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好莱坞电影工业概况是怎样
好莱坞位于美利坚合众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太平洋东侧的圣佩德罗湾和圣莫尼卡湾沿岸。市区面积1204.4平方公里,人口348.6万(1990),黑人和墨西哥合众国人约占总人口的17%和15%,约1/3居民讲西班牙语。大市区包括洛杉矶县和奥兰治、文图拉两县的一部分,以及贝弗利希尔斯、帕萨迪纳、长滩等80余个大小城镇,总面积10567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仅次于纽约大市区。 城市座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衍,平均海拔84米;东北和东南面是圣加布列尔山和圣安娜山,森林茂密。气候温和宜人,1月平均气温13.7℃,7月23.4℃;多晴朗天气,年降水量仅357毫米,以冬雨为主。
原为印第安人牧区村落。1781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镇。1822年起由墨西哥管辖。1846年美、墨战争后归属美利坚合众国。1850年设市。城市在美利坚合众国向西部移民开发过程中逐步发展。19世纪70-80年代,横贯大陆的南太平洋铁路和连接中西部的圣菲铁路先后通达,加以附近地区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使城市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初,通过长距离管道引水,解决了城市的供水问题,城郊农业兴旺;人工港的建成,巴拿马运河的通航和好莱坞电影业的兴起,加速了城市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工业倔起,商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繁荣,移民激增,城区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美利坚合众国新兴的特大城市。
好莱坞街道的路面上刻有很多明星的名字,以及这些明星们曾有过的梦想。
好莱坞的商业团体从1950年起开始为这些明星建立此名人堂。现在,这个地方已做宣传之用,出新片或新专辑的明星们都会在这举行宣传活动。这里是好莱坞的象征,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
日落台
日落台一条商业街,它距离市中心1小时车程,位于Sunset出口和Fairfax大街附近。
这条街地处西好莱坞,时髦的服装店,饭馆及咖啡厅鳞次栉比。而一到晚上,这里又是另外一番景像,各种夜总会,迪厅吸引了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来到这繁华的霓虹灯下。在这条街,你能见到很多的好莱坞明星,但各个营业场所离得比较远,你有必要打的或借一辆车前往。
Sunset Plaza位于离日落,一区半的地方,这里有很多饭馆和时装店,是一个繁华的贸易街。这里不仅有高级商店,还有一些价格适当的咖啡厅和冰淇淋店。而且就是在街旁的小桌上,你也可以享受一顿美味的午餐。
Frederick's
这条繁华的街上有一个醒目的黄颜色建筑,那就是全美最有名的Frederick's。店员不仅有年轻貌美的小姐,还有中年妇女,这里的顾客也并不局限于少数阶层。虽然会有些文化人因看不惯那些刺眼的内衣装而不光顾此店,但这的确拥有全美独有的设计和尺寸,还是颇受欢迎。
好莱坞野外剧场
建于1922年的这个圆形剧场位于好莱坞北端,是一个百色的演唱会专用场所,你经常都会在电视或电影看到这个圆形剧场,甲克虫乐队也曾在此演奏。
每年7月初到9月初这里有一个野外音乐会,由洛杉矶乐团和好莱坞野外剧场交响乐团共同演奏。到了周五和周六,你还可以在这尽情欣赏电影音乐,流行音乐以及爵士音乐等多种音乐的演出。
在棒球赛季中举行的4场焰火晚会也很是受人欢迎。所以在焰火晚会期间去这个地方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但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订票。演唱会一般在晚上8:30开始,这时天上已是繁星闪烁。如果没有演唱会,你可以免费进入,并在此享受一顿野餐。
"好莱坞"大标志
这儿一个字的高度就达13.7米,是洛杉矶有名的建筑物,经常可以在电影电视上看到它的身影。原来这是为发展好莱坞地区而修建的。1960年,当 Hollywood Land变为Hollywood时,这个标志就成了好莱坞的象征物不得不提的是,1932年一个新女演员因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曾在这个标志的"D"字上坠崖自杀。现在禁止接近这个标志,你只能在天文台上通过望远镜进行摄影
派拉蒙电影城
卓越(派拉蒙)电影公司所拥有的这个好莱坞仅存的片场位于Melrose大街上。
这里有为一般人提供的游览路线。这条路线需时两个小时,你无需预订门票,只要在Gower街上的入口处购得门票按指定时间进行参观即可。15人左右为一个参观组,10岁以下儿童不能进入。
由于片场并不大,所以采取步行参观的方式。通过导游的介绍,你可以看到很多电影里曾看到过的背景装置,例如电影(Forest Jump)中的长椅子。这里到处贴有公司摩下明星的照片,以及他们的电影学术办会奖以及艾美奖。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目睹明星们拍片的场面。
这拥有先进的TV洞鞋,录音室多32个操纵室采用先进电影技术,可以为电影配上生动一逼真的电影原声。派拉蒙的预映室耗资巨大,在好莱坞数一数二,这里向人们展示着派拉蒙的电影史和电影精典回放。最后你可以去一下派拉蒙的礼品店,这里有印有派拉蒙标志的各种帽子,T-Shirt,名片纪念品,任你选购。
