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全面提升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一、
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大招商引资图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是借助于外力实现
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对外开放总体形势趋好。但与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县对外开放的方位、层次、领域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以更大的魄力、更优的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高我县对外开放的水平。
二、
明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县今后一个时期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抓住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和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战略机遇,把“外向带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战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全面提高我县对外开放水平。
今年招商引资的目标是:全县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8亿元,比上年增长80%。
三、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图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科学定位,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层次。充分发挥我县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开辟各种渠道,主动与沿海发达地区接轨,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努力使我县经济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四大基地”,即: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外溢的承接基地、非金属矿开发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
突出重点,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水平。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图谋努力扩大总量、激活存量、提高质量,溶化体制发展。二是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我县劳动力成本低、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外资参与培养壮大水产、畜禽、蔬菜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加大“引进来”的力度,力争以大项目、大企业为依托,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大公司来定远投资兴业;同时,重视引进中小项目,推进多方位合作,加快全县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整体上提升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拓宽领域,着力扩大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范围。一是充分利用外资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以及新兴三产等现代服务业;地是积极吸引外资涉足医院、学校、供水、社区服务等社会公共事业领域;三是努力吸引外资参与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企改革,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引导民营企业形成特色,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发展壮大。
建好园区,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档次。高标准完成工业园区的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千方百计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的设入,尽快拉出园区道路框架,基本实现园区供水、供电、排污畅通。创新工业园区运行机制,深化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行企业化动作。
创新方式,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效应。建立并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重视跟踪落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率。着力抓好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积极探索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亲缘招商、以商招商等各种招商方法,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
四、
优化环境,进一步增强我县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吸引力
认真落实和用足用活已经出台的有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就招商引资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各地各部门要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同时,坚持重点治乱,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案件,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努力提升行政服务层次,加快制度创新新步伐。进一步推进政务分开、政策透明,不断创新行政服务形态和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政府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尽快满足外来投资企业的服务需求。建立健全政策文件及时公示、外来投资企业服务、投资项目跟踪监督卡、政府与外商对话,“下评上”和“外评内”、行政执法人员定期评价考核等制度;继续清理和削减审批事项;积极实行审批制向代理制过渡;进一步办好行政服务中心,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在中心申报,在中心拿证,在中心解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集中物力和财力,加强道路、水电、小城镇和市场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工程,抓好城市配套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城乡电网改造,使硬件环境进一步改善,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
加强领导,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招商引资责任制。将招商引资列入“一把手工程”,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招商引资实绩一月一通报,对落后的乡镇和单位一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
落实“一岗双责”,实行“一票否决”,将招商引资工作列入单位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点,完善考核体系,改进考核方法,同时,严格兑现奖惩。每年对完成任务且位居前3名的乡镇、前3名的县直机关、前2名的垂直单位由县委、县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称号,并授予主要负责人及有功人员“招商引资先进工作者”称号,。凡未完成任务指标且考核得分在后2名的乡镇、后2名的县直机关,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谈话、诫勉,直至采取组织措施。
⑵ 园区招商应该怎么做
“50部,80集”的说法,也是总监制俞月亭回忆当时听相关人员汇报。后因福建台人事几经变动,该剧保留的许多资料都已无处寻找。所以,该剧总共拍摄的篇数和集数,很难有确定答案。
