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龙岩的经济问题。。。
金融危机下龙岩市企业发展问题分析(一)龙岩市经济发展概况龙岩市是正在逐步升级的交通要地。市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接广东梅州,西邻江西赣州,既是厦门经济特区、闽南金三角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和经济走廊。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核算反馈,2008年,龙岩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72.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7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48.76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10.29亿元,增长1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400元,比2007年增长14.0%。在对外经济方面,全市各企业进出口总额53940万美元,比2007年增长99.0%,其中,进口8028万美元,增长199.8%;出口45912万美元,增长87.9%,详见表1:表1:2008年龙岩市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指 标绝对数(万美元)比上年增长(%)进出口总额5394099.0出口额4591287.9其中:一般贸易4357084.0 加工贸易23422.16倍其中:机电产品133012.31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291710.75倍进口额80282.0倍其中:一般贸易38422.6倍 加工贸易23953.21倍 其他贸易179191.0其中:机电产品40191.03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138737.0在工业发展方面,龙岩市全年工业增加值310.87亿元,比2007年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7.09亿元,比2007年增长18.6%,见表3。产品销售率97.49%,比2007年回落0.79个百分点。表3: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指 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工业增加值287.11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910.0其中:集体企业1823.3 股份制企业144.821.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0.724.3其中:私营企业58.324.4其中:轻工业98.418.6 重工业188.718.6规模以上工业中,烟草加工、机械制造、矿产三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9.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8亿元,现价增长12.2%;机械制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7亿元,现价增长51.2%;矿产完成工业总产值107亿元,现价增长48.2%。在金融和保险方面,龙岩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94.22亿元,增长16.0%,见表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8.5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6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贷款余额82.21亿元,增长25.4%。表2: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指 标年末数(亿元)比上年增长(%)各项存款余额523.7526.5人民币存款520.7026.8 其中:企业存款142.0527.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82.8129.2各项贷款余额394.2216.0人民币贷款393.7316.5 其中:短期贷款185.4713.9 中长期贷款203.5218.2龙岩市保险企业各项保费收入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68亿元,增长29.7%;人身险保费收入10.46亿元,增长33.9%。全年财产险赔款支出3.19亿元,比上年增长40.5%;人身险各项业务支出2.47亿元,比上年减少3.9%。从总体情况以及对外经济和金融保险方面来看,虽然龙岩市2008年一直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但其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不过,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且在某些方面呈现倒退趋势。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因为管理不善或者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倒闭的不少,倒闭企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主业,过度扩张,进行了产业的多元化投资,或者主业本身就不强、不大,没有技术及质量优势。那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小企业,只能在市场经济很好的环境下才能获得生存,一旦市场经济出现浪潮,在价格战中很容易就被淹没,倒闭破产在所难免。 (二)金融危机中企业面临的相关问题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经济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的开始蔓延全球,众多跨国公司倒闭,全球股市崩盘,社会失业率大增。在这种背景下,龙岩市企业管理者要清醒认识、准确把握目前可能面临的问题与不足,概括来讲,主要有六个方面:(1)企业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人才队伍现状与企业发展对人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对人的认识和使用与市场经济规律之间不相适应;(2)技术创新能力弱,工艺技术进展缓慢,新产品开发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仿研跟踪的局面;(3)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品获利能力低,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效益提升仍然主要靠规模拉动,能源、劳动力等资源消耗与先进水平比还有一定差距;(4)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不强,服务市场、服务客户的意识以及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不强;人力资源跟不上生产高水平、高速度发展的需求,造成企业人才紧缺的原因是发展速度太慢;(5)管理粗放,精细化管理尚未实现;(6)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不是靠科学管理谋求发展,总抱有侥幸的心理,靠钻政策的空子求得一时的生存。 (三)推动龙岩市稳定发展的相关建议面对不利因素,龙岩市的企业最紧迫的是改变企业发展方式,企业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去审视和解决好以上的问题和不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理念,强化自主创新,增强市场意识,卓有成效地推进企业发展。 1.创新经营理念。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依靠创新,我们才能在这场风暴中找到机遇。在“寒冬”中站稳脚跟我市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发现,不少企业“安然无恙”地按照既定方略前行,化解危机为机遇,有的甚至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过倍的逆市飘红。经营理念创新,包括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企业文化创新、领导方式创新、激励方式创新等,顺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讲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科技创新。