美利坚合众国西部最大的工业中心,制造业产值约占加利福尼亚州的二分之一,居全国第三位。重化工业发达。飞机制造业居突出地位,大市区1.6万余家工厂企业中,约有2000家从事飞机及其零部件制造;美利坚合众国三大飞机制造公司中的洛克希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分设在市区北面的伯班克和西岸的圣莫尼卡。其次是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及电子仪表、钢铁、汽车、造船、化学、橡胶等工业部门。轻工业以服装、食品、印刷等为主,罐头食品、女式服装和运动服生产驰名于世。工业分布比较分散。大型飞机制造厂建在市区西北和南部;圣佩德罗湾沿岸的长滩是以炼油、造船等为主的综合性重化工业区;市区以东为轻纺工业区,南郊为电子仪表工业区;东部为钢铁工业区,并有不少大型发电厂。市区西北的好莱坞集中600多家电影和电视制片厂。城郊农业发达,盛产蔬菜、柑类水果及乳、蛋、肉类等畜产品。商业和金融、保险业集中大市区从业人员的29%,银行、储蓄和信贷机构、保险公司等遍及全市。批发、零售额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
好莱坞是当今闻名于世的电影名城。但鲜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却是与电影毫无关系的两个人。
100多年前,好莱坞还是美利坚合众国加州地图上一片空旷的田野。已年届50,因在堪萨斯州做房产生意而成为巨富的威尔科克斯先生,在一次去西部旅行的火车上巧遇上了芳龄21岁的黛依达。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结成连理,随后移居洛杉矶。
1887年2月的一个假日,夫妇俩前往郊外踏青,威尔科克斯夫人一眼爱上了一片长满无花果树的肥沃土地,想在此“安营扎寨”。对娇妻宠爱有加的威尔科克斯先生立马掏钱买了这块面积120亩的土地。这块满眼的无花果树,黛依达似视而不见,偏偏取名为Hollywood,英语意为“冬青树林”。原来,威尔科克斯夫人的老家在伊利诺伊州,在那里她曾拥有一座四周环绕冬青树林的庄园。在她移居美利坚合众国西部同丈夫共筑爱巢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16年后,当这里变为市的时候,参加投票的177位有选举权的居民一致赞同以“冬青树林”作为市名。以后的10年里,电影业迅速而蓬勃地发展起来。好莱坞阳光明媚、依山傍水,既有草原,又有沙丘,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进行电影创作的理想环境。因此,吸引了大批的从影人员。
除自然条件外,在主观原因方面,好莱坞成名的最主要因素是来自发明大师爱迪生所创办的电影托拉斯公司的强大压力。爱迪生是着名的发明家。他在电影器材方面也有许多的发明设计革新,并拥有相应的专利权。1897年至1918年,爱迪生在美国挑起电影专利权之争,和众多电影制造商对簿公堂。同时,他看准了电影事业的发展远景,利用手中的电影器材王牌,将当时在美国东部的九大电影公司合并成为他的电影专利公司,由此控制了电影市场。那些不甘从命的制片人,纷纷寻找新的出路,以摆脱爱迪生的垄断,另起炉灶。这时候,在爱迪生成立电影专利公司之前已到好莱坞拍片的一家小制片厂(长老电影公司)提供了好莱坞的信息。这家原在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电影厂,在好莱坞廉价租得厂房,快速地拍出了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她的印第安英雄》,这部片子给好莱坞扩大了知名度,那些欲寻自己出路的电影制片人,为好莱坞优越的自然外景和发达的交通条件所吸引,纷纷来到好莱坞开创基业。爱迪生的死对头卡尔·雷穆也在好莱坞大兴土木,并创建了环球公司,成为新的影业大王。与此相反,作为好莱坞催生剂的爱迪生的电影专利公司,仅仅风光了10年,就被美国法庭宣判为非法的托拉斯而破产倒闭。
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领他的摄制组来到洛杉矶,拍摄《基督山伯爵》。他们发现,这里明媚的自然风光、充足的光线和适宜的气候是拍摄电影的天然场所。
从1909年开始,着名的制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莱坞以天然背景拍摄了好几部影片。
1911年10月,一批从新泽西来的电影工作者在当地以为摄影师的带领下,来到一家叫布朗杜的小客栈,他们将租到的客栈改装成一家电影公司的样子。这样,他们创建了好莱坞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内斯特影片公司。
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着名的电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
如今,好莱坞在美利坚合众国文化中已经具有了重大的象征意义。可以说,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电影的发展史。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不仅满足美利坚合众国电影市场的需要,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不仅输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文化,更为好莱坞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Ⅱ 聊聊电影工业
