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基地双倍增是什么意思

工业基地双倍增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5-27 11:42:48

Ⅰ 如皋丁堰镇的规划,有谁知道吗

丁堰镇“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丁堰镇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城镇化加速期、更高水平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期。为了把握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订本规划纲要(草案),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 发展背景

第一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镇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始终把增加全镇经济总量、提高人民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跨越发展的思路,积级策应宏观调控,推进经济迅猛发展,年终各项经济指标考核排名持续位于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8.28亿元(现价李则明,下同),上升到2009年的19.02亿元,预计2010年完成22亿元,年均递增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5972.83元,上升到2009年的35845.55元,预计2010年可实现40800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5157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10343万元,预计2010年完成12500万元,年均递增19.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1823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3557万元,预计2010年完成4900万元,年均递增21.9%。连续多年在镇级小康社会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
新农村建设势头强劲。大力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规模项目农业投入占比持续提高,由2005年的1.2568亿元上升至2009年的2.539亿元,占年计划623.83%;设施农业面积稳定增加,2005年为1020亩,2009年增至3415亩;培育了一批种植园区、养殖园区,新增镇级种植园区5个,养殖园区5个。建立了镇土地流转中心,实现了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全覆盖,累计哪告流转土地面积由2005年的400多亩增加到2009年的2500多亩,预计2010年流转土地8000多亩。农民集中小区建设进展迅速。
工业经济扩量提质。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构造新兴工业格局,形成了以纺织、化工、服饰、皮革、机械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大,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仅有35.14亿元,到2009年已到达139.55亿元,预计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168 亿元;2009年实现应税销售17.25亿元,预计2010年实现应税销售收入2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到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数达到2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家,产值达2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盯森12%,占全镇规模工业产值的40%。预计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数达25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家,产值达30亿元。
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成效显着。牢牢把握“工业强镇”发展战略要求,始终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抓项目、促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2005年全年形成合同外资3039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485.7万美元;引进市外民资 14167万元。到2009年底完成注册外资3078万美元,实现到账外资1238万美元;预计2010年完成注册外资3570万美元,实现到账外资1500万美元。2005年全年完成项目投入8.4亿元,新上项目50多个,扩改项目15个。到2009年全镇完成工业项目投入9.38亿元,预计2010年全镇工业项目投入9.85亿元。
服务业加快发展。我镇立足产业优势和比较优势,发挥区位新优势精心打造服务业,积极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餐饮服务、旅游观光农业、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到2009年,全年完成服务业投入1.59亿元,服务业税收近千万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8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翻。预计2010年服务业投入1.7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投入1.2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4.2亿元;服务业税收1310万元。
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紧抓项目建设、环境打造等重点工作,积极打造“魅力丁堰”,小城镇建设成绩显着。2005年作为“十五”的最后一年,确定了全镇今后的村民集中点数量,全镇确定了10个集中居住区,每个区入住2500人左右;2009年,集居区开工建设666户,建成498户,完成农民进城进镇原住房拆迁复垦403户,复垦土地面积294.14亩。2010年计划农民集中区开工450套。农村通达工程全面完成,完成了《如皋市丁堰镇区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5)》,镇区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加快推进,334、226省道全面贯通。健身休闲广场、农贸市场、星级酒店、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建设到位。建成区人口2.66万人,面积2.7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25.1%,城镇化率48.68%。镇容村貌不断改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建设省级配套的污水管网,建立垃圾收集处置、河道整治、道路养护、绿化造林“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提高村级“户集中、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充实人员队伍实施长效管理,对30位城管队员定岗定职,每月进行考核评比,对全镇环境实施长效管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5%,为全市创建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夏圩、新堰、刘海、朝阳等4个村顺利通过了“绿化合格村”验收。我镇代表南通及我市接受了省绿化造林工作抽查验收并通过。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打造“丁香书韵” 教育品牌,放大丁堰镇教育“一条街”示范效应,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先进镇”验收,中心幼儿园成功地创建成如皋市第二家“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丁堰中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追求高考目标达成效果的最大化,近年来高考本科达线人数上升幅度居全市所有完中前列,其中2009年本科上线率居同类学校第二,获如皋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二等奖。2005-2009年我镇获得“如皋市民政工作现进乡镇”荣誉;敬老院现内设168个床位,供养老人95人,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敬老院”,2007年被评为省“关爱工程”合格单位。人武工作稳步推进,2005年以来共有136人入伍,其中考取军校11人,转士官25人,高中直接考取飞行员3人,考取其他军校10人。镇卫生院顺利完成改制任务。
几点启示:“十一五”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总结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兴镇作为第一方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指标跨越发展。二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注重经济社会同步推进,一二三产同步转型。三是始终坚持统筹发展不动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四是始终坚持和谐发展不动摇。全面加快政府工作法制化进程,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大力营造良好平安法治环境,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镇提供保障。五是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作保障。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三套班子整体联动共抓转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共推转型;统战、人武、群团、社团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助转型。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如皋加快转型升级、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而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发展速度继续领先、总量位次不断前移的持续追赶时期,是“三化”互动并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民生不断改善、成果更加惠民的重要时期。
国内外、如皋的经济形势:一是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科技创新酝酿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初步预测,未来10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发展中国家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发达国家的2-3倍。二是从国内看,“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国家将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建设、文化发展、改革开放等重点工作。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着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三是区域环境进一步优化。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将会加快形成。随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正式获批以及开发开放功能的日趋完善,如皋完全有可能抢抓机遇,加速跨江联动、江海联动,推进产业升级,实现快速崛起。总体看来,“十二五”时期,我镇将面临一个充满机遇的外部环境,这为我镇在新起点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契机。
“十二五”期间,丁堰镇拥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一是发展理念新、转型定位高。早转型、快转型已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追求,镇东部日化专业园区和西部高新产业园区起步早、推进快,成效好。二是区位优势显、项目质量优。沿海高速在丁堰设有出口,334省道即将全线贯通;上海制皂集团(如皋)、南通恒康海绵制品、杨天机电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三是开发思路宽、发展态势好。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机制基本形成,大开发、大招商、大建设、大投入的发展态势得到强化。
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一是经济结构仍然不够合理。纺织服装、皮革、化工等传统产业所占比例偏高,高新产业占比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任务较重。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技术创新资源短缺,科技投入强度不足,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不够等问题增加了转型难度。三是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仍需加快。社会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立足丁堰发展的新阶段,紧紧围绕建成“基本现代化示范镇”总体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民生幸福为根本,以学赶江阴新桥镇为动力,着力提升丁堰镇综合实力和城镇品位,加快推进经济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持续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节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丁堰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经济质量显着提高、科技发展显着进步、文化实力显着加强、人民生活显着提升,社会和谐显着增强、生态环境显着改善。建成全国文明镇、江苏省百强镇、现代农业示范镇、如皋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先进镇。成为以工业、物流、商贸为主导的综合型中心城镇、区域物流中心、中心城区的东大门、如皋市镇域经济的领头羊。
经济增长目标。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年均增长21.9%以上。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63:30。财政总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32%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32%以上。全部工业应税销售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50.9%。“十二五”期间,规模工业投入累计8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亿美元。
社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镇总人口控制在7万人左右,镇区人口5万人;新增镇区人口3万人、7500户;城市化水平70%以上;高中教育普及率95%,高等教育入学率68%;每万人拥有医生数40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100%;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95%以上;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达标率100%。
生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0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工业用水重复率7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工作率98%;建成区环境噪音达标覆盖率80%;城镇绿化覆盖率45%。
民生改善目标。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3000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1000元,年均增长15%;恩格尔系数≤36%;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度明显提高,房地产开发面积每年达25万平方米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供水普及率100%;数字电视普及率100%;百户电脑普及率95%。社会救助体系比较完备,动态消除低收入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动态全覆盖。

