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林亭口工业园区怎么发展

林亭口工业园区怎么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09 20:41:50

❶ 南宁市青秀区招商引资发展分析

一、青秀区基本情况

青秀区是南宁市的核心城区,位于市区东南部,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94%;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青秀区常住人口约112.4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86%。辖4个镇、5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青秀区环境优美,终年树常绿、花常开,邕江穿城区而过。青秀区有投资置业、旅游观光最便捷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距离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仅30公里,拥有广西最大的高铁火车站——南宁火车东站。同时,青秀区汇集了南宁市最好的资源,是南宁的政治、金融、CBD、商贸和文化旅游中心。区位地理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这些都是青秀区开展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

2021年1-12月,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24.77亿元,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5.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2.3%、6.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73:9.53:88.74。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34亿元,增长0.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6.37亿元,增长9.8%。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青秀区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稳步增长。截止2021年6月底,城区共有“四上”企业1430家,其中:工业30家、建筑业210家、贸易业761家、规上服务业319家、房地产业116家。2021年上半年,青秀区生产总值达720.3亿元,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达660.1亿元,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9.8%,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2.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43.6%,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2.5%,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5%。

二、 青秀区招商引资工作现状

1、 招商引资现状

招商引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办事效率。当前,青秀区的行政审批效能大幅提速增效,急群众所急为企业借鉴难题,办事高效为企业经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服务热情,青秀区人民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各种招商政策落实带动经济健康发展。

2021年,青秀区完成区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106.17亿元,新设立外资企业55家。2021年全年累计完成退税26.92亿元,帮助辖区企业申请“桂惠贷”发放贷款170亿元,完成财政贴息3.3亿元;87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多氟多20GWH锂电池项目开工建设,南宁产投汽车青秀产业园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初现雏形。伶俐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7亿元,园区工业产值增长35%,将成为南宁东部产业新城核心片区。青秀区服务业蓬勃发展,康恒环境、浙商银行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区域总部成功落户,京东五星电器、华丰城爱琴海城市广场等商业体建成运营,南宁牛湾文化旅游岛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2022年,青秀区将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支持力度,重点开展“行企助力转型升级”驻点招商行动,积极探索“基金招商”“园区招商”等创新模式,争取引进一批好项目。

2、 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青秀区按照自治区、南宁市实施强首府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主要目标等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集聚、升级、引领”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 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 等重点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青秀区上下,以招商促发展,坚定不移推动招大引强成为共识。

2021年,青秀区按照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以民族大道延长线为主轴,统筹邕江南北两岸发展,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伶俐工业园区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项目,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仙葫开发区五合片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建设以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科学城。青秀区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系列举措,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3、 招商引资主要载体

伶俐工业园区 按照“集聚、升级、引领”的发展思路精准施策,紧紧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铝精深加工”等产业定位,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百亿园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按照自治区及南宁市实施强首府战略的部署要求,伶俐工业园区启动工业倍增计划,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战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区域性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高质量推进工业实现新突破,加快打造“百亿园区”。目前,已入园有合众新能源汽车、美斯达数字化智能工厂、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材料智能生产、广西建工集团南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伶俐物流中心、广西谊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年产50万平方米建筑铝合金、广西南宁金沙选矿机械有限公司智能选矿设备生产基地等十多个项目,并于2020年5月新引进恒大新能源汽车广西基地项目。

仙葫开发区 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东南部,连接南宁市凤岭片区,交通便利,直接受惠于南宁琅东新区投资辐射,总面积46平方公里。1994年4月由邕宁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1月晋升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5年3月行政区域调整后纳入青秀区,计划五年内初步形成青秀区新的商贸中心。仙葫开发区五合片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建设以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科学城。

青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 面积约370亩,拟打造以大数据、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新产业园区。该项目紧邻东盟商务区,距火车东站约8公里,人员往来、物流交通十分便利。西面紧挨大学城,广西外国语学院等在校学生约4万人,可以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大量的中高端产业人才;同时项目位于仙葫经济开发区内,该区域可提供熟练的产业工人。

