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钦州工业
1、概况 钦州港后方陆域开阔,未开发的土地多、环境容量大、深水岸线长,在广西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为临海工业港,发展现代临海工业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广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重点向沿海地区转移,钦州港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将逐渐成为广西最重要的临海大型工业区,并为对外建立粤、港、澳、琼地区的东南亚地区的密切联系,对内依托广西及中西部的广阔腹地,形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高新技术和海洋经济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其工业化进程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钦州港在广西沿海区域经济规划中于重要突出的地位,作为临海工业港和广西未来重要工业基地来规划建设,开发区目前规划有大榄坪重工业区、金鼓江工业区和果子山工业区。首期规划的加工工业区已起步建设,制药、建材、磷酸工业、电子厂、食品厂、酒精厂、铁合金厂、润滑油加工厂等工业项目纷纷进园落户,24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沥青厂、电解锌厂、粮油加工厂等招商引资和广西区布局的临海工业项目进展顺利。2001年,工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201.72%。钦州港临海工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工业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本地、周边和腹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铝材加工、建材、制药、化工等为主的资源型工业。
充分利用良好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修造船、冶金、化工为主的大型临海工业。
充分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为主的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工业。
总之,要形成食品加工、铝材加工、精细化工、中成药、有色金属深加工、新型建材和原油加工八大工业基地。
今后五年,要初步建成2—3个大型骨干工业项目和一批中小型工业企业,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要争取建设大型临海工业园区、石化工业园、药业工业园、出口加工工业园、有色金属工业园、能源工业园等,建成广西沿海新兴的工业园,形成钦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工业项目 1.中石油1000万吨级炼油项目。中石油集团公司在钦州注册成立了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负责该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28亿元,计划2008年建成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288亿元,年利税47亿元。项目可研报告已完成,并已通过了环评,厂区三通一平已完成,配套工程10万吨级油码头即将开工。30万吨级油码头及航道工程已开展前期工作,罐区、常减压工程的初设工作已全面开展。
2.钦州燃煤电厂工程。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2×60万千瓦,项目投资52亿元。该项目于2005年3月10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05年5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07年年底前建成发电。
3.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项目总投资418.8亿元,年产浆180万吨、纸310万吨。项目一期投资81.79亿元,年产浆30万吨、高档纸60万吨。项目一期于2005年11月7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已于2006年10月17日正式开工。
4.广西东油沥青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股。一期工程总投资3亿元,于2002年7月动工建设,2003年10月投产,2005年6月完成改扩建,形成年加工原油100万吨的规模。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石脑油、润滑油等系列产品,年可创工业产值约30亿元。
5.广西木薯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工程。该项目由广西天昌投资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3亿元,年产50万吨无水酒精、17万吨变性淀粉及50万吨蛋白饲料、乙醛、木薯专用肥等。一期工程年产10万吨木薯酒精项目。于2002年12月动工建设,2005年1月15日开车试产,3月7日正式投产运营,当年完成产值1.4亿元。
6.钦州大洋粮油有限公司80万吨大豆综合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产油脂14万吨,豆粕66万吨,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项目利用钦州港二期工程5万吨级码头进行装卸原料及输出成品,属于典型的前港后厂、大进大出的港口工业项目。项目于2004年2月12日动工建设,2005年5月29日进行试产,当年实现工业产值7.75亿元。
7.广西钦州华港制油有限责任公司7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加工大豆70万吨。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 - 基础设施
1、公路、铁路方面:建成进港一级公路、进港铁路、广西滨海公路钦州港段、果鹰大道、勒沟铁路支线、鹰岭铁路支线及工业园陕西路、内蒙路、北京路、2#路、3#路等,列入自治区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四路一网项目进展顺利。
2、供水、供电方面:已建成5万吨水厂和5千吨水厂各一座,日供水能力达5.5万吨,十一五期间通过郁江调水扩容至日供水量达120万立方米以上。开发区现有220KV、110KV变电站各一座。
3、港口建设方面:现已建成投产的件杂货、散货、油气、滚装、集装箱功能等泊位共21个,其中1万吨级3个,3万吨级1个,5万吨级5个,1000-5000吨级12个,2005年底港口年设计吞吐能力1026万吨。
在建的有7万吨级2个,10万吨级2个,1000-5000吨级3个。
近期筹建的泊位5个,其中5万吨级泊位2个、10万吨3个,设计年吞吐能力2654万吨。
4、航道方面:目前船舶进出钦州港主要利用钦州港3万吨级东航道和1万吨级西航道两水道。10万吨级航道于2004年2月开工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航道项目有1-5万吨级金鼓江航道,外海至三墩15-20万吨级航道,外海至三墩深水港区30万吨级航道。
5、仓储方面:已建成投入使用仓库21.3万平方米,形成了近20万m2堆场,15.8万m2仓库,8万立方米的沥青、植物油储罐和近60万立方的成品油、原油、液化气等化工库区。港口仓储业经营范围涉及粮食加工配送、沥青加工配送、油气配送运输、食品油配送、食糖储备配送等。
⑵ 钦州工业类型以什么为主体
钦州工业类型以传统工业为主体
2016年,钦州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553.65亿元和970.49亿元,分别增长17.3%和8.7%。
2016年,钦州市石油加工产值293.33亿元,下降15.9%;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74.69亿元,增长16.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68.2亿元,增长6.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产值165.95亿元,增长36.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94.4亿元,增长28.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50.57亿元,增长5.1%;造纸和纸制品业产值62.96亿元,增长15.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92.49亿元,增长25.3%;医药制造业产值56.62亿元,增长14.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56.25亿元,增长27.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值33.39亿元,增长0.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2.94亿元,增长2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9.71亿元,增长54.6%。
⑶ 广西钦州的经济怎么样
广西钦州的经济从总体来看:总体经济稳中向好,县域经济贡献突出。
