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福州工业经济怎么样

福州工业经济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5-21 03:37:24

‘壹’ 福州的发展前景如何

近几年,位于福州南大门的高新区板块可以说是福州楼市的一匹黑马,以强势的凝聚力和辐射迅猛崛起。很多人看好高新区的发展,认为伴随着腔坦外来人口的激增和辐射大学城未来近百万民众生活的需求下,高新区的教育、交通、商业等配套都将迎来大爆发。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房妹就从交通、综合体、教育、休闲配套这四个方面出发,和大家一起探讨福州高新区的发展前景。
1、交通
高新区坐拥城市快速路网等立体交通网络,乌龙江大道和高新大道已然畅通。而根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高新区将有3条地铁路网交织,包含地铁2号线、3号线和8号线。据预测,明年1月底地铁2号线便将实现22个站双向贯通试运营,对于高新区住户来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2、综合体
高新区目前开业或在建的有正荣财富中心、群升广场、龙旺理想天街、万达广场、浦上商业小镇等商业项目,再加上计划建设的写字楼、酒店项目,整个商务体量将超120万平方米,可谓是福州继圆激东街口商圈、宝龙商圈、东二环商圈后的第四大商圈。

3、教育
高新区周围有福大、师大、医科大、福州一中等十几所学校,书香气氛浓厚,而高新区近几年也将打造为文教宜居高地。预计明年9月,高新区将改造或新建一批中小学,比如三岐小学、实验小学等,另外预计在2020年,高新区增加中学学位数5400个,小学学位数7400个,幼儿园学位数5300个。

4、休闲配套
高新区右边是乌龙江,左边是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依山傍水,绿意环绕。同时今年8月,福州第一大湖旗山湖项目启动建设,串接伍腔桐大学城、高新区,将打造成全市性综合公园。另外高新区还将启动乌龙江湿地公园、休闲步道的开发建设,整体休闲配套还是很可观的。

‘贰’ 请从多角度阐述福州与厦门经济发展差异及原因 谢谢啦

1. 相比福州,厦门是有天然优势的。厦门是海岛,福州是盆地。这就注定了厦门的气候和空气质量比福州好得多。海岛,风透着,就不闷。而福州,盆地,热气散不出去,尘埃也散不出去,同样的30 度福州就是“桑拿天”!同样的,海盗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厦门的空气质量、卫生环境,要比福州容易治理得多。
2. 厦门的城市规划比福州做得好,而且好做得多。厦门城市建设得晚,福州则是立城2000 年。咱不说什么三坊七巷,就说近代以来,从解放后说起。福州作为省会,老城区的很多道路,早早就定型了;七八十年代又兴修了大片大片的“新村”―― 据说当年能住得上“新村”的,都是光荣的工人阶级。而厦门,一直作为战备前线,真正的规划建设,是从改革开放做了特区。以80 年代的眼光来做规划,当然比福州60 年代的规划眼光要先进得多,也要容易得多。可以这么说,80 年代的福州,是拖着一个大包袱来搞城市建设;而厦门,则完全是轻装上阵。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福州比厦门“乱”的一个原因吧。
3. 厦门是移民城市,福州升磨搭则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从城市的性格上来说,厦门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的,积极的―― 虽然比不上深圳。五湖四海的人才聚集到这里来,带来的是不同的文化。闽南文化在厦门的烙印,相比泉州漳州,是淡得不能再淡了。而福州则不同,福州始终坚持这自己的本地文化和传统。福州话,难听么?―― 实话说在我听来比厦门的闽南语顺耳多了!―― 要知道,中国近代海军的offial language 是英语,而office language 就是福州话!200 年前,中国的海军官兵,就是操着这样的语言,和列强外敌殊死搏斗的!就凭这一点,福州话就有足够让人骄傲的资本!
福州的城市性格,平静、市井,有争吵但没有名利纷争。夏日的清晨或傍晚,骑个车,从榕树遮天蔽日的朱紫坊河边穿过,小心翼翼不要打搅了躺在竹椅上纳凉的老人家,那份宁静,淡雅,就是福州。福州人不愿意外人来打乱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传统。所以即使明知福州的龙眼核大无肉,老人家认为还是坚持“本洋”的才最补,冬至那天是一定要吃到本地龙眼的。
和厦门不同。厦门的鼓浪屿、中山路,是摆在那儿让你看的。厦门的城市性格,是一上来就把我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你,吸引住你,需要你来赞美的城市。而福州,没有什么可以“展示”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原意去“展示”什么。君来不喜,君走不送。福州就是游毁一个把自己所有气质都内敛起来,不让你轻易看到城市,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够体会得到,会心一笑,已经足够的城市。所以于那些匆匆过客,总是只能看到厦门的好,和福州的不好。然后就张开大嘴乱喷了。
4. 说完了传吵拿统,来说现在吧。这些年―― 福州在进步,厦门在踏步,甚至可以说是在退步―― 这个论断,大家姑且看得吧?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必然。厦门的起点好,没有包袱,但发展了20 年,原来的没有包袱就变成了有包袱。现在的厦门和80 年代的福州一样,需要转型,需要找到新的方向和出路。而福州有包袱,就用了10 年时间来放下这个包袱,终于慢慢走出了痛苦的转型期,现在反而是轻装上阵了!福州面对过的问题,厦门都要面对,或者,都已经在面对。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决,是一个需要智慧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是规律,是必然。
举个例子讲,福州搞三警合一,搞得警察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但事实的结果就是,路面上的警力多了,治安和交通都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起色(好像二季度的发案率是去年同期的30%)―― 当然,车太多了,所以还是会堵,但如果没搞这个三警合一,恐怕要再堵上一倍不止―― 这是厦门没法比的。为什么?因为福州搞三警合一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得不搞的地步,所以下决心搞了―― 就是一种放下包袱。而厦门,大家也有切身体会了,这几年,交通越来越差,治安越来越乱,却还是没有决心去搞、去解决。福州放下了包袱,厦门却是继续自欺欺人地面对已经越来越沉重的包袱,不敢变革。所以说,厦门怎么能不落后于福州??
螺旋发展、曲折前进,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只不过,厦门的城市性格是需要“进步”来支撑的(相比而言,福州只是一个需要“进步”来改善的城市),今天的厦门已经走到了这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它还在犹豫,它的近三百万市民,还在抱怨和彷徨―― 只是,请记住,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呢!