4、 招商引资形式

为落实南宁市“三企入桂”工作部署,健全完善城区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城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三企入桂”青秀指挥部,制定出台了《南宁市青秀区2020年“三企入桂”工作总体方案》,谋划部署、带队招商,大力开展务实招商,督促各部门主动作为,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青秀区按照“扬三强二优一”的工作思路,主动出击招商。围绕城区重点发展的总部经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产业,城区领导亲自带队前往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地,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推介和项目洽谈活动。

在主动“走出去”的同时,青秀区还积极“请进来”,通过电话、微信、网络服务平台等方式积极与企业联系沟通,多次邀请区内外的客商前来考察,充分利用与客商接触的良机,积极宣传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下发的支持企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城区产业的影响面,提高了城区知名度。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全方位、多领域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创造了条件,引进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为青秀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5、 招商引资相关政策

南宁市青秀区作为南宁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为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20年,青秀区的GDP总量为1255.26亿元,是南宁市12各区县中唯一一个超千亿元的区县。青秀区其财政扶持政策体系,如图2所示(资料搜集于青秀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从政策体系扶持的产业方向看,青秀区的政策制定紧紧围绕青秀区作为南宁市建设核心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各区县政策制定向市级政策看齐,因而各区县单个政策差异较小,区别在于各区县部分主导产业不同;从政策体系中每一个方法、措施等的具体内容看,政策奖励的透明度比较高,但相对于市级政策,对享受政策对象的门槛比较多、比较细。

关于青秀区的三大招引产业——总部经济、文创经济、科创经济,以及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的扶持政策。

表1 青秀区重点产业扶持相关政策目录

一、总部经济的扶持政策

(一)总部商贸经济(区级政策)

1、 零售业总部

2、 住宿业总部

3、 餐饮业总部

4、 鼓励区域总部商贸企业开设分支机构

(二)总部楼宇经济(市级政策)

二、文创经济的扶持政策(区级政策)

三、科创经济的扶持政策(省级政策)

(一)关于“强化创新型企业梯级培育体系”

(二)关于“大力建设新兴产业技术研究机构”

(三)关于“加强创新创意孵化基地建设”

(四)关于“支持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五)关于“推进中国-东盟科技城建设”

(六)关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众创空间型孵化基地的扶持政策(市级政策)

(一)众创空间型创业孵化基地享受补贴

(二)入孵企业享受补贴

注:政策内容具体见附件

附件1: 《青秀区重点产业扶持相关政策》

一、 总部经济的扶持政策

(一) 总部商贸经济(区级政策)

1、 零售业总部

(1)入驻企业属于世界500强企业(按《财富》杂志排位,下同)的,给予一次性入驻奖励300万元。

(2)企业入驻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则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1)实缴注册资本或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总公司(包含分公司)资产总额不低于5亿元;(2)上一统计年度商品销售额达到5亿元(含5亿元)以上或者总公司(包含分公司)固定资产技资累计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

(3)企业同时符合本款奖励条件的,按最高标准予以奖励一次。

2、 住宿业总部

(1)入驻企业在世界行业综合排名前50-(按《HOTELS》杂志排位)的,给予一次性入驻奖励50万元。

(2)企业入驻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1)实缴注册资本或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总公司(包含分公司)资产总额不低于5亿元;(2)上一统计年度营业额达到2亿元(含2亿元)以上或者总公司(包含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

(3)企业同时符合本款奖励条件的,按最高标准予以奖励一次。

3、 餐饮业总部

企业入驻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或上一统计年度营业额达到1亿元(含1亿元)以上,给予一次性入驻奖励50万元。

4、 鼓励区域总部商贸企业开设分支机构

在青秀区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零售、住宿业区域总部企业,每新设立1个统计关系及税务征管关系均在青秀区的分支机构且该分支机构年营业额达500万元的,给予20万元的奖励。当年最高奖励50万元。

在青秀区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餐饮业区域总部企业,上一年度统计营业额达到1亿元(含1亿元)以上,每新设立1个统计关系及税务征管关系均在青秀区的分支机构且该分支机构年营业额达500万元的,给予20万元的奖励。当年最高奖励50万元。

(二) 总部楼宇经济(市级政策)