科技因素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无法预期的影响”。因为科技在企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努力追求科技创新是现代企业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 做好前瞻性技术产品研发必须意识到科技创新应对抗击风险的厚重力量。企业若想既做大又做强,就必须高瞻远瞩,提早着手研发能够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金融危机冲击市场时,旧产品已经提前自我淘汰,新型产品依靠独有技术形成 “逆流而上”,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在产品研发前,通过市场调研找准定位,把产品的成本消耗、流程设计、上市价格以及产值和利润等做出精准预算,这将成为市场拓展中新的创新增长点。二是营销创新。营销观念的确立与发展是企业争得市场的基础。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市场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以现代网络营销为企业提供全新有效的营销模式,使企业营销不但降低成本,减少人力投入,而且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寻找客户,为企业创造更富有弹性的运作空间。 三是服务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作为产品销售的“软件”已越来越突出其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传统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已不能满足顾客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全方位的服务观念。全方位服务是指凡是用户所需要的服务都能顺利得到满足的服务模式。它包括为用户提供企业产品的所有相关信息,并按照用户的期望生产产品、传送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用户的满足感。 2.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以“五个转变”为中心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活动,推进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从大计划向小核算转变。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企业从大计划向小核算转变,立足资金管理规范化、细化成本控制管理、完善采购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 二是从增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开拓市场方面,企业从增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新老客户的关系,在巩固老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市场,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真诚的服务赢得良好的市场份额。 三是从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转变。在产品开发方面,促进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转变。在满足普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向高端化、高附加值、特殊用户需求发展,引领行业发展。四是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在生产管理方面,逐步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技术创新,促进效率的提高。 五是从基础化向文明化转变。在文化建设方面,企业从基础化向文明化转变,深化绩效考核,加强民主管理,弘扬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3.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产品开发。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转化。金融危机的到来是一个机遇,验证了自主创新、练好内功,是增强发展的后劲,应对危机的根本之策。创新,意味着拥有逆势之下突围的话语权,意味着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应该是产业链末端的传统制造业,要承接国家扩大内需的“东风”,反而迎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依靠自己的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抓住目前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制造优势,从靠扩张、外延式的发展转向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企业利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明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算没发生金融危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也很容易被淘汰。4.推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对公司层面而言,以科学的市场价格和成本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降低成本目标,根据成本构成及部门职能进行指标分解;对部门层面而言,组织全员集思广益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和计划,落实责任人;成立成本管理目标的推进部门,以可行性审查和考核方案,监督和检查全过程。5.用诚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更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不好,将会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企业从事营销活动,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最简便切合实际的方式就是在营销活动中讲究诚信。6. 深挖市场盲点,做强中小企业。所谓市场盲点即市场的空白点,在这里指寻找市场中出现供小于求的商品。在金融危机的袭扰下,很多企业都在为寻找新的商机而挖空心思,其实只要回头留意身后就会发现仍有一批“盲点”产业。简单化指在发展中小企业时要承认现状,不为力所不及而苦恼,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现有经济基础上,在可能范围内,尽最大可能促进中小企业一步一步提高,逐渐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做强中小企业。面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有新思路,要及早深挖市场盲点,坚持和做好“四化”,同时在“薄利时代”还要树立“不以利小而不为”的经营理念,扩大市场占有率,就能把“盲点”变为“亮点”,培养出市场新的商机,做强企业。很多地方政府可能更多的是看重税收,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的是奖励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即便这个企业对我们的税收并不是很重要。中小企业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就在于它提供了重大的就业,一些大型的企业在上交国家利税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再就业方面赶不上中小企业。扶持企业,就是挽救那些制造就业的载体。所以,要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产业集群,是龙岩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及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主要阵地。7.充分把握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发展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度高、市场前景广阔、规模经济效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性强、环境污染少或无污染的产业。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优先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相对集中或优先安排能将上游企业的“废料”作为下游企业原材料的项目或企业进入园区,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相互交换,形成比较完整的循环工业系统,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要树立长远目光,着眼于园区的长远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Ⅱ 龙岩市建筑业发展现状如何