第三章 工作重点及思路举措

第一节 开放型经济
紧抓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在丁堰镇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到2015年累计实现到帐外资2亿美元,外贸出口额达6亿美元。
加强载体招商。高标准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建设以杨天机电、金象铝业、恒康家居科技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丁堰西部高新产业园区,面积1500亩,目标产出100亿元)、以上海制皂集团为龙头的日用化工专业园区(丁堰东部工业园区,已建成区面积450亩,预留区面积600亩,目标产出100亿元,其中上海制皂集团产出达50亿元)、以丁纺、美国西东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专业园区(已建成面积450亩,预留区面积500亩,目标产出20亿元)。
聚焦重点招商。以培育30亿元产业为龙头,10亿元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为目标,以电子、数控机械、船舶配套、汽车配件等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重点放向,加大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外贸出口量大等的龙头型项目。抓住新长铁路、新334省道、沿海高速带来的发展机会,大力引进运输、通讯、仓储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鼓励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禁止能耗高、占地多、有污染的项目落户。
转变招商方式。坚持“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招商策略,坚持国内招商和国外招商同步推进,在以上海、浙江、苏南为招商重点的同时,将关注点投向东南亚、日韩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实现由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招商向环境优势、服务优势、配套优势、人才优势招商转变,围绕主镇区开发,沿海高速道口、丁平线和334线沿线等重要地块,积极打造“商贸物流区”、“民营经济区”,吸引大酒店、大宾馆以及中介、信息等服务项目落户,为项目招商提供配套服务。强化亲商理念,进一步营造招商氛围,依法保障外商的投资权益。
发展外贸外经。坚持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实施积极主动的外贸外经战略。充分发挥外贸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出口企业调整外贸出口结构,加快扶持一批龙头型出口企业,培育起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优势,形成以美国、欧盟、日本和香港为重点,以周边国家为支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理分布的市场格局;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有效利用境外的资源,发展海外工程承包,扩大国际农业合作。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防范各类风险。

第二节 工业发展
大力实施以工兴镇第一方略,深入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切实加大服务力度,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效益。到2015年,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180亿元,年均增长50%。其中:数控、智能电器设备制造业27亿元;纺织新材料制造业36亿元;服装工艺品业18.5亿元;精细化工产业35.5亿元;皮革制品业27亿元;其它产业36亿元。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170亿元,年均增长50%,占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的95%。打造两个100亿产业园区,一个20亿产业园区。恒康海绵和制皂集团成功实现上市,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创建工作取得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数控机械、船舶配套、汽车配件等,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功能区。引导企业逐步向产业高端环节升级,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控制低端产业和劣势企业扩张,淘汰达不到安全生产、环保要求和高能耗的劣势企业。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通过孵化、引进、壮大、提升等路径,重点扶持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金属材料与新型建筑材料和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纺织材料,同时提升传统纺织材料制造水平;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环保材料和药剂、节能装备产品。加快载体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加大项目投入,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全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目标,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2015年,全镇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以上创新型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0亿元,高新产业产值比重达50%。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重点发展电子、数控等产品,培育12家以上科技制造型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打造新兴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国内外领先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皮革、化工等传统产业,积极发挥 “四大”行业协会的组织引领作用。依托重点企业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品向高端环节升级,实现关键技术特别是纺纱技术自主化,推进品牌建设,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丁纺为首的一些传统企业能主动转型,自挖潜力,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丝维尔”智能调温粘胶纤维,设计开发的新产品相继通过了南通市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第三节 城镇建设
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建成区人口达5万人,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5%,建成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业发达的新型城镇,建成国家卫生镇。
不断完善城镇规划。依托丁平线和334线沿线,进一步编制和完善行政服务区、商贸物流区、民营经济区、工业集中区、居住示范区、公园景观区的修建性详规,确保空间布局规划全覆盖。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6亿元。“四横四纵”的镇区道路框架高标准建设到位,切实做到道路路面质量好、绿化品位高、各类管线全。区域供水和区域管道供气全面实施到位。加大旧镇改造力度,确保老镇区完成拆迁改造量60%以上。
迅速完善功能配套。全面推进“十个一”(一个靓丽的镇区入口、一张贯通的镇区路网、一条繁荣的核心街区、一个开放的生态公园、一个多功能的文体中心、一个上档次的商务宾馆、一个高标准的农贸市场、一个宜居的农民集居区、一个精致的商品房小区、一个完善的工业集中区)工程建设,其中生态公园、农贸市场、农民集居区、商品房小区总面积达153.03万平方米。在“五角场”入口建成苏通大厦、福友综合楼、时代超市、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高层建筑群,在镇区聚集泛亚宾馆、苏果超市、万联超市、德得惠超市、同欣园酒店、服装城等众多三产服务业;建成标准高、设施优的农贸市场,不断增强镇区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
加快进城进镇步伐。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量年均达25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皋南社区、凤山社区等500户以上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快建设面积为7.5万平方米的凤山社区等高档次商品房小区。完善集居区配套设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镇居住,每年新增进镇居住人口6000人左右。

第四节 农业农村发展
大7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重点抓好“高效农业双倍增”计划、保护耕地、土地整理复垦、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节水农业、农业清洁环保生产等工作,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特色水产、设施蔬菜、优质生猪,建设一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示范村、农业示范基地、有机粮食生产基地、有机果蔬生产基地、有机果蔬加工基地、有机畜禽养殖场(基地)。2011-2015年,土地亩产出达10000元,农业增加值争取达到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万亩,粮食总产确保40500吨;蔬菜面积由0.43万亩增加到1万亩,产量从亩产2.15吨提高到4.3吨;水果种植面积从1000亩提高到3000亩,产量从485吨提高到679吨。肉、蛋产量分别保持4200吨、920吨。到2015年,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规划建设绿色食品稻米基地4000亩,有机食品稻米基地1500亩;花木面积发展到3000亩;建成休闲观光农业3000亩。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占比达100%。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
大力提升农民集居水平。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强势推进农民进镇居住,到2015年,力争50%的农户进入集居区,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社区管理体系健全。
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和沼气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八项工作。实施“双百”工程,稳定提高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社区卫生服务站示范化建设率达100%;不断完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新增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
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严格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提高农民产业化程度。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健全农村信用和农村担保体系,增强金融支农功能和实力。

