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是怎样调成工业布局的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钢铁、电力、机械和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向巨型化、大容量化发展,增强日本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日本独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高档家用电器等)尤为明显。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在生产技术上达到了世界水平。1965年以后,日本的对外贸易继续大幅度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已基本上可保持顺差局面,并呈稳定增长趋势。外贸顺差的结果导致了日本资本输出的迅猛增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日本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范围遍及轻纺、化学工业等,由于日本资源匮乏,缺乏重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品,所以,对采矿业的投资比重最大。日本向矿产资源丰富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资金,再将生产出的矿产品返出口到日本国内,扶助重工业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尼克松冲击”、石油危机、总需求增长的减速使日本国内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条件逐渐丧失。日本重工业遭严重打击,耗能型的重工业向节能型改进,同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二是由于贸易摩擦,如北美和欧洲汽车市场的案例,而将生产转移到海外。三是由于日元汇率走高而将生产向海外转移,特别是电气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商,为寻求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纷纷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四是为了开拓需求增长潜力大的市场(如中国)而将生产设施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一时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大部分流向北美和欧洲。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人口高龄化社会问题加深,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消费品市场增长乏力,日元升值且在国际汇率市场上币值极不稳定。上述种种因素导致老的组装加工业在日本渐失生存与发展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组装加工业开始加快向海外转移步伐,转移的方向是欧美和东亚。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直接投资的重心已转移至东亚和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日本对欧美投资不断减少,对东亚投资却逐年上升。自1993年开始直接投资表现为“清一色亚洲格局”。日本对亚洲的投资虽然在整体规模上不如其在美、欧的投资,但始终保持比较平稳的上升态势。这是因为日本在美、欧的投资存量很高。日本对亚洲海外投资的案例数在整体上高于日本对美、欧的投资案例数。这就表明,由于近年来东亚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东亚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亚洲吸引日资的能力有了显着的提高。但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对亚洲投资的案例数与日本对欧洲海外投资案例数的变化趋势成显着的反向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日本一改以往利用丰富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活动,开始转向偏重于注重亚洲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转化。此外,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海外投资,在产品特色化分工、工序间分工方面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并有将部分产品设计、研发中心转移到东亚、中国的趋势,而非欧洲、北美。
2. 工业设备有哪些,工业设备有哪些知识
工业设备:
1)车床
2)铣床
3)磨床
3)刨床
4)磨床
5)钻床
6)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以及柔性制造系统
7)各类移动便携电动工具
仓储设备
车间设备
起重设备
传输设备
包装设备
清洁设备
3. 做工业设备的话具体是什么呢
工业设备主要指工业生产设备如各类机床:1)车床 2)铣床 3)刨床 4)磨床 5)钻床 6)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以及柔性制造系统 7)各类移动便携电动工具 工业车辆 仓储设备 高空作业 车间设备 起重设备 传输设备 包装设备 清洁设备
工业消耗品大多是生产的原料之类的。
http://ke..com/view/1172607.htm
4. 1987年上半年,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向前苏联提供了先进的数控机床,使苏联获得了先进的潜艇推进器制造技术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逮捕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东芝机械公司曾与挪威康士堡公司合谋,非法向前苏联出口大型铣床等高技术产品,林隆二和谷村弘明被指控在这起高科技走私案中负有直接责任。此案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这就是冷战期间对西方国家安全危害最大的军用敏感高科技走私案件之一———东芝事件。
苏联迫切需要高精度机床
