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广西柳州市工业什么时候搬走

广西柳州市工业什么时候搬走

发布时间:2023-04-05 12:42:46

1. 柳州市的近现代史

柳州市的近现代史非常精彩。
文革时期:柳州遭受了动乱的浩劫但在工业方面也有亮点。1966年柳江大桥复建。1969年柳州第一辆“柳江”牌汽车问世,成为柳州谈知搏汽车产业的开端。七十年代初,柳州晶体管厂成功制造出高频三极管。改含祥革开放初期:柳猛悄州工业发展迅速,柳州一度成为华南仅次于广州的工业城市。柳州市电扇厂、两面针牙膏厂、柳州开关厂等国企当时被誉为“八大金刚”。1992年柳州实现了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虽然1993年夏末,百年一遇洪水袭击柳州,1993年柳州工业产值达142亿,列全国城市综合排名第27位。厂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

2. 柳州市柳机的历史背景

军阀混战时期,桂系在柳州大力发展制造业和金融业,在当时的广西省主席黄邵宏的策划下,二八年拟将省会迁至柳州,于是在柳州大兴城市建设,并在规划中将鱼峰路作为新柳州的中心,在大龙岭兴建了会展中心;三十米宽的鱼峰路时为广西第一路;辐射出的东大路,正南路等甚为繁华模烂,初立桂省者多觉意外,陈畸在他的文章中说:路面两边铺户记录差不多在一百五十尺,比之我们在上海看到的南京路或四川路;在香港看到的九龙弥敦道或太子道,还要宽阔许多。三十年代由于蒋桂战争,柳州错失了成为省会的最好一次机会,但柳州仍然在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下积极发展着,三七年时,在鸡喇的广西机械厂制作出了柳州历史上第一辆军用战斗机
解放初期的五零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不足千万元,次于梧州位列广西第二;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于白沙一带兴建了锌品厂的前身柳州铅锌矿,木材厂和砖瓦厂,组建了染织厂,两年后的五二年,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两千六百余万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柳州工业就已经形成了机械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和木材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大跃进运动期间中央在柳州规划了新工业区,部署了十大重点建设项目: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站,柳州空压机厂,柳州化肥厂,柳州第二化工厂,柳野码宴北水厂,柳州微型汽车厂,柳州水泥厂,柳江造纸厂,以及由上海迁来的建筑机械厂即今柳州工程机械厂。不久后,在备战的思想下,再次从上海将针织厂,标准颂银件厂等企业内迁来柳州。柳州同时在积极吸收内迁带来的先进管理人技术的基础上,建设了油漆厂,制药厂和开关厂。至六零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三亿元,全市人口增加到三十五万。六六年,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三的先进方案的柳江大桥复建。大跃进是柳州的一个超常发展的时期,奠定了柳州的工业城市地位。

3. 柳州的发展史

如果你想深入研究,可以去三中路档案馆查,图书馆也有一些史料。

4. 从建国开始到现在柳州新增的行业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初期,柳州市产业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导,三次产业结构为73.86:13.64:12.50,属于“一、二、三”型产业结构。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工业化建设的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33:49.12:23.55,第三产业比重依然最小,属于“二、一、三”型产业结构。2018年,全市农业基础牢固,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0%,经济结构优化为6.39:52.68:40.93,属于“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三大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农业基础巩固加强,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建国初期,农业虽占全市经济主导地位,但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低,粮食总产量少。70年以来,农业基础巩固加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50年的1.08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334.01亿元。其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全市农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74.14万吨,是1950年的2.76倍;2018年全市甘蔗总产量618.33万吨,是1950年的169倍;2018年全市肉类总产量22.2万吨,是1950年的40倍。
2.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主导地位突出
建国初期,柳州市工业产业单一,只有简单的轻工业带动工业经济发展。1950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仅有900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占80%。而今,柳州市工业发展经过70年的腾飞期,已形成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与制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而后只用了三年时间突破2000亿元,并在2017年超过5000亿元, 201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5146.88亿元,1950-2018年年均增长17.0%,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主导地位突出,是广西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2018年,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73.1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3.46%,其中汽车产业占45.49%,冶金产业占19.13%,机械产业占8.84%。2018年,全市汽车产量214.35万辆,水泥产量909.72万吨,钢材产量1306.97万吨,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显着提高。2018年,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485家,超百亿元企业4家。
3.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是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
建国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前期,柳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195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1100万元,到1978年也只有2.33亿元。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33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06.93亿元,突破100亿元,到2017年超过1000亿元。2018年,柳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49.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0年的12.50%提升到2018年的40.9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7%,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5. 柳州是如何甩掉南宁,奠定自己工业中心城市地位的

