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桃浦新村的历史
桃浦新村(Taopu Xincun) 在普陀区境西北部,武威西路两侧。以在桃浦工业区范围内得名。1958年建。占地11公顷。居民9000人。有中小学、文化馆。武威路侧有商店。
② 上海普陀区范围内有哪些工业园区
在桃浦镇有一个工业园区,中以工业园,还有一个智创园,还在建设当中,如果你是要找工作的话可以去这个地方看看,在祁连山路地铁站旁边。
③ 桃浦什么意思
桃浦一般指桃浦镇。
桃浦镇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北部,总面积18.83平方千米,有7个村民委员会和40个居民委员会,全镇总人口19.48万,其中户籍人口8.8万。
桃浦镇面积18.83平方公里。桃浦镇行政建制始于1961年成立的桃浦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名桃浦乡;1992年9月28日,由嘉定县的桃浦乡划归普陀区;1994年3月18日撤乡建镇,成为上海城区的一个镇。
经济说明
作为上海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板块,桃浦今后的战略方向被设定为“上海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中心城区的新地标、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桃浦人民正张开双臂,敞开胸怀,以新的姿态,舒适的环境,贴心的服务,欢迎海内外的朋友客商前来观光、考察、投资。
向着于2022年建成一座融创新、人文、生态于一体的“桃浦智创城”的目标奋进,按照前不久市委书记韩正调研桃浦地区转型升级进展时所强调的那样,实现“桃浦是上海未来的亮点”。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桃浦
④ 上海桃浦化工厂的创始人是谁
上海桃浦化工厂是由多个化工厂公私合营合并而成
合并中的化工厂,规模最大的为上海标准化工厂,标准化工厂的创始人叫杨瑞芝。
⑤ 普陀区有工业圆吗
普陀区有工业园区的,比如桃浦镇有一个工业园区,真南路2548号的上海都市型工业示范区等。
⑥ 上海各区特色,请详细,谢谢
黄浦区--南京东路、外滩、豫园,以商业着名。
卢湾区--有很多名人故居,文化氛围较浓,以前法国租界,淮海路在其境内。上海时尚女性喜欢逛淮海路。
静安区--南京西路梅陇镇、中信泰富、华亭伊斯丹金三角,上海有一商业地标。
徐汇区--徐家汇商圈,上海西南重要商圈。
长宁区--虹桥机场、动物园所在地,还有古北小区是上海着名的高档住宅区。
普陀区--桃浦工业区,现在倡导的真如城市副中心亦在其境内。
闸北区--上海火车站所在地,小商小贩较多,彭浦地区是上海最大的工人新村。今年来搞的大宁商圈不错的。
虹口区--以四川北路的商业,鲁迅公园周边的名人旅游,虹口体育场的体育活动出名,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也在虹口区。
杨浦区--以五角场商圈、复旦大学出名。
宝山区--宝钢。
嘉定区--安亭汽车城、F1赛道、马陆葡萄。
闵行区--莘庄的大型住宅区,上海第一村旗忠村,浦江镇是世博动迁基地。
青浦区--淀山湖、朱家角的旅游业、徐泾的房地产业。
松江区--上海之根,松江大学城、车墩影视基地。
金山区--上海石化。
奉贤区--海湾镇旅游渡假区,碧海金沙海滩旅游。
南汇区(以并入浦东新区)--临港新城。
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金融业发达,世博会的主会场。
崇明县--未开发的绿色田园,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长江隧桥在建,不久崇明交通将会得到很大改观。
⑦ 什么是中国的第三代城市
中国第三代城市的建设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大城市的发展多呈现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第一代新城(企业新城)阶段,主要建于1950-1980年代。以行政性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城市”发展模式,企业自给自足,封闭式发展是这代城市最主要特征,最典型的如大庆市、鞍山市、攀枝花市,新城如钢铁城、纺织城、军工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个大型项目为代表的新兴城区)等。
在计划经济时代,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工业体系建立和区域经济平衡,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建设不同主导产业集聚区。如上海市东北的吴淞区(以钢铁为主导产业);西南的闵行区(以机电装备业为主导产业;西北的桃浦工业区(以化工为主导产业);北部的嘉定区(以科研为主导产业)。这些新城区以工业企业为单位,大而全,小而全,自己建设宿舍、医院、学校、托儿所、剧场、公园等。随着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增加,生产区、生活区的逐渐扩大而形成新城。这类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的后果是水体污染、垃圾围城、地质灾害等。
第二代新城主要建于1980-2010年代。这一代新城是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发展模式,其最典型的形态为全国的开发区。产业包括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等。比如高新区、港口新城、物流新城、旅游新城等。
中国在这个阶段加大了开发的步伐,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昨天地位,全国各地开始建立国际级、省级、市级甚至区、县、村、镇的开发区。
由于管理体制和政府考虑指标的原因,开发区的建设更多的只关心的是招商引资、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GDP的增长,不关心城市的形态和功能。也就是说不是按照一个产业新城建设的,而是按照一个制造车间群建设的。
这两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重产业化轻城市化,最典型的就是开发区,产业化和城市化不同步,白天人丁兴旺,晚上人烟稀少,不适于人居的环境,在产业升级换代时,面临着缺少吸引关注生活幸福指数的人群的困境。
其次是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进行粗暴的开发和掠夺式的开发,“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益)发展模式,使得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城市已濒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边缘。
而所谓第三新城,指的是从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整体协调的发展,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完整有序的城市社会和功能结构、产业、居住、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城市体系,两个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产业与人居的和谐)是其根本机构。
第三代新城是从“企业新城”“产业新城”走到“和谐新城”,是从以“经济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的根本转变,是以生态重建先行,以人为本作出发点和归宿,为人们提供最佳居住环境和创业环境的绿色城市,兼顾生态和效益,一个能够自我循环和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城。
它走的是生态治理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道路,通过生态治理提升区域价值,通过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价值,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双收获,形成可持续的生态建设机制。
第三代新城的形态模型拟是:
一个“核心”,两个“环节”,若干“功能板块”和以绿化系统为载体的“生物廊道”。
“核心”是金融商务区,是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域,对整个区域内的其他产业都具有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
“两环”是:生态环境优美,文体娱乐产业带(内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外环),形成宜居和谐的空间环境机构。
“功能板块”:总部经济板块、现代商贸板块、
新兴产业板块、生态宜居板块、
教育、医疗、保健板块。
“廊道”:核心、两环、板块之间以网络式的绿地系统相连接和过度,通过绿地系统形成地表水的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绿地系统既是城市后代回归自然的载体,又是自然界各种生物迁徒和栖息的载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样的城市形态可以称之为“绿色城市”—“和谐城市”,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的第三代新城。