60年代末,苏联情报机关在美国海军机要部门建立的间谍网不断获得美国核潜艇跟踪苏联潜艇的情报。苏联潜艇的噪音很大,美国海军在200海里以外就能侦测到,苏军如果不能及早消除潜艇噪音,不管建造多少潜艇,打起仗来,它们都逃脱不了“折戟沉沙”的命运。要消除潜艇噪音,必须制造出先进的螺旋桨,而这必须要有计算机控制的高精度机床才行。高性能的机床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由北约国家和日本等15国组成)严格限制的产品,该委员会明文规定,具有三轴以上的数控机床属战略物资,禁止向苏联、东欧等共产主义国家出口。为了改变本国潜艇面临的危险局面,苏共中央政治局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从西方国家获取精密加工方面的高新技术。
克格勃与日本、挪威公司秘密谋划
1979年底,苏联克格勃经过精心策划终于找到了机会。克格勃高级官员奥西波夫以全苏技术机械进口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通过日本和光贸易股份公司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熊谷独与日本伊藤忠商社、东芝公司和挪威康士堡公司接上了头。在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东芝公司和康士堡公司同意向苏联提供四台MBP—11OS型九轴数控大型船用螺旋桨铣床,此项合同成交额达37亿日元。这种高约10米、宽22米、重250吨的铣床,可以精确地加工出巨大的螺旋桨,使潜艇推进器发出的噪音大大降低。
为了掩人耳目,苏联没有向日本订购与九轴铣床相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而是要求挪威国营武器制造公司———康士堡贸易公司向东芝公司提供四台NC—2000数字控制装置,由东芝公司完成总装后,出口苏联。苏联为此还与康士堡公司单独签订了秘密合同。这种数控装置通常与不受“巴统”限制的两轴机床配套使用,但是只要改变一下配线和电路,就可作为九轴机床的数控装置。
苏联军方如获至宝
苏、日秘密协议签字一个月后,东芝公司即向日本通产省申领向苏联山盯出口的许可证。申领书隐瞒了九轴机床的高性能,伪称产品是用于加工水力发电机叶片的简易TDP—70/110型两轴机床,从而获得了通产省的出口许可证。
这四台精密机床顺利到达苏联并很快发挥作用。到1985年,苏联制造出的新型潜艇噪音仅相当于原来潜艇的10%,使美国海军只能在20海里以内才能侦测出来。1986年10月,一艘美国核潜艇因为没有侦测到它正在追踪的苏联潜艇的噪音而与苏联潜艇相撞。
东窗事发 风波迭起
1985年12月,苏、日秘密协议当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独因与他的雇主发生纠纷而辞职,并愤而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事件。陶瑞格立即要求日方调查此事。日本通产省对东芝公司进行调查时,东芝公司以预先签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术文件为证,对此事矢口否认。经过进一步调查,1987年初,美国人掌握了苏联从日本获取精密机床的真凭实据。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警视厅对东芝公司进行突击检查,查获了全部有关秘密资料,并逮捕了涉案人员。
在以后的几个逗橡和月里,美国朝野群情激愤,再三谴责日本,并对东芝公司进行了制裁。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国表示道歉,日本方面还花1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
心惊胆颤的挪威政府除了向美国保证今后决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外,还关闭了康士堡公司驻莫斯如磨科办事处,并停止了该公司正在与东欧国家进行的全部贸易。不久后,挪威又以从事窃取科技情报的间谍活动为由,驱逐了苏联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贸易代表。
5. 工业电源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工业开关电源用于工业设备上的电源,开关电源就是利用电子开关器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闸流管等,通过控制电路,使电子开关器件不停地“接通”和“关断”,让电子开关器件对输入电压进行脉冲调制,从而实现DC/AC、DC/DC电压变换,以及输出电压可调和自动稳压。开关电源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设备、科研设备、LED照明、工控设备、通讯设备、电力设备、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半导体制冷制热、空气净化器,电子冰箱,液晶显示器,LED灯具,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安防监控,LED灯袋,电脑机箱,数码产品和仪器类等领域。电源→输入滤波器→全桥整流→直流滤波→开关管(振荡逆变)→开关变压器→输出整流与滤波。交流电源输入经整流滤波成直流,通过高频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将那个直流加到开关变压器初级上,开关变压器次级感应出高频电压,经整流滤波供给负载,输出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PWM占空比,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交流电源输入时一般要经过厄流圈一类的东西,过滤掉电网上的干扰,同时也过滤掉电源对电网的干扰;在功率相同时,开关频率越高,开关变压器的体积就越小,但对开关管的要求就越高;开关变压器的次级可以有多个绕组或一个绕组有多个抽头,以得到需要的输出;一般还应该增加一些保护电路,比如空载、短路等保护,否则可能会烧毁开关电源。
6. 过去使用的工业产品有哪些,它的特点是什么
前几十年,国人使用的工业产品比较少,多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简单机械产品,特点是技术含量低,缺少电子 自动控制系统。后来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引进了技术含量较高的空调机、电视机、电冰箱等产品,都具备了电子自动控制系统。
7. 工业网络集成是做什么的
