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如何打造强大食品工业

如何打造强大食品工业

发布时间:2022-03-14 00:17:04

❶ 食品工业的重要性

1.食品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展示
2.食品工业的发展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3.食品工业的发展是农业和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以上三点选一点展开

❷ 雀巢公司能成为140年食品工业霸主靠的是什么

雀巢公司凭着他的良好的口碑和稳定的物品的质量和廉价的价格,成为了食品工业的霸主。

❸ 食品工业是怎样发展来的

食品工业指对畜牧业、农业和水产业等食用产品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部门,包括碾米、磨粉、食用油脂、糕点、制盐、制糖、烟草、酿酒、饮料、肉类、鱼类及其他水产、蛋类、乳类的加工和罐头食品制造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食品工业的不断提高,将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国近几年大力提倡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此全国各地都相应地因地制宜建立了多种多样的食品工业。我国制糖工业的糖料构成既有甘蔗糖又有甜菜糖,以甘蔗糖为主。甘蔗制糖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江西、台湾等七省区,广东是我国产糖量最多的省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省区是我国甜菜制糖的主要产区,其中,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甜菜糖基地。随着甜菜种植区的扩大,山西、甘肃等地也发展了甜菜制糖工业。

我国的盐业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沿海地区的海盐,西北和内蒙古等地的湖盐,西南、中南等地的井盐。海盐是我国盐业生产的主体,分布在沿海的北方盐区和南方盐区。北方盐区有我国四大海盐生产中心;河北的长芦盐场、辽东盐场,山东的胶东盐场,苏北盐场,南方盐区有较大的台湾布袋盐场,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等。四川是我国井盐生产的重要基地,以自贡、五通桥和盐源为中心,湖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山西省和内蒙古,内蒙古的吉兰泰盐场是我国最大的湖盐场。其他湖盐生产中心还有:山西运城的解池,青海的茶卡和察尔汗,内蒙古的雅布赖、新疆的七角井、精河、达坂城等。

❹ 食品工业应采取怎么措施应对工业4.0时代带来的巨变

农业也要进行改革创新,加工出人们所未尝试过的新鲜产品,这样从形式上还是从口感上都应该有所突破。

❺ 如何保持食品工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
可续
发展战略
的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质量
合理利用资源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增强污染治理,保护
生态环境
公司的
可持续发展
可以与之结合
食品行业
对于人才
方面
要招聘高科技高智慧的人才
实现办公自动化,用先进
科学技术
代替原有人工劳作,一方面实现人员合理调配,一方面提高了
产品质量
与世界发展趋势接轨
寻找循环的发展方向,有的时候
食品
原料
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价格发生转变,所以要扩发经营的多元化,从
源头
起把关,
产地
无污染,保证每年即使自然灾害仍能保持有产可收,关于
快速消费品
的循环主要体现在
包装
方面可以回收包装
用品
,或尽量选择对
社会
无污染的纸包等,
防腐剂
回收等,
最后把握
现代社会
人们注重健康为主,尽量做到无添加元素,合理宣传,等