2. 补助资金。 通过南宁片区专项发展资金对各县(区)、开发区设立协同联动发展中心时首次购买或租赁(含通过其指定的平台公司购买或租赁)楼宇予以资金补助。其中,购买楼宇按每平方米600元的标准给予购房补助,补助的面积不超过10000平方米,补助费用一次性支付;租期五年及以上的,按每月50元/平方米(若实际租赁价格低于补助标准的按实际租赁价格给予补助)给予36个月的补助,补助费用按年度支付,给予补助的面积不超过2000平方米。入驻企业不得再向南宁市申请市级租房补助。鼓励各县(区)、开发区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入驻企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五象新区(南宁片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财政局〕

二、 文创经济的扶持政策(区级政策)

第八条 专项资金资助主要采取项目补贴、融资担保贷款扶持、配套资助及奖励等方式。

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补贴。对我城区文化产业重点支持领域内具有发展前景和导向意义、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科技型项目,经领导小组认定的,按项目创新程度、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评审条件,给予扶持资助;列入当年城区文化产业重点跟踪推进项目的,按照项目当年投入一定比例给予扶持,资助金额原则上每年不超过250万元;部分对城区文化产业建设具有突出影响和意义的重大项目,经专家组推荐、领导小组专题审定,给予重点扶持,资助额度可适当提高。

三、 科创经济的扶持政策(省级政策)

(一) 关于“强化创新型企业梯级培育体系”

“单个企业研发投入基础和增量奖补总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年和150万元/年。”

“对规模以上企业首次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且研发投入纳入统计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其他获得(包括新获或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给予最高5万元一次性补助。”

“对经自治区认定的广西瞪羚企业和南宁市认定的入库培育企业,分别按每年企业自筹资金投入研发经费总额的10%和6%予以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在境内成功上市、挂牌的科技企业,按现行政策,市财政按阶段分别给予企业最高500万元、100万元上市(挂牌)奖励和科研经费补助。”

(二) 关于“大力建设新兴产业技术研究机构”

围绕城市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在邕合作共建一批重大战略性、产业引领性和研发应用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

“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由政府通过国有平台公司与依托单位共同持股的,最高给予4000万元项目启动经费入股;政府不入股的,最高给予2000万元启动补助经费”。

“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产业发展急需引进的重大战略性高端研发机构,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重点扶持”。

“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实质性组建落地并运行良好的,给予最高300万元的科技项目经费支持。”

(三) 关于“加强创新创意孵化基地建设”

提出了“创新飞地”研发项目、人才引进、科技孵化器等同等享受在邕同类科技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待遇。对获得认定的“人才飞地”,给予最高100万元运营建设经费支持等较具突破性的政策举措。

“新认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获得认定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备案的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新认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对政策实施前未享受过奖励的示范基地同样有效。

“年度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的,可分别给予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高4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运营补助,分别给予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备案的众创空间最高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运营补助。”

(四) 关于“支持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对经由我市推荐,新认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给予建设资助200万元;新认定为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工业领域国家认可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的,给予建设资助50万元;对经由我市推荐,新认定为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给予建设资助30万元;新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新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助。”

(五) 关于“推进中国-东盟科技城建设”

依据“推进中国—东盟科技城建设”厅市职责划分,提出“配合自治区推进规划建设,打造中国与东盟科技创新合作核心枢纽和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深化面向东盟产业科技创新合作,提升城市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六) 关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对企业和市属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第一承担单位、高层次人才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的,按获批经费的20%配套支持,单项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支持国家级科研院所、“双一流”大学、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南宁设立技术转移分支机构,经评审认定后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促成通过自治区科技厅认定的落地南宁市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技术转移机构,按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的1%给予奖励,单个机构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

四、 众创空间型孵化基地的扶持政策(市级政策)

(一)众创空间型创业孵化基地享受补贴

众创空间型创业孵化基地自授牌之日起,即可享受上年度房租和宽带接入费补助;授牌后运营满一年可再申报,享受期限最长为两年。补贴标准按每个基地每年实际缴纳的房租和宽带接入(租用)费的70%给予补助。属自有房产创办的基地,由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参照当地同类房产的租金水平合理确定其房租补贴。房租和宽带接入费补助最高不得超过每个基地每年55万元。

众创空间型创业孵化基地已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之外的主管部门获得房租和宽带接入费补助的,不得重复申请享受。