2014年,全市GDP总量854.96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全区排名第3位,增幅分别高于全区、全国1.3、2.4个百分点,比2013年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93.91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338.94亿元,增长13.9%,其中工业增加值250.57亿元,增长11.2%。建筑业增加值88.37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增加值332.12亿元,增长7%。
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工业仍然是主动力。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70.4%和21.4%,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贡献率下降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提高8.5个百分点,建筑业贡献率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贡献率下降2.7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由2013年23.8:37.2:39调整为2014年的22.7:39.6:37.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
从县域经济看,县域经济贡献突出。2014年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58亿元,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全市比重为76.7%,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达到90.5%,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
(二)从生产运行分析看:农业虽受两次台风影响,但生产稳定;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县域工业持续实现较快增长;交通物流加快发展
1、农业生产总体稳定。2014年7月份和9月份,全市遭受两次台风的袭击,一些农作物、林业、水产品养殖等不同程度受损,特别是沿海水产品养殖受损严重。由于早稻生产进度整体提前,有效避过台风影响,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家禽养殖市场回暖,荔枝、龙眼、芒果等大棕水果产量实现丰收,木材砍伐量稳定增长等利好因素拉动,农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4.1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145.16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22.37亿元,增长1.5%;牧业产值79.1亿元,增长0.9%;渔业产值61.87亿元,增长4%。
种植业:粮食总产量114.07万吨,增长1.14%。其中,水稻产量95.89万吨,增长1.84%;水果产量166.8万吨,增长7.65%。其中,荔枝产量29.17万吨,增长15.4%。蕉类产量78.12万吨,增长3.79%。蔬菜种植面积6万公顷,增长6.2%。甘蔗种植面积5.69 万公顷,产量391.47万吨,增长4.3%。
畜牧业:肉类总产量30.34万吨,下降1.6%。其中,猪肉产量12.32万吨,增长2%。禽肉产量16.63万吨,下降5%。生猪出栏162.95万头,增长1.9%;家禽出栏 9872.56万只,下降5.1%。
水产业:全市水产品产量51.91万吨,同比增长2.53%。其中海水养殖产品27.42万吨,下降1.11%;淡水养殖产品13.21万吨,增长9.14%,其中龟、鳖养殖增长6.7%。
2、全市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县域工业经济、非公经济持续实现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帮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一些重点企业如中石油、金桂纸机、天恒石化等企业顺产达产,全市大部分企业生产正常平稳。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91.44亿元,增长13.9%。实现增加值222.03亿元,增长12.5%。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全区均排第4位。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重工业增长趋缓。轻工业实现增加值74.76亿元,增长20.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7.28亿元,增长9%。
从经济类型看,各经济类型企业基本均实现增长,非公经济发展较好。国有企业增加值4.06亿元,下降0.1%;集体企业增加值11.25亿元,增长16.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84.52亿元,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加值18.73亿元,增长3.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9%。非公经济发展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非公企业实现增加值136.23亿元,同比增长2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4%。
从主要产业看,除电力产业外,其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石化产业增加值32.64亿元,增长16.3%;食品产业增加值18.23亿元,增长9.4%;造纸与木材加工行业增加值25.94亿元,增长37.1%;建材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18.6%;机械产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94.6%;医药产业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19%;冶金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3.6%;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1.7%;电力产业增加值16.02亿元,下降2.8%。
从县域看,县域工业持续实现较快增长。2014年,我市继续积极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工程”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县域工业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57.85亿元,增长33.4%,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0.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4.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支撑拉动作用。
3、交通运输、港口物流产业稳步发展。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57.14亿元,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
交通运输方面:2014年公路货运量10956万吨,增长7.8%。受高铁动车的影响,公路客运量1864万人,下降3.2%。公路客货运周转量169.2亿吨公里,增长11.3%;水路货运量2208万吨,增长2.6%。水路客运量6.7万人,下降64%。水路客货运周转量289.57亿吨公里,增长1%。
港口方面:重点港口工程加快推进,建设国投煤炭码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30万吨级支航道、金鼓江航道、金鼓江12-13#泊位开工建设。建成大榄坪北作业区1-3#泊位、永鑫10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等项目,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469万吨。201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413 万吨,增长6.2%。集装箱70.2万标准箱,增长16.8%。
(三)从三大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强,消费需求稳定,对外经济增长强劲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强。2014年,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成功争取到中石油200万吨芳烃列入全国石化规划布局方案,国投燃煤电厂二期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中船修造船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华谊煤基多联产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获得自治区支持。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8.97亿元,增长17.9%,增幅全区排第4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71.21亿元,增长29.7%。民间投资392.08亿元,增长26.1%,占全市投资比重59.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18亿元,增长4.5%。施工项目2222个,增长17.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回落。2014年,全市第一、二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1.6亿元、279.8亿元和3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1%、9.5%和22.2%。
