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如何发展
一、影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经济特征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确切地说,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较大差距,但又有较大发展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且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工业园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地域空间,其成长和发展是多方面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深受该地区经济发展特征的影响。
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工业总体规模小,经济增长缓慢,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匮乏,民间资本积累规模小,因此,资金、中高级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该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仅仅依靠地方政府或本地区民间要素积累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要借助外部力量;
2.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十分丰富,供大于求,价格相对比较低廉,这些低成本要素优势对那些土地和能源日趋紧缺的发达地区必然能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具有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融入到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圈中的有利条件;
3.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内经济发展往往存在着不平衡性,但也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如一些区域中心城镇,这些地区的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并以自身的特色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这些相对优越的条件必然为这些地方的工业园区成长和壮大提供强劲的内在动力,因此,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战略;
4.从制度特征来看,一般而言,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起步较晚,配套改革相对落后,总体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模仿阶段。由于制度决定了各种影响经济发展要素的投入方向和产出效率,因此政府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以弥补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的缺陷;
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社会文化与思想观念是该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交往等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和稳固性,直接影响着人的选择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积极引入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增强该地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渐改变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落后思想和陈旧观念。
二、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先天的自然条件优势仍是能否赢得竞争的首位因素。例如,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使得生产地接近原料产地或消费市场,从而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自然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为工业生产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这些低成本优势是吸引国外、境外及沿海发达地区众多生产商入园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这些地区工业园的东向发展模式概括起来有三种:
(1)吸入式。注重吸引周边的资金、技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吸引外省的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如淮北、宿州的东南部等地工业园区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本地资源深加工产业为主体的招商引资载体,借助江苏徐州经济圈和连云港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优势,内外资源并重,加快对接,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迅速建立了工业化平台和城市发展新区;
(2)融入式。安徽东部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形成了与江浙等省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从基础设施、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融入东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圈内。如合肥、马鞍山、芜湖、广德等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园区已经开始进入到东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中,同时形成向省内各地区辐射的趋势;
(3)移植式。在与江浙等省的地理条件相类似的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直接仿效东部省份的成功案例,学习和借鉴其园区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为安徽工业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思路。如天长市综合工业园区、滁州市汊涧镇工业园区和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园区地处安徽东南部,紧邻江苏省,贯通苏南、苏北,属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南京都市经济协作区域,其园区的建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趋同于“长三角”经济圈内的工业园区。
2.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探究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工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建设初期,政府不只是扮演政策制定者的角色,还是园区的规划主体、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这就需要政府根据具体的区域经济特点,探索和采用适合该地区的工业园区的管理方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目前,安徽工业园区的管理方式以政府管理型为主,也开始出现了新的管理方式。从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大企业、大公司数量少,实力不足,引进大公司投资建厂的机会不多。因此,政府设立的行政管理仍为主要形式。但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也开始注重发展多种管理方式,鼓励大企业、大集团组建联合体,兴办工业园区,积极引进省外、国外的公司和社团来安徽兴办工业园区。安徽工业园区的管理方式开始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和企业混合型、企业管理型过渡。巢湖市富煌工业园由富煌集团自主领办,这种“企业管理”方式与“政府管理”方式相比,在实际发展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企业自我管理有利于园区内的招商引资,可以根据项目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吸引配套企业;也有利于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对将要进入园区的项目进行精心论证、筛选,选择那些适合在该区发展的项目企业进园;还有利于对企业在园内的基础建设、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做出合理的规划、管理和整合;更有利于提高园内企业的运营效率,因为园内企业的沟通要比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有效。