(二)入孵企业享受补贴

入孵企业是指经批准进入创业孵化基地的各类经营单位,包括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等,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工商注册地应在孵化基地所在行政区域范围内;成立时间不超过2年(24个月),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入孵企业的创办者为毕业学年及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未纳入国家安置的退役军人、符合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扶持范围的农民工。可享受以下补贴:

1.一次性创业补贴。 入孵企业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正常纳税经营满1年并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2000元/户的一次性补贴。

2.吸纳就业困难群体给予一次性补助。 入孵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履行合同满1年后,按15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其中吸纳就业援助对象的,按20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并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孵化企业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

3.社会保险补贴。 每新招用1名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企业为新招用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不含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部分),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同一企业招用同一人员只享受一次社会保险补贴。

4.政府担保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者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具体贷款额度和贴息办法按现行政策执行。

5.贷款贴息。 每新招用1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10万元的银行贷款额度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给予1年的财政贴息,财政贴息贷款额度每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财政贴息所需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安排。

孵化企业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原小额担保贷款),已享受财政贴息的,不再重复申请本通知所称贴息;其他的银行贷款,可按本通知规定申请贴息。

❷ 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历程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多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7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城镇职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和1.3万元,率先全面达到江苏省高水平小康考核指标,综合发展指数在国家级开发区名列前茅,并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综合吸引力最强的中国开发区之一。刚刚过去的2007年,园区上下以党的十七大成功召开为动力,按照理事会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始终坚持科学率先和谐发展不动摇,全面推进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三大计划”和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增长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增长45%;进出口总额567亿美元,增长13%;新增注册外资47.7亿美元、到帐外资18.2亿美元,分别增长24%、14%;城镇职工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3%,经济发展保持了财税增长高于GDP增长,企业利税增长高于产值增长的良好局面。 目前,园区以约占苏州市3.5%的土地、5%的人口、7%的工业用电量以及1%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2%的COD排放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吴仪副总理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充分肯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地、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❸ 林亭口的简介

隶属天津市宝坻区的林亭口镇,是着名的京东古镇之一。古往今来,人文荟萃,文化昌盛,人杰地灵。据史料记载,林亭口镇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相传,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一些随从人员在此安家,日后逐渐发展。明朝时期的林亭口镇曾以龙街形象出现,下设龙头、龙须、龙爪、龙尾等自然格局的村落成为南下天津卫,北上北京城的水旱码头,商贾云集、四通八达。文槐亩稿人骚客汇集,吟诗作赋,崇尚文化。曾有“上有京城下有林亭”之说。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林亭口镇的李氏家族,已在朝为官者人数之多,谓之先河闻名遐迩,有“李半朝”之称。改革开放以来铅孝,林亭口正以更快速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镇,工业强镇,财政富镇”。
改革开发以来林亭口镇农业取得巨大成绩。以“三辣-天鹰椒辣椒、六瓣耐李红大蒜、 五叶齐大葱”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在全镇广泛种植。养鸡、养羊、养渔等养殖业日渐兴旺。九十年代以来,林亭口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高效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开发区等相继建成,产值利润成倍增长。

❹ 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哪些产业发展

工业园区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拉动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火车头。以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为例,该工业园区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工业园区在产业集群化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业集群化是21世纪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工业园区专业化开发建设是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最主要的力量。工业园区在依托一定的区域条件和资源禀赋基础上,对产业链下的各个产业聚集能力越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聚至麾下。工业园区已成为产业升级与和谐发展的孵化器。园区经济的发展,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区域逐步走向城市化,工业园区随之也由单一工业化的经济功能区逐渐向多元功能的新城区发展,这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一些优秀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已印证了这种转变。显而易见,工业园区的发展绝不是仅仅实现资源转换、循环利用、增加GDP、增加税收和解决就业,更重要的是工业园区能通过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提升全省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成为当地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业基地。