‘叁’ 2021年人均GDP50强城市

2021年人均GDP50强城市

2021年人均GDP50强城市,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各城市交出了2021年的成绩单,意味着城市经济再上新台阶。2021年人均GDP50强城市。

2021年人均GDP50强城市1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盯昌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大陆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2021年中国大陆人均GDP突破1.25万美元,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人均GDP50强已经出炉了,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城市入榜。

根据世界人均GDP发达标准,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是发达国家水平,2021年中国已经有很多城市超过了该水平,2021年,中国有30座城市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比2020年增加20座,这意味着中国一年就增加了20座发达国家水平的城市,充分说明了中国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就。

人均GDP前三甲城市

状元:鄂尔多斯

2021年是鄂尔多斯市经济腾飞的一年,GDP名义增速达到33.5%,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带动全市GDP总量和人均前闷GDP迅速抬升,2021年鄂尔多斯市实现GDP4715.7亿元,排名全国第57名,人均GDP达到20.9万人民币(3.43万美元),排名从2020年的第四名提升至榜首。

榜眼:克拉玛依

2021年克拉玛依市预计实现GDP1050亿元,2020年末常住人口达到49.03万人,人均GDP达到21.42万人民币(3.4万美元),2020年克拉玛依市人均GDP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2021年人均GDP被同省的鄂尔多斯赶超,退居全国第二名。

探花:无锡

在中国城市GDP前15强中,无锡市是常住人口最少的城市,常住人口仅746万,但是创造的经济总量却不低,2021年无锡市实现GDP14003.24亿元,排名全国第14名,所以,无锡市的人均GDP也非常高,人均GDP达到18.77万人民币(2.9万美元),排名全国第三名。

人均GDP排名前十的城市还有:北京市、苏州市、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常州市、珠海市。

GDP和人均GDP均排名全国前十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北京市、苏州市、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城市才是真正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

50强城市区域分布

2021年,中国人均GDP50强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和内蒙古等省份。

其中,江苏省入榜城市最多,达到8个,其次是浙江省,有6个城市入榜,而广东、山东、福建、内蒙古各有5个城市入榜。

地处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去年竟然有5个城市入榜人均GDP50强,富裕程度不可小觑,特别是排名第一的鄂尔多斯市和排名第二的克拉玛依市均来自内蒙古。

另外,安徽省有3个城市入榜,湖北有2个城市入榜,陕西、云南、辽宁、新疆、河北、甘肃、湖南、江西各有1个城市入榜。

四大直辖市中,北京和上海人均GDP排名均进入前十,天津排名第40名,而重庆市是唯一没有进入人均GDP50强的直辖市。

虽然全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越发严重,中国一些城市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美元,而有些地区的人均GDP却低于3000美元,两者相差十倍,人均GDP的巨大差距充分反映地区发展不均衡,说明中国城市的“贫富差距”也在迅速扩大。

2021年人均GDP50强城市2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各城市交出了2021年的成绩单,意味着城市经济再上新台阶。全国3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前50强可谓是“佼佼者”。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4座一线城市,依然稳坐“四大天王”的位置。这一次,榆林、太原取代南宁、漳州成为“尖子生”踏入Top50。

其中,在GDP20强城市中,前17位排名与2020年一致。然而,时隔22年福州超越泉州,重返福建省第一名,拿走了全国20强最后一个名额。

(长春为预估数据,以官方为准)

大局未变 谁更出色

按GDP排名分析,全国前十的城市去年GDP总量均已超过1.6万亿元,前六城超过了2万亿元。其中,上海、北京GDP总慧则弯量突破4万亿元,深圳、广州突破3万亿元,成都、杭州逼近2万亿元。