3.充分利用内外两个辐射功能,统筹区域间与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经济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民间资本不断积累,产业结构也在调整和升级,大量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梯度转移的趋势。资本、技术和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是欠发达地区最为稀缺的生产要素,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而这却正是同外、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强项。此外,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起步早、发展快,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城市传统工业复制型的苏南模式、市场导向型的温州模式、进口替代型的晋江模式等,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借鉴素材。因此,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建立长期的经济发展合作机制,不断地进行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跨区域合理流动和补充,并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本地区的工业园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安徽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并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随着合宁(合肥至南京)高速、合沪(合肥至上海)铁路的开通,从合肥到南京、上海等地只需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安徽经济融入“长三角”的步伐加快,其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了江浙发达地区对皖的辐射功能,合肥、芜湖、马鞍山、巢湖、天长、滁州、广德等地区的工业园区在东向发展战略上走在了前列。
欠发达地区内部工业园区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有些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相对较快。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优势,做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利用区域内发展较快的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其他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安徽工业园区发展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聚集在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以安庆为中心的皖南和以马鞍山、芜湖和滁州为中心的皖东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合肥地区为中心辐射四周,东南部发展较快的基本态势””。安徽89个工业园区(开发区)共有32个分布在安徽东南地区及长江沿线,皖中地区以合肥、巢湖为中心共有39个,其余主要分布在蚌端口、阜阳、亳州、宿州等皖北地区。从全省经济整体来看,东部的发展快于西部,南部的发展快于北部。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使得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态势不均。合肥地区和东南部发展较快,合肥位于皖中,贯通东西、南北,是省内交通枢纽,有着很好的地理条件优势,工业园区建设较早,发展速度较快,并带动了合肥四周的城市和地区发展,如六安、淮南、蚌端口、巢湖等。安庆以化工工业为依托,产业链发展优势明显,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产业基础。沿江地区和皖东地区,马鞍山、芜湖、滁州、天长、广德等地区,与东部的江浙联系紧密,有着资金、技术、交通等条件的优势。
4.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业园区
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般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特色产业往往是该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规模相对较大,发展趋于成熟。因此,立足于本地区,鼓励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业园区,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园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思路。在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内,以特色产业为中心,发挥连带效应,发展相关连带产业””。安徽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并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和环境的优势,形成了特色工业园区。阜阳市颍州区工业园认真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在整体布局上,坚持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定位。颍上县依托旅游产业,突出绿色工业园区特色;阜南县工业园凭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突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颍州区工业园依托阜阳城区区位优势,突出办好高新工业项目;宿州市符离镇政府于 2004年起开始兴建符离集烧鸡工业园,园区以符离集烧鸡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符离集烧鸡的相关产业,连带产生了养鸡业、饲料业、包装运输业等产业连锁效应,先后有六家企业入驻,由于这些企业规模扩大、技术含量提升,很快在烧鸡同行中脱颖而出,产值利润翻了几番。六安市山区面积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此,多年来,六安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形成当地的传统产业,如茶叶、蔬菜、板栗、蚕茧、山珍等农特产品的分布点多面广。工业园区产业围绕着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充分发展,形成连带效应,这是安徽各地的工业园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5.更新观念,完善内外制度,提高园区自我创新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经济制度日趋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外部制度逐渐优化,因此,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思想意识上的障碍都在逐渐减少,促进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安徽作为欠发达地区,由于本身的资金积累和财政收入都十分有限,以往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因此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速度缓慢,规模很小,水平低。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全省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数十个项目同时投产,从选址、建厂到投产只需一年,大型项目也不会超过两年。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虽还处于模仿阶段,但政府也逐渐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明确地将培育产业集群的战略思想贯守到了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向有效协作转变的组织形式,是降低园区内企业交易成本、构建良好创新环境、提升工业园区和区域竞争力的最佳手段””。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安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分别占全省和全市的35%和65%。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了科大讯飞、凯立电子、阳光电源、美亚光电等知名企业,引进了微软合肥技术中心、安徽移动、美的、荣事达、三洋等着名企业,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在建成初期,凭借其低成本要素优势和优惠政策,确实能够获得暂时的竞争优势,为园区的起步创造条件。但是,优惠政策毕竟有底限且极容易在短时间被其他地区模仿而具有暂时性,因此仅仅依靠廉价的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维持的优势不是长久之策。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日趋膨胀,要素价格也会持续上升,优势便不复存在。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帮助企业或地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和人才的存量,经济增长的根源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便是学习和创新。因此,培养、提高和强化学习和创新能力,成为园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
㈡ 如何充分发挥园区工业经济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园区经济发展质效
1、首先,充分发挥园区工业经济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园区经济发展质效,策返雀划茄枯编制园区产业规划。
2、其次,把握招商选资重点。
3、最后,强化经济运行分析颤世洞。
㈢ 对国家级开发区,我国都出台了哪些重要政策