❺ 柳东新区的规划

期限: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0年——2020年;
远景2020年——2050年。
本规划以远景2050年为规划期末。
柳东新区(以下简称本区)位于柳州市三门江森林公园柳江以东,柳州北环城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围合的区域,主要包括三门江大桥以南的古亭山、阳和片区,以北以东的官塘、雒容地区。总规划控制范围103.1平方公里。
柳东新区规模
1.用地规模:本区规划用地面积131.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84.1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2020年柳东新区规划人口52万,规划期末2050年,柳东新区总人口72万,规划结构
本区遵循中心强化、轴向延伸、组团发展的规划理念,采用核轴组团规划结构,柳东新区将形成“一轴、一带、两区、多核”的功能结构布局,其中以官塘片区为主体,滨江带为跳板,构建新区三路并进的建设格局。
功能分区
新区七个分区:根据柳东新区的土地使用规模和区位特点,整个新区划分为七个功能区,各自包含相应的主导功能。
1.官塘核心建设区:内部主要功能区包括商业服务区、高教研发区、工业生产区、生活居住区。官塘核心建设区是未来柳东新区的行政、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城市中心;高教研发区位于该片区的西部,依托柳东大道设置,积极引进国内外着名院校设立分校、研究所等分支机构,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教园区,成为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滨江生活区:利用柳江东岸天然的生态环境,开发绿色、生态、高尚的居住社区和服务于整个柳州的滨江休闲度假区。
3.物流园区:包括货物的储藏、运输、加工、批发等功能,并配套相应的居住、工业等功能。
4.雒容建设区:依托雒容镇的现有发展基础,发展工业和相应的居住和配套设施,形成功能相对完整的片区。
5.会展服务区:建设工业展览馆及其配套功能,发展酒店、会议、会展、娱乐、休闲等设施,形成具备对外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
6.古亭山-阳和综合服务区:为柳东新区南部的次中心,是未来城市东部形象展示的门户和窗口,具备居住、商业、办公、文化体育的功能。
7.阳和工业区:依托高速公路两侧布局工业用地,以汽车工业和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等机械工业为主,扶持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环保、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配备相关服务产业。
为推动柳州市向特大城市发展,构建“一心二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2007年1月,柳州市委、市政府正式下文,成立柳州市柳东新区,设立柳东新区工作委员会和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彭晓春同志任柳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兼);徐锋同志任柳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兼)。

❻ 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谈如何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一、当前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
当前,开发区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但同时,随着政策法规的调整,大的体制环境的演变,以及形势任务的深刻变化,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首先,政策法规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各项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所得税政策调整、用地指标供求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加强以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收紧银根等,从多个层面制约了开发区的发展。此外,开发区财政综合收入虽然较高,但可用财力尤其是偿债能力低,融资额度受到限制,造成融资困难。目前,我区执行与市属城区几乎无差异的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在推进大建设、优化大环境过程中,资金十分困难,压力很大。
其次,体制环境的束缚。一是经济管理权分散化。近年来,国家对税务、土地、环保等机构先后实行了垂直领导,一些原来下放的职能权限逐一上收,有些虽未上收但须逐事逐项上报“确认”、“审核”,导致办事环节增多,协调难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增高。二是管理职能行政化。开发区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日益加重,肩负着经济开发和社会管理的双重重担,由此导致管理服务职能延伸,管理链条增长,财政负担增大,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面临膨胀的极大压力。同时,上级部门要求开发区象其他行政区一样,开展统一要求的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类会议,承担与工作无关的社会事务,增设相应的工作机构,接受各种检查评比,导致工作精力分散,主动性减弱,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化趋势。上述问题,使开发区以往所具有的观念新、体制优、人员精、效率高等比较优势受到挑战,开发区面临向旧体制回归或受旧体制“反向辐射”的巨大压力。
二、对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永不竣工”的基础工程。优化发展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明确定位。首先是法律定位的问题。尽管我国工业区建设已实行了20多年,但关于工业区的成立、运作、监管的法律、法规却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在国家法律法规对开发区地位没有法定认可的情况下,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应给以相对宽松的政策法规环境,为开发区管委会“正名”。建议政府对开发区管委会进行书面正式授权,让管委会代表政府对开发区范围内土地的开发、使用行使权力。在进行土地征收、管理、开发过程中虽然“无法可依”,但至少“有据可依”,而不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做的时候是对的,检查起来又都是错的,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其次是功能定位的问题。开发区作为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的载体,其功能应为城市战略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区的主要职能是吸引、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第三产业,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合肥市经济实力最强、人居环境优良、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新城区。
二是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经过14年的努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逐步提高,但适应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新城区发展的城市配套设施仍欠完善。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公共交通、商业等服务业体系。同时,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法律、会计、保险、金融等中介组织充实到开发区的城市框架中,使静态的“城”变为动态的“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带动现代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配套的完善上,作为合肥市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电、热、气、以及污水处理等,还有会展中心、接待中心等市重点工程,都由开发区来投入和运营,压力极大,建议应纳入全市的统一规划和综合配套之中,不能仅仅依靠开发区的投入和负债来解决。
三是更加深入地解放思想。如何看待开发区,其实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从开发区来说,不能就开发区说开发区,更要认识到开发区是合肥的开发区,是安徽的开发区。从上级部门来说,急需站在全市的大局上考虑,不能把开发区简单地等同县区或市直部门,以同样的标准、规范和尺度来要求,而必须当成“特区”来看,给予特别的政策、特殊的关注、特事特办,更多地关心、帮助和支持,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只有这样,才能举全市之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精力办好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为工业立市多做贡献。
四是大力优化体制环境。在硬件设施、政策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开发区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体制环境上的竞争。吴仪副总理去年在视察长沙经济开发区时指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必须由政策优势向体制机制优势转变。当前,开发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进一步壮大,必须实施体制创新战略,保持其在区域经济社会竞争中的领先优势。但是,体制创新不能仅靠开发区的努力,更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第一,支持开发区在用人机制、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分配机制上大胆试验,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放手让开发区先行先试。第二,鼓励开发区进一步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探索市场化招商、中介机构招商、代理招商等新路子,促进招商手段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引进专业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律师所、评估机构、代理公司等中介机构,提升招商层次和水平。第三,切实为开发区“减负”。对开发区的机构,不能要求对口设置,尽量采取合并、综合和代管的方式;各项工作不能按区一级政府来要求;各种会议、检查、评比对开发区应给以特殊对待。第四,应对审批权限上收的压力,应学习西安、南昌等地开发区的经验,将垂直部门设置在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部门,实施管委会统一领导,上级对口指导。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可根据发展情况和形势变化,自主对机构、干部、编制等进行适当调整,在很多做法上,赋予开发区先行先试、试验的权力。
合肥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集中体现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上。

