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原油提炼的过程是什么 怎么把原油提炼成汽油的!
可以根据其组分沸点的差异,从原油中提炼出直馏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及各种润滑油馏分等,这就是原油的一次加工过程.然后将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为原料,进行原油二老带次伍简加工,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向后延伸的炼制过程,可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轻质油收率.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 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 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 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二 润滑油和润滑侍橘芦脂
润滑油和润滑脂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件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动力.它们的数量只占全部石油产品的5%左右,但其品种繁多.
三 蜡、沥青和石油焦
它们是从生产燃料和润滑油时进一步加工得来的,其产量约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几.
四 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
后者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间体.
B. 原油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石油,原油是如何开采提炼成石油的
原油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石油,它被誉为工业发展的血液,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那么原油是如何开采并加工成石油的呢?
第三、接下来,去除了气体的原油通过管线送到处理厂,首先通过这个大型的油离水分离器将原油里的油水分离,让油浮到表面。为了加。素。这个过程,工人会往里面添加一种化学乳化剂,分离出来的水会有管线、流质蒸汽发生器,而浮在表面的油则被送到程青槽,再用化学程序过滤掉从油层带上来的沙土。此时,前面添加的乳化剂会继续吸收水分,直到油水比例达到98 : 2。最后提纯后的石油就可以出售给炼油厂,生产出汽油、柴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工原料。
C. 石油是怎样提炼成品油的
成品油是什么油,石油如何提炼成成品油的?石油资源是目前为止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它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以及天然焦油等。从外表上看,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石油并不是从地面下开采出来就可以直接利用的,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是成品油,成品油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所运用的,比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等,那么石油是如何转换成成品油呢?接下来就让小编告诉大家吧!
石油加工的过程都有不同的产物,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特性来利用他们,在过去我们还不熟悉石油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宝藏却没有办法用上,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石油产业的发展,使石油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石油的衍生品也越来越多,但是石油产量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要珍惜。
D. 石油在地下是怎样储存的
生油岩大都是泥质岩,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比砂岩更容易压缩,里面的孔孔洞洞变小了,渗透性也变差,没有可供油气“安家”的条件。因此,生成的油气在外力的作用下只好离开它们的“出生地”,运移到砂质岩中雹梁(储集岩)集中,也可以在有裂缝的泥质岩、石灰岩甚至火山岩内集中,从而形成了工业油气藏。人们把油气生成以后的这种“流浪”叫做“油气运移”。
油气搬到自己的新“家”以后,还是以非常微小磨敏的油滴或体积很小的天然气体状态储存在岩石里。所以,石油在地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或者一些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是“油河”、“油湖”甚至“油海”,而是藏身在大大小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孔隙和微细裂缝里(图7)。是这些无数的微小的油滴,在地下聚集成了油藏。
图7岩石孔隙中的油和水
油气从生成到形成矿藏,一般需要经过两次“运移”才可完成。第一次是从生成的岩石中运移出来,第二次是在储集层内运移、聚集、成藏(图8)。由于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岩是在水域地带中形成的,油气从生成到形成矿藏,总是和水密切联系在一起。油气是在水的“托举”下进入油气藏的。油比水轻,天然气又比油轻,所以,在一源游运个油气藏内,往往是水在最底层,往上是油,然后是天然气。
图8油气的一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E. 原油生产及提炼问题
原油首先要经过蒸馏才能得到人们想要的东西。蒸馏是工艺名称,如果要步骤名称为提纯。
刚刚从地下抽出来的原油由于含碳量及高,熟高温蒸馏时容易碳化成块而无法处理,所以首先采用低压蒸馏发进行蒸馏,低气压使液体的沸点降低,原油在正宴很低的温度下就能沸腾,防治了原油碳化。
低压蒸馏出来的东西叫重油,重油再经过很多次蒸馏就可以得到汽油和柴油等轻油。
重油的第一次蒸馏一般采用加压蒸馏法,高气压可以使液体的沸点上升,加压蒸馏法可以首先提炼出沸点较高的东西。
每次蒸馏一般都蒸馏的是上一次蒸馏吵扮出来的东西。原油的第一举碰银次蒸馏用的是低压蒸馏法,第二次蒸馏采用高压蒸馏法,以后依次降低蒸馏气压,得到不同的蒸馏产物。
F. 石油是怎样加工的
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如不进行加工,那就只能当成像煤一样的燃料去烧掉,这就实在太可惜了。所以,100多年来,人们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中,开发出了一系列加工石油的方法。