❻ 如何使绿色食品产业得以飞速发展

一、绿色(有机)食品的内涵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有机食品是按照国际有机食品生产要求进行生产,并通过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首先要求其原料必须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者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等维持养分平衡,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是一种改善和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整体性的生产管理系统,可解决农业生产过程由于不合理使用农用化学品所引起的食品污染、品质下降,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必然性
一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必然要求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实现卫生无污染。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增强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市场预期期望指数较高。传统食品大多数都供过于求,而绿色(有机)食品适应人们追求安全、无污染营养食品的需求,市场供不应求。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市场发展很快,明显呈增长趋势,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我国绿色(有机)食品存在比较优势。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采用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生产,可减少甚至不施化肥、农药及各种添加剂。加入世贸组织又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应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越过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战略性措施。
四是有机农业生产比传统农业生产更有利可图,绿色有机食品不仅减少了人们对价格昂贵的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依赖,为农民节省了一定的费用,而且它的产量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更加稳定。
三、加快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整合资源,建立绿色发展理念
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要紧扣这一发展理念,抢抓机遇,突出重点,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实现农业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崛起新跨越。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绿色食品总量增长,带动整个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发绿色有机水产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目标,为黑龙江农业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建立适当的农业规模经营体系
农业生产就体现出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同时因为有了规模,也就比较容易推广新的技术。经营规模的扩大,大多是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来实现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要求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所谓农业产业化,其本质就是用工业化的思维来经营农业。我们应该把农业视为食品工业的原料产业。为了有效地保证食品的品质(首先是安全性),原料的控制非常重要。而控制是需要成本的,企业希望降低控制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是任何原料产业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对农业生产来说,就牵涉组织化程度及其管理的问题。
(三)要突出区域特色搞开发
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选准优势项目,开发主导产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避免结构趋同和产业趋同,形成独有区域产品特色,不仅要打好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这张牌,更要打好绿色品牌这张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比如绥滨场龙圆米业采取订单经营模式,坚持不懈地打好江水稻米品牌,开发系列绿色产品,实现产品的多性化、系列化。大成酒厂在保证机械化生产的同时,与农户签订合同,利用其种植的优质绿色水稻、玉米、高粱,实现产品的品牌效应。
(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绿色(有机)食品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保障。绿色食品的生产,应与现代化大生产相结合,在生产、加工、储存等诸环节中尽可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尤其是作为原料的绿色食品粮食,要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技术、膜技术、酶技术等高新技术,增加绿色食品的科技量,提高其附加值。绿色食品的包装储运环节也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确保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高质量要求。
(五)树立品牌意识,创造绿色(有机)食品的名牌产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质是市场竞争的法宝。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关键看有没有名牌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必须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把这种意识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之中。绿色生产企业应注重绿色食品的深加工,并由目前主要生产A级绿色食品向AA级绿色食品发展,使绿色食品完全精美。因此,要鼓励和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的企业加快名牌食品的生产和开发。应在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创造更多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名优产品,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近年来,绥滨农场大力扶持以绿色食品为主要经营手段的企业,北大荒这样的大型企业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我场的大成酒业、龙圆米业更是其中的领头羊,为本场的食品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切实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针对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中型食品加工、商贸企业参与产品开发和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开发带有方向性的、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要通过加大投人、加快技改步伐等措施,力争使我农场现有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达到或接近省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标准。对其它一些中小型绿色食品龙头企业,要围绕主导产品优势,切实搞好企业重组联合、改制改造和实行股份制经营,壮大企业经营实力,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
(七)加强高标准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要围绕资源优势和主导产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标准,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切实抓好水稻、大豆、玉米、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实行集中开发、连片发展、规模经营。要加快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步伐,重点建设集科研、良种繁育、生产、加工、交易、产品开发、综合服务于一体,且地域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带动功能较强的百万亩绿色有机杂粮杂豆基地,并配套建设现代化的综合市场,以此带动整个农场区域绿色食品产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奠定绿色食品大产业的发展基础。
(八)加强绿色(有机)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要根据国家对食品安全标准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不同层次的技术要求,分品种、分产业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并尽可能地向国际标准靠拢。重点抓好水稻、大豆、玉米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绿色有机食品质量,准接轨步伐,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创造条件。
(九)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一方面,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来我农场参观,用我农场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投资,广泛吸引外资企业投向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另一方面,要积极为绿色食品配送中心提供充足货源,千方百计扩大我农场绿色食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我场还尽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项目,真正做到绿色循环。绥滨农场土地资源丰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年产各类秸秆30万余吨,同时带动周边农场、乡镇也产出各类秸秆100万吨。发展秸秆饲料产业原料非常充足,我场正积极与多方洽谈,等待全国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商讨,合作此类项目。
(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当前,制约我农场绿色食品开发的突出问题是绿色食品开发投入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努力创新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其它投入为辅的多元投人机制。要本着有利于强化绿色食品开发与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和完善市县两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建设,设置相对独立的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把绿色食品开发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理顺管理主体,增加人员编制,配置专职人员,从组织机构上保证我市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建设需要,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化健康发展。

❼ 雀巢公司靠什么成为世界食品工业霸主

当然自己的品牌实力和口碑。

❽ 如何加快食品工业的措施

食品工业加快发展意见
公务员之家 2010-02-01
一、充分认识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食品工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也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品牌产业和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我市食品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到20*年,全市食品工业企业达到1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3亿元,销售收入3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达到10%左右。拥有九个“中国名牌”产品,四个“中国驰名商标”。已成为全国着名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啤酒饮料、面粉加工、烟草等行业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市食品工业还存在规模总量相对偏小、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外向度较低、规划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食品工业强省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改善民生。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适应消费升级和食品安全新要求,以“创新、优化、升级”为核心,以“产业支撑,龙头带动,打造品牌,壮大规模”为重点,强化招商引资,增强创新能力,支持项目建设,推动集聚发展,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构建比较优势突出,产业带动明显,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布局合理的现代食品产业新体系。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部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国家名牌达到12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个;国家级行业技术中心达到3个以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食品工业强市和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工业大市。

