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日照巨峰镇工业发展如何

日照巨峰镇工业发展如何

发布时间:2022-04-11 13:04:28

① 日照巨峰镇的介绍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是省政府命名表彰的“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和“百新工程试点镇”。该镇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兖石铁路、341省道、222省道和青赵公路、巨碑公路穿越境内,设有巨峰火车站,货运畅通,交通便捷。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辖90个行政村,2.3万户,7.8万口人,经济园林5.1万亩,其中茶园3.8万亩,桑园8000亩。

②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日照岚山区的情况

一、岚山概况
行政区划:岚山地处鲁东南,东临黄海,西邻莒南县、莒县,北连日照市东港区,南接江苏省赣榆县,辖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虎山镇、碑廓镇、黄墩镇、后村镇、高兴镇、巨峰镇、前三岛乡9个乡镇(街道),417个行政村。海岸线总长25公里,总面积759平方公里,人口41.36万,其中城市人口7万。

组织机构:1993年6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市委、市政府在岚山开发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岚山工委、办事处,独立行使区县级管理职能。2004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岚山区。

历史文化:境内安东卫,设立于明朝洪武年间(1384年),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系海防重镇、着名商端口。

区位交通:拥有岚山港、岚山渔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口岸涉外查验机构健全;204国道和342、222省道及同三高速公路、沿海公路纵横境内;坪岚铁路汇入日照——西安线,可直达荷兰鹿特丹港。

旅游资源:沿海沙滩广阔细软,海水洁净无污染,气候温暖湿润,前三岛、阿掖山、磴山、海上碑、刘墉祖居、圣公山、甲子山等风景名胜众多,是旅游、度假、疗养的胜地。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亿元,比2003年(下同)增长34.3%;地方财政收入7743万元(境内财政收入为16.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59.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3976元,增长10.8%。

招商引资与临港产业发展

自2001年以来,全区共引进项目582个,到位区外资金34.06亿元。

2004年,全区引进项目84个,落实项目总投资41亿元,合同利用区外资金402.3亿元,当年到位资金18.96亿元。

岚山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配套建设投资4500万元,2平方公里起步区路网建设和水、电、通讯等“七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入园项目已达到24个,其中投产项目8个。

岚山港北工业区已经完成100平方公里规划区的设计和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是日照市大型临港工业项目的集中落户区域。日照钢铁公司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年产H型钢500万吨,现已形成150万吨生产能力,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黄海粮油公司已形成日加工2000吨的生产能力;岚山港是江北重要木材进口口岸,去年共进口木材65万方;液体化工储运、加工能力不断扩展,现已有1个五万吨级、2个5000吨级液化泊位,储存加工能力达50余万方。全区已初步培育了冶金、液体化工、粮油加工、木材储运加工、海产品精深加工五大临港工业体系。

民营经济

2004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704户,私营企业490家,其中产值或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过500万元的28家,完成总产值91.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1.8亿元,利润4.3亿元,利税5.54亿元。民营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98%,从业人员占全区就业人员的86%。岚山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民营经济先进县(区);是全省首批资本运营联系县,拥有海外上市公司1家。

全区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8家是民营企业。三木公司、昌华公司、鲁圣公司、雪青茶厂等成为全国、全省同行业有一定影响的龙头企业。

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80亿元、利税4.15亿元、利润2.18亿元,分别增长145.8%、87%和28%;其中有25家企业销售收入过千万元(9家过亿元、2家过20亿元)。工业用电量5.13万千瓦时,增长318%。

对外经贸

全区现有“三资”企业48家,其中自营出口过百万美元的企业12家,过两千万美元的企业2家,18家生产性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1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6家通过了美国HACCP注册、4家通过了俄罗斯SGS认证、3家通过了欧盟注册。在美国、俄罗斯、越南等设立海外企业8家,其中6家投入运营,三木——宝乐境内外一体化经营模式在全省推广。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外商和驻外办事机构建立了经常联系。2004年,岚山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对外经贸工作先进区县。

2004年,实际外商投资3217万美元、增长100.6%,合同外商投资5693万美元、增长64.3%,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岚山。

海洋经济

2004年,水产品产量23.02万吨,水产业产值40亿元;在全省渔业经济综合考评中,岚山名列区县第八,岚山头街道名列乡镇第一。

现有各类渔船1909艘,总马力12.7万,其中185马力以上渔轮268艘。

浅海适养水域50万亩,滩涂养殖2.3万亩;紫菜养殖3000亩;虾池综合利用32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和梭子蟹、栉孔扇贝、美国红鱼等。