⑶ 如何打造工业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也必然向信息化、智能化阶段发展。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不仅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让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我国大多数城市纷纷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但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规划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部署智能制造园区规划,首先要了解这是个什么园区种类。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是指生产过程采取智能制造模式的园区,其以“园区+互联网”为理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制造活动各个环节相融合,对各项设施、服务进行升级,而不管它生产什么产品。通俗说,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就是高配版、智能化、科技化,管理成本更低,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制造类园区。由于产业园区普遍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做好产业园区规划,才能使后续的招商运营更好地开展,避免空置等问题。
那么在进行智能产业园区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适应性
一个地区能否构建智能产业园区,关键要从区域区位、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基础、政策规划、创新能力等维度来衡量发展智能产业园区的适用性。
我国工业化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业1.0、2.0、3.0、4.0将在各地区长期并存。工业1.0机械化,工业2.0电气化、半自动化(用硬件控制),工业3.0信息化即数字化网络化,少人或无人自动化,工业4.0即智能化(引入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技术与工业发展的过程,不能割裂,也不能跳过。
不同智能产品(服务)具有技术密集度差异,不同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不同项目的投资规模与回收周期也有区别。智能产业园区需要根据园区发展战略来选择智能产业(或服务)、主题、企业和项目,而园区的发展战略受制于区域发展战略、园区开发运营主体的发展战略。
系统性
产业园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系统,也是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里面的子系统,因此,产业园区规划需要有系统思维。
第一,需要有产业系统思维。一个园区,如果占地空间比较大,适合引进多种产业,需要明确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布局在园区,关联产业可以布局在园区里面或者周边。一个园区,如果是引进一种产业的专业园区,则需要明确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如果一个园区只有一个企业,譬如华为的欧洲小镇,则需要明确园区产业、城市与资本的系统之间的协同。
第二,要有区域系统思维。园区的产业系统需要与周边区域的产业系统协同发展。处于上中下游的同一纵向价值链的不同园区,考虑产业对接,共享资源与市场。处于横向的相关联产业的不同园区,考虑产业错位发展,共享资源与市场。园区的产业规划还需满足上位政策规划的要求,在满足上位政策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再细分产业、领域、项目的规划发展。
第三,要有战略系统思维。产业园区是比较完整的产业生态,需要开发运营主体具有较大运营体量、足够“自持运营”能力,这又需要园区开发运营主体制定很好的开发运营战略。
创新性
智能产业园区规划的创新性推进规划质量进入新层次,园区主题、招商方式、运营服务以及政策制度的制定都可以进行创新。园区主题的提炼需要精简,定位瞄准细分领域,实行差异化经营;园区招商需要与产业规划无缝对接,需要对目标产业与企业深入了解,建立项目库。招商还可以联合入园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机构,利用企业网络拓展招商资源,实现产业联盟招商。
产业园区需要培育企业成长、培育园区未来的现金流。智能产业园区入驻企业的更多是新生企业,更需要各种培育服务。服务创新提高园区可持续竞争优势。
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优势在于其可构建集“科技研发+产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并且能提供风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迅速转型,抢占大时代变革的先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激发了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情,也使得各地形成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热潮。目前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争相抢占的科技、经济制高点,中国制造业应立足长远,为未来的智能经济竞争做战略布局
⑷ 招商引资如何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新相关信息
要结合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管理思想,分步多走模式去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华邻科技一直在努力
⑸ 如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招大引强
产业转移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随着全国产业转移的步伐快速迈进,中西部各地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争夺战越演越烈。一个地方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争夺战中争得先机,拔得头筹,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看大势,立足优势抓机遇,立足改革促对接,立足开放谋发展,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加快发展。
一、以解放思想为第一先导,实现观念对接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紧跟时代的措施,就无法实现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和融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形成思想解放的强大声势,使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树立起三种理念。一是树立“无外不快”的理念。承接产业转移实质上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不足曾经是不少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短板之一。现在,仍然还有些人觉得招商引资、把别人请进来,就是分他们的蛋糕,挖他们的财富,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必须坚决摒弃。实践证明,一个地方不招商引资,就没有出路,就富不起来,这是得到历史检验的经验。必须树立起“无外不快”的理念,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补充本地缺少的经济要素,促进本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树立“无中生有”的理念。不能一味讲客观、讲条件,也不能单纯地看资源禀赋,只要勇于创新,善借外力,巧借外力,没有优势可以创造优势,原来的劣势也可以转化为新的优势。要敢闯敢干,不畏艰险,在政策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勇于争政策、争资金;在招商环境不优的情况下,善于打基础、创环境;在职能不全的情况下,勤于跑协调、促衔接。三是树立“无信不立”的理念。现在社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地方打开门来招商,关起门来宰客,招商时说得好,承诺快,可是客商进来后,却不理不睬,不管不问,甚至吃拿卡要,雁过拔毛,造成项目建设迟迟不能开工,开工后迟迟不能竣工,竣工后迟迟不能投产,既伤了客商的利益,也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必须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也引导客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尤其是政府部门,答应了的事情就要做到,该给的政策要给,许诺的事项要兑现,政府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承接产业转移,通力合作,支持招商、安商、护商,通过种种努力,千方百计在产业转出地中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
二、以打造园区为第一引擎,实现平台对接