三、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速冻食品,方便、休闲食品,面粉、粮油加工、啤酒,烟草行业

1.速冻食品行业。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改良配方,改进工艺,继续做大总量,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巩固全国冷冻食品生产基地,加快行业国际化进程,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2.方便、休闲食品。加快方便食品新产品开发,向多品种、营养化、高品质方向发展,扩大现有市场占有份额。以满足休闲、旅游、嗜好为重点,开发各种风味、强化营养的焙烤食品;加快发展糕点、果脯、肉脯、糖果、干果等风味独特、营养健康的休闲食品,满足市场细分需求。

3.面粉、粮油加工。采用面粉改良、保鲜防霉等新技术,加快专用面粉与传统主食品的融合,大力发展各种专用面粉,培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发挥我省花生、芝麻、油菜籽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精制油、专用油、大豆蛋白等深加工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郑,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面粉生产和粮油加工基地。

4.啤酒行业。进一步拓宽市场,加大研发力度,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建设全国啤酒生产基地。

5.烟草行业。扩大一、二类卷烟生产规模,提高新产品、精品等优质烟的比重,进一步做大品牌,加快年产高档卷烟150万大箱生产项目,形成规模优势突出、产品结构合理、经济效益显着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二)培育壮大饮料果蔬加工、乳制品、添加剂、农副产品加工行业

1.饮料果蔬加工业。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果蔬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大枣等名优果蔬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2.乳制品行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发展纯奶、酸奶和含乳饮料等主导产品,开发高端产品,做大品牌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建设高标准优质奶源基地;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产业整合步伐。

3.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大豆蛋白、骨素、木糖醇等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开发生产与高档方便面、方便汤、调理菜肴等相配套的膏状、液态方便调味料,提升具有优势的干粉复合调味料的产品档次。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酿造产品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4.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以满足畜牧、水产养殖为重点,加强饲料行业的监管,为畜牧、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安全的饲料。

(三)加快发展食品机械、包装印刷业,食品物流产业,食品观光旅游产业

1.食品机械制造、包装印刷业。立足技术创新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加快发展高生产率、自动化、单机多功能的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业。

2.食品物流产业。加快规划建设符合食品保质、卫生、安全要求的冷链物流网络;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效率。

3.食品观光旅游产业。充分发掘我市食品文化内涵,将其转化为我市食品工业发展的优势,把食品生产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

四、主要措施

(一)培育龙头企业

1.鼓励食品企业做大做强。选择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上市融资,扩大规模,尽快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挖掘一批传统品牌,推进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

2.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食品龙头企业以强化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金注入、品牌运作、技术输出、管理输出等多种方式,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控股、参股,迅速扩张,壮大规模。

(二)创建知名品牌

1.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积极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及省、市名牌。每年组织评选“*市十大食品名牌产品”,对入选企业给予表彰并优先推荐参加省和国家名牌评选;对获得国家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食品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2.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对在中央一级媒体做产品广告的食品生产企业,按照宣传费的1%予以补贴,最高补贴不超过300万元。

3.鼓励食品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活动。鼓励食品企业参加各类食品展销活动,对参展企业进行补贴,补贴金额根据参加展会的规模、层次等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不超过参展费用的70%。

(三)推进技术创新

1.加强食品工业创新体系建设。瞄准国际食品工业发展趋势,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支撑,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食品工业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产品开发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食品工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

2.鼓励企业新产品开发。对食品生产企业研发并认定的单项新产品,自认定之日起一年内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A级、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和30万元。

3.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鼓励企业采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更新和改造,加大设备和食品安全、节能环保设施投资,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对食品企业新建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或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项目竣工投产后,经审核,财政按照其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补贴。

4.支持食品企业节能环保生产。采取切实措施,加快食品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5.鼓励企业创建人才培训院校。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院校(所)联合创办行业专用人才培训院校,或单独创办行业人才培训院校。

(四)推进集聚发展

1.科学制定规划。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市食品工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加强重点食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鼓励引导骨干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引导企业配套协作,实现集聚共赢发展。

2.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对重点食品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鼓励重点食品产业集聚区加快食品机械、装备制造、印刷、包装、食品物流及食品企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建成产业关联度高的现代食品产业集聚区。