有水产冷藏加工企业131家,正在积极实施转轨变型,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海洋仿生食品加工基地、鱿鱼加工基地和北方最大的海米、绳网加工基地。

安东卫海货城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华之最”。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安东卫海货节。2004年交易额16亿元。岚山鲜活水产城占地80亩,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市场。

特色农业

全区有耕地面积38.58万亩,人均0.92亩。以菜、茶、桑为主的经济园林种植面积19.4万亩。其中,茶园面积6.8万亩,是江北最大绿茶生产基地。巨峰镇有“江北绿茶第一镇”的美誉,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冬茶节”,后村镇被誉为“江北绿茶之乡”。蔬菜面积4.2万亩,以大棚蔬菜为主的保护地栽培面积2万亩,碑廓镇“绣针河”牌无公害蔬菜畅销全国,建有农业科技示范园1处。桑园面积2.2万亩;日本板栗种植面积6.1万亩。粮经比例为4.8:5.2。

全区现有各类畜牧业养殖小区60多处,规模养殖大户2421家,奶牛场(户)10处,畜牧业产品商品率达到83%。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78家。

黄墩镇2002年被命名为全国绿化百佳乡镇,2004年被省定为生态建设示范乡镇。

城市建设

岚山城市性质:日照市南部的城市副中心,临海工业产业带的枢纽和服务基地,生态环境优良的旅游型中等海港城市。城市布局为一环六区,规划区总面积85平方公里。目前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5%,正在加快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工业新城区。

全区现有万吨水厂2处;110千伏输变电站2处,220千伏输变电站1处;建成城区道路21条,135公里,城区路网基本形成。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52000门;公共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海滨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岚山港拥有生产泊位6个,在建5万吨泊位2个,5千吨级、1万吨级化工泊位各1个,货场55万平方米。2004年岚山港吞吐量1070万吨。2004年,北港区10万吨级油码头完成投资4.5亿元,占总工程量的24.3%;化工码头扩建及货场回填工程完成投资1.35亿元,已投入试运营。

三、社会事业

岚山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现有高中2处,其中日照一中岚山分校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市级医院1处,乡镇医院7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04年,在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了农村“三通”(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普及、全民健身等十四项“为民工程”。

四、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区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两个心系”(心系岚山发展,心系岚山百姓)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村居干部中开展了“双学双争”(学《岚山村级工作手册》、学《岚山村居干部守则》、争当发展稳定带头人、争当群众贴心人)活动,提高了基层组织在新形势下的执政能力。童海路党委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营企业党建走在全市前列,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民营企业党委——三木集团党委。

精神文明建设:有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童海路、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建行岚山支行等。

