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中山工业实力如何

中山工业实力如何

发布时间:2023-06-03 22:48:50

‘壹’ 中山发展现状

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人民收入持续增加,2007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超过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万元,分别比20年前增长11.3倍和7.4倍。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8.19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三个一”工程全面推进,目前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20万人次,其中农民44万,占农业人口应参保人数66.8%,年内实现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明年应保尽保。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建、新建,努力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政府决定从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四年共投入2500万元用于扶持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和物流业发展。去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800多人。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空气质量优良率、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新增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投入约23亿元建设18家镇区污水处理厂,中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投入2000万元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启动。投入5.9亿元建设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市镇共投入3.1亿元整治内河涌。开展重点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0.2万吨和0.6万吨。“绿化中山大地”工程成效显着,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2%,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2%、人均公共绿地达10.9平方米。
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2007年以来,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3%、超收收入的60%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各项民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累计投入近300亿开展十项重要民生工程。投入超过100亿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投入120亿开展350公里交通路网建设。年内市财政投入2亿元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基本满足本市住房困难家庭需求。年内争创全国生态市。24个镇区全部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山成为全省第三个教育强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提前竣工,在全国率先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宽带”;单位GDP能耗下降3.9%;全市24个镇区均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部分镇区实现12-15年义务教育。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一大批重大水利重建加固项目稳步推进,内河整治253公里。平安中山建设成效显着。完善平安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加快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1701个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投入使用,“大平安”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村村(社区)建警务室并配备社区民警,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5%,破案率同比上升6.7%,各类事故宗数下降2.4%。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指数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殊荣。