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除了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失误要在第二个三十年来加以解决外,在城市化进程中“三农”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和试点,所以在第三代新城的建设中,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重大的新课题。在当今世界英国城乡一体化解决得比较好,但由于中国的国情和英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照搬英国的经验来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作艰苦的探索。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已初见端倪,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良种化、精细化和有机栽培是实现高效农业的技术依托;农产品的深加工是产业升级的正确途径,第三代新城的建设中,围绕农业和农产品来形成新兴产业的同时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分流,不失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种有益实践。
⑧ 介绍下上海普陀区
我从出生到今天住在普陀区也20年了
概况
普陀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中心区西北城郊结合部,东与闸北交界,西与嘉定区接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毗邻,北与宝山区相连。区域面积 55.25平方公里。区机关大院(大渡河路1668号)南北紧靠沪宁高速公路和铁路上海西站,东距铁路上海站4.7公里,西南距虹桥机场8.4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公里。
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沪宁、沪杭2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区境北部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分别从区西北部与西部进入境内。内外环线及轨道3号线横穿区境。
(一)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快速增长。2005年实现增加值7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6亿元,比上年下降39.50%;第二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5.15%;第三产业增加值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64.9%。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财政收入完成78.80亿元(含委托征管企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0.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02亿元,增长21.61%。财政收入中完成工商税收3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4%。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4.70亿元,增长36.70%;科教文卫事业支出7.79亿元,增长17.31%。
(二)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2005年共审批投资项目13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36亿元,同比增长28.46%,增幅比上年回落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88%。其中,工业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70.86%。
(三) 农业
区域内农业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年末向外租购土地3878亩。2005年农副业总收入375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32万元,畜牧业产值2821万元。
全年牛奶产量2464吨,禽蛋总产量270 吨,生猪出栏数27135头,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12900头。年末农业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98千瓦。
(四) 工业
都市型工业在调整中发展,全区工业企业生产继续稳步推进。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9.26%;完成工业总产值14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44.15亿元,比上年增长9.42%,工业产销率达到99.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 8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2%;全区重工业完成销售产值64.80亿元,轻工业完成销售产值79.36亿元。标准厂房建设继续推进,全年新建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92万平方米。
桃浦工业区整体改造、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造控详规划已获批准,通过市区联手,成立了“桃浦工业区调整与发展推进办(管委会)”,积极推进轻工下放企业中的印刷包装业向桃浦工业区集聚,上海市包装印刷业公共服务平台加紧建设。工业区的“腾笼换鸟”工作有序推进。
(五) 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建筑企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8亿元,全年完成施工产值8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7 %,施工面积846.55万平方米。全区年末登记注册的建筑业企业194家。
(六) 金融业
金融企业服务功能不断加强,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稳中有降。年末九家主要商业银行各项存款747.5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9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8%。因宏观调控,年末各项贷款330.96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2.99%,其中个人住房担保贷款60.52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5.45%。
(七)商业
区域商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生活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大渡河路久良财富广场建成营业,梅川路欧亚休闲街入选上海市十大休闲街区,建成标准化菜场7个。上海国际摩尔城项目土地成功出让。传统市场调整步伐加快,新长征建材装饰市场调整转型。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6.17亿元,实现商业税收 14.09亿元,完成商业销售营业额276.51亿元,实现商业利润10.38亿元。区域商业设施布点不断优化,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9.73亿元,穿的商品零售额3.98亿元,用的商品零售额67.30亿元,烧的商品零售额19.61亿元。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商业业态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年内全区连锁商业网点达到761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116家,便利店263家。