③ 日照这几年的变化

日照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建立地级市15年的发展,日照已成为黄海岸边一颗闪亮的明珠,跻入山东半岛都市群行列。
经济实力迅速壮大。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已达到31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7.4倍,年均递增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74亿元,增长了3.8倍,年均递增6.5%;第二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了76.6倍,年均递增19%;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3亿元,增长了35.4倍,年均递增15.5%。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56元增加到2003年的11211元,年均递增11.4%。
进入八十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国家明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03年,全市非公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占10.9%、集体经济占7.1%、股份合作及股份制经济占55.7%,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占2.5%;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其它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15.2%、42.0 %、11.1%和1.0 %。2003年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1517户;私营企业发展到3763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0.45万人。
工农业生产阔步前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条件显着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产品供应大幅度增加,由以种植业为主,发展成为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局面。200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4.2万吨,比1949、1978年分别增长1.3倍、14.5%,油料总产量达19.56万吨,比1949、1978、1989年分别增长7.3倍、1.9倍、17.7%,水产品产量达53.4万吨,比1949、1978、1989年分别增长69.3倍、11.3倍、5.5倍,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80.89万千瓦。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在抓好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茶叶、水果、蔬菜、蚕茧、烟叶等经济作物,取得了丰硕成果。南茶北移在日照获得成功,日照绿茶成为地方名产、特产,2003年全市茶叶产量已达2460吨,比1993年增长3.4倍,成为我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水果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2003年总产量达到了20.79万吨,比1949、1978、1989年分别增长128.9倍、1.7倍、18.7%。蔬菜生产近几年来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蔬菜产量达139.36万吨,比1993年增长1.4倍。成为全省重要的蚕茧和烟叶生产基地,2003年产量分别达到9212吨和1.15万吨。
多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带动和工业强市战略,以招商引资膨胀工业规模,以技术改造优化现有工业,大力培植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已形成了以冶金、粮油加工、液体化工、木制品加工、浆纸、能源为主的六大临港支柱产业,工业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出口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消费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3年,全市工业完成总产值382.84亿元,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3.6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5%,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81.2倍,比1989年增长13.2倍,年均分别增长19.3%和20.9%。
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建国55年来,特别在日照升格为地级市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建国初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很小,1949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仅有百万元。1989年日照升格为地级市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深化经营城市理念,大力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积极引进内资、外资,启动和激活民间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投资总量增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以25.6%的速度递增,到2003年达到了131.24亿元,1989-2003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89.84亿元。
交通设施水平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增强。2003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06公里,是1993年的1.9倍,其中国道209.4公里,是1993年的1.4倍,省道433.4公里,是1993年的1.5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日东高速、同三高速贯穿我市,通车里程达到139.6公里。港口建设成就显着。我市成功的组建了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推进了港口资源和市内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2003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506.5万吨,是1993年的3.2倍,港口集装箱运量9.62万标箱。邮政、通信、电力事业快速发展。2003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96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36亿元。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2003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49.77平方公里,自来水供水总量5390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539万平方米,比1993年增长77倍,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92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60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成就辉煌。建立地级市以来,我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基础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200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高等院校5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2.5万人;普通中学157所,在校学生21万人,小学576所,在校学生1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科技事业蓬勃发展。随着科技体制的深入改革,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申请专利146项,比1998年增长94.7%;科技成果102项,比1998年增长37.8%;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3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45项。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城乡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200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3个,广播电台1座,转播电台2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9.07%,电视人口覆盖率93%,比1993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不断扩大。2003年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344个,比1978、1989年分别增长2.8倍、97.7%;医院病床5387张,比1978、1989年分别增长1.7倍、98.1%;卫生技术人员6793人,比1978、1989年分别增长1.8倍、67.9%。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2003年末全市有业余体育运动学校4所,在校学生365人,专职体育教练31人;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奖牌80枚(金牌36枚,银牌17枚,铜牌27枚),其中,全国性比赛13枚,全省性比赛67枚。
建国55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日照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建立地级日照市15年来,全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建立地级市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9.84亿元,其中2003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31.24亿元,为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投资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全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国55年来,日照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了长足发展,为日照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建设领域抓住机遇,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得以迅速发展,建设规模日益扩大。55年来,全社会投资由1949年的100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131.24亿元,1989年以来年均增长25.6%,增幅超过同期GDP11.2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投入成效显着。建国初期,全市仅有几处小型工业企业和部分手工业,年工业总产值仅为500万元。通过55年来的投资建设,全市工业总产值2003年已达382.84亿元,是1989年的14.3倍。55年来,我市化工、纺织、机械制造、造纸等很多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特别是建市以来发展起来的钢铁、浆纸、电力、粮油加工、木制品加工等行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03年底,全市基本形成了门类较齐全、技术装备先进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2003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6.95亿元,是1989年全社会投资的6.8倍。工业的高投入保证了工业的高增长,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9年的19.4%提高到2003年的36.5%。
投资主体日趋多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政策,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2003年,全市国有经济完成投资57.44亿元,外商港澳台完成18.86亿元,个体私营完成5.48亿元,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完成21.94亿元。各种投资主体形成了全市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新格局。政府投资在城建、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外商投资已成为我市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的主力;个体私营经济投资规模虽不大,但逐渐成为全市民营经济崛起的生力军。
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我市的房地产开发活动起步于80年代,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近年来,投资发展迅猛,至2003年底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已超过80家。2003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17亿,其中住宅投入达9.03亿元,经营收入达9.51亿元,我市房地产业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工业投资领域,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落户日照,将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步伐,伴随一批企业的巨资投入,一个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正在崛起。
大手笔带来大变化
建国55年来,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抓住机遇,加大投资力度,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近年来,我市继续加大投入,加快城乡环境建设步伐。特别是建市以来,修建了北京路、山东路、沿海路、德州路、临沂路、迎宾路、山海路等大量城市道路,并对老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市容市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现代化城市的轮廓初步形成。新建、改建银河公园、万平口生态公园、森林公园、人民广场等多处设施,营造了城乡绿色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改善了投资环境,美化了人民生活。住宅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93年的12.9平方米增至2003年的20.5平方米。
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建国以来,我市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到2003年底,新建高速公路139.6公里,一级公路31公里,二级公路102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2406公里。各级政府积极拓宽、改造镇村公路,把城市和镇村连在一起。随着日东和同三高速公路日照段、国道省道建成改道以及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建设,我市将形成四通八达、便捷畅通的公路网络,为日照发展增添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建市以来,大学经济成绩显着,普通高校从无到有,全市高等院校在校生数达2.5万人。随着一佳合作学校、日照实验高中等相继建成,我市普通中学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由建国初期的几处发展到2003年的157处,在校生数由1989年的13.39万人增到2003年的21.09万人,2003年,全市教育完成投资11.57亿元;卫生事业蒸蒸日上,2003年全市有医疗机构344处,病床床位达到5387张,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扩建和即将建成的卫生防疫大楼将大大改善我市的医疗条件;体育事业上,体育场、馆修建一新,一些国内、国际赛事相继在我市举行;有线电视网遍布城乡,宽带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兴起,大大提高了我市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铁路、港口建设成就斐然。建市以来,日照的交通事业建设步伐加快,迅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003年,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达21亿元,是1989年全社会投资的3.9倍。修建并改造了复线兖石铁路,修建了胶新铁路日照段;港口建设连上新台阶,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新建、扩建了日照、岚山两大港口,到2003年底拥有泊位39个,其中万吨级20个。2003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达4506.5万吨,是1989年的5倍。
园区显现龙头效应。建市以来,我市园区建设成就明显,开发区投资项目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投产快,外向型经济增长迅猛,尤其是日照经济开发区、日照高科技工业园、岚山开发区等园区投入大、发展快,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 巨峰镇的乡镇简介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是省政府命名表彰的“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和“百新工程试点镇”。巨峰镇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兖石铁路、341省道、222省道和青赵公路、巨碑公路穿越境内,设有巨峰火车站,货运畅通,交通便捷。辖92个行政村,2.3万户,7.7万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经济园林5.1万亩,其中茶园3万亩,桑园8250亩。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8.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4.7亿元,粮食总产6.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6元。