经济发展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山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40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5%,总量继续居全省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3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50.63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513.56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60.8:36.1调整为3.1:60.4:36.5。全市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56106元,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8102美元,增长10.1%;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96612元,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3951美元,增长9.0%。民营经济增加值636.39亿元,增长12.0%,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5.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7.0%。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五升三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分别上涨14.3%、2.1%、2.4%、3.0%和3.8%;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6.7%、0.4%和0.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01万个;城镇从业人员24.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产业结构调整有待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增加,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等。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75.36亿元,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1元,增长10.0%。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5万亩,增长6.4%;甘蔗种植面积0.53万亩,下降63.1%;蔬菜种植面积38.81万亩,增长12.1%;水果种植面积10.97万亩,下降0.2%。粮食总产量6.75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52.27万吨,增长12.0%;水果产量18.70万吨,增长4.7%;甘蔗产量3.21万吨,下降61.3%。
全年出栏生猪51.91万头,增长25.1%;出栏三鸟1097.56万只,增长17.8%。肉类总产量4.98万吨,增长12.9%。全年水产品产量32.17万吨,增长2.8%。其中,海水产品2.12万吨,下降0.9%,淡水产品30.05万吨,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91.04亿元,增长11.2%;工业增加值811.89亿元,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2.36亿元,增长10.1%。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6%,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40家,增加332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693.04亿元,增长11.7%。其中,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1944.49亿元,增长11.1%。轻工业总产值2221.55亿元,增长9.1%;重工业1471.49亿元,增长15.8%。装备制造业总产值906.49亿元,增长18.0%。
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158.13亿元,增长10.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2.00亿元,增长3.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6.5%,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9.6%,资本保值增值率114.9%,流动资产周转率2.7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3.3%,资产负债率61.7%,产品销售率96.5%,全员劳动生产率82290元•年/人。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8.74亿元,增长7.6%。全市建筑企业施工产值91.71亿元,增长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9.22万平方米,下降1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8.94万平方米,下降39.8%。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9.56万元,增长2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45.08亿元,增长11.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6.90亿元,增长12.5%;更新改造投资40.41亿元,增长27.6%;房地产开发投资191.61亿元,增长8.6%。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60.18亿元,增长59.3%;集体投资26.13亿元,增长1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04.49亿元,增长6.0%;私人及其他投资254.28亿元,增长5.9%。国有、集体、外商及港澳台、私人及其他投资结构调整为13.52:5.87:23.48:57.1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40亿元,增长62.1%;第二产业投资157.65亿元,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157.14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投资287.03亿元,增长14.7%。投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0.06:37.25:62.69调整为0.09:35.42:64.49。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839.24万平方米,增长17.2%;商品房竣工面积350.30万平方米,增长4.2%;商品房销售面积320.43万平方米,下降37.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74.43万平方米,增长12.9%。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64.35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房屋竣工率和项目建成投产率分别为59.4%、26.8%和34.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95亿元,增长20.5%。分地域看,城区消费品零售额219.21亿元,乡镇消费品零售额257.74亿元,分别增长20.0%和21.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12.17亿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4.00亿元,增长22.2%;其他行业零售额0.78亿元,增长3.5%;分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54.20亿元,增长28.6%;汽车类零售额37.53亿元,增长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3.14亿元,增长24.5%;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2.20亿元,增长1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8.04亿元,增长25.4%;日用品类零售额5.66亿元,增长20.5%。
六、对外经济
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值259.09亿美元,增长5.1%。其中,出口187.02亿美元,增长8.1%;进口72.07亿美元,下降2.2%。贸易顺差114.95亿美元,增长15.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66.08亿美元,增长14.8%;加工贸易出口120.93亿美元,增长4.8%,占全市出口的64.7%。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15.63亿美元,下降3.7%;集体企业出口28.89亿美元,增长5.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20.07亿美元,增长10.0%;私营企业出口22.40亿美元,增长10.7%。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18.13亿美元,增长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0.11亿美元,增长5.7%;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0.90亿美元,增长9.3%;从出口市场看,对香港市场出口56.25亿美元,增长5.9%;对欧盟市场出口32.57亿美元,增长17.7%;对美国市场出口42.03亿美元,下降0.1%。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61个,下降40.6%;合同规定利用外资7.15亿美元,下降45.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33亿美元,增长13.4%。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6.23亿美元,占全市的74.8%;外资资金来源地主要是港澳、美国、日本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全年实际投资6.96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的83.5%。
七、交通、邮电与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13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95.17公里。全市机动车保有量61.93万辆,增长4.6%。其中,汽车保有量27.80万辆,增长12.4%。其中个人汽车22.32万辆,增长15.9%。全年货物周转量57.00亿吨公里,增长7.0%;旅客周转量70.29亿人公里,增长1.5%;港口货物吞吐量2756万吨,增长0.1%。
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58.92亿元,增长18.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94亿元,增长6.1%;电信业务总量155.98亿元,增长18.8%。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414.72万户,下降7.1%;本地电话用户167.8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89.84万户,下降5.1%;小灵通用户78.05万户,下降3.0%。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45.33万户,增长0.4%。