国家对国家级开发区都给予的支持,主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15号)、《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商资发〔2006〕257号)、《商务部关于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商资发〔2010〕209号);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2〕94号)等文件精神上,具体内容如下:
一、行政管理政策
1、坚持和完善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机构一般是所在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除其中具有企业性质的外,根据授权行使同级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等职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则上不与所在行政区合并管理或取消管委会建制。(国办发〔2005〕15号第5条)
2、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保持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体制”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原则上国家级开发区不得与所在行政区域管理机构合一。
根据新时期发展要求,研究制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法制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开发区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将精简高效、务实亲商的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制度化。(商资发〔2006〕257号第63条)
3、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制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和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开发区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进一步明确国家级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主体地位和管理职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选择体制改革条件比较成熟的国家级开发区,设立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商资发〔2006〕257号第86条)
二、外商投资政策
1、《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允许类总投资3亿美元和限制类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下简称限额)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商务主管部门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地方审批机关)负责审批和管理。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限额按注册资本计,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限额按评估后的净资产值计,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限额按并购交易额计。(商资发〔2010〕209号第1条)
2、单次增资额在限额以下的增资事项由地方审批机关负责审批和管理。(商资发〔2010〕209号第2条)
3、限额以上鼓励类且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由地方审批机关负责审批和管理。(商资发〔2010〕209号第3条)
4、注册资本3亿美元以下外商投资性公司和资本总额3亿美元以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创业投资管理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由地方审批机关负责审批睁正羡和管理。(商资发〔2010〕209号第4条)
5、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由商务部审批外,服务业领域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包括限额以上及增资)由地方审批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和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需取得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前置许可或向其征求意见的,应取得书面文件或同意意见清腔。金融、电信领域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事项仍按现行法律法规办理。(商资发〔2010〕209号第5条)
6、由商务部、原外经贸部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变更事项(除单次增资达到或超过限额以及涉及本通知第五条规定的情况外)由地方审批机关负责审批和管理。(商资发〔2010〕209号第6条)
三、土地政策
1、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依法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按城市分批次悉拍用地形式单独组织报批,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逐级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内,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用地,有关部门应依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国办发〔2005〕15号第7条)
2、规范和促进开发区发展,发挥开发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方面的载体和平台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支持具备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制定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支持政策措施。(国发〔2010〕9号第18条)
四、财税金融政策
1、促进国家级开发区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股权式投资实体,投资区内高成长性的企业,建立推进市场化的金融合作模式。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在上市。建立和完善开放的产权交易市场,开展信托业务,鼓励建立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引进和发展资金管理公司,为各类产权及资本进入、退出、转让、流动创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商资发〔2006〕257号第64条)
2、关于加大财政金融扶持。继续扩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规模,用于国家级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国家级开发区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基金,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商资发〔2006〕257号第89条)
3、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开发区,给予重点贴息支持。(财建〔2012〕94号第6条)
4、开发区管辖区域范围内已落实贷款并已按期支付利息的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均可按规定申报贴息资金。(财建〔2012〕94号第7条)
5、财政部根据年度贴息资金预算控制指标和当年贴息资金申报情况等因素确定贴息率,最高不超过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财建〔2012〕94号第8条)
6、项目建设期少于3年(含3年)的,按项目建设期进行贴息;项目建设期大于3年的,按不超过5年进行贴息;属于购置的,按2年进行贴息。(财建〔2012〕94号第9条)
7、对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国发〔2010〕28号25条)
8、继续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金融政策支持。鼓励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项目及公用事业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等。(国办发〔2005〕15号第8条)
9、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继续实行对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政策,适当增加贷款贴息规模,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同等的贴息政策;
中西部外贸发展专项基金、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援助资金,可用于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国办发〔2005〕15号第9条)
五、产业发展政策
1、鼓励跨国公司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研发中心、财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培训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运营中心和配套基地。(国办发〔2005〕15号第10条)