⑤ 曰照第一面积大镇

摘要 涛雒镇,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地处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中间,是世界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故乡,该镇是一个水产业、农业、工业、旅游、商贸、盐业齐全的中心镇。境内拥有千万吨级码头(阜新码头),是日照市有名的实力派重镇。

⑥ 巨峰镇的经济状况

巨峰镇是日照市最着名的“生态农业旅游基地”,镇西部的幽儿崮山雄伟险峻、四季常青,相传为孔子老师项橐的出生地;东南的磴山泉清竹韵、溪转峰回;西部的北垛山“青山万重如城廓,绿树千丛护法王”;西北部的北垛山林秀泉清,云雾缭绕;北部群山曾有“小蓬莱”之称,留有朝元观、朝阳洞两处遗址。每逢节假日,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巨峰绿茶具有历史久、规模大、内质好、无公害四大优势,及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等鲜明特点,闻名遐迩。近几年来,巨峰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茶叶这个优势产业,狠抓科技,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拓宽市场,逐步在全镇形成了产业化经营。2001年绿茶总产达到1300吨,总收入 800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其中大棚茶产销两旺,平均每公斤价格600元,棚均收入1万元。

⑦ 巨峰镇的产业特色

该镇注重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积极引进了福鼎大白毫、龙井43号等优质无性苗和茶籽,发展优质茶园1万亩,重点推广了冬季茶园覆膜技术,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冬茶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并建起了一条“百里绿茶走廊”。先后吸引中外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了兖矿逢春茶厂、日照大东保健茶厂、天润茶厂、日照市御青茶叶有限公司、薄家口茶厂等10多家规模较大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管理、加工、包装和贮藏,每一个步骤都实现无污染、无毒化,使巨峰绿茶真正成为无公害、有机食品,现已通过了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ECOCERT)的鉴定,获得了出口欧盟的通行证。开发出“北垛春”、“天润绿”、“百满”、“御青”、“圣青”、“逢春”、“薄家口”等10多只名牌绿茶。其中“北垛春”牌高档大棚茶,填补了冬季无鲜茶的国内空白,获首届“觉农杯”茶叶质量评比金奖,被北京“老舍茶馆”指定为品茶用茶;“逢春”牌绿茶被国际风筝博览会指定为专用产品;“巨峰春毫”牌绿茶在“中茶杯”评选活动中获银奖;韩国大东茶厂生产的“港城翠眉”牌绿茶获99’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目前,巨峰绿茶畅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养殖生产是该镇又主导产业,按照“集约化、企业化、优良化”的要求,突出抓了规模养殖、畜禽良种引进和繁殖、科技推广三个重点。狠抓了养殖大户和专业村的培植,大力发展外向型、创汇型养殖业。构筑起了“龙头+基地”的养殖产业化格局,形成了“百万只蛋鸡养殖基地”和“百万只肉食鸡养殖基地”。全镇养殖小区已发展到52个,培植养殖专业大户86个,规模饲养占总量的60%以上。
金港工业园
日照市金港工业园位于岚山区巨峰镇,222省道与341省道交汇处、兖石铁路与镇驻地汇集点,园址距离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5公里,距离日竹高速公路出入口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良好。
金港工业园紧邻巨峰镇驻地,用地范围为222省道以东、341省道以北、岚山区唯一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巨峰站以南,青赵公路从中间穿过,工业园用地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1.8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4.1平方公里。现状地势平坦,地形地质条件较好,用地内有3处村庄,日照水库灌溉渠和一处小河在用地中间南北向流过,园区地势海拔高度在17.0米27.0之间,地下水资源丰富。