全年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528.13万人次,增长3.5%。其中,国际游客65.18万人次,国内游客462.95万人次。旅游景点接待游客850.64万人次,增长10.1%;旅行社接待总游客259.22万人次,增长6.5%。组团国内游109.44万人次,增长3.6%;出境游16.17万人次,增长14.8%。全年旅游总收入97.23亿元,增长13.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7亿美元,增长4.7%。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酒店41家,星级酒店客房数0.52万间,客房开房率58.8%。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23.11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为447.69和1080.4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4%和19.8%。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44.27亿元,比年初增长18.1%。其中,短期贷款295.21亿元,比年初增长6.2%;中长期贷款491.68亿元,比年初增长17.2%。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5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7.4%。其中住房贷款236.77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全年人民币现金净投放204.69亿元,净增29.61亿元。
全年代理证券交易额1952.83亿元,下降39.5%。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额1941.21亿元,下降39.8%。年末证券市场投资额122.92亿元,下降56.2%,其中客户保证金总额23.67亿元,股票市值99.25亿元。全市证券投资累计开户数31.73万户。
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34家,增加8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寿保险公司16家;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54.56亿元,增长42.5%。其中,财产险收入12.20亿元,增长8.2%;寿险收入42.36亿元,增长56.8%。保险机构各类赔款和给付13.47亿元,增长56.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5.89亿元,寿险赔款和给付7.58亿元,分别增长28.6%和88.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33万人,增长3.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42万人,增长3.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3.39万人,增长2.1%;小学在校学生24.39万人,增长2.5%;幼儿园在园幼儿8.26万人,增长11.3%。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0%和106.8%,高中升学率达83.3%,普通高考录取率达8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1%。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山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全国首家镇一级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市现有14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新增1个;8个省级以上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新增2个。全市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64家,新增4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511家,新增21家;各级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8家,省级新增3家、市级新增28家。
全市有115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9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市级科技奖93项,其中科技重大贡献奖1人、产学研合作奖3项、科技进步奖89项;市级专利奖项目42项,其中专利金奖9项、专利优秀奖32项、优秀专利发明人1人。专利数量和质量快速提升,全市专利申请6901件,增长7.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55件,增长89.4%;专利授权4342件,增长27.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29个,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13个,文化艺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镇区文化站24个。全年举办省级以上高雅文艺演出22场、群众文化活动5140场、营业性演出4800场。市、镇两级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站22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开通模拟电视节目46套, 开通数字电视节目78套。全年出版报纸3945万份,图书馆总藏书量89.0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93个,医院床位8258张,分别增长10.4%和12.6%。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99人,增长20.6%。其中,执业医师3884人、执业助理医师674人、注册护士4432人、检验人员479人,分别增长10.6%、39.0%、17.9%和20.7%。
2008年,成功承办中国国家队与黎巴嫩、叙利亚国家队的南非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的对抗赛、中国队与古巴女篮热身赛、全国武术套路(女子)锦标赛、全国第13届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等体育赛事。全市492名运动健儿在25项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金牌150枚、银牌120枚、铜牌122枚。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57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734元,增长15.1%。年末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人均37.98平方米。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0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868元,增长8.4%。年末城镇居民住房建筑面积人均33.39平方米。全年城镇(不包括农户、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及个体户)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696元,增长13.7%。
全市非农村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共有460.12万人次,增加39.83万人次。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17.4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7.7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09.3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6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18.93万人。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参保人数为53.20万人,增加9.73万人。参加城乡住院医疗保险人数为90.00万人,增加37.52万人。
全市社区服务设施数388个,其中城镇167个,农村221个。社会各项福利事业费12425万元,增长9.0%。其中,社会优抚事业费3528万元,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8605万元,自然灾害救济费292万元。全年社会困难救济人口40741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852人,其中集中供养929人,分散供养923人;安排“四残”人员就业23人。全市共有9249户27126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7247人,农村19879人。全年全市发放低保金额3972万元,增长12.8%。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670宗,死亡362人,受伤3505人,直接经济损失2025.03万元,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2%、11.1%和18.8%,直接经济损失上升57.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5.23,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1.91,分别下降13.3%、16.1%和1.6%。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51.09万人,城镇化水平86.14%,常住人口出生率6.63‰,死亡率1.50‰,自然增长率5.13‰。公安户籍人口146.43万人,其中按居住地划分的非农人口为77.26万人。
全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00个,增长11.4%;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本年投资额2.16亿元,下降45.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1%;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1.7%。
全年累计灰霾天气日数136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843.1小时,增长1.2%;全年平均降雨量2090.8毫米,增长 33.3%。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7个,增加5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5.4%,全市森林覆盖率1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平方米。
年末全市水库蓄水总量4027万立方米,增加464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7419.3万吨。其中,生活用水17471万吨,工业用水20730.3万吨;全市监测评价河长274.25公里,其中达标河长240.15公里,超标河长34.1公里;全市共监测14个水库,水质全部优良。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注: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均为初步数,所有数据应以此后出版的《中山市统计年鉴--2009》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常住人口包括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
4、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5、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