Ⅱ 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

被誉为“朝阳产业”的医药产业,先后引进医药加工项目26个,医疗器械、医药设备、仔者医药包装等关联项目8个,在园区南部和北部的两大优势区域规划了现代中药、生物制药两大医药工业区,产品涵盖了中药、西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保健品、医疗器械、制药设备等几大门类、千余品种。以步长制药、华信制药、健民制药、誉衡制药等为龙头,形成了从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制剂生产到市场物流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步长制药的稳心颗粒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丹红注射液是全国单品种销量最大中药制剂,相继获201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第十二届专利金奖;“丹红注射液近红外在线自动质量控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一五”重大专项山东创新药物孵化基地项目子课题、国家发改委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2010年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和山东省重大药物产值利税双倍增科技示范工程;“稳心颗粒技术改造研究”、“丹红注射液谱-效及安全性相关评价系统的建立”均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得力生注射液是目前国内唯一批准的二类抗癌植物类新药,属世界首创;誉衡药业的银杏内脂B注射液、艽龙苦素注射液均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以睿鹰先锋制药、润泽制药、立海润制药、方明制药等企业为依托,形成了国内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产品纯度高、产业链条长的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生产基地,睿鹰先锋制药的30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8项为国内独创,其中酰基化试剂T-1216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008年,医药产业以发展速度快、聚集程度高、创新能力强、龙头带动明显、发展后劲足的显着特点入选中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被省内外主流媒体誉为“医药谷”, 2009年,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第一批省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全市医药产业发展核心。4月19日至20日,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科学监管论坛在菏泽召开,标志念昌薯着菏泽市已跻身全国医药大市行列。力争到2012年,高新区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50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新材料、机械电子产业也快速起步,已表现出了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发展后劲足的特点。山东中厦电子有限公司拥有10多项国际领先专利技术,开发了19种高科技产品,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省市级创新基金2项,其中敏感智能新材料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菏泽宏瑞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氧化锆陶瓷纤维及增强的磷酸盐基迅渣宽带透波复合材料被国家列为“863”计划新型材料领域的研究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山东良艺公司研发的“STC水溶性树脂”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新产品,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华盛荣镁业科技公司拥有22项以上国家专利技术和产品,1项国际专利产品,其中“镁合金宽幅型材挤压装置及生产工艺”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制备创新项目,填补了世界空白,被列入2010年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并进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压延性电子铜箔厚度仅为0.006毫米,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已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进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开发的“耐腐蚀高精黄铜带项目”和“移动通讯RF同轴电缆专用高精高导铜带”项目分别被列入省、市重大科技专项。
食品加工产业特色鲜明,先后引进了兔巴哥、米老头、巧媳妇、鹤福、成友、范府、康师傅等名牌企业,产品涵盖了乳制品、休闲食品、调味品、肉制品等4大类200余个品种,形成了产品门类繁多、名牌聚集、特色鲜明的食品加工区,组建起了乳制品、肉制品、酿造食品、休闲食品、保健品、速冻食品等多品种、多门类的食品产业大家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代表现代新兴产业的动漫服务外包产业也快速起步,搜三百网络科技、宇生动漫、明光数码科技、蓝天动漫、柏盛动漫等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已入区发展。

Ⅲ 常州市钟楼区怎么样

你所在位置:辖市、区概况 >> 钟楼区
钟 楼 区
    【概述】钟楼区位于常州市中心城区西部,东及东南与天宁区相连,西及西南与武进区连接,北与新北区接壤。2005年末,全区行政区域面积7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1万人,下辖1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41个行政村、5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2005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4.26亿元,比上年增28%;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0.8∶52∶47.2调整为0.5∶52∶47.5;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8亿元,增26.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47亿元,增35.6% 。

    【工业】全区工业经济规模效应提升,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利税12.7亿元,分别增32%、30.6%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占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68%工业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30个,新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2只。钟楼经济开发区被批准申报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服务业】服务业经济总量颇具规模。全区现有服务企业2590个,个体经营11852户,从业人员24827人。全年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8亿元、三产增加值30.8亿元,分别增19%、21.7%,商贸企业营业额超亿元企业达19个。依托城市改造的契机,加大服务业发展平台建设力度。南大街商业步行街1月29日开街,1013个商户签约入驻,五星、永红等街道的商业副中心全面铺开,老城区商贸服务业板块正在形成,市、区、街道三级合作开发的城西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实施,环城区市场物流板块得到强势推进。对外开放引向纵深。先后引进保罗投资担保、壹地·美商城软件园、亚邦药业物流等5个超千万美元大项目,乐购、欧尚、沃尔玛、五星电器、时代华纳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已达成进区协议。完成制定以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确保2010年实现服务业“双倍增双超越”的服务业发展纲要。

    【农业】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年完成交易量26.5亿公斤,增7%;实现交易额80.5亿元,增23%该市场跻身全国百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第三名。红梅乳业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务院论监委HACCP(哈斯珀)的最高论证,企业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销售收入8000万元。五星禽蛋公司通过了无公害标准生产基地的认证,被省农林厅评为无公害农业企业,公司产品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称号。17个村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对外开放】全区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完成协议利用外资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自营出口4亿美元,分别增长14.6%、11.4%、95.7%;新批外资项目47个,其中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12个。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新增私营企业894个、个体工商户1546户,累计新增注册资金10.9亿元。开发区进一步拉开框架,环境建设更加优化,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不断提升,马来西亚磁性材料、香港佳图汽车配件等一批项目签约,壹地·美商城软件园、中复建袭皮丛材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常松讯汇、中创金属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完成业务总收入110亿元、握此财政收入4.7亿元、工业投入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400万美元,分别增67%、110%、16.5%、41% 。

    【城市建设】调整完善新闸工业园区以及五星、永红等片区改造规划,进一步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规范管理。着力推进西瀛里、城西地区、万福路等重点地块开发,完成拆迁超过100万平方米。配合京杭大运河改线、312国道改道和龙江路、玉龙路等10余条道路建设,维修26条道路,实施永红街道新华村、五星街道新农殷家排涝站改造建设和拓浚小王河、鹤溪河等18项水利建设工程。实施青枫公园、荆川公园以及“八路八口”钟楼区段等绿化工程,新增绿地80公顷。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等环保专项行动,三八河、后塘河等河流水质逐步改善,建成一批绿色社区、生态村、绿色学校和环境友好企业,拍樱钟楼经济开发区申报创建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创建为全市“餐饮业污染治理示范一条街”。全面启动五星街道新庄“城中村”改造试点工程,整治11个老住宅小区共43万平方米。房产开发稳步发展,竣工商品房50万平方米、农民安置房20万平方米。完善人防设施,维修改造普通地下室6.83万平方米。重点开展宣塘、新庄等城郊结合部和户外广告、学校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城管创优”竞赛活动名列全市前茅。

    【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全面启动学校三年自主发展规划,创省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各1所,启动北港中学、花园二小、清潭三小建设工程,完成新闸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工程,整合清潭一小、二小的资源,迈出了集团化办学的第一步。建立教师挂职培训机制,选派一批年轻校(园)长赴上海、南京挂职访学,成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所有中小学均成立科技活动站。钟楼科技创业中心正式挂牌,新批省高新技术产品12只,申请各类专利250件。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积极组织全民健身周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钟楼文化艺术节。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区疾控中心和镇(街道)防保科规范化建设,建立起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和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创建省“十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计划生育率、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率分别达到99.8%、85%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区财政共投入11.13万元为195个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发放奖扶金。

    【人民生活】开展“社区建设创新年”活动,承办江苏省社区建设论坛。着力打造“数字社区”,社区信息管理软件研制成功并投入运用。扎实推进星级社区创建,建成北港老年公寓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推行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改善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全年全区净增养老保险7714人、医疗保险8951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度目标,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9.14%,新增失地农民参保5734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03%,1700名“大集体”职工纳入社保。全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825人,重点援助对象13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目标之内。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5000余名失业人员进行职业指导,建立21个非正规就业组织,吸纳“4050”人员1600多人。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50元,增幅均在10%以上。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达标工作,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市下达的目标之内。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构建长效学习、有效学习机制,举办全国第三届学习型城区论坛,文亨花园社区被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评为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积极构建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和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广泛开展平安镇、平安街道、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等建设。全年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94件,政协委员提案4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以上,代表、委员关心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推进“软环境建设年”活动,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四五”普法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启动“钟楼区民营企业法律保护互动平台”。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被推荐为全国先进集体,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全面推行部门预算,规范各项收费行为,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有力地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Ⅳ 常州是不是苏南城市中发展最慢的