2、消费市场稳定。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3.25亿元,增长12.8%,增幅全区排第4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1.24亿元,增长12.9%;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52.01亿元,增长12.8%。一是按经营区域分,乡村与城镇同步增长。城镇实现零售额265.14亿元,增长12.7%,城镇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4%,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94.03亿元,增长12.8%;乡村实现零售额38.11亿元,增长13.2%。二是分行业看,批发、住宿增长低迷,零售、餐饮增长平稳。2014年,批发业零售额32.45亿元,增长1.6%;零售业零售额25.32亿元,增长10%;住宿业零售额0.92亿元,下降10.2%;餐饮业零售额16.51亿元,增长9%。三是汽车类销售旺盛,传统类商品增长的势头有所放缓。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6%,粮油食品类增长19.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3.8%,汽车增长47.9%。
3、对外贸易增长强劲。201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3.34亿美元,增长51.1%,其中,出口12.01亿美元,增长91.1%;进口33.23亿美元,增长34.2%。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2.42亿美元,下降9.1%;加工贸易额30亿美元,增长188.7%。分贸易伙伴看,对东盟组织进出口额17.25亿美元,增长56.6%。对非洲出口额12.53亿美元,增长191.2%。对北美洲出口额3.12亿美元,下降4.7%。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商务口径),增长2%
(四)从质量效益看: 财政收入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企业效益有待提高,能耗水平下降
1、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收入13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64亿元,增长6%。税收收入118.5亿元,增长1.5%;非税收入18.14亿元,增长1.8%。一般预算支出141.27亿元,增长5.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29亿元,下降7.3%;教育支出34.44亿元,增长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04亿元,增长13.4%。医疗卫生支出19.55亿元,增长1.9%;农林水事务支出14.65亿元,下降5.9%;住房保障支出5.17亿元,增长16.9%。
2、居民收入稳定增加。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5元,同比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2元,同比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94:1 缩小到2.86:1。
3、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223.95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总额负10.56亿元,实现税金总额93.22亿元,增长0.4%;企业亏损总额43.33亿元,比上年增长97.9%,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5.9%。
4、能耗单耗水平继续降低。全市万元GDP能耗初步核算下降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9%。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8.05万吨标准煤,增长8.1%。分行业看,石油加工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1.59万吨标准煤,增长37.5%;电力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1.05万吨标准煤,下降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8.51万吨标准煤,下降19.7%;造纸和纸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2.99万吨标准煤,增长24.1%。
(五)从运行环境来看:金融市场运行稳健,物价水平保持平稳
1、金融增长稳健。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773.86亿元,比年初增长9%。其中个人存款486.94亿元,比年初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532.51亿元,比年初增长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48.57亿元,比年初增长5.5%。
2、物价稳定。201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食品增长4.2%;烟酒及用品下降1.4%;衣着类增长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增长3.5%;居住增长3%。
二、全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明显放缓。主要表现:一是工业增长逐月回落。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9%,增幅分别比11月、10月、9月、8月回落2.3、2.7、3.1、6.9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全年新投产的工业企业少、规模小,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力有限。2014年全年新投产企业仅有12家,实现工业产值18.1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仅2家),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5%。三是中石油公司原油代加工量增加影响较大。四是一些重点企业生产减缓。东油沥青有限公司因不能加工生产国4标准以上汽油及市场因素的影响,从去年4月1号开始到目前为止仍然停产。火力发电、铁合金、建材等行业的企业生产下滑。玉柴由于原材料缺乏缘故,生产能力利用率仅达到40%。金桂林浆纸、国投电厂、中粮、大洋等骨干企业,由于产品市场低迷缘故,生产下滑。五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262家,其中亏损企业44 家,亏损面达到16.3 %。盈亏相抵后亏损10.56亿元,同比增加亏损13.21亿元,其中石油加工行业亏损30.89亿元,同比增加亏损16.96亿元。此外,造纸行业、铁合金冶炼行业、制糖业等支柱行业的亏损面或亏损额也依然较大。
(二)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层次不高,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信息、科研开发、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增长7%,均低于全国、全区 1.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区排第8位。其中,部分三产行业增长持续乏力,房地产、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占我市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行业增长较慢。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0.9%,比去年同期低3.8个百分点;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仅0.3%;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4.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7%;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2%;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4.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8%、6.3%。