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发展问题主要是什么国家是如何应对的
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设备老化,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能源和资源短缺,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工业;对生产线进行改造,生产适应市场的产品;改善工艺技术 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祝你学习进步!
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为实现自己的工业梦采取了哪些措施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新中国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先合理调整后社会主义改造;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等措施使新中国的工业化全面起步。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基本建设投资近千亿元,石油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也有较大发展,但“大跃进”三年造成了我国工业的畸形发展。③文革时期(1966-1976年):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除交通运输业外其他均处于倒退的局面,新中国工业出现了严重挫折。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为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农村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城市中企业管理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沿海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辟,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从而大大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Ⅲ 建国初期为把我国建设成工业化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建国初期为把我国建设成工业化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一五计划 。
建国初期的工业化,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全面推进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因为轻工业不发达,而且内忧外患,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
(3)建国初期如何解决工业技术低下扩展阅读:
第一个五年计划,早在1951年春开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简称中财委)着手试编。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8人小组,陈云任组长,开始全面编制工作。到1955年3月31日,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中央委员会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
同年6月,中央对“一五”草案作了适当修改,建议由国务院通过并提请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55年7月30日通过)。
除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外,一五计划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也得到了完全确立。有明显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是工业化高速推进的需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特点。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市场的作用开始被削弱。
Ⅳ 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赶超"的强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榜样"。为了尽快实现"赶超"目标,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此意义上说,计划经济体制与重化工业起步的工业化战略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
这一战略的贯彻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工业快速增长。1952年至1965年期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高于轻工业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从1953年到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而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高达89%,主要投资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学、机械等行业。
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技术的引进。
第一次技术设备引进具有的特点是:
第一,引进的重点是加强重工业的建设。50年代我国引进技术设备的项目不但数量多,而且内容相当广泛,各个主要工业部门都有引进,但引进的重点是为了加强对重工业的建设。因此,引进的技术设备集中在冶金、动力、石油化工、矿山、机械、电子、汽车、拖拉机、飞机和军工等重工业部门。在“156”项重点项目中,机械工业所占项目最多,机械工业作为“一五”时期重点引进的内容之一,是为了填补我国机器制造业的空白,形成独立的机械工业体系。
第二,引进是多层次的。50年代的引进,虽然成套设备的引进占了90%的用汇,但同时,也很重视技术的引进,整个50年代,我国从苏东等国引进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生产经验方面的资料5000多项。另外,聘请苏联东欧国家的专家来华工作,派遣我方人员去苏联东欧实习,以掌握引进设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
第三,引进的经济效益较高。就国家财力所反映出的效益水平来看,“一五”时期的年平均均长速度是六个五年计划中最高的,为12.9%,从1957年的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来看,七大主要财务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数值也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其中,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润,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润税金分别为23.8元和34.8元,比1952年增长25.56%和34.47%。另外,每百元销售成本为68.1元,是建国以来最低的。
第四,引进技术设备与利用外资相结合。50年代我国引进技术设备共用汇27亿元美元,由于引进的时间基本集中于“一五”和“二五”的前两年,平均每年引进技术设备的用汇将近4亿美元。而“一五”期间,我国每年的出口总额仅13.66亿美元,我们必须用这笔有限的外汇进口大量急需产品,如钢材、化肥和汽车等等。可以说,以我国当时的出口能力,担负不起巨额的技术设备的进口。因此,我国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的费用,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记账外汇和贷款支付的。整个50年代,我国使用苏联的贷款共78亿旧卢布(当时折合19亿美元)。
第五,技术先进,投资费用大。50年代,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苏联东欧国家在我们的这引进过程中,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输送给我们。为了建设好苏联东欧国家援助我们的引进过程中,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输送给我们。为了建设好苏联东欧国家援助我们的这些技术设备,国家投出了巨额资金,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例,在1953-1957年的5年中,投资总额达128亿元,占“一五”计划建设项目总投资的51%。
第六,建设周期短、速度快。在新中国刚诞生不久的时刻,引进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行经济建设,困难是非常大的。但一些项目第一年开始建设,第二年就投入生产。据计算,整个“156”项重点工程的平均建设周期为3.69年。
第七,按全国一盘棋的精神统筹安排。在“156”项重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在内地和西北、西南地区。
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者到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段时间,是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具体时间。
Ⅳ 概述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发展状态 我国采取什么措施
百废待兴,一穷二白。
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实行一五计划。
Ⅵ 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12分)
========================
答案
(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
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Ⅶ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合作化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主要方式也是合作化。但手工业又有许多与农业不同的特点,如手工业个体经济是商品经济,生产活动离不开市场,兼跨城乡以城镇为主;行业众多,经营灵活。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对手工业的改造应当采取有别于对农业改造的一些方针政策。 首先,采取了同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改造相同的“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其次,在对于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上和形式上,采取了从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级,逐步变了手工业的生产关系。从组织形式来看,首先建立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然后,过渡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三,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坚持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不断提高手工业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逐步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手工业合作化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
Ⅷ 简述建国初期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基本内容如下:
1、产业的选择,即重点产业和优先发展的产业、产业结构的类型及各种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关系的确定和调整,比如发展的重点是选择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重工业、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是牺牲农业去发展工业,还是工农业协调发展等。
2、技术的选择,即工业发展中技术类型的采用,也就是选择高新技术还是一般适用技术;是运用多使用劳动力的技术,还是多使用资本的技术。
3、资本来源的选择,即通过什么方式或渠道筹集工业发展的资本,也就是来源于农业剩余的转移、对外掠夺,还是工业自身的积累、引进国外资本等。
4、发动方式的选择,即工业化进程是靠民间发动,还是由政府推动。
5、发展方式的选择,即工业发展是依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还是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6、实现机制的选择,即工业化的任务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去实现,还是由计划机制的作用来完成。
7、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即伴随工业化发展的是适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还是过度城市化。
8、国际经济联系的选择,即工业化过程中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还是闭关锁国,发展内向型经济。
(8)建国初期如何解决工业技术低下扩展阅读:
毛泽东对于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探求,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1949年以前,1949至1956年,1957至1965年,1966至1976年。
1、1949年以前,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追求和探索,主要围绕什么是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政治前提和如何对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两个问题,集中体现于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为这一革命制定的相关政策中。
2、1949年到1956年期间,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追求和探索,主要围绕中国工业化的具体道路和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这两个问题,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贯彻措施中。
3、1957年至1965年期间,这一时期是我们党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也是我们国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在此期间,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追求探索,主要围绕加快经济建设速度和采用群众运动方法这两个问题,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被称为“三面红旗”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及一系纠“左”的努力和反复之中。
4、1966年至1976年期间是一个特殊时期,毛泽东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把注意力转移到阶级斗争而导致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另一方面仍然希望国民经济能够尽快发展。
因此,这个时期他对工业化的追求和探索主要围绕工业化建设的所谓“路线”问题,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以及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