2、鼓励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支持条件成熟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联动试点,实现优势互补。
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点带面,推动国家级开发区从单一的经济功能区向综合产业园区的转变,形成综合性产业增长带。(国办发〔2005〕15号第11条)
3、积极营造多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内资企业落户国家级开发区,引导大中型国有企业到国家级开发区集中布局,让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国有企业改制、改造的有效平台。
认真解决好内资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培育一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外向程度高的大型内资企业。(商资发〔2006〕257号第43条)
4、积极推动国家级开发区产业调整和优化升级,国家制定的产业促进政策可以在国家级开发区进行先试先行。(商资发〔2006〕257号第90条)
5、国家级开发区内设立的经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级高新区内同类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享受所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各项政策。(商资发〔2006〕257号第92条)
6、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国发〔2010〕28号第8条)
六、企业支持政策
1、关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级开发区内设立的经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级高新区内同类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享受所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各项政策。(商资发〔2006〕257号第92条)
2、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券和上市融资。(国发〔2010〕28号第26条)
3、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国发〔2010〕28号第25条)
七、环境保护政策
1、鼓励国家级开发区开展区域环境管理标准化的认证工作,对国家级开发区创建“ISO14000国家环境示范区”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具备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进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商资发〔2006〕257号第96)
八、拓园扩区政策
1、对已完成原经国务院批准规划面积的开发建设,因经济发展需求确需扩大规划用地范围的国家级开发区可申请扩建。(商资字〔2005〕96号第1条)
2、规范和促进开发区发展,发挥开发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方面的载体和平台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支持具备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制定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支持政策措施。(国发〔2010〕9号第18条)
3、保障国家级开发区生产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建审批原则和审批程序》,结合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利用水平,制定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级开发区扩区标准。
对于规模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经济发展好的国家级开发区,符合条件、确有必要扩大规划面积或调整区位的,可报请国务院批准。
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设用地用途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承接服务外包业为主,除必要的配套设施外,不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商资发〔2006〕257号第75条)
九、人才政策
1、鼓励通过设立创业服务机构、留学生创业园等,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区投资创业。(国办发〔2005〕15号第10条)
㈣ 推动工业经济的任务和行动方案
一、深入推进园区建设,大力提升经济开发区及乡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
责任单位:经贸局、经济开发区、镇乡、街道
配合单位: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外经贸局、统计局
工作要求:
1.扎实开展乡镇园区“五比”竞赛活动。各乡镇园区迅速开展以比扩容、比配套、比项目、比质量、比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园区建设“五比”竞赛活动。力争征地6500亩,平整3500亩,基础设施投入3亿元。乡镇规上企业(2000万以上)净增30家以上,乡镇规上工业产值、工业投入、税收分别实现280亿元、30亿元、14亿元。
2.扎实推进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经济开发区要迅速推开兰江片登胜路两侧和江南片新周路以北、迎宾大道以西地块,加快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配套,拓展工业用地4000亩,新增规上企业25家以上,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工业税收6亿元,外贸出口3.7亿美元,完成工业投入27亿元以上,争取全年引进工业资金18亿元以上。
3.缓解土地制约瓶颈。建立用地指标安排与乡镇复垦挂钩机制,制订考核办法,提高补助标准,调动乡镇土地复垦的积极性。实施工业用地招拍制度,开展低效用地清理专项行动,全年清理低效闲置用地1000亩,其中经济开发区清理500亩,镇乡、街道清理500亩。
二、开展项目落地专项行动,加快项目投入产出
责任单位:外经贸局、经贸局
配合单位:发改局、人行、经济开发区、镇乡、街道
工作要求:
1.开展项目落地专项行动。梳理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难题,建立项目落地一对一服务机制,明确时间节点与进度要求,定期督查,加快项目审批、落地。
2.开展达产达效专项行动。对近3年来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一次回头看,由园区办牵头,从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履行合同三方面,复核项目运作状况。
3.加大工业性投入。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企业投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等产品倾斜。积极推进低碳、环保、节能等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55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投入完成52亿元以上。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性投入27亿元,镇乡、街道完成工业投入30亿元。
4.全年实施60项总投资44.3亿元的市重点技改项目,年内完成技改投入18亿元,建成投产47项。
5.认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全年举办1~2次银企合作洽谈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项目信贷支持。
6.加大项目储备和包装力度,争取列入省重点工业项目8只以上,获得更多的省统筹指标及专项财政贴息。
三、优化驻点招商布局,提升招商选资水平
责任单位:外经贸局、经济开发区、镇乡、街道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
工作要求:
1.任务目标:争取引进企业60家以上,引进工业资金35亿元(含外资3500万美元),力争40亿,并在引进“大好高”项目上取得较大突破。
2.优化驻点招商:实施驻点招商与产业招商相结合的“8+2”模式,分别在台州、绍兴、宁波、昆山(太仓)、东莞、温州、杭州、永康等八个重点区域进行驻点招商。同时新设立新型棉纺织和铜铝延伸2个产业招商组,分别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负责。
3.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回归工程。2011年争创总部经济税收1亿元以上,在兰新设立公司10家以上,回归创办企业15家以上。
4.完善项目考核:完善项目信息第一报告制度,负责每月向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每月召开招商引资工作例会,招商项目逐月对账,对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列入镇乡、街道招商引资考核。
四、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责任单位:外经贸局
配合单位:人行(外管)、检验检疫办、海关联络处、财政地税局、国税局、经济开发区、镇乡、街道
工作要求:
1.争取新增自营出口企业20家以上,超千万美元出口企业达18家以上。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亿美元,其中出口7.5亿美元以上;实现境外投资300万美元,完成境外劳务输出200人次。
2.增强海关联络处作用,实现“大通关”运作,为外经贸企业顺利开展各项海关业务提供服务。
3.全力为企业搭建国内外参展平台。计划争抢广交会摊位110个,华交会摊位10个,境外参展展位80个。