发展重点
将围绕建设“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的目标,“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保平安”。重点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质量,一手抓民生事业。
一是变制造业的单轮驱动为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目前中山工业总产值超过3500亿,但服务业的比重已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下来,要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健康医药产业与重化工中下游产业,推动经济发展适度重型化的基础上,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动专业镇升级为重点,用中山特色的产业优势来增强发展后劲和质量。
在生产服务业方面,要沿着以研发和流通为两端的“微笑曲线”,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产业的区域分工环节从制造加工向研发、流通延伸。研发上,要一手抓建设企业自主研发中心与构建重要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一手抓现有410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做强做大,成为单打冠军。流通上,要加快建设物流“聚集区”,打造珠江口西岸物流中心,依托3580亿工业产值构建工业购销专业化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发行城市建设债券等金融产品,扩大市镇投资非经营项目的代建制范围,引入战略投资者,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以整合公有物业资源为抓手,分批注入约100亿非经营性物业资产,成立市公建物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拓宽城市发展融资渠道;以鼓励企业上市为突破口,发挥优质企业直接融资的主体作用;利用我市毗邻粤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的条件,引进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与我市企业对接。实现产业发展为基础、资本运营为先导,争创发展优势。
在生活服务业方面,全面推进综合旅游业发展。扩大孙中山品牌作用,重新打造两个5A级景区,整合六大旅游板块,实现从景点经营向线路经营转变,从景点开发向板块开发转变,从产业经营向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转变,从观光旅游为主向文化、产业、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综合旅游转变。
推动专业镇升级方面,要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中山19个镇拥有省级以上专业镇13个,2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以专业镇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成为中山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要实现专业镇二次创业,完善延伸产业链、服务链和政策链,增强专业镇发展动力。建设好11个产业转移园区,转移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专业镇产业高级化。
二是变重点地区率先发展为城乡全面协调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提出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最终就是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向城乡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做到“四个全面加强”。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年内创建全省第一个全国生态市为契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保育工作。年内投放20多亿元实现镇镇建有污水处理厂,全面加强内河整治与污染源在线监控。
全面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以“三个一”工程确保全民安居乐业,让每个农民都有一份工作、一份养老保险、一份医疗保险。确保财政收入57%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其中新增财力20%用于增加社会保障事业投入,确保今年内实现基本住院医疗保险应保尽保,明年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通过设立青年创业基金、政府贴息贷款等形式,推动每个农民都有一个工作机会向每个农民都有一个良好创业机会转变。
全面加强民生产业发展,以投资拉动推进民生工程。投入近300亿实施“十大民生工程”。3年内投入100亿全面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六项村级工作”。在实现国内率先村村通宽带、省内较早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交的基础上,加快做好“六项村级工作”,即村村建有候车亭、村村建有卫生站、村村有村庄规划、村村耕地连片开发、村村农路实现硬底化、村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100万。年内确保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基本满足我市需求。还要以推动国企集团整体上市,将水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公用科技”获国家证监会批准为契机,做强社会公共服务资本,为民生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面加强市内四大组团建设,探索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早在2003年,开展了24个镇区的组团发展规划,将全市划为四个组团,形成以4个中心镇区为主的4个增长极带动若干个镇区发展。四大组团通过托管、镇区联盟等形式,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面对新一轮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大胆借鉴上海借地建港的做法,加快“外联内合”。通过“内合”,促进资源快速有效集聚交流,形成组团发展聚合优势,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外联”,加强产业对接,获取更多生产要素支撑,寻找更大发展空间。

