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发展是指什么

工业发展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17 04:07:11

1. 工业发展阶段该如何划分

小资料
什么是工业化?简单说,工业化就是用机器体系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社会经济在工业化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生产手段的彻底改造。

按照现在比较通行的理论观点,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依据主要有总量指标和结构性指标两大类。

总量指标包括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和人均水平两方面。按照发展经济学中与我国现时水平相关的划分标准,工业化阶段可以分为人均国民收入280~560美元、560~1120美元、1120~2100美元三个阶段。

依据结构性指标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

按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程度划分,其基本依据是产业结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工业比重不断增大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的一般趋势。

按消费结构划分,其主要依据是在生活水平提高过程中生活必需品所占比重会不断降低,典型指标是所谓“恩格尔系数”。我国消费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吃、穿、用消费比重仍较大,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明显,但所消费的生活必需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以生产领域的结构变动特点,特别是支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划分,这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对经济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划分方法。按照一般规律,国民经济在工业化早期经过或长或短的轻工业振兴阶段后,将进入主要依靠重工业支持增长的过程。这是因为工业化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用机器取代手工劳动,是生产手段的彻底改造,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标应当是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这一阶段又可以区分为主要依靠钢铁、化工等原材料产业支持增长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和随产业结构不断重心后移,产品附加价值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制造业支持增长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支持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但其产品结构会发生由生产资料为主向消费资料为主的转变,其中汽车是其代表性产品。在经济发展脱离工业化过程之后,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力量。依此特征,也有学者将工业化阶段归结为“中间产品”比重提高的阶段,认为工业化以前最终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有绝对比重;而社会产品结构再次向最终产品比重提高回归是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的标志。

2. 宸ヤ笟鏄鎸囦粈涔埚憿锛

銆銆宸ヤ笟鏄鎸囧瑰师𨱒愭枡杩涜屽姞宸ュ拰鍒堕犵殑缁忔祹娲诲姩銆傚湪鐜颁唬绀句细涓锛屽伐涓氭槸鎺ㄥ姩缁忔祹蹇阃熷彂灞旷殑閲嶈佸姏閲忋傚伐涓氢竴鑸鍒嗕负閲嶅伐涓氩拰杞诲伐涓氢袱涓閮ㄥ垎銆傞吨宸ヤ笟鍖呮嫭阍㈤搧銆佺煶鍖栥佺数锷涚瓑棰嗗烟锛岃交宸ヤ笟鍒椤寘𨰾绾虹粐銆侀熷搧銆佸寲濡嗗搧绛夐嗗烟銆
銆銆宸ヤ笟镄勫彂灞曞圭粡娴庡彂灞曡捣镌涓捐冻杞婚吨镄勪綔鐢ㄣ傚伐涓氱敓浜у甫锷ㄤ简鐗╄川璧勬湰镄勫为暱锛屾彁楂树简绀句细鐢熶骇锷涙按骞炽傚湪鐜颁唬绀句细涓锛屽伐涓氩崰鎹浜嗙粡娴庣殑閲嶈佷綅缃锛屽畠淇冭繘浜嗗煄甯傚寲鍜屽伐涓氩寲镄勫彂灞曪纴涓轰汉浠鎻愪緵浜嗘洿澶氱殑灏变笟链轰细鍜岀墿璐ㄨ储瀵屻
銆銆灏界″伐涓氱殑鍙戝𪾢瀵圭ぞ浼氱粡娴庡彂灞曡捣镌閲嶈佷綔鐢锛屼絾涔熷瓨鍦ㄧ潃涓浜涜礋闱㈤梾棰樸傚伐涓氱敓浜т细鎺掓斁姹℃煋鐗╋纴瀵圭幆澧冮犳垚鍗卞炽傝繃搴︾殑宸ヤ笟鍖栦篃浼氩艰嚧璧勬簮镄勬氮璐归梾棰桡纴瀵圭敓镐佺幆澧冮犳垚镰村潖銆傚洜姝わ纴鍦ㄥ伐涓氩彂灞旷殑钖屾椂锛屼篃闇瑕佹敞閲岖幆澧冧缭鎶ゅ拰鍙鎸佺画鍙戝𪾢闂棰樼殑鎺㈢储銆

3. 什么程度才是实现工业化呢

农业越来越少,机械化越来越普及,这也就叫基本实现工业化!

4. 工业化的意思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着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主要经济指标有四项: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四是城市化率,即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以上。
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往往是轻纺工业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到第二阶段进入重化工业化,重工业和石化化学工业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反映重化工业化过程的指标是霍夫曼系数。
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也有密切关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往往经历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两个阶段,但忽视出口替代的单纯追求进口替代大多会失败,而先实行出口替代,完成资本积累后再进行进口替代则大多会成功,其中亚洲四小龙是典型代表。
从产业组织形式看,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深入,产业链、产业集群等新生事物也创造出来,不断提高了工业产业的组织程度和运行效率。
现在我国还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第三,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最初只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种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容量的需求。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为此花费约100年时间。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工业生产的空间活动范围在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较明显的趋向性。初期时,工业生产活动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点状分布),随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呈线或带状向外扩散。最终达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的均衡分布状态。工业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工业化不仅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工业化带来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组织的民主,工人阶级的纪律,工会的强大政治影响力;同时,工业化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率为大批就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使得工业社会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

5. 什么是工业发展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寒夜

6. 工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工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工业产业结构是专业术语,是指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第一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的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历程来看,一般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第二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第三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

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

加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

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地区,产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体转向重化工工业迅速增长,工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地区产业布局的主要内容是重化工工业的布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城市体系布局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塑造。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

7. 工业化是什么意思

工业化是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着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

(7)工业发展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最早的工业化思想可以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近代工业思想,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端。虽然辛亥革命后中国也逐步形成了一些现代工业的基础,但几经战争破坏。

到1949年几乎没有留给新中国多少经济遗产,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甚至落后于同期的印度。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工业化进程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启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这一进程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历史时期,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8. 工业化是什么意思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着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

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最初只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种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容量的需求。

(8)工业发展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工业化的特点:

1、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3、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业化

阅读全文

与工业发展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洲哪里有做汽车美容 浏览:212
南宁汽车喷漆哪里便宜 浏览:625
奥迪a4的机油出口在哪里 浏览:645
日本汽车如何收音 浏览:719
奥迪碰撞事故怎么赔 浏览:25
宝马用什么牌子的车灯 浏览:519
汽车盖霉菌如何去除 浏览:976
汽车贸易多少钱 浏览:306
汽车牌号是729是什么意思 浏览:15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素质怎么样 浏览:577
如何加强汽车仪表盘的指示灯 浏览:942
惠山区高力汽车博览城是哪个学区 浏览:701
宝马x4锁车怎么收后视镜 浏览:7
汽车玻璃报警怎么处理 浏览:864
工业风扇如何拆解 浏览:993
日本工业厂房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53
汽车怎么装纱窗 浏览:144
工业硫磺怎么办 浏览:757
工业园店面适合做什么 浏览:433
宝马x5高速上老提示超速怎么调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