再从GDP实际增速研究,武 汉、合肥、南通、无锡、苏州、成都、东莞等14城增速跑赢全国8.1%的数据。其中,武 汉(12.2%)、合肥(9.2%)、南通(8.9%)增速数据排名位列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GDP“万亿俱乐部”扩容至24城。论横向区位,东部城市有17座,中部城市4座,西部城市3座。论纵向区位,南方有18座,北方仅有6座,南北差距未见缩小。

从城市群来看,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以8座领衔,粤港澳大湾区以4座紧随其后。在头部十大城市中,武 汉因疫情影响,2020年已与杭州位置互换。南京取代天津,成为新的中国十大城市之一。由此看到,今年格局也未曾改变。

新兵过万 谁最上进

所谓“万亿俱乐部”,指的是中国大陆全年GDP达到或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2020年“万亿俱乐部” 迎来扩容,成员从17个增至23个,包括济南、合肥、南通、福州、泉州以及西安。近些年,从这几个城市的成绩单来看,各有喜忧。

提到合肥,脑海中不禁闪现出京东方、长鑫、蔚来等龙头企业。这些年用“抢跑”二字概括合肥,一点也不为过。正如足球场上的黑马,驰骋到球门前,才显露胸有成竹的自信,临门一脚直打球门。

这座城市的GDP增量和名义增速,均是6城最高的,连续六年实现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按照这个速度,合肥今年超越济南指日可待。

当然,作为省会的济南并不示弱,以11432.22亿元在6城市中拔得头筹,拿下第18名的席位。近些年,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势必会站在省内“一览众山小”。

根据济南统计局数据,2021年济南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智造济南”,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9%,两年平均增长9.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两年平均2.9、1.7个百分点。

而泉州相比这几个城市,2019年经济距离万亿仅差54亿元。虽然GDP连续22年位居全省第一,但是福州一直在“穷追不舍”。最终,福州还是抢回了“老大哥”的位置。不过,谁能一直坐稳“大哥”的位置,还真不好说。

福州实力不俗,2021年GDP再破一个千亿门槛。其中,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32.5%、63.5%,分别拉动增长0.3、2.7、5.3个百分点。

再看名义GDP增速上,福州同样表现出色,去年前三个季度福州GDP增速均高于泉州。全年13.0%的增速成绩,在6个“新兵”中仅次于合肥。

说实话,南通闯入万亿俱乐部,令人意料之外。2019年距离万亿目标,差着616.5亿的缺口,六个城市中仅高于西安。虽然一口吃不了大胖子,但是持续性小口投喂也相差无几。

令人仰望的是,南通地理位置的优势,进入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面临着沿海与内陆两大经济的辐射。论“包工头”,南通是专业的,每4个南通人,就有1人从事建筑业。作为南通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建筑业的产值很高。截至去年,建筑业总产值破万亿,在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西安是西北首个GDP破万亿城市,而且GDP突破万亿元大关也意味着,九大国家中心城市GDP全部超万亿元。前几年,西安在县域经济上存在短板,主要集中鄠邑、蓝田、周至三个传统“末位”区县。

经过不断地调整,三区经济总量之和占全市一半左右。但是,三者去年年底突然失速,一方面是突发的疫情,使得按下了“暂停键”,另一方面是发展潜力上的日渐疲软。

无论如何,受去年末疫情影响,整个城市有40余天被迫按下“暂停键”,但西安算是打出了“万亿城市”的.擦边球。

而在当时,东莞GDP达10855.35亿元,成为万亿GDP第24城,超越了西安。据2022年东莞政府报告,2021年东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1.1万家,实现翻一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重大项目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

拒绝一城独大双子星不是梦

“双子星”现象,相信大家都熟悉不过了。这些城市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经济的四分之一,核心综合实力旗鼓相当,则说明该城市对所在省份经济十分重要。

比如,广东坐拥广州、深圳,浙江稳拿杭州、宁波,福建的福州、厦门各有所长,山东的济南、青岛你追我赶……

为什么沿海省份双子星“成群结队”,而内陆省份往往“一枝独秀”?

不难发现,随着武 汉、成都、长沙、郑州、合肥等城市在各大榜单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排行榜中的“新秀”。但是,这些地方几乎都带着省份的身份,而其余地方在榜单中算是个“过客”,真是时有时无、若隐若现。甚至,让人很难脱口而出该城市是省内第二大强市。

然而,沿海省份并不一样,往往都是多个“双子星”城市,现在“三子星”城市出现了,福州、泉州、厦门就是三足鼎立。尤其,在南方能轻而易举的说出第二大城市、第三大主力军。有些城市的实力与省会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深圳就是最为典型的“桥头堡”。

“双子星”城市的存在,究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好处?