各地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一个档次高、功能全、环境好的产业园区,不仅是一个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示一个地方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越条件的平台和对外交往的“名片”。必须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将园区视为战争中的“桥头堡”来精心打造。一是完善园区规划体系,推动园区发展有序化。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园区总体规划,突出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既要立足园区,着眼于内部建设,又要对接全局,与城镇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结合。既要强调节能节地、合理布局,又要着眼长远、预留适量的拓展用地,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要抓好规划的实施,严格执行规划,要发挥规划的引领、限制、匡正作用,不能让规划流于形式。必须根据园区规划、本地区位、产业基础和各种生产要素优势,选择培育园区的主导产业,抓好产业集聚,用优势产业支撑园区经济。二是加快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园区建设标准化。按照高标准、高档次、高规格要求,加强园区道路管网、通信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生活配套设施建设,逐渐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抓好标准厂房建设,支持鼓励引进各类资本参与标准厂房建设,鼓励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利用。三是加强土地储备管理,推动园区用地充裕化。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储备更多的项目建设土地,尽最大可能缩短项目落地前期征地环节办理周期,实现产业转移项目从引进到开工到投产的最大效值。加快项目用地报批工作进度,千方百计确保工业园区用地。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用地审核和调配,土地计划优先安排给带动作用大、产业集聚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重大项目。
三、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实现产业对接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心在产业,出路在招商。要按照“招商选资”“招大引强”的要求,以产业招商为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政府主导。政府部门要主动与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加强沟通与联系,建立多种形式的政府间对话互访机制。通过在重点转移地举办招商推介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本地的区位、资源、产业及配套、政策等多方面优势,以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转移产业。二是创新方式。大力推广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加强中介委托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已落户客商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本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客商的言传身教吸引外来投资;充分动员亲情、乡情招商,动员本地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兴业。发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整体包装、整体招商,重点引进产业上下游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关联程度大、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配套项目,延长产业链,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三是瞄准重点。高度重视与大企业的合作,大胆走出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与大企业进行广泛接触,与其领导层广交朋友,想方设法吸引大企业的投资。主动出击,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大公司、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主动了解其投资方向、投资重点,吸引其在本地建立生产基地,发展配套项目,促进产业集聚。
四、以优化环境为第一任务,实现体制对接
优越的发展环境是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关键。要把环境问题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任务、关键环节,深入推动改革开放,建立健全承接产业转移的制度体系,为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提供保障。一是完善制度体系,使环境具有稳定性。建立健全重点项目领导负责制度、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制度完善,有章可循,坚持有章必循,按章办事。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切实推行电子政务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方便企业办事。二是保护客商利益,使环境具有亲和性。对外来投资者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主动为投资者着想,及时排忧解难,做到尊商重商、热情服务。开展和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和“环境建设年”活动,实行行政问责制,严肃查处行政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切实优化重点项目建设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坚决依法打击阻工闹事、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着力改善治安环境,真正让外来投资者“投资放心、工作舒心、生活安心”。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使环境具有强磁性。敢想敢干,敢于先行先试。认真国家关于加快产业转移有关政策,大力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创新思维方式,想方设法突破“资金、土地、项目”三大瓶颈,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对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力。积极创新政策观念,只要上级没有明令禁止又有利于本地发展的项目和投资,就应坚决支持和鼓励,绝不评头论足或简单否定。
⑹ 如何加强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
一、要充分认识目前招商引资面临的四个新常态
一是国家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调整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前期政策过度刺激消化期的新常态。由此国家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土地政策收紧,园区建设需要及进入园区的项目都进行了严格的约约束;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近年来,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特定企业及其投资者,在税收、规费、财政支出等方面实施了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区域优惠政策过多过滥,应当说,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干扰了市场竞争的公平,甚至投资同质化项目过多,为此,国家已出台政策下大力气清理整顿,取消了针对企业税收的优惠、土地出让金的返还和财政的直接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严格禁止各种越权税收减免。
二是招商引资环境及资源约束趋紧的新常态。招商引资由成本竞争优势转向软硬环境的竞争,土地、金融、人才、环境进入了约束趋紧的新常态。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将实行最严格的用地护制度。今后包括工业用地在内的土地使用,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手续办理,由于指标所限,可用土地资源将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山区的地势特点,工业用地成本也相对较高。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随着税费奖励政策的变化和土地指标越来越稀缺的现状,传统的低价土地政策作为廉价资源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将受到冲击,拼资源、拼政策的老路已凸现瓶颈,由拼环境拼资源转向更加注重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按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招商势在必行。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配套市场化运营的新常态。新政策的出台,更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要用更多的用市场的机制来改变招商引资的软硬件建设的配套,来完善、改变招商引资现有机制,特别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与园区配套建设入手。
因此我们预判,新常态下,长阳的发展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要素瓶颈将成为常态;招商引资将越来越难;土地模式将无以为继;市场化运作将不可避免;产业服务将面临挑战。新常态对长阳意味着什么?我们应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呢?