3.加快原材料基地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用化的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向产业链前端延伸,通过联合、租赁等方式,稳定企业与原料基地的供需关系。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创建、参股建设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对日处理50吨以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自建的标准化奶站,一次性补贴20万元。

(五)健全食品安全体系

1.推进食品标准化认证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食品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建立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质量安全体系,推广食品行业良好作业规范。

2.建立健全食品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农业种养殖和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重点环节的全程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查企业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3.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4.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整合现有的检测资源,形成企业自检、行业自律、部门监督抽检的覆盖全面的检测体系。对购买先进食品检测检验设备的企业,经审核,按购置设备款的10%予以补贴。

5.加强食品行业自律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宣传、强化食品企业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

(六)建设现代食品物流和市场网络体系

运用现代食品物流理念和信息技术,围绕食品生产企业和终端消费市场,建设一批设备齐全、设施完善、信息化水平高、辐射功能强的全国性综合食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符合食品保质、卫生、安全要求的冷链物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搭建工商对接平台,推动我市食品进入城市商超和连锁超市。

(七)营造良好环境

1.加大对食品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每年设立3000万元食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食品产业发展。

2.优先保障用地。优先安排和保障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建设用地,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集约利用土地。

3.简化项目审批手续。简化重点企业新扩建和技改项目审批手续,对重点食品企业建设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制度。

4.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支持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流向食品工业。创新机制,改进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5.鼓励企业增加就业。鼓励食品生产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减少裁员。对稳定就业岗位的食品生产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其劳动力增量部分,给予适当补贴。

6.开展产业发展信息服务。建立食品工业统计和信息服务制度,及时分析和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引导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八)强化组织推动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工业发展的领导。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为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各食品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避免无序竞争,实现优势互补。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协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使其在行业管理、行业规范、行业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❾ 食品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新品类爆品

1.定位消费群体

餐厅所对应的最多消费群体是哪些人,他们最愿意为产品买单的价格区间是多少。

每个餐厅都有自己的客群,不同的客群消费能力也不同,打造爆品,首先就要考虑产品的价格区间,消费客群的消费能力。

2.消费群体的属性

餐厅消费群体的属性,他们的价值观,喜好如何,若打造爆品,以哪个点为突破口,会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餐厅的客群分类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喜好也不同,若是年轻群体,他们会喜欢什么?口味如何?若是女性群体,她们会喜欢什么?口味如何?

3.审视自身

餐厅自身功夫是否过硬,是否有能力打造计划中的产品。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打造的爆款产品,一定要和自身的生产能力相匹配,也就是说,在打造爆品前,餐厅应确保自己确实可以生产出预想中的产品。