柳州现在是人尽皆知的工业城市,特别是重工业,是广西的工业中心。

柳州今日的工业地位,其实是经过三个重要阶段的沉淀夯实之后发展起来的。

清末状元张骞在民国8年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整个中国的经济在那个阶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包括广西。

但是比较明显的特点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大都是轻工业。这不难理解,机械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冶炼技术、设计水平、制造工艺等支持,短期内上一个台阶很难,而且投入巨大。

在五口通商之后,特别是允许外国人内地办工厂,对江浙一带的手工业形成了巨大冲击,手工业衰落,比如纺织行业就开始了机械规模化生产。

清末到民国时期,广西的手工业却是异常繁荣。这点跟沿海经济地区不一样。

过去,很多人只知道柳州的“棺材”,却不知柳州最早是以纺织业出名。

唐代的“筒布”,宋代的“柳布”,明、清时期的葛布、麻布、棉布等。

民国初期,柳州开始用机器织布,大大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柳州工业发展的转折点,是在“李、白”治理广西的时期。

“李、白”重新统一广西后,尽管对外用兵,但对内保持着极强的控制力,大环境比较稳定。

于是,“李、白”决心振兴经济,建设广西。

发展新式工业成了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当然,发展新式工业的另一个目的还是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

蒋桂之间的龃龉,在蒋桂大战后,关系看似缓和了,其实不然。蒋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他通过堵死“李、白”与国外的军备交易,妄图削弱“李、白”的军事力量。

面对围剿,不得已,“李、白”不得不自力更生。

(广西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辆汽车)

柳州成了当时不二选择。

为什么选择柳州,而不是南宁,也不是桂林,其实是出于战略纵深考量。

彼时,如今的钦北防在当时还属于广东辖下,南宁相当于粤桂边境了。将新式工业放在南宁,无异于把自己暴露在炮火之下,一顿狂轰滥炸,瓦砾不存。

“李、白”可是没有忘记粤军是如何轻而易举地占据南宁,进而占领广西,驱逐陆荣廷的。

当时军阀混战,桂林作为北大门,也是湖南攻入广西的首冲之地,自然也是不能把家当放在那里的。

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如果是抵御外敌入侵,省会在桂林有着足够的战略纵深和地势缓冲。如果是内部周边(例如湖南)的军阀觊觎,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新式工业放在柳州,有桂林、百色、河池、南宁等作为缓冲,短时间内不可能摧毁这些新式工业,可以抵御来着云南、贵州、湖南军阀的侵入。这很重要,要知道所谓的新式工业,很多都是军事工业,关系到对广西的绝对控制。

“李、白”对柳州寄予厚望,从广东、香港、英国高薪聘请技术精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举全省之力扶持柳州新式工业。

(设计者:汤仲明)

最终,柳州不负众望,造出了广西自己的汽车和战斗机,这在当时,放眼全国,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

柳州借此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了广西的机械工业中心。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请来的技术精英们培养了柳州第一批技术产业工人。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成了后来柳州人骨子里的工业基因。

在很多神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留着标志性的学生头,背着满满一二十斤的书籍,穿着一双已经踏破的鞋,从各地往西南迁移,逢人就大谈书本上的主义,情绪激昂。

但工厂内迁比这来得早。

淞沪会战前,自感实力悬殊的国民政府,为保存工业实力,保存经济命脉,通过了 “工厂迁移法案”, 拟将大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工业内迁至西南、西北地区。

广西有着诸多山峦屏障,同时有着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在如此山的地方建工厂,是再合适不过的。于是广西成了当时工厂主要的内迁目的地之一,先后共有230多家工厂迁入柳州、桂林、梧州等地。

内迁工业,弥补广西工业某些领域的空白,构建了广西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并重的完整工业体系,广西工业蓬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内迁工业,带来的不止是先进的设备,还有数量可观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内迁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显然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于是这些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又通过传帮带,以及各种培训班的形式,培养和丰富了广西工业人才储备。

柳州是工业内迁受益最大的城市,机械制造、军工产业在当时已形成相当规模。待到湘桂、黔桂铁路开通,柳州成了西南交通要塞,工业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南宁因其地理位置屏障及战略纵深等原因,并没有获得像柳州、桂林、梧州等城市的“礼遇”,彼时已经没法跟柳州相提并论。

在工业发展上,南、柳就此差距拉大。

在广西历史上,195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自治区成立;这一年,毛主席到访广西,历史上,仅此一次。