2020年龙岩市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显着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自2018年成为龙岩市首个产值突破“千亿大关”的产业,已连续三年实现产值过千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家建筑业企业被列入福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2020年新增资质建筑业企业186家,一批优质企业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营范围遍及广东、江西等地;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斯亚贝联合银行总部、菲律宾中信白金财富大厦等项目留下闽西“红土建筑印记”。
Ⅲ 龙岩的经济
生产总值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87.80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876.25亿元,增长11.7%;
第三产业增加值557.16亿元,增长8.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716元,比上年增长9.3%。
财政收入
1990年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为1980年的5.61倍,龙岩成为中国95个收入超亿元县(市)之一。
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61.69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19.84亿元,增长2.2%;财政支出205.07亿元,增长2.8%。全市国税税收收入157.29亿元,增长10.4%;地税系统税收收入92.88亿元,下10.0%。
产业结构
1978~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2.3%,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3%,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1.5%。1990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63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8倍,社会总产值增长2.27倍。
投资结构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2.7%;农户投资增长8.9%。
在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7%。。
201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12.09亿元,增长28.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2.84亿元,增长46.8%。商品房销售面积175.67万平方米,下降26.0%;商品房销售额99.36亿元,下降36.1%。
2014年全市220个省市重点项目,比上年增加37个,增长20.2%;完成投资504.06亿元,下降2.4%;实现新开工项目72个,比上年增加22个,增长44%;实现新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68个,比上年增加25个,增长58.1%。 明清时期,城乡有冶炼、造纸、食品等传统的家庭式手工业或作坊。民国时期,制茶、卷烟、烟纸业、造纸业一度迅速发展,但重工业及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甚少。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29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1.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人民政府对私营企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扶持个体手工业生产政策。1953年始,对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改造工作基本完成,绝大部分私营企业成为公私合营企业,个体手工业按行业组织生产合作社(小组)。工业产值年均递增26.4%。1956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23.19%。
“大跃进”时期,盲目兴建一批冶金、煤炭等厂矿,造成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工业内部的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同时急于完成公私合营和集体企业向全民所有制的“全面过渡”,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962年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缩短工业基本建设路线,压缩重工业,关停并转一些效益低的企业,精简职工,整顿企业,恢复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业生产逐年回升。1965年,工业产值300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19%,比1949年增长9.3倍。
“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秩序遭破坏。1968年,产值比1965年下降17.41%。自1969年后,国家加强内地工业建设,先后恢复或新建29个工矿企业,工业得到较迅速发展,门类增多、规模扩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冶金、化学、建材、纺织工业发展更快。至1976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4.66%。在工业总产值中,56个全民所有制企业产值占92.76%,64个集体所有制企业产值占7.24%。
1978年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工业结构,重、轻工业产值比例各占50%左右,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进行技术革新。1979~1984年,投入1.17亿元挖潜、改造,企业生产能力显着提高。同时,企业内部逐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也新建一批厂矿。1980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2.36%。乡镇工业亦迅速发展,年产值239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6%。
1984年,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1986年,推行厂长负责制、全面目标管理,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全市与20个省市的88个企业、10所大专院校、26个科研单位建立横向联系,参加企业有96个、129个项目,引进各专业人员200余人。同时,先后从日本、英国、美国、西德、瑞士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技术和价值1.1亿元的设备。工业生产迅速、稳步地发展。1984~1987年,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19.8%。