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间竞争,在吸引人才、产业、资金等方面进行对标,打造更好的市场环境,从而使得双方共赢。另一方面,久而久之在省内形成“城市群”,带动资源要素快速流通,打破行政束缚,对整个区域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所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可以说,双子星城市越多,发展才越平衡。

24座“万亿俱乐部”分布并不均衡,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产业、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流向了特定的区域。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协调区域发展,优化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发挥更大的“溢出”效应。

2021年人均GDP50强城市3

城市的活力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主要动力。近年来,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大的城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当前,各大城市2021年经济数据陆续揭晓。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梳理了2021年各大城市GDP数据,在全国337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共有54个城市GDP超过5000亿元,比上一年多了9个,共有24个城市GDP超过万亿元大关,比上一年增加1个。此外,2021包括榆林、潍坊等一些地级市表现十分亮眼。

24城超过万亿,福州首次跻身20强

在全国337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这50城可谓是佼佼者。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2021年TOP50城GDP之和为613484亿元,约占全国的53.6%。从入围的门槛来看,今年第50名的是太原,其GDP达5121.6亿元,比去年的门槛提高了519.6亿元,这也是50强城市GDP门槛首次突破5000亿元。

从头部城市来看,今年GDP十强城市依然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 汉、南京,前十名的名次都没有变化。

上海和北京均首次超过了4万亿。其中,上海实现GDP43214.85亿元。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60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11.7%。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生物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9倍、16.1%和12.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8倍、12.2%和7.4%。

北京市实现GDP40269.6亿元。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0%,两年平均增长15.8%。重点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在疫苗生产带动下比上年增长2.5倍。

京沪之后,深圳也实现了新突破,GDP首次超过3万亿元,广州、重庆和苏州处于2万亿元梯队。其中,广州仍领先重庆338亿元,继续守住第四位置。

从第11名到第20名的城市来看,位居第12的宁波GDP达到了14594.9亿元,将领先青岛的优势扩大到了459亿元。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宁波近年来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结合很不错,宁波本身的制造业十分发达,有很多隐形冠军,在互联网的赋能后,能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

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去年经济发展也十分亮眼。2021年,福州20多年来GDP首次超越民营经济大市泉州,成为福建省第一经济大市。同时,福州在全国城市的排名中,连升三位,首次跻身到全国20强行列。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开明分析,福州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创新中心,福州的数字经济、高科技产业发展比较好,现代服务业也比较强。比如,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拥有新大陆(000997.SZ)、网龙(00777.HK)、星网锐捷(002396.SZ)等代表性企业。

50强中,GDP超万亿元的城市共有24个,比上一年增加1个,新晋城市是东莞。改革开放后,随着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有“世界工厂”之称。近年来,在一线城市深圳的带动和产业外溢下,东莞的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高新技术企业达7400多家。在此次东莞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后,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GDP万亿城市达到4个,与江苏省并列第一。

东莞之后,目前9000亿元梯队暂时空缺,有4个城市处于8000亿梯队,分别是常州、烟台、唐山和徐州。其中,苏南地区的常州GDP达到8807.6亿元,是最靠近万亿元大关的后备城市。

7000亿梯队的阵容更大,有7个城市目前处于这一梯队,分别是大连、温州、沈阳、昆明、长春、厦门和潍坊。既有省会城市,也有计划单列市,还有温州和潍坊这两个普通地级市。

表:2021年城市GDP前50(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公布数据整理)

江苏9个浙江7个入围,潍坊、榆林亮眼

从50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共有33个城市,占比约三分之二。中西部地区共有13个,占26%。东北地区共有4个,即东北的4个副省级城市。

按省份分布来看,第二经济大省江苏最多,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共有9个城市入围中国城市50强,且这9个城市的GDP全部超过了6000亿元,其中有4个城市超过万亿元,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和南通。

江苏之后,同处长三角的第四经济大省浙江共有7个城市入围50强,数量位居第二。其中,杭州继续排名第八,宁波位居第十二,温州位列第三十。

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共有5个城市入围50强。相比之下,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仅有4个城市入围,分别是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和两个制造业大市佛山、东莞。广东入围城市少,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有关。由于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存在巨大的差距,广东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其中仅广州、深圳和佛山、东莞四个城市就占了全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这四个城市之后,第五名的城市惠州与第四名的东莞有很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50强城市包括了四大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18个省会城市以及23个普通地级市。值得注意的是,在23个普通地级市中,有20个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江苏有8个、浙江5个、山东3个、广东2个。

一些普通地级市的表现十分亮眼。其中来自山东的潍坊,排名由上一年的第39名上升到第35名,GDP总量由2020年5872.2亿元直接跨过6000亿阶梯,进入到7000亿梯队,达到了7010.6亿元,与副省级城市厦门的差距仅有23亿元。

潍坊这座拥有潍柴、晨鸣、歌尔等众多知名上市公司的区域强市,近年来正呈现厚积薄发态势。潍坊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已有国家级单项冠军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7家。在2017年至2020年山东遴选出的37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潍坊拥有57家,位列16个地市的第一名。

沿海之外,中西部地区也有3个普通地级市进入50强,比上一年增加一个,新入围者是榆林。数据显示,2021年榆林市GDP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达5435.18亿元,稳居陕西省第二。在全国的排名由第57名上升到第46名,上升了11位。

排名的大幅上升,与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紧密相关。作为煤炭生产基地,2021年榆林工业总产值首超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55.9%,两年平均增长22.7%。其中,能源工业产值增长61.4%;化工行业产值增长54.3%。