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全区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4家,其中消费品市场75家,生产资料市场18家,生产要素市场1家;年内注销市场1家。全年市场成交总额85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17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7%;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68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八) 房地产业
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房地产开发结构优化。商务、商业、宾馆等项目投资比重逐步提高,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8.53亿元,比上年增加31.52%,增幅比上年回落26.81个百分点。商品房预售面积124万平方米,预售金额117.35亿元;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18.97万平方米;存量房成交面积133万平方米,金额111.89亿元。年末在区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05家。
(九) 旅游业
2005年区旅游行业健全了旅游管理体制,加强了旅游资源整合;以旅游项目为支撑,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以旅游节庆为向导,繁荣旅游要素市场。在确保安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努力开拓业务,全区旅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2910万元。接待888万人次。其中,旅游饭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970万元,接待118万人次;旅行社实现营业收入32323万元,组团51万人次,接待37万人次;景点门票收入6684万元,接待682万人次。主要住宿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599万元,接待住宿人次144.73万人次,其中境外20.34万人次。积极推进星级宾馆评定工作,年末区内星级宾馆累计达23家,星级宾馆平均出租率达到65.23%。
(十) 服务业
坚持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强化产业导向,实施政策聚焦,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了《普陀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06- 2008)》,确立了长风生态商务区作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地位。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长风生态商务区累计收购储备土地140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招标挂牌出让5块,共计55.8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2号、4A、4B地块首批商务楼宇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真北组团商贸群中绿洲湖畔商务港地下结构封顶,兴力达国际博交中心完成商业主体结构,农工商总部二期东块进入7层施工。长寿综合服务带中圣天地大厦等5幢商务楼交付使用,财富时代大厦等4幢商务楼开始预售。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加紧推进,顺利完成规划方案的国际征集。目前,全区在建商办楼建筑面积达93.42万平方米。
(十一)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发展初见成效。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本区部分)各大物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现。园区全年引进物流企业和项目90个,总投资1.49亿元。农工商配送中心、普洛斯物流、太极医药物流等在建、续建项目进展顺利。顺捷物流、利丰物流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物流保税中心申办工作抓紧推进,物流业税收增长较快,康诚仓储、乐购物流等企业的纳税额同比翻了一番多,物流产业对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2005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12%。全区运输车辆6073辆,运输车辆总吨位37万吨。区属仓储企业总仓储营业面积为
138.69万平方米。
【住宅建设】城区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住宅建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年住宅施工面积582.41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39.81万平方米;住宅竣工面积165.96万平方米,完成公建配套施工面积61.59万平方米,公建配套竣工面积11.51万平方米。创建“四高”优秀小区5个,实施菜单式全装修试点住宅1974套。
旧区改造努力攻坚。完成居民动迁3518户,拆除旧里和农村老宅基25.6万平方米。全力推进建民村、九间头等重点改造地块的动迁工作,完成8个基地的动迁扫尾。加快建设和筹集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建成和筹集配套商品房面积共32.90万平方米。完成“平改坡”22.3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整治 115.10万平方米。
【市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积极配合做好中环线等市重大市政设施建设,全面开展轨道交通7号线、11号线前期工作,部分站点建设已启动。岚皋南块和金迎排水系统建成使用。继续推进区内道路网络建设。认真开展道路排堵保畅工作。市政道路整修(含新铺设路面)63000多平方米,翻修彩道板54550平方米,新增加道路面积4.22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治理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全面落实市、区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公共绿地41公顷,实施武宁绿地、建民绿地、苏州河沿岸绿地等一批公共大型绿地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市容环境示范、规范和达标区域创建工作,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加强区域河道综合整治,完成9条河道基本消除黑臭任务。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桃浦工业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城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城区综合执法管理成效明显。拆除违法建筑 10.78万平方米。全区环境网格噪声达到功能区标准。
全区工业锅炉数为56台,窖炉6座,全年耗煤量13.49万吨。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1867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排放废气总量为 303582万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51%;烟尘排放量44.58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5.18%。全年区域内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7 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值0.080毫克/立方米,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平均值为0.105毫克/立方米,比上年降低7.9%。建成生活垃圾压缩收集站9 座,新建公共厕所2 座,完成改建公厕21 座,全区生活类垃圾收集率达到70%以上,焚烧区域分类收集率达到100%。环卫设施调整及改造156件、清除暴露垃圾2030吨。
结合本区市容环境现状,年内把“三个创建”工作作为创建市级文明城区重要抓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类区域”创建见成效,创建了长征镇、曹杨新村街道、宜川路街道、真如镇等行政辖区内的市容环境规范区域,总面积达13.5平方公里,市容景观道路工程全面推进。年内新建、改建防汛墙2871米,疏浚土方 8600万平方米。
普陀区下辖6个街道、3个镇,共211个居委会和8个村委会:
街道办事处:长寿路街道、曹杨新村街道、长风新村街道、宜川路街道、甘泉路街道、石泉路街道
镇:真如镇、长征镇、桃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