工业网络集成是指将不同的工业设备和系态卜统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工业网络集成的目的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工业网络集成涉及到多个领域,如自动化控制系统、数据通信、传感器技术、工业物联网等。通过工业网络集成,可以实现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交换锋拦,从而实现设备和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信息互通。工银闭胡业网络集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设备连接、数据交换、信息互通、安全保障等方面。
8. 美国的工业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国的工业从1790年开始。
美国在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中的胜利,巩固了美国的政治独立,最后解除了英国企图重新统治美国的威胁。但是,这时的美国经济落后,仍然是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这次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进行产业革命的条件趋于成熟,表现在:①具备了独立自主地发展近代工业的政治前提。②农业繁荣,市场广阔。③可以从外来移民以及其他途径获得英国的先进技术。④这时期商业、海运业资本向工业的大转移,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和开采,以及吸收外国投资,基本上解决了产业革命所必需的资金问题。⑤经济资源极其丰富。⑥自1816年开始,逐步地实行了保护工业发展的关税政策。
1790~1815年期间,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些工厂,而且有一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如E.惠特尼(1765~1825)发明轧棉机,R.富尔顿(1765~1815)发明商用轮船(见彩图),F.C.洛厄尔(1775~1817)设计和建成一个把纺纱机和织布机连接安装成为一个工艺流程的棉纺织厂,等等。这也为产业革命做了一定的准备。
9. 水泥工业工艺设备的总体发展趋向是怎样的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渗燃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隐团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丛携虚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10. 工业设备管理职责该怎样做
a)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工作。
b)建立并完善全公司机电设备台账、卡片,做到账、物、卡一致,即:使用单位、设备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三家统一。
c)建立并完善全公司主要机电设备档案,进行技术性的图纸测绘工作。
d)深入一线进行设备检查、指导,每周不少于两次,对检查出的问题会同使用单位拿出整改方案并督促实施,同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
e)编制年度机电设备更新及大修理计划、月份设备检修计划。
f)负责制定机电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并负责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业务培训。
g)负责编制报送机电设备的各种报表及备品备件、 设备的采购计划。
h)参与机电设备事故的抢修、调查、分析、责任认定,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完成。
i)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5.2 工作标准
a)严格遵守厂及本部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b)每周至少深入两个生产单位,了解分厂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重点设备的运行状态,把握设备大修时间及备件的订货趋势,提前做好大修前期的准备和拟订大修计划。
c)每次设备和备件到货后,须和库管员一起,对设备和备件的数量、规格、质量等进行验收。
d)每周对全公司的设备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和分厂沟通,确保重点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e)每年比照大修计划,对大修的项目完成情况、费用使用、项目质量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
f)每周深入库房三次,了解备件的到货和发放情况。随时了解重点设备、特殊设备、大型设备及零部件到货和发放情况。
g)对于重点设备、特殊设备、大型设备及零部件到货,须和库管员一起对设备和备件的数量、规格、质量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h)对突发临时备品备件的需求,应根据其重要程度采取措施,确保分厂生产的需要。
i)对生产单位存在的问题,不能马上解决的要说明解决方案和期限。
j)每月汇总分管设备运行情况,对设备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预案。
k)每月对全公司电气设备检查情况进行一次汇总,了解各分厂常规电气设备运行情况,掌握重点电气设备运行参数并查看运行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分厂,限期整改并进行通报;对上月情况进行复查,没有整改且无正当理由的按相关规定扣分。
l)每月对全公司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各分厂的用电量、供电局表记进行汇总、核实、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经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
m)每半年对全公司安装总功率、安装运行总功率、实际运行功率进行统计,并对运行效率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解决。
n)了解设备能耗情况,及时提出节能降耗项目,经论证可行的,组织实施;年终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总结,拟订下年度节能降耗计划及实施方案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