4.充分发挥国际商会和牛仔面料对外贸易省级预警示范点作用,搭建起外经贸企业大服务平台。
五、积极推进棉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责任单位:经贸局、纺织行业协会
配合单位:外经贸局、科技局、经济开发区、人劳社保局、教体局、财政(地税)局、工商局、质量技监局
工作要求:
1.加快推进棉纺织产业集聚升级,编制和实施《市纺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市棉纺织产业集聚升级工程的意见》,不断提升我市棉纺织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2.建设纺织品综合市场和省棉纺织品质量检验中心,加快建设纺织综合市场。强化服务指导,建立配套政策,推动纺织业集群化发展。
3.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加快棉纺织产业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业集聚度,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化棉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4.强化纺织行业协会功能,提升服务功能,促进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广毛巾行业联盟企业标准。
5.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应对危机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争列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信息化示范(试点)企业2家、市级以上新产品10只。
六、培育壮大企业主体,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责任单位:经贸局、行政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外经贸局、财政(地税)局、科技局、统计局、人行
工作要求:
1.加大涉企政策宣传力度,继续推行难题交办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兑现工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行市领导联系优强企业制度,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精细化管理。
2.培育一批上规模的优强企业,全年力争销售额超亿元企业突破90家,“亿千”企业突破35家,“双五”企业突破30家。新增企业15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全市规上企业产、销增长25%以上,力争30%。
3.加强优势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对优强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4.梳理调研全市企业分布结构,确定新兴培育行业。确定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有特色优势中小企业列入重点培育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库,并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基金中安排不少于30%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特色优势中小企业技改项目和技术创新的项目补贴。
七、抓好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工作
责任单位:经贸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发改局、环保局、质量技监局、统计局
工作要求:
1.进一步推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严格项目准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控制在1.0吨标煤以内(国家鼓励类项目按行业标准执行),确保“十二五”期间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18%。
2.进一步完善节能项目库建设,加大财政节能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3.开展能源效率标识专项检查和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专项督查。对不达标企业立即停产改造,改造无望或经改造仍不能达标的企业列入淘汰名单。
4.注重推行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列入重点用能企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10~20家),同时加强能源检测(监察),不少于20家。
5.进一步完善集中供热布局,加快浙能电厂热电联产建设步伐,继续扩大城西集中供热范围。
八、实施名牌战略
责任单位:工商局、质量技监局
工作要求:
1.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年内新增省市着名商标10件,省级名牌产品2只,制定年度商标品牌战略具体推进计划,并开展组织实施且有量化目标。
2.开展商标抢注活动。明确创牌对象,实行一对一全程帮扶,对无商标工业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引导外向型企业、无商标工业企业加强国际、国内商标的申请注册,继续完成10%无注册商标工业企业的商标申报任务。
3.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开展质量奖评审活动,评出1~3家市市长质量奖企业;积极争创1家市市长质量奖企业。年内扶持培育并申报省质量赶超项目1~2个,积极争创1个项目。
九、推进技术创新
责任单位:科技局、经贸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国税局
工作要求:
1.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全年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全年新增各级研发和技术中心20家以上,其中省级研发(技术)中心2家以上。
2.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积极推进科技强市创建。全年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0项以上,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20只以上,专利申请量66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50项以上。
3.不断加大科技合作力度,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举办各类科技对接会活动,加大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作用,鼓励企业与大院名校共建研发机构。
十、强化安全监督,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三个零增长”
责任单位:安监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经贸局、公安局、交通局、建设局、教体局、总工会、旅游局
工作要求:
1.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确保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实现“三个零增长”。
2.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继续推进消防及“三合一”、道路及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矿山、电力设施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
3.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十一、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保障能力
责任单位:供电局
工作要求:
1.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建成投运110千伏香溪变、扩建110千伏莲花变,开工建设110千伏女端口变,建设500KV信安至线路,提高变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
2.加快城农网建设改造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74.72公里;改造或新增农村台区246个。
十二、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质量监管,促进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事处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质量技监局、外经贸局
工作要求:
1.加强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假冒伪劣等出入境货物的检验检疫和监管,按要求对出口企业开展新的分类管理,使一类企业达6家以上,完成出入境检验检疫3亿美元以上。
2.加快对外贸易便利化进程,直通放行企业达40家以上,对出口企业100%实行电子监管。
3.帮助出口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使出口产品无质量问题国际通报和退货,帮助企业积极利用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提高外向型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十三、开展“企业文化年”和“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责任单位:总工会、人劳社保局
配合单位: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经贸局