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用蒸馏的方法来处理原油,但是当时只是为了取得一些煤油来点灯照明,剩下的部分却当废物扔掉了。蒸馏是最基本的物理加工方法,至今仍是石油加工过程的龙头。它是按照石油中所含成分的沸点高低来进行分离的,经过分离得到的各个产物,便可依据其各自的特性来合理利用。此外,还有用适当的溶剂来处理石油的另一类物理加工方法,这些在生产润滑油产品时是常用的,其中包括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溶剂脱沥青等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石油加工工业与汽车工业像是比翼齐飞的亲密伴侣。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对石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促使石油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就拿汽油来说,光从原油中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汽油,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不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在质量上也越来越无法符合要求。因而,石油的化学加工便应运而生,这就是说要改变石油的分子结构,把其中较大的分子变成较小的分子,这样便可增加汽油的产率。最早的化学加工方法是20世纪初在美国投入生产的石油热裂化,它利用石油中较大分子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分解为较小分子的这种性质,生产出热裂化汽油。这类热裂化汽油比直接用蒸馏得到的汽油,不仅数量更多,而且质量更好。但是,时不多久,汽车发动机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连热裂化汽油也无法满足了。接着,一类具有极强生命力的、采用催化剂的新加工方法异军突起,并且逐渐成为石油加工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胡得利发明了催化裂化,很快在美国实现了工业化。由于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远优于热裂化汽油,催化裂化就逐渐取代热裂化成为生产汽油的主要手段。此外,诸如加氢裂化、加氢精制、铂重整以及烷基化等催化过程也都成了石油加工舞台上的璀璨群星。当今,石油加工新科技的发展可以说都离不开催化剂,新型催化剂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能耗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以及污染的减少等等。
石油加工典型流程与此同时,高效石油加工设备的出现,使炼油装置的大型化成为现实;现代信息和控制技术的运用,使炼油装置的自动化水平突飞猛进。可以说,在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炼油业已以它雄健的步伐走在了前列。
G. 石油如何开发与利用
你好。
这个问题可是个大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所谓开发,是指把地下的石油开采到地面上来。一般要经过勘探(找油藏)——钻探(打井验证)——布井(打采油井)——采油(把地下原油开采到地面上来)。
石油采到地面上来以后,要经过脱水、脱气等程序散手得到纯净的原油,然后由炼油厂炼出各种成品油和其它石油圆芦产品。石油开发与利用要讲究科学,能充分利用地下资冲腔嫌源,并不能污染环境。
H. 石油是怎样加工的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耐配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宽樱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到各家各户。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物探 专门负责利用各种物探设备并结合地质资料在可能含油气的区域内确定油气层的位置;钻井 利用钻井的机械设备在含油气的区域钻探出一口石油井并录取该地区的地昌巧指质资料;井下作业 利用井下作业设备在地面向井内下入各种井下工具或生产管柱以录取该井的各项生产资料,或使该井正常产出原油或天然气并负责日后石油井的维护作业;采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录取石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并对石油井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集输 负责原油的对外输送工作;炼油 将输送到炼油厂的原油按要求炼制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下面就这四个环节来追溯一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
“石油勘探”有许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终要靠钻井来证实。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有的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们在石油工业发展上迈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开发”指的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有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说,1821年四川富顺县自流井气田的开发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田。
“油气集输”技术也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气田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我们现在称呼的“输气管道”,总长二、三百里,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达到年产7000多万立方米。
至于“石油炼制”,起始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北魏时所着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英国科学家约瑟在有关论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纪,中国就已经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见,在这以前中国人就对石油进行蒸馏加工了”。说明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就萌发了石油炼制工艺。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暗绿色或黑色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