从某种角度看,毛主席到访广西的意义,不亚于当年邓公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的圈和写下的诗篇。

毛主席大笔一挥,南宁江南工业区、柳州柳北工业区、桂林瓦窑工业区相继成立。

此后,广西又迎来了援边建设的东风。

关于南宁江南工业区的情况,因为史料匮乏,目前已经没法考证。但位于江南区百益上河城创意街区里的工业文化长廊,从里边集中介绍的具有代表性的南宁老工艺品里,从中可以大致窥探出当年南宁工业门类的端倪。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南宁手表厂、机械厂、自行车厂、绢麻纺织印染厂、南宁味精厂……

这就是当年南宁的工业门类情况。相比于国家在柳州实施的“ 工业建设十大项目” ,南宁的简直不值一提。

柳州的项目涉及: 柳州钢铁厂、柳州电热厂、柳州联合机械厂、柳州化工厂、柳州动力机械厂等。

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

没错,它们就是如今柳钢、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柳州工业巨头的前身。

这些都是柳州工业大厦的地基!柳州工业大厦楼高百尺,基础则是当年打下的,离不开政策扶持,离不开几代人的拼搏。

经过三个阶段的夯实沉淀之后,柳州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成就了如今广西工业中心的地位。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拼搏者中,广西,特别是柳州最应该感谢的,是当年那些技术人员培养的徒子徒孙,是当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奔赴广西、奔赴柳州,从此扎根当地打拼的建设者——他们中还有来自上海这样的工业发达城市。

上文关于柳州从纺织业小城镇,如何一步步奠定自己工业中心地位的叙述中,插进了南宁的情况作为对比介绍,大家可以有个直观的认知。

南宁工业基础薄弱的说法,其实更多指的是重工业方面。

柳钢、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实力雄厚,容易让人记住,它们俨然已是柳州的城市名片,就像玉柴之于玉林一样。

谈到南宁,人们似乎找不出能够令人信服的名片。南南铝这几年半死不活的挣扎,南宁富士康显然没有郑州富士康那么大的规模体量和影响力。

南宁工业今日的局面,有着历史因素的影响,包括战时环境和政策扶持,当然也有交通、人才等方面的制约。

比如,在高铁建成之前,那些年我居然要坐13个小时左右从南宁去到隔壁的广州,哪怕是班车也有将近10小时。

比如,上世纪90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的时候,南宁却因为人才制约,没能成为那只站在风口被风吹起的笨猪。

1990年,南宁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比重仍然在10%以上,经济发展急需的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跟1982年相比,每10万人反而减少了274人! 【引自:张东航《南宁市地工业发展探讨》】

资金、技术、人才、政策、交通等,这些发展重工业时都不能少的条件,南宁似乎捉襟见肘。

这就是根源之所在。

(完)

6. 柳州的历史

柳州是南中国史前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建制于公元前111年的西汉王朝,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柳州市区青山环绕,绿水抱城,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柳州盛产奇石、有“柳州奇石甲天下”的美誉。
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1994年元月,柳州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7. 广西和柳州的工业化进程岂不于我国哪个时期

广西和柳州现代工业起步于民国颤吵没时期。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柳茄纳州现碰谈代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把发展工业作为振兴经济、加强军事实力的重要举措,柳州一度被确定为广西的工业中心。

8. 广西为什么不把柳州螺蛳粉产业链搬去首府南宁

保持区域发展优势。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特有和传统的一种小吃,在这里喜欢它的人数众多,贸然搬到南宁不一定就是好事。

阅读全文

与广西柳州市工业什么时候搬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四驱车是哪个档 浏览:23
北河工业园是哪个村 浏览:399
新奔驰e为什么不推荐 浏览:486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什么事件 浏览:817
淮安工业厂房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214
世界大战哪里工业最高 浏览:736
宝马的资料有哪些 浏览:201
宝马保养里程不会减少怎么回事 浏览:596
奥迪a8的雨伞值多少钱 浏览:76
什么是汽车配置 浏览:463
楚雄州工业用电多少钱 浏览:580
汽车拆机电池哪里卖 浏览:41
长安汽车会涨多少 浏览:442
奥迪q2l评测低配多少钱 浏览:112
宝马x3交车前检查怎么取消 浏览:823
汽车之家免费领车模在哪里看订单 浏览:678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衰落 浏览:919
工业废水化学成分多少达标 浏览:412
奥迪汽车玻璃如何识别 浏览:717
宝山区工业蝶阀哪个好 浏览:707