如果说中国的科幻电影如果孵化不出像工业光魔那样的顶级特效公司,电影工业不过是空中楼阁。换个角度,电影工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专业分工。特效可以完全交给专业的特效公司,电影只需要讲好故事就可以了。
就像,为拍摄星球大战而创办的工业光魔。后来的导演想拍摄科幻电影还需要再创办一家电影特效公司么?不需要,直接使用工业光魔的的服务就好。看流浪地球的采访中提到,郭导觉得工业光魔的的电影太贵。还有从一些新闻了解到中国特效师。中国特效师太苦逼了。干着高科技的活儿,收入却远不如美国同行。甚至,美国人将一些特效外包给中国。即便如此,流浪地球的大部分费用全花在特效上了。科幻电影本身就是大投资大回报。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足够发达,但是拍的好的科幻片,也是屈指可数的。一部好看的科幻电影,特效重要,但是讲好故事更重要。因为能够把故事讲好的导演也很少。在我看来,黑客帝国三部曲,是做到讲故事和特效都非常惊艳的电影。还有终结者的液态金属机器人,盗梦空间的梦境,都让人眼前一亮。
王晶在优酷圆桌会上,回答主持人,为什么现在拍电影的条件比以前要好,但是拍的电影却不如以前了。王晶只说了两个字,“状态! 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有状态,而现在没有状态。说实话,我挺喜欢王晶的,我不认为王晶拍的都是烂片,就拿《天下第一》这部王晶执导的电视剧来说吧,甩现在的很多武侠剧几十条街。
小鲜肉式的偶像可以向流水线上的产品批量制造,但是好演员老戏骨的演技,是需要岁月沉淀的。所以珍惜现在的老戏骨吧。即便是科幻电影,也要求演员的演技啊。比如,x战警系列,休叔不再参演以后,你还会看 x 战警么。新出的《X战警-黑凤凰》,风评不好吧。当然,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流浪地球》中的吴孟达,整个电影中唯一一个老戏骨,穿着厚重的太空戏服吊威亚,还得经常使用氧气瓶。
流浪地球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科幻迷的支持。科幻迷们对于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给了足够的耐心,用脚投票证明中国科幻电影是有市场的。《流浪地球》的最大意义也正在于此,在中国科幻电影是有市场,可以赚到钱的。未来会有大量的资本进入,去拍科幻电影。
三体还是希望由中国人自己来拍,这也是大刘所希望的!
Ⅲ 世界三大电影工业基地
说到电影工业基地,许多人都会想到现今最着名的好莱坞,然而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过好莱坞。下面就由我介绍世界三大电影工业基地,有时候我们也许不仅仅是看电影,还可以了解了解电影在哪生产的?
世界三大电影工业基地
1 好莱坞
好莱坞(Hollywood),又称荷里活,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的电影工业,由于美国许多着名电影公司设立于此,故经常被与美国电影和影星联系起来,好莱坞是世界闻名的电影中心,每年在此举办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则是世界电影的盛会 。
好莱坞不仅是影视娱乐明星工厂,也是全球时尚发源地,世界上众多商品是由于好莱坞的电影而成为奢侈品顶级品牌。好莱坞顶级品牌俱乐部HOLLYWOOD SUPER BRAND CLUB,是顶级品牌运营组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顶级品牌俱乐部。
然而当今的好莱坞已经风光不再。尽管还有一些后期制作工厂、电影技术支持公司和几个大唱片公司仍然位于好莱坞,但昔年奠定好莱坞辉煌的各大电影公司却只有派拉蒙一家还留在好莱坞。电影业绝大多数最富有和最成功的创作人员早在几十年前就离开了好莱坞。从四、五十年代开始,好莱坞逐渐走向衰落,从一个风景如画的住宅、创作和旅游麦加蜕变为熙攘喧嚣、淫乱低级、充满罪恶的闹市,到处充斥着低俗的旅游纪念品商店、毒品贩子、乞丐、游民和妓女,到八十年代末这片衰败景象达到谷底。
因此,再创好莱坞辉煌成为90年代的洛杉矶市长办公室的头等政治大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92年的暴乱和1994年的地震使洛杉矶得到了联邦政府的大量拨款,使好莱坞的重整成为可能和必须。重建计划颇见成效,自1993年以来,犯罪率下降了21%,肮脏破败的街道焕然一新。许多地标建筑被重修,包括好莱坞大道6712号的埃及大剧院。年久失修、具有传奇色彩的电影宫殿。
埃尔·卡皮坦大剧院,也由迪斯尼公司出资重新装修,成为迪士尼在洛杉矶的橱窗影院,是全美票房最高的单银幕影院。还有其他几十个工程也都破土动工,包括新建的好莱坞娱乐博物馆和好莱坞历史博物馆。加上原有的好莱坞山上的好莱坞标志、好莱坞大门、3.5英里长的明星大道、中国大戏院门前的明星脚手印、好莱坞蜡像馆、好莱坞制片厂博物馆以及好莱坞纪念公墓等招牌景点,好莱坞每年仍吸引着上千万游人,在此消费约十亿美金。看来,金丝镇的辉煌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风景名胜
杜比剧院
杜比剧院位于美国加州好莱坞的好莱坞大道上,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直至2033年,奥斯卡都会在杜比剧院举行颁奖典礼。
杜比剧院,原名柯达剧院,2012年2月更名为“好莱坞高地中心,2012年5月更名为现名。
中国剧院