二、新常态下要实现招商引资思路上的四个转变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呈现出系列新的特征,这也决定了今后及相当一个时期,新常态应当成为我们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点,也是我们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立足点。招商局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应该对发展趋势有更强的敏锐性,因此要在招商引资思路上实现“四个转变”。
(一)本土主义要向共通融合转变。我县要打破以前素来的招商本位主义,增强大招商、大平台、大整合的意识,深入研究“飞地经济”模式,要树立“只要落户宜昌都是成功的项目”的思想境界,实现招商信息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从思想上、制度上避免招商信息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优惠政策要向优化环境转变。要逐渐改变过去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搏投资”的意识和方式,逐渐向更多依靠环境吸引投资转变。要拿出项目收益清单、项目负面清单、项目责任清单,重点在防止公权滥用、事后监管等方面下功夫,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要在坚持项目预审制度、项目保证金制度、项目即时交办制度、项目督查制度、项目考核制度等工作上下功夫,打造优良的招商服务环境。
(三)全面出击要向精准招商转变。要由全面出击、盲目招商转变为突出重点、定向招商。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成长型产业,重点在龙头招商、配套招商、延链补链招商上下功夫。要科学梳理我们要招引的项目、需要对接的目标对象,采取专题招商、上门招商等方式,实施精准对接,提升招商实效,尽量减少经济浪费。
(四)注重外引要向内培外引并举并重转变。对外地企业、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凡本土企业在本地增加投资,对新增投资部分视同招商引资任务,给予相关同等待遇,促进本土企业的“二次创业”,实现本土与外地企业共生共荣。
三、思考新常态下全县招商引资的新思路
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优惠政策欠缺、土地紧张、资金短缺、劳力不足等矛盾日益凸显,“后工业化”时代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繁荣与危机同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常态下,一个山区县要实现加快发展、优质发展、持续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2015年,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服务大局,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都市后花园”的宏伟目标,坚定“创先进、争前列”总目标,深入开展“项目年”、“落实年”活动,大力实施“满园工程”,围绕“绿色矿业、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牢固树立“招大商、招名商、扶优商”的理念,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力争招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一)坚持产业强县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
一要依托资源抓重点产业。根据全县现有的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合理确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有选择地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与其他县市区形成差别化的发展方式和竞争优势,避免无序竞争。2015年,我们将在继续大力发展旅游、农业、房地产、第三产业等项目的同时,重点依托铁、锰、钙、钒等矿产资源,大力实施“一十百千”
万工业振兴计划,实现年产1万吨钒、10万吨锰、100万吨钡钙矿、1000万吨铁矿的“工业振兴”目标,在资源集约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绿色矿业、和谐矿区,重点加大对工业及税源型项目的引进。二要推进产业集约化。高举“生态”和“产业”两面大旗,主抓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约化。通过招商引资,拉长主导产业链条,全力推动工业、旅游业、农业、健康食品产业、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今年将大力实施“满园工程”,努力做到项目满园、配套建园、服务到园,进一步拉长绿色产业链、做大生态工业园、做强低碳企业群,以壮大投资引擎、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综合实力。2015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以上、限额商贸企业5家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5家以上,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块头。努力打造“100亿宏信产业园、100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100亿魔芋产业集群、100亿矿业产业集群。”三要加大政策挖潜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在产业布局上给予特殊扶持,用足用活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主体功能区、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16”工程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国家困难县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把一些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项目放在长阳县,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四要大力引进高校产学研的科技型项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型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引入长阳,弥补长阳工业内生动力先天不足的问题,使之快速成长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调整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逐步取消招商引资普惠制减免。一要重新调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科学划定招商引资企业的准入门槛,逐步减少在土地和税费方面的普惠制优惠政策,对符合我县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帮扶,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财力流失。重点研究如何给予部分企业特殊的政策,认真读透国发62号文件,充分利用山区民族自治县的优势加大政策研究与争取,对重点产业的成长型企业在融资、产业升级、专项资金争取、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以促进企业快速形成扩大再生产能力。二要进一步细化招商引资政策分类。对招商引资企业按照行业和项目的不同,设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根据投资额度、技术先进程度、产业带动能力、税收贡献度、社会贡献度等指标,建立项目综合评定体系;对项目进行评级分类,根据评定结果分别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充分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三要放大帮扶优势,改变拼资源、拼优惠的传统招商模式。对于真正的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企业发展的前景,而税收优惠和土地优惠并不是他们最看重的。根据落户的不同企业,研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帮扶措施,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既能使企业健康发展,又能增强我县财政实力,最终实现双赢。