实际上,不只普通地级市,一些省会城市也因为能源价格的上涨,名次发生显着变化。其中煤炭大省山西的省会太原由上一年的第56名,上升到第50名。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太快,拥有能源、原材料多的地区,工业利润、经济总量增加较多。当然这些地方未来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肆’ 谁来介绍下福建经济

今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在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良好开局。初步核算(未经国家评估确认),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67.67亿元,增长13.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1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985.22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702.28亿元,增长10.1%。

一、农业生产平稳运行。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回落0.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分别为71.18亿元、20.86亿元、107.79亿元和97.33亿元,分别增长4.4%、8.5%、4.9%和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64亿元,增长6.0%。植树造林总面积154.7万亩;食用菌总产量30.52万吨,增长16.3%;肉蛋奶产量55.15万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123.59万吨,增长3.3%。

二、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一季度,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7.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增幅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22.8%,加快3.3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7.3%,回落2.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钢材和原煤产量分别增长16.1%和11.9%;罐头、水泥和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分别增长27.5%、21.8%和11.5%。经济效益继续提高,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88,比上年同期提高11.07个点;实现利润80.81亿元,同比增长19.2%。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2%,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5.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75.70亿元,增长31.2%,回落8.7个百分点;农村投资90.11亿元,增长32.2%,提高17.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7%。房地产开发投资239.43亿元,增长20.2%。商品房空置面积242.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2%,其中住宅空置面积75.53万平方米,增长5.3%。龙岩、三明、南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7.6%、43.3%和42.4%,占全省投资的比重(21%)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四、市场销售保持旺盛。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月均零售规模超过300亿元,达315.16亿元。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629.06亿元,增长23.2%,提高3.3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16.41亿元,增长14.7%,提高2.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05.32亿元、709.29亿元和116.16亿元,分别增长11.0%、21.5%和22.5%。剔除价格因素,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4%。

五、价格水平涨幅较高。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6.3%,涨幅同比扩大1.8个百分点,3月环比价格总水平下降1.2%。其中,城市上涨6.0%,农村上涨6.7%;消费品价格上涨8.6%,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4%。分类别看,呈“五升三降”趋势: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分别上涨17.5%、7.5%、3.5%、2.3%和1.5%,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分别下降6.5%、6.0%和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4%,涨幅同比分别扩大17.5个、3.1个和6.8个百分点。一季度,福州、厦门、泉州房屋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7.2%、6.5%和5.6%,与上年同期比,厦门、泉州分别回落0.7个和1.7个百分点,福州持平。

六、外经外贸发展良好。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194.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69.73亿美元,增长37.4%,加快35.3个百分点;出口125.26亿美元,增长22.9%,加快4.1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5.53亿美元。按验资口径和历史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5.03亿美元和24.82亿美元,增长30.0%和19.3%。

七、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4.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增幅低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58.52元,同比增加207.55元,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全省在岗职工季平均工资5600元,增长11.3%。

八、财政金融稳健运行。一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404.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23.28亿元,增长26.3%;上划中央收入181.33亿元,增长25.6%。全省财政支出191.69亿元,增长24.7%。截止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103.57亿元,增长14.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067.38亿元,增长21.3%。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较重,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物价上涨幅度过快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伍’ 福建经济发展如何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37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5241亿元,年均增长12.9%,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原来的22位上升到第11位。人均GDP年均增长11.2%,在全国的位次由原来的第23位上升到第7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连续18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2003年全省财政总收入552.7亿元为1978年的30多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7.87亿元。情况表明,福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36:42.5:21.5调整到2003年的13.5:47.6:38.9。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高优农业不断发展,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烤烟、花卉等经济作物已发展成为我省农业的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大,一大批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深加工发展迅速;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成为福建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0多万亩,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达到245个,种植面积近80万亩。工业经济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200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49.9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1%,拉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成为新兴的三大主导产业,2003年实现产值235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4%;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东南汽车、波音飞机维修公司、厦门金龙客车、厦门重工为龙头的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柱;依托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五个省级高新区的建设,以戴尔、冠捷、中华映管、实达、新大陆、榕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组成了从福州到厦门的沿海IT产业集群。服装、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朝着促进产业升级、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03年实现增加值2040.61亿元,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旅游休闲、邮电通讯、现代物流、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异军突起。

三是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对外经贸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353.35亿美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出口211.4亿美元,进口141.95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趋向优化,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达91.68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增长43.3%,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6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1%;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在巩固发展美国、日本、欧盟、港澳四大出口市场的同时,东盟、俄罗斯、澳洲、拉美等出口市场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态势,福建成为国际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福建投资了近90个项目,其中包括柯达、波音、通用电气、戴尔、松下、西门子、诺基亚等着名跨国公司。至2003年底,福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3万个,实际利用外资400多亿美元,在各省区中排名第三。2003年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74项,实际利用外资49.93亿美元,增长17.5%。利用外资的领域不断拓宽,从一般的加工领域,逐步拓展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以及其他第三产业领域;外商投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从以“三来一补”为主,发展到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合作开发等多种直接投资方式,政府贷款、国际银团贷款、出口信贷、对外发行债券、海外上市等多种筹资形式。福建每年还举办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5?18中国(福州)海峡经贸交易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吸引大批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拓展合作领域。