好莱坞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就是位于好莱坞大道上的中国剧院,以知名明星的手印、脚印吸引各国游客到此一睹明星足迹。中国戏院在1927年5月开幕,以其中国式建筑的外观得名,69呎高的青铜色屋顶高入云霄,戏院内部也以中国艺术概念所设计。
比华利山
当年的名流巨贾离开好莱坞之后,大都搬到了比华利山,使之成为洛杉矶地区最豪华最富有的住宅区。
日落大道
日落大道一条商业街,它距离市中心1小时车程,位于Sunset出口和Fairfax大街附近。
这条街地处西好莱坞,时髦的服装店,饭馆及咖啡厅鳞次栉比。而一到晚上,这里又是另外一番景像,各种夜总会,迪厅吸引了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来到这繁华的霓虹灯下。在这条街,你能见到很多的好莱坞明星,但各个营业场所离得比较远,你有必要打的或借一辆车前往。
环球影城
位于洛杉矶市区西北郊,好莱坞是世界着名的影城,20世纪初,一些制片商开始在这里拍片,到1928年已形成了以派拉蒙等八大影片公司为首的强大阵容。三四十年代以来,好莱坞成为美国的一个 文化 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影星就住在附近的贝弗利山上
星光大道
好莱坞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是条沿着美国好莱坞好莱坞大道与藤街伸展的人行道,上面有2000多颗镶有好莱坞商会追敬名人姓名的星形奖章,以纪念他们对娱乐业的贡献。第一粒星于1960年2月9日颁赠予琼安·伍德沃德(Joanne Woodward)。截至2013年6月20日上面共有2500颗星。
野外剧场
建于1922年的这个圆形剧场位于好莱坞北端,是一个百色的演唱会专用场所,你经常都会在电视或电影看到这个圆形剧场,甲克虫乐队也曾在此演奏。
每年7月初到9月初这里有一个野外音乐会,由洛杉矶乐团和好莱坞野外剧场交响乐团共同演奏。到了周五和周六,你还可以在这尽情欣赏电影音乐,流行音乐以及爵士音乐等多种音乐的演出。
比华利山饭店
比华利山饭店是世界电影界最喜爱的聚会场所。饭店占地12英亩,沿着棕榈掩映的日落大道呈条状铺开,整个旅馆呈粉红色调,被业内称为“粉房子”,由豪华套间、舞厅、酒吧、咖啡厅以及高级别墅套房和各色园林所组成,整个设计是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
派拉蒙电影城
卓越(派拉蒙)电影公司所拥有的好莱坞仅存的片场位于Melrose大街上。这里有为一般人提供的游览路线。这条路线需时两个小时,你无需预订门票,只要在Gower街上的入口处购得门票按指定时间进行参观即可。
公司
二十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NewsCorporation)
华特迪斯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 (independent)
哥伦比亚:Columbia Pictures (隶属SONY)
狮门影业公司:Lions Gate Films(independent)
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隶属时代华纳)
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隶属维亚康姆)
环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s(隶属通用电气公司)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Pictures(隶属时代华纳)
温斯坦公司:The Weinstein Company(MGM distributes films)
顶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
梦工厂:DreamWorks Pictures(被维亚康姆收购)
米拉麦克斯影业:Miramax Films(被华特迪斯尼公司收购)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被索尼电影娱乐公司收购)
雷电华:RKO(Radio Keith Orpheum)
塞缪戈温电影公司:The Samuel Goldwyn Company
塞尔兹尼克国际影业公司:Selznick International Pictures
联艺:United Artists(被米高梅收购)
顶级品牌俱乐部
好莱坞不仅是影视娱乐明星工厂,也是全球时尚发源地,世界上众多商品是由于好莱坞的电影而成为奢侈品顶级品牌。好莱坞顶级品牌俱乐部HOLLYWOOD SUPER BRAND CLUB,是顶级品牌运营组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顶级品牌俱乐部。
2 宝莱坞
宝莱坞的制片厂外景宝莱坞(Bollywood)是对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的印地语电影产业别称。宝莱坞时常被误解为所有的印度电影,而实际上,它只代表部分印度电影产业。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亿观众。
印度人将“好莱坞”(Hollywood)打头的字母“H”换成了本国电影之都孟买(Bombay)的字头“B”,因而把“好莱坞”变成了“宝莱坞”(Bollywood)。
宝莱坞也被称作是“印地语(Hindi)的影院”,其实乌尔都语(Ur)诗歌在这里也相当常见,同时英语的对白和歌曲所占的成分也正在逐年增加。不少影片中的对白中都有 英语单词 短语 ,甚至整个 句子 。一些电影还被制成两种或三种语言的版本(使用不同语言的字幕,或者不同的音轨)。[1]