‘贰’ 广东中山市最大的产业是什么

中山市原本就是以轻制造业为经济基础,长久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制造业方面的产业优势。所以中山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是将原本的优势进一步升级,发掘新的经济发展方向。而想要完成制作业智能化的转型,需要解决人才、科技和资金等方面的难题。

中山市政府在政策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优惠和补贴,利用资金扶持的方式加快相关高新技术落地扎根。例如,对拥有优质项目的团队和企业给予最多1000万人民币的创业资金、补贴高新技术的固有资产投资、对转入中山的项目设备提供场地和安装费、鼓励企业进行并购和重组,经营状况良好且在中山本地结算的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奖励。

为了让产业区能够快速运转起来,还应该按照地域特色划分不同的生产区。有些镇在产业改革之前就是专业生产灯具的镇,这些专业镇要继续保持他们的特色,围绕这些地方建设新的产业群。将中山市北区域划为智能家居,南区域是智能机械,西是智能小家电,东是智能软件应用开发中心。明确的划分有利于对新兴产业的宏观管理和优化了资源流通的速度。

中山市以前都是以传统的轻工业和加工业为主,但他又拥有丰富的资源,在时代进步的推动下改革传统产业将会给广东中山市的经济建设带来新面貌。

‘叁’ 中山有什么好的工业区

中山火炬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于1990年共同创办的国家级高新区。东临珠江口,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京珠高速、沿海高速、江中高速公路和即将开通的珠三角轻轨铁路穿城而过,同时拥有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港口十强的中山港,珠三角西岸水陆交通枢纽
在这片面积70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的热土上,汇聚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工业企业1000多家,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近20家,出口创汇位居中国十强,同时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中国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装备制造中

山(临海)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七块国家级牌子居全国高新区之最。电子信息、健康医药、包装印刷、化学工业、汽配工业等五大主题产业,以及装备制造、节能和新能源、微电子和通讯、生物科技四大新兴优势产业已成为珠江口经济圈内一个闪光的亮点。近年来,火炬区经济呈现跳跃式发展的强劲势头,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8亿元,工业总产值805.4亿元,税收收入30.1亿元,出口总值预计43亿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占中山市的1/5至1/3。

‘肆’ 广东省中山市全国城市排名第几广东最发达的城市排名前1

看从哪方面排了,如果从GDP排,较靠后,但如果从富裕程度来排的话,中山在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中次于 广东东莞市、新疆克拉玛依市、江苏苏州市、广东佛山市、 江苏无锡市、广东珠海市排行第七;

如果从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排名 ,根据《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的排名,中山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9;

-----------------------------------------

以下是相关新闻内容:

2011年中山市生产总值达2180亿元,增速为13.5%,人均GDP达7.1万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到6200亿元。另外,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翻番增长,经济实力保持全省第5位。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26.32亿元,增长13.5%;工业总产值5309.64亿元,增长20.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9.38亿元,增长2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0.37亿元,增长21.0%;出口总值225.05亿美元,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11亿元,增长18.2%。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中次于 广东东莞市、新疆克拉玛依市、江苏苏州市、广东佛山市、 江苏无锡市、广东珠海市排行第七。

《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出炉
新快报讯 记者 麦翠如 报道 日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对外公布《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下称“报告”),中山综合排名全国第九,与去年报告相比上升了16位,成为进步最大的城市之一。据了解,今年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与公共投入、居民实际享有三者协调发展,让中山凸显优势。
报告显示,厦门、宁波、苏州综合排名全国前三,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则分别排名第7、11、13位,中山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9。在三大评价系统中,中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第10位,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排名第39位,城市居民实际享有水平排名第8位。子系统排名方面,中山在社保范围及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评价较高,分别位列第3、6、17位。而在公共项目规模、城市发展总水平、发展外部效应、财政公共投入比重等方面则排名相对靠后,分别列第47、70、74、125位。
据了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已连续4年出版年度《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在去年报告中,中山综合排名全国第25位,不足之处是“人居生活水平系统相对较弱”。今年的报告首次以“城市与人”为主题,提出城市应为人而发展,关注的焦点转移至最贴近民生、最反映民声的地方,中山恰好在这方面受益。今年以来,中山市以辛亥革命百年为契机,高举“惠民是最好的纪念”旗帜,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取得突破性成效。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领先于多个省份,另外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发展也是非常快速,广东省内拥有多所知名的高校,比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不仅满足了省内考生的报考需求,同时也满足了省外考生的报考需求,广东省内的多所重点大学也是许多北方地区的考生想要考上的高等学府。
各位考生请看过来,广东地区的高校排行榜已经出炉了,其中排名第一的并不是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稳居第一。