立足江苏的发展阶段和省情特点,十届九次全会报告中提出了科学把握和坚持“十一五”发展的十项基本方略。除了“四优先”战略外,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源岁义新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同时,从这些“战略”中,也可预见江苏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政策走向。

服务业占GDP比重40%

新型工业化仍然是江苏“十一五”发展的第一方略,要以资本技术密集的增量投入带动产能的存量调整和结构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增强新型工业化的“双轮”驱动力。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造业的两端延伸和服务分离为关键,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力争到2010年全省服务业实现总量倍增、结构优化,在地区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中的所占比重均达到40%。尤其要在现代物流、软件开发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服务领域实现双倍增。

重点构建江南城市群

“十一五”期间,要立足省情特点,以大城市发展为主导,促进大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协调发展,走布局集中、城镇集聚、用地集约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在江南重点是构建具有整体竞争力的城市群,在江北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形成相互对接、联系紧密的城市网。正确把握城市建设和经营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

力促院校与企业联姻

江苏科研机构数量全国第一、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全国第二,但科技进步综合排序却位居全国第五。要结合江苏开放与科教两大优势,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主渠道,走出具有江苏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跃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培育壮大民营科技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结合。
陪橘
开发区主攻跨国公司总部

开发区是江苏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和载体,要把软环境建设放在今后工作的首位。重点开发区要把招引基地型、龙头型、旗舰型大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把引进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营销中心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在集聚能量、辐射周边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强县扩权“应放尽放”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致富。事实上,江苏与兄弟省市的发展差距,尤其是省内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县域发展的差距主要在管理体制的活力、民营经济的实力和地方金融的张力。要在抓好分类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行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本着财权事权“应放尽放”的要求,赋予县一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县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切实改善融资环境,大力发展、支持和保护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聚力打造经济板块,重点加强雹乱睁县城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

苏中要加快融入苏南

“十一五”时期,苏南地区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苏中要继续放大沿江开发集聚效应,充分利用过江通道建设和江海联动带来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服务业,加快扩量升质、融入苏南、接轨上海。

Ⅳ 分析山东和江苏的各自优势

山东发展的优势资源

第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东的自然资源又可划分为人文自然资源和矿产自然资源。山东的人文自然资源的确丰富多姿,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载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厚厚的积淀,黄河、泰山、孔庙、泉城、太白楼、蓬莱海市蜃楼等自然景观,加上历史上孔子、孟子、墨子、管子、甘德、汜胜之、孙武、孙膑、诸葛亮、辛弃疾、李清照、蒲松龄、王羲之、颜真卿、张择端等一大批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和书法家的历史遗迹,使得齐鲁大地的文化味道相当浓厚。而山东的矿产自然资源储量总体上也居于全国前列。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8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78%。在已探明储量的74种矿产中,有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黄金(岩金)、自然硫(占全国储量90%以上)、石膏(占全国储量70%);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刚石(储量占全国40%,产量占80%)、菱镁矿、钴、铪、花岗石;居第三位的有钾盐、石墨、滑石、膨润土、石灰岩等。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山东,全省原油产量占全国1/3。山东境内含煤地层面积5万平方公里,兖滕矿区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东电力资源充足,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另外,由于山东的自然地理位置,山东因濒临海洋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使得山东又具备了便于耕种收获的丰饶土壤。

第二是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山东半岛与东亚经济强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隔海相望,众多优良的海港为山东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平台。山东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并且山东沿海港口城市的密度据全国之首。山东沿海现有港口26处,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60多个,年吞吐能力过亿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龙口、石岛、岚山、东营等8个港口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一类港口。正在施工中的青岛前湾港,建成后将成为年吞吐能力1亿吨的我国东部大港。在改革开放政策框架中快速成长的胶东沿海经济带,使得山东的对外经济联系变得方便而快捷。

第三是相当规模的基础设施。山东在努力发展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相当规模。

无论从天上去山东,还是从地上去山东,到过山东的都说山东的路好。山东也的确以通车里程多、路面等级高而闻名全国。到1995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4200多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3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8公里,一级公路1600多公里,二级公路11700多公里。山东的铁路网络比较完备,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8条支线与之相连,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400多公里。山东已建机场9个,其中济南、青岛机场被辟为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90多条。

山东的邮电、通讯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光缆通讯,数字传输和程控电话广泛应用,已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国际直拨电话。山东17个市地和大多数县开办了国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山东电网是中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一省独立电网。到1995年底,装机总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年底电量730亿千瓦小时。

目前,山东又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即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山东将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路、海、空、信息几大通路同时建设,的确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

但是,据山东大学21世纪山东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山东省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报告》指出,山东的经济竞争力在与发达省份和地区相比不占优势。报告从经济实力、国际化水平基础设施、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科技、国民素质等各个方面与全国11个省市(京、津、辽、沪、苏、浙、闽、豫、冀、鄂等)进行了比较。从反映生产与收入总量及发展水平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全社会投资总额、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人均私人消费支出、政府最终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8个指标最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实力竞争力在12省市中排名第6。另外,山东国际化水平竞争力综合排名在12省市中排名第9,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第10,企业管理竞争力排名第4,政府管理竞争力排名第10,科技排名第8,国民素质山东排名第11位。综合比较,山东的经济竞争力排在第9位,12个省市排名次序依次是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河北、湖北。

另据统计,广东出口占GDP的比重列第一,是山东省的5.9倍;北京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名列第一,是山东的35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12省市中排名第12,表明环保投资较少。另外每十万居民拥有专利数和研究开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排名第9和10,说明要加强科技投入;另外,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和每十万居民拥有医疗机构数等排名12和11,说明增加教育投资十分必要。

正如山东省制定的“十五”规划所指出,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山东传统的优势正在弱化,新优势相对匮乏,亟需塑造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主体产业为市场饱和的传统产业,经济竞争力在沿海省份中明显不占优势,在全国专业分工格局中处于中等档次。同时,科技教育、市场化程度、政府效率、法治环境、社会信用、城乡建设、生态建设以及人们的观念素质等软硬环境亦不适应提高竞争力的要求。

可以看出,山东的竞争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许除了上面所提的几个方面,过于厚重的传统文化也影响了山东人的闯劲和进取意识。

战略取向与组合——陆上山东,空中山东,海上山东,网上山东

一个大省的发展在于其战略的选择是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选择。就山东来说,根据环境、人力资源现状,或许选择“陆上山东”、“空中山东”、“海上山东”和“网上山东”四大战略并举的模式更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

陆上山东——基于发达的公路、铁路设施,加大与兄弟省份成分的经济合作,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步伐,充分发挥山东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和新兴工业城市的带动作用,释放电子工业、机电、煤炭等工业和山东现代农业的能量。

空中山东——有选择地优先发展胶东地区几个新兴城市,将其目标定位为类似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目前,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已有很好的基础,进一步朝国际化城市发展,随着中国北方环渤海湾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会在华北成为又一个东亚明珠。

海上山东——立足青岛等优良港口城市, 发展海洋和生物产业。21世纪是海洋世纪。山东应抓住机遇发展东部城市的海洋产业和生物产业,力争发展成为中国耕海牧洋的首选基地带。

网上山东——信息产业是当今最具经济活力的产业,也是一个省份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立足山东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打造适应经济时代发展的金桥网络,应是增强山东整个经济竞争力的重拳。而目前山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首次成为山东第一大产业。

四大战略的实施,根本的在人才。而目前山东还没有一所在国内类似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可以培养高水平理工技术人才的名牌大学。没有一所名牌大学做智力支撑,应是实施四大战略的根本制约。

