期起,日本便已具备大规模建造航空母舰的工业能力。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日本的工业制造技术已达到令人瞩目的水平。如果没有美国的限制,日本的工业实力可能还会更加强大。日本的工业以高精度车床、汽车、精密仪器、特殊钢材、造船等为主,代表性企业有三菱、松下、雅马哈、索尼等。
德国,与日本一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强国。德国的机械制造代表了全球最精密的工艺水平。虽然有些产品如大众汽车可能质量下滑,但德国的整体工业实力仍然非常强大。德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高端机床、电子、化学等领域,代表性公司有西门子、大众、巴斯夫、奔驰等。
此外,高端工业强国还包括韩国、瑞典、法国和英国。这四个国家的工业实力虽然强大,但与美日德相比,仍有一段距离。英国和法国作为欧洲的老牌工业国家,是最早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二战后工业发展最快的后起之秀。目前,韩国在汽车制造、半导体材料和高端电子制造等领域均位于世界前列,代表性企业有三星集团、现代、LG等。

④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三个重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三个重要特征:
1、中国的工业化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中国的人口超过了所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和。
2、中国的工业化是一个长期、快速推进的工业化,世界上还很少有国家能够长期保持如此高的工业化速度。
3、 中国的工业化是一个低成本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找到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产品。
补充:
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是后发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发展战略,各有不同的优缺点。由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我国实施中产生了许多弊端,以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运用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获得成功的示范作用,我国逐渐地从进口替代转向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一直是比较低,我国环境污染是低付费的,我国依靠引进为主的技术进步也是低成本的,我们人民币币值是低估的,这构成了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也是我国可以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中中国工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包头工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浏览:44
湖南工业液压油哪个好 浏览:51
现代汽车维修公司有哪些 浏览:959
奥迪a6套件有哪些 浏览:772
宝马525发动机机油尺在哪里 浏览:941
奔驰wis怎么查看资料 浏览:298
汽车座垫清洗多少钱 浏览:159
汽车a键是什么意思 浏览:386
安化到湖南有哪些汽车 浏览:985
宝马五系算什么价格的车 浏览:84
如何评价中中国工业 浏览:883
奔驰汽车排油塞哪里换 浏览:419
一汽奔驰f1多少钱 浏览:233
停靠在八楼二路汽车在哪里 浏览:47
宝马3系0w30和0w40哪个好 浏览:264
汽车东站到余姚西站怎么坐车 浏览:935
宝马三系玻璃水可以用多久 浏览:951
汽车站干什么挣钱 浏览:855
奥迪rs3四驱怎么样 浏览:791
汽车侧滑什么意思 浏览: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