1.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职工文体活动,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职工文艺联欢晚会;开展“千万职工大行动、转型升级立新功”活动,认真抓好“六比一创”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
2.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2011年,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面达到90%以上。
工业经济任务和行动方案责任编辑:陈老师阅读:人次
㈤ 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谈如何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一、当前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
当前,开发区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但同时,随着政策法规的调整,大的体制环境的演变,以及形势任务的深刻变化,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首先,政策法规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各项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所得税政策调整、用地指标供求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加强以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收紧银根等,从多个层面制约了开发区的发展。此外,开发区财政综合收入虽然较高,但可用财力尤其是偿债能力低,融资额度受到限制,造成融资困难。目前,我区执行与市属城区几乎无差异的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在推进大建设、优化大环境过程中,资金十分困难,压力很大。
其次,体制环境的束缚。一是经济管理权分散化。近年来,国家对税务、土地、环保等机构先后实行了垂直领导,一些原来下放的职能权限逐一上收,有些虽未上收但须逐事逐项上报“确认”、“审核”,导致办事环节增多,协调难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增高。二是管理职能行政化。开发区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日益加重,肩负着经济开发和社会管理的双重重担,由此导致管理服务职能延伸,管理链条增长,财政负担增大,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面临膨胀的极大压力。同时,上级部门要求开发区象其他行政区一样,开展统一要求的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类会议,承担与工作无关的社会事务,增设相应的工作机构,接受各种检查评比,导致工作精力分散,主动性减弱,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化趋势。上述问题,使开发区以往所具有的观念新、体制优、人员精、效率高等比较优势受到挑战,开发区面临向旧体制回归或受旧体制“反向辐射”的巨大压力。
二、对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永不竣工”的基础工程。优化发展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明确定位。首先是法律定位的问题。尽管我国工业区建设已实行了20多年,但关于工业区的成立、运作、监管的法律、法规却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在国家法律法规对开发区地位没有法定认可的情况下,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应给以相对宽松的政策法规环境,为开发区管委会“正名”。建议政府对开发区管委会进行书面正式授权,让管委会代表政府对开发区范围内土地的开发、使用行使权力。在进行土地征收、管理、开发过程中虽然“无法可依”,但至少“有据可依”,而不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做的时候是对的,检查起来又都是错的,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其次是功能定位的问题。开发区作为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的载体,其功能应为城市战略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区的主要职能是吸引、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第三产业,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合肥市经济实力最强、人居环境优良、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新城区。
二是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经过14年的努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逐步提高,但适应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新城区发展的城市配套设施仍欠完善。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公共交通、商业等服务业体系。同时,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法律、会计、保险、金融等中介组织充实到开发区的城市框架中,使静态的“城”变为动态的“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带动现代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配套的完善上,作为合肥市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电、热、气、以及污水处理等,还有会展中心、接待中心等市重点工程,都由开发区来投入和运营,压力极大,建议应纳入全市的统一规划和综合配套之中,不能仅仅依靠开发区的投入和负债来解决。
三是更加深入地解放思想。如何看待开发区,其实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从开发区来说,不能就开发区说开发区,更要认识到开发区是合肥的开发区,是安徽的开发区。从上级部门来说,急需站在全市的大局上考虑,不能把开发区简单地等同县区或市直部门,以同样的标准、规范和尺度来要求,而必须当成“特区”来看,给予特别的政策、特殊的关注、特事特办,更多地关心、帮助和支持,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只有这样,才能举全市之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精力办好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为工业立市多做贡献。
四是大力优化体制环境。在硬件设施、政策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开发区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体制环境上的竞争。吴仪副总理去年在视察长沙经济开发区时指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必须由政策优势向体制机制优势转变。当前,开发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进一步壮大,必须实施体制创新战略,保持其在区域经济社会竞争中的领先优势。但是,体制创新不能仅靠开发区的努力,更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第一,支持开发区在用人机制、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分配机制上大胆试验,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放手让开发区先行先试。第二,鼓励开发区进一步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探索市场化招商、中介机构招商、代理招商等新路子,促进招商手段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引进专业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律师所、评估机构、代理公司等中介机构,提升招商层次和水平。第三,切实为开发区“减负”。对开发区的机构,不能要求对口设置,尽量采取合并、综合和代管的方式;各项工作不能按区一级政府来要求;各种会议、检查、评比对开发区应给以特殊对待。第四,应对审批权限上收的压力,应学习西安、南昌等地开发区的经验,将垂直部门设置在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部门,实施管委会统一领导,上级对口指导。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可根据发展情况和形势变化,自主对机构、干部、编制等进行适当调整,在很多做法上,赋予开发区先行先试、试验的权力。
合肥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集中体现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上。
㈥ 谁知道工业地产开发有哪些限制条件谢谢!
一般政府对工业地产开发有两个最直接的限制要求:
第一,投资强度,即对该区域预计在几年内的总投资/土地面积,一般开发区要求投资强度不能低于120万元/亩,地理位置或政策较好的开发区不低于300万/亩;
第二,环境指标,现在工业地产开发,均要求低污染的环保型企业;
另外,还有一个潜在限制指标,就是税收计划。
㈦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及对策建议