❿ 如何从食品工业监管和产业水平的提升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能否正确选择这一阶级的主导产业,将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最有可能成为我国主导产业的将是以食品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和电子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群,这些产业不仅符合选择标准,而且组成了一个技术水平由低到高的多层次立体结构,适合我国产业技术状况的特殊要求。【关键词】产业主导产业主导部门产业结构产业政策根据人们目前对主导产业的认识,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或主导部门是指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或部门)。这类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如果一国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加以重点扶植、优先发展,将会极大地促进该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于人均收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着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顺序,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只有与该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其积极效应才能得以发挥。21世纪,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按照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届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将达800~1000美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收入从低水平转向中等水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幅度最大,出现各种结构偏差的可能性较大,因而各国发展速度的差异也较大。因此,正确地选择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关键。一、21世纪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的制约因素选择主导产业部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一国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其前提条件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状态是既定的。也就是说一国只能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现实地选择某个阶段的主导产业部门。我国选择21世纪的主导产业部门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因素的制约:1.需求约束。需求约束主要是我国过去几十年中长期的积累率过高形成的需求结构偏差。与其它国家相同人均收入水平时需求结构相比较,我国2008年需求结构有较大偏差,主要是居民消费中食品消费比重高出很多,非食品消费(消费性制品和消费性服务)过小。世界银行的预测认为,到2008年中国家庭消费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为44%~49%,我国在选择2008年的主导产业时不应忽视这一重要差别。2。供给约束。我国供给方面的主要约束是能源基础原材料和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正花大气力发展基础产业,但从可运用资源(主要是资金)与未来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来看,无论90年代怎样提高投资比例,基础产业的短缺都不可能根本缓解。到2008年,与其他国家相同发展水平人均能源占有量相比,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当低,原材料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也很突出。3.就业约束。我国就业约束主要在于劳动力供给量大,从而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根据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到本世纪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比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年龄人口之和还要多2000万。另外,农村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进一步增大了就业压力。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不得不把安置劳动力就业问题摆到重要位置上。4.科技、教育水平约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不断冲击着各国已有的产业结构,它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影响的主要方面是钢铁、汽车等传统支柱产业衰落,而电子计算机、宇航、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在这种国际环境下,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也应当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同时还应看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缺乏全面发展新兴产业应有的科技力量和教育水平。我国整体产业技术水平还很落后,而且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的特点。我国科技发展又受到国民文化教育水平的制约。据统计,在我国目前全部就业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只占1%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现期水平。以上情况说明,到2008年,我国不可能发生以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及其相关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变化。当然,我国也具有开发某些高技术的能力、集中力量发展某些新兴产业,是完全可能的。但如果脱离我国实际情况,直接模仿当代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单纯将高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就势必造成我国工业体系中新、旧结构断层和技术断层,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总之,我国科技、教育水平的状况决定了我国主导产业群不可能完全高技术化,而必然是一种多层次的格局。二、2008年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借鉴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的经验,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各种制约因素,我国选择2008年的主导产业应主要依据以下几条标准:1.需求潜力大。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大量、长期、稳定的需求。当然首先是针对国内市场。市场需求是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2.技术进步快且适用性强。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部门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我国受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制约,整个产业技术水平还很低,不能过分追求高技术。我国技术与经济发展本来就有多层次的特点,技术进步也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并非一定具有最高水平。所以,我国选择主导产业,必须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协调性,选择具有启动关联作用的“适用技术”。3.部门带动性强。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它应具有较大的前、后向联系和影响,通过这种关联产生对一系列部门的带动与推进作用,并使这些部门派生出对其它部门的进一步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4.就业效果好。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相对过剩,这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样可以既缓解就业压力,又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利益优势。5.有进口替代或出口创汇能力。虽然我国主导产业应以国内市场作为主体市场,但在开放条件下,还必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重视国际贸易的作用。主导产业应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有外向发展潜力,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从而既增加有效供给时间,又可为国家换取外汇。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还应注意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基础,但产品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产业加以重点扶植,尽快实现产品的进口替代,并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转化、创新能力,闯出一条“进口依赖——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的道路。三、2008年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根据以上分析,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最有可能成为我国主导产业的将是以食品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和电子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群。不仅因为这些产业最接近前面提出的选择标准,而且它们组成了一个技术水平由低到高的多层次立体结构,使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得以协调和衔接,符合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多层次的特点。具体来说:(一)食品工业1.有巨大的需求潜力。