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核电的发展历史
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1993年
197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七个具备独立设计、建造核电站能力的国家,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让中国从此用上了核电。但我国核电技术储备不够,能力不足,需要借助国外先进成熟的核电技术,因此在1993和1994年,我国和法国合作,引进了两套核电机组,并建立大亚湾核电站。
2、适度发展阶段1994年~2005年
虽然核电属于洁净能源,但是由于技术不稳定,同时国际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等核电事故,因此我国对于核电发展持谨慎态度,加上当时我国电力供应相对充足,对核电的需求迫切度不高,因此国家将核电定位为补充能源,核电站发展处于适度发展阶段。
3、积极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开始感受压力,同时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清洁能源的比例开始逐渐加大,核电地位上升。20016年我国发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明确指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确立了核电在我国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自此,我国核电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1)中国核工业怎么发展扩展阅读:
在核能发电占比方面,核电是众多国家的重要电力来源,其中核能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是法国(75%),其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19%)、俄罗斯(18%)、韩国(30%)、瑞典(38%)等核能发电比例都很高。
2016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3.56%,核电发电比重排在世界有核国家的末尾,明显低于世界10.8%的平均值。尽管中国核电整体规模并不算小,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巨大的用电需求,中国核电所做出的贡献仍然是非常小的。因此,中国核电的上升空间是非常大的。
Ⅱ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一、CNPE成立前的核工业第二、第四、第五研究设计院
中国的核工业设计,是从1955年国家作出创建核工业的战略决策后,才开始兴起的尖端技术领域。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就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伴随着中国核工业的创建和核工业建设的展开而组建形成的核工业设计队伍。
其中:
核二院是1958年1月为承担核工业设计而组建的设计院(建工部三院),这是中国最早从事核工程设计的综合性设计院,是中国核工程研究设计的发祥地;
核四院是1958年1月为承担铀矿冶工程设计而组建而成的设计单位(冶金部三司七处);
原核五院是1957年1月为开展核燃料元件工程(408工程)设计开始组建的设计队伍(408工程设计组);原核六院是1958年12月二机部设计院为开展核武器研制基地工程设计组建的设计队伍,后来两院于1984年合并并更名为核工业部第五研究设计院。
1958年后,随着核工业建设的发展和核工程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核工业设计机构和队伍几经归并、剥离,形成了我国核燃料循环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
归并:
1958年2月后,随着第三机械工业部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后,建工部三院划归二机部更名为二机部设计院,408工程设计组划归二机部设计院成立第十六设计室,原冶金部三司七处(设计处)划归二机部改名为二机部十二局设计处。
1960年11月,二机部设计院(核工业设计院)、第十局、十二局设计处(矿冶设计)合并,成立新的十局;1962年,二机部根据工作发展需要,十局分为设备局(十局)和设计局(十三局),设计局主管设计工作,承担全部的核工业设计任务。
剥离:
1960年后,为了中国核工业的发展的需要,二机部设计院相关设计室的设计人员开始下放到地方筹建工厂设计处,如二O二厂设计处、二二一厂设计处等;1962年,矿冶设计部分从十三局剥离成立二机部第一设计院;1964年,第十三局分为十三局、第二设计院、第三设计院三个单位,二院主要承担核反应堆工程和核燃料后处理的工程设计任务。
其后,第一设计院经与相关矿冶研究所、勘察队合并于1969年更名为二机部第四研究设计院,1988年随核工业部更名为核工业总公司后,二机部四院更名为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二O二厂设计处、二二一厂设计处在历经多次调整后,于1984年合并并更名为核工业部第五研究设计院;二机部二院于1988年更名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二、中国核电工程公司
2006年4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将中国核工业稀土公司变更为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同年5月28日,以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为主组建的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以“中国”字头的核电工程公司。
三、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CNPE)
2007年12月,为了适应国家核电发展战略需要,加快落实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实现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中核集团对中国核电工程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将旗下的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的主营业务和主干力量及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从事核电工作及相关专业的技术骨干划归为中国核电工程公司,重组后的公司名称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CNPE),注册资金2亿元,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下设郑州、河北分部,这是国内最唯一以核电设计为龙头、实力最强、专业配备最完整的核电EPC工程总承包公司。
新成立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延续着中国核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秉承着“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以振兴国家核电事业为己任,努力创造民族核电发展新的辉煌!
Ⅲ 我想了解一下核工业方面的知识
国内核工业发展概况
一、简介
核工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核能开发、利用,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工业。是军民结合型工业。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能在战争中起到一般武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且造成放射性污染,对生态环境有长期、严重的后果。所以,核武器已成为某些国家现代军事战略的基础。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科发展
核工业是一门学科门类多、开拓领域广、技术密集程度高的综合性新兴工业。它涉及到地质勘探、采矿、冶金、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建筑、电机和精密仪表等工业部门和物理、化学、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技术、自动控制、材料学、传热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一个国家的核工业发展水平,能集中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
1896年天然放射性的发现,揭开了现代科学技术崭新的一页。20世纪中叶以来,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从军事利用到和平利用的重大转变。核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效益明显,是当代技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核工业概况
(1)发展历史
我国的核工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1954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综合找矿中,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毛泽东在听取地质部门汇报后指出,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
1955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国家建设委员会设立建筑技术局,负责原苏联援助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筹建工作。
1956年11月16日,国家建立了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改为核工业部) ,在苏联援助下建设核工业。1958年,我国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
1960年,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翌年撤走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专家,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然而,我国核科技研究和核工业建设并未就此止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继续发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研制生产原子弹的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
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表明中国的核工业已有较快的发展,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70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主要从事核能、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民用产品的开发。
1983年6月,在浙江海盐县秦山,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功率为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的建设;
1984年4月,引进技术设备,在广东深圳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1988年4月,核工业部撤销,其政府职能划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时组建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负责对核工业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
90年代以来,核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2)未来趋势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7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约为2000万千瓦,2020年约为4000万千瓦。到2050年,根据不同部门的估算,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高方案为3.6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中方案为2.4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低方案为1.2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制定中国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准备到2020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为9亿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容量的4%,即是中国核电在2020年时将为3600-4000万千瓦。也就是说,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40座相当于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
从核电发展总趋势来看,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具体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