1987年,全市有卷烟、食品、纺织、印刷、包装、机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电子、木材等行业,初步形成以卷烟、建材、机械、煤炭、冶金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包括中央、省、地、市属和乡镇及村办工业等多层次经济结构的企业有2350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6个,产值53992万元;集体所有制企业162个,产值4842万元;合资企业6个,产值188万元;村及村以下工业2096个,产值5110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200多种。工业总产值64062万元(其中市属工业1638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9.90%。220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利润总额6787万元,税金19203万元,工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73.7亿元,增长8.7%。工业生产总体呈现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非公有制工业较快发展、小微企业稳定增长、重点企业增势良好等特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7%,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4%;股份合作企业增长22.5%,股份制企业增长1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0.3%,集体企业增长16.2%;大中型工业增长9.0%,小微企业增长8.2%;亿元企业达347家,比上年增加28家。
工业园区
截止2012年,共有9个省级工业园区。分别为:龙岩经济开发区、永定工业园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连城工业园区、武平工业园区、上杭工业园区、漳平工业园区、长汀县经济开发区和龙岩稀土工业园。 农业产值
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148.98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46.13亿元,增长6.1%;牧业产值121.28亿元,增长3.9%;渔业产值13.37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77亿元,增长5.8%。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较快增长。粮食总产量109.96万吨、增长0.2 %,蔬菜总产量198.51万吨、增长1.8%,茶叶产量2.17万吨、增长6.4%,园林水果产量40.24万吨、增长4.3%,食用菌产量4.01万吨、增长3.6%;毛竹7193万根,增长2.0%;家禽出栏5879.55万只、增长17.1%;水产品产量7.59万吨,增长3.8%。
农业产业化
2012年全市形成了“六大”重点产业(畜牧、蔬菜、林竹、茶业、薯业、烟草)和“七大”特色产品(河田鸡、连城白鸭、槐猪、黄(黑)兔、兰花、漳平水仙、咸酥花生),2011年六大重点产业和七大特色产品产值分别达到177.2亿元和9.8亿元。其中肉类总产全省第一,生猪出栏全省第一。
漳平被评为“中国特色竹乡”、“中国花木之乡”,永福被评为“中国杜鹃花之乡”;连城朋口被评为“中国兰花名镇”;武平是全国重要的野生花卉生产基地,“武平富贵籽”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双百”目标,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0.6万人,年劳务收入超过150亿元。 清末、民国初期,私商大多在外经商,境内商业主要是集市贸易。苏维埃时期,国民党对苏区实行经济封锁,龙岩县苏维埃政府采取保护商人政策,鼓励苏区商人与国民党统治区商人贸易往来,发展苏区经济。民国23年(1934),汀漳公路开通后,湘、赣等地商人来岩采购,商业日趋繁荣。民国26年(1937),城区有商铺400余家。民国27年(1938)5月,日军侵占厦门,封锁沿海港口,汀漳公路漳龙段遭破坏,多数货物经广东兴宁、梅州市梅县区、大埔等地运进,货源锐减,物价暴涨,捐税日增,各大商户相继停业。民国35年(1946),有的商户移往漳州、厦门、汕头等地,至1949年,城区只剩店铺255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贯彻“繁荣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发展以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为主,个体商业和集市贸易为辅的社会主义商业体系,开展物资交流,城乡互助,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市场繁荣,物价稳定。1956年,基本完成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私营商业过渡到国营、公私合营,有的组织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实行经销代销。“大跃进”期间,把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商业体系,变成单一的国营商业企业,影响商业的发展。三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物资匮乏,市场疲软。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后,商品日益增多,市场日趋活跃。1978年后,改革商业管理体制,发挥国营商业的主渠道作用和集体、个体商业的调节作用,扩大、搞活流通领域,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至1987年,全市有商业企业4772家,其中国营310家,集体677家,个体商业3785家。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304.82万元,人均725.7元。商品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成为龙岩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
2012年进出口总额3488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进口137966万美元,增长143.1%;出口210836万美元,增长13.8%。
Ⅳ 2021龙岩为什么工商业落后
城市综合体产能过剩。
位于龙岩大道与登高西路交会处的世纪天成广场,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广场,是龙岩最早的商业综合体之一,当年在龙岩市区风光无两。
然而,自从2014年黄水木“失联”后,这个曾经顶着无数光环的商业综合体瞬间风雨飘摇,并不断衰落。如今,世纪天成广场早已没有往日的繁华,显得异常冷清,商场的大门已被紧紧锁住,门上布满了灰尘。商场外门可罗雀,沿街的店面大多已“关门大吉”,仍在坚持营业的商铺所剩无几。
近年来,龙岩的经济快速发展,新老商圈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房地产市场的大背景下,商业地产也迎来发展机遇。一大批城市综合体如同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逐渐改变龙岩的商圈格局,成为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龙岩商业地产可以说是呈爆发式增长状态,数量和体量都偏大。据相关资料统计,龙岩的商业地产已经过于饱和。爆发式的增长带来的是城市综合体产能过剩,再加上经济不景气,龙岩市区不少城市综合体生意冷清,普遍越来越不景气。
眼下,在市区不少城市综合体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逛商场的人并不多,买东西的更是寥寥无几,偌大的商场显得颇为冷清。即使到了晚上六七点钟吃饭的时刻,许多餐饮店里也只是稀稀拉拉地坐着几桌客人,而服装店则更为冷清,显得格外安静。据悉,周末节假日等时节,这些城市综合体的客流较大,但总体来说不算多。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龙岩市商铺市场持续低迷,与2014年变化不大,但是比较2013年商铺市场成交量严重下滑,整体成交量低迷。近两年成交量合计仅有3.43万㎡,不到2013年商铺成交量的五分之一,商铺市场表现严重供过于求。
龙岩:
它不是一个沿海城市,也在区域的经济上不是很强,更是在我国的发展上存在感很低的一个城市了,而且在这个城市的发展上说,它其实是福建古文明所汇聚的城市,但在如今的论经济的发展上看,它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从发展的角度说,它自然就是令人失望了。
Ⅳ 龙岩,三明,南平这些内陆城市哪个比较有发展潜力
龙岩,三明,南平这些内陆城市哪个比较有发展潜力?先分开来说说这三个地方的情况吧!