‘陆’ 27省份第一经济大市盘点:7城非省会,8城GDP超万亿

随着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经济大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越发明显。那么各省份第一经济大市分别是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西宁2019年的数据未发布,在此采用2018年的数据。相应的青海其他城市的数据也采用2018年数据。

7 个非省会城市逆袭

数据显示,27个省份的领军城市中,共有8个城市GDP超过万亿元大关,分别是深圳、苏州、成都、武汉、杭州、青岛、郑州和长沙。这些城市所在的省份GDP总量均位列全国各省份前十。这也说明,GDP总量大的省份,头部城市的总量也会比较大;反过来说,头部城市经济总量大,也更能带动所在省域经济的发展。

除了这8个城市外,还有泉州、合肥和西安这三个领军城市处于9000亿元梯队,即将进入到万亿行列。这其中,泉州所在的福建位居省域经济总量前十,安徽是中部人口大省,西安则是西北的龙头城市、大区中心城市。

从27个领军城市来看,有20个为省会城市,也就是说有7个非省会城市超过了所在省省会,成为所在省份的领头羊。这7个城市分别是广东深圳、福建泉州、江苏苏州、山东青岛、辽宁大连、河北唐山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

比如,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不仅有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还有佛山和东莞这两个二线城市。经济第二大省江苏也有南京、苏州和无锡这三个二线城市。第四经济大省浙江则有杭州、宁波和温州这三个中心城市。

牛凤瑞说,沿海多双中心、多中心模式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比如区位、资源禀赋、政策因素等。以政策因素为例,经济特区城市、14个沿海开放城市都对目前城市格局有较大影响。同时,目前的计划单列市也都位于沿海地区。

其中,计划单列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沿海几个省份的城市格局。例如,目前的5个计划单列市中,深圳、青岛和大连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在人均收入方面都明显超越了所在省份的省会。而厦门作为福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虽然经济总量不如福州,但从人均收入以及影响力等方面,也超过了福州。5个计划单列市所在省份的省会中,只有杭州相对宁波保持“强势”,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新经济发展都超过宁波。

除了计划单列市外,苏州、泉州、唐山、鄂尔多斯的逆袭也各有特点。比如,改革开放之后,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紧邻上海的苏州通过与上海分工合作,工业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全国工业产值最大的城市。

同样的,在京津冀城市群,唐山是非常突出的重工业城市。答蠢彭澎说,改革开放后,核心城市群对城市的影响很大,唐山受京津两大城市的影响很大,苏州受上海的辐射带动很大。

泉州尽管只是一个普通地级市,不过 历史 上是着名的商业重镇,地处商业传统很浓厚的闽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轻纺、鞋帽产业飞速发展。另外,7个非省会领军城市中,唯一来自沿海以外的城市是鄂尔多斯,主要得益于新世纪以来在煤炭能源产业带动下,经济飞速发展。

省会城市优势凸显

尽管有7个非省会城市逆袭成为所在省份的经济第一位,但近几年,随着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省会城市所具有的交通枢纽、高教等优势正在逐渐显现,即便被非省会城市超越,这些城市也正在逐步缩小差距。

以福州为例,数据显示,2019年福州的GDP达到了9392亿元,相当于领头羊泉州的94.4%,而在2016年,这一比清改陪值仅为86%。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认为,福州作为省会,是全省的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等中心,集中了全省最好的要素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未来福州经济总量会超过泉州。

在江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京的GDP总量不仅不如苏州,也不如无锡,坊间戏称为“苏小三”,但2014年南京超越了无锡,上升至江苏第二,近年来与苏州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从27个各省份经济总量第二城来看,有广州、南京、宁波超过了万亿元大关,济南、福州处于9000亿元梯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广州、南京、福州、济南、沈阳、石家庄和呼和浩特失守省份内第一的位置,但都位居省内第二位。目前尚无一个省会滑出所在省份前两名。

目前,关于城市的首位度有不同的计算维度,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第二大城市与第一大城市的比值,可视为第一大城市的“首位度”,这个指标也可以反映经济第一大市在所在区域的“强势度”。

从各省份经济总量第二名城市与第歼蔽一名城市的比值来看,有2个省份超过了90%,分别是福建和辽宁;有4个省份在80%到90%之间,分别是广东、贵州、河北、山东;此外浙江、内蒙古和江苏这一比值也都超过了70%。可以说,这些省份的一二名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小。

从区域来看,7个非省会逆袭成为第一大经济大市的省份,均位列其中。可见,在这些省份,虽然省会城市被省内其他城市超越,但总体来说差距并不大,省会城市未来仍有加速赶超的可能。

有16个省份这一比值低于50%,也就是说,第二大城市经济总量不及第一大城市的一半,这些省份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且全部是省会经济领跑的省份。有8个省份这一比值低于40%,分别是四川、吉林、甘肃、湖北、宁夏、湖南、安徽、新疆。其中,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仅为成都的16.8%,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仅为省会长春的24%,湖北第二大城市襄阳也不到省会武汉的30%。可见在这些省份,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十分突出。