宝莱坞和印度 其它 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泰米尔语- Kollywood,特鲁古语(Telugu),孟加拉语(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达语(Kannada)和马拉亚拉姆语(Malayalam)等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和东南亚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影片类别
宝莱坞的电影通常是音乐片。几乎所有影片中都有 唱歌 跳舞的场面。印度的观众期望他们的花费物有所值,影片的表演者通常被称作"paisa vasool",即“钱之所值”的意思。歌唱和舞蹈、三角恋爱、喜剧再加上超胆侠的惊险场面:一起混和在一部三个小时长的,包含一次幕间休息的,华丽铺张的表演之中。这些影片称作“masala”电影,以印地语代表混和香料的“masala”一词命名。如“masala”香料一样,这些电影实来是各种东西的混和体。
影片的情节多是通俗闹剧,里面有很多些公式化的成分,比如命运不佳的情侣,愤怒的父母亲,腐败的官员,绑匪,心怀阴谋的恶人,沦落风尘的善良女子,失散已久的亲人和被命运分开的兄弟姐妹,戏剧性的命运转折,还有方便的巧合。
当然也有些影片有着多些的艺术追求和复杂些的剧情(比如Satyajit Ray、Mrinal Sen、Guru Dutt、Shyam Benegal、Hrishikesh Mukherjee和Gulzar等人的电影),但这些电影往往在票房不敌口味更大众化的电影。然而,宝莱坞正在转变。他们希望看到不同的印度电影。
应该指出的是,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中也有不少是有价值的,或者作为精雕细琢的娱乐片,或者以其自身的方式有着艺术上的成就。宝莱坞电影的任何一个影迷都能够列出一系列超过普通masala电影的影片来。
剽窃指控
受到制作周期短和预算少的限制,一些宝莱坞的作者从西方成功电影中直接借来情节甚至场景,一些作曲者也从西方电影乃至其他印度电影中抄袭音乐旋律。多数对西方电影的抄袭都不会受到惩罚,因为西方人对此基本上一无所知;而且,许多印度观众本身也不熟悉西方电影和曲调。宝莱坞电影中终究存在多少抄袭是个广受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说是零星存在,有些人说相当频繁。
奖项
印度银幕杂志Filmfare在1953年举办了第一届Filmfare奖(Filmfare Award)。该奖后来成为宝莱坞的奥斯卡奖。杂志的读者进行投票,最后的颁奖在一个众星云集的盛大仪式上进行。该奖与奥斯卡奖一样常被指责对影片商业成功的关注超过影片内涵。
其中受欢迎的一些奖项包括:
Zee Cine 奖
Star Screen 奖
星尘奖
这些奖项都有精心设置颁奖仪式,歌舞表演,有明星和崭露头角的新星参加。
以吸引海外的印度和外国观众。几次典礼分别在阿姆斯特丹、新加坡、英国和南非举行。
1973年以来,印度政府出资赞助了“国家电影奖”(National Film Awards),由国家出资的电影节管理局(Directorate of Film Festivals - DFF)颁奖。DFF所面向的不光是宝莱坞电影,还包括其他地区的电影和独立电影/艺术电影。颁奖典礼由印度总统主持,所有人都因此而渴望获奖。
影响力
很多人说,宝莱坞的电影形式单一,内容自娱自乐。看一部觉得新鲜,看第二部就觉得雷同,只有印度人才会如此推崇不已。但是对全世界来说,宝莱坞就像印度最美丽的一张名片,展现了印度人独特的魅力。而今,印度的电影明星们在世界名流的圈子里风头日健,不少好莱坞明星开始往宝莱坞发展。宝莱坞明星的婚礼上,可以请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连美国总统到访,还传出了宝莱坞第一美女没空见布什的消息,可见印度宝莱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3 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Hong Kong Film)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华语电影是分割成四个地方发展的: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在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已发展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之一和电影出口地之一,人们把它称做“东方好莱坞”。
起源
1 897年电影开始传入香港。
1898年开始有商业性电影放映。
1901年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
1909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了影片《偷烧鸭》。
1913年,黎民伟和美国人布罗斯基合办了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摄制了 故事 短片《庄子试妻》。
1923年,黎民伟又和他的兄弟等创办了香港第一家全部由香港人投资的制片机构──民新影片公司,
1925年上映了它拍摄的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
电影制作
香港的纸片模式,专业分工、组织结构虽比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完善,但较之好莱坞仍显得随意机动,工业化程度远不够严密有序。