中山大学
No1: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广东省内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这所高校的实力不可低估,中山大学也可以说是广东省最难考的一所重点高校,凭借着突出的专业和学科实力,中山大学吸引着许多高考生报考。
根据教育部最新所发布的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山大学有多个被评选为A类学科,其中生态学和工商管理这两门学科更是获得了A+等级,另外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实力也是非常突出的,均是A类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
No2:华南理工大学
根据广东地区的高校排行榜,排名第二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可以说是广东省最知名的一所理工类院校,华南理工大学也是我国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也是一所“双一流”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作为一所理工类院校,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科实力也主要体现在理工类学科上,根据教育部所发布的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华南理工大学同样也是有多个学科被评选为A类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这一门学科被评选为A+学科,另外,华南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均是A类学科。
排名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之后的高校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

高考生
要如何才能够考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呢?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考取难度是非常高的,只有成绩优异的高考学霸才有希望能够考上。
想要考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大学或者是211高校,学生就应该要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面,要懂得给自己设定学习的目标,这样学习起来才能更有动力,除此之外还应该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提问,同时也要善于总结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互动话题:对于广东地区的高校排名情况,你们是否认可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中分享!

广东省各市GDP排名
广州市 6068
深圳市 5684
佛山市 3025
东莞市 2625
中山市 1034
惠州市 933
茂名市 930
江门市 921
湛江市 770
珠海市 750
汕头市 741
肇庆市 526
揭阳市 488
清远市 414
韶关市 394
阳江市 347
梅州市 347
潮州市 331
河源市 264
汕尾市 248
云浮市 246
韶关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韶关
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2017年韶关人均GDP只有45262元,排名广东省地市倒数第十名。

汕头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汕头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早期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可惜,2017年,汕头人均GDP只有42134元,远远落后于同样是经济特区的深圳,排名广东省地市倒数第九名。

潮州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潮州
潮州,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的揭东区接壤,北连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

清远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清远
清远,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达到1.9万平方公里。同时也是广东省旅游资源大市之一,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称号。这么好的地方,人均GDP照样低,2017年,清远人均GDP只有39025元,排名广东地市倒数第七名。

湛江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湛江
湛江,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气候与海南岛一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是湛江没有海南名气那么大,人们路过湛江也不在湛江停留,直奔海南岛。2017年湛江人均GDP总量只有38829元,排名广东地市倒数第六名。

揭阳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揭阳
揭阳,与汕头,潮州齐名,也是着名的侨乡。据统计,揭阳600多万人口,就有300多万华侨,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亲人在海外打拼。不可思议的是,揭阳人均GDP2017年只有35304元,排名广东地市倒数第五名。

云浮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云浮
云浮,这个与广西交界的五线城市,坚硬的大理石上面也搞不出什么花样来,云浮这些年经济一直比较滞后。2017年,云浮人均GDP只有33861元,排名广东地市倒数第四名。

河源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河源
河源,与江西省交界;很意外,河源还是四线城市。可能是河源地理位置,交通好的原因吧,河源是京九铁路进入广东省的第一个城市。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河源的铁路线是广东省最长的,可河源的人均GDP反而排名全省地市倒数第三名。

汕尾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汕尾
汕尾,人们都说广东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听到这句话,估计汕尾人都会不好意思。因为汕尾2017年人均GDP只有28169元,比贵州人均GDP还少。在广东省地市排名排在倒数第二名。