因此,把完善我县的企业帮扶机制,作为我县吸引企业的最有价值的品牌来打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科学调整招商引资考核体系。一要强化全县招商引资考核制度。不断完善招商考核机制,优化招商考核,稳步推进招商考核体系建设。我县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积极参与招商。要加强对这一工作的考核,把招商成效、引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选人用人的主要标准之一。要号召全县上下都要把招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自觉带头招商,发动各级干部招商,带动全社会招商,营造千军万马抓招商的浓厚氛围,构建深层次、大范围招商引资的工作格局。二要强化以税收贡献等产出考核为主,淡化签约落户考核。这样更能体现项目实现所产生的效益及贡献。三要淡化一般企业引进考核,强化符合本土产业要求企业引进。应以符合我县主导产业规划的企业招引为主,对于不符合主导产业规划的企业,一般情况下不予引进。四要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指标,淡化企业个数指标。由于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考核应以单位土地的税收贡献强度带动就业岗位等作为考核标准,而不是以招引企业个数为考核标准。
⑺ 如何捕捉招商引资信息
(一)转变思想观念,推进思想新解放。一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做到认识到位,落实有力,树立“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战略意识和“企业发财、我们发展”的双赢意识。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要“弯道超车”,要科学跨越发展,在招商引资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十分重要。二是要树立企业主动招商的观念。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当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经济中,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主动寻找商家、市场,对外积极开展招商经营活动,拓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三是要树立“开放带动”的观念,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实行对外开放,要把企业和广大农民推向市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才能把良好的基础条件转化为发展的现实动力,指导招商引资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搞好项目策划,夯实招商引资基础。一是溆浦是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在选项时,要先瞄市场,对准投资者的胃口来选项。要实行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产权换技术,以存量换增量的互惠互利政策筛选大项目。要紧扣我县有良好态势的领域和产业内引外联,以吸引真正意义的战略投资者,形成县域特色经济。二是招商项目策划、论证、包装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关键性环节。项目是招商之本,要建立项目统一规划管理机制,增强招商项目吸引力,提高引资成功率。要盯紧战略投资商,包装一批高质量的招商项目,完善战略投资客户档案,为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提供保证。三是围绕骨干企业的产业集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确定一批大项目,吸引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的配套协作与产业对接,加快发展一批参与分工协作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集群。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力争签约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投产率有所增长。
(三)打造承接产业平台,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园区硬件建设,切实增强园区产业发展“硬实力”。江口省级工业园区以及桐木溪工业集中区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要广泛采取银企合作,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筹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成立和完善园区管委会,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封闭式”管理环境,努力推进产业集中,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不断完善企业服务体系,设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为入园企业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备案、工程设计、融资担保等提供服务,保证入园企业能够真正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促进园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使“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成为现实,使优化投资“软环境”产生硬效益。进一步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问责力度和考核力度,对工作意识不强、工作不力且任务完成较差的单位和部门领导实行诫免谈话和责任追究,力促在全县形成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
(四)落实好工作机制,兑现招商引资承诺。一是要突出项目管理,狠抓跟踪落实。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在引资洽谈中,对项目的基本要素(资金实力、技术来源、市场营销、人员管理)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情况不清时一律不得签约,特别是重大合作项目,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对新签约的招商项目,特别是节会招商项目,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明确县级领导干部“双联”责任分工,安排专人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加强调度,加快进度。二是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制度、重大投资项目县级领导对口联系制度、项目实施代理制度、绿色通道服务制度、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制度等。加强对投资服务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外商投诉受理工作的力度,让客商亲身感受到亲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形成招商引资优势。三是按照新一轮扩大开放及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要求,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配套招商引资工作的优惠政策,同时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兑现力度。重新整合各部门现有招商资源,形成专业招商队伍,理顺招商引资体制。