第一,按照好莱坞的工业规则,电影一旦开机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随意更改剧本、变动进度。然而香港的电影导演,比如徐克、杜琪峰等,他们的拍摄 方法 却大不相同:在保证按时交片的前提下,现场即兴发挥、随拍随改、有时停工有时赶拍。这种做法恰恰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正常的作风习惯。
第二,香港尽管也有不少以导演强势创作着称的影片。
第三,香港电影素以拍摄迅速为特色。要说香港的拍摄速度有多快,1960年代,香港的粤语戏曲片就有“七日鲜”的纪录,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个纪录几乎被追平,吴镇宇导演的《9413》,只用了10天时间,而他主演的《古惑女》,也只用了12天。香港电影之所以要拍摄快,主要是为了赶档期,既赶明星的档期,更主要的是为了院线的上映档期,港片兴盛的时候,院线需要大量的港片填充各个档期,尤其是每年的 春节 贺岁档,更是必需有巨星坐镇。
香港电影的主要类别有武侠片/动作片/功夫片、喜剧片、警匪片、黑帮片、文艺片、鬼片、情色片等等。
电影节
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亚洲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亚洲电影大奖
现状
现在内地的观众普遍反映香港电影没有过去的好看,首先是演员就没有以前的那样吸引人。香港目前新生代的女明星没几个能独挑大梁,2015第34届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中,王菀之占了三个提名,可见香港电影新人演员已经到了匮乏的地步。这和过去张曼玉、林青霞、叶童、袁咏仪、王祖贤她们争芳斗艳的时代已经是天壤之别,好的女演员实在是太少了,拍一部电影都找不到什么好的女演员配戏。
男演员呢?香港电影众所周知是以动作片打天下,现在的男演员演戏好的还是有不少,可是能打的就很少了。目前已经不年轻的甄子丹仍然是一枝独秀,他的新作《叶问3》也已开机,但很明显,甄子丹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作新人。像洪金宝、成龙那样从小练功的武打演员,现在香港新生代明星中实在是太少了。毕竟洪金宝他们的年月,当时的父母还愿意把小孩送去学武,这在今天看来已是很稀罕的事情。极度缺乏巨星和人才,缺乏创意是香港电影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香港电影想要再度辉煌,就必须有一大批新的电影人才给香港电影注入新的活力,就好像1979年发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一样,只有这样,香港电影才能起死回生。
现在香港电影一年当中都很难有30部电影开机,新演员就更难说出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之所以能在金像奖上获得12项奖杯,也是因为竞争中太弱的缘故,如果是《一代宗师》放到1990年代,就很难拿下这么多奖杯了。
缺乏新人,缺乏新作,倚靠中国内地拍摄电影,香港电影其实已经融入了内地电影,以后逐渐就是中国电影了,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的区分越来越不明显。或许,香港电影不是走向了没落,而是走向了融合。
Ⅳ --亚洲哪个国家的电影工业最发达
1.韩国
目前韩国的电影工业水平确实在亚洲首屈一指,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华人地区的很多电影特技制作也要仰仗韩国。目前在亚洲最受到好莱坞重视的电影国家也是韩国。
2.日本、泰国,
日本的电影产业日渐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电影产量不高,但相比其他亚洲国际和地区还是保持着较高的水准,泰国作为新起之秀,目前拥有仅次于北京的亚洲第二大的摄影基地,恐怖片的制作水准也比较高。动作片也出现了几部令人惊艳的电影,例如拳霸系列。
3.香港,
目前很难把香港单独看做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因为他正在和中国大陆整合,作为一个狭小的地区,电影题材也受到严重的限制,几乎以警匪片,古装武打片,搞笑片为主,但他目前在动作片和爆破技术,飞车技术,以及其他工业环节依然拥有亚洲一流的人才,中国大陆在很多电影上面还是要仰仗香港。
4.中国,
作为电影的后起新秀,倚仗市场的迅猛发展,电影工业也随之较快发展,但硬件尚可,譬如北京的怀柔片厂,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但软件方面,也就是技术人才方面,几乎相当落后,严重倚仗香港地区。创作制度方面全世界倒数第二(倒数第一应该是北朝鲜),能拍摄的题材以古装为主,现代题材限于严厉的审查制度和意识形态,几乎很难有多大作为。
5.印度,
bollywood 在中亚,南亚 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主要以歌舞片为主,其他片种就没什么影响力。电影工业当然不可能只靠歌舞片撑起来。
6、台湾,
没有电影工业,一年电影产量说的夸张点,也就十部八部的,绝大多数票房在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人民币左右,偶尔冒出来一两部上千万的票房的电影,但纯属个案
7 其他东南亚国家几乎和台湾地区差不多,谈不上电影工业,不值一提。
Ⅳ 工业题材的影视剧,你看过哪些
导读 :我们细心留意一下,会发现工业题材的影视剧中好看的还真不少!