中国地图上,山东地图的形状就象一只振翅出海的雄鹰。我们还是愿意相信山东,在未来的10年里,蓬勃发展,扬帆出海。

勤劳的山东人, 你们准备好了吗

江苏的优势

五年前,对大多数人来说,“现代服务业”还是一个陌生词汇。去年7月19日,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的召开,使得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的鸿篇巨制全面破题。

如今,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以制造业带动服务业,以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双轮效应”初展魅力

【镜头实录】如今,在苏州与上海接壤处,昆山花桥国际商务中心初见雏形。按照规划,这个面积50平方公里的商务城被分为4个功能区:启动区,是商务城的金融、办公、综合服务、企业总部等的聚集区;配套区,重点发展商注酒店、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业;物流区,规划面积4300亩;控制区,规划面积2.3万亩,作为今后5—10年商贸发展的预留区域。目前,国际商务中心已吸引2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业项目进驻,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初步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功能。

昆山花桥只是我省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南京河西CBD、连云港等另外两个国际商务中心也已初具规模。连云港商务中心的会展、港口服务等功能在逐步发挥。苏州电子信息产品交易中心、南京龙潭物流基地、无锡东方国际轻纺城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无锡工业设计园、苏州科技园、南京软件园等服务业集聚区运作良好。这一切,都成为我拾双轮驱动”效应的生动注解。

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新战略带来了新变化。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536.23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创12年来的新高,服务业占GDP比重36%,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一个以工业化提供增长动力,以城市化拓展就业空间,以市场化注入发展活力,以国际化提升服务水平,以信息化增强技术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正在构建。

“加减乘除”的呼唤

【镜头实录】这是发生在无锡工业设计园里的一个真实故事。一家企业要为英国客户开发一种新型电动车踏脚,经过一个多月加班加点打样生产,花了3万多元,结果却被对方判为“不合格”。而当他们将任务委托给一家设计公司后,只用三天时间、花了4000元就完成设计,而且样品寄往英国不到一个星期,就接到了上亿元订单。在这里,100多家设计及自主研发类企业不断制造“灵感反应堆”,将一个个实用创意奉献给社会:“简易停车装置”使汽车可以紧密停放、取车又很方便,解决了停车难问题;“高速公路防雾装置”,让大雾天笼罩下的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资本快速流动,产业格局急剧变化,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东移,中国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世界加工厂”,到2010年,江苏省全球制造业比重预计将达到2%左右。但值得关注的是,21世纪以来,全球制造业出现零增长,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制造业发展必须取得新突破。

抓研发,重设计,争取生产销售更多话语权,是我省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少生产企业主动将服务业和生产制造剥离,走专业化道路,加大研发投入。全省单是外资研发机构就超过了80家。

通过“加减乘除”,调整工业结构,是我省加快产业升级的现实路径。“加法”,就是加快改造提升江苏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发挥近期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减法”,就是严格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高危产业。“乘法”,就是加快实施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四大产业“双倍增”计划,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除法”,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

推进江苏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型工业化呼唤现代服务业的匹配。积极倡导自主研发、大力发展包括工业设计、物流、营销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是江苏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到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将在2004年基础上实现倍增,服务业在促进发展、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显。

服务业“反作用”制造业

【镜头实录】由张家港保税区孵化而出的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每天现货价格已成为左右全国化工市场的价格“晴雨表”。作为应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生的一种现代服务业形态,这个化工市场随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化工产业链集聚效应的放大而迅速成长,目前,市场办公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入驻的中外企业538家,通过和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相关网站联网,建立化工品口岸信息平台,每天发布纽约、伦敦交易所石化产品成交价和华东、华南、华北地区的产品价格走势。商品包括原油、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二醇等几十个品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品交易市常今年这个市场的成交额将达250亿元,工商税收超过1亿元。2005年,交易市场被中国化工协会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化工交易市潮第一名。

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全球经济发展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正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1980—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增长了近400%;2003年,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超过20%,而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

我省已进入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经济国际化提升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打造,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优势产业的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匹配。反过来,现代服务业给制造业的发展又拓展了空间。测算表明,只要把现有工业生产物流成本降低10%,全省工业企业就可以新增利润300亿元。如今,遍布大江南北的各类产品交易市场,从丝绸服装到纺织面料,从五金建材到居家用品,从玩具到眼镜……已在更大范围内聚集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仅促进了商品流通,还带动了制造业发展,很多已成长为地方特色产业的龙头。部分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开始探索全国生产、全球采购、江苏集散的路子,有效放大了江苏的产业优势。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我省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反作用力必将更加显着。我们期待一个以发展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建设和培育产品交易市尝做大做优软件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应用工商设计平台、发展科技创新投资服务体系、发展全面小康性消费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全面形成。

Ⅵ 苏州工业园区属于相城区还是吴中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独立的一个区,隶属于苏州市,既不属于相城区也不属于吴中区。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6)工业基地双倍增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制沿革

1、建设背景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1992年9月,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

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1994年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三个重要文件。

1994年3月1日,由苏州市政府承担的苏州工业园区“六通到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1994年4月20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批借鉴培训团(规划建设)赴新加坡培训。借鉴新加坡经验正式开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联合招商团赴欧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娄葑乡和跨塘镇、斜塘镇、唯亭镇、胜浦镇一乡四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园区行政区域基本形成。

2、奠定基础阶段(1994-2000)

1994年5月12日,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1997年底,首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有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股比调整,中方财团股比由35%调整为65%,中方承担公司的大股东责任。

3、跨越发展阶段(2001-2005)

2001年3月23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二、三期的开发正式启动,园区进入了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阶段。

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

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周年。中新双方一致认为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

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计划,为后续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4、转型升级阶段(2006-2011)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为苏州工业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五周年,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累计上交各种税收超千亿,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注册内资超千亿等“四个超千亿”的发展成就。

2010年,在转型升级“三大计划”的基础上,又先后提出生态优化、金鸡湖双百人才、金融翻番、纳米产业双倍增、文化繁荣、幸福社区共“九大行动计划”,形成转型升级的完整体系。

5、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至今)

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确立了争当苏南现代化建设先导区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镇改街道,高水平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开启了深化推进改革创新的新征程。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二十周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等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底,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要求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

2016年起,苏州工业园区战略性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中心,布局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2017年,园区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蝉联第1,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第5,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2018年,商务部向全国推广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11项举措,园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三连冠,入选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

Ⅶ 洛阳有哪些有名的企业

洛阳市有9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洛阳钼业、中航光电、中信重工、洛阳玻璃、隆华节能、普莱柯、一拖股份、北玻股份和轴研 科技 。

其中洛阳钼业是洛阳市值最高的公司,截至2017年10月13日,公司总市值1436亿元,超过仔弯其他几家公司市值之和。

洛阳钼业属于有色金属采矿业,主要从事铜、钼、钨、钴、铌、磷等矿业的采选、冶炼、深加工等业务,拥有较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条,是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及最大钨生产商、全球第二大钴、铌生产商和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同时也是巴西境内第二大磷肥生产商。

钼主要用于钢铁首耐行业,能提高钢的强度、弹性限度、抗磨性及耐冲击、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含钼合金钢用来制造军舰、坦克、枪炮、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和零部件;用于制造石油管道、飞机、机车和 汽车 上的耐蚀零件;用来制造运输装置、机车、工业机械、高速切削工具等。此外,钼金属制品大量用作高温电炉的发热材料和结构材料、真空管的大型电极等;钼在化工工业中用于润滑剂、催化剂和颜料;其化学制品被广泛用于染料、墨水、彩色沉淀染料、防腐底漆中;其化合物在农业肥料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根据三季报数据显示,洛阳钼业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7.07亿元,同比增长406.47%;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长174.98%。

业绩增长很快反应在股价上面。今年以来,洛阳钼业股价由3.6元上下上涨到7.17元,几乎翻倍。

豆腐汤丸子汤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

回复正题——

1.