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到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比重仍占第一位。仅国内需求就可构成一个巨大、长期、稳定的市场。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已是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大行业,但仍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2.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进步。食品工业是典型传统产业,属低等技术水平的产业。将食品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通过技术更新改造和吸收引进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加速食品工业本身的技术进步,而且易于渗透扩散到其它传统产业,因而可以推动整个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低层次技术的提高。3.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食品工业的发展首先可以带动为其提供原料的农业的发展。随着食品加工深度的增加,档次的提高,对食品制造机械、食用色素、添加剂、酶制剂、营养强化剂、保鲜、贮存设备、各种食品包装材料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可以带动轻工机械、化工、造纸、玻璃、塑料、金属制品等产业的发展。4.可安置大量劳动力就业。食品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安置新增劳动力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另外,食品工业要求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符合我国劳动力素质低的特点,可吸收大量文化层次低的劳动力。5.具有优越的出口创汇条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主要农作物产量均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我国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有许多特有、稀有物产,是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这就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加之我国食品生产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许多名扬四海的传统产品,另外我国劳动力丰富,产品成本低,这些都是食品工业参于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二)汽车工业1.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只要限制进口整车,我国国内汽车需求大大超过供给。从长远看,无论货车还是小轿车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着眼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和社会运转节奏加快,轿车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我国轿车市场已由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我们再也不能依靠大量进口轿车来满足这种需求,加速发展我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势在必行。2.技术进步快且有利于整体产业技术进步的协调与稳定。虽然目前汽车工业在西方国家已沦为“夕阳产业”,但我国整体产业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不能跨越这一阶段。而且它们属中等技术水平的产业,高新技术比较容易被它们吸收利用,它们的先进技术又较容易传递、渗透到传统产业,易被传统产业消化和接受。因此它们可以成为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过渡的中介技术,弥合高、低技术之间的断层,确保整体产业技术进步的协调与稳定。3.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强。汽车工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在国民经济诸部门中,汽车工业属于带动面大,波及范围广的产业之一。可以带动钢铁、石油、橡胶、玻璃、电子、油漆、人造革、塑料等行业的发展。4.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汽车工业可提供较多的劳动就业机会。由于汽车的使用面广、流动性大,其吸收间接就业人员的容量和能力是其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不能比拟的。5.有能力实现“进口依赖——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的目标。我国汽车一直属于大宗进口商品之一,在过去30年中,中国花在进口汽车上的资金达260亿元,相当于30年投给整个汽车工业资金的4.3倍。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已具有一定的物资技术基础,具备了实现进口替代的能力。在挡住进口车的基础上,我国汽车行业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汽车出口创汇逐年递增,另外西方发达国家现已转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工业正逐步走向衰落,这为我国汽车业打进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尽可能多地占领这一市场。(三)建筑业1.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我国建筑业有长期不衰的稳定的市场。我国长期形成的需求结构的偏差,造成了建筑业的低收入弹性。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这一状况将根本扭转。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用房和公共设施不断增加,第三产业也将发展起来,将产生对各种楼宇的旺盛需求。再加上新型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码头和各种高级现代设施的建设任务,看来有可能使建筑业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部门。2.推动产业向高级化技术发展。建筑业也属于中等层次的技术水平,它和汽车工业一样是连接高、低技术的纽带,同时对推动产业向高级化技术发展有重大作用。3.与其它产业联系广泛。建筑业的相关产业也是极广的,我国建筑产品成本中,70%是材料消耗,建筑材料共近80大类,2000个品种,3万多个规格。它可带动建材、冶金、化工、石油、森林、机械等50多个相关部门,而室内装修、家俱陈设等也是它的“前瞻”产业。4.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建筑业属劳动密集型和非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说发展这样的部门投资少而就业量大。从而可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避开资金短缺的劣势。5.具有打入国际市场的潜力。我国建筑业人力资源雄厚、工人工资低、吃苦耐劳,并有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打入国际市场是一个有优势的产业。建筑业打入国际市场,不仅可以为国家赚取外汇,而且可以带动机电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一举数得。(四)电子工业1.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电子工业是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我国电子工业已有10多个大门类,主要品种有1500多种。电子技术和电子产品与技术装备,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因此社会需求面广、量大,而且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从需求上看,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2.体现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电子工业是高技术产业的代表,它是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最活跃的新兴产业,凝结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为所有的部门提供现代的生产手段,注入新的活力,深刻地影响现代工业的发展。3.部门带动作用强。电子工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机械工业提供各种大型、重型加工设备和进行超微、超细、超薄加工的精密设备,而且需要有关部门提供品种繁多、型号复杂的材料。因此,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将会带动材料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很多部门的较大发展。4.相对就业效果好。电子工业属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就业效果不如前三个产业,但它涉及面广,在新兴产业中是吸收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可安置大量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就业。而且许多行业对就业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并不高,就我国的科技教育水平来说,是不难达到的。5.有实现进口替代能力和出口创汇潜力。我国电子工业进口依赖度也很大,不仅成套设备大量进口,而且国产产品的关键元器件的自我配套率低,也大量依靠进口。目前我国已采取措施,有计划地组织国产化以替代进口,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是有能力快速实现进口替代的。我国电子产品出口增长也很快而且潜力很大。虽然近几年电子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但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如果加以重点扶植,出口额和出口品种都将大幅度增长。

阅读全文

与如何打造强大食品工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的发电机哪个品牌好 浏览:116
汽车专业哪里找工作 浏览:857
宝马730保险多少钱 浏览:914
宝马百年老店有哪些 浏览:266
奔驰a200l发动机需要多少钱 浏览:531
奔驰向上开什么门 浏览:299
奥迪a4电池坏了有什么现象 浏览:465
喜欢宝马3系是什么品味 浏览:12
实验室产品如何进行工业化 浏览:718
国内奥迪车型有哪些 浏览:880
扬中到镇江汽车多久 浏览:369
汽车尾灯一般哪里搭铁 浏览:238
长城汽车哈弗h7怎么样 浏览:883
宝马属什么系列 浏览:412
06工业类用地是什么 浏览:775
奔驰s怎么全车检查 浏览:800
奥迪q8通过什么方式换挡的 浏览:531
宝马怎么换皮带轮 浏览:776
奥迪q3加满多少升 浏览:126
奔驰s婚车怎么计费 浏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