影视剧是一种专为在电视或互联网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包括电影、戏剧、 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等现代艺术诸元素的形式(网络内容)。影视剧是一种艺术形式,被认为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工业题材,是一个重要但容易被人忽视的题材,当我们充分关注商业大片时,只要我们细心留意,身边已经有不少非常好看的工业题材影视剧作品。
说到工业题材,得先说一下工业,工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工业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工业革命让机器代替了人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认识到工业对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一五和二五期间大力建设国家的工业体系,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知道工业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工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完全在人们生活中体现出来,所以很难让人切身感受到它的重要性。这也让工业题材的创作不被人们所关注,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东西好像压根没在生活中看到过。正因为如此,扎根在工业领域的我们,应该多关注工业题材的艺术形式,多看看工业题材的优秀影视剧作品,这样就可以做到“知己看己,百说不殆”(意思是:你张口就能说出领域内的东西,才会被人们看成专业人士)。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从几个不同专题来讲,本次咱们一起来了解工业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简称影视剧),之后咱们继续了解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和音乐话剧的创作等。
一、新世纪前的工业题材电视剧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艺术家们拍摄了很多工业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据统计数量多达60多部,而这一时期拍摄的电影大约为640部左右。如此高的比例并不奇怪,电影和电视剧等都是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艺术创作,这一时期我国的主旋律就是大力发展工业以恢复和发展经济,描写这一趋势的艺术创作自然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喜爱。如果把国人非常喜欢的韩剧放在那时播放,估计要歇菜,韩剧流行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国人对于浪漫爱情的诉求。
在当时,作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人在人民群众中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女孩都以嫁给工人和军人为荣。这一时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工业题材电影,如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就讲述解放战争时期铁路工人克服困难按时完成桥梁建设的事迹;经典的黑白电影《六号门》、《青年鲁班》、《火红的年代》、《钢铁巨人》、《创业》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电影和电视剧上进行大胆创新,拍摄了很多不错的影片,《街上流行红裙子》改变了人们的穿衣色调,使女人穿红裙子成为一种潮流。体现工程师大胆改革创新的《二十年后再相会》,描述工人工作和爱情的《快乐单身汉》和《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是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另外,《夕阳照》、《逆光》、《我们的八十年代》等诸多电影都从工人角度描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爱情等方方面面。
二、新时期的工业题材影视剧
随着电影工业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电影拥有更丰富的展现形式,近几年工业题材影视剧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1. 工程科技的纪录片
看过《国家地理》的朋友一定会很震撼,其实最近几年中国一些纪录片的手法和风格也独树一帜,出产了很多令人拍手称赞的纪录片。这里不得不说到国内近年来拍摄的工业题材的大型纪录片《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当然也有国外拍摄的《终极工厂》和《伟大的工程巡礼》,这几部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都非常高(都在9分左右,现在很多大片尽管票房高,但评分却不到6分不到7分)。
《超级工程》在2012年和2016年分别推出第一和第二季,其拍摄与文案风格类似于《舌尖上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朋友可以联想这片应该是怎样的场景。《超级工程》第一季讲述了中国的五个世界级别的工程项目(如果不热播会很对不起“超级”二字啊):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中国风能工程、LNG液化天然气船,第二季中则不以具体工程为重点,反而从“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四大基建工程入手介绍了中国的工程科技。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鲜为人知、震撼无比的镜头,整个过程科技感十足,我们惊讶地发现我国很多科技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最关键的是,这些纪录片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为人们普及了工程科技知识和提升了工程师的形象,许多镜头都体现了工程师的严谨、工匠精神、大胆创新、坚持不懈。那么,觉得工程师是一群呆头呆脑、只关心工程的女生们,会不会从此觉得工程师都好帅啊?说句冷笑话,也许你觉得工程师最帅的时刻,是他指着前面的大楼/跨海大桥说:这些都我设计的。