牛凤瑞说,包括成都和武汉在内,是中西部地区的副省级城市、大区中心城市,集聚的高校资源多,各种政策形成的集聚效应特别突出。

在西部地区,不少省份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就比较差,如平原少、土地贫瘠、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等,因此省会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在东北地区,由于大多数普通地级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近年来下行压力较大,与省会城市的差距也会更大。

‘柒’ 福建省福州都是有钱人吗

也不全部是

福州民风淳朴、文化昌盛,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早在三国两晋时期,严高、虞愿、江淹等名流已在福州传播中原文化。唐开元年间,福州就设立书院庙学。韩愈曾称道:“闽越有长才、秀民通文书,与上国齿”,认为福州文化水准可与京都长安相媲美。宋代,福州教育、文化更为发达,有着“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当时,福州开设的巢经楼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石鼓书院亦被称为海内四大书院之一。明清以来,福州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名人灿若繁星。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福州籍进士达4100多人,其中文状元16人,武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府州前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福州永泰县曾七年蝉联“三状元”,宋嘉定元年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均为榕籍人士,都被誉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奇迹。目前,福运燃枯州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有50余人,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形势段闭的推动下,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1979~2000年是福州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1990年、1995年、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超过100亿、500亿元、10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30亿元、75亿元,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城市以建设道路为特征改变了面貌,先后新建、扩建五一路、六一路、华林路、国货路、仓前路、工业路、广达路等几十条主次干道。“八五”期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18.37亿元旁洞,是“七五”期间总投资的2.5倍。“九五”期间,福州市实施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三个项目盘子”新一轮创业项目投资。先后建成水口电站、华能电厂二期、长乐国际机场等一批基础骨干项目,改善了福州市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建设中华映管二、三期,东南汽车一期,和顺化纤等一批工业骨干项目,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80.67亿元,年平均增长7.85%。

‘捌’ 为什么福州市是省会

1、福州是闽江的终点,而且这里平原面积远大于闽江及其支流的平原面积,吸引人口是很自然的事情。南北朝以来,福建人口不断增长,但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福建第一大城市始终是福州。唐朝末年,以福建观察使樱旅(今福建全省)为基础成立了闽国,五代十国之一。闽国辖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州,其中旁颂旁福州依然运橡是国都。
福州扼闽江汇入大海的节点,在没有现代交通条件的古代,这种地理上的优势是福州能成为省会的重要原因。
明朝建立之后,确定了福建的省会为福州(由于明朝执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作为港口城市的泉州日益衰败。福州则主要对内发展,属于福建北部的经济中心)。这样,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有长久的历史传统。
省会城市是一省的标志和象征,透过省会往往能够最直观的体现出一省的风俗文化、人文性格、精神面貌,这些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才能培育成型、代代相传,不能简单的凭借经济实力或者发展前景来评定。
福州不是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故都,但是却有着不逊于六朝古都的丰厚底蕴。漫长的历史长河留给福州的不仅仅只有沧桑,世事变迁、宠辱不惊的生存态度,笔墨生香、浮白载笔的文人情怀,劈波斩浪、勇立潮头的闽人风骨都是福州传承至今的宝贵遗产。
这种精神风韵可以造福千年,这也是福州一步先机却始终能够保持地位的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2、福州地区山地环绕,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因为地理上的优势,选择福州在军事上多了一层保障。
3、福建全省多山地,无论是福州还是厦门,在交通上都有一定的问题。因此没有更换省会的必要,继续以福州作为省会是合适的。