(五)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一是积极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推动工业节约、集约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着眼于我县现有的化工、建材、煤炭、铸造、采矿、食品等工业支撑骨架,在产品拓展、产业延伸中确定项目进行改造扩能。三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引进和培育大项目为抓手,把主攻方向放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大项目上,把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作为充实内涵、提高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抓手,以招引“两高”企业为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步伐。
(六)转变传统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一是围绕农产品资源做大农业产业化。做为农业大县的溆浦应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针对我县柑桔、枣果、金银花、猕猴桃、溆浦鹅、生猪、油茶等资源优势,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高附加值深加工一体化为方向,做好引资工作。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使加工农业初具规模,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二是围绕文化旅游拓展重大项目。依托我县屈原文化、龙潭抗日受降坊、思蒙丹霞地貌“新潇湘八景”之一、革命老区等自然文化资源优势,精心策划、包装、推出引进两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带动强的现代文化旅游项目及与之相配套的服务项目。三是围绕我县打造怀化市商贸物流北部副中心战略开发大项目。随着邵怀高速公路连接线的拉通和娄怀高等级公路及沪昆高铁的开工,加之我县及周边区域的消费需求趋旺,区位交通优势和拉动消费潜力日趋明显,着力搞好城北汽车站的搬迁、商贸物流城建设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及招商工作,以使我县商贸物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运作模式。
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要加快领导方式的转变,切实增强科学发展和“应对‘两高’时代”的各种能力,以持续正确的招商思路,创新有效的招商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招商引资水平的新提升。突出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要千方百计将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招商,特别注重以商招商。要坚持把招大、选优、引强、转化作为工业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增量式、吸纳式发展之路,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商贸流通、酒店餐饮、物流配送、文化娱乐、家政服务、旅游休闲等为重点,推进第三产业协调化;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为重点,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化。加快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皆为信誉形象,处处事关对外开放”的意识,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⑻ 如何做好园区的招商工作
1. 与区域发展规划的符合程度每个园区
都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及特点选择要发展的产业,投资项目的选择应该首先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与园区产业发展关联性较低的项目应不予考虑。另外,大多数产业包含很多细化内容,各个园区应该基于差异化的思想确定本园区具体要发展特定产业中的哪个部分,作为衡量项目落户的一个重要标准。
2. 与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的符合程度
每个招商项目都可以进行产业归类,哪些产业属于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园区应该首选鼓励类项目,而对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要严格把关,不能发展的绝对不能引入园区。另外,国家产业政策是动态的,招商人员应该及时、准确把握国家、地区的产业政策。加大对政府鼓励产业项目的优惠力度,严格限制非节能、非环保类项目的引入。zhongguozhaoshang 整理
3. 经济性
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是园区长远发展的直接动力,投资项目经济性指标主要包括总投资、年产值、税收贡献以及提供就业机会数量等。首先,招商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具有密切的关系,投资额大的项目理论上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而园区在引进项目时,应该考虑投资强度(项目单位面积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强度应不低于园区的最低标准。其次,年产值是用于评估引进项目对提升产业规模,对经济发展贡献的重要指标。再次,税收是园区招商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关键要素,税收是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基础,也是区域建设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4. 综合效益
除了经济性,招商项目的引进还应该考虑项目的综合效益,包括项目的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声誉、行业地位以及产业聚集与带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项目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能够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
5. 主体投资实力
为了保证项目在园区内顺利实施,应该重视对投资公司的投资实力进行了解和评估,例如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投资主体目前的资产规模、运营现状以及布局等情况,了解关联企业、权威机构对该主体的综合评价,掌握其投资资金的主要筹措渠道。通过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对投资主体实力进行综合评价,为项目资金到位、开工建设以及投产运营等工作打下基础。
⑼ 关于中心城区如何做好服务业招商工作的思考
如何立足中心城区优势,做好服务业招商工作,确保选大商选好商,是巩固东区作为全市服务业主战场、排头兵的关键。现就中心城区如何做好服务业招商工作提出以下研究建议: 破除行业招商,实行专业招商,提高招商实效。未来三到五年,东区面临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商业商贸企业在一、二线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实施战略调整,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战略扩张的机遇。为此,必须建立一支对东区基本情况和相关科研机构熟悉、精通项目包装、对投资信息能进行精准分析、善于商务谈判的专业招商队伍。根据现有闲置物业、用地空间和产业导向,集中精力专门对东区服务业招商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一对一地跟踪一批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商业商贸企业,切实抓好和承接一批沿边、沿海和一、二线城市战略转移的服务业项目。 严格执行规划,调整项目推进机构,破解前期瓶颈,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全区一套班子一套人马,精简机构、降低成本,避免因缺乏调研、决策失误、多头指挥、有令不行、相互推诿,贻误发展良机。重大办应针对每一个项目需要解决的土地储备、规划调整、政策配套研究等前期工作,成立各个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同步开展、同步考核,围绕项目落地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易到难,逐一解决困难和问题,破解招商工作前期瓶颈。 