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日本工业化如何解决农民

日本工业化如何解决农民

发布时间:2023-05-07 13:27:12

1. 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做哪些应对措施

农业工业化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已普遍进入工业化发展时期,我省也已步入了工业化中期。此时,农业怎么发展?现在各界都在思考,社会上也流传着各种说法,笔者认为,此时的农业必须以自身的工业化来融入整个大的工业化,实现农业工业化。本文试就此并结合农业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谈点基本看法。

关键词:农业 工业化 WTO

一、如何认识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农业发展与工业化是高度统一的关系。作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分析:

1、农业与工业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农业是一种基础性很强、附加功能性很多的产业,其他各业都离不开农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农业联系在一起。假设没有农产品供给,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没有农产品供给,部分工业如轻工业、纺织工业等就会成为无本之源。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

2、工业化本身就包含着农业。工业化的过程不仅仅只有工业,与工业有关的各个产业都会大而化之。什么是工业化?我的理解是,工业生产的爆发性的扩张,这种扩张来自工业内部的质的不断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各个产业的全方位的嬗变。就农业对工业的影响而言其在工业化过程中要从有关方面支持工业,也就是说工业化离不开农业的贡献。农业贡献主要体现在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和市场贡献。从部分发达国家发展工业的经验看,在工业化初期,工业需要农业原始积累,需要农产品原料与资金方面的支持;在工业化中期,工业离不开农业的市场贡献,如果农村市场、农民市场不打开,没有相应的消费工业产品的能力,工业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在工业化高级阶段,更离不开农业,这时农业既要为80%以上非农业人口提供食品,又要为发达的轻纺工业提供原料,更要保持生态平衡,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就农业自身发展而言,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积极参与,用发达的工业装备农业,用工业的方法管理农业,在农业中实现工业化。

3、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来看,只有在农业与工业同时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工业化。英国之所以在欧洲能最早实现工业化,主要是这个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农业,农业长期强于欧洲其他各国。美国也是这样,从建国之初,美国就把农业作为其他各个产业的基础来对待。反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如阿根延、智利,为了急于实现工业化而轻视农业,结果由于农业的衰退而影响工业的发展,至今也没有成为工业化国家。

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支持农业发展,把工业化过程与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建设强大的工业,又要建设强大的农业。

二、充分利用工业化机遇,构建农业工业化

总的来看,工业化是有利于农业的,是农业发展的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工业化所推动的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二是工业化兴起的食品技术革命有利于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三是工业化所带来的丰富的农业装备有利于发展设施农业;四是工业化对农业原料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五是工业化的广泛影响有利于农业嫁接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企业化管理。

能不能抓住上述机遇,关键在于工业化的过程中能不能实现农业工业化。什么是农业工业化?本文的意思为,广泛采用工业生产成果包括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农业,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这一概念包括七个方面的含意,也可以概括为七个转向:一是农业劳动由以体力为主转向以机械为主;二是农业决策由以经验决策为主转向以科学决策为主;三是农业现场管理由以人工为主转向以自动化为主;四是农产品销售由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深加工产品为主;五是农业市场以本地区为主转向以外地区甚至以境外地区为主;六是农业经营由以农业本身为主转向以非农产业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需求发展为主;七是农业发展由以粗放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以内涵型再生产为主。

从农业工业化概念中可以发现,农业工业化是发生在农业内部的质的革命,必将从根本上改造现在的农业,建设能与现代化工业并驾齐驱的现代农业。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高起点全方位地谋划农业,按照农业工业化的标准发展农业。

检验农业是否抓住工业化机遇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农业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速度快、水平高就是抓住机遇的具体体现。

三、沉着应对入世,加快农业工业化建设

农业加入世贸组织进行运作,有利有弊,从目前来看,弊大于利。现在这方面的分析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弱,我们不仅难以占领别人的市场,连国内现有的市场也不容易保住,国内农产品大量过剩甚至导致农业危机的危险客观存在。

