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赶超"的强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榜样"。为了尽快实现"赶超"目标,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此意义上说,计划经济体制与重化工业起步的工业化战略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
这一战略的贯彻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工业快速增长。1952年至1965年期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高于轻工业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从1953年到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而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高达89%,主要投资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学、机械等行业。
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技术的引进。
第一次技术设备引进具有的特点是:
第一,引进的重点是加强重工业的建设。50年代我国引进技术设备的项目不但数量多,而且内容相当广泛,各个主要工业部门都有引进,但引进的重点是为了加强对重工业的建设。因此,引进的技术设备集中在冶金、动力、石油化工、矿山、机械、电子、汽车、拖拉机、飞机和军工等重工业部门。在“156”项重点项目中,机械工业所占项目最多,机械工业作为“一五”时期重点引进的内容之一,是为了填补我国机器制造业的空白,形成独立的机械工业体系。
第二,引进是多层次的。50年代的引进,虽然成套设备的引进占了90%的用汇,但同时,也很重视技术的引进,整个50年代,我国从苏东等国引进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生产经验方面的资料5000多项。另外,聘请苏联东欧国家的专家来华工作,派遣我方人员去苏联东欧实习,以掌握引进设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
第三,引进的经济效益较高。就国家财力所反映出的效益水平来看,“一五”时期的年平均均长速度是六个五年计划中最高的,为12.9%,从1957年的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来看,七大主要财务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数值也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其中,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润,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润税金分别为23.8元和34.8元,比1952年增长25.56%和34.47%。另外,每百元销售成本为68.1元,是建国以来最低的。
第四,引进技术设备与利用外资相结合。50年代我国引进技术设备共用汇27亿元美元,由于引进的时间基本集中于“一五”和“二五”的前两年,平均每年引进技术设备的用汇将近4亿美元。而“一五”期间,我国每年的出口总额仅13.66亿美元,我们必须用这笔有限的外汇进口大量急需产品,如钢材、化肥和汽车等等。可以说,以我国当时的出口能力,担负不起巨额的技术设备的进口。因此,我国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的费用,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记账外汇和贷款支付的。整个50年代,我国使用苏联的贷款共78亿旧卢布(当时折合19亿美元)。
第五,技术先进,投资费用大。50年代,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苏联东欧国家在我们的这引进过程中,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输送给我们。为了建设好苏联东欧国家援助我们的引进过程中,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输送给我们。为了建设好苏联东欧国家援助我们的这些技术设备,国家投出了巨额资金,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例,在1953-1957年的5年中,投资总额达128亿元,占“一五”计划建设项目总投资的51%。
第六,建设周期短、速度快。在新中国刚诞生不久的时刻,引进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行经济建设,困难是非常大的。但一些项目第一年开始建设,第二年就投入生产。据计算,整个“156”项重点工程的平均建设周期为3.69年。
第七,按全国一盘棋的精神统筹安排。在“156”项重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在内地和西北、西南地区。
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者到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段时间,是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具体时间。
㈡ 中国经济的工业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济工业化的主要阶段: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在中国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开始出现近代工业。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③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⑤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打击。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日益萎缩。
(2)经济工业化的特征:①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②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③工业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④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协调,重工业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和江南沿河地区。
㈢ 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查阅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
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1949建立新中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制定了“五年计划”,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 今天(2015)“十二五”(2011-2015)规划正在实施进行。在此期间,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产业结构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和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已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很不发达,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落后的国民经济体系,变成了现代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新体系。
按三种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相对低位逐渐下降,地二三产业的地位逐渐增高。从1993年到2014年,第一产业比重由46.27%下降到9.17%,第二产业由23.36%到42.64%,第三产业由30.37%到48.19%;工农业产值比重发生根本变化,工业产值由30%上升到82%,农业产值由70%下降到18%;轻重工业的关系,也由原来以轻工业为主,达到基本持平的地位, 我国已经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农业方面,粮食作物的单一性农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业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等各项交通运输建设得到极大进展,不仅长度有不同程度
的增长,而且运输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我国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总的来讲,我国农作物单产量和总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经济作物面积增幅较大;畜牧业和渔业产值的增长远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且两者在农业总产值总的比重均有增长。可见我国在努力改变过去单纯抓粮食生产的做法,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