❼ 如何打造工业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也必然向信息化、智能化阶段发展。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不仅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让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我国大多数城市纷纷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但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规划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部署智能制造园区规划,首先要了解这是个什么园区种类。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是指生产过程采取智能制造模式的园区,其以“园区+互联网”为理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制造活动各个环节相融合,对各项设施、服务进行升级,而不管它生产什么产品。通俗说,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就是高配版、智能化、科技化,管理成本更低,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制造类园区。由于产业园区普遍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做好产业园区规划,才能使后续的招商运营更好地开展,避免空置等问题。

那么在进行智能产业园区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适应性

一个地区能否构建智能产业园区,关键要从区域区位、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基础、政策规划、创新能力等维度来衡量发展智能产业园区的适用性。

我国工业化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业1.0、2.0、3.0、4.0将在各地区长期并存。工业1.0机械化,工业2.0电气化、半自动化(用硬件控制),工业3.0信息化即数字化网络化,少人或无人自动化,工业4.0即智能化(引入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技术与工业发展的过程,不能割裂,也不能跳过。

不同智能产品(服务)具有技术密集度差异,不同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不同项目的投资规模与回收周期也有区别。智能产业园区需要根据园区发展战略来选择智能产业(或服务)、主题、企业和项目,而园区的发展战略受制于区域发展战略、园区开发运营主体的发展战略。

系统性

产业园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系统,也是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里面的子系统,因此,产业园区规划需要有系统思维。

第一,需要有产业系统思维。一个园区,如果占地空间比较大,适合引进多种产业,需要明确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布局在园区,关联产业可以布局在园区里面或者周边。一个园区,如果是引进一种产业的专业园区,则需要明确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如果一个园区只有一个企业,譬如华为的欧洲小镇,则需要明确园区产业、城市与资本的系统之间的协同。

第二,要有区域系统思维。园区的产业系统需要与周边区域的产业系统协同发展。处于上中下游的同一纵向价值链的不同园区,考虑产业对接,共享资源与市场。处于横向的相关联产业的不同园区,考虑产业错位发展,共享资源与市场。园区的产业规划还需满足上位政策规划的要求,在满足上位政策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再细分产业、领域、项目的规划发展。