洛阳石油化工总厂

2.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3.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4.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6.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

7.

洛阳新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8.

伊川电力集团总公司

9.

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0.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11.

中船重工集团725研究所

12.

中航613研究所

13.

洛阳黎明化工院

14.

中铁隧道集团

15.

青岛啤酒洛阳分公司

16.

中铁15集团(部分)

17.

洛阳轴承研究所

18.

中车洛阳机车工厂。

洛阳有名的企业,顾名思义,有名指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名气,与企业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不同行业具有知名的有:钼业洛钼、锂电中航、机械中信、玻璃洛玻、生物莱柯、耕机一拖、玻璃北玻、轴承轴研、铜业洛铜、耐火洛耐、铝业中铝、有机黎明、无机中彭等。

洛阳中彭化工环保技术是从事化工冶金产品和非标设备的技术研制、生产、技术服务;废气、废水、固废物、粉尘污染治理;工业建设项目的设计、规划、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安全评估,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业炉窑设计安装,干燥焙烧一体化设备等。中彭化工利用锌灰,锌渣,钢厂中频炉锌灰等,研制生产氧化锌、锌焙砂、氯化锌、硫酸锌、碳酸锌、硝酸锌、磷念芹闷酸锌、硼酸锌、氟硅酸锌、硬脂酸锌等系列产品。水玻璃(泡花碱 硅酸钠)、硫酸镁、氧化镁、硫酸铜、氧化铜、氧化钼、钼酸铵、钼酸钠、钼酸、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镍等项目。氧化锌碳酸锌流态雾化焙烧炉,蒸浓器(浓缩结晶器),旋净器等专利产品。垃圾分类处理,土壤污染处理等。

洛阳是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老工业基地,从洛阳一拖、中信重工、中国兵器、中船重工、洛玻、洛阳轴承等,还有现在的一些高新企业,如中硅高科、中航光电、中航锂电、洛阳宇通、以及正在建造的银隆新能源,想起来就这么多 欢迎补充

原来我们大洛阳这些企业实力这么强啊~

洛阳市省级创新龙头企业增至20家

你最看好哪个?

老贾从市 科技 局获悉

日前省 科技 厅公布了2017年度

拟认定的70家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名单

洛阳市12家企业榜上有名

啥是“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

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具有较强的行业引领能力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具有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

具有较高的创新投入

具有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

这是洛阳市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以来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至此,洛阳市省级创新龙头企业总数增至20家,占全省总数1/5,位居全省第二。

市 科技 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经认定的省创新龙头企业,洛阳市将按照《洛阳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时,省、市有关部门将统筹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创新平台专项等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并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

新增的12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前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洛阳轴研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中色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入选的8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光电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快来跟老贾一起看看这些企业

究竟有什么“本事”

才能称得上创新龙头企业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是国内能源化工领域集技术专利商与工程承包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常减压、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先进工程技术,完成国内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天然气、医药及化工领域的工厂、装置、油库、长输管道及市政设施等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1000余项,完成海外设计、采购、总承包项目50余项。

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

(网络配图)

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全国380家重点企业、科研院所之一和全国首批100家获得外贸经营权的科研院所之一。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铜、钼、钨、钴、铌、磷等矿业的采选、冶炼、深加工等业务,拥有较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条。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是全球最大的钨生产商之一、第二大钴、铌生产商、前五大的钼生产商和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同时也是巴西境内第二大磷肥生产商。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公司历经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轴承行业生产规模最大、配套服务能力最强的综合性轴承制造企业之一,至今仍保持着轴承精度最高、结构最复杂、外形尺寸最大等多项中国轴承行业纪录。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配图)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河南柴油机厂,始建于1958年5月,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项目之一,新中国第一个高速柴油机厂,中国船舶行业唯一的舰船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专业制造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成员单位,国家重点保军企业。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玻璃钢化设备和全钢化真空玻璃产品及装备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洛阳分部和襄阳分公司。公司具备年检修800台机车的能力,产品涵盖了国内主要牵引动力机型,主要包括传统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及和谐型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等。

前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河南省前进化工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集团是集爆破器材、工程爆破、工程安装、商贸物流、金融投资、房地产、旅行社、农业 科技 、园林绿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下辖12个子公司,拥有省级技术中心和河南前进爆破技能职业培训学校,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站——河南省民用爆破器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公司落户。

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网络配图)

洛阳轴研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洛阳轴研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洛阳轴承研究所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奖、国防 科技 工业协作配套先进单位、国防 科技 创新团队、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中国机械500强、《福布斯》上榜企业、河南省“百高”企业等荣誉。

中色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中色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由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改制而成,现隶属于中国铝业公司,为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我国唯一一家集有色金属加工行业规划、工程设计、设备研制、科研开发及成果产业、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玻股份”,1995年5月18日,由董事长高学明先生在洛阳国家高新开发区发起创立,是最早从事玻璃深加工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现今已经发展形成由洛阳、上海、天津、北京、广东五大生产基地集玻璃深加工技术设备和高端节能深加工玻璃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具有完整产业链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

(网络配图)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1961年成立于首都北京,1962年迁址渤海之滨大连,1971年至今扎根十三朝古都洛阳。全所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科研、试验、生产设备和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开发、管理、生产人才队伍,建设了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的材料检测试验中心,具备材料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工作站。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由普莱柯生物、惠中兽药、新正好生物、惠中生物多个品牌企业及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成,是集兽用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高新制剂、中药现代化研制与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高 科技 动保企业。

中航光电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中航光电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军工防务及高端制造领域互连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设在洛阳,在西安、深圳、东莞、沈阳、青岛设有分公司和子公司。公司总部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国家和国防认可实验室,专业从事中高端光、电、流体连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目前自主研发各类连接产品300多个系列、25万多个品种。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共同投资组建、成飞集成控股的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源系统研发及生产的高 科技 新能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8.67亿元,现有员工3000余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大容量、高倍率、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专业制造企业,承担了包括6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20余项国家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是行业标准的核心起草单位。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洛阳矿山机器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93年并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更名为中信重型机械公司。2008年元月,改制成立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7月,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并上市交易。

历经6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信重工已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世界最大的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中国低速重载齿轮加工基地,中国大型铸锻和热处理中心。拥有“洛矿”牌大型球磨机、大型减速机、大型辊压机、大型水泥回转窑四项中国名牌产品,可为全球客户提供矿山、冶金、有色、建材、电力、节能环保、电气传动和自动化、关键基础件等产业和领域的商品、工程与服务。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5年开工建设,1959年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越野载重 汽车 在这里诞生。经过60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以农业机械为核心,同时经营动力机械、零部件等多元产品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是中国农机工业的重点骨干企业。2008 年2 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一拖的重组方案,中国一拖正式进入中央企业序列。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络配图)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钢洛耐院) 是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所属的 科技 企业。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是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集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 科技 、设备制造、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冶金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冶金原料、产品贸易与物流;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等。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配图)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原黎明化工研究院)是中国化工科学研究院所属的科研院所之一。1965年建于青海省大通县,1978年搬迁至洛阳。1999年,转制为 科技 型企业,现隶属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拥有工程设计、咨询、总承包、计量等资质,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进入中国化工企业经济效益500强。