《大国重器》是记录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历程的大型纪录片,片中展示了中国多个企业的先进装备和高尖端技术,显示中国制造业正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逐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与《超级工程》一样,镜头中出现了很多工人和工程师的身影,这些场景都是实地取景,更让人们感觉真实。有所不同的是,《大国重器》的很多采访镜头是从工人和工程师的角度来真实纪录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通过人物故事塑造深刻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读过新中国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们国家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因此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听到很多浓厚的北方口音,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国外工业纪录片的典型代表是《终极工厂》,这是国家地理的一个系列,应该说:国家地理制作,国家免检产品。这个系列的纪录片不像《超级工厂》和《大国重器》那样焦点集中,其所涉及的工业范围很广,从军用到民用、从奢侈品到日常用品、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其中很多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品牌和企业,哈雷摩托、宝马、奔驰、法拉利、保时捷、阿帕奇直升机、卡特彼勒重卡、宜家家居、可口可乐等。纪录片真实纪录了世界顶尖工厂的生产制造过程,我们还可以真切感受到很多知名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终级工厂》带给人们一种工程科技的严谨,快节奏的方式又不会带来压抑感,整体文案和拍摄角度非常不错,值得大家一看,很多人都通宵看完《终级工厂》,有种看了就停不下来的感觉。
更早的一部纪录片《伟大的工程巡礼》,也出自“免检产品”国家地理之手,从工程角度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很多知名的工程项目(多达一百多个,即使你一看就停不下来也得好几个通宵才能看完),这里也提到了中国的多个工程项目,包括上海的超级塔、中国桥梁、中国的终极港口、水立方等。这里也可以和《超级工程》作一个对比,无论从拍摄技巧、文案风格等都是大家讨论的重点,但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看看中国的工人/工程师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人/工程师在工作中的对比,是不是中国的工人/工程师是最帅的呢?
当然,像我国拍摄的《最后的铸造厂》、《国货的前世今生》、《国微》等都是工业题材中非常不错的纪录片,其中《国微》是中国的首部采用3D拍摄的工业题材的电影。
2. 描写人物为主的影视剧
前面的几部纪录巨片都耗资巨大,且拍摄周期很长。以人物故事为主的影视剧相比较耗资更小一些,其产量也更多。这类题材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也很容易被人们所喜欢。这里有名人和普通人两条主线,像铁人王进喜、吴运铎等就是名人主线;更多的则是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故事为题材的影视剧。
《吴运铎》这部影片就是以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兵工事业开拓者之一吴运铎的事迹为主线的影片;电视剧《煮海》则呈现了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的事迹;《铁人王进喜》是一部真实表达铁人王进喜工作、生活的故事影片,展现了新中国建设过程中为我国石油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铁人精神。
普通人为主线的影视剧则充分展现了普通工人和工程师工作、生活和梦想,近年来有不少优秀作品,《师傅》被称为装备工业领域的《亮剑》版,《钢的琴》以90年代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之后的生活起伏为主线,刻画了主人公与钢琴之间发生的各种故事。一个讲述深圳工厂老板故事的影片《打工老板》值得我们深思,影片深刻突出早期外贸加工业与企业转型发展的矛盾,这个电影别名叫《中国. 制造》。改革开放初期拍摄的《血,总是热的》是一部让人非常称赞的电影,改革成为该片的主题,既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真实表达了当时工人们内心的矛盾冲突(严格来说这部作品是早期的作品)。
另外,还有一个国外非常怀旧的经典影片,这里必须拿出来点赞一下。《摩登时代》是电影大师卓别林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卓别林在最后咖啡馆里哼了一首小曲:nonsense song,中文叫“胡唱之歌”),尽管是1936年的无声电影,豆瓣评分却高达9.1分(近7万人评价,想想这阵势,不好好介绍介绍都不行啊)。影片以上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作为背景,讲述失业工人与流浪女的苦命爱情故事(现实中卓别林的的确确和女主角宝莲高黛有美好的爱情故事),淋漓尽致刻画了工人与机器之间、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人类幸福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卓别林的经典作品,你看完这部影片之后甚至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才是电影艺术啊,跟这比起来,现代很多电影简直就是一堆垃圾。当然,不讨论电影艺术是否有倒退,尽管电影技术和手法越发先进,但却缺少了一种刻画社会真实的特质。现在部分商业大片经常被人诟病,原因就是缺少真实的社会与生活元素,一些演员并没有丰富的社会与生活阅历,自然无法在影片中流露这种真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