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择其主要而言,一是产品质量过低,二是农业生产率过低,三是农业科技含量过低,四是农业生产成本过高。这“三低一高”是农业工业化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也有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可以解决我国农产品在部分国家受歧视的问题,享受成员国待遇;二是可以借助外力,进一步推进农业开放;三是可以直接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四是可以利用成员国身份,参与制定国际农业贸易新规则,争取主动权。在具体的产品分析上,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畜禽产品、蔬菜、水果和花卉的发展空间很大,这些产品的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同类产品价格。因此,在应对入世、加快农业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坚持开拓创新,实现难中快进。现阶段要突出落实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1、积极跟进国际市场,高起点地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要有战略眼光,要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气魄大一点。这三个一点的含义:一是要站在国内、国际资源配置的高度谋划农业结构;二是既要把握现实的农产品市场,又要根据未来的潜在待开发的农产品市场部署农业结构;三是要用效益第一的观点运作农业结构,千方百计让多的好起来,让好的多起来,注重特色、规模与效益的高度统一。当前要重视发展能打进国际市场的产业,特别是养殖业、水果和蔬菜产业,但起点要高,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否则那怕价格再便宜、质量再好也进不了国际市场。同时,要重视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尤其是在新产品开发上,力争尽快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因为我国农产品已全面进入过剩时期,农产品在生产与销售的问题上主要是销售,也就是说农民现在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为了卖,是为了卖到国外去,所以要特别重视研究国际市场,帮助农民把农产品挤进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组建农业工业化生力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是推进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力量。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也就是农业工业化的载体和基础,实践证明,凡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活跃的地方,农业工业化水平就高。因此,在农业工业化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的发展,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每人都要有一定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带头扶持,积极主动地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与问题。二是要落实各种扶持、奖励措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三是要根据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的发展,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提高与其发展高度一致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四是要加强对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的综合协调管理,注意处理好他们与一般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3、积极抓好市场信息建设,以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工业化。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是信息的竞争,谁掌握的信息多、运用信息好,谁就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就能赢得比别人多的利益。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律。推动农业工业化必须主动或者首先抓好信息化建设,全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信息服务与处理水平。当务之急,一是要在广大农村建立一套上下畅通的信息服务体系,起码要能把信息直接传送到乡镇,再由乡镇传送到广大农户。二是要帮助农民尽快提高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把信息资源变为物资财富。三是要注意信息筛选,提高传送信息的准确度。对子信息,信息服务组织和农民都要注意筛选,去伪存真。

4、全面开展农民科技教育,为农业工业化提供扎实的人力基础。广大农民是农业工业化的主体,实现农业工业化必须先是农民知识化。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主要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使广大农民具有较强的接受、运用多种科学技术的能力。一是要充分挖掘大中专院校潜力,降低门槛费,把一切愿意自费参加学习的农村中学生全部收进来,接受正规教育。二是要以各级农科教中心为主体,形成自上而下一整套农村科技普及与再教育培训的体系,使学习科技知识成为农民的日常事务与需要。三是各级党政组织要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的领导力度,多宣传,多指导,多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5、强化农业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相对如今的农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单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一定要利用“入世”机遇,全面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既包括内资,也包括外资,把最大的投资,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与管理,最优秀的人才引进到本地来。这句话好说难做。怎样引进来?一是要以诚恳的态度、良好的信誉引进外力;二是要拿出最大的利益、最好的环境引进外力。达到这两个条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必须用一揽子规划与落实的办法,按照要求一件一件地做好,直到外方满意为止。

6、扎扎实实地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环保建设,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健康稳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与环保建设是农业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两个重要问题,要先想先抓,作为最基础最需要的条件优先建设,防止出现“回头抓”的教训。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这两项建设都应符合“绿箱”政策,更应下力抓好,争取建设过硬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环保条件。

2. 日本在工业革命时期如何解决土地

日本是一个多山国家,国土面积不大,80%的国土为山地和丘陵,耕地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13%。虽然工业非常发达,山区农业仍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是小农经济,农户人均农用地面积不到20亩,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在工业革命后,日本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因为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的板结、酸化、盐渍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意识到“化学农业”的弊端之后,加上意识到国土面积狭小,可耕地面积有限,地形并不利于农业耕作,最初日本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从土地整治和改良开始。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就开始推行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和改良计划,一直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才基本完成。除了土地整治以外,也逐步将化学农业调整到基于土壤改良的有机农业,即在生产中不采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

比如,农户通过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注重研制与应用新型肥料和功能性肥料,在生产中重视利用再生资源。例如,将家畜粪便经堆放发酵后就地还田作为肥料使用,将污水经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等。

再比如,发展多样的水稻种植模式,稻作-畜产-水产三位一体,即在水田种植稻米、养鸭、养鱼和繁殖固氮蓝藻,形成稻作、畜产和水产的水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采取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体系及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在耕作方式上采取轮作休耕,保持生物多样性平衡。

日本政府制定和颁布一些列法规政策,从政策法规上保证日本农民种植高质量的农产品。政府对农产品售卖检查过程有严格的审查机制,一旦发现一个地区中有农户农药残留不达标,那么该地区的农产品都会被打回原产地销毁,这就是连带责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批日本的新农人进去农业,也有意识地运用有机的方法种植农业,体验农场杜绝使用农药,而是根据土壤性质、种植品种,提供合适的有机肥料。全部进行无农药有机栽培。Myfarm等农场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努力也从实体上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了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实现。

3. 工业化怎样影响发展中国家农村人民的生活的

总的来看,工业化是有利于农业的,是农业发展的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工业化所推动的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二是工业化兴起的食品技术革命有利于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
三是工业化所带来的丰富的农业装备有利于发展设施农业;
四是工业化对农业原料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五是工业化的广泛影响有利于农业嫁接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企业化管理。

但是,工业化对农村人民生活也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如噪音、空气、水污染、营养不良、危险机械、不人性化工作、占用耕地、药物滥用等等。
并且加速了农村内部的贫富分化。