企业介绍来源企业官方网站,如有出入,以实际为准。

Ⅷ 苏州工业园区属于相城区还是吴中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独立的一个区,隶属于苏州市,既不属于相城区也不属于吴中区。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8)工业基地双倍增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制沿革

1、建设背景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1992年9月,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

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1994年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三个重要文件。

1994年3月1日,由苏州市政府承担的苏州工业园区“六通到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1994年4月20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批借鉴培训团(规划建设)赴新加坡培训。借鉴新加坡经验正式开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联合招商团赴欧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娄葑乡和跨塘镇、斜塘镇、唯亭镇、胜浦镇一乡四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园区行政区域基本形成。

2、奠定基础阶段(1994-2000)

1994年5月12日,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1997年底,首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有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股比调整,中方财团股比由35%调整为65%,中方承担公司的大股东责任。

3、跨越发展阶段(2001-2005)

2001年3月23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二、三期的开发正式启动,园区进入了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阶段。

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

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周年。中新双方一致认为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

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计划,为后续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4、转型升级阶段(2006-2011)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为苏州工业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五周年,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累计上交各种税收超千亿,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注册内资超千亿等“四个超千亿”的发展成就。

2010年,在转型升级“三大计划”的基础上,又先后提出生态优化、金鸡湖双百人才、金融翻番、纳米产业双倍增、文化繁荣、幸福社区共“九大行动计划”,形成转型升级的完整体系。

5、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至今)

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确立了争当苏南现代化建设先导区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镇改街道,高水平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开启了深化推进改革创新的新征程。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二十周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等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底,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要求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

2016年起,苏州工业园区战略性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中心,布局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2017年,园区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蝉联第1,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第5,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2018年,商务部向全国推广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11项举措,园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三连冠,入选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

Ⅸ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

酝酿筹划阶段
1992年初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
1992年9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1994年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三个重要文件。
1994年3月1日,由苏州市政府承担的苏州工业园区“六通到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1994年4月20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批借鉴培训团(规划建设)赴新加坡培训。借鉴新加坡经验正式开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联合招商团赴欧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娄葑乡和跨塘镇、斜塘镇、唯亭镇、胜浦镇一乡四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园区行政区域基本形成。
奠定基础阶段
1994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1994年9月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若干问题的通知》。
1994年9月14日,中新联合招商首批14个项目举行签字仪式。韩国三星、美国BD、新加坡康福、日本百佳等入驻园区。
1994年11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评审通过。
1995年1月10日,苏州工业园区开发主体-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典礼。
1995年2月21日,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和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
1997年底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8平方公里基本开发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有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股比调整,中方财团股比由35%调整为65%,中方承担公司的大股东责任。
加速发展阶段
2001年3月23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二、三期的开发正式启动,园区进入了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阶段。
2001年6月8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成立七周年庆祝大会。会议宣布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完成股比调整。
2003年底,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在连续三年实现赢利的基础上,消除了历年累积亏损。
2003年 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
2004年6月10日 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中新双方一致认为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
转型提升阶段
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计划。在后续数年中,又先后提出生态优化、金鸡湖双百人才、金融翻番、纳米产业双倍增、文化繁荣、幸福社区共“九大行动计划”。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为苏州工业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5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开发建设十五周年庆祝大会。十五年来,园区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累计上交各种税收超千亿,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注册内资超千亿等“四个超千亿”的发展成就。 2011年9月15日 苏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东部综合商务城”的定位,园区以服务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加快形成。
2012年12月26日,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撤销娄葑镇分设娄葑街道和斜塘街道,撤销唯亭镇设唯亭街道,撤销胜浦镇设胜浦街道,标志着园区在推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确立了争当苏南现代化建设先导区的发展目标,深化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起步,“新三年金融繁荣计划”、“自主品牌企业培育计划”启动实施。

Ⅹ 淮安成功在线怎么样加盟,我想开个成功在线的服务网点,不晓得加盟费用大概需要多少前期投资。

企业是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是权衡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标记之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关联到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下。

要切实把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听才、经费、科技资源向立异型企业集中,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自主创新的主体和成果运用的主体。

自2006年初中心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策略以来,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市抢抓机会、开辟进取、趁势而上,于同年4月由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苏州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举动规划",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实现了逾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盛动力。在科技部组织的科技进步工作考察评选运动中,苏州市持续4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进步市。

环绕建信做祥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苏州市依照"破解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资源匮乏、科技服务业绝对落伍三道困难,构筑人才和常识产权两个高地,发挥开放型经济优势,提高引进消化接收再创新能力"的工作思路,深刻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为筹划",自主创新工作浮现出加快推进的良好态势,在江苏省科技厅、省统计局今年宣布的"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成果与科技进步统计公报"中,苏州市科技进步综合评估分为96.84分,这是自1995年科技先进统计公报轨制建立以来,首次名列全省第一。

创新驱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苏州市保持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作为解决国民经济当前和将来发展重大问题的基本手腕,找准科技与经济有机滑搏联合的冲破口和衔接点,依附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鼎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建设古代农业、提升设备制作业、发展示代服务业、促进节能减排和轮回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作用。

以提升产业科技水平为着力点,以集玉成社会科技资源为手段,苏州市近年精心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着力打造存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软件、集成电路与现代通讯、光电、现代装备制造、新医药等五大高技术新兴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质态稳步提升,整体推进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疾速发展。

通过科技专项的集中和连续支持,苏州市较大地提升了光电子、软件和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造成了一大量占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重大目标产品,并带动相干产品群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使这些范畴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今年110月,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79.58亿元,金石投资,同比增长18.1%。

以传统产业品牌化、主导产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为目标,苏州市侧重在五个方面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大力推动规模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和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持续发展的规模型企业,尽力实现"科技企业范围化,规模企业科技化"。二是抓好高新技术产品群的开发培育工作,通过集成实施一批科技打算,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关系度大、市场远景辽阔的主导性高新技术产品,努力提高全市经济的运行品质。三是努力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进级。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为切入点,施展产学研协作上风,踊跃利用高新技术改革跟晋升传统工业,努力提升企业应答当前日趋庞杂的经济局势的能力,推动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四是进一步凸起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鼎力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进入苏州,激励和支撑中外双方在人才培育、项目开发、技术转移等方面发展更加普遍的合作。五是增进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

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近年在苏州各地开展的热火朝天。中科院苏州胡凳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等大型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推进,东南大学、西安交大、中国科大、四川大学等有名高校在苏州设立了研究院,苏州科技城微系统园、高博软件学院如期建成。

全市大力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共建成15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35家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依靠东南大学、西安交大、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等着名高校建立了30个市级重点试验室,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把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建设作为推动全区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重点打造了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城、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等智力经济新亮点,科技创新载体面积达200万平方米。起飞苏州创新园、方正信息技术外包孵化园等创新载体建设进展顺利。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园区近年先后树立了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央、苏州市软件测评中心、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纳米公共技术平台、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动漫影视公共技术平台、微软SaaS平台和知识产权掩护中心等10大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创新创业环境的步调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苏州高新区近年大力实施"集合科技"战略,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全国首家部、省、市共建的大型科技翻新基地姑苏科技城已累计投入80多亿元,建成包含苏南工研院、苏高新软件园、微体系园、生物医学园和国际文明创意园等综合性创新载体100多万平方米,构成了集成电路、嵌入式软件、新药创制等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城还与大连软件园合作共建了苏州高新区软件产业示范园。