‘玖’ 如何发展福州特色工业

福州有六大支柱产业:水产业、电子信息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房地产与建筑建材业、旅游业
1、水产业,要按照规模化、标准化要求大力发展加工业,在抓好大众化的鱼、虾、蟹、贝、鱿、藻等大宗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营养、低脂肪、无公害、环保型的“蓝色食品”,扩大鲍鱼、南美白对虾等名优新品种养殖规模,大力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养殖。
2、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产品、计算机及网络系列产品、数字通信、信息应用系统产品、显示管及配件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发展壮大中华映管、冠捷电子、福日、实达电脑、新大陆、三协精机、永德信等骨干企业集团,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福州、福清、马尾三个省级电子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福日液晶显示系列产品、集成电路芯片,中华映管五期彩管,冠捷显示器、LCD扩建、新大陆电子类信息产品生产基地、永德信CD-R光盘等项目。
3、机械工业,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及配件生产,并通过汽车工业带动传统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以东南汽车为龙头,加快青口汽车城的规划和建设,重点发展轻型车、汽车玻璃、汽车发动机及其配件等,壮大东南汽车及其配套厂、福耀玻璃等骨干企业集团,形成汽车产业链。东南汽车主机厂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发新车型,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两年内形成15万辆生产能力;配套厂要进一步拓展配套空间,提高产品在福州巧迹此以外的国际、国内市场的份额。重点推进东南汽车二期、华擎发动机、戴�克轻型客车、东南汽车配套厂、福耀浮法玻璃等项目的建设。
4、轻纺工业,重点发展食品业、皮革制品业和纺织业。食品工业:发挥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形成食品产业群,大力开发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粮油加工技术,开发针对不同群体需要的添加各种营养、无机盐类、维生素类的特种营养食品,重点建设青岛啤酒技改、康宏公司大豆油生产线、闽清森尼食品技改、统一方便面等项目。皮革制品业:以运动鞋为重点,发展壮大清禄、三丰、顺大等重点企业(集团)。纺织业:重点发展化纤、化纤织造、印染、棉纺、针织服装等行业,重点发展差别化纤维、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新型纤维等仿真织造、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壮大和顺化纤、经纬集团、嘉达纺织、福华纺织等企业(集团),重点建设和顺氨纶、高档面料扩产、永丰针纺技改等项目,加快长乐纺织城的建设。
5、旅游业,要大力拓展旅游市场,繁荣假日经济。在巩固发展台、港澳、东南亚和日本、韩国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欧美、北美市场,构建结构合理的境外客源体系。在发展探亲寻祖、商务洽谈和宗教旅游的基础上,凭借福州的资源、区位和文化优势积极开发自然观光、休闲渡假、文化修学以及大力发展购物旅州纯游、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以历史文化名城和“海、江、山”三大特色为依托,充分发展福州市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福州城区都市风光和突出东部沿海风光、西部田园山野、南部水上娱乐、北部山地游览线,形成名胜古迹、森林公园、海岛避暑、城区会展、深山壑谷峦峰急流、名人故居纪念馆(堂)、温泉健身、市区公园、宗教朝圣、城市名建筑等旅游精品线;提升专题旅游品质,提高旅游风景区、渡假区的接待水平。名胜古迹要着重开发平潭海坛风景区、鼓山风景区,以及新兴的永泰青云山、闽侯十八重溪、琅岐岛海滨旅游渡假区的生态旅游;加大开发、利用、拓展福州森林公园、福清灵石山森林公园、闽侯旗山生态旅游景区、闽侯大穆溪、晋安区寿山漂流等项目的力度;公园开发,要重点开发西湖、左海、温泉、屏山、金牛山、南公园、闽江公园等,拓宽城区旅游休闲空间。
6、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和先进环保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一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电子信息技术要大力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组织实施软件产业、信息网络、信息安全、光电子和电子元器件等专项工程,建设异构数据共享平台软件、宽带接入技术及设备、开放式智能控制系统、网络加密认证系统等产业化项目。生物工程技术要围绕医药、农业、轻工食品等,重点组织实施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微生物发酵、农业快繁技术、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良种等产业化项目。新材料技术要建设非线性晶体、新型陶瓷材料、建筑新材料及光纤、光缆加工制造等产业化项目。先进环保技术要重点孝迅发展废弃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建设LFW系列智能型垃圾焚烧设备、烟气循环硫化床脱硫装置、紫外光水消毒技术及设备、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等产业化项目。

‘拾’ 福建省会福州五区八县的经济排名是怎样的要求详细排名!

以人均GDP来说排名如下:

福州汪颂市辖区 29188元

长乐市 24212

福清市 21727

闽清悄陵唯县 16405

罗源县 16215

闽侯县 14794

连江县 14162

平潭县 10479

永泰县 8426

以此标准最穷的三个县是永泰县、平潭县、连江县。

以GDP总量来说则排名如下:

福州市辖区 715.11亿元

福清市 263.96

长乐市 159.83

闽侯县 90.48

连江县 86.57

闽清县 49.35

罗源县 41.06

平潭县 40.19

永泰县 29.77

以此为标准则最穷的是永泰县、平潭县、罗源县。

两种标准来说最穷的2个县都是永泰县、平潭县。

拓展资料: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根据这三个形态,GDP的构成也分为生产法构成、收入法构成和支出法构成三种。

1、生产法构成:就是行业构成,按大类分可以分为启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再细一些可以按行业分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等等。这种构成方法主要用于看GDP中各行业具体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结构是否失衡。

2、收入法构成:具体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种构成项。其中,劳动者报酬归属于个人部门,生产税净额归属于政府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归属于企业部门。这种构成方法主要用于看个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发展是否平衡。

3、支出法构成:具体分为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也就是常说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架马车。

阅读全文

与福州工业经济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ao轮胎是什么牌子的 浏览:354
廊坊宝马x1多少钱 浏览:707
湖南工业大学跟东北农大哪个好 浏览:178
德阿工业园在哪个位置 浏览:567
奔驰概念车eqs多少钱 浏览:506
怀远工业园属于哪个镇 浏览:601
工业fec是什么 浏览:994
汽车怎么量 浏览:134
查询汽车站用什么软件好 浏览:463
司前镇万亩工业园什么时间完工 浏览:186
天津宝马库房在哪里 浏览:476
郑州到成都汽车坐多久 浏览:742
哈轻工业学校怎么样 浏览:213
宝马x2车内音乐怎么用 浏览:676
12款奔驰c皮带怎么挂 浏览:528
宝马x1首付6万月供多少 浏览:509
工业设计如何说听起来高大上 浏览:600
奔驰cls汽车轮胎扭力是多少 浏览:734
汽车怎么退出蓝牙 浏览:99
乐昌到白石的汽车有哪些 浏览: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