龙岩市,又称闽西位于福建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邻广东梅州,西连江西赣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设市。
龙岩是内陆邻海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由古龙岩州和建国后来属的部分古汀州辖地组成。
龙岩市境内溪河众多,分别属于汀江、九龙江北溪、闽江沙溪、梅江水系。集水面积达到或超过50平方公里的溪河共有110条。河川年迳流量19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182.7万千瓦。
龙岩市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等1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中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中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同时,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龙岩是福建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7.9%,居福建省首位。
全市有卷烟、食品、纺织、印刷、包装、机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电子、木材等行业,初步形成以卷烟、建材、机械、煤炭、冶金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截止2012年,共有9个省级工业园区。分别为:龙岩经济开发区、永定工业园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连城工业园区、武平工业园区、上杭工业园区、漳平工业园区、长汀县经济开发区和龙岩稀土工业园。
三明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2014年三明市根据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做出具体部署,把三明市建设成为福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 旅游 胜地和休闲 养生 基地。
三明拥有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截至2015年6月,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种,已开发利用的43种。全市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2个世界级品牌和国家级、省级 旅游 品牌各50多个,数量和等级名列全省前茅。
三明市林地面积189.4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5%,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毛竹储量3.8亿株,人均林木林地资源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少数几个超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素有“中国绿都”之称。
三明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沙溪、金溪、尤溪。全市集雨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0条,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5条,都属山区性河流,水量充沛且季节性变化大,为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519 2044毫米,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三明市水旱灾害频繁,防汛抗旱任务繁重。技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71万千瓦。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南平辖2区5县3县级市;2016年,户籍人口321.26万(常住人口266万);2016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7.74亿元。境内山峰耸峙,低山广布,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局部山区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等便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南平市境内已知矿产有5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0多种,如铜、铅、锌、煤、铁、铌钽、玻璃、金、银、铂钯、钨、锡、石墨、硫铁矿、萤石、高岭土、滑石、重晶石、石灰岩、白云岩、蛇纹岩、钾长石、云母、压电水晶、叶蜡石、明矾石、珍珠岩、磷矿等。
主要矿种储量:钽铌矿储量2336万吨(矿石,下同),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位。萤石矿储量254.8万吨、硫铁矿储量2459万吨、石墨矿储量634万吨,居福建省第一位。
南平是福建的粮食主产区,有8个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商品粮20多万吨,在全省居第一位。全市拥有茶园面积50.2万亩,茶叶产量4.37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1/5强,形成武夷岩茶、建瓯水仙、政和白茶三大优势品牌,武夷岩茶、政和白茶获得了原产地保护。以肉鸡、牛奶、生猪为主导的畜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全市奶牛存栏2.63万头,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良种奶牛和乳制品供应基地。
综合所述三个地区各有千秋.
龙岩!