吸引国家级研发机构、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是苏州市近年创新载体建设的重点。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临苏州为中国迷信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所揭牌,纳米所4.8万平方米的新研发大楼正式启用,这使得苏州成为我国生物科技、纳米技术的创新高地。11月6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筹)揭牌典礼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举办,X光造影仪、液晶自适应视网膜高辨别仪成像等6个首批科研项目启动,将建设高水平的医疗仪器研发平台。

苏州市全面推进科技创业园建设,孵化器实现"质"与"量"的和谐发展,载体的专业化特色逐渐浮现。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拥有IC设计、软件及服务外包等在孵企业500多家,吸纳就业人数15000多人,被科技部火把中心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物纳米园是江苏省首个取得省级认定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已凑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企业80多家;创意泵站已成为园区发展动周游戏、产业设计等创意产业的新亮点,拥有30多家创意企业。作为全国首批三家"国际企业孵化器"之一的苏州创业园,已累计孵化了科达科技、东菱振动等科技型企业1100多家、毕业300多家,吸引留学职员企业近400家,并有科达、阿特斯等4家在海外上市,培育了苏州东菱振动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等一批"小伟人"企业,吸引了教学、研究员以及国内外高级人才1600余人,开发出高科技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300多项,领有50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苏州创业园今年与土耳其梅尔辛科技园签约共建姐妹园,新加坡腾飞集团腾飞苏州创业园正式启动建设。自2006年以来,全市新增国家级、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14家,累计省级以上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达21家,孵化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500家,在孵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

全市加快推进特点产业基地建设,苏州软件园、昆山传感器基地等11家集研发、制造、创新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接踵建立,总数居全省第一,为培养强大科技型企业供给了主要平台。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直稳步推动。新增企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讨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研发机构334家,沙钢集团、常铝公司、亨通集团等3家企业技术核心被认定为国度级企业技巧中央。

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

苏州近年持续营造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全市设破了苏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科技配合奖和科技提高奖,启动并实施了"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

近年来,苏州大力实施了"推进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全市科技、财政、统计、税务等部门形成"增税是政绩,为企业创新免税也是政绩"的观点,通过率先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抢抓率先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该市将享受创新政策的企业扩展到所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承当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标企业,促进企业科技投入进一步增添。全市科技部门共对322家企业计574个项目进行存案,在税务部分办理并享受2007年度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共有213家,企业数同比增长94%,波及当年企业研究开发费10.77亿元,同比增长79%,加计抵扣额达5.33亿元。按150%加计抵扣的应征税所得额则达16.03亿元,据测算,可免征企业所得税达3.36亿元。

针对高层次人才相对紧缺状态,苏州市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视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快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会聚,加快建设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才步队。缭绕"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域"目的,组织实施了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高级人才增长计划、千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等,重点造就和引进海内外高档次人才、外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等技工人才,特殊是携带名目和气于组织结果转化的科技企业家,控制要害核心技术的海外留学人员来苏州创新创业。

2007年,市政府公布了《苏州市科学技术嘉奖措施》,首次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并由单纯奖励项目拓展到奖励科技人才、科技企业家,并加大人才引进鼓励力度,首批16名苏州市科技领军人才来苏创新创业,市级财政每人赞助220万元,23名高层次人才获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方案资助,总人数位居全省第一。去年全市共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7.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533人,引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总数分辨比上年增加33.5%%和43.3%%。目前,全市大专以上人才总量67.9万人,在苏工作的本国专家5000多人。

两年来全市加大资金搀扶力度,投入专利专项资金4600万元,去年企业和个人申请的专利量占比超过98%%,常熟开关有限公司和昆山好孩子集团被列入首批"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创立单位"。苏州将知识产权工作网络向乡镇延长,专利治理与服务系统进一步完美,金石投资,知识产权维护和创新环境得到污染。两年来,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4.67万件和1.53万件,超过从前20多年的总和。2007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第四位,发现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南京。

苏州市风险投资近年得到倏地发展。到2007年年底,全市危险创投契构超过20家,金石投资,苏州创投集团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功效最为明显的创投公司之一。苏州创投集团是一家拥有数个全国第一的创投企业:国内第一个非法人制的中外合作创业投资基金、第一个专业化的种子期投资基金、第一个按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投资领导基金。现在,该团体能够投资创新企业成长进程的各个阶段,分离投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大期、成熟期的企业。

以创投集团为核心,园区积极构筑笼罩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集创业投资、产业投资、融资担保为一体的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体制,设立总额为100亿元的"中新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建立科技型中小创业企业统贷平台,成立每年1亿元的"风险创投跟进投资与风险补助基金",已聚集各类创投机构54家,区域风险资金规模达150亿元。

今年110月,苏州专利申请量和受权量分别达37123件和15576件,新建公共服务平台18家,引进独立外资研发机构7家、累计独立外资研发机构达21家,苏州自主创新工作提前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提速期。

苏州市市长阎立以为,当前,苏州正在坚固小康成果、提高小康程度的基本上,朝着基础实现现代化目标加快迈进。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要在高平台上实现更大的打破,必需把提高自主创新才能作为调剂经济构造、改变发展方法、进步中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苏州市目前正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基地,在更高平台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能源

■城市手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自古人杰地灵,物产富饶,素以历史长久、风物清嘉、经济发达、民生殷实、人文荟萃着称于世,享有"渔米之乡""丝绸之府""世间天堂"等美誉。

苏州是中国首批颁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公元前514年,吴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常见。城内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着名的京杭大运河流经苏州,给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增加了新的魅力。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堪称一座"园林之城"。苏州是一个古韵与今风共存、传统与现代兼得、物资与精力齐备、科技与人文融会、东方与西方对接、活气与魅力同在的苏州,是一个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苏州,这是苏州这张城市咭片的真理。

■数字苏州

两年来,苏州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市政府设立了2.5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市处所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显明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今年全市预计超过1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市财政科技投入均超过2亿元,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突破3亿元。

2007年全市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其中90%%以上由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申请专利3.38万件,其中70.4%%由企业申请;设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73家,其中95%%在企业。到2007年年底,全市分别拥有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3家和1430家;去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2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到达33%%,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5.7%%。全市23家民营科技企业被世界出色华商协会评为"2008中公民营科技企业500强"企业,本土科技型企业正在快捷成长。到2007年年底,全市企业与全国100多家高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近300个产学研结合体,共实行1500多个合作项目。产学研联合层次不断提升。目前,中科院近100家研究所中的1/10在苏州建立了研发机构或产学研联合体。

阅读全文

与工业基地双倍增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辨别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好坏 浏览:130
下陆区黄金山工业园属于哪个街道 浏览:740
奥迪q5l仪表盘怎么调到地图 浏览:210
奥迪q5水箱怎么排空气 浏览:314
二手奥迪a4油耗多少 浏览:359
佛山南庄有哪些大型工业区 浏览:646
工业涡流分选仪多少钱 浏览:130
奔驰e级寿命一般多少年 浏览:579
奥迪和大博是什么关系 浏览:949
汽车大清洗加消毒一般多少钱 浏览:289
惠州仲恺工业用电多少钱一度 浏览:314
怎么弄到汽车票 浏览:470
内江的特色工业有哪些 浏览:444
巴西工业哪个最好 浏览:552
电动汽车检测与技术管理月薪多少 浏览:185
奥迪quattro的车有哪些 浏览:947
汽车轮胎报警怎么消除 浏览:387
机械工业出版社位置是在哪里 浏览:454
寿光哪里销售三菱汽车 浏览:79
奔驰s怎么贵了 浏览: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