赴靖江盐城淮安三地经济开发区考察报告市政府研究室市外经贸局根据市政府领导安排,悄伏2月3日—4日,市政府研究室、市外经贸局一行7人先后赴靖江经济开发区、盐城经济开发区及淮安经济开发区进行参观考察。每到一地,考察组都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听取经验介绍,参观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三地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给考察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靖盐淮三地开发区基本情况及特点靖江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近年来,按启橡携照建设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物流基地的发展定位,把发展沿江经济、提升竞争力作为开发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大如掘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目前,开发区规划控制范围达160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已形成三个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产业集中的工业园区(新港园区、城南园区、城北园区)。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89亿元,业务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34亿元,实际到账外资3.2亿美元,初步实现了开发区集中、集约、集聚发展。集中发展主要体现在开发区发展的三个“联动”上。与一江之隔的江阴市实现了“跨江联动”,建立江阴—靖江工业园,出台和争取各类优惠政策,积极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与乡镇实现了“市镇联动”,撤销所有乡镇工业园区,所有工业项目一律进入开发区,财税收入区、镇按比例分成,目前已经吸引100多个项目进入靖江开发区集中布局;与大企业、大集团实现了“区企联动”,培育形成了粮食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船舶配套园等5个特色园区。集约发展主要体现在园区资源的统一规划调配上。投入2000余万元对开发区进行统一规划,坚持规划执行的刚性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对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搞一次性配套到位,围绕项目进行“量身定做”,做到基础设施跟着项目走,实现了建设资金的集约高效利用。对沿江岸线实行限制性利用,凡利用岸线的工业项目投资都要超过10亿美元,物流项目年物流量超过100万吨,达不到规模的一律使用开发区公用码头。实施建设用地定额管理,实行重大项目用地优先,重点园区用地优先,标准厂房用地优先,鼓励建设dc厂房,亩投资强度提高到160万元/亩以上。集聚发展主要体现在园区产业的明确定位上。三个园区有着明确的功能分区:新港园区主要承接大吞吐量、大用水量的大型项目,正加快培育船舶、粮食、冶金等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城南园区围绕建设高科技集中区,大力发展发展机电、汽配等高新技术产业;城北园区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吸引小企业入驻。盐城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辖区面积84.72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韩资工业园。2009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2亿元。开发区已吸引落户企业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投资来源涵盖日韩、欧美、港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以汽车产业为龙头,IT、航空、机械、生物技术、高档纺织服装等多强并举的产业格局。目前,盐城经济开发区正全力打造江苏利用韩资密集区、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上海产业基地和中国东部沿海汽车城。在产业培育上,突出1—2个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培育,市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软件服务外包两个特色产业园,杜绝产业“小而全”,做到“少而精”,实现与县(区)开发区错位发展、差别竞争。在外资招引上,竭尽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以外资突破实现产业和园区突破。高度重视外资招商,专门成立日韩港台办公室,将招商重点锁定日韩港台,明确部门分工,外经贸局主攻日韩,台办主攻台资,外办主攻港澳和欧美,每年分别举办2次以上的专业重点招商。在盐沪合作上,2008年市政府出台盐沪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政策意见,并积极向省政府争取扶持政策,省财政厅2009年7月专门行文,明确盐沪合作开发区享有与南北共建园区同样的连续3年每年1000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目前,盐城所有省级开发区均与上海市级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享受优惠政策。在产业链完善上,围绕建设“汽车城”的总体目标,不遗余力地引入、发展新的汽车生产厂家,努力在汽车业的研发、测试、服务、文化等方面取得进展,不断拉长汽车产业链条。淮安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行政管辖面积152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15亿元,财政总收入27.18亿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9亿元,财政收入从位列淮安市9县(区)中游位次跃居县(区)之首,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4亿元。开发区按照功能划分为“一城、两园、三区”。一城:即最早开发的22平方公里建成区,现在主要实施“退二进三”,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两园:依托盐岩资源发展盐化工产业的盐化工园,依托淮安机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空港产业园;三区:即高教园区、徐扬片区和南马场片区。高教园区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区内现有淮阴工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本科及大中专院校,在校生近6万人,为开发区产学研结合及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徐扬片区面积58平方公里,随着FSK淮安科技城、达方电子等大型工业项目建成,已逐步成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物流的集聚区。南马场片区面积24平方公里,是跨京沪高速开发的新片区,重点发展沿京沪高速电子信息产业带。在功能支撑上,开发区内建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教园区、孵化中心、研发中心、风投公司等一应俱全,为开发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技术保障。在融资建设上,突破传统的担保抵押融资模式,借助开发区投资建设公司平台,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目前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年内计划发行12亿元企业债券。在台资突破上,围绕打造“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资聚集新高地,全力以赴主攻台资,每年组织40多个批次的赴台招商,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每年均要赴台招商一次;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台商—淮安论坛,以商引商成效显着,FSK、达方、台玻、大同电子、康师傅等一批知名台企相继落户。在集群发展上,目前开发区形成以FSK淮安科技城为代表的港台企业群、以韩泰轮胎为代表的日韩企业群、以安特汽车为代表的欧美中小企业群和以美的威灵电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群。二、加快我市开发区建设、推动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发区是工业突破的主战场,是集聚项目、吸纳资本的主阵地,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当前,在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周边地区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加快开发区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首先,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各级开发区仍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加快发展上,对可持续重视不够;更多的是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对发展质态的提升重视不够。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罗志军省长在去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全省开发区“升级转型”工作强调指出,全省开发区总体要求是抓创新、促转型,具体实现三个转型,即“由规模化产业集群向高效化创新集群转型;由单一功能区向叠加功能区转型;由外延式扩张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为此,处于经济发展的最前线的开发区,面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新变化、新要求,有责任、有义务率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同时,面对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环境容量的倒逼机制,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支撑经济长远发展较为乏力,开发区必须集中、集约、集聚发展,走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严格保护和资源循环使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是应对区域竞争、实现宿迁跨越发展的需要。