争取部分事权,增加自主议事权力,强化政策支撑。加强与市级编制部门联系,争取支持,在东区设立分局进行试点,争取自主权,加快项目落地。加强与市级相关事权部门的联系,试行对东区符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项目,建立绿色行政审批通道。给予将落户东区亿元以上项目市级税收、城市建设配套费等市级财政收益返还,用于东区投入项目建设。探索东区现有项目“关、停、并、转、迁”后,入驻其他区县后的飞地经济分成等政策,促成各区县间的差异化发展与区域间的合作,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大招商项目落地的机率。 合理规划空间,提升土地价值,集中精力建成中央商务区。东区服务业发展正处于扩大规模、转换结构的第二阶段,服务业招商工作必须立足东区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发展的现状,抓住全省、全市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分析和认识新型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快速、规模推进的作用。通过“退二进三、退居进商、退农进居”等办法,集中实施流沙坡片区等区域的集中连片开发改造,做好上述片区“关、停、并、转、迁”,加快土地整理。利用花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三到五年时间的有利时差,根据东区打造中央商务区,建设服务业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加快与需要引进的好商大商做好对接,量身定做,用好有限的土地,提升土地的承载力和价值。按照东区“1315”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通过城市规划调整、商业网点规划修编,逐步淘汰低层次业态,切实做到选商择商。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巩固和提升中央商务区地位,切实建成高端时尚中央商务区。 (作者单位:东区商务局)作者:作者单位:东区商务局
⑽ 如何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
努力建设幸福六安
刚刚闭幕的市三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的宏伟蓝图,是新一届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作出的郑重承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理念,顺应了全市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新期待。
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感受,其内涵丰富,既涵盖物质生活,也涵盖精神生活。建设幸福六安,看似一句普通的愿景描绘,实际是一项以创造幸福为奋斗目标、以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以构建和谐为基本要求的重大举措,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建设幸福六安,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奋斗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我党建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史。回顾六安建党以来的革命史,既是老区群众举党旗、听党话、跟党走的历程,也是老区各级党组织不懈追求人民幸福、始终为群众谋利益的过程。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的硬道理。
建设幸福六安,符合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幸福社会是以每一个人的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顾及最广大人民的需要,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归宿之一。只有以幸福为目标和导向的发展,才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建设幸福六安,顺应了全市人民的新期盼。近年来,全市人民日益期待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不仅对就业、社保、看病、上学、住房等有着更高需要,而且对民主权利、公平正义、公共安全、文化生活等有着强烈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幸福感的提升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相适应,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不相适应。因此,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各项工作置于建设幸福六安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新的愿望和期待,在实力集聚、活力迸发、魅力彰显和社会安定和谐中,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建设幸福六安,关键在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在坚持科学发展中加速崛起进程。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义,盯紧跨越崛起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夯实富民强市的物质基础。要着力改善文化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不断优化社会生活,让大家在生活中感觉到很舒服、很安全、很和谐。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在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追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和社会认同,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的同步提升。
建设幸福六安意义深远,任重道远,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增强跨越崛起的坚定信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团结协作,共建共享,推进富民强市大业,努力把六安革命老区建设成发展新区、幸福乐园。我们坚信,经过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幸福六安宏伟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老区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彰显幸福六安的魅力
核心提示:完成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需要全面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地彰显皖西革命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将六安打造成中部地区生态、文化名城。
完成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需要全面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地彰显皖西革命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将六安打造成中部地区生态、文化名城。