能不能处理好工业化对农村生产和民生的正反影响,关键在于工业化的过程中能不能实现农业工业化。
什么是农业工业化?
即广泛采用工业生产成果包括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农业,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
这一概念包括七个方面的含意,也可以概括为七个转向:一是农业劳动由以体力为主转向以机械为主;二是农业决策由以经验决策为主转向以科学决策为主;三是农业现场管理由以人工为主转向以自动化为主;四是农产品销售由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深加工产品为主;五是农业市场以本地区为主转向以外地区甚至以境外地区为主;六是农业经营由以农业本身为主转向以非农产业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需求发展为主;七是农业发展由以粗放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以内涵型再生产为主。

从农业工业化概念中可以发现,农业工业化是发生在农业内部的质的革命,必将从根本上改造现在的农业,建设能与现代化工业并驾齐驱的现代农业。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高起点全方位地谋划农业,按照农业工业化的标准发展农业。

检验农业是否抓住工业化机遇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农业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速度快、水平高就是抓住机遇的具体体现。

4. 日本实现工业化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原料进口。
劳动力素质高
生产设备先进
工业发展时间早,基础好
面对海外市场。

5. 论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政策的要点。

必要性
工业反哺农业,是对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一种概括。这里的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而农业则涵盖“三农”。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过由农业哺育工业转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时,要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除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还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加强农业、反哺农业,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反之,如果继续挖农业、忽视农业,就会出现农业萎缩、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可能性
从工业化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这四项指标表明,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这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例如,日本在战前处于以农养工阶段,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转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韩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还从农业部门抽取工业化资本,自60年代末开始转向保护农业。

政策的要点
以工促农: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
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其实质是要处理好对农民“取”与“予”的关系,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从财政实力来看,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财政收入2.6万亿元,农业税收只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左右。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以税惠农”,让农民长期休养生息。明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这将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取消农业税后,不宜急于对农民开征新的税种。农民收入水平低,长期以来负担较重,应给他们一个长期休养生息的机会。“以税惠农”应该成为今后国家财政支持农民的一项重要政策。
加大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过去,我国财政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农业大中型工程的比重较大,而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取消农业税后,应加快改革支农资金管理,整合现有的各种支农资金,统筹使用,优先集中用于解决农村最薄弱、农民最急需的问题。应建立政府补助、农民自主决策的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机制。把握好有关政策界限,严格控制标准、严格规范,防止为办公益事业再度出现乱收费、乱摊派现象,重新加重农民负担。更多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兴修水利、修建道路、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等。
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快实行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在各国都是公共财政最优先的项目之一。以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整体财力状况而论,应该有能力实行免费的农村义务教育。应把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农村就业培训体系,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中央已经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应健全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以城带乡:城市向农民敞开大门
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可以预见,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若城镇化率按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0.37亿)。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数量之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过的。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和尖锐,也将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增大。而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
以城带乡,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应统筹考虑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增加投入。
以城带乡,须使农民在城市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民工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46.5%,其中,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占建筑行业就业人员的80%。他们中许多人尽管已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多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收入低,无法实现在城镇买房定居的愿望,长期处于流动状态,很难成为稳定的城市居民。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整城市建设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逐步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城乡互动: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丝毫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关注。即使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2010年农村人口仍会有7亿左右,2020年还会有5亿左右。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使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供给尤其是口粮不能过度依靠国际市场,粮食自给率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可承受的水平上。应切实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市场发育,完善政府调控政策,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仍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应全面优化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大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经营;积极应对农产品进口对国内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2003年,我国农村4.9亿劳动力中转移到乡镇企业的有1.35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即使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应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进一步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汇合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活跃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应着力破除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的内在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今后农村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全面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配套改革。二是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完全脱离农业,土地向一部分农户集中,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具有长期性。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近年来,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应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和保护农民合法利益,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三是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四是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阅读全文

与日本工业化如何解决农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动挡汽车如何能查出调表 浏览:185
牡丹区有哪些工业区 浏览:915
宝马新车还能开多久 浏览:284
计算机天津理工河北工业哪个好 浏览:567
奔驰a35车怎么样 浏览:564
太石工业区有多少工厂 浏览:38
汽车开多久换一次空调滤芯 浏览:538
联合国哪个国家工业好 浏览:476
汽车年检后多久拿到牌照 浏览:585
自动挡汽车上坡怎么起步 浏览:883
宝骏汽车还能坚持多久 浏览:730
美系汽车品牌有哪些 浏览:15
五万平供暖面积要用多少工业盐 浏览:951
老a7奥迪二手多少钱 浏览:93
宝马3系螺丝怎么拆 浏览:954
民国工业设备靠什么驱动 浏览:101
在工业南路坐什么车到商河 浏览:425
四川眉山哪里工业区最好 浏览:570
东莞哪个工业区发展好 浏览:137
奔驰后脚刹怎么装 浏览: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