目前,各地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开发区之间的竞争。从总体上看,虽然苏北的经济发展增速较快,但苏南、苏北的总量差距还在拉大;苏北五市之间竞争也很激烈,通过这次考察,我市开发区在周边开发区中不具有优势,某种程度上甚至处于劣势,竞争和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要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宿迁整体纳入长三角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扶持效应不断放大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推动更多的项目、资金等发展要素向开发区加速集聚,以开发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来支撑和推动宿迁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第三,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是开发区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开发区经济发展不断提速,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对全市经济增长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市开发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开发区的长远发展。如:开发区产业规划不够合理、产业定位不够明确、基础配套难以满足大项目落户、管理运行的机制体制不够灵活,无法形成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一盘棋”。要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发展与建设水平,强化基础功能配套,提高投入产出强度,推动转型升级,实现开发区自身的二次创业、二次发展。三、与靖盐淮相比我市开发区存在的主要差距近年来,尤其是2005年底市委市政府专门与各开发区主要领导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职级高配以来,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2009年,全市开发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5.4亿元,是2005年底的6.1倍;实现业务总收入512.5亿元,是2005年的6.3倍;财政总收入65.2亿元,是2005年的15.2倍。开发区以占全市不到3.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55.6%的工业增加值和50.1%的财政总收入,分别比2005年的贡献份额提高了18.9和33.5个百分点,人均GDP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0倍。二是大项目集聚效应越来越强。恒力工业、翔盛粘胶、娃哈哈饮料、可成科技、天能电池、金鑫轧钢、梦兰纺织、波司登服饰、千仞岗服饰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开发区,并催生了特色食品产业园、高新电池产业园、高档家纺产业园等若干个特色园区的兴起和发展。三是基础设施配套越来越好。目前,全市开发区已基本达到“七通一平”的投资标准,道路、管网等设施齐全,供水供电充足,污水处理厂、热电联产、软件服务外包等逐步配套,能够满足大部分企业落户要求。四是开发区与城市互动越来越紧。目前,开发区建成区面积已占城区总面积的48.6%,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市开发区年末从业人员达到28.7万人,是2005年的2.8倍,占到全市城区人口总数的1/5。宿迁经济开发区现在一个月的一般预算收入就相当于2005年全年收入的总和。但由于开发区建区晚、起步迟、底子薄,与其它开发区相比,差距依然明显。一是整体实力和发展速度上有差距。全市开发区的总量在全省所占份额很小。2009年,全市开发区的五大主要指标: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到帐外资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分别仅占全省1%、2.4%、0.23%、0.52%和4.4%,占苏南5市的1.6%、3.5%、0.25%、0.74%,8.1%,占苏中3市的5.3%、16%、4%、3.6%和25%,占苏北5市的8%、16%、8%、5.6%和17%。在单体上,宿迁经济开发区的五项主要指标与我们调研的靖江经济开发区、盐城经济开发区和淮安经济开发区相比,无论总量还是发展速度差距都很明显。宿迁经济开发区的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在总量上与靖江经济开发区相比分别仅是对方的5.9%、61%、5.6%、5.1%和44%;分别是盐城经济开发区的6%、31%、10.4%、8.4%和27%;分别是淮安经济开发区的7.9%、23%、15%、1.9%和24%。宿迁经济开发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在速度上也有差距。与靖江经济开发区相比:只有进出口总额增幅高于靖江经济开发区增幅7.1个百分点,其它指标增幅分别低于靖江经济开发区增幅36.5、23.8、3.7个百分点;与盐城经济开发区相比:仅进出口总额增幅高于盐城经济开发区增幅44.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幅高于盐城经济开发区10个百分点,其它指标增幅分别低于盐城经济开发区65.1、48.2个百分点;与淮安经济开发区相比:仅进出口总额增幅高于淮安经济开发区增幅75.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到帐注册外资这几项指标增幅分别低于淮安开发区增幅179、110.6、22.2个百分点。二是发展理念上有差距。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产物,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的主阵地,是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增长极。它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工业区。在项目引进上:开发区是以现代制造业项目为主、以利用境外资金项目为主,以出口创汇型项目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开发建设上:开发区要实现项目集聚、用地集约、开发集中,可持续发展。我们调研的三个市开发区,他们都遵循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理念,重点突破境外资本,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当地传统产业升级,也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靖江经济开发区、盐城经济开发区、淮安经济开发区2009年分别利用外资1.75亿美元、1.07亿美元、5.04亿美元,实现进出口18亿美元、9.6亿美元、6.72亿美元,而宿迁经济开发区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只有940万美元、进出口也只有1.04亿美元。这三个市在招商队伍建设上均是围绕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产品实行专业招商,并设立专门的境外招商局。开发区是招商主体,而职能部门为开发区建设和项目服务,这样可以避免开发区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和规划跟项目走现象。我市开发区仍然处于粗放发展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仍然是“工业区”。过分强调市外资金就是外资和全民招商的理念,使开发区引进的单体项目质量不高、特色不明显,产业链短,拉动力不足,并且还有开发区依赖职能部门招商,甚至有与部门争项目的问题,个别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则“饥不择食”,不问“质量”高低、“规模”大小,片面向开发区“推售”项目,“抢滩”落户,致使开发区规划不能很好执行等现象。三是园区规划上有差距。考察的三地开发区在规划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靖江经济开发区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进行规划,设立了新港园区、城南园区和城北园区三个园区,三个园区错位发展,特色取胜,新港园区发展造船业、城南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全部集中在城北园区的标准化厂房区内发展,绝不相互渗透、重叠。盐城市对全市11个经济开发区都明确了1-3个主导产业,尤其是市区的三个开发区定位更加明显,盐城经济开发区以汽车制造业和软件服务外包为主导,盐都开发区以风电、电子产业为主,亭湖经济开发区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市区三个开发区之间招商各有侧重、项目统筹落户。淮安经济开发区按照“全市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创新发展的先导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的定位和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对原控制区进行了调整,编制了徐杨片区和南马厂片区综合发展规划,高起点编制了出口加工区、海关通关点、保税仓库、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水电通信、环境保护、集约用地等各类专业规划,每年投入规划编制经费100多万元,进行规划的修编和动态管理。而我市开发区没有前瞻性的、高品位的统一规划,全市各开发区产业布局基本雷同,没有形成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统筹项目、分类布局的产业定位。尤其是市区3个经济开发区和骆马湖示范区以及3个共建园区之间缺乏整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