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业区一般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是盛行风的下风向,如何理解
如果地区只有一种盛行风,那工业区布局在下风向,如有两种盛行风,比如季风区,风向有两种,且方向相反,那工业区就布局在两种盛行风垂直方向的郊外。
⑵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和形式
工业用地的布置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重点安排好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使其各得其所是十分重要的。
工业用地的布置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重点安排好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使其各得其所是十分重要的。
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城市中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要求应满足为每一个工业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建设条件,并处理好工业用地与城市其他部分的关系,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其布置的一般原则如下: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可以根据生产的卫十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三种情况:布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城市边缘的工业和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对工业的各种特点,如原料来源、生产协作、运输、能源、水源、劳动力、有害影响等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影响工业用地布置的主要因素,将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的不同地段。特别要指出的是,各类工业又有许多不同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照城市发展战略,保证多种产业发展的弹性可能,才能使布局真正科学合理。捷克建筑研究院编制了不同性质的各类工业在城市中常设位置及适宜位置表(表4-4-4)和纺织、服装、制革工业厂址决定因素以及工业在城市中之适宜位置的表格(表4-4-5),后表说明了同类工业决定厂址的因素亦不相同。
(1)布置在远离城一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由于经济、安全和卫生的要求,有些工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如放射性工业、剧毒性工业以及有爆炸危险的工业。有些工业宜与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有严重污染的钢铁联合企业、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为了保证居住区的环境质量,这些厂应按当地最小额中的风向布置在居住区的上风侧,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必须保留足够的防护距离。对城市污染不大的工业、规模又不太大时,则不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段;否则由于居民人数有限,公共设施无法配套,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
(2)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对城市有一定干扰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应布置在城市边缘,如某些机械厂、纺织厂等。这类工厂有着生产、工艺、原料、运输等各方面的联系,宜集中在几个专门地段形成不同性质的工业区。按城市规模的不同,城市中可设一个或多个工业区,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各处。规模较小的城市有时只有一个工业区,往往形成高峰交通流量集中在通往工业区的道路上(图4-4-24)。
城市中能够形成两个工业区时,则可将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不同方向,如将工业组成为不同性质工业区,按照其产生污染的情况布置在河流上、下游或风频最小的上、下风向位置。这种布置方式既有利于减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组织交通,缩短工人上下班的路程,但在布置时应注意不妨碍居住区的再发展。城市工业区往往沿放射的对外交通线路布置,使工业区与居住区交错。这种布局要注意,如果工业区按当地最大频率的风向位于居住区的上风侧时,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并应注意随城市发展有开辟环路进行横向联系的可能。
(3)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基本没有干扰污染、用地小、货运量不太大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这类工业包括:1)小型食品工业:如牛奶加工、面包、糕点、糖果等厂。2)小型服装工业:如缝纫、服装、刺绣、鞋帽、针织等厂。3)小五金、小百货、日用工业品、小型服务修配厂:如小型木器、藤器、编织、搪瓷等厂。
4)文教、卫生、体育器械工业:如玩具、乐器、体育器材、医疗器械等厂。其中机械与半机械操作、对外有协作联系、货运量年达3000--4000t、有噪声、有燃物和微量烟尘、用地达30hm“左右的中小型厂(食品厂、粮食加工厂、纱厂、针织厂、木材加工厂、制药厂、机械修理厂、无线电厂等)、则应布置在城市内的单独地段。这种地段形成的街坊应靠近交通性道路,不宜布置在居住区内部。
对居住区毫无干扰的工业为数不多。一般的工厂都有一定的交通量和噪声,由于工厂规模较小,布置得当,可以使居住区基本上不受影响。
⑶ 日本地形,气候,河流,主要城市及五大工业区
1.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2.气候:日本地处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典型特征。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着。
北海道与本州的东北地区、高原地带属温带,本土大部地区及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3.河流: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4.日本主要城市:
5:五大工业区: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主要有京滨(东京---横滨),名古屋(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大阪--神户),濑户内(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五大工业区。这种工业分布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
⑷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什么为主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工业分布特点:本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自英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着名的“+”字形工业密集地带。
欧洲西部工业区国家
1、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2、法国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3、德国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发展有利条件 :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欧洲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