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一是新开工项目不足,重大项目推进较慢。2014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566个,增长5.5%,增幅比上年下降了80.2个百分点。全市新核准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4个,但仅57个正式开工建设, 27个仍处于筹建阶段,开工率偏低。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进度较慢,27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14.9亿元,同比下降2.3%。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基数越来越大,高增速难以维持。2007-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达25%以上,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增速排全区第一位,比全区增速高13.2个百分点,拉大了基数,保持高速增长压力加大;三是工业投资增长大幅回落。2014年,工业投资完成279.3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的42.4%;四是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 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减少。2014年,全市入库统计房地产企业146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0家。房地产投资开发楼盘160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7个。在160个楼盘中,有60个楼盘完工或到收尾阶段,占全部楼盘的37.5%。其中,有40个楼盘没有投资额,占了25%。201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2亿元,同比增长4.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1%、7.8%。
三、几点建议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市的经济环境依然比较复杂严峻。在新常态下,要确保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全市上下要切实抓好中央60条、自治区38条等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要稳定和提升工业、农业增长,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落实,确保经济增长后劲。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预警和抗洪、涝、旱灾能力。继续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产品产销市场信息服务力度,确保农业丰产农民增收。鼓励保险企业开展农保业务,稳定和增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二)稳定工业,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一是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要密切跟踪,新投产的项目确保达产,尤其是要确保去年新投产的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完全释放产能;计划竣工的项目确保按时竣工投产、尽早达产,扩大工业经济总量。针对目前企业在资金、用工、国内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加大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要素资源保障,并规范和减少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二是加强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继续做大以钦州市中石油项目为龙头带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快石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积极扶植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三是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尽早让更多企业入园生产,加快推产业集聚发展。四是认真抓好工业企业“进规”工作。指导企业,严格按企业入库相关要求,做好企业进入统计名录库。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开拓经济增长新亮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钦州、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新常态下,第三产业的增速也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加大对第三产业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各项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把发展服务业的视同发展工业经济一样,对传统服务如交通运输服务业、商贸餐饮服务业要抓特色,对现代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产业要抓突破。同时,要加强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特别是部门统计工作。服务业70%的核算资料取自各部门,部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事关服务业统计的结果,因此,完善部门统计制度,加强行业统计,全面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夯实GDP核算基础,以客观、准确反映我市经济走势。
(四)加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是加快投资增长。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破解招工、征地、拆迁等瓶颈,加快前期工作,简化审批手续,强化督促考核,确保项目按进度推进。要继续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续建项目的进度,狠抓保障、狠抓进度、狠抓管理,针对一些重大项目的工程进度缓慢,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排查,落实措施和责任,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新投资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当前增长,增强发展后劲。二是继续加大项目储备。加强三维招商工作,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取向,围绕石化、装备制造、高新产业等产业链,积极招商引资,多渠道、深层次、大范围孵化和引进项目,形成较强的后续项目储备。三是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非竞争领域投资。探索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的有效途径,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特许经营交通、能源、水利、市政、重大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取得新突破。
⑷ 广西钦州有什么好的厂工资3000左右至少
钦州河东工业区,钦州皇马工业区,钦州港开发区,都有一些工厂,现在基本工资加点班都有3k工资
⑸ 广西钦州北部湾畔崛起绿色发展高地吗
走进钦州沿海的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3000多亩的厂区炼塔林立、管道纵横,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流入生态监测池,欢游的小鱼和茂盛的水草成为生动的水质说明。公司动力部污水处理负责人陈斌介绍,作为海岸线上的大型炼化基地,公司年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其环保生产工艺、污染防控体系也居业内先进水平。
彼时,钦州根据地形条件在三娘湾规划建设大型造船厂,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最终修改了规划,并从地理上划出一条白海豚保护的“生命线”。如今的钦州,不仅大工业更强,白海豚也更多。钦州市海洋局去年9月公布的海洋环境状况显示,全市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占比87%,同比提高近20%。长年在钦州开展中华白海豚研究与保护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团队披露,根据300多次出海观察和计算,2013年至2016年,钦州白海豚数量呈上升态势,每年新增个体数约4到6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