三明南平龙岩其实这三座城市半斤八两,相对而言南平更弱一些,龙岩和三明会更强一点,但是这三座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少,这三座城市常住人口都不到300万人,平原面积几乎没有。
南平这些年在积极推进建阳区的发展,将全市的工作围绕建阳区发展,但是延平发展了这么多年是南平人口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了。三明目前在大力发展沙县,将沙县撤县设区发展沙县。龙岩应该这三座城市里发展和底子最好的了,首先龙岩有新罗区和永定区,新罗区是龙岩的核心城区,加上龙岩靠近闽南地区,可以受到厦门都市圈的经济辐射。论城市建设也是龙岩新城区最好了,还有180米城市地标,新龙岩火车站都是,龙岩也是闽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未来的发展潜力应该是龙岩>三明>南平
1、南平地处福建北部,闽、浙、赣交界的城市,俗称闽北,其总面积263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5。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地区,是福建的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拥有合福铁、鹰厦、横南、外福铁路等,交通便捷。拥有世界双遗产武夷山及武夷山机场,是个 旅游 城市。2014年,撤诮建阳市,南平驻地迁至建阳区,南平拥有二区五县三市。南平人口264万人,GDP产值1458亿元。南平比较着名的企业有南平纸业、南孚电子、南平太阳电缆等企业。 2、三明地处福建中西北部,东邻福州、南邻泉州、龙岩、西临江西,北接南平。面积22965平方公里,下辖二区一市九县。三明 旅游 资源丰富,拥有世界着名的泰宁世界公园与大金湖等 旅游 景点。人口251万人,GDP产值1891亿元。三明基础工业雄厚,是福建最大的钢铁、水泥、化肥、煤炭生产基地。 3、龙岩地处福建西部,故称闽西,是闽粤赣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与泉州、漳州相连,南接梅州,西邻赣州,北为三明。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97年成立的地级市,下辖二区一市四县,人口261万人,GDP产值1896亿元,超过三明,成为继泉、福、厦、漳产值居五的城市。龙岩的紫金山矿业、龙烟、龙净、龙马、龙工等企业集团造就了龙岩的辉煌。龙岩的森林复盖率达77.9%,居全省第一。龙岩拥有赣龙厦快铁,鹰厦、漳龙梅铁路,以及年内开通的南(平)三(明)龙(岩)快铁。龙岩是拥有直接开往北京、上海等少数地级市之一,是继福厦之后,第三个拥有动车修捡站的城市。 综上所述,南平、三明、龙岩是福建的内地城市,相对而言,龙岩的区位优势更明显些,龙岩离沿海城市更近,交通更便捷些。三个城市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地市的城市攀比发展潜力排行,当然是龙岩、南平、三明。然而谁都会说俺家乡好,三明能被好评只有是生态文化 旅游 胜地和休闲 养生 基地,即表明青山绿水美丽新兴文明城市的特色优势。人口在中心城市两区才三十几万人,又正好成立新兴工业城市60岁生日,表示这一代人和工业使命进入退休年龄。但是,没有经济发展潜力的三明,为你的文明美丽年轻而骄傲自豪,我爱您!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能准确分析出来,但这三个地方我都曾经涉足过。三个地方各有特色,人文精神也都不错,给我感觉最好的是龙岩。龙岩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并且龙岩作为闽南革命根据地,是一个有很深红色文化传承的地方,涌现出大批革命将领,如邓子恢等。除此之外,龙岩还有很多的土楼文化,希望能很好的发展,抓住机遇。希望龙岩能找出自己的特色所在继续发展努力。
总是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城市发展的再好,自己是屌丝,有毛用,北京发展好吧,不是照样有屌丝,发展不好的城市,你有车有房子,有百万存款,不是照样美滋滋。重要的是发展自己,而不是天天瞎逼逼城市
目前是龙岩经济最发达,其次是三明,南平垫底。
龙岩市区面积也是最大的,而且临近闽南地区,经济辐射的影响。
而三明的永安和沙县都不错,高速、铁路、国道贯穿沙县-三明-永安,连成一条线。以后三明会越来越好,沙县距离三明很近,公交直达动车站。
看看三地的人口吸引力就知道了。龙岩,新罗区人口净流入,其他县市区人口净流出;三明,永安市,三元区,梅列区人口净流入,其他县区人口净流入;南平,所有县市区人口净流出。但是龙岩虽然只有一个新罗区人口流入,但是人口流入数量比三明三地加起来都更大。所以综合来说,龙岩第一,三明第二,南平第三
内陆山区的城市应该走重庆模式的发展道路,现在中国桥隧工程技术很好可以把山区的城区通过隧道向外延伸城区的规模,龙岩与江西、广东交界地缘优势比三明、南平更好!三明主要可以依托沙县的地利来发展,南平作为福建的老牌城市需要更新思路来发展!
从地理方位角度看,我认为龙岩发展潜力更大。理由是,首先,龙岩既有山区特点又靠近沿海且邻近广东,有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其次,龙岩矿产资源、工业基础也比较好。计划经济时期曾是福建重点投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虽一度滞后,但潜力仍在。三是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密切相联。龙岩是闽南语系与客家方言的融合区,其人脉广达、文化积淀可想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