⑧ 巨峰镇的招商引资

一是招来商家拓销路。通过发展茶叶经纪人队伍、组织茶业企业参加各地举办的茶博会、成功举办中国·日照冬茶节,提高了巨峰绿茶的知名度,广交了茶届友人,使巨峰绿茶以优良的品质、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客商的信赖。目前,巨峰绿茶已与日照市区各大茶庄及临沂、济南、潍坊、淄博、青岛等地客商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部分茶业加工企业还依托外地客商,在各地设立了茶叶直销点,降低了周转成本,保证了茶叶质量。二是引来资金建龙头。积极招引日照港集团、广益批发部等知名企业到巨峰开办茶叶加工厂,先后建成了投资近4000万元的碧波茶叶有限公司、投资150余万元的天润茶厂、投资200余万元的薄家口茶厂,以及圣谷春茶厂、齐鲁春茶厂的等,2006年春又有天德茶厂等两家茶厂开工建设。持续投向巨峰茶业产业的外资,特别是随着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的兴建,提高了巨峰绿茶的生产标准,解决了茶叶销售难题,使茶农收入稳步增长。
三是与高校联智促科技兴茶。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进行对接,承担了山农大教学基地的任务,特别是山农大丁肇堂博士投资兴建凯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积极研发茶叶生产、加工的新技术,并及时推广应用于茶叶生产,探索了校农联合、企农联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招商引资联智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巨峰茶业这一优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该镇已有茶园3.7万亩,年产干茶总量占全区的68%、全市的49%,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210元。

⑨ 日照巨峰镇的乡镇生产

巨峰镇橡胶厂现有职工900人,专业技术人员26人,全厂固定资产已达3500万元。全年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利税达600万元。企业多次被评为省、市级重合同、守信誉、信得过单位,被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该厂相继投入技改资金1580万元,引进各类先进生产设备200多台套,形成有6个品种、34种规格产品的规模企业,生产的“神牛”系列产品畅销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供不应求。全年内外胎销售量达2000万条,占华北市场销售总量的40%以上。该厂投资1500万元,扩大厂房面积3万平方米,建厂房8300平方米,工程完工后,内、外胎生产线将达到12条,可日产内胎10万条,外胎3万条,企业占地面积和生产规模均比原先翻了一番。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利税过千万元。

⑩ 巨峰镇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地不,有茶叶市场吗!

日照市东港区,是山东省第一家进行日照绿茶产业化综合开发的大型茶场。茶叶大镇巨峰镇是种植面积最大、发展最好的区域。

阅读全文

与日照巨峰镇工业发展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京浦口工业大学一共多少人 浏览:762
汽车换暖风多少钱 浏览:923
自贡汽车轮胎有哪些 浏览:980
奔驰汽车软件有哪些功能 浏览:803
工业用电怎么调整 浏览:505
广元卖汽车配件的电话号码多少 浏览:379
宝安同和工业区是哪个地铁站 浏览:709
盈江工业园区工厂哪个好 浏览:983
江门宝源工业园属于哪个社区 浏览:281
宝马活塞环什么品牌环好 浏览:651
奔驰gl车大灯多少钱 浏览:849
哪里买进口奔驰房车 浏览:350
奔驰2021款主屏怎么切换 浏览:800
宝马汽车什么车最好 浏览:277
汽车共地怎么处理 浏览:394
小汽车刹车油多久一次 浏览:217
奥迪a4l全保多少钱 浏览:997
宝马5系旅行车哪里买 浏览:384
汽车稍后的电话回访一般是多久 浏览:549
宝马z4钥匙怎么用不了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