梅州

广东最穷十大城市之一 梅州
梅州,与河源一样,也与江西省相邻。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也无法打破年年人均GDP排名倒数的命运。2017年,梅州人均GDP只有25817元,排名广东地市倒数第一名。比全国倒数第一的甘肃还要少。
广东省中山市全国城市排名第几? - : 看从哪方面排了,如果从GDP排,较靠后,但如果从富裕程度来排的话,中山在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中次于 广东东莞市、新疆克拉玛依市、江苏苏州市、广东佛山市、 江苏无锡市、广东珠海市排行第七; 如果从城市...

广东21个城市排名是怎么样的? - : 广东21个城市排名是: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茂名市、湛江市、江门市、珠海市等.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广东也是目前...

中山在广东省的经济算强的还是弱的,能排前几名? : 当从经济方面来说,中山市的实力算得上是较强的,在全国各城市范围内也能可排在20多位,名次也是令人欣慰的.但由于整个广东省各城市发展速度都较快,经济实力均较强,相比之下中山市只能算得上中偏上等水平. 如果按GDP排名的话,中山市在广东省应该排名在第7位.前六位分别是:广州市、惠州市、深圳市、东莞市、佛山市、珠海市.

广东城市排行 - 广东由那些城市组成,它们的经济排名是多少 : 广东由那些城市组成,它们的经济排名是多少 全部 好评回答 2006-07-28 16:45:07 参考意见:广东主要城市有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韶关市 河源市 梅州市 惠州市 汕尾市 东莞市...

中山在广东省经济排第几? - : 展开全部 中山市是广东省地级市,下设24个镇区[1],是全国四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澳门,全市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20°C,户籍人口141万.中山是我...

中山属于几线城市? - : 1、根据最新的情况,中山市现在属于二线城市.2、中山,古称“香山”,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

中山是几线城市 - : 中山政策不好,,,,发展力不行,地理位置也不太好.佛山和广州可以说是相互相持,中山就一个不沾.

中山在广东省经济排第几?: 第五

2007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近日发布了,问广东省中山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 : 昨天,《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北京发表.报告对两岸四地的200个地级以上中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和分析.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台北、无锡、苏州、佛山、澳门位列前10名. 依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go-vern-ment行政能力等指标,还算比较权威的1.上海2.北京3.深圳4.广州5.苏州6.杭州7.天津8.宁波9.南京10.温州11.大连12.青岛13.厦门14.无锡15.佛山16.东莞17.中山18.济南19.珠海20.常州中山17

广东省21个地级市排序是什么? - : 1、广州、深圳:作为传统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依然是发展的重点城市.广深相当于是广东省的火车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动力才能拉动广东的经济.目前深圳重点发展金融、科技,而广州集中在民生、商贸、工业等.2、湛江、汕头、韶关...

阅读全文

与中山工业实力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还有多久春运 浏览:189
奥迪a六的轿车前桥属于什么 浏览:588
津南工业区到天津站怎么坐车 浏览:103
奥迪a5最新价格是多少 浏览:709
一瓶工业氧多少公斤 浏览:50
宿迁汽车临牌在哪里办 浏览:272
汽车供油提前器怎么维修 浏览:82
宝马118加机油要多久 浏览:769
汽车轮胎内外怎么区分 浏览:864
进口奥迪q5car键怎么消除 浏览:750
宝马如何使驾驶员档案更改名字 浏览:552
呼市哪个工业园企业工厂最多 浏览:441
国产汽车哪个市值最高 浏览:483
成都检查工业内窥镜多少钱 浏览:382
宝马320轴距多少 浏览:862
工业展会怎么称重 浏览:418
汽车锁不好关是怎么回事 浏览:153
奥迪160百公里加速多少 浏览:428
宝马车电瓶哪里买 浏览:846
全新宝马z4国内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