第三,要有战略系统思维。产业园区是比较完整的产业生态,需要开发运营主体具有较大运营体量、足够“自持运营”能力,这又需要园区开发运营主体制定很好的开发运营战略。

创新性

智能产业园区规划的创新性推进规划质量进入新层次,园区主题、招商方式、运营服务以及政策制度的制定都可以进行创新。园区主题的提炼需要精简,定位瞄准细分领域,实行差异化经营;园区招商需要与产业规划无缝对接,需要对目标产业与企业深入了解,建立项目库。招商还可以联合入园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机构,利用企业网络拓展招商资源,实现产业联盟招商。

产业园区需要培育企业成长、培育园区未来的现金流。智能产业园区入驻企业的更多是新生企业,更需要各种培育服务。服务创新提高园区可持续竞争优势。

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优势在于其可构建集“科技研发+产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并且能提供风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迅速转型,抢占大时代变革的先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激发了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情,也使得各地形成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热潮。目前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争相抢占的科技、经济制高点,中国制造业应立足长远,为未来的智能经济竞争做战略布局

❽ 工业园区招商的有哪几种方法

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园区的合理规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意识到园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进行园区建设。

但通过全员部署、层层分解指标、广撒网等方式,效果往往不理想。如何把园区建好、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带动地方产业联动和经济发展,是各地都在探讨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产业高度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看园区招商的13个方案。

第一招:把握区域产业规划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比如,上海重点发展金融业,杭州是电商圣地,义乌是小商品之都,深圳重点发展科技……每个地方都有最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规划。在建设园区时,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产业资源和上下游配套设施。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当地的主要产业是什么,通过区域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区域内集中的企业从事什么样的业务,规模有多大,是否形成产业集聚。经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个数据中判断出该地区的核心产业是什么,最缺乏的产业是什么。

第二招:园区规划定位

对于一个工业园区来说,早期的定位和规划,代表着园区发展的天花板在哪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了解了本地区的产业情况后,要根据本地区的产业规划对园区进行定位。

第三招、差异化定位发展

当然,是同向发展还是差异化发展,是园区需要思考的问题。经过全面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台州曾被称为应急产业之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应急产业基础。

为此,我们根据当地产业上下游配套条件,建设了中国台州智慧应急产业园,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130多家企业落户纳税。

第四招、头雁效应

雁群在迁徙之时,飞行的队伍中一只大雁会借助前一只大雁的羽翼产生的动力而飞行,这样会更省力。在园区招商引资过程中,离不开这样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头雁企业。一家头雁企业甚至可以带动众多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园区。

第五招、引领效应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未必念得好。”有时候,与其专注于引进外部企业,不如尝试扶持本土企业成为龙头,带来产业集群效应。支持本地企业或入驻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引导企业IPO上市,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园区主体。

第六招:政策性返利补贴

“天下熙熙,皆为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没有足够的效益,企业何必背井离乡,搬到外地?因此,通过税收、土地、贷款贴息、科技奖励等手段吸引有潜力的企业落户也是一种方式。

第七招:筑巢引凤,吸引人才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供给。不少地方开始筑巢引才。谁速度快、效率高,谁就能抢占人才高地。

第八招:产融互动

吸引企业落户,推动园区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力量。通过资本杠杆撬动合作伙伴和社会资源,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资金是怎么来的?不少企业落户后,还面临着走出去找投资的困扰。事实上,如果园区能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产业基金和投资公司牵线搭桥,让企业和管理层自主选择,企业的发展机会将事半功倍。

第九招、会展招商

顾名思义,就是举办各种线下活动,如展示活动、创业大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园区知名度,吸引有潜力的企业,扩大投资选择范围。

通过线下活动吸引的项目,园区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什么样的企业对园区感兴趣,什么样的企业有落户意向。今后,招商还可以重点在这类项目上突破。

第十招:开放市场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市场。如何将产业园内的项目捆绑销售给入驻企业,或者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联动发展,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有利于降低招商引资难度,提高效益。

第十一招:委托第三方招商

技术行业有专业。在招商面临瓶颈时,可尝试委托第三方开展招商,充分发挥专业招商机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信息集成和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委托招商,拓宽招商视野,提高招商针对性。