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必须突出滨水、生态、文化特色,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生态名城。进一步提高建成区规划建设水平,依托市开发区、市示范园区、金安开发区,坚持大规划、大产业、大城区,积极承接合肥西向发展,着力建设以产业集聚为特点的东部新城;加快沿淠和淠西开发,建设“一河两岸”生态景观,着力建设以生态文化为特点的西部新区;推进向南跨路发展、向北循序拓展,逐步形成中心突出、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六安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大力实施旅游业发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和红色旅游规划,促进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争创世界地质公园,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构筑以南部大别山生态与地质自然型、中部城市休闲型、北部古文化体验型为主导的三大旅游板块,着力打造绿、红、古、特等“大别山锦绣山湖多彩之旅”,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必须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促进创建工作常态化。争创国家园林、卫生、文明城市,是打造优美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百姓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既事关当前,又有利长远,要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把争创工作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改善发展环境的过程,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为新的起点,瞄准更高目标,进一步提升巩固创建成果,营造更加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把六安市争创国家园林、卫生、文明城市工作推向新阶段。
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必须坚持以特色产业构建特色城镇,建设一批文明新镇、经济强镇。大力推动叶集和各县城关建设,形成以六安中心城区为中心,各县城关和叶集为次中心,重点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坚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建成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型社区,让更多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成果。
提升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老区的现代化魅力,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全面打造生态文化,着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要构建配套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阵地,提供更多适合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开展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要求,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文化园区建设,构建六安红色文化、古色文化、绿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地方文化品牌和知名文化产品。着力打造“百亿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寿州古城、金领欢乐世界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以霍山玉石产业园为代表的文化商务产业,以中国红色动漫教育基地等为代表的文化影视产业,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实力。
孙云飞书记在中共六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摘要
9月16日上午,备受全市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市行政中心大会堂隆重开幕。孙云飞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推动科学发展 加速跨越崛起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六部分:
一、回顾2005年以来加快发展的奋进历程。
2005年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二届市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完成了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夺取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六年来,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政治大局稳定和谐,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二、今后五年跨越崛起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六安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推动转型的加速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要抢抓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机遇,打好革命老区红色牌、优良生态绿色牌、丰富矿产金色牌、农副产品白色牌、人文厚重古色牌,奋力开创六安跨越崛起新局面。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强市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科技资本两翼发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实力六安、活力六安、魅力六安、和谐六安、幸福六安。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翻,总量进入全省前列、增速跻身全省上游人均指标不断前移,十二五末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部分指标力争提前实现;思想观念更加解放,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全民创业蔚然成风;青山绿水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中心城市滨水绿色等特色日益彰显,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六安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水平切实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状况全面改善。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民生工程全面加强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着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不断夯实富民强市的物质基础,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做大主导产业,筑牢发展平台,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城镇发展,强化基础建设,繁荣活跃三产。
四、致力构建和谐六安。
切实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改善民计民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创新社会管理。
五、奋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全面打造生态文化,着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构建和谐文化,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扶持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强市建设。
六、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推进富民强市大业提供坚强保证。要突出理论武装,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坚持求真务实,构建惩防体系,着力从思想信念上、基层组织、班子队伍、工作作风以及党风廉政上强化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