第十二招:网络招商

网络招商也是网络营销,从建立自己的网站到广告、网页广告、搜索引擎、友情链接、We媒体等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第十三招:大数据招商

对于各地政府而言,最困难也最重要的招商方式,就是大数据招商。

当然,招商引资的方式千万条,大数据来敲门。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服务和信誉。只有优质、高效、主动的服务,才能营造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只有讲诚信、重诚信,才能解决企业安家落户的后顾之忧。

以上内容来自 产业招商服务商

❾ 山西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功能分类

山西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功能分类主要有:
一、产业类: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主导,综合优势资源,整合技术力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活动。
2、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及相关全产业链业务为主,利用本地优质农副产品和现代化加工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业价值。
3、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聚集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及共同发展。
二、投资类:
1、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综合整合资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技术开发为主要目标,综合整合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3、创新型园区:以产业创新为主导,聚集企业和科研机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园区产业发展。
4、国际商贸物流园区:以国际贸易为主,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物流及物流服务等活动,促进园区发展。

❿ 上海嘉定工业区的规划优势

上海嘉定工业区(南区)成立于1992年10月,已开发面积24.8平方公里,区域内先后创立了国家级高科技园区、上海光电子科技产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嘉定创业园等。
结合嘉定新城和上海嘉定工业区(北区)新一轮发展定位,依托南区原有的产业优势,提出如下发展定位:
运营定位:以产业化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以城市化的发展提升产业化的品质。
产业定位:以现代工业园区的发展推动嘉定新城的整体开发建设,以城市化的发展导入高素质人口。
配套定位:发展集主题娱乐、休闲、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型产业,满足工业区生活的基本需求,完善工业区产业服务功能。建设具有现代风格,以综合商业为主体,结合居住、商务办公、创业园区等多功能的南门商务圈,提升嘉定新城品牌形象,成为嘉定新城建设的新亮点。
都市型工业园
在现有的南区较成熟的工业区范围内,建设以无污庆慎逗染、高科技、低能耗型产业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园,将区内产业积聚效应推向新高。
目前,南区都市工业园已吸引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家投资商落户。包括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小 车灯、ZF(采埃孚)、制动系统、奥托立夫等,以制冷设备为主的富士通、开利、思科茨曼等,以光电子为主的华忆、泰密克、野尻、诺日士等,以半导体为主的捷敏、新傲、高屋希克斯等,以机械制造为主的神户制钢、酒井、瑞光等,以食品为主的养乐多、好侍食品、华宝等,这些企业都是世界和国内的一流企业,将成为嘉定新城重要的产业支撑。
这些知名企业处于快速生长期或产出期,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为嘉定新城导入众多高素质优质人口提供平台。南区都市型工业园将有力誉卖推动新城城市化进程,新城建设又将促进现有的优势企业提升产业能级,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提升工业化水平。
南门商孝册务圈
南门商务圈是连接嘉定老城区与嘉定新城区的重要环节节点,在嘉定主城区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形成嘉定新城和上海嘉定工业区的亮点,提升区域的城市功能和品位及产业档次。南门商务圈将嘉定新城和旧城区很好的衔接起来,同时对嘉定新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推动及促进作用。

阅读全文

与林亭口工业园区怎么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x1前面的摄像头有什么用 浏览:348
卖小奔驰的车型有哪些 浏览:359
哪个品牌的电动汽车能挂牌 浏览:745
汽车车身上广告怎么做 浏览:320
安徽工业大学电子信息考什么 浏览:601
汽车3m膜什么意思 浏览:498
盘锦石油工业学院专科怎么样 浏览:326
奔驰200没电了怎么开门 浏览:647
房地产会计跟工业会计哪个难 浏览:461
奔驰gl43功放怎么样 浏览:658
工业园区为什么信号差 浏览:227
宝马xt5优惠多少 浏览:98
工业平车电动三线机用什么编号针 浏览:879
产业经济学什么是伴随工业化发展 浏览:987
汽车零件一般抛丸用什么材质的 浏览:806
汽车打方向灯的按键叫什么 浏览:233
汽车钥匙屏蔽多少钱 浏览:181
如何拆卸奔驰e320喇叭面罩 浏览:907
汽车上的eps是什么意思 浏览:988
仙都有哪些工业区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